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兰菊斋集/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 兰菊斋集

作者:河百源
1843年

余夙闻兰菊斋李公隐居行义于湖海间。愿一就正焉。山川落落。人事不可常。公已九原矣。余甚恨之。今年春。公胤子基镳访余于新城累舍。泫然语曰。吾先子见子之文。恨不见其人也。因以公遗稿若干𢎥示之。愿有以订正之。余谨受而读之。果是有德之言也。一字一句。无非从义理上说来。或自警焉。或勉人焉。嘐嘐尚古之志。眷眷服善之诚。真实心地。刻苦工夫。吁可敬也。世之訿公者。或曰过矜。或曰近怪。今读其文而想其人。质直好义。无怪乎流俗之抵牾也。彼乡人之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从古然矣。世道日薄。风俗益颓。刚者不可见。余于是益恨夫不及见公也。虽然声气之应。以心不以面。余幸见公于书。得其心。不啻面焉。古语云不见其山。愿见其木。余虽不见公。见其书得其心。犹足以少偿畴昔之愿也。于是乎追感神交之谊。忘其固陋。删定为四卷。君子一言。可为天下法。焉用多为。公于文章。初非留意者。专不事雕琢。诗写性情。文止辞达而已。即此亦可以知公也。编末仍书所感而归之。

无统癸卯孟夏上澣。晋阳河百源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