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讷斋集 (梁诚之)/卷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 讷斋集
卷五
作者:梁诚之
1791年
卷六

杂著[编辑]

平朔方序[编辑]

恭惟我圣上之十三年夏五月。贼臣李施爱以吉州叛。上震怒。命都揔使臣浚,副使臣锡文。领京兵三千往征之。又命镇北将军臣纯。领平安道兵。征虏将军臣仲善。领黄海道兵。逾阳德岭进讨。又命臣浚,臣有临,臣进忠,臣义坚,臣峤,臣子庆等。领京畿,忠清,全罗,江原道兵助战。大兵俱会于咸兴府。揔三万人。进屯北青。六月丁巳。贼乘夜来突。诸将出战大败之。以地势不便。退屯于洪原。七月丁亥。伪署北青守者来。上官方张乐宴飮。我师诇知之。遣锐师入击。杀获几尽。遂还据北青仓。时贼据利城。依海岸以陈。八月丁酉。大军进攻之。贼以彭排前蔽。矢下如雨。我军冒白刃以登。战酣。大将鱼有沼。由海边越险阻而入。贼不意官兵从其背而下。出死力鏖战。我师勇气百倍。自午至酉大战。贼魁弃旗先遁。遂大败。大军乘胜追奔。斩数千级。越磨天,磨云岭。至吉州岭东驿。贼魁焚其居。挈妻子。与数百骑。逃至明源站。伪将李珠等。缚贼魁来降。斩于陈前。以其首送京师。上大赦境内。枭于市三日。只留偏师镇北方。从征军士。赐酒食罢遣。仍给复三年。大小将士论赏有差。臣窃惟咸吉道。本祖宗肇基之地。非他道比也。若假息数月间。则其为害不可胜言。今出师数月。三战而定大贼。是虽出于天地祖宗垂祐之力。实有赖于睿谋神筭之无所遗也。臣职忝史局。当大书特书。以昭武烈于万世。

弘文馆序成化己丑。以大提学奉教制。[编辑]

臣窃观历代书籍。或藏于名山。或藏于秘阁。所以备遗失而传永久也。前朝肃宗始藏经籍。其图书之文。一曰高丽国十四叶辛巳岁御藏书。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大辽乾统九年。一曰高丽国御藏书。自肃宗朝至今三百六十三年。印文如昨。文献可考。今内藏万卷。多其时所藏而传之者。迄今藏书后面图书。称朝鲜国第六代癸未岁御藏书。大明天顺七年。以真字书之。前面图书。称朝鲜国御藏书。以篆字书之。遍著诸册。昭示万世。又诸书所藏内阁。名曰弘文馆。置大提学,直提学等官。以艺文馆兼差。俾掌出纳。世祖从之。命藏秘书于旧东宫之东偏小室。号弘文馆。以艺文奉教以下。带兼博士,著作,正字以掌之。我殿下元年。命于艺文馆。依集贤殿置官僚。凡文翰经筵记注等事。一如集贤古例。于是。弘文秘书。亦移于艺文。十年。又因大臣建白。改称弘文馆。而别置艺文馆于古书筵厅。止掌辞命之事。

梦庵权公故事记[编辑]

梦庵权公讳㫜。字晦之。安东人。早登第。官至密直提学。谥文清公。天性廉勤精明。耿介不苟合。尝有遁世之志。而忠宪公强留之仕。既老。遁入禅兴社。剃发默坐。公之子文正公菊斋溥。驰往大哭。公笑曰。将复须发我耶。此予素志也。事见东史。公之考翰林学士忠宪公韪。祖枢密副使守平。高宗时人也。公之子曰溥。孙曰昌和公湖亭准。曾孙曰赞成玄福君廉。玄孙曰佥议良孝公镐。于我为外曾祖也。外王父开府尹槐亭公讳湛。娶判尹横城赵茂女。亦甲族云尔。庚午月日。外裔梁诚之。记。

世宝失传记[编辑]

先祖兵部侍郞。娶高丽左仆射王琳之女。王公以贡士登宋宾贡科。以是。见待于中朝。多得奇货来。吾先兵部议郞得璜。公以王家外孙。亦得玉狮子,金尘尾,驼仙亭等物。传及版图公之子大禅师天祺。以此献于高丽王而得大爵云。累代传来旧物。归之于纳赂之资。可惜。出家子孙。不念传世之宝若是。岂不戒哉。

白云洞记[编辑]

答戚人书[编辑]

意外。伏承惠书。就审近间尊候万相。仰慰区区。诚之腆蒙远赐。能得跪起床席。莫非尊力。知荷仆仆。书中嘲语。可笑。若以纯诚为名字。而得忝纯诚功臣。则与我同参之人。皆以纯诚名字者耶。捧腹不已。前借来国鉴。谨裹呈。领之如何。馀病馀手战。不宣。

答侄瑊书[编辑]

审书。就喜侍奉万安。此病馀残喘。奔走馆职。没没无暇。自怜奈何。如玉升班。比古亦有。何足怪也。而圣恩罔极。臣感如何。儿患近得向差。而孙佥正又失独子。所见可怜。横城山所迁葬事。择日于今二十五日。而郭林两人俱沮之。姑未知何以为之。当观势大定耳。再昨。通津朝前雨雹云。果然否。惊惨中。前头计活可虑。馀病卧草不尽。

与侄瑊书[编辑]

以此㨾精书他纸。即付金浦去便。而面谕即传。无为浮沈之弊。可也。使后翼书之以送焉。按此㨾精书者。即次忘世亭韵诗。

谢子瓒拜同副承旨笺[编辑]

桑楡晚龄。蒙乾坤之洪造。禽犊微息。近日月之馀光。糜粉难酬。佩铭曷已。伏念臣禀性迂阔。处事荒踈。立圣朝四十年。未有丝毫之补。被廷劾五六载。每贻尸素之讥。若将终身。复有何望。皇恩罔极。超升犀带之班。小子何知。又忝龙喉之选。尚武崇文。以此劝彼。岂老臣一家之相庆。实武人满国之同懽。如臣瓒者。唯事弓马。不学诗书。承睿庙莫大之仁。位忝堂上之列。荷圣代不次之眷。职掌禁中之兵。宠荣既深。涯分亦足。况玆近密之地。尤非颛蒙所居。虑恐任重而不胜。且或计拙而有损。感惧交集。兢惶实增。臣谨当常与愚庸。益励衷赤。生殒首死结草。期永坚于小心。子为孝臣为忠。誓不渝于素节。

亲祀文庙颂[编辑]

平朔方颂[编辑]

古今诗[编辑]

奉和御制[编辑]

创垂固不易。持守尤为难。幸际明良会。都兪莫暂闲。

天道体无私。民心思不拂。愿言保终始。万世如一日。

经纶同汉祖。制作侔周成。上下地天泰。太平家国宁。官班何者冗。士马贵乎精。

己丑应制[编辑]

王若曰。曹操尝造问许劭曰。我何如人。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夫人一也。而为能臣为奸雄。随世治乱。何耶。果人尽随世而变耶。去之则弃才于治世。用之则贻祸于乱世。将用之耶。抑弃之耶。其明于用舍。不至于弃才贻祸。岂无其道耶。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予亦难之。而留心于用舍久矣。其各展蕴以对。按朝野记闻。睿宗己丑六月。试春秋馆,艺文馆,成均馆,承文院文臣于思政殿月廊。以曹操造问许劭为题。不拘古律以对。公以七古制进。

老瞒何罪刘亦衰。若遇高光当面北。智秦愚虞百里奚。裵矩佞隋忠唐室。自非贞忠亦正臣。只在驾驭得其术。臣闻昔有虬须翁。晋阳有人失其局。又闻五季陈图南。赵祖登极隐不出。治世奸雄犹未逞。况非英雄只就灭。念我世祖应运兴。能推赤心置人腹。颠倒豪杰网群雄。风云庆会无前昔。方今圣上嗣丕基。克定奸贼同朽拉。廷臣孰不尽心力。愿言万世如一日。

扈幸喜雨亭应制[编辑]

都城之西喜雨亭。亭在杨花之江边。行宫此日驻翠华。政是大野春风天。成公扈从仍校雠。得与王子同周旋。今夕何夕月如昼。长江滚滚趍海堧。大君乐此开小酌。仙橘又从天上传。才子任公亦在坐。不必对影成三贤。一杯一杯复一杯。举杯还作临江仙。我不羡坡公赤壁游。断岸千尺穷攀缘。又不关采石江头李太白。锦袍捉月江底悬。只欲挹彼万丈之沧波。倒漾睿泽浸荒田。又欲取玉兔之灵药。使我圣筭逾千年。呜呼水长流月长在。江上万古清风吹飒然。

次天使金湜到松京遇雨韵[编辑]

前朝文物草连城。星使遥临吊废京。旧业已随陵谷变。遗风犹记管弦清。但将呼酒留连飮。且可搜诗取次成。甘澍忽随天诏至。皇恩偏向海隅倾。

广寒楼[编辑]

良辰持节上高楼。进步方知百尺头。万里关河秋正好。一轩风月意难收。圣朝未报宵衣理。故国还为昼锦游。王事有程情不尽。此时不飮更何求。

方丈峯高万丈横。中天月色正分明。几多豪杰登临咏。槛外唯馀一水声。

智异山[编辑]

智异苍苍倚半空。千岩万壑洒飞淙。洞中青鹤应欺我。胡不来闻岳寺钟。

登南原蛟龙山城[编辑]

邑在湖南山水间。孤城屹屹路回盘。带方自是雄藩地。控扼犹能制八蛮。

华阳亭[编辑]

乘闲信马出红尘。极目郊原物象新。天外远山青似黛。雨馀芳草碧如茵。仓庚上下鸣初日。牛马纷披散四垠。惆怅烟花三月暮。不妨呼酒赏良辰。惆怅烟花。一作浩荡春风。

金浦赵元禧村居[编辑]

城西金浦是君居。高卧于今兴有馀。地接高阳应有酒。江连汉水岂无鱼。胸中空抱医民术。案上闲披教子书。卜筑通津吾有意。一壶来访故人庐。

讷斋偶吟[编辑]

昨夜秋风至。行人借帆归。如何待漏院。霜靴火城围。

次忘世亭韵[编辑]

久废吟哦。颇多涩处。或恐为高眼取笑不敢。玆以仰和。休哂幸甚。

十年宦海笑归来。半世朋知许酒杯。春去残花飞满榻。雨过垂柳拂侵台。风尘白发功名薄。朝暮青山醉梦回。此老心情谁独识。沧波鸥鸟不须猜。

次四佳徐相国慰赠闲退通津韵[编辑]

北树东云几梦思。此心惟有故人知。转头时序留难驻。抚臂英雄老可悲。无药引年聊自适。有钱沽酒复何疑。衰迟会合谁知健。少壮欢娱忆旧时。

应制书车云岩原𫖯雪冤录后[编辑]

巍巍星斗仰公名。一世皆知哲者情。如何恐怯三四达。不修公道护私程。公自注。朴彭年累次陈达不书原𫖯罔仆之实迹者。只虑私门之后祸而然也。

次咏小鱼[编辑]

雨馀江上绿生鳞。同队洋洋泳白𬞟。想得盆池喣沫处。涪翁经济本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