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云南通志/卷03
卷二 ◄ | 万历云南通志 卷三 地理志第一之三 |
► 卷四 |
|
云南通志卷之三
地理志第一之三
[编辑]楚雄府
[编辑]沿革
[编辑]战国时属楚,为滇国地。汉属益州郡。晋咸康中,置安州,寻罢入宁州,遂为杂蛮耕牧之地。爨酋筑城居之,名威楚,又名硪碌。唐贞观末,诸蛮内附,置傍、望、求、立、览五州。天宝末,南诏蒙氏置银生节度。宋时,段氏以银生属姚州,号为当筋𧸘,后改白鹿部,又改威楚郡。元宪宗八年,置威楚万户府。至元八年,改为威楚路,后置威楚开南等路宣抚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置楚雄府。领州二、县五。
〔沿革表〕
[编辑]总部 | 郡 | 州县 | |
---|---|---|---|
唐虞 | 梁州域 | ||
周 | 合梁于雍 | ||
战国 | 楚地 | ||
汉 | 益州郡 | ||
晋 | 安州 | 硪碌、路赕、南涧、虑初 | |
宁州 | 摩刍、欠舍 | ||
唐 | 髳州、傍州、望州、求州、丘州、览州 | ||
蒙氏据 | 银生节度 | 安州、威楚县、路赕县、石鼓县 | |
宋 | 段氏据 | ||
姚州 | 当筋𧸘 | ||
白鹿部 | |||
威楚郡 | |||
高氏据 | |||
元 | 威楚万户府 | 威楚千户、路赕千户、年州千户、𥔲嘉千户、摩刍千户、欠舍千户、石鼓千户 | |
威楚路 | 威州、富民县、净乐县、南安州、广通县、定远州、南宁县、镇南州、定边县、石鼓县、𥔲嘉县 | ||
宣抚司 | |||
皇明 | 云南布政司 | 楚雄府 | 楚雄县、广通县、定远县、定边县、𥔲嘉县、南安州、镇南州 |
〔属州县沿革〕
[编辑]楚雄县〈附郭〉
- 唐〈蒙氏为安州威楚县,后为爨蛮所据。〉
- 宋〈段氏属姚州。〉
- 元〈初置千户所,至元中改置威州,仍立富民、净乐二县,寻降为威楚县,省二县入焉。〉
- 皇明〈改为楚雄县。〉
广通县
- 唐〈初古路赕地,后没于蛮,南诏立为路赕县。〉
- 元〈初置路赕千户所,至元中改广通县,隶南安州。〉
- 皇明〈改属府。〉
定远县
- 汉〈为越隽郡地。〉
- 唐〈置西濮州,贞观中改髳州,后没于蛮,爨酋筑新城曰耐笼。〉
- 宋〈时地属大理段氏。〉
- 元〈初置牟州千户,至元中改定远州,仍立南宁县,寻改州为县,省南宁入焉。〉
- 皇明〈因之。〉
定边县
- 唐〈时为濮落蛮所居,地曰南涧。〉
- 宋〈时为大理旧治所。〉
- 元〈于南涧置定边县,隶镇南州。至元中,省入州。〉
- 皇明〈复置县,改属府。〉
𥔲嘉县
- 唐〈本夷獠所居,地曰卢初。〉
- 五代〈为段思平所据,属景东蛮部。〉
- 宋〈绍兴二十三年,蒙古忽必烈兵出麓关,灭段氏,赦段智兴,封为摩诃罗,于黑初山下设寨自守。时有大星陨于山巓,化为黑石,人咸异之,遂名𥔲嘉。〉
- 元〈至元间,改寨为𥔲嘉千户所,后改为县,属威楚路。〉
- 皇明〈因之。〉
南安州
- 唐〈为黑爨蛮所居地,寨名摩刍。〉
- 宋〈为高氏所据。〉
- 元〈所置摩刍千户,属威楚万户。至元中,改南安州,领广通县。〉
- 皇明〈因之,而以县隶府。〉
镇南州
- 汉〈为濮落所居,州名欠舍,中有域曰鸡和。〉
- 唐〈时蒙氏置石鼓县,又于沙郤地置俗富郡,即今州治。〉
- 宋〈时属大理段元。〉
- 元〈初置欠舍千户、石鼓百户。至元中,改欠舍千户为镇南州,及置石鼓、定边二县,后省二县入州。〉
- 皇明〈复置定边县,隶府,而州仍旧。〉
疆域
[编辑]〔东〕二百里至云南府禄丰县界,〔南〕二百八十里至沅江军民府界,〔西〕三百八十里至景东府界,〔北〕一百九十里至姚安军民府界。楚雄县附郭〈编里十〉,府东七十里为广通县〈编里四〉,东南五十里为南安州〈编里五〉,南四百五十里为𥔲嘉县〈编里一〉,西三百二十里为定边县〈编里五〉,西北七十里为镇南州〈编里四〉,一百二十里为定远县〈编里五〉。自府治东四百二十里至布政司,七千五百七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二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
[编辑]四山环拱,两涧萦回,高城深池,有隘可守,控制硪碌、摩刍、目直诸夷。
山川
[编辑]〔名山〕
[编辑]- 薇溪山。〈在府城西三十里,高可千仞,峯峦百馀,溪箐如之。每溪皆有泉水,分流三十里,合流入于卧龙江。其溪箐有兴云雨之灵。〉
〔众山〕
[编辑]- 鸣凤山。〈在府治西,相传蒙氏景庄时曾有凤鸣于此,故名。山下有石,石有巨人迹,长二尺馀,土人以为神异。〉
- 慈鸟山。〈在府治东,城跨其上。〉
- 紫溪山。〈在薇溪山右,时有隐者居之。〉
- 雁塔山。〈在府城南,即古金矿山,风气明秀,为郡学案山。〉
- 峩㟤山。〈在府西,形如屏,高八尺馀,郡之得名本此。〉
- 和茶山。〈在广通县南一十五里,东有阿纳香山,二山相连,高耸峭拔,延亘二百馀里。〉
- 阿陋雄山。〈在县东北一十五里,高逾千仞,有泉出山西为罗申河,出山南为阿陋河。〉
- 九盘山。〈在县东,回旋险峻,道路九盘,立关其中。〉
- 回蹬山。〈在县西十八里,相传蒙氏阁罗凤侵云南柘东城,至此天昏,大雷雨,其佐劝之回,因名。〉
- 凋林山。〈在县东北十馀里,耸插云汉,登之则禄丰、定远一览在目,土人以为楚雄诸山之长。〉
- 营盘山。〈在县西二里,昔武侯征孟获,驻兵于此,故名。〉
- 马鞍山。〈在县南五里许,状若马鞍,故名。〉
- 东山。〈在县东,势若鱼跃,龙门县以此为景。〉
- 高登山。〈在县东三里,元时有盐井,建盐司于此,又名盐苍山,今废。〉
- 鹤翥山。〈在县东北十里,形高大如鹤,环绕县治,交会于大河,接壤于武定,崇林深涧,椎牧树艺,居民便之。〉
- 蟠龙山。〈在县东北十里许,蜿蜒盘曲,龙泉甘冽,四时不竭。〉
- 凤山。〈在县西一里,形如飞凤,阴雨初霁时,或有仙羊出没于上。〉
- 翠屏山。〈在县西四十里,形如屏蔽县上。〉
- 卧象山。〈有二:一在县罗苴村东南,狮、象二山拱峙,山麓出银矿;一在𥔲嘉县东,形如象卧,元时设千户所其上,故址尚存。〉
- 赤土山。〈在定远县西二十里,山多赤石,林木幽翳,〉〈延亘二百馀里,其东有泉,下流为零川。〉
- 会基山。〈在县南四十里,高可三千仞,连亘数百里,有五十馀峯,群山之脉皆起于此,上有会基关。〉
- 玉璧山。〈在县东六十里,高可千仞,望之色如玉壁。东有凤羽山,南有易者山,北有绝顶峰,绵丹岩壁立,高出群山之表。〉
- 自久山。〈在县紫旬乡,方广四十里。国初土酋自久据山为寨,故名。〉
- 独立山。〈一名诸葛山,一名破军山,在县东六十里。世传孔明过此异之,掘断其左右。山畔有井,旧出卤水,今竭。下有白石泉,民资灌漑之利。〉
- 云龙山。〈在县西二十里,峭拔起伏,又名伏虎箐。上有庙,郡人春秋祭之。〉
- 螺盘山。〈在定边县之北,山顶盘旋,形如螺髻。西平侯与刀思郎大战于此。山之西产青缘矿,上有自普关。〉
- 陶罗山。〈在县西,高可千仞。〉
- 真武坐台山。〈在县治后,盖县之雄镇也。〉
- 拥翠山。〈在县后十里,有刀思郎营寨遗址。〉
- 无粮山。〈在县北二十里,其山根派联属万仞,为西南天堑。俗云孔明克服顺宁,至此绝粮,兵不能进,因名。〉
- 黑初山。〈在码嘉县西南千馀仞,五峯耸列,连亘百里。下有一石,状若冬瓜,其色如铁,土人呼为黑初。今移石置县治之前。〉
- 卜门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最为险峻。〉
- 健林苍山。〈在南安州东五里,山半有泉,相传泉池有黠龙,可祈年丰,今讹为阿姑娘山。昔黑爨祖瓦晟吴立栅居其间,子孙渐盛,不隶他部。至高氏封威楚,方隶焉。〉
- 表罗山。〈在州西南四十里,中产银矿。〉
- 凤凰山。〈在州南,形如凤头。有土主庙,居凤翅上,神甚灵应。〉
- 乌龙山。〈在州东,树木耸密,形势秀丽。中出泉,有龙,祷之即应。〉
- 羊连山。〈在州西南面学山,有尖峯突出,为文笔峯。〉
- 鹦鹉山。〈在州西北,平地突然而起,上有鹦鹉栖焉。〉
- 石鼓山。〈在镇南州东一十里,上有石,行列如鼓。旧石鼓县以此山为名。〉
- 会蓬山。〈在州东十里,峭拔耸空,草木丛茂。〉
- 石吠山。〈在州南,上有一石类犬。相传凶年将至,则石有声,若犬吠然。〉
- 金鸡山。〈在州东五里,高出群峯。每日将升,山巓如火轮,昔有金鸡现其上。〉
- 十八盘山。〈在州北十五里,其山绝高,路盘回一十八折,方至其顶。〉
- 五楼山。〈在州东三〉〈十里太乙村后,嵳峨峭拔,多美石,可琢为器。〉
- 卧龙冈。〈在府城西北,上有盘石,高五尺馀,广称之。其裂隙内有物如小蛇隐见,人以为龙。〉
- 青峯坡。〈在府城,此上有一石,高八尺,广半之,名曰硪碌石。一人摇之则动,百人拽之不倒。又图经云:其在定远县之西曰赤石味山,在定边县之北曰苍山,在广通县之南曰阿浮炼山,在𥔲嘉县之北曰卜门山,皆高而大,又为各县之重镇也。〉
- 龙衔洞。〈在广通县北七十里,其洞则闻音乐之声。〉
〔大川〕
[编辑]- 龙川江。〈在府城北,源自镇南州平夷川,东南流经府城西,合诸水至青峯下,为硪碌川。又东合诸水,经定边境,下流入金沙江。〉
〔众川〕
[编辑]- 平山河。〈在府德化门外,其源自南安州山内,经本府北入龙川江。〉
- 捣练溪。〈在府城西,宜酝酒。〉
- 凤泉。〈在府城东,泉自地涌沸,清洌甘滑,四时不竭,注而为池。〉
- 清风河。〈在广通县东三里,源发于赵卜关,流行于枯木村。〉
- 舍资河。〈在县东五十里,源出武定,东流南安州界,至沅江入交阯。〉
- 雕龙河。〈在县东北十里,源出阿陋香山。〉
- 立龙河。〈在县西一里,源出马鞍山,下流至孤山角,绕县西定门外。〉
- 罗绳河。〈在县南三十里,流接黑井,至金沙江而出。〉
- 大河。〈在县北三十里,源出楚雄,春夏水势汹涌,险不可测。〉
- 温泉。〈有二,一在广通县南六十里,一在定边县东二里,人多浴之。〉
- 黄莲池。〈在定远县东南五里,广二里许,相传有黄莲开其中。〉
- 龙马池。〈在县西南五里,方广四里,相传有龙马现于此。〉
- 定边河。〈在定边县前,发源于蒙化府罗丘场,五六月其水汹涌无渡。〉
- 牟苴河。〈在县西,今名零川。其广通县有罗川溪,定边县有刺崩川,𥔲嘉县有黑石江。〉
- 石羊井。〈在县北五里,上有石似羊,人不敢动,动则井水泛溢。〉
- 卜门河。〈在𥔲嘉县东北三十里,河绕卜门山下。〉
- 马鹿塘河。〈在县西四里。〉
- 南果罗泉。〈在县西四里。〉
- 黑龙潭。〈在南安州东七里,其深莫测,相传有龙潜焉。〉
- 石井。〈在州东北二里,其泉涌出,随取随满。〉
- 大井。〈在州南半里许,其形方正,泉水〉〈寒冽,州民感利之。〉
- 白沙泉。〈在州东三里,本温泉可浴,土人杀犬厌之,遂为寒泉。〉
- 马龙江。〈在镇南州西南一百八十里,源自蒙化入境,西南流经𥔲嘉靖东,又东南入沅江。〉
- 子甸溪。〈在州东北,漑田甚多。〉
- 龙泉。〈在州南三十里,泓深莫测,岁旱祷之辄雨。〉
- 热泉。〈在州西六十里,其水如汤,人多浴之。〉
- 玉泉。〈在州东二里,其泉温暖可浴,有灌漑之利。〉
- 古井。〈有二:一在镇南州东一里,其水甚佳,人多汲之;一在南安州东二里。〉
古迹
[编辑]- 德江城。〈在府城西北二里,宋时高升泰封其侄量成于威楚,筑外城,号德江城。传至高长寿,附于元,今废。〉
- 汤团箐。〈在广通县翠屏山中,传云汉诸葛擒孟获,驻军于此,乃腊月二十四也。军士追思荆楚,用汤团祝竃,乃炊而食之,未尽者倾釜而去。至今箐中有小石,形烦汤团然。〉
- 废南宁县。〈在定远县境。高氏专大理国政,命云南㱔莫酋徙民三百户于黄蓬箐。元初以黄蓬箐立百户,后改为南宁县,寻省入定远。〉
- 马蹄痕石。〈在县清和乡苴𦬓七里。有峻岭石岩,崖畔有石池,方广一丈馀,泉香而甘。石上有六七马蹄痕,或磨凿之,经宿其痕仍旧。〉
- 仙人迹。〈在县清和乡木刺答村。山多巉岩怪石,中一大石,上有一履迹,长二尺,广七八寸,土人以为异。〉
- 诸葛营。〈在定边县西一十里。亮讨南中,过髳州,于目直贱北傍山下筑营,夷称望子洞,基址尚存。〉
- 武台。〈在县东五里刘昇村。武侯克服西南,屯兵于此,遗址尚存。〉
- 黑石。〈在𥔲嘉县东。状如冬瓜,人不言而举之则动,言则弗动。土人以为怪,积薪焚之,雷雨交作,众惧止。〉
- 千户所旧址。〈在卧象山顶。元素定初建,属景东路。〉
- 废石鼓县。〈在镇南州东三十里。蒙氏征东爨,取鸡和城,置此县。元末省入州。〉
- 和子城。〈在州东二里。唐时蒙舍诏阁罗凤征东爨,侵硪碌,取此城。〉
- 仙人骨。〈在州东南二十里。山产煤炭,中有碎石如朴硝,人掘面粉之,以敷凔疾,立效。俗传仙人曾化于此。〉
- 神石。〈在南安州西五里。石高二丈馀,蒙氏号为南岳社医安边之神。土人〉〈每岁以金贴其顶,有祷辄应。又楚雄县西南三十里摩碌山顶,有石高八尺,顶突出如斜戴笠之状。土人以金贴其面,事之甚谨。〉
风俗
[编辑]- 土壤肥饶,士人务学,盐井之利,赡乎列郡,故其人裕而畏法。〈樊绰志。〉
- 崇释乐善。〈元志。〉
- 节令、祭葬、服食、货贝等俗与列郡同。语具全省土风下。
- 近郡之夷名罗婺,居山林高阜处,以牧养为业。男子髻束高顶,戴笠披毡。妇人方领,黑衣长裙,披发跣足。所居有房屋,无床榻,以松毛铺地而卧焉。〈近年亦有纳粟为义官及作生员者,与汉俗渐同。〉
- 西南有和泥蛮,男子翦发齐眉,戴笠跣足,衣不掩胫。妇人头缠布,或黑或白,长五尺,以红索约一尺馀,缀海贝青缘珠以为缨络,桶裙无襞积。女子则以给黑相间布缀于裙之左右。既适人,则以藤丝圜束于膝下,以捕雀打鼠,供日用吉凶。吹芦笙。〈定边𤠾𤠾。凡婚姻死葬,杀牛设酒,以一人吹芦笙为引首,男女牵手周旋,跳舞歌笑以为乐。〉
- 泼水为礼。〈𥔲嘉有僰夷蛮,凡婚姻,男以水泼女足为定。〉
- 葬殉以鸡。〈死,穵坑用板而葬,上盖草蓬,以生时所用之物纳于左右,复以雌雄二鸡置其侧。其鸡脚矮,啼无时,俗推僰夷鸡也。〉
物产
[编辑]- 金石之属九。〈银、铅、铜、铁、瀽青石、缘石、响石、黑盐石。〉
- 稻之属十。〈秔、秫、红芒、黄壳、〉〈白壳、虎班梗、白黑乌嘴。〉
- 来麰之属三。〈大麦、小麦、火麦。〉
- 荞之属二。〈甜、苦。〉
- 黍秫之属五。〈黍、稷、梁、稔、芝蔴。〉
- 菽之属九。〈蚕豆、黄豆、赤豆、白豆、黑豆、青豆、菉豆、紫豆、湾豆。〉
- 菜茹之属二十一。〈蕨、薇、葱、韭、蒜、姜、莴苣、茼蒿、波菜、滑菜、甜菜、芫荽菜、芹菜、芥菜、苋菜、竹笋、红萝卜、白萝卜、黄萝卜。〉
- 瓜之属三。〈王瓜、冬瓜、越瓜。〉
- 薯蓣之属三。〈山药、山暮、蓣子。〉
- 菌之属五。〈鸡、棕、松、菌、香蕈、滑蓖、木耳。〉
- 药之属二十四。〈管仲、半夏、苽蒌、白芨、牛膝、苍耳、紫苏、柴葫、茯苓、茵陈、杜仲、防风、苦参、当归、黄苓、地黄、龙瞻草、益母草、天南星、天门冬、麦门冬、何首乌、牛蒡子、五倍子。〉
- 菓之属二十一。〈梅、桃、杏、李、枣、梨、栗、松、杮、橙、橘、柑、栏、枇杷、猩猩、胡桃、葡萄、橄擅、欑桃、木瓜、香栉、狮头柑。〉
- 蓏之属五。〈莲实、藕、菱、茨菰、荸蔼。〉
- 竹之属六。〈紫竹、班竹、筋竹、蛮竹、水竹、凤尾竹。〉
- 木之属二十。〈松、柏、桧、柟、柳、楸、椿、槐、榆、楮、桑、栗、桂、樟、棕、棠、梨、梓、桐、夜合、紫榆。〉
- 花之属二十九。〈兰、菊、桂、莲、牡丹、海棠、芍药、萱草、蔷薇、鸳栗、金凤、木槿、鸡冠、石斛、石榴花、金钱杜、鹃、素馨、粉团、茉莉、龙爪、山茶、长春、丁香、紫薇、剪红罗、木香、石竹子、棣棠。〉
- 禽之属二十三。〈雉、鹊、莺、鹤、鹭、燕、鸱、鸠、画眉鹭、鹭、鹧鸪、布谷、鹁鸽、白鹇、杜鹃、百舌、啄木、水鸭、鹌鹑、翡翠、水鹈、鹡鸽、孔雀。〉
- 兽之属十二。〈虎、豹、鹿、熊、顾、獐、麂、狐、兔、竹鼠、野猪、穿山甲。〉
- 鱼之属十三。〈鲫、鲤、鳝、鯺、鲢、鳝、鳅、鰋、金黄骨、花班、细鳞。〉
- 货之属九。〈毡黁香、火麻、百夷锦、洗塔、铜器、鹅毛褥、攀枝花、绵布。〉
堤闸
[编辑]- 梁王坝。〈在府治东平山门外三十五里,梁王柏匝刺瓦尔密所筑,年久堤决,弘治十三年重修。〉
- 城南堰。〈在县城南二里许。〉
- 西南二堰。〈一在镇南州西,一在州南。〉
桥梁
[编辑]- 凌虚桥。〈在府治东三十五里,弘治四年知府邵敏建。〉
- 卧龙冈桥。〈在府西七里,跨〉〈卧龙河,成化十一年建。〉
- 平山桥。〈跨平山河,正统十年知府冯郁建。〉
- 济川桥。〈在府治西四十里吕令巡检司前,先是架木为桥,成化二十二年知府邵敏易木以石,醒水以洞,长十丈,广二丈,上有扶栏。〉
- 龙川桥。〈在黑盐井巡检司前,跨龙川江。〉
- 明月桥。〈在广通县西二里。〉
- 清风桥。〈在广通县东三里。〉
- 濯缨桥。〈在县南归甸驿前,永乐间建。〉
- 翠微桥。〈在县东二十里蒙七塔舗前。〉
- 陡涧桥。〈在县东七十五里舍资巡检司前。〉
- 安乐桥。〈在舍资驿西一里,弘治间重修。〉
- 永济桥。〈在定边县驿前,成化八年建。〉
- 德胜桥。〈在县北十里。〉
- 普利桥。〈在县,桥甚高广,一县壮观。〉
- 西龙桥。〈在𥔲嘉县北十里。〉
- 麻弄桥。〈在县南十里。〉
- 鱼装桥。〈在县东南二里。〉
- 碓𦥑河桥。〈在县北二里。〉
- 迎恩桥。〈在南安州北一里,成化间建。〉
- 擢秀桥。〈在州东,成化十四年建。〉
- 新石桥。〈在州北二里。〉
- 水井桥。〈在州东半里。〉
- 妥稍桥。〈在州东四十里。〉
- 苴力桥。〈在镇南州西四十里。〔修撰杨慎有垂柳篇〕:楚雄苴力桥有垂柳壹栋,婉约可爱,往来过之,赋此志感。其词曰:霞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裹光风吹。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姿。苍凉苑日龙燕甸,缥渺官云覆京县。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金明缘暗留烟雾,旧燕新莺换朝暮。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䖨。从此沉沦万里身,可堪惟悴四经春。支离散木甘时裹,攀折荒亭委路尘。榣落秋风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赐继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阪。〉
- 平夷桥。〈在镇南州西五里。〉
- 白塔桥。〈在州西二十五里。〉
- 丹桂桥。〈在州西五里。〉
宫室
[编辑]- 思政楼。〈在府治内。〔知府趋煕记略〕:楚雄郡治厅事之后,有楼数楹,高而敞豁,乃前守尹公所建,历年殆久,而未有名之者。成化七年冬,煕奉命来守是邦,每于公暇,偕一二同寅燕休其地,凭栏〉〈四顾,景物满目,固足以涤尘襟矣。因窃相谓曰:郡,古侯国也,民生休戚,疆界安危,咸悬我身,厥任匪轻矣。易曰:思不出位,则素其位者,其奈何弗思乎?是故燕休之所,静虚专一,固退思地也,请名之曰思政。〉
- 崇庆楼。〈在府治南,洪武十六年建,桂铜漏其上,弘治十六年指挥王势重修。〉
- 钟鸣楼。〈在崇庆楼北,洪武十六年建,栖锺以警晨昏,弘治十六年指挥王鳌重修。〉
- 桂香楼。〈在府治西,洪武十六年建。〉
- 东台。〈在府城内,弘治元年知府郡敏建。〉
- 铎风台。〈在黑盐井,弘治十六年筑。〉
- 雍煕楼。〈在定边县治北,洪武二十二年建。〉
- 太和楼。〈在县南,洪武二十二年建。〉
- 迎恩楼。〈在镇南州东,景泰三年建。〉
- 威远楼。〈在州西,景泰三年建。〉
曲靖军民府
[编辑]沿革
[编辑]汉为夜郎味县地。蜀汉置建宁郡,后分置兴古郡。晋属宁州。梁时有爨瓒者据之,为西爨地。隋置恭州、协州。唐置南宁州,及改恭州为曲州,分协州置靖州,俱属戎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蛮。南诏蒙氏置石城郡。宋时大理段氏因之,后为磨弥部所据。元初置磨弥部万户,至元间改中路,后又改为曲靖路,升宣抚司。皇明洪武中,改为曲靖军民府,领州二、县四。
〔沿革表〕
[编辑]总部 | 郡 | 州县 | |
---|---|---|---|
唐虞 | 梁州城 | ||
夏商 | |||
周 | 合梁于雍 | ||
春秋 | 楚 | ||
战国 | 滇国 | ||
汉 | 益州郡 | 味县 | |
蜀汉 | 建宁郡 | 味县 | |
兴古郡 | 律高县 | ||
晋 | 宁州 | 建宁郡 | |
兴古郡 | |||
宋齐 | 宁州 | 河阳郡 | |
梁陈 | 爨瓒据 | 西爨 | |
隋 | 恭州、协州 | ||
唐 | 南宁州 | 味县、悦州 | |
戎州都督府 | 曲州、靖州、盘州 | ||
蒙氏据 | 石城郡 | ||
宋 | 段氏据 | ||
磨弥部据 | |||
元 | 磨弥部万户 | 南宁千户、落温千户、纳垢千户、普摩千户 | |
中路 | |||
曲靖路总管府 | 南宁州、罗雄州、霑益州、交水县、石梁县、罗山县、陆凉州、河纳县、芳华县、马龙州、通泉县 | ||
宣抚司 | 南宁县、亦佐县 | ||
皇明 | 云南布政司 | 曲靖军民府 | 南宁县、亦佐县、霑益州、陆凉州、马龙州、罗雄州 |
〔属州县沿革〕
[编辑]南宁县〈附郭〉
- 汉〈益州郡味县地。〉
- 唐〈初置南宁州,以爨归王为都督,天宝末没于蛮。〉
- 元〈初置千户所,隶磨弥部万户,至元中陞南宁州,后改为南宁县。〉
- 皇明〈因之,洪武末省越州石堡山之地入焉。〉
亦佐县
- 汉〈为牂牁郡宛温县地。〉
- 蜀汉〈属兴古郡。〉
- 晋〈因之。〉
- 唐〈为盘州地,后没于蛮,号夜苴部,后讹为亦佐。〉
- 元〈至元间井入罗雄州,后置亦佐县。〉
- 皇明〈洪武初属罗雄州,后分越州之屈即村入焉,隶本府。〉
霑益州
- 汉〈为牂牁郡宛温县地。〉
- 蜀汉〈属兴古郡。〉
- 唐〈初置西平州,贞观中改为盘州,属戎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蛮,后为磨弥部所据。〉
- 元〈初置磨弥部万户,至元中改置霑益州,领交水、石梁、罗山三县。〉
- 皇明〈倂三县及越州入焉。〉
陆凉州
- 汉〈牂牁郡平夷县地。〉
- 蜀汉〈属兴古郡。〉
- 晋〈分置平夷郡。〉
- 唐〈属盘州,天宝末没于蛮,南诏时号落温部。〉
- 元〈初内附,置落温千户所,属落蒙万户,至元中改置陆凉州,领河纳、芳华二县。〉
- 皇明〈因之,倂二县入焉。〉
马龙州
- 汉〈为益州郡地。〉
- 蜀汉〈为兴古郡地。〉
- 晋〈因之。〉
- 唐〈时没于蛮,名微匡,僰刺居之,后盘瓠〉〈裔纳垢部逐旧蛮而有其地,至罗苴。〉
- 元〈初内附,置纳垢千户所,至元中改为马龙州,领通泉县。〉
- 皇明〈初因之,后倂县入焉。〉
罗雄州
- 汉〈为牂牁郡宛温县地。〉
- 蜀汉〈为兴古郡。〉
- 晋〈因之。〉
- 唐〈时没于蛮,为塔敝纳夷甸。相传盘瓠六男,其一曰蒙由丘,后裔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孙普恐,名其部曰罗雄。〉
- 元〈初内附,隶普摩千户。至元中,割夜郎苴部为罗雄州,隶曲靖路。〉
- 皇明〈因之。〉
疆域
[编辑]〔东〕一百七十里至普安州界,〔南〕一百六十里至广西府西,〔西〕一百四十里至寻甸军民府界,〔北〕二百九十里至四川乌撒军民府界。南宁县附郭〈编里三〉,府东二百五十里为亦佐县〈编里二〉,东南二百七十里为罗雄州〈编里三〉,南一百二十里为陆凉州〈编里八〉,西北七十里为马龙州〈编里四〉,东北一百十三里为霑益州〈编里十四〉。自府治西南三百三十里至云南布政司东。北六千八百六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三百五里至顺天府。
形势
[编辑]〔东〕距青龙山,〔南〕接负金岭,〔西〕挟胜峯之阻,〔北〕临白石之江,控制黑、白二爨。
山川
[编辑]〔名山〕
[编辑]- 负金山。〈在府治西一十五里,顶有穴,水深尺馀,土人谓之砚池,童子于穴中投身取水,云学书有成。〉
- 分秦山。〈在府治东二十里,旧名石堡山,相传武侯与蛮酋盟誓之所。〉
〔众山〕
[编辑]- 青龙山。〈在府城东。〉
- 胜峯山。〈在府城西嶙峋耸技高出群山。〉
- 真峯山。〈在府西南二十里许山峦秀丽多产花木。〉
- 郎目山。〈在府东二十里山高逡远如嶂如屏。〉
- 翠峯山。〈在府西二十里。〉
- 石坡山。〈在府城南三里上有望夫石。〉
- 龙华山。〈有二一在府城北二十里一在霑益州南五十里。〉
- 旱改山。〈在亦佐县治东岁旱祷之即雨。〉
- 矣层山。〈在县西山有清泉居人利汲夷语水为矣因名。〉
- 伯蒙山。〈在霑益州东南二百里高出诸山之上。〉
- 堆涌山。〈在州东南一百里。〉
- 东山。〈在州南二百里山色苍翠宛然如画。〉
- 石龙山。〈在州东七里其西麓有一石蜿蜒如龙。〉
- 罗山。〈在州东北九十里。〉
- 炎方山。〈在州南七十里。〉
- 丘雄山。〈在陆凉州东七里上有方池水无盈缩下有泉十八岁旱祷雨战应。〉
- 木容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峯峦林木苍翠可观。〉
- 部封山。〈在州西四十里。〉
- 满戍山。〈在州北二十里高出群山林木郁茂。〉
- 伯刻山。〈在马龙州南六十里峯峦峻峭怪石巉岩。〉
- 木容箐山。〈在州东南六十里。〉
- 杨磨山。〈在州西七十里五又名关索岭上有阙。〉
- 多罗山。〈在州西南六十里。山顶多怪石,林木丛茂,州之望山也。〉
- 白蜡山。〈在罗雄州西南一十三里。〉
- 罗庄山。〈在州东南六十里。〉
- 八部山。〈在州西北八十里。高二百馀丈,盘根一百馀里,冈峦八耸,故蛮呼为八部。〉
- 禄布山。〈在州北八十里。高二百馀丈,盘旋百里,峭石巉崖,林木葱蒨。〉
- 普贤洞。〈在府城南二十里。〉
- 观音洞。〈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 清溪洞。〈在平夷城一三里。洞深一里,其内石笋森立,外则溪流环纯,清幽可爱。〉
- 桂花洞。〈在平夷城北十里许。洞穴曲深,洞前有合抱老桂,婆娑蔽亏,花香数里。〉
- 石门。〈在陆凉州西平壤。石〉〈笋森密,周匝十馀里,大者高数仞,参差不齐,望之如林,俯仰侧直,千态万状。东西行者穿其中,故曰石门。又东出数百步,有离石焉,状类西岳三峯,宛然如画。〉
〔大川〕
[编辑]- 白石江。〈在府城北八里。洪武十四年,西平侯沐英征云南,闻元司徒达里麻拥兵十馀万屯曲靖,遂进师至白石江,大战,擒达里麻,俘甲士二万于此。〉
- 盘江。〈在霑益州。有二源,北流曰北盘江,南流曰南盘江,环绕诸山,各流千馀里,至平伐横山寨合焉。州据二江之间。〉
〔众川〕
[编辑]- 潇湘江。〈在府城南。源出马龙州木容箐,夏秋之交,江水泛涨,汪洋弥漫,若洞庭潇湘之势,故名。〉
- 东海子。〈在府城东五里许,轮广五十馀里。每秋雨,水汪浩淼,亦曲阳之巨浸也。〉
- 龙泉。〈在府城南十里。泉分两派,而灌漑之利甚溥。府卫春秋祝之,岁早祷雨,无不应。〉
- 黑龙潭。〈在府东二十馀里。傍有石洞,其上怪石巉岩,林木密茂,潭水源深,多资灌漑之利。〉
- 温泉。〈在府分泰山下,阔二丈许,其沸如汤,人多浴之。〉
- 北沼。〈在府城北迎恩门外。〉
- 交河。〈在霑益州南一八百十里,合盘江、蜡溪二水,故名。〉
- 东山河。〈源出霑益州,傍有沙,平坦肥沃,约百馀里,旱涝无虞。〉
- 中涎泽。〈在陆凉州,合潇湘江汇于此。〉
- 南涧。〈在州西北,注中涎泽。〉
- 东河。〈在马龙州治东。〉
- 西河。〈在州治西。〉
- 喜旧溪。〈在罗雄州西,流入盘江。〉
古迹
[编辑]〔汉〕
- 李元礼碑。〈在府城南,相传李膺以党锢流妻子门人于石城郡云。〉
- 八塔。〈在府城东武侯镇,地脉建。〉
- 双井。〈在府城,相传武侯凿。〉
〔晋〕
- 爨府君碑。〈在府城南二十里。〉
- 石城。〈在府城北二十馀里。隋牂墙郡地。唐为庄州石城县,属黔州都督。旧有一碑,乃段氏与三十七部诸蛮立誓盟之碑。〉
- 旧府治。〈在府南城村,今遗址尚存。〉
- 废越州。〈在府城南一十五里。本唐悦州,领甘泉等六县,后为爨。元置千户所,改越州。蛮所据,号普么部。国朝洪武末,州省。〉
- 卤昌城。〈在陆凉州西南中延泽尾。水绕城郭,南中之固城也。〉
- 木栅羲城。〈在中延泽〉〈中洲上。其南有骑思笼城。〉
- 耶城。〈在马龙州东南境。〉
- 尚灒城。〈在州东南。〉
- 废石梁县。〈在霑益州东北五十里石梁山。本磨弥部,又名五勒部。元至元中,立为县。〉
- 废交水县。〈在州南二百三十里交水村。其先磨弥部酋蒙是居此,名易陬笼城。后为大理国高护军所夺。元初内附,立为县。〉
- 废罗山县。〈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平夷乡。乃縻弥部东境,夷名乐蒙山。元置此县。〉
- 废芳华县。〈在陆凉州西四十里。昔落温部之地,蛮名忻歪,又名部封。元初置千户,后改芳华县。〉
- 废河纳县。〈在州南八十里蔡村。蒙氏时置陆郎县,后倂于落温部。元初置百户,至元中改河纳县。〉
- 废通泉县。〈在马龙州西南四十里通泉乡。本盘瓠裔纳垢之孙易陬分居其地。元初为易笼百户,改通泉县。巳上六县,俱国朝永乐初省入各州。〉
- 旧罗雄州。〈在喜旧溪东,遗址废为平原。〉
风俗
[编辑]- 山川夷旷,士风渐盛,科第人材,后先相望,殆与中州埒焉。〈旧总志。〉
- 婚姻论门第,力耕致富。〈元志。〉
- 节令、祭葬、服食、货贝等俗,与列郡同,语具全省土风下。
- 近郡之夷,名黑白爨,椎髻皮服,居深山,虽高冈硗砻,亦力垦之,以种甜苦二荞自赡。又以畜马为生,牧养蕃息,剔去尾骨二节,谓之雕尾,以此为贵。刻木为鞍而无䩞,剜木为蹬,状如鱼口。器皿用竹筐木剜。房舍饮食,颇类汉人,惟不事佛。〈陆凉州志。〉
- 猡猡不识文字,交易借贷,辄以木刻为信,析而分之,彼此各藏其半,亦上古之遗风。然亦有爨字,如科斗状,惟其同类日用耳。交易以丑戌日。〈马龙州志。〉
- 卜用鸡骨。〈事无大小,凡举动必就巫师,以鸡骨占其吉凶。〉
- 葬不用棺。〈贵者用虎豹皮,贱者用羊皮,包其尸,以篑舁于野焚之。会亲友杀牲祭享,弃其灰而不收。酋长及富者,则令奴婢看守二三月,始藏其骨,非亲人莫知其处。罗雄州志。〉
物产
[编辑]- 稻之属五。〈黑早毛、光头、长芒。〉
- 糯之属二。〈大小。〉
- 来麰之属三。〈大麦、小麦、燕麦。〉
- 荞之属二。〈苦甜。〉
- 黍秫之属五。〈高梁黍、粟、荑、稗、苏子、宋黄谷。〉
- 菽之属八。〈黄豆、黑豆、红豆、蒃豆、饭豆、菀豆、南豆、白豆。〉
- 菜之属十五。〈苋、蕨、茹、葱、薤、蒜、菠、笋、姜、萝卜、胡卜、茼蒿菜、白菜、蔓菁。〉
- 瓜之属三。〈王瓜、冬瓜、金瓜。〉
- 薯蓣之属三。〈山药、紫蓣、白摈。〉
- 菌之属四。〈鸡、欔、松菌、香蕈。〉
- 药之属三十八。〈茯苓、芍乐、麻黄、枸杞、木通、石芜、桔梗、半夏、薏苡、防风、川芎、瓜蒌、苦参、葶苈、南星、常山、牵牛、萆藓、香黄柏、黄芩、厚朴、牛膝、牛旁、当归、白芷、升麻、柴葫、茴香、大戟、薄荷、何首乌、天门冬、麦门冬、五味予、香附子、益母草、草乌。〉
- 菓之属二十七。〈梅、桃、李、杏、梨、杮、栗、橙、石榴、樱桃、卜萄、核桃、白果、花红、木瓜、松子、杨梅、常梨、郁李、羊枣、林擒、山渣、橘子、苦槠、羊桃、猩猩、海棠。〉
- 蓏之属三。〈菱、藕、茨菰。〉
- 竹之属三。〈紫竹、青竹、实竹。〉
- 木之属二十二。〈松、柏、槐、柳、榆、桑、椿、楸、桱、榽株、栗、拨、楮、樟、棠、梨、山桃、黄杨、罗汉松、夜合、茨、桐、棕。〉
- 花之属四十四。〈桂、兰、菊、葵、莲、牡丹、芍筑、木犀、山丹、水仙、山茶、蔷薇、缘葱、芙蓉、石竹、紫荆、木莲、玉簪、金凤、海棠、腊梅、水香、素馨、月香、灯盏、碧桃、区竹、隶棠、粉团、鸳鸯、鸡冠、丁香、珍珠、绣球、龙爪、樱粟、金梅、小桃、红白鹤、蝴蝶、映山栀子、剪春罗、三春梅。〉
- 禽之属十一。〈鴙、鹤、鸦、莺、鹰、鹊、雁、鹭、鸳、鹧鸪、白鹍、画眉。〉
- 兽之属十二。〈虎、豹、鹿、麂、獐、熊、猴、兔、狐、狸、称猫、𤢭猪、山驴。〉
- 鱼之属七。〈鲤、鲫、鲭、鳝、鳅、白。〉
- 货之属八。〈钱、毡、蜜、蜡、酥、油、乱线、麂皮、狐皮。〉
堤闸
[编辑]- 西湖坝。〈在府城东北十里。洪武间,凿有霸闸,积水以灌田,军民利之,后为富人所占。弘治十二年,同知胡光具其事陈当道,始核出。〉
- 交水坝。〈在霑益州南一百七十里平蛮乡。魂步、腊溪二水相合,又名交水河。先是,以土堰水,每岁随筑髓决。宣德十年,曲靖卫千户梅用凿石为坝,启闭以时,足利灌漑。〉
- 大坝。〈水出木容箐。洪武初,指挥刘壁筑坝渠为三,造闸以蓄泄水利,于是东南三乡四堡之田咸受灌漑。〉
- 小坝。〈在州治西五里。〉
- 阿龙沟。〈在州东三里。河东诸田赖以灌漑。〉
桥梁
[编辑]- 澄清桥。〈有三:上桥在府治南九里,中桥在治南七里,下桥在治西三岔驿,俱弘治十七一建。〔督学彭纲记〕:弘治甲子秋九月之吉,曲靖府新澄清上、中、下三桥成。初,府城西南七里许有唐家桥,又三里有湛家桥,正西值三岔驿路有马家桥。湛家桥水出胜峯山下,流经翠峯为河。唐家桥水出白家冲,汇河合流出冯家桥,俱入滇大路。盖一水回折而三值于道也。始,三桥皆骈木荀,且修废不时,民以为病。弘治癸亥之夏,淋雨潦溢,冯家桥坏。明年甲子冬,巡按御史聊城耿公行部至曲靖,民状其事以请。公曰:是不可缓者。乃稽官书,得两造之当入罚者,为白金若干锾,以备修本。时分守右参议华容黎君、分巡佥事安成王君实承公意,相与檄任同知胡光、指挥张钦、蒋汉、百户陈经、任志分董其事。各职奉承恐后,属工庀器,度地属役,易木以石,固石以铁,续穹干趾,束水以门,为纵凡四丈有畸,为横弱三之二,为高凡二丈有畸,下空半之。甫成,二插又坏。知府焦韶、通判白永复以为请。公曰:固犹是也。则又以千户唐经、百户王濬、湛宣、李昂、舍人湛洪、王瀚主堪家桥,千户王楷、百户徐忠主唐家桥,而总理其事,则部光、钦故实任焉。而其费则取之羡馀,与韶之所营办节缩以益焉者〉〈也。凡作事与桥之纵横高广,皆如冯家栉。是役也,凡用人日若子,为日凡若干,凡用石用木若干。经始于是年三月七日,至是讫工。于是水由其道路续于桥,以仕以游,以农以樵,以步以骑,无不利涉,无深厉浅揭之难。同知光以三桥之成公志也,乃取揽辔澄清之意而易其名,以湛家桥居上流为澄清上桥,唐家桥居中为澄清中桥,冯家桥最下为澄清下桥。又于上桥之右构亭琢珉,谋记其事,具状介使赍白金来乞言。纲惟是当不杇者,却金而记之。鸣呼!桥梁道路四民。所赖。先王之世,徒杠成于岁十一月,与梁成于岁十二月,溱消少焉。孟子议之:公在云南,以大德立政,不为煦煦之仁,而其所设皆有攸长之惠。若桥之成,特一事耳,而诸君协相之力,事事之勤,亦有不可泯者,是用书之。〉
- 潇湘江桥。〈在府城北八里,洪武二十五年建。〉
- 石堡山桥。〈在府城南二十里。〉
- 迎恩桥。〈在府城北双沼之间,桥下有闸,洪武初建。〉
- 太平桥。〈在霑益州南一百四十里交水村,长八丈,阙二丈,块步溪水流其下。〉
- 阿幢桥。〈在州南一百七十里,腊溪水流其下。〉
- 山塘桥。〈在州南一百七十里,山塘溪水过焉。〉
- 可渡桥。〈在州北一百二十里,跨可渡河。〉
- 城南桥。〈在陆凉卫城南,洪武二十二年建。〉
- 城北桥。〈在卫城西北芳华乡,跨南涧之水,洪武十五年建。〉
- 永安桥。〈在越州卫城北,弄泥溪水流其下。〉
- 镇夷桥。〈在卫南,洪武二十七年建。〉
- 观音桥。〈在马龙州西,西河水流其下。〉
宫室
[编辑]- 南楼。〈在府城南,重屋三层,年久倾圮,弘治间同知胡光、指挥李磬重修。〉
- 钟鼓楼。〈在府城中,洪武十一年建,上有铜漏。〉
- 临漪楼。〈在府城北,下瞰莲沼,水天一碧,颇助登楼之瞑。〉
- 武侯水阁。〈在府北翫荷池,中筑高台,建水阁,游兴者多至其间。〉
澂江府
[编辑]沿革
[编辑]战国属楚,为滇国地。汉置兪元县,属益州郡。蜀汉属建宁郡。梁属南宁州。隋属昆州。唐属䍧州,隶黔州都督府。开元中,降为羁縻州。天宝末,没于蛮,号罗伽甸。南诏蒙氏置河阳郡。宋时大理段氏析蛮为三部,曰强宗,曰休制,曰步雄。其步雄部后居罗伽甸者,号罗伽部。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置罗伽万户府。至元三年改为中路,十六年升澂江路,属云南行省。皇明洪武十五年改为澂江府,领州二、县三。
〔沿革表〕
[编辑]总部 | 郡 | 州县 | |
---|---|---|---|
唐虞 | 梁州域 | 西南夷 | |
夏商 | |||
战国 | 楚 | 滇国地 | |
汉 | 益州郡 | 俞元县 | |
蜀汉 | 建宁郡 | 俞元县 | |
晋 | 宁州 | ||
梁 | 南宁州 | ||
隋 | 昆州 | ||
唐 | 黔州都督府 | 䍧州 | |
羁縻州 | |||
蒙氏据 | 河阳郡 | 温富州 | |
宋 | 段氏据 | 强宗部、罗伽部、休制部、步雄部、落蒙部 | |
元 | 罗伽万户府 | 罗伽千户、江川千户、杨宗千户、部傍千户、普舍千户 | |
中路 | 河阳州、江川州、休纳县、双龙县 | ||
云南行省 | 澂江路 | 河阳县、江川县、阳宗县、新兴州、普舍县、硏和县、路南州、弥沙县、邑市县 | |
皇明 | 云南布政司 | 澂江府 | 河阳县、江川县、阳宗县、新兴州、路南州 |
属州县沿革
[编辑]河阳县〈附郭〉
- 唐〈时么㱔蛮所居之地,后为判蛮夺而有之,南诏于此置何阳郡。〉
- 元〈初置罗伽千户所,至元中改河阳州,寻降为县。〉
- 皇明〈因之。〉江川县
- 汉〈时名碌云异城,又名易笼。〉
- 唐〈蒙氏徙曲旺蛮居此,以白蛮守治之。〉
- 宋。〈时段氏以㱔么徙蛮子孙分管其地,名步雄部。〉
- 元〈初置千户所,至元中改江用州,寻降为县,属澂江路。〉
- 皇明〈因之。〉
阳宗县
- 唐〈么㱔蛮居此,号强宗,因以名部,后讹为阳宗部。〉
- 元〈初,蛮酋卢舍内附,置阳宗千户所。至中元,改为县,属澂江路。〉
- 皇明〈因之。〉
新兴州
- 汉〈为青蛉、弄栋二县地。〉
- 梁〈为土人爨璔据之,分为西爨地。〉
- 唐〈贞观中,置求州,属戎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蛮。南诏蒙氏置温富川。〉
- 宋〈时,大理段氏徙么㱔,徙蛮居此。〉
- 元〈置部傍、普舍二千户所。至元中,改部傍千户为休纳县,又于休纳置新兴州,领普舍、硏和二县。后省休纳入州,属澂江路。〉
- 皇明〈井,省硏和、普舍入焉。〉
路南州
- 汉〈为益州城。〉
- 蜀汉〈建宁郡境。〉
- 唐〈为昆州地,夷名路甸。天宝末,为黑爨蛮落蒙所据,号落蒙郡。〉
- 元〈宪宗时,置落蒙万户府。至元中,改路南州,领邑市县,属澂江路。〉
- 皇明〈因之。弘治四年,省县入州。〉
疆域
[编辑]〔东〕二百里至广西府弥勒州界,〔南〕九十里至临安府宁州界,〔西〕二十五里至云南府晋宁州界,〔北〕五十五里至云南府宜良县界。河阳县附郭〈编里六〉,东一百三十里为路南州〈编里四〉,东南九十里为江川县〈编里二〉,西一百二十里为新兴州〈编里二〉,北四十里为阳宗县〈编里二〉,自府治西一百二十里至云南布政司,东七千三百里至应天府,一万七百四十五里至顺天府。
形势
[编辑]〔东〕距金莲山,〔南〕距抚仙湖,〔西〕挟玉笋山,〔北〕据罗藏山,控制黑白爨蛮。
山川
[编辑]〔名山〕
[编辑]- 玉笋山。〈旧名涌拔山,在府治西南二十里。屹立抚仙湖上,不与群山接。高峯独秀,状如玉笋,故名。〉
〔众山〕
[编辑]- 罗藏山。〈在府北十里。蛮语虎栅为罗藏。昔有虎自碧鸡而渡滇池,为民害,造栅以取之。山高五百馀丈,其上宽平,有龙湫,时兴云雾。元梁王立寨其上,又名梁王山。南有泉流为罗藏溪,入抚仙湖。北有泉流为锦溪,西有泉流为弥勒石溪,俱经阳宗县入于明湖。〉
- 舞凤山。〈在府治后。山势自罗藏山之中条迢迤而来,如凤首览辉而下。左右分两山夹峙,若展翼然,故名。隆庆四年,知府徐可久迁府治于其麓。〉
- 金莲山。〈在府治东。高圆平正,众山环拱,日光照耀,若金莲然。〉
- 玕札山。〈在府治北二十里。山峡有泉四出,会而为溪,入抚仙湖。〉
- 旸溥山。〈在府东五里。〉
- 回龙山。〈在府治东南,又名象鼻岭。石骨低回,蜿挻若入湖状。其脊分垅旅转,北望罗藏城郭,左顾如龙盘然。〉
- 虎山。〈在府治西十里。连峯叠翠,横亘百里。〉
- 缺摩山。〈在府治东,其山多石〉〈岩穴,澂江第一幽胜之所,下有华藏寺。〉
- 龙爬山。〈在府治西,山有龙爬之迹,故名。〉
- 西山。〈在江川县西四里,峯峦起伏,山麓多泉,合流入星云湖。〉
- 蟠坤山。〈在县南十五里,东顶皆赭石,无草木。〉
- 屈颡颠山。〈在县北十五里,山半涌泉三派,西入滇池,东入抚仙湖,南为阿件溪,入星云湖漑田,极为民利。〉
- 缘笼山。〈在县西北十五里,林木苍翠,下有泉流入星云湖。〉
- 覆盆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其山无石,皆螺蛳壳,形如覆盆,居民祭社祈年皆在其上。〉
- 龙凤山。〈在县西三里,崇冈叠皂,为县镇山,冷泉、温泉皆出其麓。〉
- 夹浦山。〈在阳宗县治西,弥勒石溪及冷水塘二水夹之。〉
- 碁枰山。〈在县东南二里,顶若碁枰。〉
- 化石祖山。〈在县西北七里,其南有泉流入明湖。〉
- 天马山。〈在炒甸南三十里,山形肖马,故名。两山夹护,峯峦起伏,茂林曲涧,蓊郁盘旋,陟严四顾,东见宜良大池江,南望澂江抚仙湖,西连阳宗梁王山,北睹汤池万福寺,麓有流泉,环绝如带。邑人赵世麟葬父于此,葬之日,有九狼二兔之异焉。〉
- 狮子山。〈在炒甸笼池村之北。〉
- 奇梨山。〈在新兴州治西,林木茂蔚,下有泉汉入大溪。〉
- 灵照山。〈在州东一十里。〉
- 大棋山。〈在州西北十五里,上有石,俗传有仙弈棋于此。〉
- 罗么山。〈在州东北二十里,下有白龙溪。〉
- 蒙习山。〈在州西北七十里,山顶与晋宁州分界。〉
- 休柔山。〈在路南州东北十五里,今名九盘山,下有泉流入盘江。〉
- 照镜山。〈在州西北二里,前有池如镜。〉
- 遮日山。〈在州东南十五里。〉
- 札龙山。〈在州东八十里,峯峦高耸,下有小石,可以炼铜。〉
- 羊鼻山。〈在州东十五里,山顶有泉,流灌田亩。〉
- 木龙山。〈在州东南十五里,高可百馀仞。〉
- 关索岭。〈在州北三十里,高可三十馀丈,险峻难渡,若关隘然。〉
〔大川〕
[编辑]- 抚仙湖。〈在府城南十里,周围三百馀里。北给诸溪流,南受星云湖,泓涵清澈,一碧万顷。玉笋山抚其上,宛如仙人,故名。中产蜣乡鱼。尾问东会铁池、盘江达南海。〔知府王彦仙湖泛月诗〕:湖水涵虚混太清,仙人河代不知名。澄波混漾青山落,遥汉昭回宝月明。素魄每添吟客兴,流光休动〉〈故乡情。相看欲洗浮名利,独倚南楼到二更。〉
〔众川〕
[编辑]- 星云湖。〈在江川县南,周围人十馀里。东流五里入抚仙湖,二湖相通。〉
- 明湖。〈在阳宗县北。源出罗藏山,下流入盘江,周七十馀里。〉
- 箩木箐河。〈在新兴州,源自晋宁州,流大堡入嶍峨县。〉
- 密罗河。〈在州。源出密罗村,经旬尾入嶍峨县。〉
- 巴盘江。〈在路南。州源自陆凉州,经流于邑市、宜良,入广西府界。〉
- 铁赤河。〈在州西四十里。源自陆凉州流入,西南又过兴宁溪下流入盘江。〉
- 龙泉溪。〈在府西一十五里乱石中,流入抚仙湖。〉
- 西浦泉。〈在府西一十五里奇石崖下。左右潭二所,双泉夹出,合流成溪,多资灌漑之利。〉
- 双井温泉。〈在江川县海西村。两非皆温泉,流入星云湖废邑市。县治北亦有温泉。〉
- 青龙泉。〈在阳宗县南三里。〉
- 大溪。〈在新兴州东北。源出夹雄山,流绕西南,过罗么、奇梨二溪,出嶍峻县,入曲江。〉
- 九龙池。〈在州西北二十里。池聚九泉,分灌赤壤。〉
- 莲花池。〈在州北十里,下流入大溪。〉
- 白龙泉。〈在州东北二十里。灌田颇多。〉
- 黑龙泉。〈在路南,州东八里。〉
古迹
[编辑]- 西古城。〈在府治西。元时筑,遗址尚存。〉
- 诸葛营。〈在府不五里。蜀汉建兴中,诸葛拔酋长为用,曾驻兵于此。〉
- 元帝师碑。〈在府治东旸溥山。〉
- 菜花坪。〈在府罗藏山东。野菜蔓生,堪为虀。相传元梁王宴游之处,耕者往往得其遗物。〉
- 金鸡岩。〈在府华藏寺石壁间。相传闻其啼,米价腾贵,人以为怪,击其首。〉
- 部椿城。〈在江川县。昔易昌所筑。元置双龙县,后省入江川县。〉
- 石龙。〈在县。有石如龙,因名其地为碌云异城,即今县治也。〉
- 蟠坤洞。〈在县蟠坤山下。相传昔有人修通于此,死为山神,屡见马迹,土人为之立祠。〉
- 天宝塔。〈在县东二里东山之巓。天宝二年建。〉
- 古树。〈在县二十里双龙乡北。春初叶萌,自南兆旱,自北兆雨,自西风雨时禾稼登,自四围旱涝馋螼荐臻,历验无爽。〉
- 黑相城。〈在阳宗县治东。一名输纳龙城。〉
- 梁王屯。〈在县东南,即碁枰山。上有废垣,昔梁王屯兵于此。〉
- 白城。〈在新兴州北。昔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据普具笼城,次曰普舍,据普札笼城。二城之西有曰白城,汉人所筑,二酋累争不能定。〉
- 禄匡城。〈在州西南。〉
- 昌人城。〈在州南。〉
- 玉乞城。〈在州故硏和县。上四城相传皆汉时所筑。〉
- 休纳城。〈在州。昔部傍所筑。元初置千户所,寻改为县,省入州。〉
- 畔龙城。〈在州西一十里。元置县,后省入硏和县。〉
- 硏和城。〈在州南三十里。昔么㱔蛮步雄居此。元初其孙龙钟内附,置县。国朝省入州。〉
- 普舍城。〈在州北二十五里。昔大理段氏以步雄之弟普舍居此,号普札笼城。元初普舍孙㱔𠠝内附,置千户,后改为县。至国朝省入州。〉
- 中古城。〈在州西二里。元时梁王筑以备兵,遗址尚存。〉
- 弥沙城。〈在路南州南。汉时筑。元初以弥沙等五城置弥沙县。至元中省入邑市县。〉
- 旧城址。〈在州东北半里,名撤吕城。今废。〉
- 废邑市县。〈在州东八十里。洪武十七年建。成化中省入州。〉
- 鞑子城。〈在州东三十里。夷语曰底伯卢。其城起自曲靖,抵于广西,绵延三百里。昔酋长弟兄筑此以分地界。〉
风俗
[编辑]- 士知务学,有登科第、跻膴仕者,闾里慕之,延师训子,比屋皆然。民间蚕衣耕食,勤生力本。〈旧志。〉
- 饮食以咂酒、扁米为敬。然豪强嚚讼,亦号难理。男女同市,各属州县各有日期。〈郡志。〉
- 节令、祭葬、服食、货贝等俗,与列郡同。语具全省土风下。
- 近郡之夷名猡猡,性虽顽狠,然敬其长上。土官至,争迎到家,刲羊击豕,罄所有以饮之。妇女皆出罗拜,务取其悦而后已。
物产
[编辑]- 金石之属六。〈银、矿、铜、铁、石、青石、缘焰硝。〉
- 稻之属三。〈红谷、白谷、蠕谷。〉
- 来麰之属二。〈大麦、小麦。〉
- 荞之属二。〈苦、甜。〉
- 黍之属一。〈黄。〉
- 菽之属九。〈蚕豆、黄豆、马豆、黑豆、弯豆、鼠豆、菉豆、红豆、饭豆。〉
- 菜茄之属十五。〈青菜、白菜、葫芦、豇豆、架豆、波菜、生菜、苋菜、匣子、葱、韭、蒜、芹菜、萝、茼、荞菜。〉
- 瓜之属五。〈冬瓜、西瓜、王瓜、番瓜、丝瓜。〉
- 薯蓣之属四。〈山药、山薯、红蓣、白蓣。〉
- 菌之属六。〈鸡梗、松菌、香蕈、木耳、白生、竹器。〉
- 药之属四十九。〈苍耳、泽泻、甘遂、荆芥、防风、牛膝、升縻、管仲、前胡、黄连、防己、南星、黄芪、大戟、骨碎、白薇、苦参、麻黄、羌活、白芷、柴胡、桔梗、远志、水通、石膏、地榆、猪苓、续断、官桂、萆薢、黄芩、白芨、桂皮、半夏、常山草、鸟当归、茯苓、风藤、胆矾、天门冬、龙胆草、何首乌、锺乳、石炉、苦石、山渣子、香附子、兔丝子、麦门冬。〉
- 菓之属十八。〈李、杏、梅、梨、枣、胡桃、杨悔、石榴、桃、栗子、葡萄、松子、羊枣、甘蔗、橄榄、香圆、林檎、杮子。〉
- 蓏之属四。〈藕、菱角、茨菰、甘露。〉
- 竹之属十。〈水竹、筋竹、慈竹、苦竹、攒竹、刺竹、紫竹、猫头、凤尾、观音。〉
- 木之属十五。〈松、柏、椿、楸、槐、柳、桑、楮、栗、榽、黄杨、棠梨、紫榆、棕、青皮。〉
- 花之属二十八。〈兰、蕙、莲、葵、菊、桂、榴、石斛、牡丹、芍药、紫薇、龙爪、丁香、百合、金凤、栀子、粉团、杜鹃、鸡冠、山茶、海棠、玉簪、茉莉、芙蓉、玉李、剪红罗、素馨、萱草。〉
- 禽之属三十。〈鹄、鹘、鸡、雉、鹭、凫、燕、雀、䲪、鸦、鹆、布谷、鸳鸯、杜鹃、鹧鸪、鹌鹑、竹鸡、黄鸭、野鸭、黄鹃、翡翠、画眉、鹡鸽、灵歌、鹦鹉、百舌青鸠、啄木冠。〉
- 兽之属十。〈虎、豹、鹿、獐、麂、熊、猿、孤兔、山驴。〉
- 鱼之属十一。〈鲤、鲫、鲇、金鳅、细鳞蜣螂条、大祯石。〉
- 食货之属十二。〈茶、蜜、酥、油、乳、线、纸、蜡、布、毡、斜纹毛、袷、蒲席、火麻。〉
堤闸
[编辑]- 漱玉泉。〈发源重珠山下,灌漑附郭田亩。知府王良臣筑堤障水。〉
- 庄镜泉。〈出碌碕山〉〈麓,与圩北溪合流灌漑。知府王良臣围筑石堤,民赖其利。〉
- 北坡沼堤。〈出缺摩山麓。知府张顺昌谕有田者周筑石堤,闸水以时蓄泄。郡人席大宾于旧堤下增拓一堤,汇水灌漑田亩。〔督学河俊重修记略〕:太守蜀夹江张君裕之,因父老请捐俸兴筑,劝助于富家,借力于闲民,以成化癸卯正月肇工,迄四月落成。〉
- 立马闸。〈在西街北一里许,知府徐可久建,用防龙清庙一带山水冲决之患。〉
- 太平闸。〈在太平桥下半里许,知府徐可久建,用蓄梁王冲一带溪水,使入新河,以达于海。〉
- 西峃泉堰。〈在蟠龙冈石岩下,双湫夹出,灌漑甚溥。〉
- 玗札溪。〈在州东北二十里,自宝䁀山发源,流经玕札山下,抵郡城南门外,入抚仙湖。水势太急,每值霖潦,岸辄冲决,多为民患。隆庆三年,知府蒋弘德开筑,为渠三百七十馀丈,始利灌漑。〉
- 西浦龙泉。〈旧传自地中接昆明池,双涌于西山之麓,流不百武,即南折于海,故西民每苦渰没之患,东民弗沾灌漑之利。隆庆五年,知府徐可久开河二道,导泉入海,仍立闸坝囚处,以时蓄泄,即今舟楫通行,商民称便。〉
- 清溪坝。〈在关索岭下,石坝二座,分椅六处,灌漑田亩。〉
- 上中下三河。〈在江川县,上河发源于阿化冲,分流于前、广二卫,中河亦发源于阿化冲,抵乌鸦村,下河、中河之分流抵左卫营,俱利灌漑。〉
- 普济堰塘。〈在县馆驿左,隆庆四年,知县杜鸣阳买民田筑堤,高一丈许,佥立坝长,一名巡守。〉
- 弥勒石溪。〈在阳宗县西,发源罗山西麓,流经于县治之东北,入明湖。〉
- 日角溪。〈在县西北入里,发源觉卜山下,伏流天生桥,复出为溪。〉
- 大冲河。〈在县南五里罗藏山麓,会诸洞为河。隆庆二年,霖潦泛涨,河埂崩塌,知县文嘉谟开濬,自后军民获灌漑之利。〉
- 陇丘冲河。〈在县西北十二里,发源本冲,流入明湖。〉
- 堰塘。〈在县炒甸土官村,正德四年,知县郭翰修筑,年久倒塌,嘉靖四十五年,知县文嘉谟修筑。〉
- 濯缨泉。〈在县西一里,泉甚清澈,上有龙祠,季春官民祀之以祈水。〉
- 罗木箐坝。〈在新兴州,有坝三座,分沟灌漑。〉
- 九龙池坝。〈在州,有坝一十七座。〉
- 大河。〈在州,有坝六座。〉
- 白龙潭。〈在州,有坝四座。〉
- 龙井泉。〈在州,有坝三座。〉
- 红庙塓塘。〈在州周围半里。〉
- 蜜罗冲口。〈在州,有坝三座。〉
- 桅杼营坝。〈在州,有坝三座。俱皆灌漑田地。〉
- 黑龙潭坝。〈在路南州东。〉
- 鱼池堰。〈在州东八里。发源黑龙潭,筑坝障水,支引以灌田,岁久坝圮。嘉靖四十五年,知州邹国重修筑。〉
- 兴宁溪坝。〈在州东二里,边州东而下,至南与铁池河会流入盘江。〉
桥梁
[编辑]- 青云桥。〈旧名普济桥,在府东街,跨玕札溪。先是骈木为之,正统间,知府王彦易以石。〉
- 南津桥。〈在东街南。嘉靖间,路南州民郭万锺建。〉
- 中沟桥。〈在东街南二里,锁玕札溪水口。〉
- 太平桥。〈旧名罗藏桥,在府城西二里,跨罗藏溪。先骈木为梁,嘉靖间,知府王良臣易以石,改今名。通判徐子麟重修。〉
- 四均桥。〈在府廖官营东。境内道路至北适均,故名。〉
- 永济桥。〈在府治南七里。旧以木为之,嘉靖间,耆民许俸易石。〉
- 清平桥。〈在府西二里。〉
- 河生桥。〈在府。知府高廷绅建立。〉
- 三岔桥。〈在河生桥西百步。〉
- 得路桥。〈在府西北四里。义民席允中、陈亨建。〉
- 务耕桥。〈在府犂华村北。庠生李杰建。〉
- 介营桥。〈在大小二军营间,故名。〉
- 远达桥。〈在小军营中。〉
- 广济桥。〈在大军营西路口,民人杨时济建。〉
- 通津桥。〈在广济桥西一里,郡民华仲林建。〉
- 漱玉桥。〈在府东街土主庙前。〉
- 庄镜桥。〈在府治东街。〉
- 西市桥。〈在府城东,弘治间举人郑玘建,嘉靖间义民陈绅易以石。〉
- 月津桥。〈在府大河口原,骈木为梁,嘉靖间义民陈绅易石。〉
- 云路桥。〈在泮池上。〉
- 长虹桥。〈在府城东四十里,构木为之,弘治间知府安康易以石,嘉靖间郡人罗应重修。〉
- 俯波桥。〈在府西南。〉
- 涌拔桥。〈在府西南。〉
- 惠民桥。〈府西,知府徐可久建。〉
- 迎仙桥。〈在府南。〉
- 龙津桥。〈在府东。〉
- 迎恩桥。〈在江川县北。〉
- 海门桥。〈在江川县东南八里,临安要路,其下星云湖水入抚仙湖,登舟始北,大顺五年建。〉
- 通衢桥。〈在县东。〉
- 石桥。〈在县东。〉
- 大河桥。〈在阳宗县东。〉
- 通济桥。〈在县西一里。〉
- 玉溪桥。〈在新兴州治西南。〉
- 弘济桥。〈在州南,通嶍峨、新化等路,弘治间知州邓骏建。〉
- 会通桥。〈在州西,与弘济桥相望。〉
- 永安桥。〈在路南州北敌楼外。〉
- 板桥。〈在州南二十里。构木为之。嘉靖间郡人席大宾易以石。〉
- 天生桥。〈有二:一在州北五十里,一在州东北十二里。二桥天成,不假人力,故云。〉
宫室
[编辑]- 清风亭。〈在府治。〔御史罗玉诗〕:清穆皇风弱八荒,紫云宸极望微茫。征骢镇日驰周道,去就临风下小江。燕语置声清俗耳,乡愁旅思断柔肠。夜来徙尔还家梦,醒后依然在上方。〉
冢墓
[编辑]〔宋〕
- 丁连然君墓。〈在江川县三十里北山之麓。上覆巨石,有耕者坐于上,其石忽动,耕者惊异,起石视之,面勒丁连然君之神道。按史,宋太宗时有交王丁连然来朝,疑即其人。且古交阯即今地也。〉
〔元〕
- 右丞埜剌台。〈在府治北三里缺摩山。〉
- 临安路总管段文瑞墓。〈旧在回龙山南,后迁重珠山。〉
- 武德将军闬里伯墓。〈在紫玉山。〉
〔国朝〕
- 御史王昭墓。〈在官南山。洪武间流寓。〉
蒙化府
[编辑]沿革
[编辑]战国时属楚,为滇国地。汉为益州郡地。东汉属永昌郡。唐属姚州都督府。初天竺张仁果据此,号白国。传至乐进求逊位于蒙氏细奴逻,号蒙舍诏,改称南诏。后徙太和城蒙舍为旧都,永泰初改为阳瓜州。宋时段氏改开南县。元宪宗七年置蒙舍千户所。至元十一年,改蒙化府。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年,复降为州,属大理路。皇明洪武初,仍为州,属大理府。正统间,复陞为府。
〔沿革表〕
[编辑]总部 | 郡 | 州县 | |
---|---|---|---|
唐虞 | 梁州域 | ||
夏商 | |||
周 | 合梁于雍 | ||
战国 | 楚 | 滇国地 | |
汉 | 益州郡 | ||
张仁果据 | 白国 | ||
东汉 | 永昌郡 | ||
蜀汉 | 建宁郡 | ||
仁果三十六代孙张乐进求逊位于蒙氏细奴逻 | |||
唐 | 姚州都督府 | ||
蒙氏据 | 蒙舍诏 | ||
南诏 | |||
宋 | 段氏据 | 开南县 | |
元 | 蒙舍千户所 | ||
蒙化府 | |||
蒙化路 | |||
大理路 | 蒙化州 | ||
皇明 | 云南布政司 | 蒙化府 |
疆域
[编辑]〔东〕四十里至大理府赵州界,〔南〕一百里至楚雄府定边县界,〔西〕一百五十里至顺宁府界,〔北〕九十里至大理府太和县界。自府治东八百六十里至云南布政司,七千九百七十里至应天府,一万千四百一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
[编辑]〔东〕距昆弥岭,〔南〕接威楚郡,〔西〕距阑沧江,〔北〕据点苍山,控制南涧诸蛮。
山川
[编辑]〔名山〕
[编辑]- 巍宝山。〈在府城东南二十里,峯峦高耸,冠于群山,细奴逻微时耕牧之地。〉
- 巄屽图山。〈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蒙氏龙伽独自哀牢路,其子奴逻居其上,筑巄屽图城,自立为奇王,号蒙舍诏,今上有浮屠及云隐寺。〉
〔众山〕
[编辑]- 甸尾山。〈在府城南,下有温泉,相传蒙细奴逻母病,浴此泉遂愈。〉
- 伏母山。〈在府城东北十五里,即隆庆山一脉。〉
- 石母山。〈在府城北七十里,出石黄幷雄黄,相传天旱,土民此山即有雨,下有泉,流为赕中溪,南入罗盘江。〉
- 天耳山。〈在府城北七十里甸头山。上有赤石,状如石𦥑。相传郡人凡有计度,语言虽甚秘密,山中便有人传之。〉
- 棋盘山。〈在府城北三里。山顶有石,状如棋盘,中有黑白石子。相传牧童或乱之,翌日复归如故。〉
- 日游山。〈在府城南十五里甸尾山温泉之西。日自出至没,恒照此山,故名。〉
- 凤凰山。〈在府城西南二百里昆仑山中。相传昔有凤乌死此,每岁季冬,众岛哀吊其上,土人于岛来,夜燃炬候之,岛辄赴火死。〉
- 灵应山。〈一名圆觉山,在巍宝山西。〉
- 金牛山。〈一名寨子山,在府城西北四十里。〉
- 天马峯。〈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
- 御笔峯。〈一名玉峯山,近天马峯。〉
- 玄珠山。〈在府城东。面有白塔,相传武侯镇之。〉
- 天台山。〈在府成。四望百里,秋空犹可纵观。〉
〔大川〕
[编辑]- 阑沧江。〈在府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吐蕃嵯和歌甸,南流至永昌罗岷山,少东至顺宁,过府境昆仑山,又东历景东境,入南海。禹贡所谓黑水是也。迤西之水,此为经流。蒙氏以此为四溃之一。其南岸有马耳坡。〉
- 漾濞江。〈在府治西北二百里。一名神庄江。出剑川,经打牛坪,绕点苍山背,与濞水末流合,入阑沧江。〉
〔众川〕
[编辑]- 阳江。〈在府城西。源出旬频花判涧,过定边县,入阑沧江合流。〉
- 蔡阳河。〈源出东山。〉〈流经在城南门外。〉
- 五道河。〈在府城南七里。〉
- 教汤河。〈在府城北二里。〉
- 寄马椿河。〈在府城北四里。〉
- 南庄河。〈在府城北十里。〉
- 桥头河。〈在府城北一十三里。〉
- 盟石河。〈在府城北二十里。〉
- 铺边河。〈在府城北二十五里。〉
- 双桥河。〈在府城北三十五里。〉
- 甸中河。〈在府城北四十里。〉
- 火烧河。〈即捉马郎,在府北五十里。〉
- 甸头河。〈在府城北七十里迳检司右。〉
- 泮井。〈在府学内,水极清,例每久旱,城中诸井皆涸,而北井清流不竭。〉
- 观井。〈在玄珠观内,病者饮之即愈。〉
古迹
[编辑]- 巄𭖂图城。〈在巄屽图山上,周溺四百馀丈,昔细奴逻药经以居,遗址尚存。〉
- 铁柱。〈在蒙化箐口白崖川。详见大理古迹。〉
- 斗斛山。〈去城半里许,山如斛形,以此蒙中饶五谷,又上有枰如布碁然,又名碁盘山。〉
- 穵钟冲。〈在府城南七里,传闻蒙谁锺为龙所吸,愈穵愈深不可得,因名其地为穵钟冲,后人畏前人之变,至今西楼钟虚,犹悬犬鞟以厌之。〉
- 蒙舍城。〈在府城北一十里,唐改为阳瓜州,天宝间阁罗凤以其子凤伽异为州刺史,今遗址尚存。〉
- 盟石。〈在府城北三十五里平川中。昔张乐进求与细奴以位相让,细奴还曰:如我,当为诏剑入此石。拔剑斫之,果入三寸,至今彤如锯焉。〉
- 竹扫寺。〈在府城南百里。无院无僧,中有石佛。旱则蒙人致之城隅,祷应即还山。其所产竹同石母山,而竹稍拂石,甚洁如扫,旧志取以为奇。〉
风俗
[编辑]- 卫人自四方来,各从其俗,惟土人冠婚皆用家礼。民间相尚以朴质,不事奢华,饮食服用视列郡为俭。〈郡志。〉
- 节令、祭葬、服食、货贝等俗与列郡同。语其全省土风下。
- 近郡之夷名摩察,黑爨之别种。常执木弓药矢,遇有鸟兽则射之,鲜不获者。然其性悍心狠,遇强则拒,遇弱则劫。
物产
[编辑]- 稻之属三。〈秞谷、黏谷、冬春谷。〉
- 黍之属二。〈黄黍、赤黍。〉
- 来麰之属三。〈大麦、小麦、玉麦。〉
- 荞稗之属四。〈苦荞、甜荞、米稗、鸭瓜稗。〉
- 菽之属十二。〈南豆、黄豆、青豆、红豆、饭豆、豌豆、鼠豆、羊暇豆、虎皮、亘扁豆、豇豆、湾豆。〉
- 菜茹之属十八。〈芹、笋、麦、蓝、龙须、刺桐、蕨、姜、菠棱、青菜、白菜、甜菜、滑菜、莱菔、韭、苋、蒜、茄、莴苣、葱。〉
- 瓜之属六。〈西瓜、冬瓜、王瓜、甜瓜、菜瓜、苦瓜。〉
- 薯蓣之属五。〈山药、山薯、红白紫蓣。〉
- 菌之属五。〈鸡药、香蕈、茅草、菌、木耳、白生。〉
- 药之属十二。〈茯苓、仙茅、天门冬、芍药、防风、当归、防己、大戟、穿山甲、废自然铜、天麻。〉
- 果之属二十二。〈桃、梨、李、栗、杮、柯子、松子、榛子、枇杞、葡卜、胡桃、杏、梅、榴、柰、楂、山荔、株栗、茶子、木瓜、栘、杮、橄榄。〉
- 蓏之属八。〈藕、莲、芳菱、菱、白菰、芭蕉、土瓜、葛。〉
- 竹之属七。〈班竹、绵竹、水竹、苦竹、刺竹、筋竹、观音竹。〉
- 木之属十四。〈松、柏、杉、桧、樟、橙、槐、柳、橦、禾、木、楮、株、构、黄心。〉
- 花之属二十八。〈茉莉、栀子、佛桑、山茶、社鹃、素馨、牡丹、芍药、兰、山丹、石竹、郁李、前春罗、玉簪、龙爪、桂、梅、丁香、水仙、海棠、桃、婴粟、蔷薇、长药、莲、菊、鸡冠葵。〉
- 禽之属二十一。〈鸡、鹅、鸭、鸽、雉、鸠、秧鸡、松鸡、水鸡、鸡、鸽、鹰、鸦、鸭、鹧鸪、鹉、鹭、莺、鹃、鹚、青。〉
- 兽之属二十六。〈马、赢、驴、牛、羊、犬、豕、狸、奴、熊、豹、虎、马、鹿、麂、獐、野猪、豪猪、野羊、山驴、狐、狸、香猫、竹鼠、竹、山鼠、猴、兔、狼。〉
- 鱼之属七。〈沙沟、鲤、鲫、花鱼、细鳞石、扁头鳝、鳅。〉
- 虫之属十一。〈蛇、蛤、蚧、蚱、蜢、蜻蜒、蛙、蝉、蠰、姑、蟆、蟹、水张、蚣、螺、蜂、蚁。〉
- 饮馔之属二十三。〈饼、构、粉、餴、饧、面、粗糕、煎最、酒酿、腌腊、脯鲊、脍、烹、炰、燔、炙。〉
- 物货之属十三。〈铁石、黄石、青纸、靛、皮、蜜、绵、花、布、构、皮、竹、麻、丝、油。〉
- 堤闸东溪渠。〈有十六:曰龙王庙,曰五道,曰白塔,曰教场,曰寄马椿。灌附郭之田:曰冯广,曰南庄,曰桥头,曰盟石,曰舗边,曰双稿,灌川中之田;曰甸中,曰捉马郎,曰白地场,曰甸头,曰土主庙,灌甸中及甸头之田。〉
- 西溪渠。〈有十二:曰三古盘,曰穵钟冲,曰小冲,曰大冲,曰乌堡郎,曰具忙,曰赖郎,曰西葵,曰天摩牙,曰天耳山,曰笼濩寺,曰麻沽冲,各灌及溪所及之处。此之东溪,其利十之一,皆活流也。〉
- 甸头大圩。〈在府治北六十里。〉
- 龙圩大塘。〈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益增其高,厥利益多。又有郑家塘、淑人塘、南庄塘、团山塘,远近不一,皆利灌漑。〉
桥梁
[编辑]- 留春桥。〈在府城西二里纸房前。后圮,改建于三官庙。〉
- 北门桥。〈在府北门外。〉
- 永济桥。〈在府城北七十里甸头巡检司南。万历元年通判薛希州建。〉
- 漾濞桥。〈在府城西北一百馀里。制如阑。沧江桥。〉
- 四十里桥。〈在龙尾关样备驿之中。赵州、蒙化同修。〉
- 甸尾桥。〈在府南二十里。大理杨仕重修。〉
- 锦溪桥。〈在府城东一里。旧名卫中桥。正德国重修。瓦屋达云,颇为坚久。此溪自龙王庙西北违于阳江,花时可八九里,望之如锦,游人无虚。〉
- 嵯桥。〈郡人张锦重修。〉
- 玄珠桥。〈郡人王诸重修。〉
- 通北桥。〈在府城北三里。〉
- 济南桥。〈在府城南半里。俱郡人张烈文建。〉
宫室
[编辑]- 拱极楼。〈在府治北拱极门上。〉
- 镇巍楼。〈在府治南镇巍门上。〉
- 凝秀楼。〈在城中央,四山环卫,阳江带流,逼汉凌霄,一方具览,上悬喝钟。万历二年建。〉
鹤庆军民府
[编辑]沿革
[编辑]汉属益州郡。东汉分属永昌郡。唐初为越析诏之地,夷名漾工,一名鹤川。开元末属南诏,置谋统郡。段氏改谋统府。元初内附,置鹤州,寻置二千户,仍称谋统,隶大理上万户。至元中复为鹤州,后陞鹤庆府,寻改为鹤庆路。皇明洪武十五年改路为府,后又改为鹤庆军民府,隶云南布政使司,领州二。
〔沿革表〕
[编辑]总部 | 郡 | 州县 | |
---|---|---|---|
唐虞 | 梁州域 | ||
夏 | |||
商 | 并同 | ||
周 | 合梁于雍 | ||
战国 | 哀牢国 | ||
汉 | 益州郡 | ||
东汉 | 永昌郡 | ||
蜀汉 | 建宁郡 | ||
唐 | 越析诏 | 漾工、鹤川 | 义督险、牛脸 |
南诏 | 谋统郡 | ||
五代 | 郑买嗣据 赵善政据 杨干贞据 段思平据 |
||
宋 | 段氏据 | 谋统府 | 义督赕、牛赕 |
元 | 鹤州 | ||
大理上万户府 | 谋统府 | 义督千户所、牛赕千户所 | |
鹤州 | |||
鹤庆府 | 副州、木按州 | ||
云南行省 | 鹤庆路军民总管 | 剑川县、寸白千户所 | |
皇明 | 云南布政司 | 鹤庆军民府 | 剑川州、顺州 |
剑川州
- 汉〈属益州郡。〉
- 唐〈为义督罗鲁城。罗鲁,西夷云海也,一名剑川。昔浪穹诏与南诏战败,走保剑川,改称剑浪诏。后为南诏所倂,置剑川节度。〉
- 宋〈大理。段氏改为义督赕。〉
- 元〈置义督千户。至元中改剑川县,属鹤庆路。〉
- 皇明〈陞为州。〉
顺州
- 唐〈地名牛赕。南诏徙诸浪人居之,与罗落蛮杂处。后罗落蛮酋成斗族渐盛,迁居牛赕。〉
- 宋〈成斗十三世孙自瞠犹属大理。〉
- 元〈自瞠子内附。至元间,改牛赕为顺州,隶丽江路。后十年,改隶北胜府。〉
- 皇明〈仍为顺州,改隶鹤庆府。〉
疆域
[编辑]〔东〕二百四十里至北胜州界,〔南〕二百三十里至大理府邓川州界,〔西〕二百一十五里至丽江军民府兰州界,〔北〕七十里至丽江军民府界。府东一百二十里为顺州〈编里三〉,西九十里为剑川州〈编里十八〉,自府治南一千一百六十里至云南布政司,八千三百四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二百四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
[编辑]四山壁立,一水伏流,高城深池,人性勇敢,能致敌而不致于敌,此地可以当之。
山川
[编辑]〔名山〕
[编辑]- 方丈山。〈在府南一百二十里,南接点苍,巍然峻拔。山半有洞,中有池,深不可测,水滴岩下,如方响音。上有观音像,又名观音山。〉
- 石宝山。〈在剑川州西南二十里,有石佛、石栈、石井、石人、石钱、石象、石狮、石蟆、石钟、石鼓之异,五色迹躅,被于陵谷,信奇观也。〔太和李元阳石宝山记〕:剑川石宝山,缘崖多石像,有观音,有诸菩萨、石罗汉,皆若雕钱然。及省其手足指爪剥折之处,又皆空洞,如人之骨,乃知其为天成。又省其空洞之穴,皆有凿痕。反复辨别,莫究端倪。噫嘻!既示天巧于不可致诘之中,复示人为于不可措手之处。天壤间一段奇事,如于编籍中见之,觧不诋其谬妄。嘉靖庚寅,予与成都修撰升庵杨公慎来游,备悉其状如此,岩栖不能去者累日。樵者指一洞谓予曰:此中石罗汉以百计,榛塞不能入。怅然而去。上至灵泉,状如仰白,才容斗水,百人挹取而不减,不挹亦不〉〈溢。旁有案石履壸濯之属,下有石狮、石犬、石蟆、听经等异状。天下名洞虽往往有之,然石乳结成,仿佛肖似。独此出于露地,既多而又逼真,亦奇观也。下山,夜宿兴教寺。升庵谓子曰:兹山佛像出自天成,然则混沌之初已有佛事,而谓始于汉明帝,然乎?予曰:刘向序列仙传,谓于佛书中得二十四人,则中国之有佛不自明帝始也。列子,学孔子者也,其述孔子之言曰:丘闻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教而自化。则春秋时已知有佛矣。尝读诗至继衣好贤,则知周之盛世固已贤之矣。何以明之?衣缁唯佛教为然。敞予改为适馆投餐之事,亦唯佛门有之。然则佛生于周初,其徙已为中国所贤,章章明矣。升庵抚掌然之。予今别兹山三十年,升庵已物化。一日,有方外静室、泰安二人掎山图,微子为记,且曰:兹山非复旧观,颓圮已甚,父老咨嗟,咸愿修复。子披寻旧游,宛如昨日,俛仰今昔,慨然兴怀。追忆往时,吾弟元期秀才实从吾游,渠尝以修葺为劝,窃禄四方,宿志未酬,其人虽逝,其言在耳。今诸人果不渝始盟,予固愿割田益之。遂书以为记。又重游石宝山记:石宝山在剑川州西南深山中。嘉靖庚寅暮春,成都杨修撰纳予同游。初抵邓川,杨少参两依翁招浴温泉,饮于其家,懽甚,坐上赋诗投赠。三日丙辰,经浪穹,见蒹葭杨柳,沃野腴畴,宛如江南。欲投山寺,皆败垣仆㨂,不得已就公馆宿焉。四日丁巳,过剑川,侵晓入山,风威凛凛,迳路崎险,或骑或步,日西至山顶。遥见层层叠叠如板屋、如栈阁者,石宝岩也。箐扈有钟鼓洞,从游之士窥而击之,予二人从洞外听之,宛如钟鼓声也。寺门在望,近不可即,二憎来迎,挽手面上,历览侗壑,一步一坐,且骇且讶。升阶谒佛殿,折北升石梯,至观音堂,又折北磴险,扪萝而上,山顶有圣泉,从石孔涌出,不溢不流。时从者皆渴,争先挹取,饮百馀人,面水不减。升庵曰:真圣泉也。予二人各饮泉一杯,殊觉爽健,遂由故道下至僧丈,举酒相劳,各赋诗尽醉而宿。戊午,出山南行,望飞崖如廊庑然,心甚奇之。路人曰:此中岩也。崖岭雕镂石佛菩萨之像,皆精巧奇特,山石皆如虾蟆状。闻西涧中亦有岩洞及石罗汉,然榛莽塞路,不容移步,怅然久之,遂于马上哦诗而回。然需怀西洞,未曾览历,每以为阙。至壬戌孟春,予偕弟元和、〉〈子丈张斗、友人杨和,泛舟西洱河,逾象岭,观鹤林寺,历岛吊山,遂乘兴复至石宝。此行由间道宿村舍,路人多不相识,一泉一石,随兴坐卧,殊觉畅适。既别石宝,针由故道向中岩,忽有樵者指曰:由西涉涧,所见尤胜。遂如其言而行。二里许,见一石山,蓝碧如染,逼而观之,宛然一狮子也,掉尾低头,如奋迅之状。一行人皆讙呼惊诧,狮背可坐十馀人。复由石狮腹下穿出石涧,遥见西溪窈窕,崖岸如削,立石如屏,方石如屋,可以结茅而居。计暮景且逼,空山无人,竟不能往。东行一里,石上雕一波斯人,虽出人为,然亦前代工也。又半里,石崖陈处,有一石如象。折南而上,有玉女泉,井方尺,清洌可饮。又里许,乃至旧游之地。追忆升庵垠溪,未尝见此,今已下世,凄怆挥涕,因赋一诗,书之崖壁,以寄吾思焉。又南行三里,有方崖赑孱,俨如藏经。溪中水石轇辐,两岸怪石,如人如兽,如城如垒。风行其中,有介胄声,令人愀然。既而日下西岭,不及穷搜,村人结松幕相待,各把巨觥引满,三酌而去。〉
〔众山〕
[编辑]- 峯顶山。〈在府东十七里。峯峦崒嵂,顶有佛宇。郡人岁三月望日,持弓矢投之祈嗣,颇验。〉
- 覆釜山。〈在府西五里,为郡镇。山形如覆釜而最秀,南北诸山拱翼,下有龙潭。〉
- 仰止山。〈在府西五里,与覆釜山合抱。〉
- 秀台山。〈在府西覆釜山麓,旧名金灯山。〉
- 三台山。〈在府城东北十二里,三峯挺出,故名。〉
- 龙珠山。〈在府城南三十里,前耸后平,世传龙戏珠于此,因名。〉
- 天马山。〈在府城南三十里,其状如马,故名。〉
- 象眠山。〈在府城东南二十五里,势逶迤如象眠然,下有石穴,潜泄漾工江水流入金沙江。〉
- 拱面山。〈在府治西北五里,高数百仞,一峯耸秀拱向,林峦环映,可卜阴晴,山有白石如积雪然。〉
- 逢密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三峯峭拔,山腰有洞,深不可测。〉
- 龙华山。〈在府城东南三十里,山半有寺。〉
- 朝霞山。〈在府城西南十里,朝高霞见,故名。〉
- 石寨山。〈在府城西北七里,四方皆险,山顶稍平,俗呼石寨子,下有龙潭。〉
- 月山。〈在府城东南二十里许,山积石,形如半月。〉
- 豸角山。〈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 金凤山。〈在府城西二十五里,形如凤,故名。〉
- 半子山。〈在府城南一百二十里,产矿。〉
- 汤干山。〈在府城北三十里,产紫石。〉
- 马耳山。〈在府城西南二十二里。〉
- 金华山。〈在剑川州治西一里许,脉自西番界罗均山盘曲而来,延亘二十馀里,山顶常有紫色如金。〉
- 剑和山。〈在州洽西四里,形状如剑。〉
- 石罗摩山。〈在州东北七十里,峯高百馀丈,屹立如巨人状,又名将军山。〉
- 青崖山。〈在州治东十五里,产青石如列翠屏。〉
- 老君山。〈在州治西五十里。〉
- 夜合山。〈在州治南二十里,形如卧牛,剑湖绕山麓而出,如牛然。〉
- 锺科山。〈山北州治西五里。〉
- 建和山。〈在州治东北五里。〉
- 公山。〈在顾州治北七里,危峦耸拔,数峯萦回,雨霁则霞彩层见,州人有病则祷焉。〉
- 乌铺山。〈在州治南南十里,林木葱蒨,每秋则乌岛栖其上。〉
- 漕峯山。〈在州治北一里,与公山并峙,又名母山,常有鹤集其上。〉
- 杨保山。〈在州治东北六里,下有池,多蒲草。〉
- 文壁峯。〈在府治东十里,草峯秀异,形无破碎。〉
- 笔架峯。〈在府城东北二十里,三峯并峙,中峯特出如笔架,故名。〉
- 七坪峯。〈在府治南七十里,群峯耸翠。〉
- 炼场岩。〈在府治东南一百三十里,下出温泉,岩石叠架数十仞。〉
- 大孟岩。〈在府治东南一百三十里,石壁屹立,其形如城,上多古树奇花,幽畬猛兽。〉
- 大成坡。〈在府治东南六十八里。〉
- 小成坡。〈在大成坡西。〉
- 金斗坡。〈在府治西南五十五里。〉
- 南冈。〈一名半鼻山,在剑川州治南二十五里,俗谓点苍山,落足于此云。〉
- 太极洞。〈在府治南一百三十里,翠嶂幽深,碧潭澄净,中有土石分其半,宛若阴阳互生。〔知府向璋记〕:洞在北衙场西山之阳,山半有窍洼然,右㴜一迳,斗折而入,深数十丈许。其下有潭,清碧可爱,内一穴深窅莫测,水出自穴,汪洋渟滀,澄岩无瑕,怪石蹲踞,苍乳藓驳。仰窥崆峒洞天,其圆如环,中一石卓立如屏,洞深而明,势斜而正,夏凉而冬温,可以避风雨,可以娱心目,其幽奇绝特,莫可名状,殆天造地设之以遗其人乎?嘉靖岁丁巳春三月之吉,子以公务过此,卫挥使袁琼峯、杨芬池邀予同西谷傅公、肖吾李公、东津隙公往游焉。至则金鼓响震,音乐杂还,或席地而饮,或倚石而憩,献酬交错,笑语卒获。俯澄潭〉〈则清冷逼人,仰高天则白云徐度,耳目惊骇,应接不暇,景兴意会,神爽飞越,悠悠乎若身在水晶之宫,而游于清虚之府也。夫景以奇显,地因人胜,使此洞生于中华都会之区,将必为名流羽士之所栖迟,骧人墨客之所赞咏,即天台、雁荡之胜,何以加焉?惜乎产于穷荒,虽美弗彰也。兹吾侪之获并游也,谓非数焉以存乎其间耶?而无片言只字以答其胜,山川之灵,其谓吾党何?请名之曰太极洞天,且以志一时同游之乐。诸公曰:然。逎记之。〉
- 青玄洞。〈在府治北三十五里逢密山半,甚深广,洞门有石柱,顶上有石孔,两壁皆古莓苔,彩错如锦,上垂石乳,悬缀奇秀。郡人每岁六月二十六日执火入洞观览。〉
- 垂珠洞。〈一名蝙蝠洞,在府治西南三十里,深广二十馀丈,中有乳石如珠,清寒奇秀。〉
- 风洞。〈在府治西南十里朝霞山畔,洞口径六雨园,有风气嘘吸。夏至日,郡人有目眚者,群聚争薰,亦多见愈。〉
- 石洞。〈在顺州治北五里漕峯下,深三丈,岩石玲珑,高丈许。岁春,州人往游乐之。〉
〔大川〕
[编辑]- 金沙江。〈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见大理大川下。〉
- 漾共江。〈一名鹤川,阔十丈馀,源出丽江界,经府治东南象眠山麓,群山环合,水无所泄,潴而为湖,又名漾共湖。入石穴复出,名腰江,东与金沙江合。〉
〔众川〕
[编辑]- 桃树江。〈在府治南二十五里,源出豸角山,流入南山岩穴中。〉
- 长康河。〈在府治南五里许,源出黑龙潭,郡南民田多资灌漑。〉
- 三庄河。〈在府治南三十里。〉
- 南供河。〈在府治南二十里。〉
- 温水河。〈在府南十五里,源出宣化山麓。〉
- 落锺河。〈在府南五里,源出朝霞山。〉
- 石洱河。〈在府治西北十里,源出石寨山。以上何流入漾工江。〉
- 桑木箐河。〈在府南一百一十里,源出马耳山,流入金沙江。〉
- 观音山河。〈在府西南一百里。源出黑泥山神二哨,流入观音山驿,至大营分而为二,一流浪穹县,一流普陀崆,至邓川合入大理海。〉
- 罗牧社海。〈在观音山西十里,周围约八里。渔课隶剑川州河泊所。〉
- 剑湖。〈在剑川州南五里,周六十〉〈里。湖尾绕流罗鲁城南,经样备与洱水合,历车里、八百等处入南海,俗呼为海子。有河泊所,岁办鱼课。〉
- 剑川。〈在州南十五里,即湖尾水曲流为三折,形如川字,州以此得名。〉
- 西湖。〈在州治南二里金华山麓。秋涝,水巳与东湖通,至冬水落,民始为秧田,湖畔种麦。〉
- 大桥头河。〈在州东二里,即古之合惠尾江。岁涨壅塞淹汲,沿湖岸秋麦为害尤甚。〉
- 桃羌河。〈在州南三十里桃羌村。〉
- 沙溪河。〈在州南六十里,源自剑湖流出。〉
- 弥沙浪河。〈在州南二百里白水场,与创湖水合汇南流。〉
- 牛甸湖。〈在顺州东二里。〉
- 潘浦海。〈在州东二十里,周三十里,中分西畔属顺州鱼课,入剑川州河泊所,东畔入北胜州。〉
- 河头溪。〈在州东二十馀里,从石岩涌出,周八十馀丈,深不可测,至春温煖可浴。〉
- 银泉。〈即南洪河,源金斗坡流下。〔知府周赞金斗流泉诗〕:百尺泉飞金斗坡,碧台清响听鸣珂。流经宣化千章木,散漑长庚万顷禾。润泽不因长夏少,锦纹更借午风多。涓涓远去朝沧海,一任鱼翁泛钓舸。又府东有大水美泉,东南有瀑布泉,东北有小柳场泉、白石渼泉、西墩泉,俱流入漾共江。〉
- 龙潭。〈在府治者有十五:日黑龙,曰青龙,曰白龙,曰西龙,曰龙宝,曰吸钟,曰石朵,曰香米,曰北渼,曰柳树,曰小柳南,曰赤土和,曰宣化,俱流入漾共江。曰龙公,流入金沙江。曰大龙,其周五亩馀,深不可测,亦不流泄。在剑川者有九:曰老君,曰易堤坪,曰仙女炼,曰隔渼,曰建和,曰白难陀,俱流入创湖。曰花丛,曰白龙,曰青龙,俱入湖尾。〉
- 春水。〈有三:一在府东七里石朵和石板中出,一在府东南三十里龙珠山笃,一在观音山东南十里石碑坪,至春益盛,有硫黄气,郡人于二三月间和盐梅椒末饮之,谓能去疾。〉
- 鹦哥水。〈在鹦哥水舗东,水自岩注下,常有鹦哥悬岩仰饮,故名,又因以名舗。〉
- 崖场水。〈在剑川州一里许,发源自老君山,其流入于剑湖。〉
- 灵泉。〈在州南五十里,出石宝山顶石崖中,关一尺,深二尺许,甚寒冽,多汲不涸,少汲不盈,每春游人饮之可愈疾,故名。〉
- 温泉。〈在府治南,有三:一在府东南炼场岩,一在观音山驿南二里,一在驿南十里。剑川州亦有三:一在州南三里罗尤邑村,一在州西一百三十里〉〈求仁甸乡,一在州南一百五十里桥后乡,浴之俱可疗疾。〉
- 仙女井。〈在府南一百三十里半子山北大凹中石床下涌出,自地中伏流半里许,始泄出为二流,民皆利之。〉
古迹
[编辑]- 废副州、废木按州。〈二州皆元置,属鹤庆府,国朝省。〉
- 松桂营。〈在府治南六十里,颖国公傅友德征佛光寨,驻兵于此,故名。〉
- 水洞。〈在二:一在府治东五里,世传有神僧赞陀崛,多于象眠山下,以锡杖疏漾共江水,民获耕作;一在顺州治东北六里,泉自洞出,四时不竭,每遇旱涝,辄往祷焉。〉
- 象跪石。〈在府治北八里,石如狼牙,昔元世祖自丽江石门关乘一白象至此,象跪不行,故名。〉
- 诸葛寨泉。〈在府治南一百四十里,汉时武侯驻驿于此,其池出泉,均分为二流,昔有人欲兼利之,至鸡鸣,其水复均,人以为神。〉
- 菩提井。〈在府治西南八里,世传赞陀崛多神僧西来,郡人迎而揖之,以居于此,井傍僧植善提,故名。〉
- 龙马井。〈在府治东南一百里山畔,世传一红马肥口长,出入无忌,虽虎豹不能嗟,村人异而迹之不获,惟见有此井,故名。〉
- 一碗水。〈在城坡顶,圆径尺,深如之,不涸不盈,相传南诏蒙氏过此,军士渴甚,遂拔剑以插地,其泉涌出,至今行人资焉。〉
- 德望城。〈在剑川州治南三里,周五百丈,段氏时筑,今为民居,即水寨村。〉
- 罗鲁城。〈在州治南十五里。唐时有此城,即瓦窑村址。〉
- 达子营。〈在府治东北六里。元世祖征云南,屯兵于此。〉
- 佛洞。〈在州治石宝山。洞中白石丛立,宛若佛像。〉
- 中山石佛。〈在州治石宝山南一里。岩石壁立,俱镌为梵字,计数百,庄严经久不变。又有石如蜂蛙者甚多,俗呼为听法蛙。〉
- 巨人掌。〈在州中山南二里。有峻崖名金鹤栖,石面有巨人掌,迹如箕。〉
- 金山银渡。〈在州治南。二山并峙,一赤色如金,一白色如银。俗传山地俱不可耕,犯之必凶,岁时疫。〉
- 灵佛。〈在州治南二里。晋天启七年,蒙氏征摩㱔,渡金沙江,遍水逆流,取以刻像,号千光如来。〉
- 石明月。〈在州治南一百三十里。崖壁上白石如轮,至夜田水映,皎若月然。〉
- 诸葛池。〈在州治北四里。武侯南征,曾饮马于此。〉
风俗
[编辑]- 文化丕兴,科第不乏,颇信巫鬼,亦好嚚讼。〈元志。〉
- 节令、祭葬、服食、货贝与列郡同俗。语具全省土风下。
- 近郡之夷名么㱔蛮,依江阻险,喜斗好杀。剑川山后有乌蛮猡猡,尤为犷悍。附郡四十八村为盗贼者,皆由乌蛮勾引之。说者谓此种猡猡与霑益州同俗。
物产
[编辑]- 稻之属九。〈香、细、红、白、长芒、光头、金裹银、麻线、黑谷。〉
- 糯之属九。〈虎皮、珍珠、牛皮、松子香、小长芒、麻苫、糯、旱糯。〉
- 黍秫之属七。〈芦粟、苏子、𦭹蓧、黄黍、芝蔴、麻子、白黍。〉
- 来麰之属四。〈大小麦、燕麦、玉麦。〉
- 荞稗之属五。〈甜荞、苦荞、早稗、糯㹘、鸭爪稗。〉
- 菽之属十二。〈蚕豆、豌豆、红豆、青豆、菉豆、黑豆、花豆、茶褐豆、匾豆、豇豆、饭豆、刀豆。〉
- 菜茹之属三十。〈苋、芹、芥、莴苣、石花、石饵、蔓菁、白菜、青菜、生菜、茼蒿、数珠、蕨菜、波菜、海菜、茨头、芫荽、葱、韭、茄苤、瓠、蒜、红、白、黄萝卜、山蒜、山豆腐、竹笋、麦蓝菜。〉
- 瓜之属六。〈冬、西、王、金、银、丝。〉
- 薯蓣之属三。〈薯、蓣、山药。〉
- 菌之属七。〈鸡㙡、白生、香蕈、木耳、天花菌、竹菌、鸡脚菌。〉
- 药之属四十七。〈黄耆、麻黄、柴胡、黄芩、大黄、茯苓、白芨、芍药、当归、地榆、半夏、川芎、南星、大戟、商陆、黄精、羌活、防风、玄参、木通、石斛、牛膝、凉姜、葛根、甘松、茯神、麝香、草乌、益母草、天门冬、麦门冬、覆盆子、地骨皮、五味子、五灵脂、金银花、万两金、一枝箭、虎掌草、玉红膏、稀莶草、龙胆草、白龙须、马蹄香、马兜苓、金线重楼、王不留行。〉
- 果之属二十八。〈桃、李、杏、梅、柑、檽、橙、梨、杮、石橦、香〉〈榤、胡桃、海棠、橄榄、羊枣、水瓜、杨梅、林檎、鸡粟、枇杷、松子、栗子、榧子、甘蔗、棠梨、芭芜果、无花果、樱桃。〉
- 蓏之属二。〈菱角、甘露。〉
- 竹之属八。〈紫、青、苦、细、黑尾、猫头、山竹、淡竹。〉
- 木之属二十一。〈松、杉、椿、柏、楸、槐、棕、柳、桑、栗、楮、黄连、黄杨、白紫树、香樟、紫荆、刺桐、冬青、和木、水冬瓜、紫榆。〉
- 香之属三。〈降真香、地盘香、甘檀香。〉
- 花之属四十五。〈葵、菊、栀子、蕙、兰、石竹、龙爪、石栏、海棠、蘡粟、丁香、芍药、玉簪、石竹、金梅、粉团、紫薇、山茶、棣棠、鹿葱、郁李、金凤、白鹤、木樨、鸡冠、珍珠、绣球、水红、素馨、蔷薇、牡丹、山丹、山矾、芙蓉、蜜檀、水仙、萱草、红梅、碧桃、映山红、剪春罗、挂金灯、月月红、十姊妹、花上花。〉
- 禽之属三十三。〈鹳、鹰、鸡、鸦、鹊、布谷、黄雀、莺、鸯、野鸭、白头翁、白鹃、紫贝、冬至悲、翠练雀、秋鹗、鹭、莺、黑鹅、斑鸠、青鸦、鸽、野鸡、尽眉鹤、鸪、鹌鹑、鹩、水鹃、叫天鹦鹉、松鸡、子规、吸木冠、鹡鸽。〉
- 兽之属二十一。〈虎、豹、豺、狼、獐、麂、狐、兔、獭、猴、野猪、猪、山鼠、竹鼠、山鸬、香猫、野猫、野羊、飞鼠、穿山甲、熊。〉
- 鱼之属十一。〈鲤、鲫、鲇、鳝、鳅、白鲦鱼、细鳞鱼、蛇鱼、谷花鱼、青铜鱼、陀罗红鱼。〉
- 物货之属十八。〈井口布、大麻布、黄蜡、蜜麻、椒、青油、毡条、袜、衫、帽、剑、蒲刀、马蹄、盐弹子、盈铅、银矿。〉
堤闸
[编辑]- 龙宝堤。〈在龙宝潭下,周四百馀丈,有坝。〉
- 桃树渠。〈在府治南二十五里,源出天马山下,村人赖之。〉
- 南供渠。〈〔给事中太和杨士云记〕:南供河在府治西南二十里,发源山神哨,流且劣,至白杨场,俗稻龙泉者三穴,啮涧喷出,暵旱弗缩,河流恒用泓演,东入漾工江,南甸田感仰漑焉,故名。盖濒河左为大沟,引水而北者四,右为大沟,引水而南者二,因名为支沟,以注田者不计焉。田为亩馀五万,赋为石馀五百,户为百有五十,居为千馀室,河之利溥矣,而恃以为利者,龙泉耳。龙泉以南为高阜,旷可若干亩,势豪关利,欲横截泉水而田之。在正统中为土酋,成化中为守御,弘治中为豪民某某,长康民以遏我流辙讼之,诸弗得逞。正德庚辰,有豪民者踵故智,纠同谋,诡辞于府,乞垦〉〈田轮赋,里中老承勘得赂,报可,遂给印帖,发版册,民泣愬者相属也。前守吴君以征入弗及改判,豪民者复诡辞于藩司,诬众倾己,下府覆之。新守王君甫下车,得其愭,叹曰:此地此水果可以利,昔人当先为之矣,奚俟今日哉!夫以数家之利而亢千万亩之良,恣一夫之奸而贻千万众之戚,何心哉!逎追帖削册,咸服其辜,民欢呼相谓曰:征我公南,旬其莱矣。夫人之效尤者,亦永有惩哉!谋于乡贡士赵德宏、国子生杨怀玉、府学生李绍伦、杨文秀辈,纪事于石,请予记。於戏!民非榖弗生,榖非士弗殱,士非水弗滋,故禹谟六府、洪范五行,皆水居先,而后世河渠之书、沟洫之志加详矣。盖善为民者,所以兴水利也,涸也为之畜引,溢也为之分泄,废也为之修复。又患民之争也,则为禁令,所以禁其争也,抑豪强而巳矣。昔关中仰郑、白二渠漑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磴利,夺农用,李柄筠请皆澈毁。唐史书之,辉映简策,非表其为民者耶?南供之利,白渠之类也。龙泉之过,上游之壅也。矿土之利,百硙之类耳。恶可以小而妨大耶?王公之意,固李若也,是宜书。然李以高才擢给事,方挺不屈,出刺常州,治行卓最。君亦以给事言事补外,稍迁台省。兹守鹤多善政,其风节治绩,亦李若也,又宜书。君名昻,字仲颙,四川广安人。起弘治乙丑进士,玉屏其别号也。〉
- 小柳场闸。〈知府马卿筑。嘉靖间,知府周集增筑,高百尺。〉
- 大水潭。〈在府治东九里,出东山麓,周二百馀丈,灌漑石朵、水美、南河等村田。〉
- 青龙潭。〈在府东北四十里。〔知府马卿记〕:予既开龙宝之潭,濬丰利之渠,民杨圭等上状日:惟兹青龙潭之水,灌新生邑等五村屯,近被豪右侵潭为田,水鲜潴蓄,漑恒之且未均,敢乞修治之。予曰:时方农,其俟。又咸曰:惧公之迁,则无及矣。吾民自攻,不敢烦于官,惟乞定规制,一役董之。予乃往视其宜,乃命耆民杨寿延总其事,侵其复宥而不治,役者劝任而不督,未几而吿成。为四渠,闸阔三尺五寸,灌新生邑阮百户屯田四百九十五亩。东为萦碧渠,闸阔八寸,灌上城南等田五十亩。东北为采芹渠,闸阔五尺,灌寺西北桥头上城南田七百三十二亩。西北为北新渠,闸阔三尺,灌裹城秀邑府西北桥头田四百三十五亩。又因磐石为闸,以泄秋潦,曰石固闸。又曰:东南障水之〉〈堤卑薄,其增修东北隙地,宜为堤以畜水,后其勿废勿侵勿争,违者讼言于公治之。〉
- 西龙潭。〈在府西七里。〔知府马卿记〕:鹤庆有水曰西龙潭,出郡西覆盆山,或曰龙潜焉,故名。东漑诸村屯,岁七月九日,郡守率吏民祀潭神,遍望境内山川,筑室于南山之椒,修祀所也。府治前故艰水,正德元年,耆民杨寿延议开渠引水,知府刘玨允其议,乃于潭之东南开二渠,一至府前,曰南清渠,一至坡头邑,曰北清渠,民利之。然东灌诸村者,水犹艰,农时上流专其利,而下流后时弗艺。嘉靖四年,予谪守鹤庆,明年秋,率故事礼神毕,佥以乏水吿,予乃陟降原隰,视潭之下,山势环抱,曰:是可因筑堤以潴水。又顾山形,顿而复起三台,隐然临于潭许,曰:兹惟山水之交,风气攸萃,可以祠。询于众,二三耆旧外,盗种其地及上流者交沮之,予曰:疑事无成,吾计决矣。乃令计亩程工,筑堤障水,以千户李瓄,百户王翰、王镇,驿丞周寅,耆民杨寿延、张定董其役,以十一月辛巳始事,正月戊戌吿成。故西龙潭为上潭,东北为石闸以通流,曰普利闸,分一小闸为涓流闸,别出新开之闸为下潭,名曰龙宝,深二丈馀,周五百馀丈,堤曰万年,高一丈有五尺,阔二丈,长六十有一丈,为石闸以蓄泄,曰永固,阔五尺,下为石池,池下之闸曰会济,东分一小闸曰波流,山故为金灯,改曰秀台,建祠于中台曰礼神,移故室于南台曰斋明,建亭于北台曰偕乐,守御指挥赵增建亭于又北小台曰观澜,山下为坊曰秀台、龙宝。右神利民既成,明年春夏之交,莳秧者水具足,古所谓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信夫。予惧后之有争也,因定畜泄之法,漑田之次,以示后云。〉
- 黑龙潭。〈在府西南。〔知府陆栋记〕:予家山中,喜农事,有薄田数十亩,相度士宜树艺稼穑,竟不惮劳。凡水泉可及远者,率乡中子弟濬源导流无遗焉。盖虽劳而发生畅茂之趣,亦自有可乐者。尝以为荀得子民之职,亦当如此矣。初知河间,河间为古九河下流,水聚而土松,既筑堤以障狂澜,复分流以灌滨河之田数百顷。既而移知鹤庆,乃询郡人之在都下者,佥曰:郡有东山河,河东田资以灌漑,河西田则唯龙泉是赖。龙泉凡十馀所,而黑龙泉之利物居多。泉出郡之西南宣化山下,经行溪涧,皆有泉迸出处高则泽可以及远迩。至郡,〉〈将首图之,贰守张君君用已命百户刘仪辈与此役矣。因督之亟,日授以成算,再阅月来吿成。遂偕君用命驾溯流而上。沟开广五尺,深三尺许,绕山之曲一十有四,约三十馀里。跋涉险阻,摄衣攀崖,艰澄万状,而后至潭所。是日惠风拂面,丽日当空,命从者斧朽木,薙秽草,驱乱石,而潭之景益奇,盖戊寅三月九日也。有父老进曰:凡违官至此,辙风雨若靳其景者,今独不然,岂神物亦有意耶?予应之曰:是非我所知也。庠生赵汝询等请曰:是水下流析为十馀沟,惟迎揖和邑一沟阻三涧,涧上旧架木为槽以过水,补槽木之朽析,开泥沙之壅塡,岁勤数百人。迨泉方流,又夺于强暴,视他沟每力多而功半,农之病夫水也如此。正德己亥,汝询曁董华省祭王学章谒张君,指以南坡可凿水道。张君审其宜于民,出令示众,檄千户李贵监工。始于三月甲子,毕于四月甲寅,农之不病于水,盖三年矣。今公之来,水利聿兴,与张君省耕躬历沟道,深而广之,泉之流殆遍,而豪夺者自远。若百户薄秀等屯田,均得霑足,岂特迎揖、和邑二村而已。是郡昔长于土酋,政之苛,民之病,不暇论矣。厥后守郡者不知其几,更无一言及此,二公为民之心亦至矣,吾济其忍忘之,请一言勒石,以垂永图。利均而分定,豪右其敢有复窥者乎?於戏!古人有言:驱民南亩,而后民可使富。然雨旸不能以时,旱涝不可无备,于斯而不为之处,虽有爱民之心,亦为徙善而已矣。昔安定胡先生教投弟子,即设水利斋,议者以为有用之学。况夫有子民之资者,独可不念及此耶?今吾辈坐啸一堂,而吾民不免于饥寒,其心乐乎?不乐也?然则兹役也,将以利乎民也;兹行也,将以乐其利乎民也。是为记。去府北四十里,又有黑龙潭,西北三十里有香米潭,俱筑有堤,灌漑逢密等村田地。〉
- 白龙潭。〈在府西北八里,灌漑罗尾邑等村田地。又有南仪潭、北渼潭、大小渼潭、石寨子龙潭、龙公潭,俱利灌漑,军民赖之。〉
- 漾工江坝。〈泷漑西墩、逢密、大福、西亨、义双、水槽、城溠、和辛、官屯、思第墩、大龙溪、赤士和、小柳场,人至栽插时,相率作坝障水,栽毕则去坝。〉
- 温水河渠。〈灌漑鹤𦐂、孝廉、前蒿三村田地。〉
- 西墩泉堤。〈旧有坝壤,同知张廷俊修筑旧堤,高数尺,水入旧沟旁,两岸开广,经流约〉〈三十里,西墩、新生、大福、小柳场、村屯利之。〉
- 石莱渠。〈在剑川州南,灌漑甚溥。〉
- 老君水坝。〈在创川州西,旧有上下二坝,今废不修。〉
- 连汉墩水塘、甸头和水塘。〈俱剑川州军民注水灌田。〉
桥梁
[编辑]- 跨鳌桥。〈在府治南一里。〉
- 清水江桥。〈在府西四十里。〉
- 迎贵桥。〈在府治南。〉
- 落钟桥。〈〔郡人赵子禧记〕:郡治南五里有溪,源出西山龙湫,截官道而东入于漾工江。昔人徙杠其上,以通往来命名之义。唐时有僧自叶检舁所铸玄化寺钟归,及桥坠水中,诘旦往取,失钟所在,以为龙盗去,因名。每潢潦暴作,行者病厉。扬孙氏孟隺,家饶裕,勇于行义。成化甲辰,兹桥寝敝,孟隺乃馨赀鸠工,伐石陶甓,远近闻者咸助费效力,阅三月毕工,坚致雄壮。古之君子好施乐与之心,不限于贫贱富贵,视力之所及,无往不以利人为心,虽不望报,亦未尝爽,而芳声伟烈所由以昭揭不磨也。孟隺若兹举者,岂非故家作善相传之有自,与古人操存设施同一揆乎?昔王丹好施急济,里人化之,风俗以厚,郡之君子其亦有所观感者乎。〉
- 新生桥。〈在府治南二里。〉
- 鹤川桥。〈〔知府吴堂记〕:桥去治南十里为通卫,地名长康里。岁丙寅,义官张质捐资鸠工作兹义侧,乃成桥。南北亘七十尺,广三之一,高半之,下劵三空皆文石。桥之流衍,自西山之黑龙潭逶迤南折,百曲而东,贲桥下入漾工江,漑民田以万计。桥南路先隘,质广之,竖屋憩行李。既为厉民者撤去,顽暴因是以望风旨,连坊牌石悉畀作椿垫,有识者恨之。岁己卯,某来守北土,下宣化关,一望皆漫壤,叹无所表建。故老有为某言曰:张氏有义举而未克就,明公其作兴之。已乃召质询所以,慨然力任,遂成其志。命工重发石作二坊牌,跨桥南北,修壤墁,起倾圮,往来有所瞻依也。质亦善哉!因刻之道傍,俾劝观者。〉
- 永济桥。〈在府治南十五里。〉
- 石固桥。〈在府治南十四里。〉
- 济川桥。〈有二:一在府南十八里,一在剑川州治南四里。〉
- 东山桥。〈在府治东五里。〉
- 大龙潭桥。〈在府治东〉〈十五里。〉
- 金灯桥。〈在府治东南二十里。〉
- 通津桥。〈在府治南二十五里。〉
- 镇远桥。〈在府治西门外。〉
- 清水江桥。〈在州治西四十里。〉
- 周官屯桥。〈在州治北七里许。〉
- 象跪石桥。〈在府治北十五里。〉
- 逢密桥。〈在州治北三十五里。〉
- 小板桥。〈在府治北。〉
- 天生桥。〈在府治南一百二十里。〉
- 观音山桥。〈在府治南一百二十五里。〉
- 劝农桥。〈在剑川州治东一里。〉
- 平济桥。〈在剑川州治东三里。〉
- 崖江头桥。〈在剑川州治北半里。〉
- 柳邑桥。〈在剑川州治北半里。〉
- 广济桥。〈在剑川州治西南三十里。〉
- 颠场桥。〈在剑川州治北十五里。〉
- 崖场桥。〈在剑川州治北一里。〉
- 罗城桥。〈在剑川州治南十五里。〉
- 小石桥。〈在剑川州治北一里。〉
- 下桃羌桥。〈在剑川州治南二十五里。〉
- 乌铺桥。〈在顺州治西南三十里。〉
- 牛甸桥。〈在顺州治东三里。〉
- 求嗣桥。〈在顺州治西三里。〉
- 板桥。〈在顺州治南五十里。〉
- 金沙江渡。〈在府治东一百三十里。〉
宫室
[编辑]- 文明阁。〈在懦学后,有台高二丈,知府周集筑。旧阁倾圮,嘉靖四十五年知府周赞重建。〉
- 无陋轩。〈在府治内,知府马卿建。〔有自为记〕:予谪守鹤庆,明年丙戌之春,即公署东偏稍间治之,作室三楹,故有小池通流,甃以山石,杂植花卉,名曰无陋轩。夫无陋者,陋而不以为陋也。吾轩僻在蛮夷万里之外,瘴疠之区,囿不几亩,池不容,工无凿饰,植无名异,诚陋甚矣。然予退思优学,燕息游咏,率于是攸寓焉。凭栏而临池,若游乎江海之滨,而穷其浩淼也。辟牖而见山,若观于泰华嵩岳,而陟乎其上也。乌鸣鱼跃,花竹交芳,若浴沂风雩,而悠乎适也。童冠枢趋,执经问道,弦诵左右,彬彬乎若在于濂洛邹鲁之乡也。夫人豪侈之不厌,则极台池燕游之盛,而未为乐。道路之疲,托逆旅而安焉,逸处者闻人足然而喜。是故清之常,而达者可遗也。吾历宦四方,每览江山之胜,驻台省之华,则益怀于乡庐,情不繋物,而惟其故。在庙堂则思亲,在江湖则思君,矧兹远窜重译之陬,而多所怀〉〈乎,亦奚如矣。自惟罪重谪薄,巳固足幸,复思古以无訧,而窃慕于纱位之遗。吾时寓吾轩也,荀省政之无愆,民无失所,则舒怀啸歌,凡轩之所有,皆足为乐之寓,而奚其陋哉。寂然闲居,澹乎自得,物我相遗,忧乐俱遣,则又不知天地之间,何者为陋,何者为非陋,而吾轩固吾之素也。复为无陋之歌曰:远予寓斯构兮,山川环以秀兮,民匪疚兮,对时茂兮,俯仰高厚兮,优游池囿兮,吾轩之何陋兮。〉
- 凌虚阁。〈在府治内,知府何璋建。〉
- 清虚阁。〈在府治北八里,知府马卿建。〔知府吴堂记〕:辛巳八月既望,携酒挟客,饮于清虚之阁。是日也,潦尽水清,雾收山洁。云容淡而夷与,露气凉而剥落。稌黍遍皋亩之云黄,蒪荇布方洲之错。金柄擅司,署权顿却。举杯相属,于焉是乐。客有似枚生者,规巾矩衣,长揖而前,挥觥引满,再醮而言曰:天地设位,乾坤以宁。川融山结,距古是存。羲皇演画,禹箕范畴。不有斯文,孰阐厥幽。惟兹鹤庆,古设夷方。圣明皇皇,乃理乃疆,乃冠乃裳。文教诞敷,南国之光。选良任牧,治具单张。然则一方文事,繋之君侯久矣。命词比事,非君侯其谁哉?谨按:阁跨白龙祠山麓,祠上山数十里,最高一峯,名金山顶。下为白鹭山,翥若骞凤,萃于祠,其源远莫测。至祠下而泉百注,汇为潭,故谓之白龙潭。旧有阁,卑陋弗称,乃今命百户母昻、王瀚特新之。材出众愿,不费官帑。阁面东侵,入潭二丈许,高约过半。栏楯周匝,窗楹掩映。左洲右石,翚飞跋立。石宝巍然其前瞻,漾工委蛇而环合。揽群采之缤纷,挹众秀其杂沓。矧清秋之佳致,超四海之恢廓。已而倒影沈碧,回光浸阁。风静晦生,山空木落。猿骄树而哀鸣,鹤泪空而声霍。冰翰半侧,狡兔影扣舷下,钩锦尺跃,斯则阁中一时之大观也。诸君然与?否与?众皆颔额。遂命酒各数觥,书以为记。〉
- 礼神亭。〈在府西七里。知府马卿建。〉
- 钟楼。〈在府治南玄化寺前。元时建。洪武十五年,普颜笃叛贼兵烧楼,雨降火灭,郡人至今传之。〉
- 清凉阁。〈在府治南一里。阁下有池,水色清碧,中累石山,外列栏楯,前架小桥。〉
冢墓
[编辑]- 冲霄王墓。〈在剑川州罗尤邑南一里许,有断碑,其事不详。〉
姚安军民府
[编辑]沿革
[编辑]战国时属楚。汉置弄栋、蜻蛉二县,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属云南郡。唐置姚州都督府,以其民多姓姚者,故名。天宝间,南诏蒙氏改为弄栋府,段思平改为统矢逻,又改姚府。至段政严,封高泰明之子明清为演习,世有其地。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统矢千户所。至元十二年,改置姚州,属大理路。天历元年,升姚安路。皇明改路为府,后又改姚安军民府,领州一、县一。
〔沿革表〕
[编辑]总部 | 郡 | 州县 | |
---|---|---|---|
唐虞 | 梁州域 | ||
夏商 | 同 | ||
周 | 合梁于雍 | ||
战国 | 楚 | 滇国地 | |
汉 | 益州郡 | 弄栋县、蜻蛉县 | |
东汉 | 永昌郡 | 弄栋县 | |
蜀汉 | 云南郡 | 弄栋县、蜻蛉县 | |
晋 | 云南郡 | 弄栋县、蜻蛉县 | |
六朝 | 宁州 | ||
隋 | 总管府 | ||
唐 | 姚州都督府 | ||
剑南采访使 | 姚州郡 | 西濮州 | |
蒙氏据 | 弄栋府 | ||
五代 | 郑买嗣据 | ||
赵善政据 | |||
杨千贞据 | |||
段思平据 | 统矢逻 | ||
姚府 | |||
高氏据 | |||
宋 | 段氏据 | ||
元 | 大理万户府 | 统矢千户所、大姚堡千户所 | |
大理路 | 姚州、大姚县 | ||
姚安路军民总管 | |||
皇明 | 云南布政司 | 姚安军民府 | 姚州、大姚县 |
〔属州沿革〕
[编辑]- 姚州〈附郭〉
- 汉〈为弄栋县,属益州郡。〉
- 唐〈为姚州郡。南诏蒙氏改弄栋府。〉
- 宋〈段氏改统矢逻,又改为姚府。至段政严,封高泰明之子明清为演习,世有其地。〉
- 元〈初内附,置统矢千户所,属大理万户。至元间,改〉〈姚州。天历初,升为姚安路。〉
- 皇明〈置姚州,隶姚安军民府。〉
大姚县
- 汉〈为蜻蛉县地,属越隽郡。〉
- 蜀汉〈属云南郡。〉
- 唐〈置西濮州,后更名髳州。〉
- 宋〈大理。段氏属姚安,夷名大姚堡。〉
- 元〈初置大姚堡千户所。至元间,故大姚县,属姚州。〉
- 皇明〈因之。〉
疆域
[编辑]〔东〕三百二十里至武定府元谋县界,〔南〕一百二十里至楚雄府镇南州界,〔西〕一百八十里至大理府云南县界,〔北〕四百五十里至北胜州界。姚州附郭〈编里四〉,府北三十里为大姚县〈编里四〉,自府治东南七百里至云南市政司,七千七百六十五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二百一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
[编辑]- 崇山修谷,平畴广川。〈元启阳玄陞州为路记。〉
- 控制乌蛮、撒摩都诸夷。
山川
[编辑]〔名山〕
[编辑]- 饱烟萝山。〈一名东山,在府城东一十里。高出群山,林木苍翠。其西有武侯塔,相传汉诸葛亮征南驻兵之所,后人建塔于上。其南有唐张虔陀所筑古城。〉
〔众山〕
[编辑]- 龟祥山。〈在府治西,一名赤石山。其形如龟,其顶有泉。〉
- 金秀山。〈在龟祥山西五〉〈里。下有泉为阳派河,东流汇为杨片湖,西入汹溪。〉
- 仙景山。〈一名石云山,在府城西北十五里。相传昔有老人修行于此,后得仙。其麓有石甲、西岭二泉。〉
- 九鼎钟山。〈一名华山,在府治东北十五里。峯峦有九,状若悬钟,每春花木极盛。〉
- 缘罗山。〈一名盘曲,在府治北一百二十里。中有禄罗兰若。〉
- 寨子山。〈在府治东八里。上爨自久叛,立寨于上,今遗址犹存。有泉涌出,流入乌鲁弥。〉
- 白马山。〈在府治东十五里。昔有白马著形,立庙祀之,有祷辄应。〉
- 燕子山。〈在府治东二十里。其形如燕,故名。〉
- 笔架山。〈在府南二十里。三峯耸峙,中峯有井,云出即雨。大姚县亦有笔架山。〉
- 三窠山。〈在府治南四十里。三窠阙上旧有古松三窠,夜霁殊异,土爨误以为金银气,掘枯其一。〉
- 稽肃山。〈在府治西十七里。下有泉,流入阳派调。〉
- 龙马山。〈有二:一在府西,一在大姚。〉
- 龙凤山。〈在府北二十里。一名白塔,有泉潴于塔境澜。〉
- 黎武山。〈在府治北一百里。高而长,中有缘罗兰。〉
- 书案山。〈在大姚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形如几案。〉
- 挂榜山。〈书案山左二里。〉
- 金龟山。〈挂榜山左。〉
- 几山。〈在县南一里。左隅有石穴,一名石壁洞,又名纱帽山。〉
- 四奇山。〈几山后四里。四峯高耸。〉
- 文笔山。〈县西一里。〉
- 凤凰山。〈文笔山后二里。〉
- 观音山。〈文笔山左二里。〉
- 玉屏山。〈县西北三里。〉
- 方山。〈在县北三十里。其山多产药苗。〉
- 马鞍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
- 紫坵寨岭。〈在县东二十里。每旱,上有云气即雨。〉
- 北极山。〈在白盐井提举司南一里。翠峯耸列可观。〉
- 回龙山。〈司治东一里。〉
- 宝关山。〈在司治西一里。势高百仞,以其通盐路之要路,土人名曰宝关,盖以盐为宝也。〉
- 象岭山。〈司治北一里。其形如象。〉
〔大川〕
[编辑]- 金沙江。〈在府东北一百四十里。语具大理大川下。〉
〔众川〕
[编辑]- 蜻蛉河。〈旧名三窠戍江,源出三窠山,流至府南四十里,潴为大石涧,分为东溪、西溪,绕府而北,合趋大姚河,转入金沙江。〉
- 阳派河。〈出金秀山,下流至府西十五里,潴为淜。〉
- 大姚河。〈源出书案山,西流至大姚县,与铁索箐之合,流经姚州,复绕县东北,入于蜻蛉河。〉
- 平蹄江。〈源自摩㱔村,东入金沙江。〉
- 龙蛟江。〈在大姚县北一百二十里,今名苴泡江,源出铁索箐,合姚州之连场、香水二河,入金沙江。〉
- 香水河。〈源出府北黎武村观音塘,与白盐井堤举司观音山箐出,合流入金沙江。〉
- 土桥河。〈源自白井香水河分派,东流入金沙江。〉
- 连水。〈出铁南水盘山,经府西二十里之连场,西转七十里入大姚河,趋金沙江。〉
- 一字水。〈出黎武山,北合小井,东流入一抛江。〉
- 西岭泉。〈出仙境山之西麓。昔有老人磨杆于此,其石犹存。〉
- 白马泉。〈出白马山谷。右两泉济沸。〉
- 黄龙泉。〈出东山黄龙寺右。〉
- 大康郎泉。〈出白塔。右俱多灌漑。〉
- 三窠泉。〈在大姚县北十里。〉
- 摩㱔泉。〈在县北三十里。四时不竭,可以备旱。〉
- 冷水泉。〈在县北一里。〉
- 温泉。〈有三:一在府西黑泥只村,一在府治北绞摩村,一在大姚县东。〉
- 铁索箐。〈在大姚县西北,山阿水偎,箐夷党聚,专以剽掠为业,百年逋诛。万历元年,巡抚侍郎邹应龙帅师讨平,添捕设御,四郡乃安。〉
- 金龟井。〈在府西。〉
- 春郎井。〈在府东。〉
- 醉翁井。〈在县东,相传昔有人醉殁其地,遂出井泉,清冽不涸。〉
- 凤井。〈县南门内。〉
古迹
[编辑]- 孔明遗垒。〈有二:一在府东十五里,知府杨汝允诗:崇阿攀陟古祠开,诸葛临戎尚有台。羽扇直疑驱甲马,储胥犹自护风雷。浮云不改山川色,时论终归管乐才。汉祚欲恢成底事,萧疏庭柏有馀哀。一在府北十二里。〉
- 旧城。〈在府治北,唐景云元年御史李知古所筑。〉
- 古城。〈在府东山十五里,唐刺史张虔陀所筑。〉
- 高陀山塔。〈在府北二十里,石晋天福间建,高十有五级。〉
- 矣保山塔。〈在府北十五里,段正兴天宝六年甲戌建,实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上有磗纪之,今犹存。〉
- 云南郡主碑。〈在府东山慈应寺,上有元康三年井、云南郡主等篆字,馀皆剥落难辩。〉
- 嵇肃碑。〈在府治西十七里,上有天福二字,今仆。〉
- 兴宝寺碑。〈在府西十〉〈五里,段志兴元亨二年建立,实宋孝宗淳煕十有三年,今存。〉
- 武侯土城。〈在大姚县左却江马鞍山麓,上有铁椿,相传为武侯开路时屯驻之所。〉
- 白塔。〈在县西北二里许,上有唐尉迟监造字。弘治间地震,开而复合。〉
- 石羊。〈即白盐井。昔洞庭爱女牧羊于此,有羝舐土,因得卤泉。〉
风俗
[编辑]尽力𤱶亩,家有常给。建学以来,气习渐迁,士人务文,科第日起。节令、祭葬、服食、货贝等俗,与列郡同。语具全省土风下。
近郡之夷,名猡猡、僰夷、散摩都。强悍好斗,交易用盐米,一日一小市,五日一大市。苴却乡有黑齿百夷楼。栖河浴。寝卧无尊卑,但以毡席间隔而已。
物产
[编辑]- 稻之属八。〈红白毛谷、光头长苣、麻线、青芒、早吊谷。〉
- 黍秫之属二。〈黄黍、芦粟。〉
- 来麰之属三。〈大小玉麦。〉
- 荞稗之属三。〈甜苦荞、糯稗。〉
- 菽之属五。〈胡豆、黑豆、黄豆、饭豆、红豆、豌豆。〉
- 菜茹之属十六。〈芥、菁、韭、苋、芹、茄、蒜、葱、蕨、笋、白菜、波菜、莴苣、葫芦、架豆、萝卜。〉
- 瓜之属五。〈冬瓜、西瓜、王瓜、金瓜、丝瓜。〉
- 薯蓣之属三。〈山药、红薯、白蓣。〉
- 菌之属五。〈香蕈、鸡棕、柳菌、白生、木耳、树菌。〉
- 药之属四十四。〈茯苓、茯神、荆芥、薄荷、匾竹、南星、半夏、瓜娄、蛤蚧、离娄、苦参、防风、白芷、川芎、木通、当归、柴胡、黄芩、蒲黄、牵牛、山药、芍药、滑石、石膏、稿本、大戟、牛膝、独活、升麻、重蒌、远志、泽泻、地黄、车前子、香白芷、桑寄生、天门冬、何首乌、天仙子、麦门冬、薏苡仁、穿山甲、香附子、金银花。〉
- 果之属二十。〈梅、桃、李、杏、梨、枣、栗、蓁、橙、橘、杮、樱桃、橄榄、核桃、杨梅、花红、木瓜、葡萄、石檀、松子。〉
- 蓏之属二。〈菱角、萆荠。〉
- 竹之属六。〈箭竹、紫竹、水竹、大竹、观音竹、凤尾竹。〉
- 木之属十五。〈槐、榆、柳、松、柏、椿、桤、桑、楠、梓、梧桐、黄杨木、罗汉松。〉
- 花之属三十四。〈兰、萱、葵、桂、菊、荷、紫薇、素馨、粉团、金凤、牡丹、芍药、芙蓉、海棠、蔷薇、红梅、玉簪、金梅、碧桃、锋桃、丁香、水红、石竹、山茶、鸡冠、龙爪、木槿、栀子、山丹、杜鹃、扶桑、木香、映山红、剪红罗。〉
- 禽之属二十六。〈燕、莺、鹊、鸦、鸽、鸠、鸮、鹳、鹰、雉、鹤、鹡鹑、锦鸡、黄鸭、白鹭、白鹇、画眉、翡翠、子规、鹧鸪、黄鹂、鹦鹉、麻雀、拖白练、黑头翁、蜡嘴。〉
- 兽之属十一。〈獐、麂、鹿、兔、猿、熊、豹、豺、狼、竹鼠、狐狸、獭。〉
- 鱼之属五。〈鲫、鲤、鳝、鳅、白条鱼。〉
- 介之属五。〈龟、鳌、螺、蟹、蛤。〉
- 物货之属十六。〈金麘、香盐、木槵子、降香、花椒、大青、黄蜡、蜂蜜、牛皮、鹿皮、翠皮、木罗布、狐狸皮、貂鼠皮、麻布。〉
堤闸
[编辑]- 七淜。〈在府城西南。土人称陂堰为淜。在平川凡七:曰大石,曰地摩,曰乌鲁,曰阳派,曰塔镜,曰巴,曰长寿。其在府西者曰当坡院,在府北者曰地角,曰春索岭,曰赤额坪,曰黑坝,曰摩苴邑,皆许代所筑,潴水灌田,民甚赖之。〉
- 黄连箐坝。〈在府治东南九里。〉
- 石峡口坝。〈在府治南二十五里。〉
- 右所冲坝。〈在府西南六里。〉
- 阳泒坝。〈在府治西北七里。〉
- 上闸、下闸。〈上闸在大姚县东二里,下闸去上闸三里。弘治间,军民筑之,以蓄泄大姚河之水,惫旱涝焉。〉
- 金家闸。〈在大姚县南一里。〉
- 土桥闸。〈在县东南五里。〉
- 新坝闸。〈在县东二里。〉
- 晏公闸。〈在县东南五里。〉
- 张家闸。〈在县东南三里。〉
- 白塔闸。〈在县西三里。〉
- 高家闸。〈在县北里。〉
- 杨家闸。〈在县北二十五里。〉
桥梁
[编辑]- 栋川桥。〈在府治南门外。知府王嘉庆重建。〔参政张朝用记略〕:弘治庚申,郡侯王公祜之守姚安。明年辛酉,乃修栋川桥。桥在郡治南门外,架濠临城数十丈许,川源涓流,至惠通泽,筑堤修椿,潴〉〈水以时。迤北至右所冲,蜿蜒过南城下,会大笼桥水之华邑村,抵白塔,俱灌漑田亩,无虑数千馀顷。前此成桥上架木,岁久则易砖,荀简粗略,冲塌累矣。虽随葺之,仍病涉焉。侯一日命驾,令左右导,自川发源处,沿至桥所,相地形,验水势,知前往往倾塌,田傍无岸,堤中难当横流也。乃筹画经度,鸠工它匠,木石采于山,磗甓陶于冶,通底扬沙,易之以土,两岸鳞砌,环洞以石。经始于是年季春,少成于王戌孟冬。〉
- 青蛉桥。〈在府治西北,跨青蛉河之上,旧为木桥,弘治十五年知府王嘉庆易以石。〉
- 拱辰桥。〈在府北门外。〉
- 迎晖桥。〈在府东门外。〉
- 飞虹桥。〈在府儒学前,知府杨日赞创建。〉
- 九龙桥。〈在府东南隅。〉
- 镇远桥。〈在府治东五里。〉
- 普利桥。〈在府东北演武亭后。〉
- 河头桥。〈在府东南二里。〉
- 惠通桥。〈在府南五里大石淜上,知府马自然建。〉
- 石泉桥。〈在汇泉桥南二里。〉
- 汇泉桥。〈在惠通桥南。〉
- 仁和桥。〈在石泉桥南二里。〉
- 如达桥。〈在仁和桥南一十二里。〉
- 广济桥。〈在如达桥南十八里。〉
- 连场桥。〈在府西三十里。〉
- 望川桥。〈在府北二十里,旧以木架,嘉靖十八年易以石。〉
- 济川桥。〈在府东北十五里。〉
- 水碓桥。〈在府东北隅。〉
- 刘家桥。〈在府西南。〉
- 纸房桥。〈在府西南。〉
- 承恩桥。〈在大姚县治南一里,跨大姚河,上为屋五楹以覆之,永乐十四年千户施宥建。〉
- 迎恩桥。〈在大姚县西南八里,跨大姚河,一名八里桥。〉
- 利济桥。〈在县东四里。〉
- 广运桥。〈在县东五里。〉
- 利鹾桥。〈在府北一百二十里提举司治前。〉
- 神喜桥。〈提举司东。〉
- 荣春桥。〈在司治后。〉
- 孔泉桥。〈在司治西五十里,跨一泡江。今废。〉
宫室
[编辑]- 聚远楼。〈在府治东百武许。景泰间,土舍高清建。弘壮高敞,每登眺,一郡山川皆在目前。〔副使范渊诗〕:江城九月不胜秋,无伴还登聚远楼。白璧不题今日句,青山曾共古人游。奔忙且付杯中物,聚散每看江上沤。老我十年南北路,梦魂游到凤池头。〔知府杨汝允诗〕:岁宴羁入感百忧,天涯倦目〉〈一登楼。褰帷郭外风烟迥,挥尘尊前瘴疠收。四塞河山逻绝徼,千家禾黍只荒坵。仲宣词赋空遗恨,翻为听歌泪欲流。〉
- 松萝小憩亭。〈在府治西。〔知府杨汝允诗〕:官舍非吾适,诛茆旋结庐。薜萝供野色,蓬荜拟山居。夙尚耽名理,闲缘丁簿书。岛蹄人吏散,卧阁兴何如。葺茆成小憩,退食自公馀。花岛关乡思,琴书净客居。庭幽堪下凤,壁立有悬鱼。宦从吾懒,萧然世味除。〉
- 坐啸亭。〈在府治内。知府杨汝允建。〉
冢墓
[编辑]〔周〕
- 小卜墓。〈在府城西北。楚庄𫏋将战死于姚,蒙氏立祠于墓。〉
广西府
[编辑]沿革
[编辑]古滇国东南境。汉为益州牂牁郡地。蜀汉属兴古郡。晋时属宁州。隋属牂州,后为东爨、乌蛮、弥鹿等部所居。唐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后师宗、弥勒二部浸盛,蒙氏、段氏莫能制。元宪宗七年内附,隶落蒙万户府。至元十二年,籍二部为军,置广西路。十八年,复为民,属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皇明改为广西府,领州三。
〔沿革表〕
[编辑]总部 | 郡 | 州县 | |
---|---|---|---|
唐虞 | 梁州域 | ||
夏商 | |||
周 | |||
战国 | 滇国东南境 | ||
汉 | 益州 | 牂牁郡 | |
东汉 | |||
蜀汉 | 兴古郡 | ||
晋 | 宁州 | ||
隋 | 牂州 | ||
唐 | 黔州都督府 | 羁縻州 | |
宋 | 师宗、弥勒、维摩三部 | ||
元 | 落蒙万户府 | ||
广西路 | 师宗、弥勒、维摩三部 | 阿宁、豆勿、阿卢、豆吴、古轮、哀恶、步笼、阿欲、维摩、屈中等千户 | |
宣慰司 | 师宗州、弥勒州、维摩州 | ||
皇明 | 云南布政司 | 广西府 |
〔属州沿革〕
[编辑]师宗州
- 宋〈时爨蛮逐筱僰等居之,其后有师宗者,据匿弄旬,号师宗部。〉
- 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中以本部为千户总把,领阿宁豆勿阿卢豆吴四千户,屡广西路,后改置师宗州。〉
- 皇明〈因之。〉
弥勒州
- 宋〈时㱔么徒蛮之裔弥勒得郭旬巴甸部笼而居,故名其部曰弥勒。〉
- 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中以本部为千户总把,领古轮哀恶步笼阿欲四千户,属广西路,后改置弥勒州。〉
- 皇明〈因之。〉
维摩州
- 元〈立维摩千户,隶阿迷万户,至元中以本部为千户总把,领维摩屈中一千户,隶广西路,后改为维摩州。〉
- 皇明〈因之。〉
疆域
[编辑]〔东〕四百五十里至广南府界,〔南〕一百六十里至临安府阿迷州界,〔西〕一百八十里至临安府宁州界,〔北〕五十里至曲靖府罗雄州界,〔东北〕二百里至罗雄州界,〔东南〕六百四十里至教化三部长官司界,〔西南〕三百里至建水州界,〔西北〕一百五十里至澂江府路南州界。府〔北〕八十里为〔师宗州〕〈编里十六〉,〔西〕九十里为〔弥勒州〕〈编里十六〉,〔东南〕三百六十里为〔维摩州〕〈编里九〉,自府治四百里至布政司,七千五百二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九百六十五里至顺天府。
形势
[编辑]诸山环峙为屏,八甸萦溪为堑,弹压乌沙、士獠诸蛮。
山川
[编辑]〔名山〕
[编辑]锺秀山。〈在府城中,峭拔秀丽,府儒学建于其下。〉
- 英武山。〈在师宗州东八十里,峯峦峭拔,高可千仞。〉
〔众山〕
[编辑]- 发果山。〈在府治北,培𪣻相接,环于府治。〉
- 阿卢山。〈在府城西三里,延亘四十馀里,南接弥勒州,北跨师宗州,旧有阿卢部。〉
- 言输山。〈在府城东南五里。〉
- 翠屏山。〈在府治南三里,为府映山,其状如屏。〉
- 恩容山。〈在师宗州北五里,三峯峭拔。〉
- 锁北门山。〈在师宗州北一十二里,二峯高耸,经行其间如门。〉
- 禄德山。〈在师宗州东一百一十里,一峯尖秀。〉
- 高来山。〈在师宗州东三百里,高三百仞。〉
- 卜龙山。〈在弥勒州南五里,峯峦重叠,环于州治。〉
- 阿欲部山。〈在弥勒州西一十里,冈峦森列,盘亘七十馀里,下有温泉,阔三丈许,深三尺馀,水色青碧,土人时浴其中,东接北倾山。〉
- 经倾山。〈在弥勒州北三十里阿欲乡,高可五十馀仞,西接阿欲、构旬二山。〉
- 盘江山。〈在弥勒州东南一百二里,东西两山相峙,盘江流其中,东抵师宗州,南界阿迷州,其中有石窍,深广丈馀,浊水涌出入盘江。〉
- 曲部山。〈在维摩州治西,中峯高耸,下有泉为溪,流经州南数里入石窍。〉
- 万年龙山。〈在维摩州东北一百里,下有泉成溪,流入广南府界。〉
- 小维摩山。〈在维摩州东北八十里,高可千仞。〉
- 阿母山。〈在维摩州东南九十里,高可千馀仞。〉
- 宝宁山。〈在维摩州东北一百里,下有泉为宝宁溪。〉
- 接角山。〈在维摩州东南一百五十里,下有溪,亦名拉角。〉
- 大维摩山。〈在维摩州东南二百里,高出众山,土官世居其上,今土官革去土舍,仍居之。〉
- 龙定山。〈在维摩州东南三百二十里,五峯屹然高耸。〉
- 马者笼山。〈在师宗州东二百四十里,山极高大。弘治十年,本州阿定乡有山,高可五丈,根盘二十馀丈,一夕移二十馀里止于此,山傍有三大树,皆不动,其旧处遂为平地。〉
- 龟山。〈在师宗州西、弥勒州东各七十里,山极高大,为夷罗渊薮。〉
- 十八寨山。〈在弥勒州,山箐连属,其中夷罗颇蕃,专事剽掠,盖盗贼之薮也。〉
〔名川〕
[编辑]- 盘江。〈自宜良县流经府境,入罗雄州界,郡中诸水惟此为大。〉
〔众川〕
[编辑]- 巴盘江。〈一名番江,自澂江府入境,东南流经师宗州及府之西境,西南至弥勒州,东注普安州界。〉
- 巴甸江。〈源出弥勒州治西北,南流数里而东入盘江。〉
- 八甸溪。〈在弥勒州北,其源有三,一出阿欲山,一出旧村,一出北倾山,至州治东合流,南入盘江。〉
- 西溪。〈出阿卢山洞中,盖师宗州诸水多伏流于地,至此始出为溪,流经府治西,抱城南与东溪合。〉
- 山湖。〈在弥〉〈勒州境内,产六鱼。〉
- 矣邦池。〈一名龙甸海,在府治南,周三十馀里,半迹弥勒州界,水源有二,一出阿卢山麓石窍,一出弥勒州吉双乡,南入盘江,中有小山,建福广寺于上。〉
古迹
[编辑]- 元总管府故址。〈在师宗州东南三十里许槟榔洞村。〉
- 槟榔驿故址。〈在槟榔洞村。〉
- 六德驿故址。〈在师宗州东一百里阿反村。〉
- 英武驿故址。〈在六德驿东百里。三驿皆洪武初设,山中多盗,人不敢行,英武驿驿丞为虎所毙,后俱废。〉
风俗
[编辑]- 黑爨、僰夷、土獠、沙蛮、猡猡五种杂居,习性犷悍,据险负固。土獠得犬方祭,妇人以黑线绣布裹头缠腰。猡猡妇以布为袍,圆领大袖,前及膝,后曳地。有争辩,诣鬼神言誓,直者敢去,曲者退缩。黑猡。猡自恃其贵而强,好争斗剽掠,其间惟有白人好书,差强人意耳。
物产
[编辑]- 药之属五。〈桔梗、黄芩、防风、仙茅、姜黄。〉
- 竹之属一。〈鸡腿竹。〉
- 兽之属二。〈白面猿、熊。〉
- 货之属三。〈毡、茶、麻、布。〉
- 果之属六。〈杏、梅、桃、李、梨、栗。〉
桥梁
[编辑]- 大石桥。〈在府治西一里,弘治十三年知府朱继祖重建。〉
- 所普桥。〈在府治西三十里。〉
- 玉津桥。〈在弥勒州前,长五丈,阔七尺,跨八甸溪之上流。〉
- 盘江渡。〈在师宗州东一百六十里,属者笼乡。〉
宫室
[编辑]- 阿庐洞亭。〈在府城西五里阿卢洞前,洞深邃莫穷,中有雕掘宝塔、钟鼓、卧床、佛龛之异。〔知府贺勋诗〕:云散笑容露玉巓,四时花木自争鲜。烟霞古洞苍苔合,仙境分明不浪传。〔知府郭集礼诗〕:误入阴沦宫裹行,桄然飞渡到沧瀛。春游白画如长夜,延赏浑忘宠辱惊。〔知府朱继祖诗〕:黑雾空濛白石尖,曾闻仙子洞中潜。公馀有客同清赏,坐久能消六月炎。〉
督梓:大理府知事李可华
考阅:太和县学生董学舒
缮写:杨元达
云南通志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