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读史方舆纪要
◀上一卷 卷七十 四川五 遵义府 叙州府 下一卷▶

四川五[编辑]

遵义府,东至贵州偏桥卫界四百八十里,南至贵州养龙坑长官司界九十里,西至泸州合江县界九百里,北至重庆府六百九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七百里,至江南江宁府六千六百五十里,至京师九千七百里。

《禹贡》梁州之域,秦为巴郡地,汉初为夜郎侯国,武帝平西南夷,置牂牁郡,后汉因之。晋仍为牂牁郡地,宋、齐因之。《齐志》曰南牂牁郡。隋开皇初置牂州,大业初曰牂牁郡。唐初没于蛮,贞观九年始置郎州,以本夜郎地而名。十一年废。十三年复置,改曰播州,景龙四年以州为都督府,先天二年罢。天宝初曰播川郡,乾元初复为播州。大中末没于南诏,咸通初收复。太原人杨端收复,遂世有其土。宋为羁縻蛮地,大观二年复建播州,南平蛮人杨文贵献地,因置州。亦曰乐源郡。宣和三年州废。端平三年复置,《宋志》:“宣和中州废为城,隶南平军,端平中复以白锦堡为播州。”堡见重庆府南川县。《通考》:“先是置军曰遵义,寻废为播川县,隶南平军,又改县为砦,隶珍州。”嘉熙三年置播州安抚司。元曰播州军民安抚司。《元史》:“至元十三年杨汉英以播州降元,元仍授为安抚司。二十八年汉英言:“所授安抚职任隶顺元宣慰司,其所管地于四川行省为近,乞改为军民宣抚司,直隶四川。”从之,因授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司,行播州军民宣抚司。于是播州亦兼宣慰、宣抚之称。”明洪武四年归附,亦曰播州宣抚司,六年升为宣慰使,万历二十七年改为遵义府。领州一、县四。今因之。
府重山复岭,陟涧深林,土地旷远,延袤千里。战国时楚威王使庄𫏋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即其地也。汉元鼎中欲平南越,唐蒙上书曰:“浮舡牂牁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说者谓牂牁去越道颇迂远。今其地介川、湖、贵竹之间,西北则堑山为关,东南则附江为池,蒙茸镵削,居然险奥,川、黔有事,此亦碁劫之所矣。万历中杨应龙作乱,竭三省之兵力然后克之,《平播考》:“万历中应龙叛,诏川抚李化龙督兵讨之。化龙督川帅刘𬘩进綦江,吴广进合江,麻孔英进南川,黔帅董元镇进乌江,曹希彬进永宁,李应祥进平越,湖帅陈璘进湄潭,朱鹤龄进沙溪,八路并进,自正月至六月始克平。”岂非以地势险远,负嵎难犯欤?

遵义县,附郭。汉牂牁郡故且兰县地,后汉因之。晋置万寿县,为牂牁郡治,宋、齐仍旧。隋置牂牁县,州郡皆治此。唐贞观九年改置恭水县,为郎州治,州废县亦省。十三年复置恭水县为播州治,十四年改曰罗蒙县,十六年又改遵义县。《通典》:“州治播川县,兼领遵义等县。”今新、旧《唐书》皆无播川县也。宋大观中始建播川县为州治,宣和三年州县俱废,以播川城隶南平军。寻置遵义砦,属乐源县。开禧三年升为遵义军,嘉定十一年复为砦。端平二年复置州于白锦堡,不领县,嘉熙中迁置穆家川。元因之,置播州军民安抚司。前朝洪武九年置播州长官司于郭内,授土酋王慈子孙世守,党于杨氏。万历二十七年播平,一城为墟,旋于白田坝置今县为府治。编户□里。

且兰废县,在府南。汉初南夷且兰侯邑,武帝平南夷,置故苴兰县为牂牁郡治。颜师古曰:“牂牁,系舡杙也。”《华阳国志》:“楚顷襄王时遣庄峤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舡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以且兰有椓舡牂牁处,乃改其名为牂牁。”汉武又因以名郡。后汉亦为故且兰县。晋曰且兰,仍属牂牁郡,宋、齐仍旧。隋改置牂牁县。唐为遵义县地,今郡治即故且兰地云。○遵义废县,在府东北百里。唐遵义县地,宋大观三年析播州地别置遵义军及遵义县,宣和三年俱废,置遵义砦,改隶珍州。开禧三年复升为军,嘉定十一年仍降为砦。元初废入播州。
带水废县,府西北四十里。隋牂牁县地,唐贞观九年析置牁盈县,属郎州,旋废。十四年复置,改为带水县,属播州,咸通以后废。宋大观中亦置带水县,宣和三年废为带水城,属南平军。《地记》:“府东南有镡封废县,本汉牂牁郡属县也,后汉因之,晋废。”《汉志・注》:“温水出于此,东至广郁入郁。”广郁,今广西浔州府贵县。
养马城,府北五十里,杨氏据播时所筑城也。万历中川帅刘𬘩讨杨应龙,入娄山关,屯白石口,贼党攻围𬘩,𬘩击败之,追至养马城,与南川、永宁诸路之师会,连破龙爪、海云诸险囤,压海龙囤而垒是也。
大楼山,府北百里。上有关曰太平关,亦曰楼山关,亦曰娄关。万历中讨杨应龙,川师至重庆分道而进,俱刻期抵楼山关。刘𬘩自綦江进,战九盘,入娄关。关为贼前门,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官军从间道攀藤鱼贯毁栅而入,进屯白石口。贼遣其党抄后山夺关,四面合围,𬘩奋击破走之。九盘隘,在大楼北三十里。
龙岩山,府北四十里。冈峦盘曲,怪石崭岩。其东曰定军山,唐咸通中杨端击南诏,驻军于此,因名。又龙盘山,在龙岩山西,以首尾盘曲而名。志云:府北二里又有龙山,相传为郡之主山也。府东一里曰凤山,形如凤翥。又东一里曰湘山,以俯临湘江而名。又有锦屏山,在府西南二里。茂林修竹,如锦屏然。○碧云峰,在府治西。四峰并峙,中一峰迥出,青碧如云,下有碧水。
楠木峒,府北二百四十里,其南为山阳峒及简台峒,名曰三峒。由綦江东溪入播,三峒素称奇险。万历中刘𬘩讨杨应龙,由綦江而进,贼力保三峒以拒官军,𬘩直前奋击,贼不能支,遂克三峒,播于是不可守。
湘江,在府治东。亦曰穆家川。《四裔传》:“宋迁遵义军于穆家川。”是也。源出龙岩山,流经湘山南,东流与乌江合。又仁江,在府东南五十里,自永安驿山涧中流出,合于湘江而注乌江。又洪江,在府东四十里。源出大楼山,合仁江入乌江。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湘、洪、仁三江合,经贵州思南府入彭水县界为涪陵江。或谓之邘水,或谓之胡江。今详贵州大川。
落闽水,府西南四十里。源出水烟里,东流入乌江。又乐安水,在府东七十里。源出筋竹平里山涧中,转流入乌江。舟楫济此无险,因名。○彜牢水,在府北。志云:彜牢水西自带水县来,东流经城北一里,又屈曲南流入废胡刀县界。其带水源出旧县西大山,东流经带水县城北,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胡江即乌江矣。胡刀,见下仁怀县。
九节滩,在府东乌江中。万历中永宁奢崇明作乱,其子寅据遵义,官军讨之,战于九节滩,复追败之于南城外锣钢渡,遂复遵义是也。
乌江关,在府西南乌江旁。洪武中建。又东有河渡关,万历中杨应龙败官军于乌江,旋趋河渡,贵州震动。既而黔帅童元振复克乌江关,又克河渡关是也。又黑水关,在府西九十里,路出泸州。○老君关,在府西南。万历中贵州帅童元振率水西兵讨杨应龙,自乌江进攻,破老君关。应龙揣其必当深入,令部兵诡服水西衣甲混入营中,内外合发,官军大衄。进至乌江断浮桥,官军溺死无算。关盖在乌江北。
三度关,府东八十里。有上度、中度、下度三关。万历中贵州帅李应祥讨杨应龙,自平越进兵攻四牌、干溪、旋水、天邦、三百落等寨,尽克之。长驱直抵疆界河,屯袁家渡,得降贼为乡导,潜出小溪,直抵黄滩关。乘胜追至西平、张王坝及三渡关。关系楚兵出入咽喉,应祥悉拔之,由是湖帅陈璘自湄潭直抵上渡关以扼播州,而应龙之势愈蹙。黄滩关,见贵州瓮安县。○桑木关,在府东北二里。万历中川帅讨杨应龙,别将麻孔英自南川进破桑木关是也。又太平关,在大楼山上。
落濛关,府西三十里。万历中水西安疆臣讨杨应龙,由西路沙溪、马站、石壁、花毛田而进,夺落濛关,至大水田焚桃溪庄,逼近播州,贼势遂窘。○崖门关,府西北五十里。万历中川师讨杨应龙,别将吴广自合江进兵入崖门关,营水牛塘,进屯江水口是也。
海龙囤,府北三十里。四面斗绝,后有侧径,仅容一线,杨应龙倚为天险,于囤前筑九关以拒官军。万历二十七年官军克播州,进围海龙囤。囤前陡绝,飞越难至,诸将以劲兵壁其间,而并力攻囤后。别将徐成夺据凤凰嘴,贼奔土城。官军毁城而入,贼进据月城,因纵火焚其土城、月城二楼,四面奋击,遂克之。
沙溪囤,府南九十里,与贵州接界。杨应龙叛,遣其子朝栋守沙溪缉麻山,防永宁、贵州之师。既而安疆臣由西路入,拔沙溪囤是也。缉麻山在沙溪西南。○青蛇囤,在府东。万历中湖广帅陈璘自湄潭进攻播州,破青蛇囤,即此。志曰:杨应龙反时增修各囤险隘,府西南有水烟、天旺诸屯,接贵州界者又有洪头、高坪、新村诸屯,府北则有松坎、大阡、都坝诸屯,皆为拒守处。
白石口隘,在府北。万历中刘𬘩自楼山关进营白石口、松垭地方,杨应龙自河渡突至,官军大挫。次日复战,贼败走,追奔至冠子山。冠子山,或曰在府北十馀里。○岩头寨,在府西南百里,入水西境内。万历末讨水西贼鲁钦,克岩头寨,乘胜深入至织金堡,败绩。织金堡,今见水西。
官坝,在府东北。杨应龙叛,屯官坝,声言窥蜀。酉阳宣抚司冉御龙进攻官坝,斩关直上,贼方攻婺川,闻败遁还。婺川,见贵州思南府。○张王坝,在府东南百里。黔帅李应祥败杨应龙之兵,屯张王坝。既而刘𬘩之兵自白石口入,应祥自张王坝入,吴广自江水口入,陈璘自上度关入,安疆臣等自大水田入,共破播州是也。
湘川驿。府东二里湘江上。旧志云:自是而东南有仁水、湄潭、乌江、沙溪、昌田等驿,相去各六十里。又播川驿在府西六十里。自是而西北有永安、橦梓、松坎等驿,亦相去六十里。橦一作“桐”。

桐梓县,府西北百八十里。汉夜郎县地,属牂牁郡,后汉因之。晋初仍属牂牁郡,永嘉五年宁州刺史王逊分置夜郎郡,治夜郎。宋、齐因之,隋并入牂牁县。唐贞观十六年开山峒复置夜郎县,珍州治焉。天宝初曰夜郎郡,乾元初复曰珍州。元和初州废,县属溱州,唐末没于夷。宋大观二年复置夜郎县,属溱州,宣和三年废。明初置桐梓驿于此,万历二十七年平杨应龙置今县,属遵义府。编户十里。

夜郎城,县东二十里。志云:汉县置于此,牂牁郡都尉治焉。其东北有且同亭,成帝河平中夜郎王兴等叛,牂牁太守陈立出行县,至兴国且同亭,兴从邑君数十人见立,立责兴斩之,即此。又谈挜城,在县西南。汉县,亦属牂牁郡。始元初牂牁谈挜、同并二十四邑皆反,即此。后汉亦曰谈挜县,诸志亦作“谈指”。晋仍属牂牁郡,永嘉以后属夜郎郡,宋、齐因之,后废。
柜岩,县东北百里。高百丈,广半之。中有石穴,穴前巨石如柜,因名。旧志:岩在播州北三百里。
废平彜县,在县西北。汉置县,属牂牁郡,后汉因之。蜀汉建兴初南中未定,使李恢为庲降都督,治平彜。三年武侯南征,恢按道以向建宁。及南中既定,马忠为督,乃自平彜进治建宁。建宁,今云南曲靖府。裴松之曰:“庲降去蜀三千馀里,时未有宁州,置此职以总摄之。”晋为平彜县,属牂牁郡。永嘉五年宁州刺史王逊表请分立平彜郡,建兴三年郡守雷炤叛降于成。咸安初桓温以父嫌名改曰平蛮。宋、齐因之,梁末,郡废。
废鄨县,在县北。汉置县,属牂牁郡。志云:县有不狼山,鄨水所出,东入沅。鄨音惊,县以水名也。后汉因之,晋永嘉中改属平彜郡。《华阳志》平彜县有安乐水。又云:犍为符县治安乐,水会南通,平彜、鄨县。符县,今泸州合江县也。又符县有温水,南至鄨入黚,黚水亦南至鄨入江。又汉阳县,汉水东至鄨入延黚水。即今黔江水,亦名延江水,即涪陵江上流也。刘宋时县属平蛮郡,齐因之,梁末废。
斋郎水。在县东。旧志云:在播州北百里,源出蒿芰里楚米坡,过县北,经小溪里入泸州合江县界会于蜀江。宋时有苗斋郎者居水旁,因名。亦曰斋郎江。

真安州,府东北二百里。北至重庆府南川县百五十里,东至贵州思南府三百七十里。

汉牂牁郡地,晋、宋以后因之,隋亦为牂牁郡地。唐贞观十六年置珍州,刘昫曰:“珍州治夜郎县,本置于旧播川城,以县界有隆珍山,故曰珍州。”元和初废入溱州。宋大观二年复置珍州。亦曰乐源郡。时涪州守庞恭孙诱属夷内附置,时又置承州。元为珍州思宁等处长官司,隶播州宣抚司。明玉珍窃据,讳珍,改为真州。明洪武十七年改为真州长官司,土官郑瑚世有其地。万历二十七年改置真安州。编户□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介巴、黔之间,控蛮僰之要,山溪环亘,物产饶给,西南有事,州实当其冲。
废珍州,州西南四十里。唐珍州治此,新、旧《唐书》州俱治夜郎县,《通典》州治营德县。考《唐志》不载营德县,或以废州即营德县地也。《寰宇记》:“宋乾德四年珍州首领田迁请改州名,诏改高州,继以岭南有高州,改西高州,皆为羁縻地。大观中复置珍州,移于今治。”《四裔考》“明玉珍时其将江中立筑旧州城以守,州将郑昌孙据石城扼之,今南山寨是也。明兵至,昌孙执中立以献,因得世有其地。其判官有骆姓者,即宋大观中献地立州者也。万历中废司置州,始莅以王官”云。
乐源废县,州西七十里。刘昫曰:“唐贞观十六年开山峒置。”又有丽皋废县,在州西二十里,亦是时所置,俱属珍州。元和初州废,改属溱州,后没于蛮。宋大观中复置乐源县,属珍州,元废。
荣懿废县,在州东南。汉夜郎县地。刘昫曰:“唐贞观十六年置荣懿县,为溱州治。天宝初曰溱溪郡,乾元初复故。咸通以后没于蛮。”宋初为羁縻溱州,仍治荣懿县。熙宁七年招纳降附置荣懿寨,隶恭州,寻隶南平军。大观二年复置溱州,改荣懿寨为溱溪县。宣和二年州废,又改溱溪县为寨,隶南平军。元废。志云:播州北二十五里有废溱州。恐悮。○乐来废县,在州东。唐贞观中置县,属溱州,咸亨初废入荣懿县。
罗蒙山,州南六十里。罗蒙,唐遵义县旧名也。志云:此山之高,远瞰罗蒙。又松山在州东南六十里曰东松山,其在州西南六十里者,曰西松山。山多松,因名。又有豹子山,在州西八里。山恒产豹。
芙蓉江,州南百里。自乌江分流,东经故思义寨,环流出州东北境,又北入彭水县界注于涪陵江。○三江,在州南五十里,。一名明溪。源出州西境羊毛坡,东南流合于虎溪,州境诸溪悉流合焉,下流注于芙蓉江。
虎溪,州西南七十里。源出遵义北委家岭,径旧珍州城,下流入于三江。又思溪,在州西七十里。源出重庆府南川县界,流入州境,东南流入于三江。州西南八十里又有虹转山,贯珠溪出焉,东北流,盘旋屈曲亦注于三江。
南山寨。州西南七十里。亦谓之石城,即郑昌孙屯据处也。又思义寨,在州东南九十里。志云:唐初为思义县,属彜州,贞观初属务州,后废。旧称珍州五堡,曰丽皋,曰思义,皆因故县置;曰白崖,曰安定,曰寿山,则择险置戍处也。万历中官军征播,皆屯驻于此。

绥阳县,州东南二百五十里。刘昫曰“汉牂牁郡地,隋招慰徼外夷置绥阳县,属明阳郡”,盖羁縻夷郡也。唐武德三年复置绥阳县,属义州,贞观十一年改属彜州,寻为州治。天宝初曰义泉郡,乾元初复曰彜州。宋为羁縻蛮地,大观三年酋长献其地,改置承州,仍治绥阳县。宣和三年州废,以县属珍州,咸淳末废入珍州。明初因之,万历二十七年复置今县。编户十里。

都上废县,县西南二十五里。刘昫曰:“隋末置,唐武德初属黔州,贞观四年改置彜州于此,十一年州移治绥阳,县仍属焉。”唐末没于蛮。宋大观三年复置都上县,属承州,宣和三年废。○义泉废县,在县西南百里。《新唐书》:“隋置,本隶明阳郡。唐武德二年以信安、义泉、绥阳三县置义州,五年改曰智州,十一年曰牢州,自信安徙治义泉。十六年州废,县属彜州。”宋为羁縻蛮地,大观中复置义泉县,宣和中废。志云:信安废县在义泉县南,唐武德初置,贞观中废入义泉。
宁彜废县,县东二百里。本绥阳县地,唐武德四年析置宁彜县,并置彜州治焉。六年州废,县属务州。贞观四年改务州为思州,县仍属焉。开元二十五年改属彜州。宋为羁縻蛮地,大观三年仍置宁彜县,属承州,宣和三年废。《寰宇记》:“县西北百里有旧明阳郡城,隋所置郡也,理明阳县。唐武德四年明阳县隶彜州,六年改隶务州,贞观中省。”○高富废县,在县东北百十里。唐武德四年置县,属彜州,六年改属务州,贞观十年属黔州,十一年又改属彜州,寻省。
洋川废县,县西北百里。唐武德二年置县,属义州,贞观十六年改属彜州。宋初为羁縻蛮地,大观中复置洋川县,属承州,宣和三年省。又宜林废县,在县南境。唐武德初置县,寻属牢州,贞观十六年与州俱省。《通典》彜州所领五县,宜林与焉。新、旧《唐书》有宁彜,无宜林也。○鸡翁废县,在县东南。唐武德四年置县,属彜州,六年废。贞观六年又置鸡翁县,永徽中省。
波利山,县北二十里。又县北十里有碧霄洞,悬石嶙峋,最为奇胜。
涪江水。县东十八里,即乌江别名也。流经贵州思南府界,北入涪州彭水县境。○安微水,在县南八里。一名孤微水。东流入于涪江。

仁怀县,州南百里。唐芙蓉县地,属播州。宋大观中为琅川县地,寻废为琅川城,属南平军,端平中复属播州。元废。明万历二十七年改置今县。编户□里。

芙蓉废县,在县南。唐贞观五年置,寻隶牢州,二十年改隶播州,咸通中废。又瑘川废县,在县东南。亦贞观中置,隶牢州,十六年改属播州,开元二十六年省入芙蓉县。宋大观中更置播州,兼领琅川县,即瑘川也。宣和三年降为琅川城,隶南平军,寻亦废。
胡刀废县,志云:在县西南五十里。唐贞观九年置释燕县,属郎州。十一年州废,县亦省。十四年复置,改为胡刀县,以县南一里有胡刀水东流合于乌江也。县属播州,开元二十六年废。○舍月废县,志云:在县东南九十里。唐贞观九年置高山县,属郎州,旋废。十三年复置,改曰舍月,以境内舍月山为名。又胡江废县,在县东南四十里。亦贞观九年置,属郎州,旋废。十四年改置胡江县,以界内胡江水为名。又罗为废县,在县西南二百里。贞观九年置邪施县,属郎州,旋废。十四年改置罗为县,以县南罗为水为名。县俱属播州,显庆三年悉并入遵义县。
舍月山,志云:在县南。山高耸,唐以此名县。又罗为山,在废罗为县西百里。罗为水出焉,东流经罗为县南入胡江水,其下流注于乌江。
仁水。县西南一里。或曰即之溪上源也,曲折流入泸州合江县界而注于大江。又芙蓉水在县东南三里,东南流合于湘江。亦曰芙蓉江,唐以此名县。

叙州府,东至泸州三百五十里,南至故镇雄军民府五百五十里,西至马湖府四百十五里,西北至嘉定州四百五十里,东北至重庆府千一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二百里,至京师九千二百五十里。

《禹贡》梁州之域,后为蛮地。志云:春秋、战国时皆为僰侯国。汉建元六年开西南彜,置犍为郡,治僰道县。后汉因之。徙治武阳。晋亦曰犍为郡,宋、齐仍旧。齐时仍治僰道。梁置六同郡及戎州,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复曰犍为郡。唐武德初复曰戎州,贞观四年置都督府于此。天宝初曰南溪郡,乾元初复为戎州。刘昫曰:“州初督羁縻十七州,天宝初督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并荒梗无户口,后又增督至九十二州。”宋初因之,亦曰南溪郡。《宋志》:“戎州领羁縻州三十。”政和四年改曰叙州。取“西戎即叙”之义。元升叙州路,《元志》:“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寻罢,复为叙州。十八年升为路,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焉。”明洪武六年改为叙州府,领县十。今因之。
府负山滨江,地势险阻,蜀中有事,取道外水,此其必出之途也。且自府以南,蛮獠环错,通接滇、黔,尤为冲要。秦时破滇通五尺道。汉开蜀故徼,使唐蒙发蜀卒治道,自僰道抵牂牁。蜀汉时武侯南征,亦尝取途于此。隋史万岁入南中,路经石门。唐韦皋亦由此以通南诏。宋白曰:“戎州西南取曲、协州及南宁州安宁盐井路,至南诏所居羊苴咩城二千三百里。唐贞元九年南诏异牟寻遣使一出戎州,一出黔州,一出安南,诣韦皋是也。”今西南不靖,我出我车,自叙而南,远近蛮部皆将环伏而听命矣。岂非藩屏重地欤?

宜宾县,附郭。汉置僰道县,为犍为郡治。后汉徙郡治武阳,县仍属焉。晋、宋因之,萧齐复为郡治。梁置戎州,亦治此。后周改为外江县,隋开皇初因之,大业初复改僰道县,为犍为郡治。唐初戎州治南溪,贞观中还治僰道。宋因之,熙宁四年省宜宾县入僰道,政和四年改僰道为宜宾县,为叙州治。今编户二十八里。

僰道城,《图经》:“故城址有三:汉武帝时治中方乡,在今府西南接庆符县界,即元光五年发巴卒治道处;唐太宗时徙于蜀江之右三江口,即今治也;武宗会昌中大水,徙城于蜀江北岸,今谓之旧州城。”宋咸淳三年蒙古入蜀,安抚郭汉杰移郡城治登高山,寻以城降元。元至元十三年毁山城,复徙治三江口。今因之。《城邑考》:“郡城唐贞元中韦皋所建,会昌中为江水荡啮,城废。元时循复旧址筑城,至正未城毁。明玉珍将杨琮立栅以守,前朝洪武中复因旧址增拓,砌以砖石。有门六,城周六里有奇。”
存马废县,在府西南。汉县,属犍为郡,后汉省。诸葛武侯南征,置存马戍,晋曰存邑县,改属建宁郡,宋、齐因之,梁废。隋大业中置存马县于此,属犍为郡。唐武德二年省,三年复置,属戎州。天宝初改为义宾县。宋初因之,太平兴国初避讳,改曰宜宾,熙宁四年省为宜宾镇。志云:今府西北百六十里有存马滩,疑近旧县治。○宣化废县,在府西百八十里。唐义宾县地。宋太平兴国初改置宣化县,属戎州,熙宁四年省为镇,宣和初复升为县。元属叙州路,元贞二年置万户府,领军屯田。明初省。今为宣化驿。
朱提废县,在府西南。汉县,属犍为郡。苏林曰:“朱提读曰铢时。”应劭曰:“朱提山在其西南也。”后汉初犍为南部都尉治此,永初元年改为犍为属国都尉,建安二十年又改为朱提郡。晋、宋因之。齐曰南朱提郡,后没于蛮。唐武德初复置朱提县,属戎州,寻属南通州,贞观四年废入抚彜县。○堂琅废县,志云:在故朱提县西南二百里。汉置,属犍为郡,后汉省。《南中志》:“朱提县有堂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飞鸟过之,不能得去。”县盖置于山下。蜀汉复立堂琅县,属朱提郡。晋因之。大宁二年成李骧等攻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姚岳拒之,败骧于螳螂,追至泸水而还,即堂琅县矣。宋仍曰堂琅县。齐属南朱提郡,后废。《水经注》:自堂琅县西北行,上高山,羊肠绳曲八十馀里,或攀木而升,或牵索而上,缘陟者若将阶天。又有牛叩头、马搏颡坂,其艰险如此。
开边废县,府西南百六十里。汉僰道县地,隋开皇六年置开边县,以开拓边境为名,属戎州,大业初属犍为郡。唐仍属戎州。《新唐书》:“戎州旧领石门县,贞观四年以石门、开边、朱提三县置南通州。五年析置盐泉县隶焉。八年改曰贤州。是年州废,以石门、朱提、盐泉三县置抚彜县及开边县,隶戎州。”又云:“自开边县西南行七十里至曲州,又四百八十里至石门镇,又一千二百五十里至拓东城,即南诏置拓东节度处。”《寰宇记》:“开边县界诸山自嘉州来,每峰相接,高低隐伏,奔走三峡,石状难名。”宋初县废,今为开边乡地。拓东,今见云南昆明县。○奋戎城,在府南。《唐志》:“戎州有奋戎城,乾符二年置。”
废协州,府西南四百九十二里。隋开皇中所置羁縻州也,大业初废入开边县。唐武德初开南中复置。本在今云南曲靖府界,东北去府八百馀里,治东安县,兼领西安、湖津二县。天宝末云南残破,因移置于此。又废恭州,亦隋所置羁縻州也。大业中与协州俱废,唐武德初开南中复置。东北去府九百馀里,治安上县。七年改为朱提县,八年又改州为曲州,兼领唐兴县。天宝末移治于开边县西南百二十七里。又废悦州,在府南二百七十里。领甘泉等六县,亦天宝中自南中移治此。《新唐书》:“诸蛮州自南宁州以下属于戎州都督者凡九十有二,皆无城邑,椎髻皮服,惟来集于都督府则衣冠如华人焉。”宋时所属羁縻诸州,自协州以下凡三十馀州而已。乐史曰:“羁縻州邑,虽有名额,皆散在山峒,不常厥居也。”南宁州与恭、协诸州,今俱见曲靖府。○废殷州,在府境,唐开元中所移置州也。《唐志》:“咸亨三年昆明蛮十四姓内附,置殷、敦、总三州,寻废。开元十五年分戎州复置,后又废。贞元二年节度使韦皋复表置,隶戎州都督府,后改隶黔州。”胡氏曰:“爨蛮西有昆明蛮,亦曰昆弥蛮,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也,去长安九千里。后移于戎州境内。”殷州在戎州之西北,敦州在南,总州在西南,远者不过五百里,近者三百里。
登高山,府治东二里大江东岸,险固可凭。宋咸淳中移郡治此,遗址犹存。又七星山,在府治东。七峰圆秀,状若连珠。其相接者曰小梁山。《寰宇记》:“郡有大黎山、小黎山,四时常雨,霖淫不止,俗呼大漏天、小漏天,即此也。”○仙侣山,在府治西北。竹木耸翠,山腰有清泉一,石洞四。其北曰翠屏山,以山色常青也。又西北曰赤崖山,崖岸壁立,下瞰大江色若绮霞。治西五里又有天仓山,相传前代屯兵处。其北有天仓滩,近大江。
朱提山,府西五十里。连绵高耸,上侵霄汉,旧尝产银,诸葛武侯所谓“汉嘉金、朱提银”也。或曰故朱提县以此名。○可峰山,在府西北七十里。峻险难越,一名梯云岭。又彜牢山,在府西北百四十里,山高旷,夷人尝会聚于此,土语乐为牢也。
石城山,府西南百里。山高峻,环列如城,又有石夹立如门。志云:汉武使唐蒙凿石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馀里。山道广丈馀,深三四丈,堑凿之迹犹存。隋史万岁南征经此,赋诗云“石城门峻谁开辟”是也。唐贞元九年韦皋遣崔佐时由石门趋云南、南诏复通石门者,即史万岁南征路也。自天宝中鲜于仲通下兵南溪,道遂闭,至是蛮径北谷,近吐蕃,皋治复之。又贞元十七年韦皋遣威戎军使崔尧臣引兵出石门南路攻吐蕃,即此也。
朝阳崖,府西北二十里。一名赤崖。《水经注》:“僰道江中有崖阻险,不可穿凿,李冰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犹有赤白玄黄五色。”或曰公孙述以岑彭来伐,使侯丹将兵拒黄石,即此。既而彭自平曲分兵浮江下还江州,溯都江而上袭击侯丹,大破之,因晨夜兼行二千馀里,径拔武阳是也。平曲,见合州定远县。武阳,见眉州彭山县。按涪州横石滩在江州之东,而朝阳崖至武阳不及千里,或者总计彭自江州至武阳之道云。
大江,在城东。一名都江。自嘉定州犍为县流入境,经宣化故城,又东流绕府城北,而东南出合于马湖江。志云:府城北两岸有大石屹立,昔人置铁絙横绝其处,控扼蛮寇,名曰“锁江”。《汉纪》:“河平三年犍为山崩,壅江水逆流。”疑即此处。今为济渡处,亦曰锁江津。又东流入南溪县界。详见大川岷江及《川渎异同》。
马湖江,在府城南。一名泸水。一名金沙江。自马湖府流入界,经城西南一里有蛮口津,蛮人津渡处也。又东合于大江。欧阳忞曰:“马湖之上源即若水。”是也。详见大川泸水。
石门江,府西南百三十里。俗呼横江,又名小江。自乌蒙蛮部流经府界,又北与马湖江合,又东北会于蜀江,所谓三江口也。江中有滩,其水常若钟鸣,名曰钟滩。
黑水,在府东南十五里。自西南夷界流经南广洞,又北入于江。一名南广溪。《汉书・注》:“黑水出南广汾关山,北至僰道入江。”或以为即庆符县之南广水,悮。
马鸣溪,府西十九里。俗名龙马溪,源出庆符县西,会马湖江达于大江。昔土人郑氏牧马溪上,产龙驹,因名。又越溪,在府西北百二十里。自嘉定州荣县流入界,有石梁横截,溪水冒越而过,流入大江。又城北二里有苏溪,又北八里有涪溪,以苏轼、黄庭坚而名,下流皆入大江。
天池,府西二十里。一名滇池。又名波凌池。志云:池长五十里,阔七里,风起则波浪凌山,秦惠王破滇池始通五尺道,即此也。池畔有石如梁,横亘南北,往来者由之。
摸索关,府南三百里,当蛮彜溪口。蛮有摩些种,洪武初禁私茶不得入蛮境,俗呼为摩些关,语讹为摸索也。又落捍关,在府南五百里;又有闹造关,在府西南五百里;皆捍御蛮獠之所。○石门镇,在府西南。或云镇置于石城山下。《新唐书》:“戎州有石门、龙腾、和戎、马湖、移风、伊禄、义宾、可封、泥溪、开边、平寇等十一镇。”是也。
横江镇。府西南八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宣化镇巡司,即宣化故县也,宣化水马驿并置于此。志云:府城南有姜维屯,群峰环秀,一峰突立如笔,高千仞,其顶平正,相传姜维曾屯兵于此。○汶川驿,在府治东北,水驿也。又牛口水驿,在府西北六十里。真溪水驿在府西北百二十里。又西北六十里即宣化水驿矣。嘉靖中改宣化驿为来节马驿。志云:府西北二百四十里为月波水驿,自是而西北六十里至嘉定州犍为县之下坝驿,皆江行所经之道也。
南溪县,府东南百二十里。东至泸州江安县百二十里。汉犍为郡南广县地,后汉因之,晋属朱提郡,寻置南广郡治,宋、齐因之,梁改置六同郡治焉。隋开皇初郡废,仁寿初改县曰南溪,属戎州。《新唐志》:“戎州本治南溪,贞观中徙僰道,长庆中复治南溪。”宋南溪县仍属叙州,乾德中移治奋戎城,今府境废城也。寻复旧。今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九里。
南广城,在县治南。汉县也。《蜀志》:“后主延熙中立南广郡,以常竺为太守。”晋废,以县属朱提郡。怀帝复分置南广郡,治南广县。宋齐因之,后废。梁改置南广县于此。《元和志》“后周于南广废县置南武戍,隋改龙源戍”,盖以控御诸蛮也。又旧志:县西南七十里有废戎州,唐武德初戎州治南谿,盖尝置城于此。
龙腾山,县东二里。下瞰大江。其北有石横空,长四丈许,俗呼为龙桥。○平盖山,县西十五里,其地有三山九陇,惟此山一峰特出,顶圆而平,故名。一名牛心山,又名玛瑙山。
云台山,县北八十里。耸秀干云,俯视众山,悬崖石壁,有石磴萦纡而上。○可卢山,在县南五十里,山多筇竹。《蜀志补遗》云:“古宜宾县也。本名可无山,讹为可卢。”
大江,县东三里。自宜宾县流入境,径县北,又东入泸州江安县界。县西三十里有石笋滩,江涨时险甚,穷冬水落,岸有石笋长数丈;又县东三里有九龙滩,石碛凡九,皆状如龙头;又东七里有铜鼓滩,旧时滩涛极险,后忽有石碛障水高数丈,势稍平;皆江流所经也。
青衣江,县南十五里。志云:蜀中以青衣名江者凡三:一在汉嘉,即大渡河所经,《汉书》“公孙述僭据,青衣人不宾”,是也;一在青神,以蚕丛氏衣青而教民农事,人皆神之也;此则以古有青衣国与叙州邻,慕义来宾而名。又北入于大江,亦谓之龙腾溪。
九盘谿,县西北四十里,其水盘曲入于江。又县西六十里有僰溪,相传武侯南征,僰彜于此归服。一名服溪。又名福溪。志云:治西北旧有覆溪,唐改为福溪。即此溪矣。○鱼符津,在县西北五十里。亦曰鱼凫津。津南有鸳鸯圻,以唐人张真妻王氏自沉于江求夫尸而名。志皆以为桓温讨李势,势将昝坚拒温处,悮。
龙腾驿。治西二里,青衣江口水驿也;又李庄水驿,在县西七十里,或曰南溪县旧治于此;又西至宜宾县之汶川驿六十里;皆江行所经。

庆符县,府南百二十里。西南至高县九十里。汉南广县地,唐南溪县地,宋叙州徼外地也。政和三年置庆符县,并置祥州治焉。宣和三年州废,县属叙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六里。

汉阳废县,在县西南。汉县,属犍为郡,郡都尉治此,后汉永初元年改属犍为属国。蜀汉属朱提郡,晋、宋因之。齐属南朱提郡,后废。○抚彜废县,志云:在县西。唐贞观八年置县,属戎州,天宝初废入义宾县。
来附废县,县西北十五里。宋政和三年置,属祥州,宣和三年并入庆符县。今为来复铺,讹附为复也。○归顺废县,在县北四十里。本存马县地,唐圣历二年以生獠户析置归顺县,属戎州,宋省入僰道县。又废支江县,在县东南,唐羁縻定州属县也。宋亦为羁縻定州地,元为豕峨彜地,至元十三年置四十六囤蛮彜千户所领之。明初废。
迎祥山,县东二十里。宋置祥州,以此。又县南十五里有兴庆山,县因以名也。志云:县治南有石门山,下瞰石门江,即故石门道也。唐石门路有羁縻协、靖等十二州,领县三十七,盖控扼南蛮之要隘矣。○汉阳山,在县北八十里。相传诸葛武侯南征驻军此山,或云故汉阳县盖治此山之侧。又七星山,在县北百二十里。七峰连秀,状若七星。
石门江,在县西南。自蛮界流经此,又北入宜宾县境。县北四十里有荔枝滩,即石门江所经也。○南广水,在县东南。旧志:源出吕郜蛮部,径豕峨彜界,历县东北至南广镇,南去县百三十里入于江。或以为即黑水云。
靖边堡。县东五里。明宣德中建,有叙南卫官军戍守。又石门寨,在县南。《宋志》:“县有柔远、乐从、清平、石门、怀远等五砦,靖康初废柔远、乐从二砦入怀远。”元俱废。

富顺县,府东北百八十里。西北至嘉定州威远县百三十里。汉犍为郡之江阳县地,后周析置富世县,并置洛源郡治焉。隋开皇初废郡,县属泸州。唐初因之,贞观二十二年改为富义县。宋乾德四年升为富义监,太平兴国元年讳义,改曰富顺监。治平初置富顺县属焉,熙宁初县省。嘉熙元年蜀乱监废,寻复置。元至元十三年置富顺监安抚司,二十年升为富顺州,属叙州路。明初降州为县。旧有城滨江,周三里有奇,今多倾圮。编户九十二里。

虎头城,县西南六十里虎头山上。其山高六十馀丈,蹲踞江边,状若虎头。宋咸淳元年徙富顺监于山上,因山为城,不假修筑,足以御寇。元复还今治。○来凤废县,在县东。唐武德初置,属泸州,九年并入富世县。
凌云山,县治西。大江前横,一峰突兀。其相接者曰马脑山,西北诸山惟此最高。有二岩,曰中岩、北岩,皆奇胜。又西有养秀山,一峰耸秀。一名积草山。○劝农山,在县治南,岩洞殊胜,前接圣灯山。山之西有石峰峭拔。又龙山,在县治北一里。山势蟠回,如卧龙然。
兜子山,县西南三十五里。耸拔高峻,有巨石若兜轮之形,因名。又西南三十里有虎头山,虎头城在其上。
大江,县南六十里。江中有海螺堆,山峙江中,形若海螺也。西南接宜宾县界,东南接泸州江安县界。
金川,县治东。一名中江,亦曰中水,即雒江也。自成都府内江县来,径重庆府荣昌县西入县界,自县西绕而东至隆昌县界,至泸州入大江。志云:中水中流有石堆高出水面,分布两层,前三后七,世传为“三台七曜石”。又云:雒水经金堂峡,故曰金川。亦谓之釜川,以其盘绕县治形若釜然。○荣溪,在县西二十里。发源成都府仁寿县,过嘉定州荣县合金川入于蜀江。又有鳌溪,在县治东五里,亦合于金川。
西湖,在县治西。方广二顷,水洁鱼美,菱芡蒲荷,充牣其中。又百支池,在县西北四十里。灌溉田亩,支派不一,故名。
盐井,在县治南。刘昫曰:“县界有富世盐井,井深二百五十尺以达盐泉,俗呼玉女泉。以其井出盐最多,人获厚利,故曰富世。”《郡国志》:“剑南盐井,富顺为最大。旧日为额八百馀斤,今日为额千五百馀斤。宋置富井监,专掌盐税。”今有富义盐课司在治南,新罗盐课司及税课局在县西。
赵化镇。县东五十里。有巡司。志云:县东九十里有柳沟公馆,宋置。县西八十里又有通邮马驿,陆走成都之道也。○西畴,在县西南。《纪胜》云:“由城南绝江而上,西行六七里,广六十亩,万松森列,嘉树离立,为李氏西畴。”

长宁县,府东南二百七十里。东北至泸州二百六十三里。汉犍为郡汉阳、江阳二县地,隋为泸州泸川县地。唐置羁縻长宁州,宋亦为羁縻州,熙宁八年内附,始置淯井监,属泸州。政和四年建为长宁军。元因之,改属马湖路。明初降为县,改今属。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安宁废县,在县东南。本蛮地,唐置婆员县,属长宁州。宋初蛮名婆娑寨,熙宁七年改置安彜寨,大观四年废。政和六年复置,嘉定四年升为安宁县,属长宁军。元废。又废武宁县在县东,蛮名小溪口。宋熙宁七年置砦,十年改曰武宁砦。元丰四年废,五年复置。政和四年建长宁军,以武宁为倚郭。五年晏州叛彜卜漏攻长宁军武宁县,官军却之。宣和二年废县为堡,四年复为砦。元废。
新定废县,在县西北。《唐志》:“久视元年置羁縻淯州,治新定县,兼领淯川、固城、居牢等县。”宋时亦为羁縻淯州,后废。
宝屏山,县治北一里。环列如屏,县之主山也。一名登云山。又金龟山,在县治南一里。四面平广,中突一峰。一名松子山。又笔架山,在治西五里。壁立万仞,三峰如削。又有牛心山,在县治东,山形崒嵂,如牛心然。○龙翱山,在县北四十里。山形蜿蜒如龙,一名龙峨山。
虞公峡,在县治东。昔有石闭塞水道,不通舟楫,宋嘉定间虞抗孙来知军事,开凿大石,舟楫始通。《名胜志》:“峡在县东十五里武宁溪上。”○燕崖,在县治北三里。列石数百,巉岩高耸。又小离堆,在城北溪中。有怪石如离堆,因名。
淯溪,在县东。志云:县治东有东溪,发源县东白崖山;县治西有西溪,发源县南二十里之越王山;合流而为淯溪。又有泠溪,亦在县治西。出笔架山,下流会于西溪而合东溪,三溪流合处亦名三江口,下流为武宁溪,东北流入泸州江安县界注于大江。

清溪,县东七十里。其地有泾滩,山顶出泉,悬流为瀑布,高数丈,下有深潭,流为清溪,又东合于淯溪。又砚石溪,出县东牛心山北;梅岭溪,出县东梅岭;与梅洞溪合,皆流汇于淯溪。○介湖,在县西城下。今废为田。又享德池,在县东五里松山下,源泉涌出潴为池。又嘉鱼泉,出县东一里马鞍山下,与享德池水俱流合于东溪。

淯井,在县治北。泉有二脉,一咸一淡,取以煎盐。塞其一,则皆不流,又谓之雌雄井。宋置淯井监以收盐利,祥符六年泸戎蛮酋斗望寇淯井监,夺盐井。转运使寇瑊合两路兵至江安,诱溪、蓝十一州长吏及八姓乌蛮首领进讨,缘淯井溪与斗望斗,凡十一战大破之,贼多坠崖死。七年更城淯井监,濬三濠以环之。今城即其遗址。《会典》:“县有盐水坝巡司。”

梅洞堡,在县东五十里,宋政和五年置梅峒砦,元废,前朝因旧址设堡于此,并置梅洞巡司;又城西堡,在县西三里;俱有泸州卫官军戍守。又县治东有东溪公馆。
宁远砦。县东七十里。宋置,本名三江砦。庆历四年叛彜犯三江砦,寻复来攻,官军击走之。皇祐二年改曰宁远砦,宣和二年降为堡,四年复为砦。又清平砦,在县西北。政和二年置,属祥州,州废改隶长宁军。又石笋堡,在县南。宋政和五年置梅赖堡,后改今名。元时俱废。志云:县治东有烽火台,在马鞍山上。

高县,府西南百五十里。西北至马湖府二百里。本夜郎属境,唐置羁縻高州,隶泸州都督府。宋因之。熙宁八年内属,隶于长宁军。元亦置高州,属叙州路。明改州为县。今城周二里。编户十七里。

牁己废县,在县南,唐所置羁縻县也。《新唐书》:“久视初置高州,领牁己、移甫、徙西三县。”宋设长宁军,附近十州族姓皆效顺,高州其一也。《元志》云:“至元十五年云南行省遣官招谕诸蛮内附,十七年仍置高州。其蛮人皆散居村囤,无县邑乡镇,其故县不可得而考矣。”旧志:唐高州故址在今县南百二十里,元移州治怀远砦,明初复移今治。景泰初始创筑县城,成化二年增修,邑始有定址云。
宋水废县,在县西。《新唐书》:“羁縻宋州领县四,柯龙、柯支、宋水、卢吾也,属泸州都督府。”宋因之。今县有宋水州县,盖因以名。
阁梯山,县南七里。峭壁如阁,有路盘旋如梯。又连珠山,在县治北一里,以九山错峙如连珠也。又马鞍山,在县治西一里。俗呼朝天山。又西一里有远眺山,蛮人出没登此,可以远眺。志云:县西五十里有滕山,山多雾雨。
清泠溪,在县治东。出珙县九砦,流入县界,又东北经庆符、南溪县境注于大江。溪多石,舟楫难行,昔人凿去险阻,方可通筏。一名复宁溪。又宋水,在县西五十里。水流屈曲,东合清泠溪。
安边堡。在县城北。志云:其地当兴、拱、筠三县之要道,永乐中置堡于此以为控御,叙南卫官军戍守。又江口镇,在县南四十里,有巡司戍守。

筠连县,府西南二百五十里。南至镇雄军民府三百二十里。本夜郎属境,唐置羁縻筠、连二州,属戎州都督府,宋因之。元并为筠连州,属永宁路。明初降州为县,改今属。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四里。

腾川废县,在县南。唐为羁縻唐川县,属筠州,寻废。元置腾川县,属筠连州,明初废。又盐水废县,在县境。《唐志》:“筠州所领有盐水、云山等八县,连州所领有当为、都宁等六县,后俱废。”《名胜志》:“今县南通芒部,西控乌蒙,四山皆竹,一色相连,县名筠连,盖以此也。”
亭台山,县南二十五里。山形壁立,状如亭台。又南五里为黄牛山,山高耸,亦以形峙名。志云:县东五里有蛮彜山。山多岩穴,蛮彜依阻其中,因名。
定川溪,在县治西北。乱流自山而下,汇积成溪。其下流入石门江注于大江。又县西南有孔雀溪,志云:旧有孔雀巡司,土舍主之,唐武后时开拓边境置。
县西堡。县西二十五里。明初置,亦叙南卫官军戍守。又三岔镇,在县东南,有巡司戍守。县南又有三土巡司,正德中置。

珙县,府南三百三十里。东南至贵州普市所二百二十里。本蛮地,唐仪凤二年开山洞置巩州,先天初降为羁縻州,隶泸州都督府。天宝初亦曰因忠郡,寻复故。宋因之,熙宁八年内附,政和中属长宁军。元亦为羁縻蛮部,明玉珍时改为珙州。明初降州为县。城周五里。编户九里。

哆楼废县,在县西南。《唐志》巩州所领有哆楼、都檀等五县,后废。
废纳州,在县南。《唐志》:“仪凤二年开山洞置纳州,领罗围、播罗等八县。先天二年降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天宝初亦曰都宁郡,寻复故。”宋因之。又废萨州,在县西。亦唐仪凤二年招生獠置,领黄池、播陵二县,寻降为羁縻州,隶泸州都督府。天宝初曰黄池郡,寻复故。宋初因之,熙宁八年内附,政和中隶长宁军。后俱废。萨或作“薛”,悮也。《名胜志》:“元上、下罗计长官司,即纳州、萨州之地。”
芙蓉山,县北三十里。有九十九峰,环错耸秀,状若芙蓉。又南有二峰突起,亦曰小芙蓉。○冠帽山,在县北一里,峰峦巍峨,形若冠冕。又北二里曰麒麟山,蹲踞如角端然。志云:县南三十里有落浦洞,甚深邃。
珙溪,在县治南。多石不通舟楫,民以筒车引水灌田,利泽甚广。又鱼孔洞溪,在县治西一里。水从洞口出,鱼亦从中来,因名。下流合于珙溪。
上罗计堡,县南六十里,景泰初置;又下罗计堡,在县西五十里,洪武中置;俱有官兵戍守。志云:上、下罗计堡,即元上、下罗计长官司也。自古为夜郎地,宋置长宁军,巩、萨等十州族姓俱效顺,各授官羁服之,为西蜀后户屏蔽。其后分姓析居,遂有上、下罗计之分。元至元十三年蛮彜部宣抚昝顺率蛮酋归附,因置上、下罗计长官司分授之。二十二年上罗计部蛮多叛,寻击平之。其民人散居村箐,无县邑乡镇。明初改置下罗计堡,调叙南卫兵戍守,以控扼蛮獠。景泰初群蛮叛服不一,因复设上罗计堡,增置官兵戍守。正德十一年抚臣马昊讨都掌叛蛮,屯驻于此。○罗星渡堡,在县南八十里。元至元中亦尝设罗星长官司于此,后废。洪武中设堡,并调叙南卫官军戍守。又底东堡,在县南三十里。亦洪武中置,有官军戍守。
盐水镇。县南百二十里。志云:明初置盐水坝巡司于此。万历初改为歇马堡巡司。《会典》:“盐水巡司在长宁县。”又县北有洞门巡司,明初置,万历初,移于建武所城内。○都宁驿,在县南八十里。万历初增置。

兴文县,府东南三百四十里。东北至永宁宣抚司二百三十里。本蛮地,唐仪凤二年招生獠置晏州,先天初降为羁縻州,隶泸州都督府。天宝初曰罗阳郡,寻复故。宋亦为羁縻晏州,熙宁八年内附,政和四年隶长宁军。元至元十七年设大坝都总管以授蛮酋,二十二年升为戎州,隶马湖路。明初降为县,万历四年改今名。城周不及二里。编户十二里。

思晏废县,在县境。《唐志》晏州领思峨、牁阴、新宾、思晏等县七,后俱废。或云今县西南有晏峰,思晏县旧置于山下。《元志》:戎州本西南蛮种,号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唐时恢拓蛮徼,设羁縻十四州五十六县,晏州其一也。宋时亦尝内附,元虽置戎州而叛服不常。州治在林箐间,所领俱村囤,无县邑乡镇。○哆刚废县,在县东南,亦唐所置羁縻七县之一也。后为多刚寨,为都掌蛮屯据处,盖以故县名。
甘泉废县,在县北。唐置羁縻悦州,领甘泉、临川、悦水等六县,属戎州都督府。宋仍为羁縻州,改隶泸州都督,后废。旧志:废悦州在府南二百十七里。
凌霄城县,东百二十里。宋置,属长宁军。明初属戎县,都掌蛮依为巢穴。成化四年枢臣程信督兵讨叛蛮,别将李矿破凌霄城。城三面峭壁,不可登。其南则深箐连亘数十里,贼缒藤架木而巢其上。矿循南崖而北,梯岩架壑以进。贼不意官军蹑其后,后山高,自高攻下,贼多坠崖死,遂破之。隆庆中蛮复据险叛,万历初,抚臣曾省吾复督兵进讨。帅臣刘显攻凌霄城,遣别将先下落豹诸砦,遂拔凌霄。时贼据九丝城为巢穴。凌霄,九丝门户也,最高险,以落豹、恶戾坎两砦为羽翼,官军破凌霄城,贼势始蹙。事平,诏改凌霄曰拱极城。
九丝城,在县东南。山箐峻深,至为阻隘。自宋、元以来,常为都掌蛮依阻之地。明隆庆中蛮叛,据为巢穴,四出焚掠。万历初官兵进讨,蛮固守鸡冠岭及九丝大城两地,雄峻相望,几四十里。其间陇坂盘折,崖壁对峙,中阻长谷、军人谷,两阵夹攻,无得脱者。又有内官、钓猴诸砦相形援。既而官兵攻九丝,一由黑帽山入其西,一由印坝山入其南,一由得穵、麦易口入其东北,一由谷爆洞入其北。九丝山形盘礴,上修广可容万灶,而西面峭仄壁立,真蛮中天险。其旁有凤头山,贼据守其顶,官军袭夺之,为营以逼贼,寻破九丝城。贼平,诏改九丝城为平蛮城,仍置官兵戍守。志云:九丝城壁立万仞,周围三十馀里。上有九岗四水,极广,可以播种,仅通一径鸟道。又去城十五里有左榜山,今立头、腰、尾三墩堡。
南寿山,县南五里。山高大。宋时蛮酋卜漏据山为寨,一豆一蛮,数有五斗,故名五斗彜。山其依阻处也。旁有炮架山,即赵遹征蛮遗址。○摩旗山,在县东五里。山峻耸,形如展旗。
晏峰,县西南五里。峰峦峭拔,唐以山名州。又丹霞箐,在县南二十里。山多林木,霞彩照映,其色如丹。又恶戾坎,在县东南五十里。山高道险,宿草荒塞,故名。万历初官军击败蛮贼于此。
水车河,县北十里。源出山都乡,流经泸州江安县入大江。居人以竹为轮,高二三丈,斜列以筒汲水而上,可溉田畴,号曰筒车。
李子关,在县东南百馀里。成化四年攻都掌种大坝叛蛮,督臣程信驻永宁,命一军由戎县进,一军由芒布进,一军由普市水脑洞进,又以贵州帅毛荣为左哨,由李子关进,别将宰用为右哨,由渡舡铺进,又分遣罗秉忠等由金鹅池进。毛荣进至李子关,伐木开路,叠石成桥。诸将又攻破其落崖、落魏及铁炉、勇墦等寨。贼登高倚险,力拒我师。诸军力攻,贼不能支,遁入深箐。我军乘风纵火,焚其屋庐,蓄聚殆尽。各路军复破其龙背、豹尾等百馀寨,前后共焚贼寨七百五十六处。贼党平,于渡舡铺置泸州卫。金鹅池,见永宁宣抚司。
昔乖寨,在县东,蛮寨也。相近有昧漏寨,又有大穴塘、天井洞诸寨,皆都掌叛蛮保聚处。宣德二年招抚昔乖等寨叛蛮,景泰初复叛,官兵进讨破其箐前、昔乖等寨。成化三年大征,官军分五路同时俱进,焚破诸蛮寨,又进破大穴塘及昔乖、昧漏、天井洞诸寨,蛮贼以次就平是也。
石头大寨,在县西南。亦都掌蛮寨也。正德十年蛮部葛魁种普法恶等作乱,诏抚臣马昊等讨之。昊遣兵分道东从珙县,西从筠连,南自乌蒙、东川进讨,攻取老虎、牡猪、岩底等寨。既而西路军围石头大寨,恃险无备,为贼所败。官军寻复破其落崖川山洞、猫儿崖、鸡爪山等寨。又攻青山寨,不下。崖旁有碓丘坡,高峻略与寨比,乃营其上以逼贼,寻克其峰崖寨及磨底等砦,又擒贼渠于大井坝,贼党悉平。
都都砦,在县东南。亦蛮据险处。志云:砦为九丝左壁,险比凌霄,而广袤过之。万历初官兵克凌霄城,进攻都都砦。砦旁有蓝淀坡及洪崖等险,又有阿儿等砦为唇齿。官兵进夺其蓝淀坡及阿儿砦,又会兵攻破其高砦、平砦、董木等坝,又仰攻洪崖,至绝𪩘,寻拔都都砦,进兵搜两河、印坝诸处,斩获甚众。事平,诏以改都都砦曰都定砦,印坝山砦曰文印砦,仍置兵戍守。
落豹砦,在县东。亦蛮砦也。万历初大帅刘显讨都掌蛮,袭破其落豹寨,取其恶戾坎,遂进克凌霄城。于是分兵攻落亥寨,一军军蓝淀坡袭洪崖,一军军董木坝相犄角,尽收都都砦部落是也。
鸡冠岭砦,在县南。亦都掌蛮依阻处也。其相近又有内官、钓猴诸寨。万历中官军克九丝城,拔其旁砦十三,又克其鸡冠砦,平旁砦十六。追至后山钓猴崖,崖崄巇不可登,官兵造敌楼发鸟铳击之,贼不能支,于是尽克其附崖十三砦。又进破其牡猪寨,追获贼渠于贵州境上大盘山,都掌悉平。前后共下砦栅六十有奇,拓地四百里。诏改钓猴山砦曰降蛮,鸡冠砦曰金鸡,而内官砦曰武宁砦。其地广衍,旁皆沃壤,遂均田授甿,即其列雉为城,设官兵屯戍,诏名为建武所是也。
轮缚大囤。在县东南。宋政和四年晏州蛮卜漏反,破梅岭砦。梓州转运使赵遹倍道趋泸州,时贼据轮缚大囤,其山崛起数百仞,林箐深密,垒石为城,树栅以守,军不能进。遹用奇计以火猱攻囤,遂克之,辟地十馀里。志云:即今南寿山也。梅岭砦,见泸州江安县。○两河口镇,在县东北。有巡司,万历初增置。

隆昌县,府东北二百六十里。东北至重庆府荣昌县百十里,东南至泸州百二十里。本荣昌县之隆桥驿,介泸州、富顺之间,旷远多盗。隆庆元年抚臣谭纶奏割泸、富、荣犬牙地置县,命名隆昌。编户二十里。

玉蟾山,县南四十里。盘旋耸峙,如蟾蜍偃仰,南眺雒江,回环如带,为登临之胜。志云:山东南去泸州八十里。○金鹅洞,在县西里许。亦曰换鹅洞,在孤山峭壁间,有溪水东来,绕城西折,环山之趾,下为县崖,壁立千尺,飞流如练,称为奇胜。
雒江,在县西南。亦曰金川。自富顺县流入界,又东南至泸州北入于大江。县境山溪诸流皆附雒江而注大江。
隆桥驿。在县治东。明初置。志云:县址故属荣昌而为隆桥驿之地,故以隆昌为名。
附见
叙南卫。在府治东。洪武四年建守御千户所,十年升为卫,隶四川都司。
建武守御千户,所府南四百二十里。东北至泸州卫九十里,东至永宁宣抚太平长官司八十里,西至珙县百五十里,南至镇雄府安静长官司八十里,北至长宁县百五十里。古僰国地,唐、宋以来为羁縻晏州地。宋政和间蛮卜笼谋叛,先据五斗坝,后据九丝天险,号九丝山都掌。元至元间归附,为水都四乡,山都六乡,隶于戎州。明初为戎县地,其水都则阳顺阴逆,山都则猖獗日甚,先后凡十有二征,俱弗克。万历元年剿平山都,水都震惧,悉归编户,拓地五百馀里,于是择山都六乡适中处建所城,设将领。所治即内官砦也。砦址坐西向东,前对印坝山,后坐鸡冠岭,左扼九丝城,右挹都都砦,实为雄胜。前有大河,因为城濠。城开四门,周七里有奇。环四山而连云、贵,襟三水而接叙、泸,屹然雄峙矣。万历二十三年松潘多事,将领多奔命于西北,而建武之守备弛。
得胜营。在所西北。《经略志》:“建武道路可以通行者,西则由歇马汉村达黑帽尖山入得胜营,东则由长宁达蛮哑口至毛坝营,北则由得穵口达鱼井坎至文印山。外有南广水路一道,自庆符直达所城,中间有趱、木二滩,亦当开濬,径通舟楫。陆路至叙州经庆符、高县至珙县,计程速则三日,缓则四五日。若自南广间道从穴口、汉阳、薄刀岭、罗洗场、龙湾镇,日半可以径透珙县,因于罗洗场适中处设一公馆。今庆符于薄刀岭、汉阳坝二处添设递铺,则往来便矣。”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