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警修堂全稿/册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册四 警修堂全稿
册五
作者:申纬
册六

貊录一戊寅三月。至七月。[编辑]

寿春。古之貊国也。戊寅录既成。兪君续录余寿春而后诗。请卷名于余。余应之曰。以诗系地。以地系年。即我诗集之凡例。盍以貊弁诸。乘桴居夷之叹。僭不敢援。忠信笃敬之训。请事斯语。爰举标题。庸代书绅。又奚其不可也。寿春都护书。

赴任寿春。简寄斗室冢宰。[编辑]

此身无用且东来。赖有江山慰不才。全用坡句。已在古人犹未免。况于迂拙尽宜哉。民贫地瘠难携室。鱼美蔬香可洗杯。多𧬄仙翁聊借便。十洲消息近蓬莱。

思陵至板云此下八首纪行也[编辑]

桃红磵腹霞初暾。杏白篱头雪未昏。荦确潺湲来试险。思陵十里板云村。

窟云[编辑]

板云灯火窟云舟。处处停骖问旧游。底事江山浑不记。杏花枫叶换春秋。记昔舟行。在秋九月也。

清平[编辑]

清平滩上聚樵渔。一店一桥画不如。记否行人初解缆。四山红树买江鱼。

拜澹云先生曺公命教墓在嘉陵斜岘[编辑]

下马空山紫翠堆。下马用蕫仲舒墓故事。出李肇国史补。绿莎相映野棠开。曾随上冢庞公后。三十二年还独来。丁未秋。陪松翁来拜。

超然台下迁俗称栈道曰迁[编辑]

细栈绿江一线长。仙翁台上阅人忙。羞将短发临清浅。曾照红颜十八郞。

安保驿[编辑]

缟袂青裙窥使君。貊人篱落到初曛。空岚已闭嘉陵峡。杨柳桃花别一村。

席破岭[编辑]

双㫌五马引盘纡。置岭云间壮貊都。自古开山称释智。至今通道忆彭吴。嘉靖戊午。牛头寺僧智煕开𮢶岭道。牛头野。古有彭吴通道碑。

新渊江[编辑]

峯回峡折大江开。四野云山自北来。城邑遥遥看不见。工遮一点凤凰台。凤凰台在府南十里。作一邑之水下沙。

次韵雨蕉京尹麻田崇义殿怀古见寄二首[编辑]

江上云山翠作堆。朱扉寂寂向人开。殿名崇义崇何义。义在唐虞揖逊杯。

其二[编辑]

正我东来守濊貊。闻君西去吊高丽。同时两处伤兴废。大野无碑江有碑。

闻韶阁朝霁。有怀斐然任世。口号遥寄。[编辑]

乾坤纳纳一窗中。江气澄鲜雨气濛。夜水肥知帆影凸。晓花晴觉鸟声工。青山渺渺楼含日。绿叶阴阴户撼风。莫道故人书信断。昭阳江上有潮通。

注乙吉滩待船[编辑]

鸣鸠唤妇妇嗔雨。乳燕哺虫虫打人。山后山前春水店。江南江北夕阳津。

戊寅四月廿二日。即先兄讷庵先生寅降之年月日也。弟自寿春乞假拜庙。追荐笋脯。再用元朝试笔韵志感。[编辑]

修文限促笔如神。不待人间第六寅。哀乐中年到今日。清和首夏感玆辰。来时似趁门阑庆。忙处重拈簿领身。笋脯升香醪且旨。漫将哀泪湿重茵。

其二[编辑]

招下公灵岁月迷。自酬自酢醉如泥。同衾未尽鸰原乐。联业难寻棣萼题。不坏三生圆泽性。纬同胞四人。先兄为第二。纬是第四。长曰寿彭。夭在襁褓。尝梦见太夫人曰。恩爱未尽故再来尔。是日先兄降生。第三曰圣文。亦早夭。纬生时。太夫人又有梦异。昔日所闻于太夫人者如此。当时四海子由侪。至无所遇空归去。依旧伤神风雨凄。

玉壶竹椽[编辑]

小玉壶天讶许深。碧筒架阁冷森森。飞泉洒壁锵鸣佩。曲水循堦缦奏琴。境合清听谋在耳。功还造化匠成心。虗栏坐待先生返。岩顶松梢转夕阴。随公驾言延伫半日。

闻韶阁之北。有池一方。泥壅草堙有年矣。余因暇日濬治之。赋此记事。[编辑]

凤仪山下二泉眼。大井小池俱翳然。聊试金箆刮膜手。展开明月水中天。池上数十步。有井曰妙水。为寿春第一泉。

其二[编辑]

泥中泽泻根谁种。水上葑田合有年。畚锸才停宽似海。鱼吹燕蹴贺人然。塞半池者。泽泻草也。

其三[编辑]

楼居大好湖山处。又一湖山在此中。百尺栏头三尺水。夜来倒写读灯红。

其四[编辑]

野渡平芜一带长。官池俯阁一泓方。斜阳潋潋微风定。外渡里池同一光。

其五[编辑]

正为芙蓉均贮水。却因杨柳小亏方。柳条异日谁刊误。莲叶今年定补亡。

其六[编辑]

凤山松桧浸全黑。韶阁房栊相映红。筇影衣纹关活动。往来韶阁凤山中。

闻韶阁口拈[编辑]

四野平芜绿罽纹。凭栏空阔阁侵云。山围貊国千年在。江至昭阳二派分。仲夏高寒莺语涩。六时尊俎橹声闻。公馀浣墨香凝帐。除是苏州即右军。

印符合幷序[编辑]

印符合桐木造。崇营造尺之半。崇半纵而加二。横倍纵而杀三。上设抽簪。以便启闭。两旁系革。以代提梁。内印居三之二而虗其一。虚补一枕。枕视印之厚然后。安之以隔板。穴其板。俾出印钮。迺以符囊宲其虗。仍盘屈系带绕印之钮。而向之各处者。同归于一。故曰印符合。每向夕视事罢。置之枕边肘后。以备仓卒提携。洵居官者不可觖少之物也。兪立之创为此制。余喜而详述云。

竹符解带离身暂。铜印休衙告锁忙。每夜兼收藏一合。提携敏捷备苍黄。

衣桁[编辑]

袖上云霞斐亹。襟前林壑玲珑。稳过何劳熨斗。暗香犹袭薰笼。

其二[编辑]

颠倒天吴紫凤。交加叠雪含风。解与金屏斗帐。共遮月白灯红。

闻韶阁小雨[编辑]

江上阴阴暑气残。霏微方润洒人颜。丹青明灭侵云阁。金碧空濛隔雨山。荷叶自倾珠露泻。筠帘不卷玉钩闲。白鸥何与坡塘事。尽日翩翩信往还。

内舅李公。以嘉义大夫司谏院大司谏同知春秋馆事。致仕还乡。纬身忝郡寄。末由执盏于都门之饯。诗用纾情。[编辑]

允许邱樊乞退身。迷涂何幸见斯人。朝廷不惜衔三字。大臣筵白追补奉朝贺之衔。奉朝贺俗称三字衔。造化偏深寿八旬。谏大夫原非下秩。同春秋亦是词臣。此时未睹荣华事。空忆黄麻降紫宸。

其二[编辑]

宠饯都门车马纷。莺花一曲赐湖𣸣。尊荣可比曾公说。寿考能同伯姊闻。桂村尚书曾孙中。公为最贵。寿考则我先妣享年八十一。公今七十四。宲为公伯季姊妹之最。在野何妨歌圣泽。先人不负诵清芬。渭阳远与昭阳隔。我思悠悠江水沄。

伏闻家舅叩谢奉朝贺之衔。又呈此什。[编辑]

宠行花诰礼尤殊。上曰贤哉此大夫。时许起居承雨露。若论班缀视公孤。先生去国怀应恶。游子登楼念自纡。闻说接裾联珮盛。就中只欠两生扶。公入谢之日。就子弟之列者。簪笏颇盛。惟纬与曺季中不在耳。

哭洪长源[编辑]

湛轩夫子渡澜阔。不翅潘江陆海过。长源尊甫湛轩公。与潘庭筠,陆飞结交最深。兰玉阶庭生得好。风流儒雅奈君何。刘蕡命啬应埋恨。桓野情深每唤歌。长源妙解音律。竟失题襟先作诔。此生神契负蹉跎。余于长源神交四十年。只有一书往复而已。

自余来𦲷寿春。谷云雪岳之间。渊翁旧躅。疑有宿因。曾闻秋史言。石室书院。渊翁画帧。神情气味。都欲似公。公像蓝本在此。追思此言。仍成四篇。以为他日一笑。[编辑]

载青失笔行看子。二李檀园貌不同。御容画师李命基,金弘道,𬇙人李八龙写贱照。皆患不似。顷年覃翁溪嘱汪载青。写照行看子。亦略仿佛东国衣冠而已。旷百年间蓝本在。神情气味宛斯翁。

其二[编辑]

传闻蚕尾如坡老。刘石龄题渔洋禅说图诗。自注云闻诸钱亮工说。曾见东坡像。与先生极相似。又说霞翁似百渊。剥换平生真可恨。枉抛猿鹤恋腥膻。

其三[编辑]

翁曾雪岳幽捿客。五字出本集。而我名场可笑人。若使吾今真正命。曩难勘定入山身。

其四[编辑]

惕人画理参禅悦。秋史一字惕人。果否神从颊影开。惟是两邦山水窟。谷云雪岳问津来。

闻韶阁。睡起晓望。[编辑]

江楼阖户寝深更。自起拓窗星斗倾。云气聚依平野宿。练光飞上曲栏横。庵锺动答山间响。凤仪山。有小佛庵。村杵敲残地底声。定有人从篷背望。迥添愁思此灯明。

六月初七日。戊寅录成。题卷尾。兼示兪君立之。[编辑]

吾诗半阙佚。卷帙亦已厚。一官成一集。裒辑至丁丑。今年未定稿。腊尾接春首。束卷比束笋。携持东出守。形骸此逆旅。咳唾即尘垢。痴人老更痴。区区疥驼负。往年竹石翁。劝余勤拾取。子姓既血传。文字亦心呕。究至心与血。均为吾所有。情怜无异同。爱之斯欲寿。君诗不等闲。慎莫疑传否。于是每有作。听人辄笔受。意在务收获。未暇择稂莠。今此戊寅录。随得新妍丑。初稿暗涂乙。乱叶披纷糺。混置簿领间。泯然就卤莾。兪君慨任事。案牍日霑肘。蚕叶纸渐登。乌丝栏就臼。古近体满百。条贯粲琼玖。今既排纂讫。请以本末授。余年十一二。便解诗家趣。窃取古人集。题韵必心叩。津逮黄纸本。乞灵东溟叟。幼时家有东溟先生郑公斗卿集。即北关黄纸本也。日依集中题韵次和。略尽一集。诗思大进。师法转益多。妄意图不朽。闭门蒐古今。束发广交友。一日手焚稿。灰烬付苕帚。丙午夏。有焚稿之事。艰难负土篑。泰岱肇培𪣻。所以第一集。署自丙午后。昔丙距今戊。有如壑蛇走。中间所制作。自视心内忸。散亡不甚惜。存录特其偶。卅三年抚迹。开卷借抖擞。详略虽不齐。谱历同一纽。完帙就何年。州居而次部。君从我居貊。有叹室中妇。当暑握铅椠。窗影卯及酉。参考顾氏篇。偏傍证左右。那计衫袖乌。不省食饐久。玉篇。食饐二事记宲也。赖君苦用心。冀或免覆瓿。千秋却在后。倘不视刍狗。窗间取全稿。浏览略上口。当知戊寅录。蒇在兪君手。

简寄郑忠州子承。却用仙字韵。第二首专言家忠壮琴台事。莅是邦。所不可不知也。[编辑]

鳞翼飞沈阻两边。向来相聚又茫然。无难补外贤如子。方信人间吏是仙。鱼腹精忠㺚川水。牛头霸气貊王年。幽潜扶剔多凭照。异地临风各洒笺。

其二[编辑]

兴元津逮𮬾溪边。可附音书然不然。自得高明为地主。每怀于勒古神仙。弹琹台。于勒仙人弹琴处。柄臣修隙存亡日。曲笔传疑惩毖年。岂为再邀韩信绩。凭君一说涕沾笺。家忠壮巡边之命。始下于尚州李镒败报之后。则倭奴之鸟岭据险。已在公背水成阵之前矣。惩毖录所谓弃险不守。遗贼八路。此皆修隙之辞。无一宲笔。而金三渊李参奉诸公之诗。未免诖误于是录。

六月晦。得青阳宰竹醉日见寄二首。次韵为谢。[编辑]

一书问讯莲花诞。两首诗篇竹醉成。后会差池芳草歇。相思迢递火云生。此行渐就优闲计。新局难能职务清。方面久知非我事。折腰空费故人情。

其二[编辑]

书中恻怛青阳宰。真见新民训作亲。愧在俸钱何待病。悲因鞭挞不胜仁。问君底处思闲局。枉我名楼唤主人。远信题封江淼淼。断云帆影暗伤神。

次篠斋内翰海猎见寄韵。时有台启抹去之报。兼述喜贺。[编辑]

异议纷然久乃还。几何人寿几重关。乌台洗还回寅岁。鲊瓮全生记甲山。篠斋行谴在丙寅。洗案在戊寅。睥睨一时词赋手。蹉跎重缀史臣班。江鱼海猎休夸说。从此先生恐未闲。

初伏日用仙韵[编辑]

孤云落照倚栏边。天际觚棱似梦然。浑室烹炰聊适意。好楼居处强称仙。庚金伏火先秋候。戊土作甘宜稼年。拟献中和乐职颂。叫阍虮虱贱臣笺。

读中州集。用遗山原韵。[编辑]

辈出明昌大定豪。裕之气量极深高。天留一代文章眼。野史亭中泣弊袍。

其二[编辑]

南程氏学北苏家。一㨾毫端五色花。习气江西濡染辈。中州集出敛姜牙。

其三[编辑]

寸楮书成沥寸肘。奔崩南渡献征难。无论扬扢风搔力。且作金源信史看。

其四[编辑]

难教朱老阮生知。已矣前贤后辈期。得失寸心千古事。抱玆耿耿为谁迟。

其五[编辑]

文昌弄笔十年官。遗山诗。十年弄笔文昌府。怀英词宗膏未残。萧尚书贡言国初文士。如字文太学,蔡承相,吴深州皆宋儒。难以本朝文派论。故断自蔡正甫。为正传之宗。党竹溪次之。赵间间又次之。此即遗山忠孝录。君臣师友父兄看。

再题中州集[编辑]

䧺词沥液于群编。摹写三唐岂仅然。记得渔洋心印处。鹊山寒食泰和年。小石帆亭著录。渔洋平生追摹元遗山。只在鹊山寒食一句。

其二[编辑]

毗陵文字有谁禁。法乳遗山到道园。叹息古人薪火愿。凄然剖腹置书言。遗山兄敏之诗。自注云先人临终。有剖腹留书之语。

醉霞书屋歌。为兪立之赋。[编辑]

醉霞书屋谁所记。乞我醉霞书屋字。君言醉公如醉酒。休休气暖达体四。熏心德味蔼一团。灌顶醍醐无二义。鸣铗转辗关西东。与公不远千里至。君从何处见吾铨。言语文字形容秘。醉能同乐太守谁。飮以醇醪承相是。此皆有待于麹孽。无乃异乎子之旨。大笑放笔埽擘窜。海岳香光参法髓。是日长虹起玉版。飞雨翻江来尺咫。君家何似玉川子。破屋数间而已矣。那由隙地拓瓦砾。置笏量笏书签庋。将园就园有息壤。喩马非马齐一指。遥看虗无缥缈间。屋前屋后桃花水。春风吹暖杂英坠。洞霞隔断人间事。谓言此乐妙不喩。一醉不醒千日睡。此身若变作春酒。楼亦可以空中起。以我糠秕与糟粕。恣君拍浮凭窗几。一时同销万古愁。造物者游看儿戯。是则名为醉霞屋。紫霞非霞醉不醉。

儿子命准,李郞子畏观涨昭阳亭。老夫于此兴复不浅。书示长句。[编辑]

今夏尽室客江关。此是我家销夏湾。长杨昭阳夹白鹭。二流盏沙盏野蟠。长杨江在府北十五里。母津下流也。与昭阳江合流入新渊江。中为白鹭洲。闻韶高阁直江腹。见尾不见首所属。雨后水为地之纲。又奚首尾腹分目。诸郞芒𪨗上山行。䴔䴖㶉𪄠逐新晴。吾今望洋叹韶阁。汝更好勇凌昭亭。眼光迥出牛头野。练色不辨人蹄马。仙人醉矣长甁卧。霸气黯然空江打。仙樽石在昭阳江上。斋饭烧笋赦箨龙。盆景借僧携虬松。昭阳亭后凤仪山幽险处。有竹曰竹洞。儿辈仅至山半僧舍而不能造竹所。是日得盆松一本于山中。我时高阁倚而望。白浪掀却浮来峯。孤山台一名浮来峯。在府西北十里大野中。即白沙先生李公恒福诗云。晩计昭阳下。同君老一竿。勿忧生事薄。自有浮来山者也。

六月廿一夜。雨止月明。达醉吟。[编辑]

君不见都护堂前月。下车如昨三圆缺。又不见闻韶阁中人。回樽对影双清绝。伏雨阑风暗江城。兼旬卧阁增愁疾。簿书堆里困炎蒸。屋霤急时惊瀄汩。岂谓见月有此宵。解衣欲寝光入室。江边拓窗恍支篷。雨云一扫冰轮脱。琉璃绿浪碾宫殿。膏沐青松排幢节。神光离合似有无。欲亲不亲心飞越。三五二八怅断送。邂逅深更何仓卒。人间好景难常驻。急起留之迟易失。唤起歌笛小开樽。玉潢西落东将暾。凤尾已老春莺死。输与风流李使君。凤尾春莺。即赵相公载浩乐府中物也。及健李相公向余言老夫曾𦲷寿春。能及二妓时。泰娘老去。犹有风情。每夜昭阳亭听歌。以月落为准。此事至今犹依依在心。令公今行。殊无此一段佳缘。

西风[编辑]

百岁中分半旅游。西风此日又添愁。惊回络纬闺人梦。忙看槐花举子秋。今年式年监试。忝一循良怀墨绶。见三圆缺映帘钩。谁知倚柱题诗处。正在沧江烟雨楼。

闻韶阁三首[编辑]

凤鸟不来江水深。凭栏有客意难任。橹声伊轧桨声滑。便是云山韶頀音。

其二[编辑]

未必韶亡遂至今。此中山水有清音。声容不落筌蹄外。人自无从肉味寻。

其三[编辑]

韶作韶亡千古事。人歌人哭一楼前。时时大野空江里。我得闻韶之大全。

斗室先生。嘉声阁之东。𮢶垣为门。树屋两架。取陶吾亦爱吾庐句颜之。前有隙地。又缚一茅曰隅亭。余尝谓改以柯亭。先生曰不如仍旧。戯述问答。遥作是亭之小记。[编辑]

斗室先生室如斗。有陶家趣东篱过。时许叩门话松菊。厐参军岂非我耶。引坐偶亭一轩笑。敢问亭名何以加。数家墙垣凑泊处。三棱四角互犬牙。隙地量笏绰有裕。面势不正弃则那。因形会意缚一架。样作口字字横斜。楷书微讹缬绫褙。似芳颠草参虞戈。不齐整有至齐整。礼器图式同一科。向来庭树欹侧相。面面阑干正正遮。我思阿亦隅之义。阿房阿阁与卷阿。清风偶与山阿曲。又是妙谛留老坡。先生凤毛而捿止。唤作阿亭首肯么。公书封印走北驿。我是喷饭发孤呵。本自题作隅亭偶。多事追改阿亭何。重檐四阿是阿训。如笠小亭无乃奢。偶题并偶究两忘。是则不堕烦恼魔。投身遥礼忏颊舌。无问无答示拈花。惟有大李楼阁范宽山水。依俙记得玉鸦叉。与公登望时。有隅亭粉本。

敬次定斋先生朴文烈公泰辅闻韶阁韵幷序[编辑]

闻韶阁。有文烈公癸亥仲夏诗牌。距公己巳祸变。仅隔六年矣。后十三年乙亥夏。吴观察道一。十五年丁丑初秋。兪观察得一。二十九年辛卯孟夏。李观察。四十三年丁卯仲夏。吴学士彦胄。九十三年丁未暮春。郑侯趾焕。一百二十一年癸亥秋。朴亚使宗正。相继和韵。又一百三十六年。不佞至焉。敬追故事。念公危忠孤节。日月争光。其出于咳唾之馀者。虽单辞片语。不啻若琬琰弘璧。为人尊慕何如。而上下百有馀年间。倚和者何太寥寥。堇七人哉。谨列次姓氏。详系年月。以稔后之君子庶察余珍护之心而广加嗣响焉。戊寅夏六月廿又七日。紫霞学人纬。

文烈英年掩老苍。䧺词高阁珮声长。百三十六光阴转。风月江山今古凉。祸急圣难容折槛。时移士倍泣摧梁。片言嗣响岂非幸。作者七人相去忙。

原韵定斋[编辑]

乱山中辟野苍苍。二水并成一水长。飞阁不孤尘外胜。清游欣值雨馀凉。波衔落照摇丹槛。风曳流云度画梁。三日淹留幽兴足。百年登览几人忙。

貊录二戊寅七月。至十二月。[编辑]

后秋柳诗幷序[编辑]

往在甲辰。余年十六。有秋柳十绝句。一时和者至多。此诗旋入焚稿中。今不在箧。人间则尚或在也。今秋留滞江关。婆娑数树。忽不禁金城之感。补题秋柳。比旧又加十篇。嗟藻思之顿减。叹赏音之不在。俯仰今昔。为之怅然。

红板江桥雨织丝。前秋柳句子。断无消息至今时。拈来北渚波心叶。补写南陵水面诗。

其二[编辑]

钱桥东畔沈园南。稚柳毵毵旧竹庵。柳已摧薪庵易主。树犹如此我何堪。前秋柳诗。有钱桥东畔柳如鞭之句。沈园。昭宪沈妃本第也。在余旧居之北垣。旧取文湖州扪虱庵为竹屋名。

其三[编辑]

人生尽向此消磨。终古垂杨有暮鸦。卅五光阴流水似。借将文字系年华。

其四[编辑]

贫贱骑驴二十年。萧寥吟舫水荭田。交情耐久芭蕉雨。丽思曾惊杨柳蝉。雨蕉侍郞和余秋柳云。荭田处士骑驴返。两𭖎西风树树蝉。最警策。余旧号荭田。雨蕉时年十八。

其五[编辑]

忠文公子赏秋柳。宾从那堪门馆非。预作萧条今日想。一丝丝映冷斜晖。徐景博怀人绝句属余云。秋柳曾惊识子初。风流澹荡晋人如。景博遗稿散亡。惟此诗见在集中。

其六[编辑]

轻盈漾月舞风态。曾见灵和殿里时。短线至今憔𪁽甚。西墙罥惹凤仙枝。篠斋内翰十六岁和仆诗。有数枝金凤映西墙之句。

其七[编辑]

万古无端宋玉悲。子山赋后阮亭诗。远汀何与秋杨柳。旷莾江楼徒倚时。仆旧宋圣起有千古朱弦之契。即元遗山之溪南辛老子也。和仆秋柳。有旷莾江楼之语。披箧泫然。

其八[编辑]

荒寒澹远勉之句。比例元人画理如。只恐秋光无处著。水边黄柳陨霜初。水边黄柳。岭南诗人慎勉之千能寄余诗句也。

其九[编辑]

即看糁径槐花忙。忽忆因风柳絮狂。老却江淹还梦笔。思教谢女解围郞。闻韶阁之九成门内外。有老槐三四本。落花时。盖地如雪也。

其十[编辑]

乡心无限𢭏衣秋。帘幕千家一笛楼。怕向西南望京路。绿杨枝外尽汀洲。闻韶阁前柳。

其十一[编辑]

池馆清宵细细长。西风受用绿窗凉。骤回杨柳千条影。乱飐芙蓉一水香。邀仙堂池柳。

其十二[编辑]

高低摇曳点秋颜。澹沫残霞浅带湾。寂历远村三两外。更添一角夕阳山。竹田浦村柳。

其十三[编辑]

无风脱叶下锵然。瘦影丝丝挂暮烟。折苇枯荷相伴住。鸳鸯衣冷不成眠。

其十四[编辑]

摇落江关感旧辰。是身秋柳柳如人。扇头一片鸳荷景。是写秋耶是写真。以上二首。柳塘鸳荷图自题。

其十五[编辑]

绮陌香闺二月头。嫩黄颜色擅风流。每年柳絮飞时节。不待悲秋已是秋。

其十六[编辑]

折尽长条秃尽青。风流于此太钟情。春来更道抽千尺。今古凭君一赠行。

其十七[编辑]

尽向诗家准备秋。千条拉瑟响西楼。天涯旧雨留青眼。一夜翻风尽白头。

其十八[编辑]

皂盖来时春正肥。朱楼宴处绿阴围。而今户外鸦藏叶。一任庭前蠧著飞。

其十九[编辑]

更莫秋来作许悲。青春已自负当时。谁言倾国宜通体。幷恐无人解赏眉。

其二十[编辑]

寒食春城韩制诰。晓风残月柳屯田。分留一段荒凉景。恼杀江楼欲暮天。

昭阳亭内集口号[编辑]

心之忧矣写郊埛。娈彼诸姬聊共行。残照西风凭一吊。英䧺儿女本同情。萧条霸气收烟气。悲健江声杂管声。妙鬘天花成对酌。禅心吾已折幢㫌。

七月既望。昭阳江泛舟。[编辑]

元豊壬戌秋。后七百馀年。既望风月笛。借载貊人船。壬戌不必同。公我两适然。既望无古今。赤壁一山川。往年㶉𪄠澜。诗老拜苏仙。同人践宿诺。余独未赴筵。壬戌七月既望。宋圣起于玉洞山庄。招集同人。修赤壁故事。时余病未能从焉。㶉𪄠澜。即玉洞之水名也。游必傲古人。无乃釰锲舷。何年不羽觞。癸丑特鱼筌。二赋与稧帖。万古日星悬。元豊永和际。乾文朗遐宣。二公自天人。粗迹何拘牵。大江日东流。明月几缺圆。彭吴问无处。秽貊馀风𭴜。偶此为吏来。支篷苍苇边。呜咽一声笛。似诉人代迁。风船解徘徊。水与月回旋。乘溜下浣衣。系榄依竹田。浣衣,竹田二滩。在昭江下流。江村界匹练。城邑入云颠。匏樽举自酌。风月属我专。苍茫古来愁。文焰困命邅。公灵下一鹤。翅如车轮翩。竦然船头立。环珮声空传。念余际文明。壬癸天干还。奉屦兰渚春。逮叨耆宿贒。癸丑暮春。先君子与曺松下聘君,具白谷尚书而下四十三人。咸集南营水石。为觞咏会。有修禊帖。惟是赤壁夕。怅望星漂躔。又后十七载。及玆庶补前。备径晋宋年。光影系诗篇。停舟吊貊墟。水月弄清妍。谁为来后者。厚幸文字缘。

秋夜小酌。饤饾多有新品。[编辑]

已凉踈雨碧梧闻。阁子张灯酒缬纹。碧梧轩。守居阁子也。毛去烝鹅勿拗项。肠刳炰鳖且留裙。江乡异味难胜食。尔雅重温不热文。稻蟹新尝时节近。放花荞麦白纷纷。闻韶阁戟门内。手种荞麦。以占农理。

五十生朝口号幷序[编辑]

歌者金忆人。桃花仙之师也。携梨园乐一部。来庆生朝。

华堂上寿绮筵张。半百光阴太剧忙。湓浦琵琶逢白传。泰壤歌曲驻刘郞。中秋风月悲游子。从古江山属异乡。恒恐欢情儿辈觉。尊前直欲减丝黄。

儿子命准凤仪山诗。颇有选人风格。喜而次其韵。[编辑]

分符汉时郡。得治苍山陬。税法征桀貊。皇质慨虞周。犹喜凤为山。不图韶作楼。千一圣者瑞。玆焉还可求。煕朝昌炽业。王泽慨悌流。大乐本无声。宫羽自沈浮。升平象自足。岂必凤来游。

原韵命准[编辑]

山势似凤形。凤形遗山陬。摩霄彩翮张。举意八极周。自天衔瑞图。飞向闻韶楼。竹宲产山脊。饥至无外求。前有醴泉井。渴飮亦清流。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王子乔。骑凤复来游。

赵芝樵亚使云从试院。次归鹿相公闻韶阁韵见赠。[编辑]

礼乐三千纵复横。对廷驰誉倚楼声。使星明处瞻悬镜。笔阵来时听斫营。每念追游怀作恶。那知衰晩契还成。仆与尊公士重。早忝交游。今又与君联事试场。欣今感旧。不能已也。抡才报国论心事。夜雨闻韶阁上迎。

太师墓秋享。恭述用复初斋集韵。[编辑]

郁郁悲方洞。凄凄江上田。精爽或有托。衣衾荡为烟。我履千载霜。胡然床以寒。福泽世袭荫。堂斧等柸卷。熏沐藏秋事。及此再上阡。铏羹肋笾宲。时菊配香泉。苗裔虽日远。孝弟方油然。

其二[编辑]

秋菊兮终古。重阳爱佳名。况我埽堂斧。曷任寥廓情。水边黄柳陨。雪里白鸿征。时物览衰变。久已劳我生。诗书勤发迹。槖金终无赢。人生觅饭拙。无如禄代耕。

其三[编辑]

峡俗颇贸贸。化理何由识。花竹似秦馀。畊𮢶是尧力。守冢三十户。丽太祖置守冢三十户。入我朝。特命仍之。㛰嫁共田穑。香火此中出。焉得赢囷亿。我来任字牧。寻枉补尺直。自惭居处崇。那无讥议积。坟乡我亦民。怠荒则言食。

都会试院。次韵谢副考官宋淮阳周卿知濂○二首[编辑]

崔承经义汲公诗。𣑯李今番定属谁。三考官保安承。明经出身也。一阵蚁酣时获隽。三条烛尽屡惊奇。珠无遗贯搜沧海。眼为生花断酒卮。诸试官皆不能飮。愧我骚坛真败将。朱衣权重不相宜。仆去年秋。以试事罢官。

其二[编辑]

暂屈淮阳卧阁治。英声藉甚古人期。秩尊按使官相抗。俸薄游山客仅支。金刚山在淮阳府治。与世君何太偃蹇。不才吾自合栖止。同城落落殊乡款。联事犹荣况得诗。

题暖阁。手临崇阳帖。[编辑]

快雪本犹难得宝。宝苏天意粉笺悭。重摹纸阁十六扇。又一清风五百间。红日楼曾寻旧梦。冷金屏忆护新寒。老人自爱鸡窠暖。莫作守居诗阁看。君谟真帖。在陈述古杭州官舍。后人呼为守居诗阁。

再题暖阁[编辑]

岂公偃笔取欹势。矜重从来点墨悭。自有文章秦汉上。遽难优劣李徐间。世谓坡书学李北海,徐季海。翰香至欲同爰处。帐具非关为辟寒。万里嵩阳寻一梦。乌云不敢旧时看。

十一月十五日。犹子命浩生男。即用宝苏室老人十一月十四日树崐生男二诗韵志喜。[编辑]

偏深雨露世覃恩。朱紫蝉联满一门。庆禄无量其在汝。宗祧有托又生孙。滋培诗礼先君子。抱送猉獜佛世尊。太岁在寅符旧甲。依然冥隲此中存。先兄戊寅生。

其二[编辑]

敢诩扬名诞报恩。恐教清白坠家门。远游只悔离亲戚。为吏曾惊长子孙。余自丙寅居外九年。喜闻得䧺新妇健。贺生英物小宗尊。天心此日阳初复。珍重书香一脉存。

碧梧轩赏雪[编辑]

风力紧时如急催。日华明处又霏来。凝严闺色难侵位。纯洁非心顿作灰。万户有田皆种玉。一株无树不妆梅。何劳剡曲移舟去。自把昭阳江上杯。

梦庵赵纪甫进士云师和仆志喜诗。更以答谢。[编辑]

故宅荣名世笃恩。邢谭讲好又同门。余忝与尊伯氏为女婿。貊墟送老才无敌。偃室来诗贺有孙。承乏谬呼为地主。忘年愧折丈人尊。无论翰墨赓酬事。忧乐相关片纸存。

梦庵辱和前日答谢之什。引喩过当。愧荷之馀。恭述先丈麟蹄府君懿德。仍及于后承文学之美。再用呈览。[编辑]

民到于今绣佛恩。麟蹄解绂便关门。当时入峡治田宅。此计以安遗子孙。明灭林端二水秀。青冥户外一峯尊。成名进士身仍隐。留与儿郞彩笔存。

谢答李清汝进士膺渊见和志喜诗[编辑]

名乡得邑足詑恩。缘结梅花处士村。清汝有二梅。奕世词章鸣大雅。衰宗气色觇亲孙。州闾例有斯须敬。民社自惭居处尊。异日通家情勿替。箧收弥月帖长存。

李明五解元绘九和仆志喜诗。辄以原韵酬谢。[编辑]

文章报国敢沽恩。两世怜才不识门。家先君丁未主泮试。先丈发解。今君发解。又在仆主试都护时。然两世不相知。江上渔樵王室胄。河间礼乐朗原孙。贫居飮水颜常好。行处蒇名道益尊。余客郑宜之今秋与明五同舟下峡。三日论文。不知其为明五。惭愧衰宗新遇庆。颔珠投贺掌珠存。

谢答李大进解元显升见和志喜[编辑]

绳削文章法胜恩。晩交词伯喜专门。天性露处皆为舜。师律严时暗合孙。大历以还如就下。湖州正脉所闻尊。大进前辈。当以蔡太史彭胤为正脉。洗儿珠唾勤收拾。巾箧摩挲宝气尊。

南精之老人和余志喜韵。以原韵答之。[编辑]

秋肃春生捴圣恩。向来祸福叹无门。追叙尊甫秋月公被祸申复事。承家经术仍耕野。游学京师又送孙。令孙柱明在京。小艺偶看三战惫。高年端合五更尊。都会初选。余得精之为壮。覄试三场。精之偶不利。为之嗟失。遇之朝暮斯文感。铃阁熏香任削存。删秋月集。

谢答朴士安解元静源贺孙。仍祝士安春围捷。[编辑]

会看春榜䜩慈恩。月舫灯球耀悬门。猥典宾兴乡贡士。喜收名族赫居孙。使君地主邦人礼。某姓姑夫亲属尊。士安为余再从姑夫。荣庆一般科与子。诗情恳款用相存。

谢答州学生沈命瑞永祖,赵士用礼和二解元。[编辑]

世臣延世寔推恩。阊阖遥瞻梦里门。正六琯灰逢建子。彼连璧美贺生孙。贡乡桃李抡才盛。授馆虀盐养士尊。君去昭阳江上望。墓田佳气至今存。

命瑞士用复以前韵见谢。又此和示。[编辑]

令严词伯肯饶恩。笔阵来时晓打门。评到水仙矾是弟。味论鲑菜芥生孙。催租败兴书亏课。守仆专伻礼屈尊。士用有夜遣小僮囹圄宿之句。古貊墨缘留一段。江声不废话长存。

察司考绩曰名楼啸咏。赵梦庵以此为题。见赠二诗。次韵奉酬。[编辑]

治民岂可啸歌为。取喩身惭没字碑。万卷面南消富贵。一麾江上任差池。经纶信手书奚信。刚褊师心古不师。苟考自题宜下下。幸玆州俗杖煕煕。

其二[编辑]

愧君翻水属辞为。淹速相悬幼妇碑。宾客雍容罗俊彦。登临佳丽选台池。古来貊国堪凭吊。今体唐诗转益师。长笛一声惊丽逸。画家没骨似徐煕。

戯答州学二生乞肉[编辑]

群羊梦怕蹴蔬肠。颇怪诸君味未忘。肄业非同看雪比。枉将厨妓例欧阳。

致肉斋中。戏吟一绝。[编辑]

冻葅酸绿塞枯肠。文字冥搜日日忘。硏北何妨猪累邑。斋东宜烹狗迎阳。

腊月廿四日。用天际乌云帖韵。追补坡公生日。书示命准。[编辑]

晓鼓咚咚又暮鼓。窗光不记几昏明。茫然供石熏香日。清水芙蓉阁里情。甲戌。余在象山。手临松雪本坡公像。命准又摹一本。取红豆所赠蜀江子石供二像。以为公生日。

其二[编辑]

发无遗憾冯家刻。苛觅虗舟王澍误一尖。所至守居诗阁子者。重公案寿春添。余前在象山。制冷金屏。临快雪本,蒿阳帖。

其三[编辑]

至人无梦梦堪惊。身幻车轮一鹤翎。我谓真身元不幻。不然千百劫能经。

其四[编辑]

又一苏斋小篆红。余苏斋墨缘印。即覃溪印式也。女儿肤滑冷金同。乞来倚柱僧。虔笔添写官奴烛风。暖阁又写墨竹二帧。

其五[编辑]

真成乌帽抗黄尘。恶况催租过寿春。牢记明年腊十九。招邀笋脯拜坡人。

京信封发。吟成一首。[编辑]

百纸书成蜡照昏。头边点勘篆红痕。窗梅着未嗟于役。驿使归时易黯魂。临发开封重致意。吊丧问疾外无言。近臣何与衰翁事。为讯平安奉至尊。

次韵权晶山永佐[编辑]

文章大抵爱平澄。转益多师体制增。彩笔神来清庙磬。朱衣鉴澈玉壶冰。秋闻。芝樵亚使物色晶山。余读一卷。至未闻泗滨自出磬之句。余遂定为晶山卷。芝樵姑置优等。及封弥发。果然晶山矣。芝樵大以为快。一窗萤雪坊南邸。四海兰盟蓟北灯。时晶山与鹤亭李君。伴读城南。鹤亭有书曰。晶山游燕以还。益心折于先生云。我亦会从君去矣。樵兄渔弟有良朋。

次韵鹤亭[编辑]

家世丝纶掌。门庭韦杜南。消寒元九九。开径是三三。有札鱼难信。无钱鹤又惭。桄榔如准例。摘叶自铭庵。鹤亭前索余亭记。久未有复故云。

康煕御命松花石砚铭曰。寿古而质润。色缘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宲也十八字楷书。小玺文曰康煕宸翰。[编辑]

鸭绿混同松噶里。三江流出白山精。满州语松花江曰松噶里故云。涪溪也是分来脉。怪比松花逊玉情。锺城涪溪产石。为第一硏品。

其二[编辑]

帝王玺宝落人间。檀玉庄严宝气蟠。天水冰山谁著录。硏神终是恋清闲。此硏曾见污于翠云楼中。今归于余。

其三[编辑]

以能起墨益毫珍。色绿声清润欲津。准备苏齐名此硏。松花石理玉精神。苏斋题松雪天冠山帖。始信山阴真茧纸。松花石理玉精神。

其四[编辑]

佩文斋贮昵清严。刻画乾文气像兼。硏面刻镂云日之象。红日乌云缘合巧。守居阁子梦江南。暖阁成日。购得此硏。若有文字缘合。

其五[编辑]

我有天然如意硏。瘦金签字仿黄庭。贡年视此儿孙耳。不枉当时寿古铭。天然如意硏。乾隆年贡物也。漆匣中。旧有方玉为庸妄人所剔。秋史以前明古玉。镌天然如意字者。为余补嵌。遂题曰天然如意妍。

其六[编辑]

萍池绉绿壳纹澄。谱硏诸家得未曾。堪与帝鸿同入史。拓铭终日响登登。

屏山金解元基惇借阅弊集。数月乃还。有诗见赠。次韵答之。[编辑]

诗意但当求实境。要之根柢六经中。各言志可观人事。故采谣皆系国风。大雅微茫千古业。竆庐悲叹一衰翁。寥寥数笈徒陈腐。怕见词源只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