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芦溪先生文集 (朴仁老)/卷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芦溪先生文集
卷一
作者:朴仁老
1831年
卷二

世系图[编辑]

始祖新罗王朴赫居世以下世代寝远。故以中祖晋禄为一世。

一世 二世
晋禄 中美
号菊润高丽大提学典祀令海东龙榜录云典设令圃隐郑先生题菊润卷子诗曰卜居近城市心远绝世尘爱花独爱菊种之幽涧滨灿烂岁将暮手撷清香新物我自妙合于焉乐天真篱东晋渊明泽畔楚灵均千载谁同操子今见斯人载圃隐集中 号竹隐高丽忠穆朝登第官至中书讨红巾贼录勋纯诚辅理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封密直君 通政大夫行和宁府少尹
三世 四世
继祖
号归林我朝文科大司宪知韩州 号慕古文科丹城县监 进士
承祖
生员
嗣祖
县臣
缵祖
文科府使
五世 六世
顺祖 英孙
中司马官至燕岐县监
英孙
天顺庚辰文科成庙朝弘文校理掌乐院正外补豊川郡守绣启廉明清洁冰玉无瑕上嘉之肠号清风堂 生员
七世 八世
珽号 允凊
承先轩集庆殿参奉 号知足堂官教授 号敬斋礼宾寺参奉
九世 十世 十一世
仁老 敬立
承仕郞承议副尉 号芦溪墓郡南大良山乙坐享道溪书院弟仁叟仁者
兴立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兴立 好善 时雄 圣弼 泰元 尚文
时杰 圣规
圣谨
时望
时亮 圣升
尔善 时宗 圣熙
圣谐
性善 时元 圣麟
时亨 圣佑
尚善
继善
敬立 止善 时俭 世梓
道荐官昌陵参奉为亲庐墓六年仁庙昇遐方丧三年事载郡志
时相 世焕
进善 思忠 世俊
思亨 世天
世章
思义 世根
世标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尚文 庆润 天柱 基遵 容镇

中庸诚图[编辑]

大学敬图[编辑]

致知不以敬。则昏惑纷扰。无以察义理之归。躬行不以敬。则怠惰放肆。无以致义理之实。故必由是而格物致知。以尽事物之理。则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由是而诚意正心。以修其身。则所谓先立乎大者。而小者不能夺。由是而齐家治国。以及乎天下。则所谓修巳以安百姓。骛恭而天下平。然则敬之一字。岂非圣学始终之要乎。

小学忠孝图[编辑]

自警目[编辑]

[编辑]

扪足赋[编辑]

噫父母之天性。通万古而无间。既勤斯而鞠斯。惟疾病之是患。何彼寇之有母。独掷槌而伤趾。岂爱薄而乃尔。实钟爱之所致。苟逸居而无教。纵曰爱而非爱。不以道而爱子。爱何异于禽犊。恐为游田之荡子。赫庭怒于今日。念既切于警尔。奚暇及乎捶挞。曰汝孤之三尺。年已至于成人。或朝出而晩来。或暮往而不还。倚门闾之斜阳。望几断于眼寒。岂意尔之不肖。贻老母之悁悁。以男子而多惧。在圣人而犹然。况如我之薄命。教讵弛于命面。嗟有子而不教。顾安用乎愚蠢。愧未能于胎教。恨未效于三迁。纵诲汝之已晩。盍迨今而丁宁。岂为道而求远。在日用而当行。入则孝兮出则悌。有馀力则学文。观世间之无学。无万物之比伦。嗟余子兮二字缺。胡佚游之是习。忽子心之惕若。感昊天之罔极。岂母心之有他。痛子道之靡克。发于诚而深责。虽血流而何怨。欲自挝而甘心。敢不承其庭训。奉当日之一言。拟无恤之怀简。革旧染之污秽。冀日新而又新。行既笃于诚敬。其敢忘乎造次。思战兢而自持。亦有事乎经史。日孜孜而勉强。竟弘济于当时。既其母之若兹。宜有子之贤哲。伟寇母之志行。乃百世之柯则。卓今古而景仰。痛后人之无及。

[编辑]

五言绝句[编辑]

题德渊亭郑公四勿溪亭[编辑]

牧笛寒塘外。渔歌断岸头。随风声入耳。清兴政悠悠。

即事[编辑]

白鹭眠沙际。游鱼戏碧波。贪看仍久坐。斜日在山坡。

病中咏怀[编辑]

庭草新春色。衰翁旧病辰。看渠交翠意。长卧愧吾身。

[编辑]

白玉怀中蕴。寒冰屋里清。冰玉浑相似。怡然共一生。

赠郑公延吉[编辑]

洞有明德洞。山有九仞山。名山名洞里。高卧有馀闲。

赠崔上舍起南公尝爱芦洲水石之胜。诛茅辟荒以居之戊午年间人有侵耕其田者。公不一辨。举而让之。作此诗以见志。人谓朴某心事冰清玉洁。[编辑]

不贵人所贵。不贪人所贪。江山风与月。是我百年贪。

芦洲幽居[编辑]

萝月穿茅屋。疏篁扫石坛。巷深人不到。山鸟去来闲。

[编辑]

重叠青山下。临溪卜数间。风清经夏易。松碧送春难。

题崔上舍山亭[编辑]

事业千书卷。生涯一钓竿。天悭真乐地。高卧有馀闲。

五言律诗[编辑]

炼玉亭[编辑]

江亭秋已晩。景物最依依。枫叶红帏乱。芦花白雪飞。渚明鱼戏浪。云澹月增辉。形胜虽无语。能令客未归。

朝阳阁[编辑]

天作奇岩上。人开第一楼。明窗黄鹤月。丹槛岳阳秋。地接三山远。江连二水流。秦童如见此。何必访瀛洲。

天字十五韵。赠乐山亭主人。主人。郑公好义,好礼,好信。[编辑]

深入紫阳洞。洞中别有天。萧洒一小亭。迥临白云天。凭栏通四望。若到兜率天。临渊翫游鱼。又见鸢飞天。相彼飞与跃。莫非自然天。人杰乃地灵。民俗羲皇天。主人三昆季。爰居养吾天。状如万丈松。落落撑长天。诚心慎其独。念念不欺天。吾虽一武人。同得秉彝天。世间富与贵。得失都付天。腔子绝世虑。弃掷宁怨天。着心忠与孝。俯仰无愧天。但愿明吾德。乃复所赋天。晩托商山契。相从物外天。

七言绝句[编辑]

戴胜吟十三岁作[编辑]

午睡频惊戴胜吟。如何偏促野人心。啼彼洛阳华屋角。令人知有劝耕禽。

芦溪卜居[编辑]

离群脱俗入山中。独钓苔矶细柳风。千载非无西伯猎。可怜虚老一溪翁。

咏首阳松[编辑]

夷齐精魄化为松。瘦影清阴万古同。叩马诚心犹未已。临风萧瑟泣孤忠。

谩兴[编辑]

年老家贪客不来。但看黄鸟自飞来。松窗昼永无馀事。更有闲云任去来。

四友亭[编辑]

千百花中独也梅。琼琚萧洒冒霜开。暗香似识幽人意。月下无风自八杯。

西湖遗种一丛梅。千里移栽雪下开。静里好为知己友。闲吟相对酌深杯。右梅

此间不可居无竹。手植轩前数十竿。外直中通能起我。雪窗长对却忘寒。

种竹非徒偏爱竹。闲居兼欲作渔竿。清阴看罢因徐步。独钓秋江月色寒。右竹

池边植立数株松。郁郁凌霜倚碧空。时送虚堂清韵入。懦夫长对伯夷风。

池上亭亭百尺松。寒天斜日翠浮空。四时不变专孤节。肯畏严霜与疾风。右松

陶后无人知爱菊。翁今偏爱数丛香。掇英泛酒醒还醉。不觉西岑已夕阳。右菊此下一首缺

底事斯翁爱花卉。人心物性自天真。老来得友彝伦外。独也人间有六伦。

江村即事[编辑]

临潭可作东坡百。对月能成太白三。闲中自有相随友。不必人间益者三。

梦陪先亲。觉后泣书。[编辑]

永慕平生寸草心。潜催华发鬓萧森。依然残梦三更后。枕上那堪泪湿襟。

月城古池。次李提督三省韵。[编辑]

罗代兴亡问几年。方塘物色尚依然。台沼如今民共乐。更看于牣跃于渊。

送全节度三达赴关西二首○戊辰[编辑]

怀忠奋义启师行。虏贼闻风胆已惊。英雄所向应无敌。西土尘埃一扫清。

义气峥嵘十丈虹。高牙飘拂向秋风。今行应上麒麟阁。竹帛垂名永不穷。

戏赠富山郑公延吉二首[编辑]

富山山下人皆富。底事高明独守贫。愿作芳邻期百岁。樵山钓水共安贫。

世人莫笑渔樵叟。家计虽贫德不贫。采山钓水生涯足。彼富焉能换此贫。

赠郑奉事弘业[编辑]

松竹凌霜翠色新。山家别有四时春。闲中高卧无馀事。疑是羲皇以上人。

述怀[编辑]

怀中白玉千匀宝。身上缊袍百结衣。纵使比肩狐狢立。吾何羡彼耻吾衣。

述明德洞义。赠郑丈延吉三首。[编辑]

明德洞中愿托邻。欲明明德自修身。吾人功力宁容懈。日日新之又日新。

何人明德名斯洞。今古东都擅美名。若使吾心无所得。焉知斯洞称斯名。

吾人同是秉彝天。不失良心不愧天。山南愿借清溪曲。共我风烟一洞天。

黄太守呼韵二首[编辑]

天光云影蘸清潭。鱼数分明一二三。高卧矶头尘虑断。求仙何必学童男。

狎鹭盟鸥傍碧潭。闲中朋友自成三。忘形对坐消长日。不羡人间伯子男。

述怀二首[编辑]

草野愚慵一个身。念时忧国暗伤神。圣恩未报头先白。西望长安泪湿巾。

报国初心久未成。孤眠长夜恼愁情。梦中驰入辽阳路。射杀单于奏凯声。

有感[编辑]

永慕情怀老益深。穷天无地尽吾心。楸原霜露偏增感。省扫年年泪不禁。

[编辑]

宜弟宜兄睦一家。人言友爱世无加。如今谩作孤飞雁。只影虚堂只自嗟。

赠郑公延吉[编辑]

草野常怀慷慨心。伤时忧国百年心。多病人间头已白。可怜虚老一丹心。

题琢玉桥[编辑]

琢玉桥高百尺凌。云梯相接杳难升。升高自下如无已。会上桥头第一层。

即事[编辑]

芦花风动三冬雪。枫叶霜深二月花。好是奇观偸造化。不知何雪又何花。

迎婿日咏雁[编辑]

为问九秋何处雁。飞来绣幕落华筵。汝须唤做新人福。生子生孙享永年。

吴山书院。敬次张旅轩韵。[编辑]

吴山形胜旧闻名。来访今朝眼忽惊。休道武夫狂且滥。看他心事一般清。

次友人韵[编辑]

采山耕野又渔潭。素业生平只有三。陋巷箪瓢堪自乐。却惭年老更多男。

黄鸟无世态[编辑]

闻道莺花不弃贪。日三来访布衣身。莫言巧舌元无信。厚意谆真却胜人。

谩兴[编辑]

夜静空山暑气衰。风清江上月明时。徘徊岩畔闲来往。石迳筇音宿鸟知。

翫月[编辑]

谁云明月本无情。以理观来若有情。一往一来终不已。殷勤访我最多情。

四时吟八首[编辑]

东风微雨暗催春。庭畔梅梢已动春。瘦影对来成一友。强携樽酒赏新春。

举目南郊物色新。千林万树一般春。东风不惯人间事。吹入庭中不弃贫。右春

满园花事尽飘飏。绿叶成阴夏日长。只有墙头端午树。数枝红影倒池塘。

松关月白三更昼。竹户风清二伏秋。高卧北窗无一事。无怀民也葛天不。右夏

白鹭洲边波万顷。碧梧阶上月千秋。年非壬戌人非古。却讶苏仙赤壁秋。

万里沧江独泛舟。一轮明月政高秋。如何赤壁苏仙子。虚度良辰八月游。右秋

风急千山万叶空。但看西岭秀孤松。世间何限英雄辈。高节无人与尔同。

佳句成来雪里吟。寒蓑半着步江浔。桥边遇石闲垂钓。不觉西岑日已沈。右冬

春日咏怀[编辑]

岩上持竿消永日。花前独酌醉深春。明时众弃无相访。自谓湖山老主人。

次李佥知明远金刚台韵台在郡南巨老洞。有皇甫将军能长游躅。将军。高丽太祖朝人也。筑金刚城有功。合骨火,道洞等县为永州。[编辑]

天作名区人作台。千峦如画挹斯台。英雄壮节今安在。依旧斜阳独照台。

新春[编辑]

东风和雨暗催春。花柳青红各自新。佳节一年难再得。家家酿酒莫言贫。

戏赠东湖主人[编辑]

早业诗书志未伸。江头高卧养天真。无心垂钓无相访。白首东湖老主人。

奉呈细谷亭主人三首[编辑]

明时细谷孤栖凤。叶落疏桐阅几霜。千仞冈头飞不得。不知何日到朝阳。

春风闲卧绿杨深。养性怡神惜寸阴。如玉一心穷益固。深园修竹爽神襟。

才疏虽未学天人。愿效安贫乐道人。若使操存天赋性。宁忧浮世是非人。

次竹院韵二首[编辑]

筑室岩头何所翫。数丛修竹倚窗寒。世人岂识个中趣。孤节端宜雪里看。

十载幽居养性情。人间无处细论情。清阴玉节长随我。此物由来不世情。

耕田歌十韵时寓感而作[编辑]

舜何人也历山耕。伊尹之贤莘野耕。古昔圣贤皆若此。此翁何独不躬耕。

每愿生平钓与耕。虽能自钓未能耕。如今幸得羸牛一。雨后春田带月耕。

生民事业本于耕。游手何人独不耕。戴胜亦知农务急。飞来飞去劝民耕。

乘凉步出早朝耕。罢钓归来午后耕。吾岂厌贫求富者。不妨蓑笠雨中耕。

莫言干禄胜于耕。干禄焉能及此耕。宦路有时荣与辱。无荣无辱莫如耕。

上古民心逊畔耕。今人何事互侵耕。草莱耕者知无数。未见长沮桀溺耕。

太古之时未始耕。徒知木实不知耕。虽无五谷犹能寿。底事神农始教耕。

虞芮争田未决耕。如周入界让其耕。如何后世争田者。不识吾儒以礼耕。

谁云饥馁在于耕。若信斯言不必耕。箪食一瓢何足苦。丹田方寸学耘耕。

自古荒田泽泽耕。丹田何事不知耕。若能锄秽方寸地。培养工程百倍耕。

赠细谷亭主人[编辑]

白首同为物外人。甘心弃掷不尤人。清风细谷松阴下。自谓煕然太古人。

芙蓉[编辑]

千古濂溪一种花。如今移作道川花。清香玉色浑依旧。却忆先生爱此花。

百日红[编辑]

百日红花百日红。婵娟真态冠千红。花人未辨花王在。错道花中第一红。

中秋泛舟[编辑]

常恨苏仙赤壁游。初冬寒夜又新秋。前游太早后游晩。明月中秋未泛舟。

郑公延吉幽居[编辑]

乐水年来又乐山。为开茅屋近青山。甘心守拙无尘虑。自作山翁不出山。

数间茅屋倚长松。六月犹存九月风。郁郁苍髯常在目。不知春夏与秋冬。

九仞山[编辑]

诚意关头想山容。山在光风霁月中。瞻望在前因忽后。须于峻截用奇功。

七言律诗[编辑]

赠郑奉事[编辑]

白首如今择里仁。好从林下日相亲。春田共作耕云叟。秋水同为钓月人。随处生涯由分剂。笑他奔走费精神。功名富贵何须说。但愿高吟送晩春。

吴山书院奉呈张旅轩[编辑]

画阁岿然断岸头。尘寰迥隔似仙区。连天远岫吴山屹。割地长江洛水流。十里明沙留白雪。一行游鹭浴芳洲。渔歌牧笛盈双耳。独坐闲吟懒下楼。

[编辑]

无意红尘独掩门。梅窗圭复易乾坤。开来继往明吾道。讲礼修文溯学源。静坐收心程氏法。真知自得晦翁论。逢时未效君民志。德望巍巍仰益尊。

题炼玉亭[编辑]

高倚飞楼缥缈头。丹檐倒影落芳洲。穰穰稻黍黄云涨。历历泉溪碧玉流。北岸渔歌挑客兴。南郊时雨解民愁。此身幸际唐虞世。耕凿歌中任去留。

题明远楼[编辑]

飞甍高耸断岩头。形胜依然十二楼。削玉丹崖凌百尺。舂金碧水汇双流。凭风望远天疑尽。对月临虚地欲浮。气爽神清无世虑。身如羽化到仙区。

奉呈细谷亭主人[编辑]

处士高标迥绝尘。相从林下晩相亲。春山好作躬耕叟。秋水甘为独钓人。竹户清风忘世虑。松窗皓月爽精神。如今只愿修天爵。清福名区也不贫。

七言古诗[编辑]

莺花不弃贫[编辑]

纷纷世路争趋势。肯顾山林贫病人。红尘紫陌知何处。僻巷未闻车辚辚。取舍炎凉滔滔是。堪嗟衰朽向谁亲。惟有东风唤友莺。访我花下归来频。莫盲花鸟无知觉。不随世情惟天真。朱门白玉一般声。北枝南柯同是春。风头催唤午睡惊。陌上纷披香袭巾。天然物性本无骄。不别人间富与贫。谁云巧言鲜矣仁。独伴林下怡精神。娇音盈耳红满目。闲中自有羲皇民。彼哉微物尚如此。愧尔人心胡不淳。寄语游侠少年子。莫嫌穷村与为邻。

安分吟[编辑]

道川川上无何翁。破屋数间而已矣。白发萧萧被两鬓。但自悲叹而已矣。一奴长须走不还。一婢赤脚而已矣。凄凉虚室寂无人。乳燕双飞而已矣。一身裘褐知何许。百结悬鹑而已矣。虽然弊衣何足忧。但愿长醉而已矣。丈夫宁谋衣与食。任其所有而已矣。一箪一瓢犹屡空。不改其乐而已矣。纵使狐貉比肩立。泰然不耻而已矣。所以圣门称其贤。颜子,子路而已矣。顾余愚庸何敢及。只愿安贫而已矣。世传馀业有何物。竹梅松菊而已矣。西湖无主栗里空。今我独爱而已矣。这里生涯淡如许。布被藜羹而已矣。食无求饱圣所云。仅免饥渴而已矣。穷巷萧条甘守拙。不易其介而已矣。雨后春田何所事。数亩耕耘而已矣。秋风江上何所乐。独钓闲吟而已矣。少日居官有何效。冰清玉洁而已矣。生于斯世有何名。孝友清白而已矣。不虞之誉过情闻。心独耻之而已矣。此翁胸中何所蓄。忠孝二字而已矣。心长才短一未售。虚老江村而已矣。报国初心竟归空。西望涕泪而已矣。乌鸟深情亦未报。终身孺慕而已矣。独也天末孤轮月。照我丹衷而已矣。每遇山水殊胜处。任意逍遥而已矣。步出林亭何所闻。鹤唳猿啸而已矣。徙倚岩畔何所见。往来闲云而已矣。门前冷落狗不吠。昼掩柴扉而已矣。堪嗟世人莫我知。独乐安分而已矣。况又祸福自有数。乐夫天命而已矣。由来穷达莫非命。顺受其正而已矣。清风高卧北窗下。从吾所好而已矣。如今老境抑何求。养性怡神而已矣。闲中天地自有乐。不忮不求而已矣。野老身世此亦足。富贵如云而已矣。第此心中有一愿。俯仰无愧而已矣。

[编辑]

无何翁传[编辑]

翁不知何许人。穷居落魄。不知老之将至。傍人讥其阔于世情。谓之无何翁。翁闻智异山下有称乌叟者博学多闻。往访之。叟曰。九仞山中一灵药。万古犹香。世人既不识此山。又安知有此药也。采药之道。凡有八条焉。苟不以其道采之。其可得乎。彼四皓。隐者也。但能采芝商山。而未得采药之道。必须诚意正心。然后始可采之。故禹汤文武孔孟相继采之。其后累百世。采者盖寥寥矣。遂赠一律曰。万壑春将暮。鸟啼花乱飞。九仞山何处。千峯近却非。翁再拜而进曰。大君子至论。小子何敢窥及。但入德门诚意关。愿更闻之。叟曰。入德门通于诚意关为一安宅。而居之者。神明主人也。宅前大路。其直如矢。有目者孰不可见。有足者孰不可践。苟能知之明而造之深。则皆可知所止而止。得所安而安。勿谓高远。只在脚下一步地耳。翁起谢曰。粗习弓马。不事诗书。十载穷庐。徒切已矣之叹。何幸今夕获承盛教。今虽苦晩。请事斯语矣。因呈短韵曰。九仞为山是底山。含辉隐耀冠千山。许多奔走寻山者。不识人间有此山。叟和曰。人去犹存万古山。光风霁月满空山。乐山真趣无文武。愿与吾君共此山。傍有一童子隅坐而吟曰。琢玉如磨九仞山。浮空积翠照千山。何时涤尽泥沙污。努力跻攀陟彼山。俄而翁告归。更吟一绝曰。柳碧离愁暗。花红泪湿襟。秋期难可必。千里梦相寻。叟和曰。愀然无一语。谁与叙幽襟。智异丹枫下。扶筇愿更寻。童子又吟曰。今日伤心地。何殊老少襟。秋来如访我。吾亦为公寻。诗罢乃还。

[编辑]

梦见周公记[编辑]

翁好读书。尚友千古。尝取论语一部。秉烛而读。至夫子吾不复梦见周公。忽废书而叹曰。吾夫子一贯之旨。虽不可得闻。若其梦周公之梦。则顾不在诚心愿见耶。遂题一律曰。生平景仰周元圣。只愿承颜一梦间。默诵潜思应有感。虽非真境幸相看。而已。倚窗假眠。俄到一处。宫殿严邃。衮衣绣裳。俨然端坐。乃知其周公所居也。翁叩阍请谒。周公方仓吐哺。令侍者出迎。翁抠衣涉级而入。拜于庭下。具道姓名居地。公欣然问之曰。东国素称礼义之邦。殷太师遗风馀韵。至今尚存乎。因论说三才五常之道亹亹不已。又曰。予以不德。赖天之灵。辅成王朝诸侯。享国八百馀岁。又与一二僚佐制礼作乐。以为一代典章。又系周易三百八十四爻辞。粗发洁静精微之理。又作大小雅。以定朝会宴飨之乐。何莫非文武创继之功。而世人谬以我为为万世开太平。予实愧焉。又问曰。仲尼撰周易十翼。阐发天地之蕴奥。真天纵之圣也。梦寐常来寻我。今不复见。何也。翁起对曰。仲尼氏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至敬王四十一年壬戌而卒矣。盖尝闻仲尼曰。吾不复梦见周公。今公亦言之。始知圣人心融神会。有所相感者深矣。公曰。千载之下。知我者惟仲尼也。仲尼每有行道之心。梦寐相见。良有以也。又曰。子之访我亦勤矣。吾何以为赠。遂索笔书诚敬忠孝四大字以授之曰。子欲求道。盍于此留意焉。翁奉书再拜而谢曰。生平愿承圣训而不可得。今闻旨诀。在小子实深感幸。虽甚不敏。请事斯语矣。公又曰。周易。乃性命之根抵。伏羲开先天之妙。文考述后天之旨。范围天地。万理具载。学之者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今子盍若居则观象翫辞。动则观变翫占。以体之于身乎。翁曰。既承盛教。敢不从命。但读易工程。虽以仲尼之圣。尚亦韦编三绝。矧此愚蠢。岂可易言哉。请待后日更来受业。遂再拜而退。蘧然而觉。乃一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