跳转到内容

艮斋先生文集 (崔演)/卷十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一 艮斋先生文集
卷十二
作者:崔演
1928年

艮斋先生年谱[编辑]

皇明孝宗弘治十六年燕山君九年癸亥。生于江陵府北

城底马上里居第。

十七年甲子

十八年乙丑

武宗正德元年中宗大王元年丙寅

二年丁卯

三年戊辰先生六岁能作文。才望自髫龀大著。

四年己巳

五年庚午

六年辛未

七年壬申

八年癸酉

九年甲戌

十年乙亥

十一年丙子

十二年丁丑

十三年戊寅先生十六岁。发乡解魁。

十四年己卯

十五年庚辰

十六年辛巳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二年癸未

三年甲申先生二十二岁。发生进初试两场壮元。

四年乙酉先生二十三岁三月日。中生员二等第十八人。进士三等第十二人。两试入格。

四月日。文科乙科第四人。及第出身。分属承文院权知。是年十二月。居下。

五年丙戌

六年丁亥十二月二十六日

批通仕郞行承文院副正字

七年戊子六月二十六日

批通仕郞行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

十月二十一日病递○十一月初三日

批通仕郞行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

八年己丑正月二十三日

批启功郞行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仕加

二月十二日

批务功郞行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亲耕别加

二月二十三日

批务功郞承政院注书兼春秋馆记事官

七月二十一日

批宣务郞行承政院注书兼春秋馆记事官

九年庚寅六月十五日

批宣务郞守成均馆典籍是年四月。被选。赐暇湖堂。

六月二十七日

批宣务郞守兵曹佐郞

十年辛卯正月二十八日

批宣教郞守兵曹佐郞贞显王后国葬时。挽章书写。别加。

二月初五日

批宣教郞守世子侍讲院司书兼春秋馆记事官是月参玉堂录

二月二十一日

批宣教郞守世子侍讲院司书兼春秋馆记事官

二月二十五日

批宣教郞弘文馆副修撰知制教兼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官

四月十六日

批宣教郞弘文馆副修撰知制教兼经筵检讨官世子侍讲院司书

五月初七日

批宣教郞守弘文馆修撰知制教兼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官世子侍讲院司书

十一月初七日

批承训郞弘文馆修撰知制教兼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官世子侍讲院司书仕加

十二月初三日

批承训郞承文院校检知制教忤金安老。递修撰。移拜此职。

十一年壬辰正月二十五日

批承训郞成均馆典籍知制教是月。拜兵曹佐郞。越署论递。

八月十四日

批承训郞礼曹佐郞知制教

九月初十日

批承训郞守忠清道都事

十月十二日

批承议郞守忠清道都事百官加附太庙也。十一月。罢递三等。忤许洽也。

十二年癸巳八月二十八日

批承议郞礼曹佐郞

九月初六日

批承议郞礼曹佐郞知制教兼春秋馆记事官

九月二十一日

批承议郞守成均馆直讲知制教

十三年甲午正月二十四日

批承议郞守礼曹正郞知制教

二月二十六日

批奉训郞守礼曹正郞知制教赐敕别加

赴京七月见罢尽夺告身。忤许洽也。

十四年乙未十月初四日

批奉训郞守户曹正郞十五年二月罢

十五年丙申六月二十一日

批奉训郞守成均馆直讲

九月初三日

批奉训郞守成均馆直讲知制教

九月十九日

批奉训郞守工曹正郞知制教

十六年丁酉四月初一日

批奉直郞守工曹正郞知制教丁三别加

五月十五日

批通善郞守工曹正郞知制教祈雨执事别加

六月二十一日

批忠毅校尉守训炼院佥正知制教

七月初五日

批通善郞守丹阳郡守

七月十七日

批通善郞守丹阳郡守忠州镇管兵马同佥节制使

九月十九日

批通德郞守丹阳郡守别仕

十一月初五日

批通德郞守军器寺佥正知制教以远接使从事官。启递丹阳。

十一月二十日

批通德郞守宗簿寺佥正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十七年戊戌二月初二日

批朝奉大夫宗簿寺佥正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三月十五日

批朝奉大夫守世子侍讲院弼善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八月初八日

批朝奉大夫守司宪府掌令知制教

八月二十日

批朝奉大夫守司宪府掌令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十二月初一日

批朝奉大夫守世子侍讲院弼善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十八年己亥三月十五日

批朝奉大夫守成均馆司艺知制教以远接使从事官往义州。递修撰。

四月二十日

批朝散大夫守成均馆司艺知制教封太子别加

五月初四日

批朝散大夫守成均馆司成知制教

六月十五日

批朝散大夫守成均馆司成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以常仕实录厅。兼带春秋。

七月十一日

批朝散大夫守世子侍讲院弼善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闰七月二十二日

批朝散大夫守世子侍讲院辅德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十一月十三日

批奉列大夫守世子侍讲院辅德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别仕

十九年庚子正月初四日

批奉正大夫守世子侍讲院辅德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仕加

二月十八日

批中训大夫世子侍讲院辅德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别加

五月二十一日

批中训大夫守司仆寺正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实录誊书兼带春秋

七月十五日

批中训大夫行议政府检详知制教兼春秋馆记注官

九月十七日

批中训大夫行议政府舍人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

十一月初一日

批中训大夫守宗簿寺正知制教

二十年辛丑六月二十一日

批中训大夫守司仆寺正知制教

七月十一日

批通政大夫兵曹参知知制教特命也

十月十八日

批通政大夫兵曹参议知制教是年十二月。丁外艰。

二十一年壬寅

二十二年癸卯

二十三年甲辰二月初十日

批折冲将军行忠武卫上护军知制教

四月初三日

批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知制教

九月十九日

批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十一月十五日。中宗大王昇遐。

十二月二十七日

批通政大天承政院右副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

二十四年仁宗大王元年乙巳三月二十七日

批通政大夫承政院左副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制进中宗大王哀册文

六月初五日

批通政大夫承政院右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

六月二十四日

批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

七月一日

批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七月一日。仁宗大王昇遐。与左相柳灌。同受遗诏。

八月三十日

批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

九月初六日

批通政大夫承政院都承旨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弘文馆提学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制进仁宗大王谥册文

九月十六日

批嘉善大夫行承政院都承旨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弘文馆提学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

二十五年明宗大王元年丙午正月十三日

批嘉义大夫行承政院都承旨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弘文馆提学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以内医院副提调。王大妃未宁。进药也。

六月初二日

批嘉义大夫吏曹参判忤谏官权应挺也

六月二十六日

批嘉义大夫行三陟都护府使乞外便养。三公以文学之臣。不宜补外。启递之。

七月十二日

批嘉义大夫五卫将

七月二十三日

批嘉义大夫兼同知春秋馆事五卫将以监修中宗实录也

八月初七日

批嘉义大夫汉城府右尹兼同知春秋馆事

八月十六日

批嘉义大夫汉城府左尹兼同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摠府副摠管

十月十一日

批嘉义大夫汉城府左尹兼五卫都摠府副摠管

十一月二十六日

批嘉义大夫汉城府左尹兼同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摠府副摠管

二十六年丁未正月十六日

批嘉义大夫兵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

闰九月十六日

批资宪大夫兼知春秋馆事

十月十八日

批资宪大夫汉城判尹兼春秋馆事五卫都摠府都摠管以判尹务剧。辞同修实录。

十一月六日

批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兼五卫都摠府都摠管

二十七年戊申四月十七日

批资宪大夫行知中枢府事兼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摠府都摠管

八月二十日

批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兼知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直提学五卫都摠府都摠管。以冬至上使赴明京。查对时。特赐酒乐。诚旷年盛事。○舍弟洵才华颖发。声名藉甚。奉使时。启请于朝。以布衣俱与焉。○十月。达燕京。得黄柑送母。兼寄家书。○嘉靖皇帝命赐宴于会同馆。是日赴宴。○冬至日。奉天门朝贺。帝命免朝贺。○帝命赏赐衣服。钦受衣服。○作诗一律。示舍弟洵。诗见文集○次舍弟洵韵八首。诗见文集

二十八年己酉先生四十七岁正月。还至龙湾。弟洵以水土之疾。竟至不淑。念老亲必伤忧。过哀成疾。到平壤。二月四日。卒于旅馆。讣闻。上震悼。撤朝市三日。致吊祭。命礼官行国葬礼。赠谥文襄。谥法。多见博闻曰文。因事有功曰襄。

补遗[编辑]

艮斋先生年谱补遗[编辑]

公少梦。射中三鸡。乙酉。果擢三科。江陵府志

公会讲于普贤寺。岁时省亲。回家至中路。与诸友相讲所读。诵周易升卦。落二字。迳还僧房。愤习而还。前辈用功之勤如此。故所成就亦如是也。江陵府志

崔演。江陵人也。闻金时习隐雪岳山。与同志年少五六人。从游请学。时习尽辞焉。独以演可教之。半岁。尽师弟之道。寝兴不移侧。每月高夜深。寤寐视之。失时习之所之。枕席虚矣。演异之。未敢上往寻之。如是者数矣。一日。夜半月又明。时习衣巾潜出。演随其后。越一壑。逾一岭。翳草林而密伺之。岭下有一大盘石。平广可坐。有二客不知从何来。相揖坐石上唔语。远莫能审其语。良久而散。演先归。卧寝如初。翌日。时习谓演曰。以汝为可教。今始觉其烦燥不可教也。遂辞焉。终不知其所与语者人也仙也。于于野谈

中宗庚寅四月。赐暇湖堂。林百龄,宋纯,闵斋仁,宋麟寿,朴洪麟,周世鹏,洪叙畴,尹丰亨,许伯琦,许磁,许沆,崔演,严昕,洪春卿,罗世缵十五人。大提学李荇选。湖堂录

湖堂修契。艮斋崔演,十省堂严昕,楸坡宋麒寿,松斋罗世缵,菊磵尹铉,竹崖任说,芝山李滉,锦湖林亨秀,寓庵金澍,尚德斋郑惟吉,汲古斋李洪男,好学斋闵箕,湛斋金麟厚。湖堂修契录

中宗以丰仪为赏。尝夜对连日。内官禀其数数。上曰。吾欲见崔演之容也。政院日记

中宗辛卯十二月二十三日。弘文馆副提学黄士佑,直提学金铦,应教南世健,校理柳世麟,副校理成伦,修撰金万钧,崔演,副修撰李名珪,苏逢,博士郑惟善,著作具寿聃,正字洪春卿启曰。金安老事。政府六曹岂偶然计而如此启之乎。政府六曹所以如此者。非偶然也。请从公论。黄士佑独启曰。臣之妻与金安老异姓四寸。此乃同僚所共为。故不敢避嫌而同启耳。传曰。金安老事。昨日政府启之。今又六曹启之。故已递判书也。中宗实录

史臣曰。安老以此嫌郑光弼,李荇,兪汝霖,金克成,曹继商,金铦,金万钧,崔演,李名珪,郑惟善。皆诬以罪。而张顺孙,黄士佑,成伦,柳世麟,苏逢。擢用不多年间。皆至宰相之列。而南世健亦显焉。中宗实录

中宗己亥。以世子侍讲院辅德。与弘文校理严昕,兵曹正郞林亨秀。充远接使苏世让从事官。迓天使翰林院侍讲官华察,工科左给事中薛廷宠于龙湾。二月二十六日。拜辞。宿碧蹄馆。前日。蒙赐引见。慰谕而遣。文集

侍读为诗甚浩。与薛黄门日出数十篇险韵大篇。诸体。公悉当之。马上辄成以达。辞意兼进。退休极加叹赏。二使亦知公才。待甚优。行到东坡驿。黄门出石将军歌。促令和进。退休于马上顾曰。吾有从事。何忧乎。公即于道中起草。未及下马。长篇已成。其才之捷给如是也。江陵府志

公眉眼如画。聪明强记。为文迅速。笔不停辙。江陵府志

公自赐暇湖堂时。声名藉甚。文章华赡。申企斋尝称美不已。常语人曰。代吾而执文柄者。非演而谁。欲传衣钵。江陵府志

仁宗乙己。上候大渐。都承旨崔演,左相柳灌。同受遗诏。国朝宝鉴

仁宗乙巳七月。上升遐。制进孝陵挽章。三年短制心轻汉。五月居庐礼过胜。当时皆谓善作。清江琐语

乙巳录勋之日。大提学当制教书。而申光汉把笔呻吟。乃谓提学崔演曰。老夫自去夜得病。气甚不平。未能构思。令公须速制进。使无窘急之患。演遂代制进。寄斋杂录

明宗乙巳。两殿御忠顺堂。录卫社勋。公以都承旨参三等。时与默斋洪领相彦弼,晦斋李先正彦迪,冲斋权公橃,企斋申公光汉,圭庵宋公麟寿诸贤。辞不获免。俱与焉。宣庙丁丑。因玉堂启。削勋籍焉。家谱

明宗朝。王若曰。惟卿三朝侍从。一心左右。英烈振凌云之气。文章腾掷地之材。处事精详。操心谨慎之教。政院日记

明宗丙午。乞外便养。上批以三陟都护府使。三公以文学之臣不宜补外。启递之。○有命监修中宗实录。文集

明宗四年己酉二月四日甲辰。知中枢府事崔演。以冬至使如京师。未复命。卒于平壤府。明宗实录

公六岁。能作文。才望自髫龀大著。十六岁。居乡解魁。二十三岁。中司马。遂占同年龙榜。即拜翰林。俄迁注书。即陞玉堂。两司春坊。靡不历敭。当时诏使之来。恒带一从事。名声文彩。动映中国。太学士苏公世让。每称以代我手段。由直提学迁承旨。转至知申事。仍历吏,兵两曹参判。升资授汉城判尹,刑曹判书。凡在职二十馀年间。补外者。丹阳,三陟也。佐幕者。忠清都事也。嘉靖戊申。以冬至上使。朝京竣事。己酉春初。还到义州。遭带去末弟丧。哀痛甚毁。仅到平壤。竟不淑。时年四十七。讣闻。撤朝市三日。命礼官行国葬。仍赐祭。谥文襄。乙巳封勋时。公为都承旨。朝廷征赦文于公。公难于图避。黾勉制进。以是载名勋籍。盖非公之意也。宣庙朝。公议大张。遂削其勋籍。公之不昧之灵。应豁然于中矣。牧使公家牒

戊申。以谢恩使朝天。还至平壤。卒。朝廷哀之。官庇葬。追封左赞成兼大提学。万历丁丑。收勋封。镌赠阶。馀如故。公天性豪迈。聪捷绝伦。日诵万言。终身不忘。为文。操笔立成。灿然可观。居家。事二亲以孝。友四弟极诚。且廉洁。家无私财。供职以恭。持己以慎。小心不燥竞。故能自全于权奸之间。卒以不颠。退休举公从事。华侍读为诗甚瀚。与薛黄门日出数十篇险韵大篇诸体。公悉当之。马上辄成以达。辞意兼进。退休极加叹赏。二使亦知公才。待甚优。恭僖王末。久典词命。朝廷大册。望书公手。一代推以当主文柄。时靖陵,孝陵相继上宾。国多故。申企斋临撰文必推公。哀谥状赦诸文。俱公代之。靖陵哀册甚婉丽。至今人皆颂之。企斋屡章解柄欲授公。而公独朝天回。其弟殁于路上。念老亲必伤。忧成疾而逝。不克终大业。悲夫。东平录

碑铭[编辑]

神道碑铭[编辑]

公讳演。字演之。号艮斋。崔氏本出江华。丽时有讳文汉。尚忠肃王女。按廉三道。位大匡判军器。见国事日非。退遁于江陵。因贯焉。子讳克霖。始仕我朝。官县令。是为公高祖。曾祖讳允。司圃。赠左承旨。祖讳自霑。校理。赠吏曹参判。考讳世楗。县监。赠吏曹判书。妣定平金氏。世良女。赠贞夫人。皆以公贵也。公以弘治癸亥生。乙酉。举司马两试。因擢第。由正字迁检阅,典籍。旋入玉署。赐暇湖堂。移说书,司书。又拜修撰,正言,知制教,礼兵二郞。出佐湖西幕。入为持平。还校理。迁掌令。从苏退休世让。迓天使华侍读。回为司成,弼善,辅德,检详,舍人,直提学。移大司谏,吏兵曹参议。是年。丁外忧。庐墓三年。服阕。即拜都承旨,吏曹参判。为便养乞郡。得三陟。大臣以文学臣不宜出外。启递之。因为兵曹参判。升汉城判尹。时上宠特隆。传教有英烈振凌云气。文章腾掷地材之语。戊申。以冬至使赴京。以弟洵有才华。启请从行。还到龙湾。洵死。公哭之伤。因病卒于平壤馆舍。己酉二月也。寿才四十七。上震悼致吊祭。命官庇丧事。归葬本府北新里负干原。赠谥文襄。公天姿孝友。事二亲爱四弟皆至。性廉洁。家不蓄私财。小心供职。无躁竞意。虽历敭华膴。致位卿宰。常敛约自持。故当权奸作威福之时。而能不激不随。保无灾害。聪明绝伦。日诵万言。为文。操笔立成。而烂然可观。申企斋光汉主文衡。深服公。临有所著。常令代撰。又屡章解柄欲授公。以其中道殁。未果焉。配贞夫人完山李氏。执义世门之曾孙。正言承福之孙。进士蓊之女。生二男。云庆。无嗣。云广。主簿。二男。有成。训炼奉事。景成。中枢幷武科。有成子。瑢,玹。幷进士。琤,玚。景成子。㻩,瑾。馀不录。公之九世孙秉铉,夏铉。方䝂碑于公神道。以遗事属余曰。先祖言行美迹。宜不为止此。而家屡经郁攸灾。遗集四十卷。只馀八之一。况其他若挽诔称述语乎。愿丈人显诗之。以发其幽光也。余曰。孔子以求之艺。赐之达。由之果。皆许其从政。又云。行已有耻。而能专对。可以为士矣。观公立扬所践历。其必兼三子长无疑。又其修于家处于世者。罔非从有耻中来。而方群龙满朝。独膺朝天之命。则其优于专对。又可知矣。尚何患遗事之不大传乎。今其所馀诗文虽无多。威凤一羽。亦足以征五章之瑞。是宜特书之。以贲幽堂。遂为之铭曰。

尝试仰观于乾象。紫微垣外。列宿环向。个中一星几晦而复明者。此非公之精也耶。吾知四尺之封。必不能掩其辉光。有如不信。视此铭章。

通训大夫。前行司宪府掌令晋阳郑宗鲁。撰。

御侮将军前行世子翊卫司翊赞丰山柳寻春。书。

通训大夫前行司宪府持平草溪郑元善。篆。

旧碑铭奎章阁东平录[编辑]

钟灵海岳。富有词章。事我靖陵。盛之玉堂。掌制典雅。燕许欧阳。黼黻辉煌。笙镛铿锵。以宣汉德。以补舜裳。方虚文柄。公遽云亡。当宁兴嗟。艺林怀伤。犹存不朽。求厥遗芳。郁彼佳城。新林之冈。刊颂墓道。以诏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