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国海军工程案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英国海军工程案
作者:蔡和森
1923年5月16日
本作品收录于《向导

署名“和森”发表

  路透社五月一日伦敦电:海军部国会秘书孟塞尔氏今日在下院提出海军工程请予票决案,谓英国现既采一权标准之制,故今后尤须能迅调英舰驶往世界任何部份。海军部拟在马尔太、阿典、锡兰、仙光、新加坡添置油池。此路极关重要,非至准备完善时,英国不能保障殖民地之安宁,或充分保护英在东方之利益。孟塞尔氏继陈述新加坡筑军港办法,工党某议员问曰,防谁乎?答称并非防人,但不过保险耳。此项计划,国防委员会既主张于先,前内阁与现内阁亦皆赞成于后,而殖民地又催办甚力。华会公约不包括香港之发展在内,故此工程尤属必要。英国在远东领土,目前未有可容一主力舰之船坞。所需建筑经费,已减去一百五十万镑,而为九百五十万镑,大约分十年拨用,深望甚有直接关系之殖民地可通力合作云。工党海氏反对此计画,谓全部问题为英国是否在新加坡设防御工程以制美国或日本,远东人民恐将视此举为直接挑衅举动,日本人尤将有此感想云。自由党兰白特氏提议不投票以示反对,并依据国际联盟会章第八条,质问政府曾否商诸日本,如未则蔑视联盟。又谓此军港与殖民地甚有关系,政府曾商诸澳洲乎?孟塞尔答曰,商诸澳洲,已得同意。兰白特氏继谓何不稍待至帝国会议之后,盖此军港不仅费二千万镑,且须驻重兵以守之,费巨款于新加坡,而置帝国中心之伦敦于不顾,无以防天空之攻击,不亦妄乎?自由党爱士葵称,此计画在军略上与财政上,大宜审慎,虽不违背华会公约,但须在道德与精神方面,特考虑之,孰能决定十年之后今日军舰尚为海战中分决胜负之要素乎?从前无远处之军港,未尝不能保护海外商业,今何不仍旧贯乎?兴此费巨而无确实把握,且多危险之工程,实非必要云。自由党贝莱尔斯氏辩称,国际联盟会章第八条之目的,仅欲防甲国向乙国秘密备兵,今新加坡之工程并非秘密,且此问题曾在华会详言之,华会固深知英国可在新加坡筑军事根据地也。日本所最注意者,在军港设立地点,不应密近日本,所应讨论者,惟此而已。商业中心今已移至太平洋,英国苟无大军港,则不能维持其远东舰队。新加坡将来或可为美国所利用,以保卫非列滨群岛,此乃一种弭战之善具。吾人非谓英国或美国拟与日本兴戎,但日本稳健派能否久握政权,而不为军阀所代有,则非英人所能知,如英国将来欲保卫澳洲,则非在远东有主力舰与船坞不为功,新加坡处于帝国之中央,胜于朴资茅之船坞云云。海军大臣爱梅立氏起称,华会明白了解新加坡不在公约范围之内,英国既无危及日本之意,亦无虑及将来日本或与他国邦交决裂之念。此后十年或五十年内军港与主力舰断不至遽成废物,盖海军专家无一不谓战舰在可预料之长久时期内,仍不失为战中之主力也。爱梅立又称,政府拟在新加坡筑一修舰驻舰之根据地,可容最大最新之主力舰,凡各工场及军药库等,当然设备完善。至于驻防一层,现有兵力或须加增,或无需伟大陆军或航空军,因他国大军未必能于海军来援以前,遽即登陆也。不投票之动议,卒以二五三票对九四否决之,此案遂成立。

  英国帝国主义者何以要在新加坡设军港?为的是要保障“在远东的领土”和“香港之发展”;从“新加坡至香港”,全凭他海军的优势来制远东民族的死命,固然日本帝国主义将遭他的打击,而宰割鲸吞的目的物便是中国。英美协力霸占远东宰割中国之局势,是在上次华盛顿会议确定的,故英国帝国主义者在下院再三申明华会明白了解新加坡与香港不在公约范围之内。上几月美国撤回大西洋舰队与太平洋舰队合并而集中于太平洋(见本报十六期)未曾遭英国的反对,自然这次英国要在新加坡建军港,也不会遭美国的反对。英美协同东侵的步骤来得这样凶猛,这样可怕,不仅给感觉敏锐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一大惊骇,全中国人民与日本工农群众的觉悟分子也要感受一种可怕的惊骇。

  美国帝国主义者用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以前“英日霸占中国”的局势——即英日同盟,同时按照美国的计划,完成了“英美霸占中国”的局势。新银行团之组成,北京政权之归于直系军阀,外交系之得势,亲美空气之浓厚,都是这种局势的表现。

  所以中国独立奋斗之第一步当用适合于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打破英美在华的霸占局势;第二步当用民族革命手段,完全推翻一切外国帝国主义在华的掠夺权利。在第一步,自然应当尽先联合全世界反帝国主义的领袖劳农俄国;然后以中俄联合为中心,在一定程度内,联及德国,或那被迫而自称“改变对华态度”的日本,纵然日本帝国主义始终是我们主要的仇敌之一个,但我们应当利用这个丑态毕露,他日不能在华发生无形权力的仇敌与那两个假仁假义的仇敌之间的冲突,尽可能摇动英美在华之霸占局势;不过这种政策,惟有首先与劳农俄国密切的结合后,才能有效而无害。孙中山先生以前也曾说过这种中俄德日四国同盟的政策,但他有一点重大的错误,就在重视日德而视苏俄不过为通德之枢纽,这样便要丧失这种政策的真正价值与功效,自他与越飞在沪接洽之后,似乎这种错误已改正了。

  故我们要积极的准备干涉下次帝国主义的大屠杀与中国民族的解放,惟有早日联合苏俄。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1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