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诗名物疏 (四库全书本)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诗名物疏 提要上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诗名物疏      诗类
  提要
  等谨案诗名物疏五十五卷明冯复京撰复京字嗣宗常熟人是书因宋蔡元度诗名物疏而广之征引颇为赅博每条之未间附考证如被之僮僮郑笺以被为髲髢集传以为编发复京则据周礼追师谓编则列发为之次则次第发长短为之所谓髲髢定集传之误混为编又如郑风缁衣集传以为缁衣羔裘大夫燕居之服复京则据贾公彦周礼疏以为卿士朝于天子服皮弁服其适治事之馆改服缁衣郑笺所谓所居私朝即谓治事之馆其议论皆有根柢惟所称六家乃谓齐鲁毛韩郑笺朱传则古无是名而自复京臆创之且毛郑本属一家析而为二亦乖于传经之支派要其大端可取固毋庸以一眚掩也乾隆四十三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六家诗名物疏原序
  孔子所雅言者诗书执礼而已论语于书礼不数数独诗至十二举而不以为烦岂非可与言者之难哉当时学诗者惟子贡子夏为圣人所深取二子之言诗以世儒观之如収经而引其足也不知书礼意尽于言而诗不尽于言二子于其虚圆微妙不可控搏者而以意逆之明乎非世儒所可几矣夫诗有实有虚虚者其宗𧼈也而以穿凿实之实者其名物也而以孤陋虚之欲通经学古以游圣人之樊岂可得哉诗自毛郑上下其凡六家半轶不传今立于学宫者其解诗皆解他书之法也既非风人之趣若夫草木鸟兽诸名物之类非援据不明非参伍不核顾往往置而不言则比兴之义微矣陆玑作疏良有意于此郑樵氏以支离目之迨自为昆虫草木略也谓以儒生而识田野之物农圃而兼诗书之理可无馀憾矣然仅仅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语焉而不详亦奚取焉海虞冯君复京童习是经久而有得取疏略而广之缀集昔闻参以新义自鸟兽草木而外如象纬堪舆居食被服音乐兵戎名见于经者种种具焉足以补陆郑之遗而起其废疾至诗人之意则存而不论俟读者虚心而自得之此于孔门之言诗不庶几近之也哉近世竺干之学其徒有教有宗教可以义诠而宗不可语解窃谓诗之可晤而不可传也盖与宗门同风然则君之此编其可释者释之学者所知也不可释者阙之学者所未易知也万历乙已九日琅琊焦竑弱侯撰






  六家诗名物疏原序
  六家诗名物疏叙例
  一六义奥趣五际微文先儒驾说扬㩁已详今之所诠名物而已
  一诗人之作摭流景于目前寄心曲于形表孔子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比类而言几乎上穷景纬下括舆图中偹人事予今具释列为三十二门门各若干事诗之名物殚于此矣
  一汉世说诗者齐鲁毛韩分镳并驱洎乎郑笺续缀毛说孤行朱传晚成学官犆立古今名家不越乎此其诂中名物诠释如左虽三氏沦亡而群书错引固可得而偹论也其他如欧之本义王之新说苏吕钱董诸家虽式存遗牒未列学官各创新竒无烦翰墨
  一篇首小序或云西河手创或云国史编题甚则高子加其枝指卫宏成其虵足既非古经故不存今疏
  一分门著疏有总有别总则觕陈梗槪别则曲致发挥何者如礼是总名吉凶诸仪为礼之别乐是总名声容诸器为乐之别若礼乐备书则数帙未竟若仪器稍缺则一物全疏所以错意立文详略各异推之诸类亦犹是也
  一六经之文齐定宣圣三雅之释并禀姬公斯纪载之冠冕文章之潭窔此疏之设本为明经以经解经辟犹以水投水虽欲无合其可得乎故详加搜辑鲜或缺遗子史文集则简汰浮华导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指要若夫鸟兽草木产穷荒绝徼之区灵怪鬼神出虞初奚坚之志无禆经学未遑缕数
  一诗人咏物据谣俗以属篇先哲解经縁师门而聚讼所以种类纷揉训故蹖驳予不揆梼昧辄附管窥庶或助锦带之挥麈解青衿之疑网若离经畔正逞已盖人乃是木零捐本狐毙忘丘既笃论之攸讥良予心之所惧也
  一典册浩汗援据纷纭刊除既病于不该采掇复虞于丛委故所述之书或芟烦就简或移后从前或著论櫽括其言或他章错综其义盖编次惟取省文考练尚宜探本
  一古多竒字兼有借音诚恐披观骇目讽诵聱牙辄于籍端随加翻切若字同用异则必两载以示旨或声别义均则从一音以便读
  一自姬汉以来儒学成林缥缃充栋予材非赡敏思谢渊沈而欲广前说之波澜拯诸家之失队力小任重不亦惑乎然而勉希十驾自励三馀虽同华子之病忘窃效甯生之笃学少习是经旁通诸籍少究指归因縁互证爰抽腹笥以示门人久之时术之徒编缀成集问字之客用传好事非有心于著述致未纯于体例讹谬良多挂漏不免将来涉者倘加补正则甚幸云


  六家诗名物疏叙例
  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
  申公鲁故 齐后氏故 韩婴内传薛君章句 韩诗外传 卜子夏小序 毛苌传 郑玄笺 郑玄谱王肃毛诗注 王肃毛诗杂义驳 刘桢毛诗义问王基毛诗驳 韦昭毛诗答杂问 孙毓异同评 蔡谟毛诗疑字议 崔霛恩集注 刘芳义疏 陆玑艸木虫鱼疏 毛诗草虫经 孔颕逹正义 陆徳明释文 徐铉草木虫鱼图 欧阳修本义 二程新解苏辙集解 王安石新经义 蓝田二吕说 董逌广川诗诂 丘氏说 李□详解 林之竒解 郑樵诗传 刘彛说 胡寅说 陈𩿾飞说 朱熹集传 吕祖谦家塾读诗记 徐氏说 傅氏说 范处义解頥新语 范处义补传 曹氏说 陈傅良说 戴溪续读诗记 钱文子诗诂 黄櫄解 李如圭说 辅广说 濮一之说 严粲诗辑 王应麟诗考 王应麟诗地里考 项安世说 罗中行说 朱公迁疏义梁寅疏 诗经大全 季本释 季本字义 冯时可诗臆
  凡诗六十部
  易归藏 周易京房传 易郑玄注 易王弼注 易荀爽九家注 孔颕逹正义 元包经传
  凡周易七部
  尚书伏生传 孔安国传 欧阳说 郑玄注 顾彪正义 孔颕逹正义 蔡沈传 尚书逸篇 尚书大传郑玄注 汲冡周书 刘向洪范五行传论
  凡尚书十一部
  周礼杜子春注 周礼郑众注 周礼马融注 周礼郑玄注 周礼干宝注 周礼崔霛恩注 周礼贾公彦正义 仪礼郑玄注 仪礼贾公彦正义 仪礼杨复图 丧服变除 大戴礼记 夏小正传 礼记郑玄注 蔡邕月令章句 礼记皇侃义疏 礼记熊安生义疏 礼记郑小同礼义 礼记孔颕逹正义 礼记方氏注 礼记陈澔集说 逸礼王度记 中霤礼王居明堂礼 礼统 礼记外传 郑玄禘祫志
  阮谌礼图 崔霛恩三礼义宗 通礼义纂 聂崇义三礼图 陆佃三礼图 陈祥道礼书
  凡礼三十三部
  乐经 乐元起 释知匠古今乐录 扬雄琴清英琴书 琴操 段安节乐府杂录 陈旸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乐书 刘次荘乐府集 郭茂倩乐府
  凡乐十部
  春秋左传贾逵注 左传服䖍注 左传杜预集解杜预春秋释例 杜预春秋世谱 春秋盟会图 郑玄箴膏肓 左传孔颕逹正义 左传傅逊属事 国语韦昭注 公羊传何休学 公羊传疏 董仲舒春秋繁露 榖梁传范甯注 穀梁传扬士勋疏 京相璠春秋土地名 赵匡阐微纂类
  凡春秋十七部
  孝经郑玄注 孝经唐太宗御注
  凡孝经二部
  论语马融注 包咸注 何晏集解 邢昺疏 逸论语 孔子家语王肃注 孔丛子
  凡论语七部
  孟子赵岐注 孙奭疏 朱熹集注
  凡孟子三部
  尔雅樊光注 李巡注 孙炎注 某氏注 犍为文学注 郭璞注 邢昺疏 小尔雅 张揖广雅 陆佃埤雅 罗愿尔雅翼 扬雄方言 刘熙释名 韦昭辨释名
  凡尔雅十四部
  三苍 杜林仓颉训诂 埤苍 服䖍通俗文 史游急就篇 束皙发蒙记 许慎说文 吕忱字林 杨承庆字统 顾野王玉篇 何承天纂文 文字⿰扌𭥍 -- 指归孙愐唐韵 徐锴说文繋传 丁度集韵 王安石
  字说 毛晃韵 刘渊韵 黄公绍韵会 韵府群玉章黼韵 章黼直音
  凡小学二十二部
  刘向五经通义 班固等白虎通 许慎五经异义郑玄驳异义 郑志 王肃圣证论 五经要义 陆徳明经典释文 颜师古匡谬正俗 五经图 陈锡玄经言枝指
  凡经解十一部
  河图龙文 河图括地象 河图帝通纪 河图帝览嬉 河图稽耀钩 河图挺佐辅 雒书霛凖听 雒书甄耀度 易是类谋郑玄注 易干凿度 易稽览图 尚书中候 书帝命验 书刑徳放 书考霛耀诗含神雾 诗推度灾 礼斗威仪 礼稽命徴
  礼含文嘉 乐汁图徴 乐动声仪 春秋元命包春秋命历序 春秋说题辞宋均注 春秋考异邮春秋运斗枢 春秋保乾图 春秋感精符 春秋孔演图 春秋文耀钩 春秋濳潭巴 春秋汉含孶春秋佐助期 春秋内事 孝经援神契 孝经钩命决 论语摘襄圣 论语撰考谶 论语比考谶 论语阴嬉谶
  凡谶纬四十一部
  凡经类二百三十八部
  史记徐广注 史记司马贞索隐 司马贞补三皇纪史记张守节正义 前汉书应劭注 前汉书晋灼
  注 前汉书颜师古注 司马彪续汉书 范晔后汉书 刘昭补后汉志 陈夀三国志 张勃吴录 晋书地道记 唐太宗晋书 晋中兴书 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 姚思廉陈书 魏收后魏书 颜师古隋书 欧阳修唐书 元史
  凡正史二十二部
  竹书纪年 穆天子传 战国䇿 粤绝书 赵晔吴越春秋 鱼豢典略 谯周古史考 环济要略 帝王世纪 华阳国志 袁宏后汉纪 史通 大事记郑樵通志 通鉴外纪 路史
  凡杂史十六部
  王隆汉官解诂 应劭汉官仪 卫宏汉旧仪 挚虞决疑要注 魏台杂访议 董巴舆服志 封禅记蔡邕独断 周迁舆服杂事 徐广车服杂注 齐职仪 大唐六典
  凡职仪十二部
  春秋井田记 赵岐三辅决录 汉武内传 刘向列女传 管辂别传 葛洪西京杂记
  凡杂记传六部
  山海经 山海经图赞 地说书 地镜图 昆仑图桑钦水经 郦道元水经注 三辅黄图 三辅故
  事 晋宫阙铭 陆机洛阳记 潘岳关中记 辛氏三秦记 周处风土记 郭縁生述征记 戴延之西征记 太康地记 元康地记 盛弘之荆州记 周地图记 国都城记 十道记 阚骃十三州志 沈怀远南越志 嵇含南方艸木状 万震南州异物志晋安海物异名记 交州记 林邑记 江乘地记任豫益州记 庾仲雍江记 郭义恭广志 括地
  志 云南记 古今山川记 名山记 陆鸿渐顾渚山记 乐史寰宇记 刘恂岭表录异 郭之美罗浮山记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王存九域志 欧阳忞舆地广记 方舆记 泰山记 建寕记 永嘉郡记邹山记 杨奂东游记 北征记 一统志 方舆
  胜览 渤海图论 宁波志
  凡地志五十五部
  世本王侯大夫谱 宋衷世本 古今姓纂 万姓统谱
  凡谱系四部
  凡史类一百十五部
  晏子 曾子 子思子 荀子杨倞注 子华子 桓宽盐鐡论 扬雄大玄经 扬雄法言 王符濳夫论王逸正部论 袁子正论 杨泉物理论 颜氏家
  训 朱子语录 朱子语类
  凡儒家十五部
  老子道徳经 文子 列子 庄子司马彪注 庄子音义 庄子吕吉甫注 荘子循本 参同契 抱朴子内篇 玉䇿记 苻子 黄庭经 真诰 陶玄景登真隐诀 养生要集 神仙传 关令内传
  凡道家十七部
  管子 商子 韩非子
  凡法家三部
  刘劭人物志
  凡名家一部
  墨子
  凡墨家一部
  鬼谷子
  凡纵横家一部
  范子计然 汜胜之农书 崔寔四民月令 贾思勰齐民要术 宗懔荆楚岁时记 魏王花木志 戴凯之竹谱 养鱼经 韩谔四时纂要 蚕书 桐谱笋谱 芍药谱 王盘农书
  凡农家十四部
  鬻子 尸子 吕氏春秋高诱注 鹖冠子 青史子鄹子 淮南子高诱注 贾谊新书 刘向新序
  刘向说苑 桓子新论 仲长子昌言 王充论衡应劭风俗通 蒋济万机论 杜恕笃论 张华博物志 续博物志 崔豹古今注 瑞应图 中兴徴祥说 抱朴子外篇 刘子新论 卢氏杂说 沈如筠异物志 宋齐丘化书 感应类从谱 赞宁物类相感志 沈括笔谈 杨亿谈苑 宣和博古图 孙奕示儿编 赵辟公杂说 墨客挥犀 聼声考详篇刘存事始 说原 阴阳自然变化论 程大昌考古编 格物总论 格物要论 天玄主物簿 古今事物类考 云峤类要 苑洛语录 听雨纪谈 丹铅总录 逌旃琐言 留青日札 焦氏笔乘 华戎花木鸟兽考
  凡杂家五十一部
  神异经 感应经 师旷禽经 冲波传 洞冥记干宝搜神记 陶濳搜神记 王子年拾遗记 世说新语 玄中记 任昉述异记 吴均续齐谐记 异苑 朝野佥载 酉阳杂爼 续酉阳杂爼 刘公嘉话录 王仁裕玉堂闲话 孙光宪北梦琐言 焦潞穷神秘苑 杜光庭录异记 南部新书 太平广记
  凡小说家二十三部
  黄帝书 黄帝风经 周髀经 张衡霛宪图 浑天仪注 甘石星经 列星图 荆州星占 韩杨天文要集 乙已占 天官占 玉历通政经 焦林大斗记 一行日议 徐整长历 淮南万毕经 枕中记典术 焦氏易林 京房易飞候 易通统卦验玄
  图 翼奉风角要候 遁甲经 白泽图 师旷占龟经 相鹤经 相马经 相牛经 相玉书 相贝经 九章算术
  凡天文历数三十二部
  司马法 六韬 大公金匮 孙武子 握竒经 尉缭子
  凡兵法六部
  素问 霛枢经 明堂鍼灸 彭祖养性经 本艸经吴普本草 陶隐居本草注 靁公炮炙论 嵩阳
  子说 日华子本草 葛洪方 李英公本草 神仙服食经 唐本草注 孟诜食疗本草 蜀本图经陈藏器本草拾遗 本草衍义 药性论
  凡毉方十九部
  凡子类一百八十三部
  王逸楚词注 皇览 修文殿御览 梁元帝纂要艺文类聚 北堂书抄 初学记 三教珠英 杜佑通典 册府元龟 太平御览 文献通考 文苑英华 文选李善注 唐文粹 百川学海 山堂肆考合璧事类 古文苑 古诗 杂碑集 玉海 天
  中记
  凡总集二十三部
  宋玉集 司马相如集 冯衍集 崔骃集 蔡邕集曹植集 王粲集 嵇康集 薛综集 左思三都
  赋注 二陆集 潘岳集 徐爰射雉赋注 孙楚集陶潜集 傅咸集 成公绥集 江淹集 柳恽集岑文本集 杨烱集 韩此下原阙




  六家诗名物疏书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