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河先生集 (李敏叙)/卷十七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六 西河先生集
卷之十七
作者:李敏叙
1701年
附录

书牍

[编辑]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国哀仓卒。家祸又酷。公私恸裂之怀。何可尽达。万里行李。经历冬春。不审台鉴跋涉之馀。体履神相否。区区瞻慕不任下诚也。某丧威之外。老亲气力。经年委顿。尚淹东峡。向者奔哭在京。旋即回来。不得留奉还朝起居。伏切罪叹。近日北来声闻。殊可畏怕。天下事亦早知有此。而远外听闻不详。台鉴尚记癸巳前行时奉赠鄙语也。则窃欲闻事情形势之如何。望详赐报示如何。别纸事亦乞台鉴与右揆台座。商量下教耳。馀姑不备。

先亲葬地。自前有迁奉之计。而适于近日得一可用之地于近处。时变如此。家中事故。亦未可知。曾以今四月卜日。而意外有此国恤。或云国葬前私丧不敢葬云。而国制既无禁令。古礼亦无明文。世俗所云或是无稽则亦不为嫌。未知如何。伏乞台鉴参酌礼辞下教如何。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某顿首再拜。近日暑雨。支离乍晴。伏惟台体调摄神相。等闲书疏。不敢烦彻尊高之听。多日不上问。下情不任悬慕之至。某疾病痛毒之中。又苦暑湿。曾前每于此等时节。辄发大病。近亦旧患诸症皆见。眩病尤增剧。且路远身病。久阙省墓。种种情理痛迫。不如无生也。台鉴素康健。虽在牢骚中。伏想有以自适。而无累于节宣者矣。未知闲寂中亦有寻讨讲贯之益耶。自古资于忧患而饱于中晩者皆是。况今所负有丘山之重者耶。寡陋无似。特以仰慕之笃。愿与闻焉。馀非笔札可尽。仲台阁下近得平安之报耶。而尊伯成川方在何处。岂仍在春峡耶。若尔则令人羡叹其决。而此时景色。尤可想见矣。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某顿首再拜。比日暑热。伏惟台鉴体候益复神相。此来同境以寓。虽不得有承诲之便。而密迩德音。窃自慰幸。遽尔先还。度岭之后。便成涯角。自此虽幸以不死。得支岁月。此身本无定巢。而世故如此。宁可望承拜德宇。以偿此歉歉缺恨耶。世道虽至此极。穷阴之下。自有阳复之理。台鉴亦岂久于此地也。唯是之祝耳。万万只伏望顺序节摄。为国自爱。以慰国人之思也。初八日当发程。行事卒卒。不能尽布。前书中雅教。深慰下怀。且承成川丈侍。飘然远逝。转入深幽。像想兴叹。迨不可及也。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某顿首再拜。朝书想未及登彻。即玆伏蒙台辱赐书。仍审此时酷暑。台鉴体侯神相。下情感慰。不知所喩。今日先还。既是望外。而门下音徽。又将隔阻。去后恋慕。如何可极。且况自古一时所恃以为重者。或在于荒野放废之中。其所系情托意仪图爱助之诚。亦岂但为慕用之私而已哉。某痼病在身。虽幸不死于丧馀。恐未能起为完人。今归亦将终丧于马江旧庐。仍与兄弟子侄辈为数岁计耳。万万书不能悉意。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数日阻候中。伏承台下书。仍审近间台调候神相。伏慰之至。侍生锦城往还之后。病惫益甚。才送巡相之行。悄然若无意况。而邑中大小事。莫不生弊于大同之后。到手纷然。未易整顿。所谓愧俸钱而思田里者。真实语也。凡人平居视天下事。自谓无不可为。受一职且不能修理。甚窃自笑。大同之非良法。曾已知之。到今十年之后。弊无不生。民困益甚。台鉴亦尝细入思量否。执事者之久淹遐荒。斯世斯民之责。未必不由此。此等大段利害。恐不可不理会而究穷之也。侄儿到来衙中。而未学见长者之礼。故不敢使之进见矣。他日侍生进拜时。当率见耳。馀姑不备。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昨伏承台下札。仍审日间台调侯亦未全安。仰慰且虑。扶江丧事。久益惨烈。乡曲无医药。此与死水火者无异。尤为悲恸。且其新生二儿亦无全理。世岂有此酷也。锦湖集施刻有日。序文不量其不似。迫于台教。率尔构成。而侍生丧惨之馀。久废笔砚。拙涩不成语。谨此呈览。伏望台鉴曲加斤正幸甚。且闻柳生言亦既得请于阁下云。虽不必一时编入。亦欲刻而藏之。以待日后。亦乞留念终惠。俾无落莫。且毋使陋文单行而见笑于人。千万幸甚。行迹亦欲蒙赐于近间。使工手不废辍耳。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秋气日深。伏惟台鉴体候神相益胜。仰慰区区。近日更欲一就承诲。而秋务日增。迨无暇隙。身且未苏。未得遂愿言之诚。伏叹伏叹。向得成川文书。且蒙示峦字韵诸酬唱。不觉神往心驰于水石之间也。伏想台鉴与仲台。虽位极公相。而固知输此一着。况此疾病者。其羡叹可言耶。寅伯近有寄诗来。或蒙赐和则欲为后日颜面地。未知台意如何。馀万不备。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桃源诗所次。奉读叹仰。尤幸投木瓜而得琼瑰也。虽然侍生与台鉴。皆是空言腾口说而已。深有愧于实云也。实云书承见甚慰。笼水亭记。曾蒙见托。而久未奉副矣。三书要促。有不可终已者。草草构出。固不足以发其幽趣。而亦不可不呈览取正于台座。故敢此录上。未妥处一一下教如何。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陈后平之来。伏承台下札。仍审近间台起居调摄神相。伏慰且感。侍生粗保拙状。而北人南来。久困炎氛。日气乍寒。病候颇见。比来腹痛尤甚。伏闷伏闷。谷云书承领。每见来书。便觉清气逼人。如台鉴之出处关世道。去就不自由。则虽非今日之佩玦遁荒。而亦有所不暇矣。自念病散者。或可追蹑其后尘。而低回不去。亦独何心哉。自愧自叹。近当专候。姑此不备。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春日尚寒。伏惟此时台候调摄对时佳适。区区瞻慕之至。侍生家患连仍。前月中又遭庶妹之丧。自前岁南来之后。连哭期功至于六七。此岂人理所可堪忍也。法圣之行。亦未之果。历拜之计。又未谐焉。伏叹无已。近日京报。台鉴或有的闻否。上候则已就勿药云耶。幸乞下示。就悚此中方营金将军德龄祠宇。与朴怀斋光玉并享。盖皆壬辰起义之人。虽文武不同。而其风烈皆可尊尚。怀斋旧有院祠。故稍可修治而广之。以为并享之计。施役有日。而邑中人士欲得上梁文。而必欲请台鉴一篇文字。以为贲饰之地。伏乞台鉴留意嘉惠。如何如何。记文则已请于尤丈。如得台鉴文字则尤无憾矣。敢以为请。侍生亦不量芜拙。迫于邑人及子孙之请。略为记实之文。并此奉呈。亦乞斤教。

南华经一件。此中旧有刊本。而剜甚不可读。近才补刊。虽未全新。犹可观。此书虽外书。多名理之言。鄙弃则可惜。故此奉呈。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息肩海曲。归寻旧栖。奔迸狼狈。忧病交侵。所居且僻。无因缘承候之便。夏间伏蒙台辱赐手教。如得世外声信。披玩再三。下情慰感。不可为喩。即玆秋序已至。伏惟台旅人起居。对时神相。不任区区倾慕之至。侍生向者罢官。亦有居南之意矣。槩观南中风土。大抵不佳。人心土习。变怪必兴。决意此来。以为转向深峡。深藏远遁之计。今又遭此赤地之惨。终年勤苦。无数亩之收。此迨天意欲使驱之以去也。似闻东峡颇熟云。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者。意者台鉴有姑射之化也。千万不能尽意。

与文谷金相国书

[编辑]

伏惟近日旱炎。匀体起居神相。赡望迩止。第切慕仰。侍生昨才扶病来泊仙峯。而所处之职。决无入谢供仕之望。恐难以数三辞疏。得蒙上察。此来欲为自处之图者。只恃大鉴必能深谅情势而曲为之地也。此不独私义已决。槩闻诸朝中论议。皆以为应递之人。公论亦盖可见矣。侍生癃疾弊劣。近来益甚。精爽筋力。衰退无馀。在外优闲。或可随事自效。故曾前外职则不苟辞避。而至于在内夙夜之任则虽无不安之分。不堪从事。自计已审。况此已败之职乎。彼季周何人而进退难安之际。诸老大臣每每周旋导达。使免狼狈。此岂不敢援以自冀于陶匀之下哉。即今拘絷孀女病孩之朝夕悲念。而不得入见。心事益裂。无以仰喩。馀姑不备。

答李仲周绅夏

[编辑]

阻拜此久。怀恋雅谊。不暂释心。好雨作霖。闭户岑寂。情讯遽辱。且拜先大夫字训之赐。感刻可言。此书曾因人闻剞劂。而无缘奉觌。得以世谊之笃。不鄙而嘉惠之。使寡陋后生。亦与有闻。其又何幸如之。弟近以一家病患。未暇往还于亲友。如有少闲。当为躬谢。姑此不宣。季周又承新命。未知何以进退也。自此召旨连沓。其能坚守东冈之陂耶。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别纸所教郑公事。弟亦耳目所未逮及。未详其何等人。且得罪之故。亦未知其如何。而槩闻其人。先辈长者亦多见许。向拜白轩。亦言其磊落人。且朴来章之狱。其所连引。朝廷亦卞其虚枉。而其时适以诗案有台谏深论者。杖死云。果尔则冤死之人。所坐罪名虽重。后来公议不可弃其人。且其边上倡义之功。在人耳目者有不可掩。则立祠并享。似无所嫌。此等举措。耸动边民益非细。兄与方伯令公更加商量为妙。其中战亡子孙录用事。非私力所可办。兄或与主将相议。直请于朝廷。似合事宜。未知如何。鄙家适与郑家子孙有相识者。其人略书曲折以示之。故其纸幷送耳。且其所坐诗案。亦在纸端。览此则可详矣。

别纸

[编辑]

公少著文名。早登科第。其诗章騈语。脍炙人口。迄于今不亡焉。公既出身立朝。常以效忠尽节为平生志。万历辛卯。出拜北评事。壬辰倭寇既覆三都。贼将清正长驱入北道。列邑瓦解。会宁贼鞠敬仁等作乱导倭。两王子及陪臣皆就擒于贼。而官守窜伏。莫敢出气。公于是始售报国之志。而其方略机宜。事功颠末。非徒垂载国乘。北人立传为纪。以为不忘不泯之地。至欲立祠俎豆之。以公冤死。不敢焉。闵应教维重顷在镜城府时。详闻公当时之事。且得其传叙而来。故玆写一通于后矣。至于国乘则泽堂太学士厘正宣庙实录。于公平定北关事。特笔立纲叙目。著公忠勤甚详。亦尝称道于人云。公之临乱宣力。若是其彰明。而伊时咸镜监司尹卓然嫌其功不出己。于启闻行朝也。没其实迹。举槩而已。故只陞拜吉州牧使。厥后北人为公陈疏讼功。故褒美始到。复陞嘉善阶。公则终始不伐。对人未尝话北事。知公者则尤服公焉。公素性恬退。不曾趋尚时好。故竟未大显于清朝。及光海壬子后。目见时事大乖。且凶贼郑造不幸近出门族。故因杜门屏迹。若见造来则或沈醉不省。或瞑目不语。故大为其所挤。且与尔瞻隔洞而居。尔瞻许公文才。常欲纳结。而公一不候其门。故公邅回不调者凡十有馀年。其间或佩郡绂。而亦未曾一年淹于任所。乙卯后废母之变既发。廷请收议之时。公每出避在外。一无随参之累。自是纵酒沈湎。虽族人罕得见其面。盖欲以酒自污自绝也。洪鹤谷相公即公中表兄弟也。癸亥春间。数访公居。辄值公醉卧。语公子弟曰大令公后勿过飮。待我更来云。则可见鹤谷之意。而公竟不省悟。是年三月仁庙改玉。庙堂以公有文武才。被元帅荐。且以公昏朝屏斥人。将大用。而公为亲乞养。四月拜全州府尹。七月丁大夫人丧。归洛居庐。草土之中。疾病连绵。大肿发于下部。久未完合。甲子正月李适叛。上将行公山。命起复公为副摠管。公力疾载曳。追到龙仁。则肿势添剧。不得运身。未果参执靮之列。公痛恨不进粥飮者累日。俄而贼平。得终丧制。是年十月朴来章等谋逆。私相议曰郑某有才可合大将。闻医人李大俭以治肿事往来郑某家云。可使大俭言及云云。及其事觉后。此言出于贼招。公被逮。仍与大俭面质。则大俭曰此言果闻于来章等。而一番治肿下鍼之医。安得发此言于郑某乎云尔。则公之冤至此乃白。将为放释。而台论诗案继发则公竟未免梧棘之冤矣。盖公于癸丑年间在昌原任所。官闲无事。赋咏史十绝。其一乃楚怀王事也。诗曰云云。一时讽咏之作。置在乱稿中。甲子居忧时。搜出休纸。涂褙庐幕。此作亦为褙贴壁间矣。崔判书来吉即公连家之人。而亦无嫌郤者也。一日来访公。坐久因见其诗。近面详视而去。乃为传诵于其兄弟亲友间。初非有意。而岂知其闻之者便作奇货也。其时泽堂相公为问事郞。执其诗就委官前曰此乃诗人咏史之作。且无包藏底意思。何足以此诗罪此人也云。而安得采听于众咻中耶。泽堂每诵置对时元情文字。哀其抱冤而死。故修史时亦发明公之忠烈功业也。噫。公以忠孝立心。恬静为操。素有才略。早建功业。而曾不趋附时势。故当时知公者少而不知公者多。终无论救伸理之事。而其冤枉则人到于今伤之也。丙丁乱后。凡在册书之类。遍蒙宥泽。则公亦必在于其中。而公之子孙祸变之后。流落岭外。朝家霈典。不得考明。而第公殒于刑讯。而别无断定罪案矣。郑公名文孚

咏史诗

[编辑]

楚虽三户亦秦亡。未必南公说得当。一入武关民望绝。孱孙何事又怀王。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春暮山中。想多佳趣。引领遥望。不任悬悬。每诵古人山有木木有枝思公子不能言之句。为之怅然。此际手札又至。起居之便适。意趣之坚确。深慰所望。示意亦皆然矣。古语不云乎。人之出处进退。如人饥饱。非他人所能与。兄既自量之已审。虽弟之于兄。爱相助而知相悉者。亦何能强为之谋乎。但虑除授不来者。必满一月乃递。则兄若待此而入城则必不及于驾幸之前。虽在京而不为谢恩则自可得递。幸须亟为来京。以图进退之宜。且与亲旧叙阻。亦岂非好事也。朝廷百怪竞出。无所不有。至于两吏部之远斥。尤可惊愕。世道已无可为。而天意亦可知矣。虽以从游之久。不知兄之先见色斯。如是其智矣哉。弟欲于行幸时随往。仍为转往省亲之计。亦欲遨游两锦之间。葺治先人弊庐。以过此岁。此计若遂则遂作隔岁之别矣。此为怅怅耳。万万非笔所既。只望各自珍爱。共勉人自献于先王之义斯可矣。属有所苦。伏枕草此。不能一一。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昨者病中。承拜兄去时所留书。知兄先我着鞭。为之愧叹不能已也。不审从者到彼。气味何似。而甁能有粟而樽能有酒否。弟意外犯子春下堂之悔。门庭之步。失足伤面。不唯完肤未易。惄焉自悼。方此闬户。以此归计渐迟。此必为兄所笑。人之相笑。岂有穷也。呵呵。书中教意珍重。益信兄雅志非偶然者。而且喜古道之复见于今也。然其奈弟非其人何。前日与兄云云者。皆是一时寓言。本无意义。而兄之以时义为去就者。实是正当底道理。但如弟者。初计亦未敢遽尔商量及此。归田之计。亦欲为一时差便身计而已。未知前头插脚之地。正所谓吾侪小人朝不谋夕者。在兄自勉之。以其馀时为我谋之也。病已即当往西河。计不出来月旬间。峡中少便。嗣音未易。临书耿耿。病草不宣。闲中如有所得于吟咏者。时时惠寄。以解郁恋为望。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岁初在西河时。承拜手札。无便未复。而意外此来。峡里未易逢便。尚未相候。每切歉叹。不审此时。令静中调候如何。如弟者疾病丧忧之馀。非复有当世之志。而来传驰骤。又不得自由。何足言也。令兄年来屏居。又况与伯氏相从于莽苍之间。此之为乐。岂可易万乘公相哉。家兄丧偶入京。一家子侄皆星散于穷乡。弟独以一病身。块处遐外。有时独卧思量。恒有栗栗之惧。令兄岂不可羡也哉。然计亦匪久于此中者。如得一枝可栖。他日亦可追蹑后尘也耶。闲中如有所事。幸为示教。至于等闲吟咏。亦欲承览。以想叹高情遐想之所在也。文谷相在不远。时通闻问。是为不易事。今方命驾以往。恨不携令兄在此间也。万万非千里书所可尽布。唯在默谅而已。近得蓬山信。康健可喜。然其于虎视狺狺。恐有单豹之所虑何哉。世事不须言也。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前者节扇便后。苦无山中便。未得更候。岁暮恋德之切。益不可自聊。想令兄静居有年。其必充然有得于内。而髭发之胜亦可知矣。恨不得对床承晤。听高论之馀也。弟本不谓尚今在此矣。居然将过此岁于此中。病怀郁邑。殊不能堪。然忍死待明春。任行己志耳。前书所教缕缕。弟之摧败日退者。岂足以知此意趣也。盖将决然舍去。深入穷山。如百源之整襟。西山之啖荠。心地静定。工夫有所施。然后乃可与开口说向前事也。此亦早晩间事。令兄果以为如何。千万书不能尽。伏惟千里默谅而已。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旱热此甚。不审台静中起居如何。想山里优闲。有以自适而忘暑者。仰慰仰慰。弟之暂处江外。盖欲为得地深藏之计。而今乃不然。又有此北门之命。此决非衰朽者所可堪。而况此道大饥之馀。又值极旱。济活无策。狼狈可知。想台高卧好笑也。可愧可愧。世道横溃。莫可收拾。而纷纷者直是儿戏。大老遁荒。朝廷波荡。是岂鬼神之作戏欤。痛叹。所欲言者极多。而仍便告别。浮沈未可知也。姑此不宣。唯在默会耳。书回幸以一语叙别。以为千里面目。如何如何。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春雪纷如。方此闭户蛰坐。正尔思想意中人殊苦。此际台辱札适至。如获对床做晤。欣慰且荷。况承多少教示。尤为感叹。向者与黄令言者。盖惜君只欲苦死留者也。且台虽以病求退。必欲从容于去就故尔。弟方欲退休。与台同意。亦何暇尤台也。第台以赈事来。赈事未毕。遽尔径归。于义分未安。至于疾病。恐或不至于一日难堪。则容有黾勉改图者矣。今承缕缕。欲使弟倡言当退。则我躬不阅而强为人言。人亦谁肯信之哉。昨见领台亦以台病为念。而不言退去之必为稳。携手同出都门则岂不好哉。出处去就。古人已谓如人之饥饱。则固非他人所可与。而鄙意则终有未释然者。曾有所云云矣。唯在台审谅而为之耳。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早承辱札。仰慰仰慰。弟畏寒蛰伏。不得践前言。今日差晩。欲往其洞历拜耳。为国家广畜积。当今急务。而名为备水旱足矣。至于计口为准则烦屑而必不可充其计量。此弟意欲无使朝家举措。见笑于四方。非有异议也。且台方管今岁赈政。亦患目前无粟。而今乃为逐年计口活民之谋。其意则大矣。而其事难成。谅其缓急而知所先后。智者事也。此所以向所云云者也。犹未可以见台兄勤恳之意也。弟则方有归山之计。可以此法为阔契。未知庙堂肉食者皆可化而为国人倡否也。都在奉尽。不具状。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知台有归志久矣。而不意若是之决也。病且劳扰。不得出别。尤切怅恨。未知今日果能放船否。昨见台疏之批。圣意甚恳。何可不奉承殊眷而决去于一日乎。白驹尚可维之絷之。行舟独不可回棹乎。想台必思系遁之义而量处焉。是企是企。如不可回头则唯望行李万安。不宣。弟于前秋在仙峯时。梦得一绝。盖送行之意而未详诗意。今偶记得。恰是别台情境。并此录呈。朝来井屋起寒烟绝句见上。

与松磵李季周书

[编辑]

台之放船时。绝不得闻知。未及奉候。深切怅缺矣。递得令辱札自上江来者。仍想一棹飘然之兴。只恨此身之匏系在此。不得追下尘也。弟将为万里之行。其前无攀别之路。尤为恨恨耳。今日引见时。户判又以不安辞职。而槩以前事归之无非。上亦不许其辞递矣。泰之时义。益不可冀矣。深藏远引。孰曰非宜。如弟者亦将有抽身之日。其后乃可展颜于台前也。千万病困忙草。不宣。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千里书往复。每在经月之后。弟又在东州。又未得频频奉书。只切驰想而已。昨者递中承拜令在北关书。仍审令跋涉巡宣之馀。起居珍福。不任奉玩悲慰之至。弟向已葬女东归。今又经亡兄襄事于砥平县东。恸哭空山。益无逮及。况老亲气力。日渐委顿。今欲奉归京第。而苦待冰解。种种痛苦之怀。日甚一日奈何。令胤久滞京中。而不得同处。闻其过寒食后北行。而恐未相见也。辉令近得书。颇复旧观。良用慰幸。似闻令兄为弟忧酒。此虽出于相爱之至意。今则弟无此忧。但弟之病状。只得多吃人参则自可无忧。前后之赐。得延至今。而又复贪生不已。望赐逾多可笑。其不知足也。送书付褫。浮沈不可知。万万不能尽布。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汩没于赈事。久未相候。怀想德宇。且念弱息。远离阻音。迨不能忘怀。即玆春尽。令起居珍福。民命近止。火色日急。虽有大小之殊。而忧劳则同。令之德声远播。而此无策可施。其工拙亦县矣。旱干至此。麦苗又为枯黄。前头之事。尤为可虑。天岂欲尽刘我生类。而人苦不知。强冀喣沫耶。尝麦之后。弟亦不在此间。令之所处。抑恐与弟不类也。万万不宣。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昨拜良幸。又此辱书。慰荷深矣。弟今方出往江上。而不得与令兄偕可叹。然仙峯之上。亦岂轻许俗人登跻乎。筑特室三月而后来问道可矣。临行草此不宣。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国哀仓卒。惊恸何言。适玆奔哭在京。伏承令辱书于此际。仍审数千里巡历之馀。气味益胜。乃知天下健者别有在也。不任慰荷。弟往来东西。月无宁居。筋力殆尽。将恐颠仆于道路。而尚以上游日寒。不得奉亲而来。明又东归。奉还迟速。当观亲候而进退。计不出此月耳。令胤方往龙仁覆莎未还。此来亦未相见。而闻丧惨之馀。伤败颇甚。飮食全然减少。亦不顺化云。极可忧念。此后又有北归行役则恐生大病。尤可虑也。近闻天下事变。或是亡胡之运。而弱国之臣。忧方大矣。以兄虑之以为如何。金元之事。行且见之。而北方亦不可久留。惟望得代速归。而朝家苍皇如此。亦恐代未易及瓜也。止酒已半岁。病不少衰。从前罪杜康。岂或误勘也耶。亦将敬守令戒。不敢忘也。想今则还营必遄。嗣音有便。此身又未得在京。姑此草草附谢。不宣。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来后多病多故。每欲一番专候而未果。只切瞻叹。不审此时。令起居如何。想闲趣日胜。仰慰且羡。来时辱札。备悉辞意勤恳。弟亦非不知此义。但以丧忧疾病之馀。宦游岭外。日有颠仆之忧。以此无聊。思欲归耕江上田而闲发于言说耳。此州近来多务。殊非前日之比。病躯酬应。虽数月间。亦多难堪时。药饵都废。此最大事也。且况旱灾此州特甚。野无青草。前头将见昔岁之惨矣奈何。湖中得不至此否。今兄闲中必有所事。愿与闻焉。万万不宣。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前日辱复。迨极慰荷。不审此时侍下起居如何。向承有愆候。想必勿药式遄耳。弟以迁厝事。今过扶江。而期日已迫。行色甚忙。无计枉道相会。只切瞻叹。数年居静。所业必多方。而秘藏不宣。岂以不足与相闻耶。近闻崔侍读抗疏得罪。择正而不惑。岂非明敏之效指导之力也。喜幸之切。迨欲不寐。路中送伻。病困倩草。不能一一。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朝晩饱吃饭。深闭户。扪腹而就枕。不觉午睡之入甜。乍起适承台委札。依俙梦境。感荷益切至也。第详昔疾尚未全安。奉虑。大将旗鼓。望眼且寒矣。古之将军。有裹创而战。舆疾而讨贼者。虽无事。亦不可养疾而不服劳。第可自力也耶。江居一士人。岁初梦一官人临江垂钓者。而人谓是大学士云。近欲卖小艇及蓑箬。以成其梦耳。馀姑纸尽不成状。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向蒙台辱复。仍审秋深。台调候尚未复常。奉虑不浅。承示缕缕。备悉教意。尤荷尤荷。但此岂弟欲为私利之计哉。本府虽累朝留意措置。而军器与诸具。举皆零星。缓急不可恃。试以一事言之。硫黄有数万斤。而无焰硝不能炼。将卒五千而弓才五百而且无带剑者。军皆露处而无军幕。操炼及逐朔试射时。无财布之可给赏者。旗帜之年久未改者。器械之未备及应改者。皆无力可备。今方造弓千馀而匠稍未具。此等费用。于何责办哉。当初妄意欲尽一日之责。而欲得羡馀之利。此亦拙谋。而台与诸公过疑于图利。至欲覆验取信。则弟亦何苦强为无益之请。自取无限羞蔑乎。谨当噬脐于前而唶舌于后。此后则台亦不须以此为念而报罢弃置之幸矣。弟本以病孱。误计求外。至于居留之任。意实不乐。况今病败日甚。此中虽无劳攘。身负重寄。心亦不能自安。秋凉乍动。归思日促。决不敢久于此。将欲为逶迤脱免之计。思自放于田野或山峡间。且自顾年齿衰矣。才力弊劣。益无意于俯仰屈曲如前日之为。自计已审。又何有于馀外屑屑乎。此等意况。亦欲使平生故人知之。信笔及此。一笑一叹。千万不尽布。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属望之馀。果承大拜之命。当与朝野同贺。不但亲知私喜而已也。然常观先贤相责勉之语。知宰相不易做也。牛溪书与栗谷曰叔献既为宰相矣当国矣。如是而世道不好国事不成。则叔献决非君子。登庸之初。以此思之。则时亦有赖矣。春寒。伏惟台体候神相。侍生自京还任之后。病惫益深。半岁在职。一无可效。春来归计益切。而适值国戚与虚警。姑此蹲坐。殆不可自聊矣。馀姑不备。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朝者伏蒙下问。仰感无已。侍生不得已扶病更入。此间狼狈。何可尽喩。近日圻民遑遑阻饥之状。已到十分地头。麦秋尚远。官粜亦尽。前头数十日。实无继活之路。朝家若不大段拨赈则必多捐瘠之患。沿海则江都。山邑则山城米。不可不自庙堂急速启请分粜。以邑大小分等。虽小邑亦可得七八百石然后可救。敢此仰禀。侍生欲自疏达。而往复覆启之际。恐致迟延。且不若自备局直为禀施之为得体。伏乞商量回教。病未躬禀。悚仄悚仄。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昨来湖堂。数日阻候。伏切瞻怅。意外伏承台下书。仍审蒸炎。台匀体起居神相。仰慰不已。下教辞意谨悉。侍生当初所陈请。亦非有古今典礼之可据者。考见礼曹所在誊录则仁烈王后禫后。有魂殿祭礼。一依宗庙例施行之文。未知其后祭品乐舞之一如太庙与否。而今日仍用魂殿时祭式。决是因循不改之致。心切未安。率尔陈达。而其时诸大臣之议。亦与鄙意无异。有此改定矣。盖古礼则不可知。而虽以国朝大小祀典言之。未有无牲之祭。如文昭延恩及奉慈殿祭礼则自是原庙别祭。未可援以为例。虽别庙事体与太庙不同。既是上祀而不备牲不备乐。未见可据之文。徒为苟简之归。其为未安甚矣。至于用乐一款。今考文献通考诸书。则金石舞佾。亦有班班可考者。春秋仲子宫用六佾。虽或以僭见讥。若佾数不僭则必不以用舞见讥。未知如何而得正也。且古今乐考。多有后妃庙所用乐名。此则或是其当代尊上未可知。而古虽有妇人不用武舞之言。至于两废文武则似非古礼矣。虽然此皆依俙臆说。唯在台鉴参酌礼意。或请询问于在野儒贤。或令儒臣博考。断为定制。似为得宜。未知台鉴以为如何。馀俟入城时。从后进拜。不备。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伏承台下札。仰慰仰慰。家兄所患。方在进退未决之中。忧闷曷极。下教事。侍生亦安有定见。讷斋则不但复慎妃一节。以己卯士流之幸脱于祸网者。南中士望。与金河西并称。今不唯其请则恐孤一道之士心。如何如何。其行状诸录。适在此中。敢此仰呈。至于高家。二父子并美。节义表著。请谥之举。似非过滥。考例进退。唯在匀裁。馀姑病卧不备。

与药泉南云路书

[编辑]

伏惟雨中。匀体神相。山陵事罢议后。似闻颇有异论云。阁下想必闻之。侍生晩闻之。检见方书。则卯山坤申水。为刑戮水之说果有之。此异论之所由起。不但申水杀曜之可争也。诸师初不及此言。李嶰适来。问之则奉审时未及觉察坤申之为刑戮云。诸师若皆未及觉察而不得谕辨。则异议者必以此借口。一番会议。似不可已。未知台鉴之意如何。敢此奉禀。山陵事体重大。万一有些未审。则奉审诸臣。亦有责焉。不可不十分商量。如何如何。馀不备。

与南甥鹤鸣书

[编辑]

近日奔忙特甚。昨夕脱归。始得见君书。未及奉复。又此委札。殊愧殊愧。所示东游录。披阅未终。便觉清气逼人也。况枫岳志录。尤见君用意之勤。所要文字。如得暇。当奉副耳。然汩没如此。恐无好意致也。枫岳录固好。而此虽甚名胜。单行似未周悉。如择国中名山如太白妙香智异汉挐等。以拟中国五岳。而摠叙裒录。如中国人之为则似为一大奇玩。幸更思之。馀姑不具。

与南甥鹤鸣书

[编辑]

早承委问。且荷松醪之惠。便觉清气逼人。暇日可以一泛黄花也。多谢多谢。况二绝。事类语好。尤为警绝。当为次送矣。近日奔忙特甚。孤负菊花时节。今人悒悒。姑不具状。

与南甥鹤鸣书

[编辑]

雪中承书。极慰愿言。仍想山斋对景。必多佳趣。尝爱东坡简人。岁行尽矣。风雪妻然。竹屋纸窗。灯火青荧。时于此间。得少佳趣。无由持献。独享为愧。此语有味。谩复录呈矣。录示三件。当依示奉副耳。方往馆坐。草此不成状。

答李择之

[编辑]

方以别怀为黯然。此承台札。仍审日间调候珍相。仰慰仰慰。台之浪求福地。曾与人笑之矣。耕残雪钓夕阳。何所不可。弟之所指点。可与孤竹二子谋矣。台果有分华之愿则当留一半以待矣。还期未易。实欲一番作稳而去。病懒未果。尤为怅怅。姑此不宣。

与姊兄李景略书

[编辑]

来时既未拼别。别后又不得嗣音。离索之中。恋怀殊切。不审此时溽暑。起居如何。弟此来有日。奉老粗遣。饱吃饭而无所事。月下雨中。亦时有陶陶之趣。恨不得与左右同此乐也。向者辱札。承拜之矣。此身本在谤议丛中。亦且耳熟而心恬。虽世外嘈嘈者千万。不足以动吾之一发。万万走草不宣。

与姊兄李景略书

[编辑]

近者阻音几数个月馀矣。恋郁之中。儿子之来。承拜辱札。仍审冬深。起居神相。且闻有鼓腹之乐。不任慰荷。继之以健羡也。弟偶作岭行。至今病惫未苏。衰年精力。尽不可轻用也。书中缕缕之意。极感谋忠而爱深也。弟亦岂欲轻去故土哉。是以时未有定计矣。然饥困之极。人至有父子不相保者。此地前头事。诚有不可预料者。只自咄叹而已。所惠四律。捧玩数四。感发多矣。当奉次以呈也。馀万便忙草此不宣。

寄儿辈书

[编辑]

见书知汝好在。且汝母之病。亦少有针药之效云可幸。我过祀后病候未苏。气力渐败。未能作行。还送人马。势将过禫后大归。其间汝独处废学。是可虑念。人生十六岁。亦非儿童。毋以少儿自处。坚坐一处。不废日课。与锡命学作诗。祭祀时往交河行事。或留六七日。以慰庶母之心。祭祀时亦看检家礼。一依家中常行规式而为之。我未还前。祀事不多。一一往参可也。姑不具。

寄儿辈书

[编辑]

前日官便回见书。知汝好在可喜。读书之外。人自有大段事。汝等曾不理会于此。读古人书。终归无益。痛自警饬。收敛心神。凝定思虑。起居言动。亦自有古人成法。如近思录虽不能尽解。时时披阅。使每有义理涵泳之趣则必有发端而上之心矣。勉之。馀万忙未一一。

寄儿辈书

[编辑]

近日寒甚。山中必尤甚。汝等何以支过耶。得无难堪者耶。数数往来。徒为劳扰废工。望后当送人马。满一朔工夫而来可也。读书之法。不必一时满数百读。五六十读。累次循环。以至数百。然后尤为涞洽纯熟矣。馀姑不悉。

与洪长城锡龟

[编辑]

省礼言。昨日书匆匆不详。临夕仅达马江。得免颠仆。莫非尊赐。参同书马上闲看。亦足罢睡。志趣关键。未易窥测。朱子所谓无味弃去者盖以此也。然天下之道术。同出于一源。而源远而末益分者。古今之通患也。随其末而为一曲方便之学。不若溯其源而处于高明出化之本。道家诸书。皆宗道德。而道德不专为方技之用。如参同之类。亦是道德之支馀。观其立言造意。亦有探本穷化之妙。亦何尝只为炉鼎丹铅之末术也。卫生之经。老君五千文。南华十万言。言之已详。而皆无丹法。此书首尾亦皆禀承老庄遗意。而节度愈详。言句愈奇。由此而求之则乾坤坎离之用。姹女黄芽之妙。可以验诸一身之内。益有亲切着落处。人心一天地。鼎器其躯壳也。阴阳其水火也。血气精神之运。皆有火候之迟速。而性情脏腑之禀。皆有丹材之君佐。此恐是此书本旨也。本末之辨。如是看破。则日月保炼之法。皆可资用。而亦不为无味矣。朱子十二辟卦为一月用工之节奏者。盖其晩年所见。而其意亦如此。未知高明以为如何。至于屯蒙以下。分日直司之法。动静均适。似不如朱子法。而盖观易卦次序。屯蒙之类。通二卦则皆为反对。合四卦。皆阴阳参半。如屯蒙为四阴则需讼为四阳。细考之。三阳三阴及坎离剥复。往来循环。自有别件意例者外。莫不皆然。此亦为易中之一义。而日用炼气之功。尤见其精妙矣。但四卦约为二日之用。则一日二卦。或有阴阳多寡之不同。动静偏胜之弊。必有法而通辨之矣。而未暇究也。高明之意。以为如何。人还略布鄙见。幸赐证订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