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万历云南通志/卷0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 万历云南通志
卷四 地理志第一之四
卷五 

云南通志卷之四

地理志第一之四[编辑]

寻甸府[编辑]

沿革[编辑]

古滇国地,昔獛𤟰蛮居之,其部曰仲札溢源,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遂号新丁部,语讹为仁地部。蒙氏为寻甸,段氏改仁德部。元初,置仁德万户府。至元间,改仁德府,领为美、归厚二县。皇明洪武中,改寻甸军民府,寻省二县入焉。成化十二年,土酋兄弟争袭仇杀,始奏除流官,改寻甸府。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战国 滇国地
獛剌蛮据 仲札部、溢源部
乌蛮据 新丁部
蒙氏据 寻甸
段氏据 仁德部
仁德万户府
仁德府 为美县、归厚县
皇明 云南布政司 寻甸府

疆域本府编里七。[编辑]

〔东〕九十二里至曲靖府霑益州界,〔南〕六十里至曲靖军民府马龙州界,〔西〕一百五十里至武定军民府界,〔北〕一百一十里至四川东川府界。自府治二百六十里至布政司,七千八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五百二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螺峯前列,台山后拱,凤梧峙左,归龙峙右,控制乌、白二爨蛮。

山川[编辑]

〔众山〕[编辑]

  • 月狐山。在府城东北八里,环亘五十里。山顶有云气必雨,今景曰凤梧朝云也。
  • 勇克山。在府城西。峯峦峭嵝,林壑高深,积雪不消。下有泉为傥俸溪,俗呼为雪山。
  • 隐毒山。在府城西。相传此山独无岚瘴,土人每岁夏月避暑于其上。
  • 果马山。在府城西六十里。下有泉为溪。
  • 落陇雄山。在废归厚县西南,绵亘五十馀里。其东有哇山,耸秀如剑峯,士人筑寨其上,险不可攻。亦名安乐城。
  • 龙吸山。在废归厚县东一百里。
  • 珀珰山。在府北十里。上有猡猡居寨,下有泉水,穿山流出府河。
  • 三棱山。在府城西亦郎里,上有九十九泉水。
  • 凤凰山。在府城西亦郎里,以形名。
  • 麒麟山。在府城西亦郎里。其形如之,故名。
  • 怒勒峯。在府治乞曲里,中有一海,畜鱼甚多,内潜住沙必郎、折当则、千按羊、怒勒纳龟等六寨干赃,地接霑益州阿汪界。
  • 额吾峯。在府治乞曲里。上有清水塘,潜住额吾竹、圭束、那沙、黑额等寨。干贼下有二温泉并出。
  • 那多峯。在府治乞曲里。有一大石寨,接东川界,俱干贼潜住,下有三笼吐水。
  • 落耳山。在府治可郎马。有石洞一座,滴露不绝。
  • 岩蜂山。在可郎马,有蜂窝,常聚密蜂,路通滇南。
  • 洗纳山。在郎马有熟水,二塘相对,塘之界有一大树若伞。
  • 峯冈山。在可郎马上。有龟塘,水清,缘四时产龟。
  • 五华山。在府治款庄马下,有石洞出水。
  • 梁王山。在府治普按马,接嵩明州界。
  • 海岳山。在普按马接洗纳童寨。
  • 狮子山。在府治怒郎村。
  • 金鞍山。在怒郎村,邻废为美县。
  • 笔架山。在木密所南。

〔众川〕[编辑]

  • 磨浪水。在废为美县西三十里。
  • 螳螂河。在府治北五里,有灌漑之利。
  • 阿交合溪。在府治东十五里,其源有二,一出嵩明州,一出马龙州,至府东南五十里,合流入霑益州界。
  • 车湖。在府治西三十里,亦名清水海,广长四里,周围皆山,诸水交汇处,且有灌漑之利。
  • 宁革江。在款庄马西,出云南海尾。
  • 龙洞。在府北五里许,泉水涌出,灌漑一府田亩,洞口有一雀,俗呼为龙雀,如遇木叶落水,辄即衔出,每遇亢旱,祈祷于此,有多蝙蝠,下流为螳螂河。
  • 排额洞。在府治东三十里,地名排额,自三岔河顺流而下,近河半里许,其洞中深宽约二丈,高约一丈五尺许,有石笋兽蹄鸟迹之状。
  • 三龙并泉。在府西十里,周围石如砌,其水穿山流出,面对一洞,可容千人,地名法果儿。
  • 矣部。乌泉。在府城北四里,下流至沙淋旬村,俗呼为冷水塘。
  • 温泉。在府城南五十里,俗呼热水塘。
  • 龙泉。在木密所西。

古迹[编辑]

  • 废为美县。在府城北三里,地名溢浦,适吕赕甸,方百里,即仁地之故部,元置为美县,国朝省入府。
  • 废归厚县。在府城西一百三十里,地名易浪湳笼,旧属仁地部,元置伟伟县,后改曰归厚,国朝省入于府。
  • 龙马蹄迹。在府城之西南五里,层岩一石,遗龙马足迹于上。
  • 仙人洞。在府城西南四里许,内有神仙硙碓、石床、石柱,深二十里许,下有水洞。
  • 九湾九层城。在府城西亦郎里归厚县故址。

风俗[编辑]

诸夷杂处,习尚顽梗,白人与居,颇知向善。置流以来,其俗渐迁,建学之后,人文可睹。节令、祭葬、服食、货贝等俗,与列郡同。语具全省土风下。

近郡之夷,名黑猡猡,以畜牧为生,狠戾相加,斗争不息。馀俗与诸夷同。

物产[编辑]

  • 稻之属九。长芒、光头麻、雀皮麻、线香谷、早吊香糯、虎皮糯、老鼠牙糯。
  • 黍秫之属四。黄黍、白黍、芦粟、灰条稷。
  • 麦麰之属二。大小麦。
  • 菽之属四。黄豆、赤豆、黑豆、南豆。
  • 荞之属二。甜荞、苦荞。
  • 货之属四。绵布、火麻、纻麻、士蚕茧。
  • 药之属十三。菖蒲、荆芥、紫苏、茴香、半夏、茱萸、地黄、山药、茯苓、苦参、薄荷、香附子、向首乌。
  • 菜之属十四。青白苋、芹、茄、芥、葱、韭、蒜、波参菜、葫芦、萝卜、树头菜。
  • 瓜之属二。王瓜、丝瓜。
  • 果之属十一。梅、橙、梨、栗、杏、藉、杮、桃、李、楂、野荔枝。
  • 花之属九。桂、菊、紫薇、木香、牡丹、芍药、玉簪、七里香、金凤花。
  • 竹之属二。青竹、紫竹。
  • 木之属六。松、柏、栗、桑、桤、青皮。
  • 禽之属九。雉、鹊、鹳、鹞、野鸭、秧鸡、䲪鸦、水鹅。
  • 兽之属十。獐、麂、虎、豹、猴、兔、熊、狼、狐、狸、野豕。
  • 鱼之属八。鳅、鳝、鲤、鲇、白鳝、细鳞花鱼、金鱼。
  • 堤闸龙洞渠。在府城北五里。郡之田亩多资灌漑。
  • 冷水塘坝。在府城东北五里。嘉靖二十一年知府林斌筑。今为水冲圯。

桥梁[编辑]

  • 靖远桥。在府治北三里。
  • 迎恩桥。在府治北。初架木为桥,成化间知府詌绍易之以石,覆之以屋。
  • 通靖桥。在府治东二十里。长三十丈,阔五丈,跨河交合溪之水,当四远之冲。今废。
  • 温泉桥。在府治南四十里。长五十丈,阔八尺,跨阿交合之水。嘉靖初年知府王尚用重修。
  • 洗马桥。在府治东四里。嘉靖二十三年知府林斌易之以石,长七丈,阔一丈有奇,三空行水。
  • 兔河桥。在府治东二里。初木桥,嘉靖间知府林斌易以石。
  • 独树双桥。在府治东半里。俗呼两座桥。
  • 蔡济桥。在府治南十五里。初以木为之,嘉靖二十六年军人蔡永易之以石。
  • 三板桥。在府治南五里。嘉靖二十九年易以石。
  • 曰甲桥。在府治南一里。
  • 太平桥。在府治东北三里。弘治间知府谢绝建。
  • 南安桥。在木密所东二十里。弘治间修。俗呼青石桥。
  • 七星桥。在府东十五里。嘉靖三十二年建。

宫室[编辑]

  • 时雨亭。〔知府戴鳌记略〕:正德七年壬申秋,甃承乏来守是郡。窃观郡中山川环聚,厥壤膏沃,而独无人材出焉者,良以不学故耳。爰晋父老于庭,谆谆语以古昔圣贤之道,我朝作养之恩,幡然悔悟,如醉始桓,如梦始觉。成愿出资力作养正书院,逻弟子之俊秀聪明者五十有五人,延曲靖胡生澜教诲之。既而塑圣像,置祭田,设俎豆、牲帛、黍稷、水陆之品,靡不悉具。卜十年乙亥仲春丁未供祀事焉。盖举崇重之典也。鳌先期率僚属、师生、父老斋戒,各殚厥诚。至日夜半,大雨若注。当祀时,云披雨霁,月星明朗,牲醴肥馨,登降中节,诚意孚通,神明歆格,黔黎瞻望,宫墙环塞。祭毕,燕享于文会轩。鳌谓胡生曰:将祀而雨,非孟子所谓时雨化之者与?胡生曰:然。寻旬羁縻之地,冈知有孔子者,安望其庙祀乎?朝廷留意边氓,欲被文化,特简先生来莅兹土。先生下车,不鄙夷郡,不负德意,首创书院,崇祀孔子。自入版图以来,未有此举也。天降雨泽,岂偶然哉!请以时雨名亭。

武定军民府[编辑]

沿革[编辑]

战国为滇国地。汉属益州郡。蜀汉属建宁郡。隋为昆州地。唐隶姚州,属戎州都督府。昔獹鹿等蛮居之,后附蒙氏。宋时,大理段氏使乌蛮阿𠠝治此。其后裔孙法瓦浸盛,倂纳洟眤、共笼等地,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元宪宗四年内附,置罗婺万户府。至元八年,倂仁德、于矢二部入罗婺,更置比路总管府,寻改武定路,置南甸县。皇明改为武定军民府,弘治间省南甸县入府,隆庆间奏革土官,除授流官知府。领州二、县一。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唐虞 梁州界
战国 滇国地
益州郡
蜀汉 建宁郡
昆州
姚州
戎州都督府
蒙氏据
段氏据 罗婺部
罗婺万户府 仁德部、于矢部
比路总管府
武定路 南甸县、和曲州、元谋县、禄劝州、易笼县、石旧县
皇明 云南布政司 武定军民府 和曲州、禄劝州、元谋县

〔属州县沿革〕[编辑]

和曲州附郭

  • 时蒙氏据其地。
  • 时段氏以为乌蛮阿𠠝治之,统于罗婺部。
  • 初改回簉甸曰和曲,至元中陞为和曲州,领元谋县。
  • 皇明因之,嘉靖末筑建府城,移州附郭。

元谋县

  • 至元中以环州置元谋县,隶和曲州。
  • 皇明因之。

禄劝州

  • 至元中以洪农碌劝旬置禄劝州,领易笼、石旧二县,属武定路。
  • 皇明以易笼县省入州,正德间又以石旧县省入。

疆域[编辑]

〔东〕一百五十里至云南府富民县界,〔南〕六十里至罗次县界,〔西〕三百里至楚雄府定远县界,〔北〕四百五十里至四川会川军民指挥使司界。和曲州附编里七,府东北二十里为禄劝州编里七,西北一百九十里为元谋县编里五,自府治南二百四十里至布政司,七千三百九十里至应天府,一万八百三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四维削壁,诸箐深阻,乌蒙山为之镇,金沙江为之带,控制罗、婺诸蛮。

山川[编辑]

〔名山〕[编辑]

  • 乌蒙山。在府东,山有十二峯,雄拔陡绝,北临金沙江,蒙氏封为东岳。

〔众山〕[编辑]

  • 狮子山。在府城西二里,有石岩状如狮子。
  • 三台山。在府城西五里,高可千仞,叠起如台。
  • 雄轴龙山。在府城西北八十里,形势峭峻,林郁茂密。
  • 红崖峡。在府城东北四十里,岩如赤壁,高千尺许,东枕溪流,险峻难行。弘治间,凤英路之,以便往来。
  • 五峯山。在府东二十里,排为府案。
  • 天马山。在府城南二十里,状若天马腾空。
  • 笔架山。在府城南二十里,连珠耸翠,面学为案。
  • 猗朵山。在府城西北,有泉下流为旬河。
  • 佐丘山。在府城北二十五里,山中平坦,花木长春,有泽广五亩,水无盈涸,一流为勒溪洟,一流为东坡洟。
  • 𫗦哇山。在府城西南三十里,险隘有悬瀑千丈,下注成池,夷名𫗦哇洟,岁春民浴于此。
  • 住雄山。在元谋县西北一十里,一名法灵山,俗呼环州山,顶摩苍空,壁立万仞,西枕僰陋旬,东连诸山,环于州境。
  • 竹沙雄山。在元谋县西北二百里,高出群山,四面壁立,上多竹木,人亦罕到。
  • 马头山。在元谋县治南,连亘四十里,处地最高,东望寻旬,南见楚雄,北眺黎泥,西瞻大理,俯瞰县治,一览奇观。
  • 吾梁山。在元谋县治北三十里,孤圆贞秀,足快登临。
  • 盘龙山。在元谋县北七十里,连亘逶迤,势若盘龙。
  • 雷应山。在元谋县,俗云雷自山起,故名。
  • 幸丘山。在禄劝州故易笼县东北,四面陡绝,顶有三峯,可容万家,昔为罗婺寨,天生之城,谨不可破。
  • 法块山。在禄劝州废石旧县西北三十里,四面峭立,惟东南有一径,可容单骑,其傍有哀阿龙山。
  • 哇匿歪山。在法块山西,上平可居万家。

〔大川〕[编辑]

  • 金沙江。在府北三百八十里,源出吐蕃,流经龙川犂牛石下,又谓之犂牛河,入丽江、鹤庆、北胜、姚安,至本府北界,又东达黎溪。沿江多岚瘴,冬行者多流汗,土人云:惟雨中及夜渡可无虞。〔元李京过金沙江诗〕: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两崖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裹。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我行适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来从滇池至越嶲,畏途一千三百里。干戈浩荡豺虎穴,画不荒宁夜无寐。忆昔先帝南征月,䩦食壹浆竟臣妾。抚之以宽来以德,五十馀年为乐国。一朝贼臣肆胸臆,生事邀功作边临。可怜三十七部民,鱼肉岂能分玉石。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莫道今无赛典赤。

〔众川〕[编辑]

  • 乌龙河。在府治后五里。源出乌龙洞,漑田数百顷。土人云:洞中有灵物,能兴云雨。故名。
  • 普渡河。在废石旧县东南,流入金沙江。
  • 西溪河。源出镇南州,经楚雄至元谋县西,下入金沙江。
  • 惠袅湖。在府城西北八十里。湖方五里,茂林佳木,掩映其傍。水色青碧,深不可测。叶落其中,乌辄衔去,民异有神。
  • 莲花池。在府城东三里许。
  • 莲花井。在府治东北。水常清溢,旱亦不涸。汲者不远数里,用之造酒更佳。
  • 香泉。有三:一在府城南二里。其泉春时则香,土人于二三月祭之,然后日汲和酒而饮,谓能愈疾。一在和曲州旧治西十五里。一在废南旬县南三里。皆气味香冽,土人用酸枣、蔗浆、盐、梅和饮之。
  • 冷泉。在和曲州旧治西五里。饮之,其寒彻骨。
  • 温泉。有二:一在禄劝州南五里。一在元谋县法纳禾村。其沸如汤,可羊豕,土人于冬春竞往浴之。
  • 甘龙泉。在禄劝州治一里许,自石崖流出,经州治,民日汲之。
  • 应元溪。在元谋县,源出和曲州虚仁驿,经马头山,县中田亩皆资其灌漑之利。
  • 纪宝溪。在元谋县,源出定远苴宁。
  • 掌鸠水。在废石旧县,其水绕环凡数十度。
  • 勒夷水。自废南旬县,其比流入金沙江。

古迹[编辑]

  • 诸葛故城。在府城西二里,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自大渡河入,驻兵于此,遗址尚存。
  • 武陵洞。在府城北七十里夹甸西山中,深不可测,内有一水流出,又有石人石兽,以火照见,则不敢语,若有语声,则霄雨辄至。
  • 三石塔洞。在武陵洞西山巓,有顶石层叠如塔者三,内深三十馀丈,有石盘注水,不溢不涸,盆中渎一白石,状如锺,色如冰玉,以墨书之,顷刻浸成黑片,又有石如人立者,如笋下生者,两壁有人形,如画如塑,语则谷声如雷鸣,其异如此。
  • 寿胚胎洞。在府城西北四十里许,山洞深十馀丈,中有石笋,有石乳自上滴笋,堆凝成质,如手巩然,又有石如寿星者,如狮象者,如盆孟者。
  • 石人。在掌鸠甸,俗传昔有仙翁骑驴至此,驴为道傍石人所骇,仙翁怒,拔剑斩之,今其身首宛然在。
  • 废易笼县。在禄劝州北一百八十里,地名倍场,有二水相合,绕城而东,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元置易笼县,国朝省。
  • 悬女山。在废石旧县南十里许,有二石女悬于山崖。俗传昔有二女于此牧矿,见一虫挥之不去,女怒击杀之,俄烈风吹女悬于岩下,遂化为石。
  • 废南甸县。附郭。旧名洟陬笼,又名瀼甸,讹曰南甸。元至元间置南旬县,为武定路附郭。国朝初改隶和曲州,成化二年仍改隶本府,弘治间省入府。
  • 废石旧县。在府治东五里。旧有四甸,曰掌鸠,曰法块,曰抹稔,曰曲蔽,后讹掌鸠为石旧。元至元中置石旧县,国朝之正德间因省入州。
  • 诸葛营。在帮活。相传孔明征南中过此,筑营于上,基址尚存。

风俗[编辑]

俗尚强悍,号为难治。松皮覆屋,蓑毡蔽体.交易用盐,男女混杂。近建学校,旧习渐迁。

夷俗[编辑]

附郭之夷,名黑、白爨、木察、僰夷,种类非一,而黑爨尤为凶顽。

物产[编辑]

  • 稻之属四。光头、青芒、鑫裹、银糯。
  • 黍秫之属四。黍、稷、粟、芝蔴。
  • 荞麦之属五。大小麦、甜苦荞、草稗。
  • 豆之属二。蚕豆、饭豆。
  • 菜之属十。苋、葱、韭、蒜、笋、茄、蕨、芹、莳萝、树头菜。
  • 瓜之属五。冬瓜、金瓜、王瓜、匏芦、枕头瓜。
  • 菌之属四。鸡楼、香簟、木耳、白生。
  • 药之属六。黄精、当归、葛根、破故纸、酸枣仁、香附予。
  • 果之属十三。杏、梅、桃、李、杮、梨、橙、橘、核桃、栗子、杨梅、松子、橄榄。
  • 木之属十一。梓、松、柏、樟、椿、柳、桐、槐、杨、榆、黄杨。
  • 花之属二十一。牡丹、芍药、芙蓉、紫荆、杜鹃、素馨、金凤、蔷薇、海棠、栀子、艼香、玉簪、菊、荷、茶、桂、剪红罗、攀枝花。
  • 草之属三。宜男、凤尾、𬞟。
  • 竹之属五。紫竹、觔竹、水竹、实竹、苦竹。
  • 禽之属十八。雉、鹤、鹊、鸦、雀、杜鹃、鹧鸪、布谷、野鸡、白鹃、黄鹂、白鹭、鸡、鹉、鹞、鹰、画眉、鹡鸽、啄木、班鸠。
  • 兽之属十二。獐、麂、鹿、熊、猿、狼、兔、獭、虎、豹、狐、狸、野猪。
  • 鱼之属五。金绵、细麟、鳅、鳝、鲭鱼。
  • 香之属二。降香、土檀。
  • 货之属六。毡、铁、盐、蜡、麘、铅。

堤闸[编辑]

  • 者吉村渠。有二,一在禄劝州东北陀的掌鸠河,一在州前列岫之后,二渠襟合州右,皆利灌漑。
  • 源桃村渠。自南旬河筑堤,引至桃源村。
  • 永平村渠。自南甸河筑堤,引至永平村。
  • 纳吉村渠。自禄劝州前列岫之后筑堤,引至纳吉村。
  • 大缉麻屯渠。自冷村河筑堤,引至屯中。

桥梁[编辑]

  • 虎市桥。在府治东北一里,弘治四年土官凤英修建。
  • 龙潭桥。在虎市桥东一里,两岸江壁峭立相对,跨以木桥,下有龙潭,深不可测,俗传内有灵物,桥不可甓,甓时则塌。
  • 大营桥。在府治东南一里,弘治十三年建。
  • 通远桥。在府治西北,路通元谋县,弘治十二年建。
  • 济溪桥。在府治东南四十里冷村铺东,弘治间建。
  • 聚保桥。在府治北卓孤村。
  • 陟久罗桥。在府治北马笼他夷艾村,弘治十五年建。
  • 骂勒桥。在府治东北阿甸村,弘治间建。
  • 法泥则桥。在府治东北。
  • 高桥。在废南甸县西北八十里,正统十年阿宁建,今架水为桥。
  • 大木桥。在和曲州旧治东二里,正统间建。
  • 大板桥。在元谋县西一里,正统间建,今废。
  • 鲁虚桥。在禄劝州西北十里,弘治间建。
  • 西蟠龙桥。在州治西五里,嘉靖三十年建。

宫室[编辑]

  • 志喜亭。在狮山寺左百武许,突起奇峦,可供远望。隆庆辛未,同知邓世彦亭其上。

景东府[编辑]

沿革[编辑]

三代以前,徼外荒僻之地,名曰柘南,蛮名猛谷,又云景董,为昔朴、和泥二蛮所居。汉时未有其地。唐时,南诏蒙氏立银生府,后金齿白蛮侵夺其地,移府治于威楚,遂为生蛮所据。宋时,大理段氏莫能复。元中统三年,讨平之,以其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置。开南州隶威楚路。皇明洪武中,改为景东府。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唐虞 柘南荒服地
两汉
蜀汉 并同
南诏据 银生府
段氏遥管之
威楚万户
威楚路 开南州
皇明 云南布政司 景东府

疆域编里八。[编辑]

〔东〕三百二十里至楚雄府楚雄县界,〔南〕四百里至威远州界,〔西〕三百六十里至大候州界,〔北〕三百里至楚雄府定边县界。自府治东北一千一百八十里至布政司,八千一百八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六百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东〕挹邦泰山之秀,南据孟沼山之雄,景董山峙其〔西〕,蒙乐山耸其〔北〕,地接极边,控扼缅僰之咽喉。

山川[编辑]

〔名山〕[编辑]

  • 蒙乐山。在府北九十里,一名无量山,高不可跻,延亘三百馀里,一峰待出,上有石枰,蒙氏封为南岳,其顶有毒泉,人畜饮之即死。

〔众山〕[编辑]

  • 景董山。在府治西,昔为酋寨,今立卫城其上。
  • 邦泰山。在府治东,高耸延长,土官世居其麓。
  • 鹤笼山。在府北三十里,一峯突兀,其顶盘圆。
  • 锦屏山。府南一里,青翠如屏。

〔大川〕[编辑]

  • 阑沧江。俗名浪沧,源出金齿,流经府西南二百馀里,南至车里。

〔众川〕[编辑]

  • 大河。源出定边县河芷村,合三岔何,流经府治南入马龙江。
  • 通华河。在蒙乐山之南。
  • 清水河。在蒙乐山之北,二河俱东入于大河。
  • 笕泉。源出蒙乐山,卫城旧无井泉,指挥袁贤始竹笕引入城内,凿池潴之,上覆以亭。
  • 龙潭。在府城北九十里,岁旱祷雨有应。

古迹[编辑]

  • 石洞。有二:一在无量山中,深不可测,尝有人执火而入,遇大蝙,蝙灭火而返;一在哈蒲路村,其中有石鼓、石床,人多异之。

风俗[编辑]

学校声教,渐迁其俗。民多百夷,性本驯朴。田旧种秫,今皆禾稻。昔惟缅字,今有书史。民风地宜,日改月化。

物产[编辑]

  • 稻之属八。白麻线、红麻线、大香榖、小香榖、金裹银、银裹金、麻雀皮、早吊榖。
  • 糯之属六。长糯、圆糯、麻线糯、虎皮糯、响壳糯、香糯。
  • 黍秫之属四。黄黍、白黍、芦粟、灰条。
  • 来麰之属五。大小玉燕、秃麦。
  • 荞稗之属四。甜苦蓄、龙爪稗、鸭爪稗。
  • 菽之属六。蚕豆、黄豆、赤豆、菉豆、湾豆、黑豆。
  • 菜茹之属十八。笋、蕨、姜、茄、韭、薤、蒜、匏、芦菔、芹、葱、菘、波麦、兰、苋、树头、龙须菜、莴苣。
  • 薯蓣之属三。山药、红薯、紫蓣。
  • 瓜之属三。冬瓜、王瓜、丝瓜。
  • 菌之属六。鸡㯶、香蕈、树菌、木耳、白生、柳菌。
  • 果之属十。桃、李、杏、梅、栗、杮、茶果、木瓜、橄榄、芭蕉。
  • 木之属九。松、柏、桤、槐、栗、柳、榆、黄杨、楮。
  • 竹之属七。班竹、绵竹、紫竹、苦竹、剌竹、筋竹、大竹。
  • 花之属十九。摩莉、海棠、山茶、木穉、艼香、粉团、杜鹃、牡丹、芍药、蝴蝶、兰、葱、素馨、菊花、黄石斛、金凤、鸡冠花、上花、百日红、萱草花。
  • 禽之属十二。孔雀、山呼、野鸡、鹧鸪、秧鸡、锦鸡、雉鸡、鸠、鸦、鹊、鹦鹉、白鹇。
  • 兽之属十一。熊、豹、麞、麂、鹿、兔、猿、猴、貂、鼠、猎犬、野猪、狐、狸。
  • 药之属十一。茯苓、仙茅、芍药、防风、石风丹、金银花、山楂子、杏仁、水瓜、山药、楮实子。
  • 鱼之属七。鲤、鲫、鳝、鳅、花鱼、石匾头、细麟鱼。
  • 饮馔之属十六。饼饵、粉面糍、糕、糗、酒醴、𫗦鲊、糟蟹、腌、烹、炙。
  • 货之属十。贝、靛、纸、构皮、绵花、红面茶、梭罗布、羊肚、牙刀。

堤闸[编辑]

  • 水寨渠。在府治东十五里。
  • 者干渠。在府治南七十五里。
  • 者孟渠。在府治南五十五里。

桥梁[编辑]

  • 通华桥。在府治北,跨通华河水。
  • 马官桥。在府治南六里。
  • 平川桥。在府治南十里。
  • 南川桥。在府治二十三南里。
  • 孔雀桥。在府治南十八里。
  • 清凉桥。府治南二十三里。
  • 新桥。在府治南六里。
  • 水寨桥。在府治东十六里。
  • 后所桥。在府治东二十一里。
  • 大河桥。在府治东二里许,上覆瓦屋四十九楹。
  • 新站桥。在府治北六十里。

宫室[编辑]

  • 笕泉亭。在卫城。〔教谕林凤记略〕:景东卫治壳,在无量山麓。叠嶂层峦,穹然后负。峭壁悬崖,左右环拱。前则原野宽平,一望无际。溪流萦回,𦁎综旋绕。符其中之所少歉者,水耳。虽有寒泉数穴,脉地细微,不足于用。昔人于创建之初,有见于此。乃随山周源,决渠接笕。将一舍许,顺势自然而导之,直抵城之南隅。凿池一区,深阅各丈馀尺。甃以磗石,上覆以亭,下实以沙。岁今定夷门辛,更相巡视,稗无壅滞。故水之来无穷,而其用不乏。自成化初,亭废池塞。时或寒泉少竭,则皆群趋竞取,惟恐弗得。甚至担瓶负瓮,下汲溪流,人甚苦之。弘治甲寅,囘禄为殃。毁串楼若干楹,延及敌楼。时欲索杯水,以救烈焰,其可得耶?岁至丙辰,怀远将军杨侯,佐总司兵政。视篆之馀,惕然惩创往事。谓斯亭,正以充不足,防不虞而设。今乃废而弗修,可乎?乃疏池建亭,凡三阅月而功成。众皆谓杨侯之惠吾侪者至矣,当予记之。
  • 短亭。在通华河之北。

元江军民府[编辑]

沿革[编辑]

古西南极边之境。旧名惠笼甸,又名因远部。唐时,南诏蒙氏以属银生节度,徙白蛮苏、张、周、段等十姓戍之。又开威远等处,置威远𧸘,后和泥蛮侵据其地。宋时,侬智高之党窜于此,和泥开罗槃甸居之,后为㱔么、徒蛮、阿僰诸部所有。元宪宗时内附。至元中,置元江万户府,后于威远更置元江路,领罗槃、马笼等十二部,属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元江府。永乐四年,改元江军民府,领长官司一。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唐虞 西南极边之境 惠笼甸
三代 因远部
蒙氏据 威远𧸘
和泥蛮据
阿僰等部据 罗槃甸
元江万户府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 元江路 罗槃部、马笼部、步日部、思么部、罗丑部、罗陀部、步腾部、步竭部、台感部、台阳部、设栖部、你陀部
皇明 云南布政司 元江军民府 因远罗必甸长官司

〔属司沿革〕[编辑]

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附郭

  • 时名罗槃甸。
  • 割罗槃部于威远,立元江路,属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
  • 皇明洪武中置长官司。

疆域[编辑]

〔东〕一百一十里至临安府石屏州界,〔南〕二百一十里至临安府思陀甸长官司界,〔西〕三百里至思伦发者癸寨界,〔北〕二百里至新化州界。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附郭编里八,自府治七百九十里至布政司,七千八百四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二百八十五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东〕环礼社江,〔南〕距交趾界,〔西〕瞰阑沧水,〔北〕据自乐山。

山川[编辑]

〔名山〕[编辑]

  • 自乐山。一名栖霞山,在府东北一十里,状若中原之崆峒,蒙氏封为南岳。

〔众山〕[编辑]

  • 玉台山。在府城东,旧名罗槃山,凡二十五峯,悬崖绝壁,险厄难登,苍翠如玉,望之若台。
  • 路通山。在府城东二十五里,旧名马笼山,北瞰礼社江,高峯千仞,蔽亏日月。
  • 嵯峨山。在府城西南二十里,中峯嵯峨,状若卓旗,飞舞翔动。
  • 因远山。在府城西四十里,下有泉为仲夷溪,东莅入礼社江。
  • 宝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其圆者如螺髻,尖者如插簪,俗博,昔有蛮酉藏宝于山之麓,因名。

〔大川〕[编辑]

  • 礼社江。一名元江,源自白崖江,合阑沧江流绕府城东南入南安州。

〔众川〕[编辑]

  • 崀峩河。在府城西四十里。
  • 温玉泉。在府城西北一十三里,石间迸出如汤。

古迹[编辑]

  • 龙马迹。在府城西大石上,相传昔有异人乘龙马过此留迹焉。
  • 风伯雨师坛。在府城西,有五小石,土人皆贴以金,过旱祷雨于此,松柏茂郁,若仙境然。

风俗[编辑]

地多瘴疠,槟榔㗖客,家藏积贝,日春自给,四时多热,一岁再收。境内皆百夷,性懦气柔,不敢逞恶,惟酋长所使。

物产[编辑]

  • 稻之属八。麻线、鼠牙、香榖、光头、早吊、金裹银、银裹金、麻雀皮。
  • 糯之属四。香糯、虎皮糯、麻线糯、响壳糯。
  • 黍秫之属三。黄黍、白黍、芦粟。
  • 菽之属四。赤豆、黄豆、菉豆、黑豆。
  • 菜茹之属十三。芹、芦、薕、树头、茄、匏、姜、葱、蒜、苋、笋、蕨、芥菜、白菜。
  • 药之属三。马槟榔、蛤蚧、鳞胆。
  • 果之属七。桃、杏、李、梅、枣树、枺猛,又名羊桃。
  • 木之属二。乌木、苏木。
  • 草之属二。紫梗、黄姜。
  • 香之属二。降真、紫檀。
  • 乌之属二。孔雀、鹦鹉。
  • 货之属七。盐、槟榔、柜槃花、举枝化、土锦、莎罗布、井口布。

堤闸[编辑]

  • 仲夷渠。在府城西四十里,分漑田亩,东流入礼社江。

桥梁[编辑]

  • 混龙桥。在府西四十里阿南村,跨崀峩河,长三丈,阔一丈许,上有栏楯。

丽江军民府[编辑]

沿革[编辑]

三代前为荒服之地。汉属越岭、益州二郡。东汉兼属永昌。隋属嶲州。唐因之。太和以后没于蛮,为越析诏。贞元中属南诏,于此置丽水节度。宋时为么㱔蛮酋蒙醋醋所据,段氏莫能有。元宪宗四年讨平之,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改置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二十二年罢府,置宣抚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丽江府,后改丽江军民府。领州四、县一。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唐虞 近吐蕃,为荒服地
三代
越嶲、益州二郡地 定筰县
东汉 兼属永昌郡
嶲州
越析诏据
南诏据 丽水节度
蒙醋醋据
茶罕章宣慰司
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通安州、实山县、兰州、巨津州、临西县
宣抚司
皇明 云南布政司 丽江军民府 通安州、宝山县、籣州、巨津州、临西县

通安州附郭

  • 置定筰县,属越岭郡。
  • 改定筰曰昆明,属嶲州,又升为昆明军。太和后,为越析么些诏地,后倂于南诏。
  • 时仆獬蛮居之,其后又为么㱔蛮所据,世属大理。
  • 初置三赕管管民官。至元中,置通安州。
  • 皇明因之。

宝山州

  • 为益州郡邪龙县境。
  • 东汉属永昌郡。
  • 为么些蛮据。
  • 内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鲁罕。至元间,置宝山县,寻升为州,属丽江路。
  • 皇明因之。

兰州

  • 东汉置博南县,属永昌郡。
  • 地属南诏,为攎蛮所居,名罗眉川。
  • 大理段氏始置澜沧郡,以董庆者治之。后有周姓者强盛,遂与董分为二部,以江为限。
  • 内附。至元间,置兰州,属丽江路。
  • 皇明仍为兰州,属丽江府。

巨津州

  • 为罗婆、九赕、濮、獹一蛮所居。后么些蛮夺其地,南诏又倂之,属丽水节度。
  • 内附。至元间,于九赕置巨津州,属丽江路。
  • 皇明因之。

临西县

  • 为么些诏之地,又称刺缥郡,即今他照和村。
  • 至元间,以其地西邻吐蕃境,置临西县,隶巨津州。
  • 皇明仍为临西县。正统二年,被蕃贼占夺,仅存一寨。后除革。

疆域[编辑]

〔东〕一百八十里至澜沧卫蒗蕖州界,〔南〕七十里至鹤庆府界,〔西〕二百里至西藩浪沧江界,〔北〕三百二十里至永宁府革甸长官司界。通安州附郭编里十三,东二百四十里为宝山州编里六,西南三百六十里为兰州编里四,西三百里为巨津州编里六,西北四百六十里为临西县。自府治南一千二百四十里至布政司,八千三百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七百六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金沙大江绕其东,黑水深堑出其西。有铁桥以隔吐蕃,有石门以绝西域。

山川[编辑]

〔名山〕[编辑]

  • 雪山。在府西北二十馀里,一名玉龙山。条冈百里,岿巍千峯。上插云霄,下临丽水。山巓积雪,经夏不消。岩崖涧谷,清泉飞流。蒙氏异牟寻封为北岳。〔元李景山歌〕:丽江雪山天下绝,积玉堆琼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摩天,衡华真成两丘垤。平生爱作子长游,览胜探奇不少休。安得乘凤凌绝顶,倒骑箕尾看神州。〔国朝还昶诗〕:山高摩苍穹,积雪何年始。润壑卜萦回,水弃石齿齿。方夏偶经过,肌肤犹栗起。绝顶人莫升,仙灵应会此。

〔众山〕[编辑]

  • 东山。在府东二十里,一名吴烈山。峯峦起伏,环栱府治。
  • 珊碧外龙山。在府西南二十里。孤峯𡺚崒,多产箭竹。
  • 象山。在府西北五里。形如伏象,山下有泉。
  • 阿那山。在宝山州西南一十五里,上有阿那和寨。
  • 珊兰阁山。在宝山州北八十里许。
  • 雪盘山。在兰州南十里,四时常有积雪。
  • 福源山。在兰州北,延亘东南五十馀里。
  • 老君山。在兰州西北二十里许,古名如刺钩,山顶有五深渊,夜有箫鼓之声,令人惊骇,土人常放髦牛,为收牛山。
  • 金马山。在巨津州东北二十里,有石状如马。
  • 华马山。在巨津东南一百五十里,石壁有石色班斓,类花马么些,诏名其国曰花马国者本此。
  • 汉薮山。在巨津州西北二百八十里,高可万仞,上有三湖,各宽五亩,深不可测。
  • 马左墅他郎场山。在通安州南三十五里,土人常放𣮖牛羊,在此为牧地。
  • 果铺山。在临西县治西。

〔大川〕[编辑]

  • 金沙江。古名丽水,源出吐蕃界犂石,名犂水,讹犂为丽,经巨津、宝山二州,江出沙金,故名。元宪宗三年征大理,从金沙跻江,即此。
  • 阑沧江。源出吐蕃嵯歌甸,流经兰州西北三十里,东汉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澜沧,即此。

〔众川〕[编辑]

  • 清溪。其源有二,一出东山,一出雪山,至东圆里合流,绕府城前。
  • 白石溪。在兰州治南,中多白石。
  • 龙潭。在府治西南十里。关数十亩,深不可测。四畔草结如牌,履一处则诸处皆动。人或近之,风雨辄起。土人相传云:昔有耕者为暴风雨卷入潭内,至今或见其人及牛犂旋绕其中。
  • 温泉。在通安州八十馀里阿失村。其泉温煖,民夷春冬浴之。
  • 苦泉。有二:一出吴烈山涧内,一出州南刺沙村。其殊皆微苦,夷人每往饮之,谓能除病。

古迹[编辑]

  • 铁桥城。在铁桥南,今遗址尚存。
  • 旧宣抚司。在通安州东,即今府地是也。
  • 麦宗墨迹。在府白沙西园岩上。是番字,难译其语。
  • 雪山门。在巨津州东北,旧名越灭根关。当吐蕃、么、些之界,极为险峻。
  • 大匮寨。在宝山州。唐时么些蛮兄弟七人,分据七处:曰大匮,曰罗邦,曰罗寺,曰碍场,曰卞头场,曰当波罗场,曰当将郎。元世祖征大理,自卞头济江,罗邦至罗寺,围大匮等寨,其酋内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鲁罕。
  • 白马寨。在巨津州南二里。唐书云:姐羌白马氏之裔居此。

风俗[编辑]

衣同汉制,俗不颒泽。服食俭约,板屋不陶,带刀为饰。勇于战斗,焚骨不葬,驰骏招魂。境内夷么、㱔古宗,或负险立寨,或辫发鴂舌,凡相仇杀,两家妇女投场和解,乃罢其节令。饮馈颇与列郡同。

物产[编辑]

  • 稻之属四。麻线、鼠牙、光头、香榖。
  • 来麰之属三。无芒麦、红麦、大麦。
  • 荞稗之属三。甜、苦荞,饭稗。
  • 药之属六。茯苓、荆芥、紫苏、半夏、茴香、滑石。
  • 菜之属四。蔓菁、芦菔、青菜、白菜。
  • 果之属五。林檎、松予、榧子、多栘、山楂子。
  • 禽之属五。鹤、鹰、雉、厉、鹗。
  • 兽之属十三。虎、豹、豺、狼、熊、麞、麂、兔、猿猴、狐𤞾、𣮖牛、毫猪、竹鼠、山驴。
  • 货之属三。盐、土䌷、羊毛毡。

堤闸[编辑]

  • 清溪渠。源出东山雪山,流经府治,灌漑之利甚溥。

桥梁[编辑]

  • 铁桥。在巨津州北一百三十馀里,跨金沙江。桥之建,或云吐蕃,或云隋史万岁及苏荣,或云南诏阁罗与吐蕃结好时置。吐蕃尝置铁桥节度,后异牟寻归唐,与韦皋合兵破吐蕃,断铁桥,即此也。桥所跨处,穴石钢铁为之,遗址尚存,冬月水清,犹见铁环在焉。
  • 东员桥。在府东南五里,跨清溪之出雪山下,以石为之。
  • 万钧桥。在府前三里,知府木高建。

广南府[编辑]

沿革[编辑]

宋时名特磨道,侬智高之裔居之。元至元间,立广南西路宣抚司,领路城等五州。后来安路夺其路城、上林、罗左三州,惟领安宁及富二州。皇明洪武十六年归附,改为广南府,领州一。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三代 徼外荒服地
并同
侬智高裔据 特磨道
广南西路宣抚司 路城州、上林州、罗左州、安宁州、富州
皇明 云南布政司 广南府 富州

〔属州沿革〕[编辑]

富州

  • 至元中,置富州及安宁州。
  • 皇明初因之,后以安宁州省入府。

疆域本府编里六。[编辑]

〔东〕一百二十里至广西泗城州界,〔南〕六十里至古器野界,〔西〕一百五十里至广西府维摩州界,〔北〕二百四十里至泗城州界。府东二百里为富州编里四,自府治八百五十里至布政司,七千九百九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四百三十四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崇崖巨壑,峻阪深林,西洋江限其南,牌头山峙其北。

山川[编辑]

〔众山〕[编辑]

  • 牌头山。在府治西北五里,峯峦起伏,其右小山连峙如盾,土民筑寨其上。
  • 莲花山。在府城东北二十里,五峯连耸,诸小峯参差傍峙,形如莲花。
  • 袪丕山。在富州治西,形如石狮,昔土人结屋以避兵,名狮头寨。
  • 玉泉山。在富州西北七十里,山顶有泉,飞流如素练,下有石池,清碧囘旋,溢流于西洋江。
  • 者鹞山。在富州东南九十里,高可二百仞,怪石嵯岈,昔为酋寨。
  • 西宁山。在富州东北一百五十里,下有岩洞深边,蛮多隐遁其中为患。

〔大川〕[编辑]

  • 西洋江。在府城南八十里,源出本府板郎山、速部山、木王山,三流相合,东南入于田州府右江。

〔众川〕[编辑]

  • 南木溪。在富州东三十里,源出花架山,其水常温。
  • 南汪溪。在富州治西,源出麻卯山曁僻令山,流至州南合南水溪,东行至石洞,伏流十五里复出,入于右江。

古迹[编辑]

  • 废安宁州。元时置,国朝省入富州。
  • 故广南卫。在府城内,洪武二十九年立,永乐元年迁入云南城内。

风俗[编辑]

  • 习俗。侬人、沙人,男女同事犂锄,构楼而居。男服青衣曳地,贱者掩胫,妇绾髻跣足。取食虫鼠,病惟祭鬼,不知医药,恃险剽掠,互相仇杀。

物产[编辑]

  • 稻之属七。光头、长芒、白榖、麻线、金裹银、早吊榖、干榖。
  • 糯之属四。圆糯、香糯、响壳糯、虎皮糯。
  • 木之属四。山栗、白杨、和木、山松。
  • 花之属二。千叶桃、蟾花。
  • 菜之属五。萝卜、青菜、芹、楫头菜、白菜。
  • 兽之属二。白面猿、熊、鼠。
  • 货之属二。䘋黄、麻布。
  • 竹之属二。猎头、鸡腿。
  • 药之属七。姜黄、防风、桔、苦子梗、仙茅、黄芩、紫姜。

顺宁州[编辑]

沿革[编辑]

禹贡梁州之域。周合梁于雍,亦为雍州域,地曰百濮。孟津之会,濮人与焉。濮讹为蒲,旧名庆甸,蒲人居之。历汉、唐、宋不通中国,虽蒙氏、段氏亦不能制。元泰定间始内附。天历元年置顺宁府,幷置宝通州庆甸县。皇明洪武十五年仍置府,后省州县入府。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唐虞 西南荒服之地
夏商 梁州域
合梁于雍,为雍州域 濮汉
东汉
蜀汉
并同 庆甸
泰定间始内附 顺宁府 宝通州、庆甸县
皇明 云南布政司 顺宁府

疆域编二里。[编辑]

〔东〕一百八十里至蒙化府界,〔南〕四百七十里至孟定府界,〔西〕二百八十里至湾甸州界,〔北〕四百二十里至永昌府永平县界。自府治东一千一百五十里至云南布政司,八千一百八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六百二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众山拱翠于西南,两江绕带于东北,地称险阻,势厄诸夷。

山川[编辑]

〔名山〕[编辑]

  • 乐平山。在府治西北十五里,郡之镇山。

〔众山〕[编辑]

  • 偰山。一名玄玉山,在府治北十五里,重冈叠巇,苍翠如画。
  • 把边山。在府治南四十五里,上有把边关,两山对立一径,中通郡之诸山,此为险阻。
  • 中阿山。在府治西一十五里,奇峯秀岭,茂树清泉,环郁可爱。
  • 交凤山。一在府治东,一在府治西,如双凤交朝,故名。
  • 铎山。在府治西南一百八十里,山势百盘,林深谷奥,下临绝涧,渡以藤桥,土人呼为阿铎五山。
  • 阿鲁使泥山。在府治北一百八十里。
  • 西粤山。在府治西南二百里,叠壑层峯,石壁横峭。
  • 九层楼山。在府治西北八十里,重岩复岭,盘折九层,山椒有聚落,俗名䥈颡鸡。
  • 赤龟山。在府治北二百三十五里,状如赤龟。黑惠江如蛇盘于其麓。山有聚落,名阿城,旧行人止宿于此。
  • 蜢䗱者石山。在府治北二百四十里。山骨多石,山形绝高,奇诡嵌空,宛如鬼工所成。行人至此,每有挟风生羽之想,盖奇观也。山麓有聚落,名蜢䗱者云。
  • 泮山。在府治东一百二十里。峻峭峻赠,极为艰险。其下即阑沧、黑惠二江合流之虞,士人名之曰泮江。东有阿效村。
  • 琼英洞。在西粤。山洞肖城阙,广约十馀丈许,嵌空奇崛。上有青莲华盖,朵朵下躱。中有石钟鼓磬,撃之琳琅,深邃莫穷,幽致万状,盖西南之奇观也。有〔董难歌〕:余闻下地上天两载覆,仅有洞天三十六。山海荒经博古圆,巳俾前良俱辑录。恒闻西极昆仑黑水边,西粤名山接濮沿。邈隔中原一万里,潜渊碧汉相违悬。又闻兹山奇不可纪,嶙峋嵌空难与比。晦明幻化神物潜,章亥艰难不到此。偰山主人号柏原,天分茅土镇江门。诅誓山河对白日,诚心金字辉煌存。六书池上披科斗,班马词翰雄出手。结交凤伯山中人,义气相符世无有。谈天话日唱阳春,凌凌雪骨兼风神。长楼永夜销蜡烛,鸦翻墨藻诗联新。为有蒐奇探古癖,朝日攀跻劳杖屐。禹碑冲岳昌黎仇,禹穴龙门司马敌。询樵叩牧春复秋,山人出山说山由。忻然发悦获大宝,拉我襟袖如奔牛。不俟戎行分阵队,山花缭绕杂旌斾。虬龙石磴摩马蹄,左肩沓嶂阴霾昧。山鬼啾啾木客号,古藤縆索垂猿猱。山禽百韵隔云水,落日熊罴呼尔曹。路断吊桥悬怪石,宛若晴虹高万尺。悬撞度索越他山,飒飒天风吹羽翻。烟灵不隔水源深,仙境微茫何处寻。人似避秦鸡犬近,松根履足跫然音。洞门深琐桃千树,山灵谢指桃源路。翠观岑青紫府图,鬼工斵处心惊怖。石钟累累石乳香,龙飞凤翥石笋长。石钟石鼓还石磬,钧天乐派音仙人。醢我长春酬一饮,襟无处所。仙词浏亮涤烦,自信仙缘于我子。仙人石枕石榻奇,不寐遥猜世可知。恐惊道土丁令鹤,樵斧腰间一夜疑。山人洒墨题颜貌,貌尔琼英洞天号。归来献赋奏明光,续笔图与顾南徼。
  • 白霞洞。在阿鲁使泥山。洞深十馀步,上有华盖,层然如楼阁之状,常有白气出入,故名。

〔大川〕[编辑]

  • 阑沧江。在府治东北七十里,源自金齿,东南流经本府,与黑惠江合,南过景东、元江、交趾,乃入南海。其水波涛淘涌,舟楫多惊。
  • 黑会江。即备溪江,在阑沧江东。水由大理、剑川二泽流经漾备巡检司南四十里,销与漾水、濞水合为一江,入蒙化府境,至本府泮山下入阑沧江,流于南海。二江蒙氏俱以渎封之。

〔众川〕[编辑]

  • 顺宁河。在府治东,源出甸头村山箐内,流入大候孟佑河,即府之带水也。
  • 西添河。在府治西北五十里,源出喻甸都瓮村。
  • 阿铎河。在府治南一百八十里,其山下水势急迅,土人构藤度之,中有鱼似鲤,肥美可贪。
  • 瓮磉河。在府治南一里,水出南山,与顺宁河会流东注。
  • 洛甸河。在府治南三十五里中河山,下流入顺宁河。
  • 阿鲁使泥河。在府治北一百八十里阿鲁使泥山,下流入黑惠江。
  • 虎墟河。在府治北一百九十里阿城旧村南,其流入黑惠江,傍旧有虎墟,因名。
  • 龙湫。在府治南山之麓,方可一亩,林木丛蔚,人至其地,毛发竦然。相传有龙居其中,旱祷辄应。
  • 温泉。二所,一在阿枉村,一在西添村,水皆如汤沸。

古迹[编辑]

  • 观音井。在府治北九十里,水泉甚艰,行者多苦于渴。有夷人忽见一老以杖触地,心甚异之,及往视,则老人不见,而泉水涌出,至今行者利之。说者以老人为观音大士也。
  • 象脚井。在府治北一百八十里,昔有商人经此,见一白象,众往逐之,其所践之处遂成非,后人因名为象脚井。
  • 江浮佛像。有夷人渔于阑沧江,忽一物溯流而上,物体况重,渔者意为大鱼,纲而取之,乃一观音木像,雕刻最古,盖自南海逆流而至者也。知府猛乡于万庆寺奉之。
  • 废宝通州、废庆甸县。在府治南八里,俱元天历元年建,今废。
  • 中河山铭石。正德初,土民于中河山耕田,得一石,方可一尺,厚寸许,上有铭曰:襟沧江,带铁河,为昆仑,山众子,厥名曰中河。下尚有十馀字,皆剥落难晓,但不知出于何代何人也。
  • 观音接路。在阿鲁使泥山。两山道绝,中有路可百武,平直如砥,有非人力所甃。道之左右皆生细草,而中独无,相传观音接路也。

风俗[编辑]

境内男耕女织,渐习文字。其夷名蒲蛮,体黑性悍。男子椎髻跣足,妇绾发于脑后,见人不拜,但屈膝。不奉佛,不知节序,惟信巫鬼,毒悍好斗,兵不离身。服食恶陋。男子以布二幅缝合而挂体,露两臂,无襟袖领缘,寝无衾床,拳屈而卧。妇人织红黑布幅搭于右肩,穿左胁而扱于胸前,别用布一幅蔽腰。饮食不用箸。

物产[编辑]

  • 稻之属七。麻线、鼠牙、香榖、光头、金裹银、银裹金、麻雀皮。
  • 来麰之属四。大小麦、玉麦、燕麦。
  • 荞稗之属四。甜荞、苦荞、龙瓜稗、鸭瓜稗。
  • 菽之属六。蚕豆、黄豆、赤豆、菉豆、湾鹊豆、豆。
  • 菜茹之属十六。芦菔、白芹、麦、兰、菘、波瓠、苋、笋、蕨、姜、葱、韭、薤、蒜、茄。
  • 瓜之属四。冬瓜、黄瓜、丝瓜、甜瓜。
  • 薯蓣之属六。山药、山簪、甜薯、红薯、紫蓣、白蓣。
  • 药之属三十三。天门冬、麦门冬、车前子、柯子、栀子、薏苡仁、活鹿草、白芷、茴香、牵牛、王不留行、覆盆子、婴粟、荆芥、薄荷、枸杞子、紫花地丁、一枝箭、红花葛根、香附子。
  • 菌之属五。鸡稷、茴香、蕈、白蕈、木耳。
  • 果之属十九。桃、梨、梅、杏、李、柹、石榴、枇杷、猩猩、多罗密、銕核桃、粟、木瓜、荼子、橙、香缘、橄榄、馀耳子、桐子。
  • 蓏之属六。蓤、藕、芭蕉、茨菰、甘蔗、荸萕果。
  • 香之属三。降真、干打、桂皮。
  • 竹之属六。濮竹、水竹、紫竹、筋竹、实心竹、藤竹。
  • 木之属十九。松、柏、杉、杨、柳、紫榆、梧桐、冬青槐、马缨、桑、柘、榖、㯶闾、皂角、山樱、棠梨、多罗密、伯线、木锦。
  • 花之属四十二。牡丹、芍药、五色菊、绣球、蝶珠花、桃、杏、李、梅、梨、棣棠、荼䕷、莺粟、剪春罗、杜鹃、茉香、石榴、葵、丁香、檐卜花、凉姜、山丹、鸡冠、石竹、萱花、西番莲、扁竹、紫薇、素馨、玉簪、木槿、石斛、水仙、荷花、木犀、蓼花、水族、𬞟花、茉莉、山樱桃、榆花。
  • 草之属六。香兰叶、镂金叶、镂银叶、扶留、蒟、酱苕、莎。
  • 禽之属三十七。鹤、雉、戴胜、鸠、黄鹦、画眉、练雀、翡翠鹰、燕、鵙、鹦鹉、百夷鸡、松鸡、孔雀、水䳫、鹭、鸳、鹡鸽、青鹧、紫背鸬、兹麻雀、鹊、鹤、鹧鸪、山呼鹌鹑、白头公、黑头公、鹗、鹃、阳雀、布谷、泽雉、鸭。
  • 兽之属十八。鹿、虎、豹、麂、猿、熊、豺、狼、竹、松鼠、㯶鼠、豪猪、野猪、山驴、山羊、玉百径、穿山甲、矮脚狗。
  • 虺虫之属九。乌蛇、碎蛇、土蜂牙、水虹、瑟虫、螃蟹、螟蛉、蝪、蜥蜂。
  • 鳞介之属八。细鳞鱼、流黄鱼、刀鱼、蟮、石蟹、虾、田螺。
  • 饮馔之属十五。密酥、乳线、密煎酪、酥茶、榖茶、蓬饵、𩝐饼、柜蒻、香笋、蓝檽、香油、春馌、蜂牙腐。
  • 物货之属六。鹅毛被、鸽花锦、纸靛、黄蜡。

堤闸[编辑]

  • 天泽塘。在乐平山椒。其麓有田亩,艰于灌漑。知府猛寅凿塘注水,自是农人不复熯旱之忧矣。塘周围半里许。
  • 腊门河。在府治北十里。灌漑田禾,民资其利。南流与顺宁河合。

桥梁[编辑]

  • 遵化桥。在麻陋缺村。
  • 归义桥。在甸中村。
  • 永安桥。在官宅北。上覆瓦屋,翼以扶阑。知府猛寅建。
  • 迎恩桥。在府治北五里。知府猛寅建。
  • 祝嵩桥。在府治东五里,跨顺宁河之中流。知府猛寅重修,石其址以醒水道,甃两涘以御冲鈌,屋其背以障风雨。习仪经此,故名。
  • 靖边桥。在坪裹村南,跨顺宁河之下流。郡中义民合工重建,长七丈,阔二丈,上有扶闱瓦屋。
  • 掬春桥。在府治北。水自凤山下泻,桥以跨之,上有瓦屋扶阑。
  • 藤桥。在阿泽河。河水东注,土人构藤桥以济往来。
  • 浮桥。每至正月时,郡人山汤沐浴,编竹为浮桥于澜沧江上。桥长十五丈,广五丈,人马经之,如卧虹之状。〔修撰杨慎诗〕:千尺长虹卧锦波,悬橦度索笑牂牁。玉关金锁随开阖,水客较人杂嗖歌。漫道鼋鼍梁碧海,卢传乌鹊驾银河。堪怜来往惊鸿影,步步尘香袜罗。
  • 阑沧江渡。在府治东北八十五里,舟楫无虚日。〔董难早春渡江诗〕:万树勾芒动早春,长途寒峭恼征人。烟萝羃羃欲啼鴂,春水迢迢将白𬞟。尺素燕边劳问候,吴钩天外挂酸辛。销魂更见平芜渺,落日沙头吝问津。
  • 黑惠江渡。在赤龟山下。〔毛沂诗〕:江畔青青草,江汀白白𬞟。江云春树暮,愁杀渡江人。

宫室[编辑]

  • 眺阙楼。在治东一里许。飞甍驾空,凭栏远望,有一发中原之想。知府猛寅颜之曰眺阙。
  • 瞰川楼。治西南半里。宏敞钜丽,远瞰平川,水色山光,交相映带。
  • 聚书楼。知府猛寅远购经史子集,建楼以贮之。又名万卷楼。
  • 辔景亭。在治西三里陶家园。水竹环匝,清景快人,游赏者多即之。
  • 蕴古泉亭。在府治西。方言谓泉为蕴,谓涌为古。其泉清彻,可鉴毛发,盛夏游之,凉沁肊骨。上构福寿亭。

永宁府[编辑]

沿革[编辑]

古名楼头赕,地接吐番,又名荅蓝。么㱔蛮祖泥月乌逐出吐番,遂居其地。唐时属南诏蒙氏,后为么㱔蛮所据。宋时属大理段氏。元世祖驻日月和,即此。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四年,置茶蓝管民官。十六年,改置永宁州,属北胜府。皇明洪武中,属鹤庆府。二十九年,改属澜沧卫。永乐四年升为府,领长官司四。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三代 近吐藩,为荒服地
么㱔蛮据
南诏据
段氏据
北胜府 永宁州
皇明 云南布政司 永宁府 草甸长官司、刺次和官司、香罗长官司、瓦鲁之长官司

〔属司沿革〕[编辑]

革甸长官司 刺次和长官司

香罗长官司

瓦鲁之长官司。以上四长官司,俱皇明永乐四年置。

疆域本府编里四。[编辑]

〔东〕三百里至四川行都司盐井卫界,〔南〕二百五十里至澜沧卫蒗蕖州界,〔西〕一百里至丽江军民府宝山州界,〔北〕三百三十里至西番界。府东北二百四十里为刺次和长官司,西北一百二十里为革甸长官司,北一百五十里为香罗长官司,二百八十里为瓦鲁之长官。自府治一千四百五十里至布政司,八千六百六十里至应天府,一万二千一百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东邻蜀界,西接丽江,南连北胜,北控吐蕃。地广人稀,山川险阻。

山川[编辑]

〔众山〕[编辑]

  • 干木山。在府东南一十五里,高八十馀丈,根盘百馀里,一名孤山,又名狮头山。
  • 六捏山。在刺次和长官司治西。
  • 干如山。在革旬长官司治北。
  • 卜兀山。在香罗长官司治西。
  • 刺不山。在瓦鲁之长官司东北三十里。
  • 三岛。在府治东三十里泸沽湖内,高可百丈,上官立水寨于其上。

〔大川〕[编辑]

  • 金沙江。在瓦之长官司西,语具大理大川下。
  • 泸沽湖。在府东三十里,即鲁窟海子,中有三岛。

〔众川〕[编辑]

  • 罗易江。源自菠药州,北流过腐境。
  • 勒汲河。源出西番,流经府治北,东入盐井卫。
  • 温泉。在府东北六十五里瓦都寨傍。

古迹[编辑]

  • 勒汲蕃墩。勒汲河由吐蕃而来,府地切近土蕃,府人与蕃杂居,常为蕃人所凌,故昔人筑一墩以界之。今云南有事,即调永宁土官,土官即率蕃人入窥内地,非善策也。

风俗[编辑]

郡中多么㱔蛮,习虽朴野,气则勇厉。住在山腰,以板覆屋,俗皆披毡,富者至二三领,暑热不去,首戴喜鹊窝帽。郡辖四长官司,皆西番,性最暴悍,随畜迁徙。又有野西番者,倏来倏去,尤不可制。

物产[编辑]

  • 金之属二。金、铁。
  • 荞麦之属二。燕麦、苦荞。
  • 菜之属三。蔓菁、萝卜、青菜。
  • 兽之属七。獐、麂、野牛、豹、马、黄牛、牦牛。
  • 药之属二。鹿茸、石菖蒲。
  • 木之属三。松、柏、栗。
  • 鱼之属三。黄皮鱼、鳅、鳝。
  • 食货之属四。盐、梅、膏、苦酒、曲、麻布。

桥梁[编辑]

  • 开墓桥。在府前,每岁水泛时,人病涉,因建桥以济之。遇朽,本府土官量修。
  • 海门桥。在府治西。虹跨鲁窟海门,其流通四川打冲河,达川江桥外盐井界。

镇沅府[编辑]

沿革[编辑]

古西南极边地,濮洛杂蛮元史云:昔朴、和泥二蛮所居。唐时,南诏蒙氏为银生府之地。其后,金齿僰夷侵夺之。宋时,大理段氏莫能复。元初内附,立威远州,属威楚路。后置案板寨,属元江路。皇明洪武三十三年,改置镇沅州。永乐四年,升为府,领长官司一。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三代 西南荒服地
南诏据 银生府地
金齿僰夷据
威楚路 威远州
元江路
皇明 云南布政司 镇沅府 禄谷寨长官司

〔属司沿革〕[编辑]

禄谷寨长官司

  • 皇明永乐十年置。

疆域本府编里五。[编辑]

〔东〕二百里至者乐甸长官司界,〔南〕三十里至威远州界,〔西〕三十里至景东府界,〔北〕三百里至楚雄府南安州界。府东北二百五十里为禄谷寨长官司。自府治一千二百里至布政司,八千六百里至应天府,一万二千四百五十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依山为郡,藉水丛居。郡志。

山川[编辑]

〔众山〕[编辑]

  • 案板山。在府城东北,高百馀仞,形如几案,旧寨以此名。
  • 石山。在府城东。
  • 波弄山。在府城西,山势起伏,重叠如波涛然,故名。
  • 乌连山。在府城东北,乌常集焉。
  • 马容山。在长官司北八十里,高千馀丈,根盘数百里,石路隘狭,仅容一马。
  • 小不旧山。在禄谷寨东一百一十里。
  • 石罗山。在六谷寨南一百里。
  • 纳罗山。在禄谷寨西二百里,山多虎豹,土人呼藏为纳,虎为罗。

众川[编辑]

  • 杉木江。源出者乐旬,流经府治南,下流入威远州界,江岸多产杉木。
  • 马涌江。源出纳楼茶旬,经禄谷寨东,下流合浪江。
  • 南浪江。源出纳罗山,经禄谷寨南,下流入宁远州界。
  • 盐井。有六,皆出波弄山上下。土人掘地为坑,深三尺许,纳薪其中焚之,俟成炭,取井中之卤浇于上,次日视炭与灰,皆为盐矣。其色黑白相杂,而味颇苦,俗呼白鸡粪盐,交易亦用之。

风俗[编辑]

  • 郡多僰夷,病不用医药,惟信巫鬼。妇勤耕蚕,略无暇产子,即浴于江,归付其夫。

物产[编辑]

  • 稻之属五。干谷、青芒、光头、金裹银、白香榖。
  • 糯之属二。香糯、圆糯。
  • 菜茹之属六。笋、匏、芹、茄、菘、蕨。
  • 竹木之属三。苦竹、藤、杉。
  • 禽之属五。孔雀、白鸥、山呼矮脚鸡、鹧鸪。
  • 果之属二。南枣、土瓜。
  • 食货之属二。莎罗皮、土盐。

北胜州[编辑]

沿革[编辑]

战国、两汉属白国,时铁桥西北有施蛮者据之。唐贞元中,南诏异牟寻始开其地,名北方赕,徙昆弥河白人及猡猡么㱔蛮以实其地,号剑羌,又名其地曰成偈赕,又改名善巨郡。宋时,大理段氏以高大惠治之,改为成纪镇。元宪宗三年,其酋高俊内附。至元十五年,置施州。十七年,改北胜州。二十年,升为府,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皇明洪武十五年,复为州,属鹤庆军民府。一十九年,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以州隶之。正统六年,改隶云南布政使司,与卫同治,又以蒗蕖州属卫,隶云南都指挥使司。

〔沿革表〕澜沧卫同。[编辑]

总部 州县
战国 白国地
施蛮据
南诏据 北方赕
成偈赕
善巨郡
段氏据 成纪镇
施州
北胜州
丽江路宣抚司 北胜府 蒗蕖州
皇明 云南布政司 北胜州

〔澜沧卫属州沿革〕[编辑]

蒗蕖州

  • 峙地,名罗共赕,猡猡、么㱔三种蛮世居之。
  • 宪宗时内附。至元中,以罗共赕置蒗蕖州,属丽江路,后改属北胜州。
  • 皇明洪武十五年属鹤庆府,二十九年改属本卫。

疆域[编辑]

〔东〕四百里至姚安军民府大姚县界,〔南〕一百八十里至大理府宾川州界,〔西〕四十里至鹤庆府顺州界,〔北〕二百一十里至永宁府界编里十五。自州治一千二十五里至云南布政司,八千三百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至顺天府,卫北一百八十里为蒗蕖州编里三

形势澜沧卫同。[编辑]

东有石峡,与蜀分界。南有金沙,倚江为险。两省厄塞,控制吐蕃。

蒗蕖据丽江之东北,胜永宁界其南北。

山川[编辑]

〔名山〕[编辑]

  • 九龙山。一名九头山,在州治南百里,高万丈馀。于麓仰视,则九山皆齐;登顶俯瞰,则众山皆在其半,能四顾千里。

〔众山〕[编辑]

  • 乌洞山。在州治西二里,上列五峯,下一洞,广丈馀,深不可测。
  • 拜佛台山。在州治西。
  • 东山。在州东三里,石壁闲有刻吴道子画释迦、观音二像。
  • 甸头山。在州北三十五里,群峯耸列,林木森蔚。
  • 澜沧山。在州西南二里,高二百馀丈。
  • 大坡难岭。在州东南百里,高二万馀丈,山顶有龙湫,闻人声则风雹立至。
  • 伏龙山。在州南四十里。
  • 乌鸦。在州南十里,形如削玉。
  • 红石岩。在州西北三里,山崖赤色,故名。
  • 金水苍山。在州西南三里。
  • 三刀山。在州治西三里,武侯征南辟之。
  • 老虎山。在州南一百三十里,山形如虎而怪,往来独行者俱被摄没。汉诸葛南征至此,遂斩其首,分为三。
  • 现钱山。在州治东二里,山面铺乱石,形如铜钱,故名。
  • 香罏峯。在州治东二里,三山耸立如鼎足,故名。
  • 三泉山。在州东南三里,上有石崖涌出三泉,山下居民资其灌漑。
  • 鸡鸣山。在州治西二十里。
  • 笔架山。在州治东三里,三峯秀峙,如笔架状,景为笔岫晴岚。
  • 象鼻岭。在州治南一百四十里。
  • 白角山。在蒗蕖州西白角乡。
  • 绵绵山。在蒗蕖州治西南绵绵乡。

〔大川〕[编辑]

  • 程海。在州治南四十里,周八十馀里。相传本陆地,有姓陈者居此,忽一夕沉为海,故名。

〔众川〕[编辑]

  • 㟍峨海。在州治东南三十五里。
  • 程湖。在州治南五十里许,灌漑田亩,下流入金。沙江。
  • 桑园河。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流入金沙江。
  • 大港子河。一名沙河,在州治北五里,民名资其灌漑。
  • 五浪河。在州治西五十里,源出四川。
  • 三渡河。在州治南一百四十里,旋绕三围,故名。
  • 九龙潭。在州治西十五里,泉有九眼,灌田万馀亩,下流入金沙江。
  • 大龙潭。在州治南一百四十里,有泉百眼,灌田。
  • 小龙潭。在州南二百三十里,四时不竭,晨煖日寒。
  • 春水泉。在州治西北五里,水清,味如醴。每岁春,居民酒馔赴泉畔为宴乐,汲水和盐梅诸物饮之,谓之吃春水。
  • 温泉。二所,一在州南枯木村,一在沙田村,浴袪疾。
  • 罗易江。在蒗蕖州治东,流入宁永府。
  • 白角河。在菠蕖州治西南,流入西蕃界。

古迹[编辑]

  • 磨崖碑。在州治东山洞中,壁上有磨崖碑,字说莫辩。
  • 㟍峨故城。在州治南五十里峨㟍村,蒙氏时所筑,遗址尚存。
  • 小吉都故寨。在州东五里,元时土酋高斌祥驻兵于此。
  • 大德古钟。在大德寺前,段氏时铸,建楼以栖之。境内有风雹,击之可止。
  • 程海磁枕。相传昔有渔者纲得一磁枕,色青碧,土人呼为龙枕。每岁首验其润燥,以占岁之丰凶。今在龙王庙。
  • 祭锋台。在州治南三十里,昔武候征南,见山形类虎,斩之,祭锋于此。
  • 程海古碑。相传渔者纲鱼偶获石碑,上题曰大圣程河妙感景帝,盖蒙氏伪封也。其碑洒水数十年,至今始干,尚有润。

风俗[编辑]

气习朴野,勤于耕织。置卫以来,境土不惊。建学之后,人文渐盛。惟四方恶少,聚党构讼,为风俗之累。境内之夷数种,其名猡猡、么㱔、冬门、寻丁、俄昌,巢处山林,挟兵带弩,以采擸为生而巳。蒗蕖俗尚争竞,勇厉善战。馀与北胜州同。

物产[编辑]

  • 稻之属九。香白、玉黑、红榖、柳条、松子、虎皮、大糯。
  • 黍稷之属五。饭芦粟、麦芦粟、灰条稷、早粟、寨粟。
  • 来麰之属五。大小玉燕麦、秃麦。
  • 菽之属十。蚕豆、黑豆、红豆、饭豆、菉豆、青皮豆、黄豆、羊眼豆、茶豆、豌豆。
  • 荞之属二。甜荞、苦荞。
  • 菜。茹之属十九。青白菠苋、芹菜、茄、葱、蒜、韭、葫芦、蔓菁、麦、兰菜、甜菜、参菜、芫荽、竹、笋、豆、牙菜、豌豆菜、萝卜。
  • 瓜之属四。冬瓜、丝瓜、王瓜、匏瓜。
  • 薯蓣之属四。薯、山筑、红蓣、紫蓣。
  • 菌之属十。鸡、㯶、香蕈、木耳、发、烂紫、牛乳菌、脂菌、松菌、格菌、白菌、刷蕃菌。
  • 药之属二十七。川芎、茴香、茵陈、茯苓、黄精、黄芩、芍药、苦参、南星、半夏、白芨、柴胡、防风、紫苏、薄荷、荆芥、牵牛、干葛、牛膝、苍耳、三棱、破故纸、麦门冬、天门冬、何首乌、牛旁子、车前子。
  • 花之属天十九。山茶、海棠、香兰、芙蓉、牡丹、末香、粉团、芍药、绣球、蝴蝶、罂粟、荼䕷、夜合、石榴、葵花、丁香、栀子、山丹、鸡冠、石竹、龙爪、扁竹、紫薇、素馨、玉簪、木槿、石斛、刺桐、金凤、桂、菊、樱桃、杏、梅、桃、李、剪春罗、映山红、月月红、玉蝴蝶。
  • 果之属十五。桃、梨、李、杏、樱桃、石榴、枇杷、松子、木瓜花、红栗子、杮子、羊枣、杨梅、唐球子。
  • 竹之属五。紫苦鸪、凤尾观音。
  • 木之属十六。松、柏、槐、梨、栗、柳、检、榛、乌木、桑、柘、和木、黄白杨、青皮、水冬瓜、罗汉松。
  • 鳞介之属十二。鲤、鲫、鳅、䦅、金鱼、白鱼、油鱼、花鱼、青鱼、细鳞鱼、玳瑁鱼、螺蚕。
  • 禽之属十九。鹤、雉、鹳、莺、鹦鹉、白鹭、鹌鹑、鹧鸪、画眉、鸳鸯、锦鸡、山呼、野鸦、松鸡、燕、鹊、蜡嘴、啄木冠、酸爪鸡。
  • 兽之属十三。虎、豹、熊、麞、麂、鹿、兔、猿、毛牛、石羊、羚羊、山驴、豪猪。
  • 金货之属十四。铜、铁、丝、蜡、麻、土锦、土䌷、毛带、紫榆筋、花绢、麘香、降真香、柏香、樟木香。

堤闸[编辑]

  • 九龙潭堤。在州治西北三十里,灌田万馀亩。
  • 盟庄坝。在州治西三十五里,民资其利。
  • 河草坝。在州治西南三里。
  • 长沟坝。在州治北三十里。
  • 观音箐坝。在州治东三里,居民便之。
  • 海闻。在州治南七十里。
  • 包家闸。在州治南八里,居民畜牧称便。

桥梁[编辑]

  • 长安桥。在州治南一里。
  • 来重桥。在州治南。
  • 太平桥。在州治南二里。〔云南县进士周臣记略〕:沧城南径绝两牛鸣,地有名曰太平,实当冲衢。方时七八月,汪然病涉而无吿者,几馀稔矣。其邦李氏科者,诒榖自祖,独顾榜徨恻侧,兴与焉。以事事峻堤以利杀,翼岸以苞盘,横才不逾寻,纵约亦馀数百丈。以戊戌春鸠工,迄己亥冬落成。
  • 观澜桥。在州治南五里。
  • 碧溪桥。在州治东。
  • 济江桥。在州治南二百里。
  • 通江桥。在州治南二百里。
  • 大河桥。在州北五里。
  • 三步两座桥。在州治北三里。
  • 三渡河桥。在州治南一百五十里。
  • 桑园桥。在州治南二百五十里。
  • 通川桥。在州治北五里,通四川路。
  • 永安桥。在州治西二十里。
  • 上江桥。在州治西一百五十里。
  • 下江桥。在州治南二百里。

新化州[编辑]

沿革[编辑]

旧为马龙、他郎二甸,阿僰诸部蛮自昔据之。元宪宗时内附,立为二千户所,属宁州万户府。至元十三年,以马龙等甸管民官倂于他郎置司,属元江路。皇明改为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直隶云南布政使司。弘治间,改为新化州,置流官,仍隶布政使司。

〔革沿表〕[编辑]

总部 州县
阿僰诸部蛮据 马龙甸、他郎甸
宁州万户府 马龙甸千户所、他郎甸千户所
元江路 马龙甸、他郎甸、沙才甸、泥大甸
皇明 云南布政司 新化州

疆域[编辑]

〔东〕二百二十里至临安府嶍峨县界,〔南〕二百七十里至元江军民府界,〔西〕三百四十里至者乐甸长官司界,〔北〕四百三十里至楚雄府南安州界。自州治五百里至云南布政司,七千八百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五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两山对峙于东西,长江经流于东南,地接威楚郡,势扼蒲剌蛮。

山川[编辑]

〔众山〕[编辑]

  • 迤陑山。在州治东,山势来自昆阳,连属不绝。
  • 迤阻山。在州治西,与迤陑山对峙。
  • 彻崇山。在州治北五十里,林木萧郁,岩石峻险,延长一百五十里。
  • 矶阁山。在州北一百里。五峯耸秀。峯北,一泉下注。
  • 马笼山。在州西一百里,旧名马笼,蛮酋常结寨其上,号马笼部。
  • 陀崆山。在马笼山北,险峻,上有砦,土酋居之。
  • 法龙山。在陀崆山北,亦险岐,土酋居其上,遗砦犹存。

〔众川〕[编辑]

  • 摩沙勒江。源自大理白崖城,流经本州东南八十里,东注元江,入交阯界。夏秋潦涨,饮者辄中瘴疠,惟百夷男女四时浴其中。
  • 温泉。在彻崇山下,其热如汤,路险人迹罕到。

风俗[编辑]

耕种虽勤不治常产。居夷二种:一曰僰夷,能居卑湿,女劳男佚,蚕桑捕鱼。一曰蒲蛮,好居高山,艺荞采猎,随处迁居。

物产[编辑]

  • 稻之属六。金裹银长芒毛榖干榖香榖红榖。
  • 黍秫之属三。黍秫膏梁。
  • 麰之属二。大小麦。
  • 荞稗之属三。甜苦蒿铁稗。
  • 菽之属四。南豆黑豆黄豆豌豆。
  • 菜茹之属十。萝卜苦菜茄葫芦波芹苋笋蕨白菜。
  • 薯蓣之属四。薯山药紫白蓣。
  • 瓜之属二。王瓜冬瓜。
  • 药之属六。鳞蛇胆天门冬金银花麦门冬地检何首乌。
  • 木之属七。杉桤松柳水冬瓜和木栗。
  • 禽之属八。孔雀鹦鹉山呼山八哥鹌鹑野鸡拖白练白关。
  • 兽之属七。熊豹獐麂兔猿鹿。
  • 货之属四。沙罗布、绵花土布、羊肚被。

堤闸[编辑]

  • 六婻塘、渺刺塘。俱在屼㟽乡。
  • 邦那圩、登竜渠。俱在禄库乡,可以备早潦,资耕稼。
  • 龙王庙堤。隆庆六年,知州麦天惠导溪水甃石堤,以灌近州归召等乡田地。

桥梁[编辑]

  • 𣵾泥桥。跨𣵾泥河,春夏水涨,势甚凶涌,知州麦天惠构木为桥。

者乐甸长官司[编辑]

沿革[编辑]

汉时为荒服地。唐时南诏蒙氏属马龙、他郎二甸,地曰猛摩,夷名者岛,以银生府管之。后为阿僰诸部蛮所据,虽段氏莫能复。元至元间,属他郎甸管民官,隶元江路。皇明洪武末,分置者乐甸长官司,隶云南布政使司。

〔沿革表〕[编辑]

总部 州县
荒服地
蒙氏据 银生府 马龙甸、他郎甸
阿僰诸部蛮据
元江路 他郎甸管民官 猛摩
皇明 云南布政司 者乐甸长官司

疆域[编辑]

〔东〕三百四十里至新化州界,〔南〕三百二十里至钮兀长官司界,〔西〕八十里至镇沅府界,〔北〕一百里至景东府界。自司一千一百七十里至布政司,八千二百一十五里至应天府,一万一千六百四十五里至顺天府。

形势[编辑]

据山附水,险僻之区。《云南志》。

山川[编辑]

〔名山〕[编辑]

  • 蒙乐山。在司东二百里,一名无量山。巍然高峻,行一日方至其顶。中有毒泉,人畜饮之即死。蒙氏封为南岳。详见景东府。

〔众山〕[编辑]

  • 者岛山。在司治北。

〔众川〕[编辑]

  • 景来河。源自景东府,流经本甸,下入马龙江。

古迹[编辑]

  • 空中栋柱。蒙乐山,世传阿育王娶女处。上有殿,其栋柱自空中而来。

风俗[编辑]

境内僰夷以毡、布、茶、盐贸易,或五日一集,十日一集。旦则妇,日中则男,更代为市。凡宴会,妇人皆不与。酋长死,非其子孙别立者,众共击之。

物产[编辑]

  • 稻之属五。金裹、银长、芒毛榖、虎皮糯、鼠牙糯。
  • 黍秫之属三。黄黍、白黍、芦粟。
  • 麦之属二。大小麦。
  • 荞稗之属二。苦荞、甜荞。
  • 菽之属四。黑豆、菉豆、黄豆、南豆。
  • 菜之属五。萝卜、苦菜、蕨菜、树头菜、芹笋。
  • 果之属二。藤果、羊桃。
  • 药之属二。蟒蛇胆、阿魏。
  • 木之属二。杉桤。
  • 禽之属三。孔雀、鹦鹉、山呼。
  • 兽之属二。熊豹。
  • 物货之属五。绵花、羊肚、被莎罗布。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沿革[编辑]

蛮名车里,即产里。伊尹四方献令,产里以象齿、短狗为献。元世祖命将兀良吉䚟伐交趾,经其所部,悉降之。至元中,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领六甸。后又请置耿冻路耿当、孟弄二州。皇明洪武十七年,改置车里军民府。十九年,改宣慰使司。

疆域[编辑]

〔东〕至落恐蛮界,〔南〕至波勒蛮界,〔西〕至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界,〔北〕至元江军民府界。自司治西北一百八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猛永山、沙木江

风俗[编辑]

民皆僰夷,性颇淳,额上刺一旗为号。作乐以手拍羊皮长鼓,而间以铜铙、铜鼓、拍板。其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

物产[编辑]

𬬭石、铜、木香、沉香。

木邦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沿革[编辑]

旧名孟都,一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立木邦军民总管府,领三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木邦府,后改木邦军民宣慰使司。

疆域[编辑]

东至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界,南至速克刺蛮界,西至缅甸宣慰使司界,北至芒市长官司界。自司治东北三十五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风俗[编辑]

夷类数种,男子皆衣白,文身髨发,摘髭须,修眉睫。妇人则白衣桶裙,耳带金圈,手带象镯。男贵女贱,虽小民视其妻如奴仆。耕织、贸易、差徭之类皆系之。

物产[编辑]

响锡、胡椒。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沿革[编辑]

地名香柏城。元至元二十六年,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皇明洪武十五年,改为云远府。十七年,改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山川[编辑]

  • 鬼窟山。在司治极为险隘,夷人据为硬寨。

风俗[编辑]

民性生野,小有衅隙即构兵。其土下湿,夜寒,多濒江为竹楼以居,一日数浴。馀俗与木邦同。

物产[编辑]

琥珂、碧瑱、马䗲。巨蟒也,有四足,胆可解诸毒。

缅甸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沿革[编辑]

古西南夷,不知何种。其地旧有江头、太公、马来、安正国、蒲甘、缅王五城。元至元中,屡讨之。后于蒲甘、缅王城置邦牙等处宣慰使司。皇明洪武二十九年始归附,立缅甸军民宣慰使司。

疆域[编辑]

东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南海,西至戛里界,北至陇川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三十八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 金沙江。地势广衍,江阔五里馀,水势甚盛,缅人恃以为险。

古迹[编辑]

  • 江头城。在腾冲西南十五日程。
  • 太公城。在江头城南十日程。
  • 马来城。在太公城南八日程。
  • 安正国城。在马来城南五日程。
  • 蒲甘缅王城。在安正国城西五日程,去大理五十馀程,所谓缅中五城也。

风俗[编辑]

夷性柔而诈,有屋庐以居,象马以乘,舟筏以济。其文字进上者用金叶写之,次用纸,次用槟榔叶,谓之缅书。男子善浮水,绾髻于顶前,用青白布缠之。妇人绾髻于后,不施脂粉,专事佛敬僧,有大事则抱佛说誓,质之僧,然后决。

物产[编辑]

  • 象。
  • 犀。
  • 马。
  • 树头酒。树类㯶,高五六丈,结实大如掌,上人以曲纳罐中,而以索悬其继于实下,划其实取汗流于罐以为酒,名曰树头酒。或不用曲,惟取其汗熬为白种,其叶即贝叶,写缅书用之。
  • 椰子。
  • 石油。自石缝流出,臭恶而色黑,可搽毒疮。
  • 白𣱃布。
  • 兜罗锦。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沿革[编辑]

世传其土酋有妻八百,各领一寨,因名八百媳妇。元初征之,道路不通而还,后遗使招附。元统初,置八百等处宣慰使。皇明洪武二十四年,其酋来贡,乃立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疆域[编辑]

〔东〕至老挝宣慰使司界,〔南〕至波勒蛮界,〔西〕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北〕至孟艮府界。自司治北三十八程至布政司,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 南格刺山。在车里、八百之界。山上有河,其南属八百,其北属车里。

风俗[编辑]

民皆僰夷,性颇缓,刺花样于眉目间。其男女服食皆与木邦同,但与客相见则把手为礼。亦事佛如缅。

物产[编辑]

  • 象。土酋畜之骑坐,凡战斗用为前阵。
  • 白檀香。
  • 安息香。

老挝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沿革[编辑]

俗呼曰挝家古,即越裳氏。皇明永乐三年,其酋备方物入贡,始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

疆域[编辑]

〔东〕至水尾界,〔南〕至交阯界,〔西〕至宁远界,〔北〕至车里宣慰使司界。自司治西北六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风俗[编辑]

民皆僰夷,衣服饮食类木邦。性犷悍,身及眉目皆刺花。酋长居高楼,见人不下楼。部属见之,则所至之地名曰等限,使客亦然,而设通事引之以至其地。

物产[编辑]

犀、乳香、西木香、鲜子、柯子。

孟定府[编辑]

沿革[编辑]

旧名景麻。元至元二十六年,立孟定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隶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置孟定府。

疆域[编辑]

〔东〕至威远州界,〔南〕至木邦宣慰使司界,〔西〕至陇川宣抚司界,〔北〕至镇康州界。自府东北一十八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风俗[编辑]

民皆僰夷,男子光头、赤脚、黑齿,着白布衣,戴细竹丝帽,以金玉等宝饰其顶,遍插翠花翎毛之类,后垂红缨。妇人出外,戴漆藤大笠,状类团牌,顶尖,身衣丈绣,饰以珂贝。

物产[编辑]

  • 香橼。比之南安州者为尤大。

孟艮府[编辑]

沿革[编辑]

蛮名孟掯,在古未详何国。皇明永乐四年,始来归附,置孟艮府。

疆域[编辑]

东至车里宣慰使司界,南至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界,西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北至孟琏界。自府治北三十八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风俗[编辑]

与木邦、八百同。

南甸宣抚司[编辑]

沿革[编辑]

旧名南宋。元至元二十六年,置南甸路军民总管府三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南甸府。永乐十二年,改南甸州。正统八年,升宣抚司。

疆域[编辑]

东至永昌军民府潞江安抚司界,南至陇川宣抚司界,西至干崖宣抚司界,北至腾越州界。自司治东北二十二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众山〕[编辑]

  • 丙弄山。在同东一十里。相传昔有僧自大理来,坐化于此,变为石人。后经兵毁,止存其头,土人成奉祀之。
  • 蛮干山。在司东一十五里。土酋恃其险阻,世居其上。
  • 温泉山。在同东二十五里。居峯叠嶂,连亘二十馀里。林木险森,下有温泉。
  • 沙木笼山。在同南一百里。上有关,立木为祸,出汇一里。
  • 南牙山。在同西一百八十里。山甚高,延袤一百馀里。树木阴翳,官道经之。上有石梯,夷人以此据险。又有清泉,下流入南牙江。

〔众川〕[编辑]

  • 小梁河。在同东北三十里,源有二,一出腾冲赤土山麓,一出腾冲缅箐山麓,至此合为一,西南流至于崖,为安乐河,而合于大盈江。其在司境,流经南牙山西南,又谓之南牙江。
  • 孟乃河。在司东南一百七十里,即腾越州龙川江之源。
  • 大盈江。源自腾冲,流至司境,过镇西,人缅甸。

物产[编辑]

  • 孔雀。
  • 叫鸡。昼夜依时而鸣。
  • 红藤蔑。夷妇用为腰饰。

风俗[编辑]

民皆僰夷,俗与木邦同。其结亲则用榖茶二长筒,鸡卵五七笼为聘礼,客至则以榖茶供奉,手拈而食之。

干崖宣抚司[编辑]

沿革[编辑]

其地旧名干赖赕,曰渠澜赕,僰夷居之。元中统初内附。至元中,置镇西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镇西府,后为干崖长官司。正统间,升宣抚司。

疆域[编辑]

东至南甸宣抚司界,南至陇川宣抚司界,西北俱至南甸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二十三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众山〕[编辑]

  • 云晃山。在司南一十五里,上有瀑布泉,即云晃河之源也。
  • 云笼山。在司东二十五里。
  • 白莲山。在司北六十里,中有一峯,林峦耸拔,上官居其麓,下有白莲池。
  • 刺朋山。在司西一百馀里,林木阴森,四时苍翠。

〔众川〕[编辑]

  • 云晃河。在司治南,源出云晃山,下流与云笼河合,灌田千馀亩。
  • 安乐河。源出腾冲,经南甸,迤逻至云笼山之麓,亦名云笼河。沿至司治北,折流而西一百五十里,为槟榔江。至北苏蛮界,注金沙江,入于缅中。
  • 止西河。在司东北三十里,源出云笼山,流十五里,与云笼河汇合。

风俗[编辑]

境内甚热,四时皆蚕,以其丝染五色,织土锦充贡。

物产[编辑]

土锦、白𣱃布、白莲花、竹、䶉大如兔,至肥可食。

陇川宣抚司[编辑]

沿革[编辑]

旧为麓川地,在芒市路东。其地曰大布茫,曰赕头附赛,曰赕中弹吉,曰赕尾福禄培,皆僰夷所居。元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置麓川路,隶金齿等处宣抚司。皇明洪武十七年,归附,置麓川平缅宣慰司。正统三年,其土酋思任发叛,大军平之,遂革其司。十一年,置陇川宣抚司于陇把。

疆域[编辑]

〔东〕至芒市长官司界,〔南〕至木邦宣慰使司界,〔西〕至干崖宣抚司界,〔北〕至南甸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二十六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马鞍山、摩梨山、罗木山俱在司境内,极高大,夷人恃以为险。泉。从石罅流出为河,热如沸汤。

风俗[编辑]

结亲用榖茶、鸡卵为聘礼,客至亦以榖茶供奉之。

物产[编辑]

大者长一尺二三寸、孔雀、毫猪、紫胶、大药、鲜子、鳞蛇、鹦鹉。

威远州[编辑]

沿革[编辑]

唐南诏银生府之地。旧为濮落杂蛮所居,大理时为僰夷所有。元至元中,置威远州。皇明因之。

疆域[编辑]

〔东〕至新化州界,〔南〕至孟琏界,〔西〕至孟定府界,〔北〕至景东府界。自州治东北一十九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蒙乐山,南堆江,谷宝江自遮过甸流至州境,下流合阑沧江。

风俗[编辑]

男女勇健,走险如飞。自蛮习俗朴野。俱旧志。

物产[编辑]

盐。境内莫蒙寨有河水,汲而浇于灰火上,炼之则成细盐。凡交易无秤斗,止以小篾箩计多寡而量之。

湾甸州[编辑]

沿革[编辑]

蛮名细赕。元中统初内附,属镇康路。皇明洪武十七年,置湾甸州,编户五里。

疆域[编辑]

东至大候州界,南至镇康州界,西至永昌军民府施甸长官司界,北至顺宁府界。自州治东北二十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风俗[编辑]

民亦僰夷。妇人贵者以象作筒,长三寸许,贯于髻,插金凤蛾,其项络以金索,手带牙镯,以红毡带束臂缠头,衣白布窄袖短衫,黑布桶裙,不穿耳,不施粉,馀俗与镇康同。

物产[编辑]

  • 茶。境内有孟通山,所产细茶名湾甸茶,榖雨前采者为佳。
  • 芭蕉。开花结实,味甘可食。

镇康州[编辑]

沿革[编辑]

蛮名石赕,本黑僰所居。元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领三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镇康府。十七年,改为州,编户六里。

疆域[编辑]

〔东〕至孟琏界,〔南〕至孟定府界,〔西〕至永昌军民潞江安抚司界,〔北〕至大候州界。自州治东北二十三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风俗[编辑]

僰蛮,形恶体黑,以青白布为衣,跣荆棘中,走如飞。男子出,妇人闭户静坐,以待夫至。遇有事,签鸡骨卜吉凶。病不服药,专祭鬼。死则刳木为棺殡之,坟上植一树为识。

物产[编辑]

  • 大药。有大如斗者,味极甘美。
  • 鲜子。大如枣,味酸。
  • 䗲胆。可解诸毒药。
  • 水乳香。

大候州[编辑]

沿革[编辑]

蛮名孟祐,僰夷所居。元中统初内附,属麓川路。皇明洪武二十四年,置大候长官司,移改为州。编户四里。

疆域[编辑]

东至景东府界,南至镇康州界,西至湾甸州界,北至顺宁府界。自州治东北二十三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 昔弥山。在州东六十里。
  • 蛮赖山。在州西六十里,其山多竹。
  • 八剌山。在州北八十里。
  • 蛮弥山。在州南二百五十里,林水阴森,崖石壁立。
  • 阿轮山。在州西南三百里,连峯叠𪩘,四时苍翠。
  • 阑沧江。在蛮弥山东南之麓。
  • 孟祐河。在州治东。
  • 孟赖河。在州南八十里。

风俗[编辑]

民有二种,百夷之俗同于湾甸,蒲蛮之俗同于顺宁。

物产[编辑]

  • 垂丝竹。其枝叶软弱,皆下垂。
  • 金刚纂。其色青,状如剌筒,性最毒。
  • 诃子。秋熟,味苦又甘。

钮兀长官司[编辑]

沿革[编辑]

蛮名也兀,在古未详何国。皇明宣德七年始归附,置钮兀长官司。

疆域[编辑]

〔东〕至元江军民府界,〔南〕至车里宣慰司界,〔西〕至威远州界,〔北〕至临安府思陀甸长官司界。自司治北一十六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风俗[编辑]

其民皆倭泥,类蒲蛮。男子绾髻干顶,白布缠头。妇人白晳,盘头露顶,以花布为套头。见人无拜礼。

芒市长官司[编辑]

沿革[编辑]

其地旧曰怒谋,曰大枯赕,曰小枯赕,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元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茫施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皇明洪武十五年,置茫施府。正统九年,改置芒市长官司。

疆域[编辑]

〔东〕至镇康州界,〔西南〕俱至陇川宣抚司界,〔北〕至永昌军民府潞江安抚司界。自司治东北二十三程至布政司,转达于京师。

山川[编辑]

  • 青石山。在司西南。峭拔千仞,奇怪万端。又司境有永贡干、孟契二山,皆高大,夷酋立寨居之,以为险要。下有芒市河。
  • 麓川江。在境西。源出昌峨蛮境,流至司境,又至缅地,合大盈江。
  • 金沙江。源出青石山,流入大盈江。
  • 大车江。源自腾越州,流经青石山下,至江头城,名大盈江,入缅地甘蒲城界。

风俗[编辑]

  • 茫施蛮,男子衣缯布,女分发直额,为一髻垂后,跣而衣皮。唐书。

物产[编辑]

  • 金沙江出、香橙、橄榄、芋、蔗、藤。

督梓:大理府知事李可华

考阅:太和县学生董学舒

缮写:杨元达

云南通志卷之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