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万历云南通志/卷17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六 万历云南通志
卷十七 杂志第十二
 

云南通志卷之十七

杂志第十二[编辑]

其目二:灾祥、怪异。

《书》曰:惟天降灾祥在德。人事天变,相为符应,故察灾祥以图政理,君子所不废也。诡怪异常之事,孔虽不语,而天下时时有之。故自夷坚以来,博识之士往往著于简策,盖怪不虚生,劝戒之道存焉耳。

云南府[编辑]

灾祥[编辑]

〔周〕[编辑]

惠王时,凤凰见碧鸡山。

〔汉〕[编辑]

平帝元始元年,益州塞外蛮夷献白雉。《列传》、《通鉴》

肃宗元和间,神马出昆明池,甘露降,白乌见。

〔元〕[编辑]

至元三年,禄丰县蝗。

至正二十一年,昆明县玉案山下产赤小犬,色如火,群吠遍野。

是年,昆明县天落铁雨,伤禾稼,民居半圯。

〔国朝〕[编辑]

吴元年二月,昆明县雪深七尺,人畜多毙。

景泰四年,昆明县大旱,民多饿死。

成化元年,禄丰县蝗无秋。

弘治十二年冬,宜良县地震,有声自西南来如雷,民居尽圯,压死以万计。旬月常震,越四年始宁。

十五年四月,嵩明州风雨大作,城南有龙拔楼三楹入云,是年大有。

正德七年,滇池水溢,荡析昆阳州民居百馀所,溺死者无计。

嘉靖七年,禄丰县大水。

十四年八月,星殒于昆明县官渡里,声如雷。

十六年、十七年,昆明县地震百十馀次,数月乃止。

十八年九月,禄丰县地震连宵,有声如雷者弥月。

二十三年正月,禄丰县有星大如日,殒于文庙。

二十五年二月,禄丰县有红霞围日者三。

二十七年,昆明县雪伤禾,大雨雹。

三十二年,富民县蝗飞蔽天。明年,大雨漂没田庐。

隆庆二年,禄丰县谷生双穗。明年,复生双穗。

万历二年,省城饥,斗米银三钱,台司以𫗴粥账之,活者万计。

怪异[编辑]

睿谟神泄。府治西二十里许有进耳山。国初,太祖高皇帝方有睿谟,未播诸外,乃衢童即谣于道,求其故,知为土地神所泄,因谪其神于雪南。后凭巫于此,进耳之名以此。

石牛移山。禄丰县西隅有两山并峙,中通众流。元时,有二石牛奔北入黑龙潭,一牛奔西入河。每天雨水涨,黑龙潭有水牛七八头随水而下,见者非死则病。河口石牛随水升沉,虽洪波十丈亦不能没,至今犹然。

判官摄妇。禄丰县星宿河,流经民居,水势汹涌。洪武间,有陈巡检者,挈家之任,过县止宿,其妇偶出不见,遂疑其堕水,遍觅不获。任满,复过县,请羽士刘可成荐荐。可成敕水府,忽河流泛溢,其妇援岸而出,夫得会。少顷,妇复死,殓棺归葬。后知为缘衣判官所摄,乃袪除之。

平地成潭。归化县治南六里白马勒村,旧为平原,岁稻。乾元隆庆六年七月十三日,有牧童忽闻地中如雷鸣,惊视,则田中水涌,高约丈许。归吿其主,往视之,则田悉成潭,源泉混混,中有金鲤,隐见无常。灌漑之利,民今赖之。

蚕书示警。嘉靖三十七年,昆阳州训导任钺家,有蚕生子,布成“不仁水火,拜吿天地”八字。次夜,又布成一州之大,可不慎之八字。书法端楷,昭然可办。事闻黔府,取阅州民隐吿禳之。是年,滇池水溢,荡析州中民居百馀所,男妇溺死者不可胜计。

大理府[编辑]

灾祥[编辑]

〔汉〕[编辑]

武帝元狩间,彩云见于白崖,遣使迹之,乃置云南县。

〔东汉〕[编辑]

章帝建初间,云南县有神鹿两头。《哀牢夷传》作云南县,《华阳国志》作点苍山。西汉之云南县,即今府治点苍山下,后汉因之。今府属云南县,去点苍山二百里,非汉之旧县地矣。《汉书》注:云南县西山,如扶风太乙之状,即点苍山也。是时,以楪榆之地置云南县,明矣。不详其地之实,而徒以其名求之,遂以隆兴和山为太乙之状,非惟山名之误,而山形亦绝不似。鸣呼!世之狗名而忘实,岂直一云南县而已耶!

〔国朝〕[编辑]

弘治五年五月,内点苍两溪大水,冲断西门城关,水入城。

十一年十月,浪穹县地震,有声如雷。

十二年,云南县地震。

十四年六月朔,大雷雨,点苍、白石二溪水涨,漂没民居五百七十馀家,溺死三百馀人。

是年,浪穹县淫雨,山崩水溢,冲圯民居,溺死一百馀人,公署文案尽漂没。

十七年二月,云南县严霜成冻。

正德初年,云南县地震,生白毛。

九年,顺荡井盐课司地震,卤源崩裂,免其盐课一千一百七十有奇。

十年五月,邓川州地大震,六月又震,八月又震。

九月,太和地震,屋墙尽仆,压死数百人。日每小震,逾月始宁。

十一年六月,邓川州大雷,击死九蛇,长丈馀,围尺半,水涨漂出,○有黑雀数万坏种苗。○是年十一月五日、六日,彩云见于邓川东南,亘数丈。明年二月二十四日,复见于正南,自辰至已乃散。

十三年,宾川州大雨雹。嘉靖元年五月,邓川一村出虫,背上各有火星三十二点,至六月始灭。

七年,云南县地震。

十年六月二日,有龙见于大理、邓川之间,四日又见,闰六月四日、八日又见。

十八年,云南县地震有声,米价腾贵。

二十四、五、六等年,太和上羊诸溪内有白物如羊群,迹之不见。

二十九年,太和槐不华,蛙无声。

三十八年,云南县大旱,减其租税。

四十一年春正月,五井提举司界麦秀两岐或三岐。○洛马井有火自空而下,大如斗,声如雷。○十二月,诺邓井灾,毁民居百馀家。

隆庆元年,云南县旱,斗米贝二十索。

六年,云南县霖潦,山崩。

万历元年,云南县彩云如绮见于西北。

怪异[编辑]

观音伏罗刹。按《白古通》。邃古之初,苍洱旧为泽国,水居陆之半,为罗刹所据。罗刹,犹言邪龙。《汉书》称邪龙云南,即今郡地也。罗刹好食人目睛,故其地居人鲜少。有张敬者为巫,视罗刹凭之。有一老人主张敬家,托言欲求片地以藏修。居数日,敬见其德容,以吿罗刹。罗刹乃见老人,问所欲。老人身披袈裟,手牵一犬,指曰:他无所求,但欲吾袈裟一展,犬一跳之地,以为栖息之所。罗刹喏,老人曰:既承许喏,合立符券以示信。罗刹又喏,遂就洱水上虚券石间。于是老人展袈裟,纵犬一跳,已尽罗刹之地。罗刹彷徨失措,意欲背盟。以老人神力制之,自不敢背,但问何以处我。老人曰:别有殊胜之居,因神化金屋宝所。刹喜过望,尽移其属入焉,而山遂闭。今苍山之上羊溪,是其地也。于是老人凿河尾,泄水之半,人得平士以居。此其事甚怪。余泛洱水岛上,盖有赤文如古篆,云是买地券。世传老人为观音化现,优波麹多预言其谶是已。今海尾有观音村,村前有铁闸伏水底,防漫流也。

观音七化。皆近苍洱。南止蒙舍北止施浪东止鸡足西止云龙。第一化。唐永徽间,有一老人,美髯,戴赤莲冠,身披袈裟,手持一钵,至蒙舍细奴逻家乞食。时农迁与子逻晟耕于巍山之不,其妻其妇将往饷田,见憎然乞食,遂食之。此一化也。再炊往馌,而僧坐不去。姑妇持馌中道,前僧业已在彼,复向乞食。姑妇惊怪,又食之。此二化也。返而复炊,持馌且至巍山,则见僧坐磐石,前有一青牛,左有白马,朱其鬣,右有白象,各驯伏上覆云气。云中有二童,予一执铁杖于左,一执方金镜于右。姑妇惊喜交作,以馌再供之。僧问何所愿,二女不知。僧曰:奕业相承。二女趋农逻等至,则但见五色云中一人持钵而坐,仿佛见二童子,唯馀磐石上衣痕及象马牛之迹耳。此三化也。第四化。南诏兴宗王蒙逻晟时,有一僧手持锡杖钵盂,牵一白犬,乞食开南郡穷石村中。村素为盗,善杀人,僧犬为其盗食。僧曰:汝村盗吾犬,暗中为盗,人无不知。村众反詈僧为诬。僧乃呼犬,犬遂嗥于数十男子腹中。相顾神失,耻僧辱已,反谓之妖。执僧杀之,解其支体,须臾复生。僧语众曰:人不可杀,死必有生,终为仇对。众恐其报复,仍执而腰斩之。须臾复生,谓众如前。众又执面杀之,焚其骨为灰,盛以截竹,弃之江心。须臾,僧裂竹而出,形体复完。此第四化也。圣僧见此方之人根品下劣,手执柳瓶,足着履,向山而去。村主王乐等走马趣之,愈追愈不及。弯弓射之,箭落皆变莲花,始稽首伏罪。村众自是弃刀折弓,各务农业。今洱河东有上沧湖,产莲花菜,是其迹也。是为第五化。圣僧又行化至李作灵之界,其人不之信也。僧遂胜空,化为观音像。众皆骇愕,鸣𨩫鼓,集村人。人集,但仿佛空中见像,光明夺目,不可凝视。众皆愧悔稽首。顷之光减,众益怅然。忽有一老人云:吾解钱,此圣容毫发不爽。众又惊喜,遂镕𨩫铜铸像,肖似俨然。村人自是奉像,相戒勿为恶,恐为圣所察。此第六化也。蒙保和二年乙已,有西域和尚普立陁诃者,入蒙国云:吾西域莲花部尊阿嵯耶观音,行化至汝国,于今何在?语讫,入定于上元莲宇。七日,始知其坐化,盖观音化身也。是为第七化。

白骡自殪。唐玄宗将登封泰山,益州进白骡,至洁伟异。上遂亲乘之,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倦。吿成礼毕,复乘而下。才下山坳,休息未久,而有司言曰:骡无疾而殪。上叹异之,谥曰白骡将军。命有司具槥椟,累石为墓,在封禅坛。今存。〔《百川学海》〕

青神分水。五代赵善政时,浪穹县天马山下有山,状如龟蛇,即善政所居。其山左涧有水,右涧无水。有樵青神者,善咒法,众樵谓之曰:若能分水于右涧乎?青神曰:不难耳。遂以斧柯触山右涧,水即涌出,与左涧均。人居在右者咸利之,遗迹尚存。其人没后为神,附祀于善政之庙焉。

凤递慈章。赵粥,太和喜州人。由进士成化间授邯郸知县。逢生日,思母在堂,万里之外,久无音耗。忽见黄纸落前,取视之,乃其母以是日祷于观音之章也。

英魂报复。何宗鲁,蜀邓都人。由举人为浪穹知县,图愎有能。知府于璠恶其不逊,下狱禁食,遂死于狱。明年,于大禁逆旅,主人治辩甚备。于问之,对曰:有浪穹何知县者先来,令预洁馆舍以待故耳。于怪之。顷之,于入厕,遂死。先是,酆都何知县家,忽闻何知县音声朗朗,唤家人语曰:吾为于知府所杀,已奏上帝,许吾复仇。吾今囘家待时,汝可设位,日献常飡,日于位上言语,理治家事,亦言乡人祸祸。一曰,其婿祷曰:欲于某处买猪,苦乏人牵,奈何?答曰:汝但去,猪自随来,不用人牵也。婿如言往,猪至半路奔失。婿归,泣以吿。何笑曰:汝午饭不以献之,故牵猪别去耳。汝仍到彼献饭,猪即来。果如其言得猪。一日,忽语曰:吾今报仇时至,吾往矣。数日,又语曰:吾仇已报,上帝命吾为某处城隍,吾于今日去矣。自此遂绝语。

杨荣神树。荣,太和塔桥人。举进士,任翰林庶吉士。忽手洗面,照见头上有一树,宛如其先茔树状。以吿同列,同列曰:盍伐之。寄书与家人,家人伐之,荣遂卒于京邸。

雷击奸臣。赵州永乐间击死一夷人,朱判其背曰:木子唐朝一佞臣,罚他千劫在牛群。而今逃脱为夷土,霹雳来寻化作尘。火烙字曰李林甫。

雷击屠子。赵州白崖有屠子,至一妇人家买猪。妇人得银三两,置于棹,屠子匿之。因向妇言:汝从我,与汝银。妇人畏失银,从之。既从,而屠子竟去不顾,妇人自塧死。其夫归,见妇死,不知其故。棺敛,扛至葬所。未葬,为暴雨所阻。明晨,妇乃在门。夫怪问之,妇曰:我但记自缢,不知何以复生,亦不知何从来。夫乃偕妇往看棺尸,则棺中无尸,只见屠子已死。跪于棺旁,手捧一物,乃前银三两也。屠子家验屠子尸,乃雷击死。

神威退贼。宾川州北力角三营,正德间遇贼,村人皆逃,惟卜御、连环二人持棒御贼。对敌良久,人谓其必死。既面,贼自奔退,二人无恙。自是贼不复至。贼曰:彼时见关王缘袍赤马,挥刀下来,是以逃也。

盗金自缚。大理洱何神像,嘉靖间被盗窃面金,旦不能去,如痴狂人视者。探其怀得之,送官,销金五两贮库。

陈公除妖。隆庆辛未,佥宪长乐陈公应春分巡金沧。时太和有儒生妻沈氏,为邪所凭者已经年所矣。其夫祷神筮觋,雷乐符咒,驱邪遣妖,剑砍矛刺,无所不作。沈氏吿其夫曰:彼邪言汝夫百尔所为,祇发吾一笑耳。吾骑风驭气,瞬息千里,彼术者其奈我何?因循数月,沈氏日益赢瘠。人谓其夫曰:邪畏正人,今分巡公正直仁明,无微不烛,盍诣之投状,当有方略以救尔妇。或又曰:此迂说,不可听。公虽仁明,幽显异趣。公之道可以治人,岂能治鬼?尔为儒生,见不及此,不诣则已,诣则公嗤。其夫踌蹰又旬日,计无所出,迳以状投公。公纳之,手书一札以吿城隍之神。沈氏明日谓其夫曰:昨邪来言,汝夫吿我在本道,今城隍有牌提我,我从今日过海东逃难,自此与汝别矣。其状甚怆惶,亦无往时冠服驺从,惟裹帕短衣,如人见官之状,言别遂去。时秋八月十五日也。旬日后,沈氏形貌复旧,其夫诣台叩谢,公复手书谢城隍神。

临安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永乐十二年,临安旱,米价腾踊。

正统五年八月,甘露降于石屏州学宫,浃旬方止。

九年,临安城南产嘉禾,一茎三穗者二亩。

成化十年,宁州东十里池莲花开俱并头。

弘治十一年夏六月朔午时,风雨寒剧,樵苏死于道者十数人,乌雀僵死无计。

十三年二月,蒙自县旱。明年,大旱,民逃徙者半。

十五年正月始雨,二月又雨,六月又雨,乃霑足。其年获十之三。

十四年七月二十五夜,河西县大雪雨,山崩水溢,冲没田庐无计,浅葬者尽漂。

正德八年,临安地震,有声如雷,三日乃止。

嘉靖十年,阿迷州地震,日常数十震,逾月始宁。是年,虎入州境噬人,占者以为兵兆,后果验。

十八年三月,临安、蒙自等处地震,自北而南,昼夜常震,半年始宁。

二十六年,自春迄夏不雨,有虫如螟伤苗,群鸦食之,为雷击死。

二十七年,新安所旱,无秋。

三十年三月二十六日,荧惑入鬼宿,不犯而出。四月十四日夕,临安有大星自西而东,光烛民屋。其年,征元江布政使徐樾死之。

三十三年,通海御王胡子营黄牛产一犊,双头连颈八足。

三十八年,通海御西屯水牛产一犊,只身双头两尾八足。

三十九年,通海湖外北阙村地震,有声如雷,民居尽圯,历死者数十人。

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西县地大震。

四十四年春正月十二日,通海县大风,拔木数百株,揭舟入云,莫知所止。冬,地震,大雨雹。

四十五年,新安所饥,民采山薯而食。○冬,通海县复地震,大雨雹。

隆庆元年秋八月,阿迷州城南产嘉米,一茎两穗者四之一。

二年,新安所大旱,饥,盗多劫掠。

三年,石屏州旱,米价腾踊。

五年八月二十一日未时,通海县地震,自东南来,声如雷吼,坏圮城雉、官署、民居千馀所,压死者数十人,七日乃止。○右所营孙家坝产千叶并头芝一茎,逾月乃谢。

六年,新安所沿山竹开花结实如麦,可食,有获之盈石者。

万历元年,石屏州三月至八月淫雨,湖水溢丈许,田庐城堞多倾没。

怪异[编辑]

神僧通海。通海县治北三里秀山下有水,源自河西县流注,潴为湖,俗名海子。周围八十里,水涝不通。有神僧过此,于县治东北石笋丛立,虞以杖穿穴,水始泄出。通海之名本此。

擒贼应梦。嘉靖甲子,临安卫指挥吴子忠,守备金沧、洱海二道。时嶍蛾、新化、南安等处强贼老哈阿益等肆行劫掠,巡抚吕光洵命忠掳之。忠祷于武安王祠,是夜,梦武安王授以方略。及觉,如其指授,檎获,无有爽者。

永昌府[编辑]

灾祥[编辑]

〔晋〕[编辑]

武帝太康元年,白龙三见于永昌。

惠帝永宁元年,永昌螟。

〔唐〕[编辑]

玄宗天宝间,越赕天马生郊。

代宗大历四年,永昌河中村𦙵井有火烛天,井旁有三角牛、四角羊、鼎足鸡。

懿宗咸通十四年,永昌雨土。

〔宋〕[编辑]

太祖乾德二年,永昌地震。

真宗景德二年,永昌地震。

〔元〕[编辑]

至顺三年,永昌郡县饥。

至正末,麓川夷寇腾冲。

〔国朝〕[编辑]

洪武十五年,五色云聚于太保山,经宿不散。

正统二年,腾冲守御千户所土城井内夜有兵戈声,一月乃止。

天顺二年七月,雷震金齿司东南城郭楼,兵器俱毁。

四年五月,腾冲司溥润城楼灾。

成化十九年八月,金齿司厅事灾。

弘治三年,金齿、腾冲饥。

十年,永平县大水,渰没民居数百家。

十三年,金齿司村屯牛种几绝。

十四年夏,麦秀,腾冲学宫一穗三岐。秋,永昌、腾冲大水,坏民庐舍,人畜死者以数百计。

十五年八月,腾冲地震。

十六年春正月,腾冲火。巡抚副都御史陈金疏奏,上特遣重臣一人至滇钦恤之。敕谕略曰:云南僻在万里,灾应有由。兹特命尔前去广询博访,旌贤良,黜贪暴,阅军马,修城他,振举废坠,通达幽隐,兴利革弊。务期军民安靖,边境宁,又少舒朕西显之忧。

正德二年,腾冲饥。

三年夏,腾冲多虎。

五年,金齿城西石上开花。

六年,腾冲地震。

七年八月二十九日庚午,金齿、腾冲地震。辛未,大震有声,城堞、官署、民居倾坏,死伤者甚众。

十二年夏六月,腾冲演武场雷震,折旗杆。明年夏六月,复震。

嘉靖二年秋,腾冲旱。

三年,保山县民曾铭家雌鸡化为雄。○是年,永昌、腾越大饥。夏,腾越多虎。

九年秋,腾越大水。

十三年夏六月,永昌五色云见于东北。

十五年夏秋,永昌大饥。明年,永昌、腾越又饥。

十九年春二月十有二日,永昌城内灾,毁者三百馀家。○秋,腾越大雨雹,伤禾。明年,饥。

二十一年,腾越竹多实。

二十三年秋,腾越大水。

二十六年,腾越饥。○十二月,永平南关丛市灾。

二十七年夏四月丙午,腾越大雨震,雹。

二十八年三月,永昌五色云见于哀牢山。○永平复灾,毁者百十家。

二十九年秋,永昌、腾越多雨。八月四日,永昌大水,坏民庐舍,人畜溺死者以百计,城东北隅几漂坏。

三十一年,腾越饥。

三十二年闰三月六日夜,永昌、腾越地震。明日,复震。腾越鸣雷雨雹如卵。○四月,保山南郊产瑞麦,一本三岐,上复为一穗。

三十七年夏五月,永平地震三日。秋,永平、腾越大水,坏民田庐数百计。

三十八年九月二十日,腾越大雨雹,害稼。

三十九年十二月,永平甘露降。四十年六月,永平和丘山五色云见。

四十二年正月,永平有雷震自西方,其声异常,声闻百里。

隆庆三年冬十二月,腾越大雪五日。

怪异[编辑]

浮木感娠。九隆氏之先,有蒙迦独者,一云低牟苴,阿育王第三子骠苴低之子也,分土于永昌。其妻摩梨羌,名沙壹,世居哀牢山下。蒙迦独尝捕鱼,死哀牢山水中,不获尸。沙壹往哭于此,见一木浮触而来,妇坐其上甚安。明日往视之,触木如故。遂尝浣絮其上,若有感,因妊,产十。予一日往池边,忽浮木化为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众子惊走,惟季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砥其背。其母岛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遂名曰九隆。其十子:一曰眉附罗,二曰牟苴兼,三日牟苴诰,四曰牟苴酬,五曰牟苴笃,六曰牟苴托,七曰牟苴林,八曰牟苴颂,九曰牟苴闪,十即九隆也。九隆长而黠智,尝有天乐,奏凤凰栖,五色花开之祥,众遂推为酋长。时哀牢山下有奴波息者,生十女,九隆兄弟娶之。厥后种类蔓延,各相分据谿谷,是为六诏之始也。

刘球魂附。国朝正统间,云南釐川之征,皆权阉王振之巧构也。满朝不敢言,独翰林侍读刘珠以为不可。振阴中之,下狱,使锦衣马顺致死于狱,以箝众口。及𬴊统东南十五万军,所遏残破,滥授官职,阉官子孙皆荣爵赏,以兵为利,至再至三。忽一日,球魂附顺子,数振、顺之恶,传闻内外,振、顺始惧。云南河西县教谕詹英奏骥贪功,老师费财,奏内有海夷金宝,尽走京师;阉官乳童,立功西域之语。时振、顺已死,骥心始灰。

城锁自开。正德二年八月,东城锁夜半自开。占者曰:当有兵变。寻郡人有为内𥪡张诚所激而变者,参将沐崧抚之,乃止。

楚雄府[编辑]

灾祥[编辑]

〔元〕[编辑]

泰定间,有大星殒于𥔲嘉县之虗初山,化为黑石,状如东瓜,上有点如星,击之锵然有声。人不言,举之则动,言则弗动。土人以为怪,积薪焚之,雷雨交作,众惧而止。嘉靖间,知县杨江永移置土地祠,立春祀之。

至正元年,𥔲嘉县天雨铁,民舍山石皆穿,人物遇多毙。

〔国朝〕[编辑]

洪武中,广通罗苴甸禾生双穗,都指挥袁义奏闻。

永乐四年,广通真武观池莲生并头。

弘治七年,罗苴甸禾复生双穗。

正德六年,地震,有声自西北来,墙屋俱圮。

嘉靖初,庄甸坡禾生双穗者数年。

九年九月晦日酉时,楚雄有星大如日,自东流于西南。

十年夏,楚雄泮池内莲开并蒂三花者二。明年,复如之。

二十四年十月朔,楚雄城西五色云见,光彩夺目,自未至申乃散。

三十三年六月,𥔲嘉县地震。

三十七年三月,楚难城中火,自申至丑,毁民居数百家,武侯祠亦毁。四十年,旧址复火。

四十年,南安州安童堡绝顶山吼,声闻数里。明年,遂有啸聚焚掠之变。

四十三年,楚雄旱,牛大疫。

隆庆元年,楚雄大有年。

六年五月,𥔲嘉大水。

怪异[编辑]

二马化龙。唐蒙氏时,楚雄有野马二,风雨关于原野。久之,化为龙,大者逸入东南村坞,小者逸入西南山谷。僰人呼马为骠,因以名村。

预梦龙谒。国朝成化甲辰,知府邵敏自南都来,路过洞庭,舟中梦一方巾蓝袍人来谒,曰:紫溪龙王也。及抵郡祀龙,见塑像俨如梦中所见,大骇异。前饬庙宇虔祀之,迄今无敢怠焉。

玄武夜见。正德中,楚雄王某者居山后,秋初夜起,忽见西南方天开,旌旗前导,玄武之神后出,向北而去。正骇异稽首不已,时星月交浑,内外了了,移时方合。出旧志。

石隙金蟆。楚雄城西鸣凤山腹有磐石,高五尺馀,阔倍之。其裂隙处仅可容指,而内稍阔,深不可度。有物如虾蟆而差小,形绚五色,隐见不常,盖数百年物也。过者每以银及见呼面投之,彼或视或含,然罕得遇。偶相值者,辄有吉应焉。

枯柏复荣。南安州西五里有神祠,祷之辄应,庭中有柏五株。自安竜贼叛,树皆枯槁。嘉靖丁未,知州荀诜将剿贼,指枯柏誓神曰:若阴助减贼,树当复生。旬日后,柏果畅茂。次年贼平。

毁像受诛。嘉靖甲子,安竜堡贼奚德、奚本、阿益等倡众数百欲叛,在会基开向真武庙求卜,卜皆凶。贼怒,抽刀砍像井,砍左右四将手足。后贼为官军所杀,其被刀之痕皆如庙像之数,不失尺寸。

曲靖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弘治三年,霑益州大水,李树结木瓜,后有普安之变。

正德八年,霑益州西关灾,毁者二百馀家。

嘉靖五年,霑益州复大水,李树结木瓜,后有寻甸之变。

九年,霑益州大旱。

十三年,霑益州大雪七日。

十六年,曲靖、霑益、陆凉、马隆、罗雄等处地震。

三十五年三月十四日,霑益州昼昏如夜。

四月二十日,大雨雹如卵。

四十年,霑益州复大水,李树结木瓜,后有不川之变。

四十二年二月三日,霑益、陆凉地震。

隆庆六年,霑益州地震,坏民居。

万历元年三月,曲靖有五虎临郭。

怪异[编辑]

长老投胎。真峯山长老功行神异,语在仙释中。成化间,黔国公过宜良,有一人皂冠朱绯,迎谒道旁,左右不见。公问:此中有神祠否?对曰:有土主庙,祈嗣甚灵。时公尚无嗣,遣人祷之,久而无应。公以为淫祠,欲毁之。夜,林神语公曰:公家世卿之贵,不可以凡胎,俟积功累行者耳,毋以嗣晚为虞也。公意其阔,寻内人果有娠。一日,公坐厅事,见长老入,俄而不见。公方异之,内报胄子生矣,即继轩公也。询长老化辰与误辰,不爽晷刻。后继轩颖敏邃学,多所树动,称贤镇云。

水泻作笑。曲靖府治有梅家坝,夜间水泻作笑,兼有杀杀声,响面弗绝。次日,行人即苦渰没之患,觉者弗渡即免。

贼不出庙。曲靖佑圣庙,嘉靖间,有贼窃取玄帝面像金奔走,自觉已数十里。及天明,仍不出庙,如痴哑状,守神位不能去,乃就擒。

澂江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景泰元年秋,澂江淫雨害稼,斗米贝七十索,人采黄花为食。

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澂江地震,官民庐舍倾坏,人多压死,月馀乃止。

正德十年,澂江地震。

嘉靖四年八月二十七日辰时,罗藏溪有白气升天如龙然。

八年八月十四日夜,大雨,山崩,西浦溪水溢入西街城,坏屋损稼。

三十五年七月,澂江有星见于西方,如彗,长数尺,月终乃灭。

三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辰时,江川县有光五色见于龙凤山,至已乃散。

四十三年,江川县大雷雨,地震,昼夜十馀震,浃旬乃止。

隆庆四年二月十四日午时,江川县有五色光复见于龙凤山,至暮乃散。

怪异[编辑]

泥马蹂禾。江川县土主庙前有泥马二,塑制工巧,形状神异。成化间,其马中夜蹂践田禾,追之不见,如是者屡夜。乡人伏弩中之,明晨觅迹至庙中,获矢于马,遂不复出。

草如持戟。嘉靖丙戌,蟠龙冈上有草开蓝花,肖武士戴兜鍪、持矛戟之状,遍生于山谷间,占者以为兵象。明年冬,果有寻甸之变。

盆覆螺精。江川县双龙乡,其山无石,皆螺壳积化。昔有夷妇澣衣于河,忽螺精出见,妇惊,急以澣衣盆覆之,其精遂止。后人因以覆盆名山。

蒙化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弘治十二年夏六月十日夜,地大震,民屋多圮。厥明,白毛丛生,长寸,文庙独无。

正德十年,地大震,池中水立。

嘉靖二年六月,无云不雨,有大水自五道河涌出溪流,大水冲埋庐舍田畴。

怪异[编辑]

剑痕入石。唐张乐进求与细奴逻以位相让,细奴逻曰:如我当为诏剑入此石。拔剑斫之,果入三寸,今痕犹存,如锯成然。

鹤庆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景泰五年夏,鹤庆逢密乡产瑞麦,一茎数穗者百馀本,知府王珉以献。

成化十六年六月,剑川州大雷雨,两崖场水涌,冲没民田二百馀亩。

弘治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剑川州地震,声如雷吼,土城官民庐舍多圮。

正德九年,鹤庆大疫,可者不可胜计。

十年五月六日,鹤庆地大震,官民庐舍倾圮殆尽。

嘉靖三十七年七月,淫雨水溢,越五十八日始消,米粟腾价。

三十八年六月二十五夜,鹤庆渔塘村雷雨大作,山崩水溢,坏民居二百馀所,死者不可胜计,知府林养高账之。

怪异[编辑]

杀生阴谴。剑川崔君庙神姓崔名子玉,祈州鼓城人,正直不挠,仕唐为长子令,再迁卫州,皆为民除害,民德之。元时顺有梦异,立祠于州南三里。相传崔君昔于五月五词谕人曰:是月十六日毋得杀生及渔猎,犯之必遭官刑。阴谴时,有朱、窦二人猎,一免为门吏所获,将执之官,求免。是夜梦一黄衣吏唤二人至公庭,见神王者晚服,正二人罪,一减其年,一缩其禄,叱还,后果如所梦。

姚安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景泰四年,姚安旱,民多饥死。

天顺间,有乌牛夜见于府东十五里,忽泉水涌出,利灌漑,屡丰年。后人见而射之,牛化为石,泉遂涸。

成化八年,姚安大水,无秋。

弘治间,大姚县地震,白塔中裂,再震复合。

正德十年五月六日,姚安、大姚地震,官民庐舍倾圮殆尽。

嘉靖四十年七月,姚安淫雨伤禾。

四十二年八月,霖雨浃旬,一泡,江水溢,冲没民田。

怪异[编辑]

羝羊化石。提举司东一里许,昔蒙氏时,洞庭君爱女于此牧羊,有羝餂土,驱之不境,掘地遂得卤泉,名曰白羊井。人即其地立圣母祠,及开桥头井,得石羊,云即餂土之羝。后归于圣母祠,其井即白盐井也。

武定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成化十九年夏六月,武定大旱,无秋。

正德十年五月六日,武定禄劝、元谋等处地震,民居半圮。

嘉靖六年,土酋凤朝文叛,人民死于兵革者不可胜计。尚书伍文定讨平之。

二十八年,武定淫雨,水溢山崩。

三十七年秋,武定大雨雹,伤稼。

三十九年,狮山有白猿一,形大肖,人值之者多伤,集众始射杀之。

四十三年,土舍凤继祖叛,民夷兵死逃亡者无算。巡抚吕光洵剿平后,抚恤之。

隆庆三年,元谋县大旱,民逃亡者几半。

怪异[编辑]

神灭逆贼。嘉靖四十三年,凤继祖叛,副使张天复督兵剿之。至武定,梦虎垂翼于艮方,遂铸铜虎伏于城隍庙,为文以厌之。寻擒获贼祖,其妻阿茄子凤豸尚逃江外,人心惊疑。右布政使陈善默祷城隍,是夜梦两虎噬人,作相困之而毙。乃于松子园建哨设守,遂相继以死,果符所梦云。

景东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弘治十二年夏六月,地震。

正德十年地大震民居半圮。

嘉靖十六年八月,淫雨害称。

二十五年秋,大水。

三十五年二月至六月,不雨。

隆庆六年秋,大水泛溢,桥梁尽圮,民居田亩半为冲没,米价胜贵,百姓苦之。

怪异[编辑]

昏黑三日。弘治间,景东忽然昏黑三日,往来相值,面目莫辨,若夜行然。有司闲于朝,上命廷臣集议行考察法。南京刑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樊莹承德意考察,罢黜文武官一千一百员有奇。

丽江府[编辑]

灾祥[编辑]

〔宋〕[编辑]

宁宗嘉定十七年甲申,有角端兽见于石门关。宋宁宗嘉定十七年甲申,元太祖帖木真南征东印度,至铁桥石门关,前军报曰: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缘作人,言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耶律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吿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即日班师。时金哀宗正大元年,元太祖尚未建号也。〔见《元史·耶律楚材传》〕。毛诗疏:张楫曰:角端似牛角,可以为弓。元太祖驻师东印度,忽有大兽,其高数十丈,一角如犀牛,能作语,云:汝王宜速还。左右皆震摄,独耶律楚材曰:此名角端,盖旄星之精也。圣人在位,则斯兽奉书而生,且能日驰万八千里,灵异如鬼神,不可犯也。帝即囘驭。演雅云:代北有角端,能通诸国语。遇谓角端无定产,其日代北,岂以元太祖时有之耶?石门开在丽江府东,印度指南诏也。太祖在石门,前军到南诏。

〔国朝〕[编辑]

正德九年,大疫,民多死亡。

十年五月六日,地大震,民居半圮。

嘉靖三十七年七月,淫雨。

怪异[编辑]

知禽鸟语。元时有麦宗者,通安州么㱔人。生七岁,不学而识文字。偶入玉龙山中,见石盎中水饮之,遂知禽鸟之语。一日,群鸦在林,有鸦土来,哀鸣甚急,群鸦从之哀鸣。宗曰:此雄鸦,为白沙里人所弋。迹之,果然。长而百蛮诸夷之书无不通晓,鄯阐国称为异人云。

顺宁府[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正统五年秋七月,大雨弥旬,山崩水溢,冲没田庐不可胜计。

成化七年春正月,地震,自巽地而起,声如雷吼,逾三日始宁。

十年夏四月,严霜成冻。

正德十三年秋八月,龙斗澜沧江,水腾涌百丈,行者七日不渡。

嘉靖五年,新生材竹实光莹如珠。

十一年夏六月,阿鲁使泥阿城旧山中夜雷雨大作,众木拔起,本末倒植。

十五年,大饥,人多饿死。知府猛卿以米粥牛羮账之,活者大半。

二十二年春三月,大雨雹,雹如鸡卵。

二十三年夏六月,候节亭池中莲花产并蒂者二茎,花且构房子实。

二十九年,澜沧江边农者献禾一秉,每茎三穗,穗大如掌。

三十五年,自春正月至夏五月不雨。

三十八年春二月,有云见于东北方,状如华盖,光焰射人,三日乃散。

怪异[编辑]

江中物怪。岁五六月,澜沧江中有物,黑如雾,光如火,声如析木破石,触之则死。或云瘴母也。文选谓之鬼弹,内典谓之禁水。此惟江边有之,郡治绝无。

乌诉人冤。楚雄卞铜者,居顺宁,冶铸为业。二徒利其囊赀,欲害之。因卞大醉,锤毙之,而委于壑。有刘姓者,受诬谳成,见一白乌哀号屋角,去而复来,若有所诉然。如是者三日,迹之,始知尸所。官讯其事,二徒伏辜,刘冤遂白。

北胜州[编辑]

灾祥[编辑]

〔国朝〕[编辑]

正德六年五月六日,地大震,城倾,西北民居圮者千五百馀家。

嘉靖九年,大饥。

三十八年,槐无华。

三十九年,大水。

四十年,大饥,斗米具六十索。

怪异[编辑]

程村变海。州南四十里有村,程姓者居于此。一夜,陆地忽变为海,海周围百里许。〔《一统志》〕

督梓:大理府知事李可华

考阅:太和县学生董学舒

缮写:杨元达

云南通志卷之十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