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读史方舆纪要
◀上一卷 卷六十四 陕西十三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下 下一卷▶

陕西十三行都司下

[编辑]

西宁卫,甘州卫东南一千三百五十里,东北至临洮府兰州六百三十里,东南至临洮府河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庄浪卫四百十里,西至生蕃界百五十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二千一百里,至江南江宁府四千六百八十里,至京师四千九百里。

古西羌所居,谓之湟中。汉属金城郡。后汉因之。建安中,分置西平郡。晋因之。东晋末,为秃发乌孤所据,称西平王其弟利鹿孤复都西平,是为南凉也。后魏置鄯州。后周又置乐都郡。隋初,郡废,仍曰鄯州。炀帝改州为西平郡。唐初,复曰鄯州开元二年置陇右节度治此。寻又置临洮军于城内。天宝初,亦曰西平郡。乾元初,复为鄯州。上元二年没于吐蕃。大中间,收复。寻又为蕃戎所据,号青唐城。宋元符二年收复,仍置鄯州亦置陇右节度使。明年,复没于吐蕃。崇宁三年复收其地,改为西宁州仍建陇右节度,亦曰西平郡,又改军号曰宾德。南渡后荒弃。元得其地,仍置西宁州。明初,改为西宁卫,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今为西宁镇,亦设西宁卫。
镇河湟环带,山峡纡回《志》云:“西宁,万山环抱,三峡重围,红崖峙左,青海潴右,扼束羌戎,屹为襟要。汉武使霍去病破匈奴,因斥逐诸羌,不使居湟中。宣帝时,赵充国留屯金城,尽平诸羌,关陇宁谧。后汉建武十一年马援等击破先零诸种羌。时议者以金城破羌之西,途远多寇,欲弃之。马援因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坚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从之。其后马贤、庞参往往树绩于此。晋室多故,张氏据有河西,亦能绥辑群羌,保其险阻。吕光继之,河湟渐尔多事。晋隆安二年时秃发乌孤屯据廉川。羌酋梁饥攻后凉西平,乌孤欲救之。议者多以饥兵强为疑。赵振曰:“使羌得西平,华夷震动,非吾利也。乌孤亦曰:“饥若得西平,保据河山,不可复制矣。遂进击饥,破之。于是据有岭南之地岭,谓洪池岭。见凉州卫。又杨统言于乌孤曰:“吕光衰耄,诸子乖离。若使浩、廉川乘虚叠出,不过二年姑臧可图也。乌孤从之。后凉益困。其后,北凉、西秦互相争逐于河湟间。西秦之亡,其地没于吐谷浑。后周皆规取之,以藩蔽秦陇。隋大业中,勤兵远略,地亦益斥。唐贞观中,平吐谷浑。开元中,又建雄镇于鄯州。其时兵威震叠,薄于西海。天宝以后,吐蕃乘中国之乱,蚕食河湟,东及秦陇。于是,唐之边备,近在、岐、泾、原之境。西平,诚西面之保障矣。宋关中戍守,不越秦凤。熙宁以后,始务远略,图复河湟以制西夏。议者谓河湟复而宋祚倾,夫岂探本之论乎?元人控驭西番,恒以西平为要地。明初,置卫屯兵,兼设茶马司于此,用以驯制番戎云《考略》:“卫居万山之中,汉、土、番、夷杂处耕牧。附近有巴海、临番、巴哇等一十三番族,各授官领印,中纳金牌茶马。正德以后,逋寇盘据青海,番族多为所戕灭。亦有叛附之者,洮岷间势且益急。然则西宁为内外之防,不可不慎也。
湟水废县,今镇治。汉为破羌县地,属金城郡。后汉建安中,置西都县,为西平郡治。晋因之。晋乱,张轨、吕光等相继有其地。隆安二年秃发乌孤败羌酋梁饥于西平。明年,使其弟傉檀镇焉。后又为西秦所据。宋元嘉三年夏主昌遣将呼卢古等伐西秦,进攻西平,大掠而还。寻没于吐谷浑。大明四年魏人侵吐谷浑,军至西平,济河而返。寻置鄯州,仍治西都县。后周又为乐都郡治。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改县曰湟水,仍为鄯州治。唐因之。刘昫曰:“武德二年平薛举,置鄯州,治故乐都城。盖以后周乐都郡治而名也。后没于吐蕃,谓之青唐城。宋元符二年洮西安抚使王赡收复其地,仍置湟水县,为鄯州治。靖康以后荒弃。元仍置西宁州治焉。《一统志》:“卫城西南有西宁废州。宋置州于此。元移今治。今卫城周八里有奇。
令居城,在镇东北。《西羌传》:“武帝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元鼎五年先零羌攻零居。六年李息讨平之,是也。昭帝时,置县,属金城郡。令,音零。赵充国谓西羌反时,尝攻令居,是也。宣帝置护羌校尉治此。后汉元初二年时诸羌相率叛乱。护羌校尉庞参以次招降之,还治令居,通河西道。盖先是徙治张掖也。又延光初,校尉马贤击叛羌麻奴于牧苑,不利。麻奴等又败武威、张掖郡兵于令居。牧苑,即令居之闲牧地矣。晋省入西都县。胡氏曰:“汉创筑三城,光禄、居延、令居是也。
城,在镇东。旧《志》云:“在兰州广武县西南百馀里。汉县,属金城郡。孟康曰:“浩,音合门。颜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者,水流峡中,岸深若门也。杜佑曰:“浩,读若ト。汉神爵初,先零诸羌犯塞。遣义渠安国备羌,至浩,为羌所败,还令居。后汉亦为浩县。或谓之浩隘。建武十一年先零羌与诸种羌寇金城陇西,据浩隘。陇西太守马援深入讨击,大败之。又中元二年西羌寇陇右,马武将兵讨之,战金城浩,复追击到东西邯,大败之。刘昭曰:“浩有雒都谷,马武破羌处也。晋仍属金城郡。永宁中,张轨置晋兴郡,盖治浩。张骏时,郡属凉州,即此。隆和三年秃发乌孤使从叔吐若留镇浩。义熙十年西秦乞伏炽磐灭南凉,以王基为晋兴太守,镇浩是也。《隋志》:“浩县,后周并入湟水县。
临羌城,在卫西二百八十里。汉县,属金城郡,在浩河西。神爵中,赵充国击西羌,西至西部都尉府。或曰,即临羌也。又充国奏:“临羌东至浩,羌人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又云:“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示羌人。是也。后汉亦为临羌县。《地记》:“汉地自临羌以西,即为塞外。胡氏曰:“汉宣帝置护羌校尉,治金城令居。东汉初,治安夷。章帝建初二年徙临羌。安帝永初二年徙狄道。四年又徙治张掖。元初二年徙令居。晋仍为临羌县,属西平郡。后魏废。隋大业四年吐谷浑为铁勒所破,走入西平境内,遣使求救。诏安德王雄出浇河,宇文述出西平迎之。述至临羌,吐谷浑畏述兵盛,帅众西遁,即汉临羌故城矣。《水经注》:“羌水出湟中西南山下,经护羌城东,故护羌校尉治也。又东径临羌城西,是护羌校尉常治临羌西界也。沈括曰:“吐蕃有临江寨,至安乡城,东西千馀里。临江,即临羌之讹矣。
安夷城,在镇东北。汉金城郡属县。后汉因之。建初二年以西羌叛,诏护羌校尉自安夷徙屯临羌。晋仍为安夷县,属西平郡。隆和三年南凉秃发乌孤以其弟利鹿孤镇安夷,是也。后废。《水经注》:“湟水东合安夷川水,又东径安夷县故城,在汉西平亭东七十里。○破羌城,在镇西北。汉宣帝神爵二年置县,属金城郡。后汉因之。永和三年叛羌攻没破羌县,是也。晋省。
乐都城,在镇西北二百三十里。《水经注》:“湟水径乐都城南,又东径破羌故城南。是乐都在破羌西也。前凉置城于此。后凉吕光因置乐都郡。晋隆安三年秃发乌孤自西平徙治乐都。又义熙六年秃发傉檀自姑臧还乐都。十年西秦乞伏炽磐袭乐都,傉檀世子虎台拒守。其臣梁肃以外城广大难守,请聚国人守内城。虎台不听。城溃,炽磐入乐都,置凉州刺史镇焉。宋元嘉五年河西王蒙逊攻乐都,克其外城,绝城中水道。乞伏元基击却之。其后没于吐谷浑,城废。
龙支城,镇东南八十里。城西有龙支堆,因名。汉为金城郡允吾县地。后汉时,置城于此。和帝使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屯龙耆,即此城也。晋隆安二年南凉秃发乌孤击羌酋梁饥于西平。饥退屯龙支保,乌孤攻拔之。后魏时,置北金城县。西魏又改为龙支县。后周属凉州。隋因之。唐改属鄯州。仪凤三年鄯州都督李敬玄奏败吐蕃于龙支,是也。后没于吐蕃,号为宗哥城。宋大中祥符中,吐蕃厮罗徙居邈川。其相李立遵居宗哥,请命于宋。宋命为堡顺军节度使。元符二年王赡取其地,旋复陷于吐蕃。崇宁三年王厚收复。后废。又卫南有龙居废县。《隋志》:“西魏时置龙居、路仓二县。后周废入西都县。
归义城,在镇西南。汉筑城以招徕诸羌,因名归义。后汉元和三年烧当迷吾顺命,因退居河北归义城,是也。章怀太子贤曰:“河北者,逢留大河之北。黄河至大小榆谷北,则有逢留之名。后汉永元中,金城长史上官鸿开置归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复置东西邯屯田五部,又增置逢留二部,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永初中,羌叛而废。归义城,盖屯戍处。
白土城,在镇南。晋置白土县,属金城郡。或曰,县本曹魏所置。《十三州志》:“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济处。其西北有白土川,因名。晋太和二年凉张天锡讨叛将李俨于陇西,使常据自左南,张统向白土,即此。后凉吕光置三河郡,治白土县。三河,谓金城河、赐支河、湟河也。时光自称三河王,因置三河郡。义熙八年西秦乞伏炽磐攻南凉三河太守吴阴于白土,克之。后魏郡县俱废。《水经注》:“河水经邯川城南,又东经临津城北、白土城南。是也。
左南城,在镇东南。旧《志》云:“在白土城东六十里。前凉置晋兴郡,左南县属焉。县亦张氏所置也。《十三州志》:“石城西百四十里有左南城。河水经其南,曰左南津。又东接χ罕界。晋太和二年凉张天锡讨李俨,使常据自左南进,败俨兵于葵谷。天锡自仓松进屯左南。又义熙十年南凉王傉檀西讨乙弗部。西秦王炽磐入其乐都。傉檀诣炽磐降,至左南,炽磐因赐傉檀爵左南公,即此。后魏县废。葵谷,今见河州。仓松,见庄浪卫。
长宁城,在镇西。汉临羌县地。晋析置长宁县,属西平郡。后魏废。《水经注》:“西平城西北四十里有长宁亭。晋置长宁县。又鄯城废县,在镇西南。唐仪凤三年析湟水县置,属鄯州。上元中,没于吐蕃。刘昫曰:“汉西平故城,在县西。○废兴城,在故龙支城东,前凉所置城也。晋太元十年后凉吕光将尉佑以允吾叛,败奔兴城。隆安二年后凉将李鸾以兴城降于秃发乌孤。胡氏曰:“兴城在允吾之西南、白土之东。允吾,今见兰州。
廉川城,在镇西南百二十里,汉破羌县地。晋太元二十年秃发乌孤击降乙弗折掘等部,筑廉川堡而都之。隆安二年后凉杨轨等举兵攻姑臧,不克。寻败屯廉川,收集夷夏,众至万馀,既而降于乌孤。三年乌孤使从弟洛回镇廉川,其后为北凉所取。宋元嘉三年西秦王炽磐伐河西王蒙逊,至廉川,即此。后魏废。胡氏曰:“廉川在湟中。”是也。
湟中城,在镇西北。胡氏曰:“湟水两岸之地,通谓之湟中。湟中城,置于西平张掖间,本小月支之地,因谓之小湟中。东汉永元初,邓训击迷唐羌,发湟中卒,缝革为船,置于上,以渡河,掩击迷唐,大破之,是也。永初末,羌豪麻奴等复叛据湟中,屡侵金城、武威诸边郡。延光初,校尉马贤讨破之。建安十九年夏侯渊自兴国讨宋建于χ罕,别遣张等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皆降,是也。《水经注》:“湟水经湟中城,又东经临羌、破羌、允街、枝阳、金城,而合于大河。○广武城,在镇东北。前凉张氏置广武郡,属凉州,盖分西平置郡也。后废。或讹作须武,云在卫西南。恐悮。又临咎城,在镇西百里。《宋史》:“仁宗宝元初,吐蕃居鄯州,西有临咎城,通青海,服属于宋云。
廓州城,镇南百八十里,古西羌所居浇河地。后汉延熹中,诸羌烧当与浇河大豪寇张掖,段斩浇河大帅于其地,遂定西羌,是也。汉末属西平郡。前凉以其地置湟河郡。晋隆安二年秃发乌孤败梁饥于西平,湟河太守张稠以郡降。明年,乌孤使其叔素渥镇湟河,即此。义熙十一年西秦乞伏傉檀袭北凉湟河郡,克之。宋元嘉三年夏主昌遣将伐西秦,攻其沙州刺史出连虔于湟河,不克。后魏亦为湟河郡,属鄯州,寻没于吐谷浑。后周逐吐谷浑,得其地,改置浇河郡,兼置廓州。隋初,郡废,而州如故。开皇三年突厥寇廓州,州兵击走之。炀帝又改州为浇河郡。唐复为廓州。开元二十六年置宁塞军于城内。天宝初,曰宁塞郡。乾元初,复故。上元初,没于吐蕃。宋元符中收复,置宁塞城,寻复为廓州。明年,复弃不守。崇宁三年王厚复取之。后废。《志》云:“州城旧治河北,后尝移河南。今废州城南去黄河,不及一里。○广威废县,唐廓州治也。本后魏之石城县,西魏废帝以县有化隆谷,因改为化隆县。后周曰广威县。《隋志》:“西魏置浇河郡于此。后周废。仁寿初,复改为化隆县,属鄯州。唐改为廓州治。先天元年改为化成县。天宝初,复曰广威。后没于吐蕃。宋亦为廓州治。崇宁五年县废。《九域志》:“廓州东南至河州凤林县二百八十里。
河津城,在废廓州西。《隋志》后周浇河郡,领浇河、广威、安戎三县。隋初,改置河津县,为廓州治。唐廓州改治广威县,河津城遂废。又达化城,在废廓州西南。后周置达化郡及县。隋开皇初,郡废,以县属廓州。唐因之。开元二十九年吐蕃屠达化县,即此。上元以后,没于吐蕃。又绥远城,在废廓州境,后周所置县也。隋初,并入达化县。
浇河城,在达化废县西百二十里。《通典》曰:“晋时吐谷浑阿豺所筑。水回γ曰浇。城盖置于浇河回曲处。或曰,后凉所置浇河郡也。晋隆安二年秃发乌孤拔龙支堡,梁饥单骑奔浇河。既而浇河太守王稚,以郡降于乌孤。明年,乌孤使其叔若留镇浇河。宋元嘉三年西秦乞伏炽磐为夏所侵,徙其境内老弱畜产于浇河。后魏亦为浇河郡。魏主宏延兴三年吐谷浑王拾寅寇魏浇河。魏遣长孙观击降之,寻废。又唐天宝十三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于所开九曲地置浇河、洮阳二郡。杜佑曰:“浇河城,在廓州达化县贺兰山下。宋祁曰:“浇河郡,置于积石军西,当即故浇河城也。洮阳郡,见洮州卫。
邯川城,在废廓州东南,秃发傉檀时所置邯川护军也。《水经注》:“河水自西平郡东流,径浇河郡故城北,又东径石城南,又东径邯川城南。杜佑曰:“后汉和帝时,侯霸置东西邯屯田五部。邯,水名也。分流左右,在宁塞郡东。刘昫曰:“廓州化隆县东,即古邯川地。○米川城,在废廓州东南。本汉χ罕县地。唐贞观五年置米州及米川县。十年州废,以县属廓州。后没于吐蕃。宋崇宁三年收复,置米川城。王厚云:“米川城沿河西至廓州,约六十里。过河取正路至结罗城,约九十里。又肤公城,在废廓州北二十里,吐蕃结罗城也。宋崇宁中,收复,赐今名。《志》云:“城北三十里有绥平堡,本名保敦谷,宋崇宁三年兴筑,赐名绥平。寻废。
积石城,在廓州西百八十里。本吐谷浑地。唐贞观八年平吐谷浑。十三年置靖边镇于此。仪凤二年改为积石军。开元十四年吐蕃寇甘州还,自积石而西。王君引军蹑其后,是也。天宝中,哥舒翰败吐蕃于积石城,寻为吐蕃所陷。宋时,番名溪哥城。元符二年吐番瞎征之族杓A3据溪哥城,瞎征攻杀之。大观二年收复,仍置积石军。《宋志》:“军西至青海百里,南至盖龙八十里。其城西临大涧,北枕黄河。或曰,即隋之河津县治也。金人亦置积石州于此。元因之。明初废。○废贵德州,在积石西南。元置州于此,隶土番等处宣慰司。至元十七年都实穷河源,自昆仑还至贵德州,约半月程,地名必赤里,始有州治官府。又四五日至积石城,是也。
河源城,在镇西南。隋大业四年伐吐谷浑,置河源郡,治于赤水城。唐仪凤二年复置河源军,盖与积石山相近。永隆初,军使黑齿常之败吐蕃赞婆于良非川。常之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馀所,屯田五千馀顷,繇是战守有备。乾元初,没于吐蕃。大中三年吐蕃叛将论恐热谋并鄯州,引兵军于河州。鄯州将尚婢婢军河源以拒之。诸将欲进战,婢婢不可。诸将不从,乃据河桥以待之。诸将果败。婢婢收馀众,焚桥,奔归鄯州。城盖与河州接界。《通典》:“河源军,在鄯州西百二十里。
赤水城,在镇西南,吐谷浑所筑。隋大业四年宇文述出西平,至临羌城,进拔吐谷浑曼头、赤水二城,因于赤水城置河源郡,兼领远化、赤水二县,寻废。唐贞观八年讨吐谷浑,分军出赤水道。天宝六载,河西陇右节度使以李光弼充赤水军使,是也。《隋志》赤水管下有曼头城。曼,音万,以曼头山而名。
临番城,在镇南。《唐志》:“河源军西六十里有临番军,盖开元中所置,后没于吐蕃。大中四年吐蕃鄯州刺史尚婢婢遣兵据临番城,拒叛将论恐热于白土岭,不利。复遣将据牛峡以拒之,为恐热所败。牛峡,在临番西北。○白水城,在临番西六十里。唐开元五年置。二十七年吐蕃寇白水军。《通典》:“军在鄯州西北二百五十里。
洪济城,在镇西南。旧志:在达化县西二百七十里。后周武帝逐吐谷浑,置洪济镇。其后吐蕃亦置洪济城于此。唐天宝二载,皇甫维明攻洪济城,克之。《唐志》云:“廓州西南百四十里为洪济桥。其相近有金天军,天宝十三载所置。又有渔海、游奕等军,在洪济桥东,亦吐蕃所置。天宝初,河西节度使王亻垂攻破吐蕃渔海及游奕等军,是也。至德后,俱没于吐蕃。渔海,今亦见河州。
大漠门城,在镇西二百馀里,近故榆谷中。唐景龙初,吐蕃得河西九曲地,因置洪济大漠门等城以守之。开元十五年河西节度使萧嵩等破吐蕃于渴波谷。又追拔其大漠门城,焚其骆驼桥,是也。骆驼桥,在大漠门西,滨河。
宛秀城,在镇西南。《唐志》宁塞郡西有宁边军。又西八十里为宛秀城,有威胜军,其地即所谓河西九曲也。景龙元年吐蕃赞普请其地,诏与之。九曲者,水甘草凉,宜畜牧。自是蕃益雄张。开元六年郭知运败吐蕃兵于九曲。天宝十三载,哥舒翰破吐蕃洪济、大漠门等城,收黄河九曲,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寻又没于吐蕃。
绥和城,在镇西南二百五十里。唐开元二年置绥和守捉于此。又合川城,在卫南百八十里,唐贞观中所置合川守捉城也。俱至德后废。○百谷城,《唐志》云:“在廓州东南八十里,有武宁军。又有耀武军,在廓州南二百里黑峡川。俱天宝十三载置。至德后,陷于吐蕃。
定戎城,在镇西南。《唐志》:“定戎军,天宝十三载置。自鄯州至河源军,西行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即石堡城矣。
石堡城,在镇西南三百里。本吐蕃铁仞城。亦曰石堡城。唐咸亨中,取其地。后复没于吐蕃。开元十七年朔方节度使信安王出陇西,拔石堡城。初吐蕃陷石堡,因侵扰河陇。至是拔之,据守要害,河陇诸军游奕,拓境千馀里,因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军。二十九年吐蕃攻承风堡,又袭攻振武军,盖嘉运不能守。天宝四载,陇右节度皇甫惟明攻石堡,不克。六载,诏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攻之。忠嗣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请俟其有衅,然后取之。不听。遣将军董延光将兵攻取,命忠嗣分兵助之,果不克。八载,陇右节度哥舒翰复攻石堡。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吐蕃以数百人守之。唐兵死者数万,仅而克之。翰遂以赤岭为西塞,开屯田,备军实。诏以石堡城为神武军。又谓之天威军。至德初,复没于吐蕃。长庆二年吐蕃请定疆候,遣大理卿刘元鼎往就盟。元鼎逾成纪、武川,至龙支城,过石堡城,崖壁峭立,道回屈,译曰:“此铁刃城也。《续通典》:“石堡城,在龙支县西。四面悬崖数十仞,石路盘曲长三四里,西至赤岭三十里。
神威城,在青海上。唐天宝七载,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时有白龙见,因名应龙城。及明年冰合,吐蕃大至,戍龙驹岛者悉没。至德初,城陷于吐蕃。○威戎城,在卫西北三百十里。唐开元二十六年鄯州将杜希望拔吐蕃新城,以其地为威戎军,是也。《志》云:“城在鄯州星宿川西北三百五十里。又有制胜城,在卫西。天宝十三载置。至德初,与威戎城俱没于吐蕃。
大岭城,在镇西境。旁有大岭谷,吐蕃置城于此。武后长寿末,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于大岭谷。又天宝初,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岭谷,及破其青海营屯,是也。○安人城,亦在卫西。《通典》云:“在星宿川西。开元七年置安人军,属陇右节度使。二十七年吐蕃寇安人军。二十九年吐蕃复寇安人军浑崖峰,骑将臧希液破却之。至德后,俱陷于吐蕃。
乐州城,镇东南二百馀里。本汉金城郡地。唐属鄯州。后没于吐蕃,为邈川城。宋大中祥符中,吐蕃自宗哥城徙居邈川,是也。元符二年洮西安抚使王赡自河州引兵趣邈川,降之,因置湟州。建中靖国初,荒弃。崇宁二年收复,仍置湟州及邈川县为倚郭。五年县废。大观三年又升为向德军。宣和初,改为乐州。后没于金,州废。○来宾城,在废乐州西南百四十里,南去黄河不过十里。崇宁三年置。《志》云:“城西三十里有青丹谷。
宣威城,镇北五十里。唐天宝十三载,置宣威军。后没于吐蕃,谓之牛城,又悮为猫牛城。宋元二年赵元昊攻吐蕃猫牛城,又攻青唐宗哥等城,是也。元符二年收复。崇宁三年复置宣威城。四年夏人合羌酋逼宣威城。知鄯州高永年出御之,行三十里,为羌人所执。既而羌众复焚大通河桥以叛,寻讨平之。后废。又仁多泉城,在镇北百七十里。宋政和五年童贯使刘法、刘仲武合熙秦之师,攻夏仁多泉城,屠之,即此。
震武城,在镇东北。本名古骨龙城。政和五年童贯遣将刘法出湟州。法败夏人于古骨龙城,因建为震武军。其北即统安城也。宣和元年夏主弟察哥败刘法于统安城,乘胜攻震武。其城在山峡中,熙河两路不能饷,屡为夏人所困。至是又将陷,察哥曰:“勿破此城,留作南朝病块。遂引去。靖康末,复为夏境。又统安城,在震武北,宋与西夏接境处。宣和初,童贯使刘法攻夏统安城,兵败,走至盖朱危,为夏守塞兵所杀。《志》云:“其地在湟鄯间。又德通城,亦在震武城北,吐蕃所置,曰瞎令古城。宋政和七年收复,改为德通城。
大通城,在镇东南,本吐蕃所置达南城也。形势险要,控扼夏境。宋崇宁间,收复湟鄯,于此筑寨把守。《志》云:“大通城属乐州。其西六十里有菊花河,东四十里接河州境之通津堡。○绥边城,在镇东北三十里。宋置,番名宗谷城。崇宁三年进筑,赐名绥边,亦曰绥边寨。其北有乳洛河。又宁西城,在镇西四十里,亦宋置。
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本吐谷浑国都也。梁大同六年吐谷浑王夸吕始称可汗,居伏俟城。后周主邕建德五年遣太子ど伐吐谷浑,至伏俟城而还。隋大业五年伐吐谷浑。别将刘权出伊吾道,至青海,乘胜追奔至伏俟城。因置西海郡,统县二:“曰宣德、曰威定,皆在青海之西。隋乱,废。唐贞观八年李靖帅诸军讨吐谷浑,次伏俟城。吐谷浑退保大非川,靖击平之。亦谓之伏延城。后为吐蕃所据。
西海城,在青海上。王奔讽卑禾羌献西海地,置西海郡。东汉初,废。永元中,护羌校尉侯霸击灭叛羌,西海及大小榆谷无复羌寇。从隃糜相曹凤言,缮修故西海郡,徙金城西部都尉治之。后复废。晋时为吐谷浑所据。唐永徽以后,吐蕃击吐谷浑而有其地,置青海节度于此。后废。○腊城,在青海西南。唐至德后,吐蕃所置,有腊城节度使,屯戍于此。贞元中,韦皋帅蜀,遣将王有道帅精卒,与东蛮自故州台登北谷,进击吐蕃,破其青海、腊城二节度而还。盖深入掩击也。台登,见四川建昌卫。
树敦城,在卫西曼头山北,吐谷浑旧都也。《志》云:“周穆王时,犬戎树居此,因名。西魏末,突厥假道于凉州,以袭吐谷浑。宇文泰使凉州刺史史宁随之,至番禾。吐谷浑觉之,奔南山。史宁曰:“树敦、贺真二城,吐谷浑之巢穴也。拔其本根,馀众自散。遂与突厥分道趣之。突厥从北道,宁从南道,大破之,与突厥会于青海。唐天宝九载,关西将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即此。番禾,见永昌卫。贺真城、五桥,俱与树敦城相近。○宁头城,在镇西塞外白兰东北。宋元嘉二十二年后魏主焘遣拓跋那击吐谷浑于白兰。至宁头城,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众西渡流沙,是也。白兰,见后西番。
积石山,在卫西南百七十里。旧志:在龙支县西南九十里。即《禹贡》所云导河自积石者也。今详见名山积石。
峡口山,在卫东南。地极险阻,为湟、鄯往来咽喉地。汉时谓之湟峡。赵充国屯田,奏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左右,是也。唐人尝修阁道。宋筑省章城,控制要害。亦名绥远关。
四望山,在卫东百里。湟水经其阳,亦曰四望峡。颜师古曰:“山峭夹水曰峡也。汉神爵元年赵充国击西羌,至金城度河,遣骑侯四望峡中无人,夜引兵上至洛都。喜曰:“吾知羌不能为军矣,使发数千人守杜四望峡中,兵岂得入哉?《隋志》湟水县有土楼山,即四望山也。洛都,即破羌故城之雒都谷。
拔延山,在卫南二百馀里。隋大业五年大猎于拔延山,长围亘二十馀里。《隋志》西平郡化隆县有拔延山。《通典》在廓州广威县,炀帝征吐谷浑时经此。广威,即隋化隆也。又连云山,亦在州西南二百馀里。《隋志》达化县有连云山。
浊浑山,在卫西北。旧《志》云:“在赤海之西。唐贞观九年李大亮破吐谷浑于浊浑山,即此。又热水山,在卫西南五百里。《志》云:“山南出暖水,流入青海。山北有冷泉,即西宁河源。
丰利山,在卫西青海东。隋开皇初,吐谷浑寇凉州,遣将元谐击破之于丰利山,又败之于青海。又尔汗山,在卫西。隋开皇三年行军总管梁远破吐谷浑于此。○库山,亦在卫西。唐贞观八年李靖等讨吐谷浑。任城王道宗败之于库山。靖因与道宗等分道穷追。是也。
曼头山,在卫西北。宋泰始六年北魏主宏遣其将长孙观西击吐谷浑王拾寅,败之于曼头山。唐贞观八年李靖等伐吐谷浑,自库山分两道,靖趣北道,其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志》云:“隋置河源郡,有曼头城,城盖因山得名也。○车我真山,在卫西六百馀里。隋大业五年炀帝追吐谷浑可汗伏允于覆袁川。分命元寿南屯金山,段文振北屯雪山,杨义臣东屯琵琶峡,张寿西屯泥岭,四面围之。伏允潜遁,遣其名王诈称伏允,保车我真山,是也。金山,亦在卫西界。
赤岭,卫西三百二十里。《续通典》:“石堡城西三十里有山,土石皆赤,北接大山,南连小雪山,号曰赤岭。去长安三千五百里,自鄯州鄯城县西行二百里,即赤岭也。北魏主诩时,宋云等奉使西域,自洛阳行四千里,至赤岭,乃出魏境。又西行再期,至乾罗国,得佛经一百七十部而还。唐仪凤三年娄师德使吐蕃。吐蕃迎之于赤岭。开元十九年吐蕃请交马于赤岭,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之阻,不如许赤岭。乃听以赤岭为界,表石刻约。二十二年又立碑于赤岭,分唐与吐蕃之境。二十六年命河西节度萧景、陇右节度杜希望,分道经略吐蕃,碎赤岭碑。天宝八载,哥舒翰克吐蕃石堡城,复以赤岭为西塞。长庆二年吐蕃复请定疆候。大理卿刘元鼎过石堡城,西行数十里,土石皆赤,名曰赤岭,盖陇右故地。距长安三千里,即开元中与吐蕃分界处也。甘松岭,见四川松潘卫。
承风岭,卫西二百九十五里。唐仪凤三年李敬玄与吐蕃战于青海。兵败还,顿承风岭,阻泥沟自固。贼屯兵高冈以压之。别将黑齿常之引军袭击其营。贼败,遁去。杜佑曰:“岭在广威县西南,东北去鄯州三百十三里。○白草岭,在卫西北,近甘州界。《水经注》:“西平鲜谷塞东南有白草岭。刘宋元嘉初,西秦乞伏炽磐遣太子暮末等出貂渠谷,攻北凉,白草岭、临松郡,皆破之。
勒姐岭,在卫东。阚る曰:“金城安夷县东有勒姐河,与金城河合。勒姐岭,勒姐河所出也。汉时,勒姐羌居之。晋义熙十一年沮渠蒙逊攻拔西秦广武郡,又败西秦兵于浩。西秦王炽磐遣将折斐等据勒姐岭,邀其还路,蒙逊击擒之,即此。姐,音子。又白土岭,在卫东南,岭盖与白土故城相近。唐大中四年吐蕃叛将论恐热遣兵击鄯州帅尚婢婢于白土岭。胡氏曰:“岭在河州凤林县西。○星岭,在故龙支城西北。隋大业四年征吐谷浑,度星岭而北,是也。吐蕃置城于此,曰带星岭城。宋元二年赵元昊攻吐蕃厮罗宗哥城及带星岭城,即此。
榆谷,在卫西。《水经注》:“河水经西海郡南,又东径允川西,历大小榆谷北。二榆土地肥美,本先零羌所依阻。后汉建武中,烧当羌滇良集诸种,击破先零,夺居大小榆谷地,繇是始强。章和末,烧当豪迷唐据大小榆谷,侵扰河湟间。护羌校尉邓训,发兵掩击迷唐于写谷。羌乃去大小榆,居颇岩谷,众悉离散。永元四年聂尚代邓训为校尉,招迷唐等复居大小榆谷。迷唐遂叛,寇金城塞。五年校尉贯友攻迷唐于大小榆谷,破走之,因作河桥于逢留大河以度兵。十一年迷唐降,入居金城。诏将其种人还大小榆谷。迷唐以汉作河桥,兵来无常,故地不可复居,辞不肯徙。校尉吴祉等促使出塞,遂复叛还赐支河曲。十四年时迷唐衰息,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隃麋相曹凤上言:“西羌为寇,常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有西海鱼盐之利,阻大河以为固,缘山滨水,可广田畜,故强大常雄诸种。请及时规固二榆,屯田积谷,隔塞羌胡交关之路。从之。永初中,以羌乱,复罢。自晋以后,皆为羌胡所据。后周击逐吐谷浑,复收其地。隋大业四年筑长城,自榆谷而东,以御吐谷浑也。胡氏曰:“大小榆谷,即唐之九曲也。去积石军三百里,水甘草良,宜畜牧。景云初,吐蕃请河西九曲池。鄯州都督杨矩奏与之。吐蕃置洪济、大漠门等城,又置独山、九曲两军以守其地。地肥饶,吐蕃就之畜牧,因以入寇。矩悔惧自杀。开元二年吐蕃寇临洮,至渭源。宰相姚崇等奏吐蕃旧以河为境。神龙中,尚公主遂逾河筑城,置独山、积石两军,去积石三百里,又于河上造桥。今吐蕃既叛,宜毁桥拔城。从之。五年陇右节度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天宝十二载,陇右节度哥舒翰击吐蕃,拔洪济、大漠等城,悉收九曲部落。盖即汉大小榆谷地矣。杜佑曰:“榆谷,在兰州五泉县。悮也。颇岩谷,又在榆谷西。
洛都谷,在卫东北。刘昭曰:“浩县有雒都谷,即洛都也。赵充国夜引兵自四望上至落都,即此谷矣。后汉永平初,马武击烧当羌,败于落都谷。羌引出塞,武追破之于东西邯,羌皆降散。东西邯,见上归义城及邯川城注。○写谷,在卫西。后汉章和二年护羌校尉邓训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击叛羌迷唐于写谷。迷唐远徙。是也。《东观记》写谷作雁谷。
长宁谷,在卫西。《水经注》:“湟水径临羌故城南。又东,长宁川水注之。长宁水东南流,径晋昌川。又有长宁亭。亭北有养女岭,即浩西平之北山。隋炀帝自拔延山入长宁谷,度星岭,然后至浩川,是也。
大允谷,在卫西青海旁。汉时,湟中羌烧当种世居河北大允谷。后汉建武中,烧当玄孙滇良击夺先零卑氵南羌地,居大榆中,始强盛。所云允谷、盐池,即此谷也。○渴波谷,在卫境青海西。唐开元十五年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此。
三兜谷,在卫西南。东汉章和末,护羌校尉傅育击烧当羌迷吾,穷追不设备。至三兜谷,迷吾袭杀之。胡氏曰:“三兜在建威县。或曰在临羌西南。○木乘谷,在卫西。后汉章和初,张纡为护羌校尉,屯临羌。迷吾犯金城塞,纡遣从事司马防与战于木乘谷,败之。谷盖在临羌西境。又龙泉谷,亦在卫西。唐长庆二年刘元鼎使吐蕃,逾湟水,至龙泉谷,西北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焉。杀胡川,盖近青海。
破逻真谷,在卫西南。唐贞观八年侯君集与任城王道宗自库山分兵出南道,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馀里,经破逻真谷,追及吐谷浑王伏允于乌海,大败之。既而还军至破逻真谷。伏允之子顺出降。诏以顺为西平郡王。○黄谷。在故浩县东。刘宋永初元年沮渠蒙逊欲伐西凉,引兵攻西秦浩,潜还,乃露布西境云。已克浩,将进攻黄谷。谓此。或云,西秦置城戍守于此。
牛心堆,在卫西北。唐贞观九年李靖败吐谷浑曼头山,进败之于牛心堆。《水经注》:“湟水自临羌县东流,合龙驹川,又东合晋昌川,又东合长宁川,又东合牛心川。川水出西南远山,东北流,径牛心堆,又东径西平亭西,东北入于湟水。○三堆,在故浩县南。晋隆安四年后凉吕纂击秃发利鹿孤。利鹿孤使其弟傉檀拒之,败后凉兵于三堆。胡氏曰:“三堆,在浩河南。
西海,在卫西三百馀里。一名青海,亦曰鲜水。又为允谷盐池,周围数百里,中有龙驹岛。今详见大川西海。○曲海,在卫西。《北史》云:“在吐谷浑北乙弗勿敌国境内。海周围千馀里,其种万落,风俗与吐谷浑同。或云,曲海即西海也。
赤海,在卫西北,即赤水也。西汉末,赤水羌与去胡来王相攻。即此。唐贞观九年李靖败吐谷浑于牛心堆,又败之于赤水源。别将薛万均等又败之于赤海。麟德二年吐蕃攻夺吐谷浑地,遣使入见,求赤水地畜牧。胡氏曰:“赤海,赤水深广处。唐时有黑党项居赤水西,是也。去胡来王,羌国王名也,见后安定卫。○乌海,在卫西塞外。《隋志》云:“乌海,在河源郡汉哭山西。李靖等伐吐谷浑,自库山分两道。任城王出南道,历破逻真谷,追及其王伏允于乌海,大破之。咸亨元年薛仁贵击吐蕃,自大非川进屯乌海。杜佑曰:“吐蕃国出鄯城五百里,过乌海,暮春之月,山有积雪,地有冷瘴,令人气急,不甚为害。《新唐书》:“破逻真谷,去乌海二千馀里。悮。
黄河,在卫南。自西域流入中国,经积石山,又东北入河州界。《后汉志》注:“大河经大小二榆谷北,有逢留之名。和帝永元中,护羌校尉贯友攻破迷唐于大小榆谷。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既而迷唐衰灭。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屯龙耆,增广屯田,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会永初羌乱,功垂成而罢。
湟水,在卫北。《汉志》:“临羌西北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则湟水所出。《括地志》:“湟水,一名乐都水,来自牛心堆,经四望山阳,东至允吾入河。湟水左右,地皆肥美。汉武开河西四郡,隔绝羌与匈奴相通之路,斥逐诸羌,不使居湟中地,是也。其后元康四年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是后遂抵冒渡湟水,欲结匈奴、绝汉道。赵充国击平之。《元图经》:“湟水出祁连山下,东流千馀里,合浩河。又东入兰州西境,合洮水,入黄河。《一统志》:“湟水今不经见,卫城北北山之阴有苏木连河,疑即湟水云。
赐支河,在卫西南塞外。应劭曰:“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馀里,即《禹贡》所云析支也。亦曰析支河。羌人居此,谓之河曲羌。后汉永元五年护羌校尉贯友造河桥于逢留大河,欲渡河击迷唐。迷唐率部落远徙,依赐支河曲。既而迷唐内附。十三年复叛还赐支河曲,犯金城塞,败于允川,遂远逾赐支河首。永建五年护羌校尉韩皓展湟中屯田,置两河间以逼群羌。羌惧而图变,乃移还湟中。两河间,胡氏曰:“逢留大河及赐支河间也。
西宁河,在卫城北百步。源出热水山,北流五里,经伯颜川,又合那孩川,流五百里,入黄河。又邈水,在卫南。源出西境宿军谷,东流五百里,入于黄河。
川,在卫西北。一名阁门水。浩,读曰阁门也。《水经注》:“浩河出西塞外,经西平之鲜谷塞。又东径养女北山,东南流,经浩故城南,又东注于湟水。《汉志》注:“浩水出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是也。隋大业五年伐吐谷浑,至浩川,以桥未成,斩都水使者黄亘等。数日桥成,乃行。唐咸亨二年吐谷浑为吐蕃所败。诏徙之于浩水南。寻复徙灵州,其故地悉入于吐蕃。朱思本云:“浩水出删丹州南删丹山下,东南流七百馀里,合湟水而注于黄河。
宗哥川,在卫西南九十里。源出塞外,经故龙支城东,又东北入于湟河。宋元二年赵元昊攻吐蕃宗哥城及带星岭诸城,渡宗哥河,部兵溺死者甚众。崇宁三年王厚复湟鄯,进军宗哥川。羌置阵临宗水,倚北山。厚麾游骑登山,攻其北,而亲帅强弩迎射。羌走,分军逾水击之,遂降其城,进下青唐,入廓州,是也。《宋志》:“宗水来自青海,下流入湟水。水南有宗谷口,讹曰宗哥,吐蕃因以名其城。
大非川,在卫西。《唐十道图》大非川在青海南,乌海、星宿海、柏海并在其西,互相灌注。唐贞观八年李靖败吐谷浑于大非川。后为吐蕃所据。咸亨初,薛仁贵讨之,至大非川,将趣乌海。以乌海险远,议留辎重于大非岭,上为两栅以守之。别将郭待封不从。仁贵前行,破吐蕃于河口,进屯乌海,以俟待封。待封将辎重徐进,为吐蕃所败。仁贵还屯大非川,吐蕃就击之,死伤略尽。又开元十四年王君追击吐蕃于大非川,因进至青海西,乘冰而渡,破之。《唐志》:“川在积石军西。胡氏曰:“河口,积石河口也。自唐鄯州鄯城县西行三百馀里,即大非川矣。
允川,在卫西。《后汉志》注:“允川去赐支河曲数十里,在大小榆谷之西。金城塞外地也。为羌豪依阻处。永元十三年烧当羌迷唐叛还赐支河曲,将兵向塞。校尉周鲔等击破之于允川,即此。○良非川,在卫西南,近河源军城。唐仪凤中,吐蕃寇河源军,屯兵于良非川。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击破之。永隆二年常之复破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收其粮畜而还。
安夷川,在卫东北。安夷故城以此名。《水经注》:“湟水东合安夷川,又东合勒姐溪水。又有晋昌川,《水经注》:“在湟中浩县西南,合长宁川而注于湟水。长宁川,见长宁谷。○勒姐溪,在卫东北,源出勒姐岭。后汉章帝时,勒姐羌作乱,马防讨平之。《水经注》:“湟水东径安夷县,又东合勒姐溪。
昴川,在卫西南。宋元嘉三年吐谷浑别部握逵等帅部落叛西秦,奔昴川,附于吐谷浑王慕,是也。又居茹川,亦在卫西南。唐贞观九年李靖等伐吐谷浑别将执失思力,破之于居茹川。
覆袁川,在卫西塞外。隋大业四年伐吐谷浑,渡浩川。吐谷浑可汗伏允走保覆袁川,因分军四面围之,即此。又突伦川,亦在卫西塞外。唐贞观八年李靖讨吐谷浑,督诸军经积石山、河源,至且末,穷其西境。闻伏允在突伦川,将奔于阗,别将契何力追之。碛中乏水,刺马血饮之,袭破其牙帐。侯君集进逾星宿川,至柏海还,与靖军合。星宿川,亦曰星宿海。柏海,又在其西。突伦川,《唐书•薛万均传》作图伦碛,盖语转也。
伏罗川,在卫西南。宋元嘉二十二年北魏主焘遣拓跋那击吐谷浑于白兰,破之。二十九年吐谷浑王拾寅始居伏罗川。川盖与白兰山相近。白兰,见后朵甘思。○逻娑川,在西塞外。《唐志》:“吐蕃赞普牙在此,有罗些城。咸亨初,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总管,进讨吐蕃,是也。
阔水,在卫西南境。《唐十道图》在党项羁縻州界。贞观八年李靖伐吐谷浑,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出党项中,行至阔水,乘其无备,袭之。群羌怒,邀击道彦,败之。○白水涧,在卫西北二百三十里。唐永淳初,吐蕃寇河源,军使娄师德败吐蕃于白水涧,是也。开元中,置白水军。盖因涧以名。
那孩川渠,卫南五十里。又卫北八十里有广牧川渠。《志》云:“卫境之渠约二十有馀,分流灌田,民资其利。
盐池,在卫西三百里。《汉志》:“金城临羌县有盐池。《十三州志》:“卑禾羌海北有盐池。唐贞观八年分道讨吐谷浑,使高甑生出盐泽道,谓盐池也。
绥远关,在卫东南。《宋志》:“绥远关,本名洒金平。东至湟州二十里,西至胜宗谷口三十里,南至麻宗山五十五里,北至丁星原四十里。崇宁二年置关于此,属湟州,寻废。
石峡口,卫东七十里。其在卫西者,又有铁沟山口、伯颜川山口、西番沟山口。在卫南者,有那海川山口、可可打班山口。在卫北者,又有军卜鲁川山口、黑松林山口、彻儿山口。皆有卫卒戍守。又置石峡堡、伯颜川堡、军卜鲁川等堡,共为防御云。○平戎堡,在卫东七十里。卫东南二百三十里有巴川堡,巴川马驿置于此。又东五十里有古鄯堡,亦为古鄯马驿。俱戍守要地也。
悬水镇,在青海南。唐贞观八年遣李靖等击吐谷浑。李君别将精骑击贼于青海南悬水镇,大胜而还。
承风堡,在卫西南。开元二十九年吐蕃攻承风堡,又袭破振武城。胡氏曰:“堡在振武西。或云,在承风岭上。○安川堡,在废乐州西南百馀里巴金岭上。宋元符二年收复。明年,置堡于此。《宋志》云:“堡南至河州安乡关三十里。又宁川堡,在安川堡北四十里,亦宋元符三年置。
顺通堡,在故积石城东十八里。宋大观中置,属积石军。其东南二十五里为临松堡,北二十里曰怀和寨,俱宋置。○石门堡,在故振武军北,宋政和七年筑。又震武城旁有浮桥,宋政和六年赐名通济,兼置堡,曰善治。其相近者,又有大同堡。
清平寨,卫西南百里,宋崇宁三年置。又保塞寨,在河东南六十馀里,旧名安化城。○怀和寨,在卫西百七十里,旧名丁令谷。俱宋崇宁中改置,属西宁州。○宁塞寨,在废廓州东十七里,宋崇宁中置。又有同波堡,在废廓州西十七里,南至大河,不及一里,亦宋置。
通湟寨,在废乐州东三十五里。《宋志》:“旧名罗兀抹通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改置通湟寨。其东四十里接兰州境之通川寨。又有宁洮寨,在通湟寨西四十五里,亦元符中置。○安陇寨,在废乐州南四十五里,本名陇朱黑城,宋元符中置寨。《宋志》:“寨东三十里为赤沙岭,南三十五里为巩藏岭,西二十五里为麻宗山。又有德固寨,在废乐州西北九十里,番名胜铎谷。宋崇宁中修筑,赐名德固寨。寨南一里为渴驴岭,北二十里为清江山。又西三十馀里即龙支城矣。又临宗寨,在废乐州北七十里,亦宋崇宁中置。《宋志》:“寨南十五里即乳洛河寨,东十五里为三诺巩哥岭。又有南宗堡,在通湟寨北。又东有峡口堡,《宋志》:“崇宁二年王厚收复,置堡于此。
若厚坞,在卫北。晋义熙九年沮渠蒙逊败南凉王秃发傉檀于若厚坞。又败之于若凉,遂进围乐都。若凉,盖亦坞名也。○罗亭,在卫西南。后汉延熹二年西羌烧当、烧何、当煎等八种羌叛,寇陇西金城塞。护羌校尉段出湟谷击破之,追至罗亭。《东观记》:“至积石山,即与罗亭相近。
盘夷戍,在卫西南。宋元嘉五年河西王蒙逊伐秦,至盘夷。秦乞伏元基将兵拒之。蒙逊还攻西平,克之,是也。○大毋桥,亦在卫西南。宋元嘉二十一年魏王焘遣拓跋伏罗击吐谷浑,至乐都,引兵从间道袭之,至大毋桥。吐谷浑王慕利延大惊,逃奔白兰,即此。
碾伯守御千户所,在西宁镇北百二十里,旧湟水县地。明置碾伯守御千户所。《志》云:“西宁卫,在湟水南,碾伯所在湟水北,互为形援。议者谓庄浪兵宜防碾伯,而西宁游兵宜驻古浪,以防坌口镇羌。盖西宁与庄浪相唇齿也。所城周三里有奇。今亦设碾伯营城守。
迭烈孙堡,所南六十里,又南至西宁镇六十里。○老鸦城堡,在所东五十里。又东四十里为水沟堡。《里道记》云:“西宁东百七十里为老鸦城驿。又有嘉顺驿,在卫东百三十里。又东九十里为水沟驿。盖皆在所境也。
附考
沙州卫,在肃州卫西八百有六里。至布政司三千七百五十里。古三危地,舜流共工于此。其后子孙为羌戎,代有其地。春秋时,谓之瓜州。《左传》襄十四年晋范宣子数戎子驹支曰:“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又昭九年周詹桓伯曰:“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是也。秦及汉初为月支匈奴地。武帝逐匈奴,属酒泉郡。后元年分置敦煌郡。后汉西域副校尉居敦煌。魏晋时,仍为敦煌郡。《十六国春秋》:“晋咸康元年张骏分敦煌等郡为沙州。永和十年张骏置肃州,仍治敦煌郡。西凉李都于此。北凉得其地,亦置沙州。后魏改为瓜州,并治敦煌郡。后周因之。隋初,废郡,仍曰瓜州。炀帝复改州为敦煌郡。唐武德二年改曰沙州。五年又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复曰沙州。天宝初,曰敦煌郡。乾元初,复故。后没于吐蕃。大中三年张义潮以州归朝,置归义军授之。其后曹义金、曹元德等相继有其地。终五代之季,瓜、沙二州,皆附于中国。宋初亦羁属焉。祥符六年沙州曹贤顺入贡,授归义节度使,寻亦附于契丹。天禧三年契丹册贤顺为敦煌郡王。景初,没于西夏。元初,置沙州,寻为沙州路。明洪武二十四年元裔阿鲁哥失里遣使朝贡。永乐三年置卫以授其首领困即来。宣德七年上言诸夷侵掠,愿徙居察罕旧城。不许。正统十一年其首领喃哥以困于瓦剌,率部属来归。因徙置内地,卫废。
敦煌废县,今卫治。汉县,为敦煌郡治。赵充国谓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馀里,是也。杜林曰:“敦煌,古瓜州地,生美瓜。杜佑曰:“至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其中,首尾不出。又汉有步广候官,为中部都尉治。魏晋仍为敦煌县。后为前后凉及西凉所据。宋永初元年沮渠蒙逊围李歆于敦煌,筑堤壅水以灌其城,遂克之。后魏亦为瓜州治。宋元徽二年柔然寇魏敦煌。尚书奏敦煌僻远,介居南北强寇之间,恐不能自固,请内徙就凉州。韩秀以为敦煌隔阂西北二番,使不得相通。今徙就凉州,不惟有蹙国之名,且姑臧去敦煌千有馀里,防逻甚难,二番必有交通窥窬之志。若骚动凉州,则关中不得安枕矣。乃止。后周改县为鸣沙县。隋大业中,复曰敦煌。《隋书》:“大业三年裴矩造西域地图,从西倾以去纵横所亘,将二万里。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北道从伊吾,中道从高昌,南道从鄯善,总凑敦煌。是也。唐亦为沙州治,兼置豆卢军于城内。其后没于吐蕃。大中以后,迄于宋世,羁属而已。西夏仍为沙州治。元初,置沙州,以敦煌县并入。
寿昌城,在卫西百五十里。汉龙勒县地。后魏置寿昌县,属敦煌郡。西魏时,亦曰寿昌县。后周省。○平康废县,在卫西南。又有东乡等县。《五代志》:“俱后魏置,后周并入敦煌。
效谷城,在卫东北。汉县,属敦煌郡。桑钦曰:“本鱼泽障也。汉武元丰六年济南崔不意为渔泽尉,教民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魏晋因之。隆安中,北凉李为效谷令,为众所推,据有敦煌,是也。西魏时,尝置效谷郡。后周并入敦煌县。○渊泉城,在卫东北。汉县,属敦煌郡。阚る曰:“地多泉水,故以为名。后汉及晋因之。后周废。
龙勒城,在沙州西。汉县,属敦煌郡。后汉因之。《汉志》注:“县有玉门关及阳关,郡都尉治焉。晋仍属敦煌郡。前后凉皆因之。后魏亦曰龙勒县。后周并入敦煌县。○阳关城,在故龙勒县西。晋所置阳关县,因故阳关为名,属敦煌郡。后魏废。又昌蒲城,亦在卫西。晋置昌蒲县,属敦煌郡。后废。按:“昌蒲,应作蒲昌,以蒲昌海名也。
瓜州城,卫东二百八十里。东至肃州卫五百二十六里。汉敦煌郡地。魏晋因之。晋惠帝元康五年分置晋昌郡。西凉时,又为会稽、常乐二郡地。西魏亦置晋昌郡。隋初,郡废,属瓜州。大业初,属敦煌郡。唐武德五年置瓜州,治晋昌县。天宝初,曰晋昌郡。乾元初,复故。后没于吐蕃。大中间,复内附。宋没于西夏。元徙瓜州民于肃州,其城遂废。○晋昌废县,唐瓜州治也。本汉敦煌郡冥安县地。隋为常乐县地。唐武德四年改置晋昌县于此,寻为州治。至德以后,没于吐蕃。宋时,西夏亦置晋昌县。元废。
常乐城,在废瓜州西百里。汉冥安县地。应劭曰:“冥,水名也。出县北。又有南借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冥安泽,溉民田。后汉亦为冥安县。晋因之,仍属敦煌郡。《志》俱作宜安,悮也。西凉于此置常乐郡。后魏因之。后周并凉兴、广至、冥安、渊泉四县为凉兴县,仍为常乐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因改县为常乐。唐武德四年改置晋昌县。五年又于汉广至县地改置常乐县,属瓜州。开元十五年吐蕃陷瓜州,悉兵攻常乐。县令贾师顺拒却之。后没于吐蕃。
广至城,在废瓜州西北。汉县,属敦煌郡。后汉及魏晋因之。西凉置广夏郡于此。后魏郡废,县仍属敦煌郡。后周省县入凉兴。《通典》:“唐改置常乐县,在故广至县西。○凉兴城,在废瓜州西十七十里。汉冥安县地。前凉析置凉兴县,属敦煌郡。晋太元十二年吕光攻索嘏于敦煌,自酒泉进攻凉兴。隆安二年北凉业分敦煌之凉兴、乌泽及晋昌之宜禾为凉兴郡。宋永初元年沮渠蒙逊灭西凉,以索元绪为敦煌太守。郡人共招其故太守李恂复入敦煌。元绪奔凉兴。后魏亦曰凉兴郡。西魏郡废,仍为凉兴县。后周又改置凉兴县,为常乐郡治。
宜禾城,在废瓜州东北百二十里。汉广至县有昆仑障,为宜禾都尉治。后汉因之。三国魏析置宜禾县,属敦煌郡。晋因之。惠帝元康五年改置晋昌郡。《通典》:“后魏正光中,尝于宜禾城置会稽郡。后周废入会稽县。○伊吾城,在废瓜州北。晋置县,属敦煌郡。元康中,改属晋昌郡。后废。《通典》:“晋昌县北有伊吾城。是也。又新乡城,在废瓜州南百八十里。晋置新乡县,属敦煌郡。西凉尝置新城郡于此。后魏郡废,县仍属敦煌郡。西魏废县。唐为新乡镇。
大同城,在沙州西南。唐景云中,吐蕃所置。开元十七年瓜州刺史张守等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是也。又墨离军,杜氏曰:“在瓜州西北千里,本月氏地。唐置墨离军,属河西节度。天宝五载,王忠嗣讨吐蕃于墨离军,获其全部而还。又豹门城,在废瓜州北四百五十里。唐置豹门守捉于此。后俱没于吐蕃。
苦峪城,在废瓜州东。东至肃州四百里。明正统七年沙州卫酋困即来言:“诸夷屡见侵掠,请边将发戍卒助修苦峪旧城。从之。成化九年哈密为土鲁番所残破,其酋罕慎窜居苦峪城。马文升曰:“土鲁番至哈密十数程,中经黑风川。哈密至苦峪又数程,皆绝水草。贡使往返,必驮水然后行也。正德以后,土鲁番益张,苦峪诸城,皆为所残破。
鸣沙山,在沙州城南七里。一名沙角山,又名神沙山。峰峦险峻,天气晴明,沙鸣闻于城内。其沙或随人足而堕,经宿辄还山上。高居诲云:“瓜州南十里有鸣沙山,冬夏殷殷有声如雷,即《禹贡》之流沙。又东南十里,即三危山云。○羊膊山,《志》云:“在沙州南。多岩石,无草木。山北有一岩似羊膊,因名。
三危山,沙州东南二十里。其山三峰峭绝。舜窜苗于三危。《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宋元嘉二十二年魏主焘遣军击吐谷浑。别将杜丰引军追击,度三危至雪山,擒慕利延兄子被囊等,即此。孔氏曰:“三危山,俗亦名卑羽山。宋白曰:“西凉武昭王于三危山东置长乐镇。
龙勒山,《括地志》:“山在汉龙勒县南百六十五里,县以此名。《一统志》:“在废沙州东百二十里。山有玄泉。汉李广利伐大宛,还至此山。众渴甚,广利引刀刺山,有泉涌出,即此。○此塞山,《志》云:“在沙州西。汉武时,天马朝发京师,夕至此塞山下,谓此。又观音山,在沙州西。弘治中,土鲁番尝聚掠于此。
白龙堆,在寿昌废县西。《汉志》注:“敦煌正西关外有白龙堆沙。《西域传》:“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险,不果。班固曰:“近有龙堆,远则葱岭,殆天地所以界别区域、绝外内也。
流沙,在卫西。旧志:自玉门出度流沙,西行至鄯善,北行至车师。一云,且末国,在鄯善西。其国之西北有流沙数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风所至,唯老驼预知之,即喷而聚立,埋口鼻于沙中。人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桑钦云:“流沙在张掖居延西北。杜佑曰:“在敦煌郡西八十里。《志》云:“玉关外有二断石,极大,世谓之三陇山,乃流沙碛也。晋太元八年苻秦遣吕光伐西域,行越流沙三百馀里。焉耆诸国皆降。宋元嘉十三年魏主焘遣使者王恩生使西域,渡流沙,为柔然所获,遂不能达。其后遣使者诣西域,常诏河西王牧犍发导护送出流沙。十八年沮渠无讳据敦煌,畏魏兵之逼,谋西度流沙,遣其弟安周击鄯善。既而无讳西就安周,士卒经流沙,渴死者大半。二十二年魏主焘遣将万度归伐鄯善,至敦煌,以轻骑度流沙,袭鄯善,下之。盖道出西域,流沙为险道也。
蒲昌海,在玉门、阳关以西三百里。一名盐泽。广袤三四百里,则葱岭、于阗两河之所注。汉大初中,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鄣。汉张骞言:“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西域传》:“盐泽一名蒲昌海。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括地志》:“盐泽,亦名缝泽,亦名辅日海,亦名穿兰,亦名临海,在沙州西南。《唐志》:“蒲昌海,在蒲类海东。是也。亦谓之蒲类海。后汉初平初,北匈奴呼衍王寇伊吾。敦煌太守马达赴救,至蒲类海,寇引去。谓此。
龙勒水,在废龙勒县。出南羌中,东北流,汇为大泽,溉民田。其下流出塞外,经浚稽山南。《志》云:“沙州境有渥洼水。汉元鼎四年天马生渥洼水中,即此水也。○蒲奴水,在塞北龙勒水南。汉武遣商丘成出西河,击匈奴。匈奴追至蒲奴水,战不利,引去,是也。
玉门关,在故寿昌县西北。《汉志》注:“龙勒县有玉门关,故都尉治。《舆地广记》:“关在寿昌县西北百十八里。汉武使霍去病破走月支,开玉门关,通西域。太初初,李广利伐宛,不克。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又遣军正任文屯玉门关,是也。后汉建武中,闭玉门关,谢西域之质。《后•西域传》:“自敦煌西出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馀里。班超在西域,上书愿生入玉门关。隋大业四年遣将薛世雄等出玉门,击伊吾。七年遣裴矩驰至玉门关,晓谕西突厥处罗入朝,即汉玉门故关矣。
阳关,在故寿昌县西。《汉志》注:“都尉治也。杜佑曰:“阳关在玉门之南。《高居诲使于阗记》:“从沙州西渡都乡河,曰阳关。欧阳曰:“关在寿昌县西六里,为西域之要隘。
昆仑塞,即汉广至县之昆仑障,为宜禾都尉治。后汉永平十七年窦固等出敦煌昆仑塞,击西域,破白山寇于蒲类海上。又延光二年张议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馀人集昆仑塞,先击北匈奴呼衍王。《后汉志》注:“昆仑,即昆仑障也。白山,见赤斤蒙古卫。蒲类,见西域火州。○王子庄,在沙州东。正德十年土鲁番繇此内犯。《志》云:“瓜州北有白城子,亦昔时戍守处。
赤斤蒙古卫,东至肃州界四百三十里,西至沙州界百八十里。古西戎地。战国时,月氏居之。后为匈奴所据。汉武逐匈奴,此为酒泉、敦煌二郡地。晋属晋昌郡。隋初,属瓜州。大业中,属敦煌郡。唐初,亦属瓜州。广德后,没于吐蕃。宋为西夏所据。元为瓜州地,属沙州路。明永乐二年故鞑靼丞相苦术子塔力尼等率所部来归。诏建赤斤蒙古十户所,以塔力尼为千户。寻升为卫,自是朝贡不绝。
白山,在卫北二十里。多草木禽兽。土人呼为析罗漫山。
罕东卫,在故沙州东南,亦西戎部落。明洪武二十五年侵塞,凉国公蓝玉讨之,土酋哈昝等遁去。三十年酋长锁南吉剌思遣使入贡,立罕东卫授之。成化中,罕东酋奄章与诸族仇杀,逃居沙州。朝廷许其耕牧输贡。子曰班麻思结,孙曰只克。时诸部皆为土鲁番所困。正统四年只克以沙州卫既废,请立罕东左卫治其地。从之。遂以只克领卫事。弘治八年土鲁番复掠沙州。自是土鲁番入寇,每假道罕东令给食,而亦不剌、安定,又数掠其资,罕东益微。嘉靖初,其酋日羔剌率部属来归。边臣分处其众于肃州塞内,罕东遂墟。
阿真川,在卫西南。明初,蓝玉讨叛部哈昝等,深入至阿真川,是也。
毕力术江,在卫西。宣德九年罕东别部儿加邀劫使者,命刘广等讨之。广使指挥祁贤先以百骑往觇敌,行月馀,渡毕力术江。儿加惧,诣贤自归,诏宥之。《志》云:“江与安定、曲先等卫接界。或讹为必出江。
安定卫,在罕东卫西、沙州卫南。本鞑靼别部。其地广袤千里,无城郭庐舍。明洪武七年撒里畏兀儿及安定王卜烟帖木儿遣使入贡,命其酋长立为四部:“曰阿端,曰阿真,曰若先,曰帖里。明年,改立安定、阿端二卫。永乐二年安定王为曲先所杀,部落溃散。十一年其孙亦攀丹来朝,复故封,归安定。成化中,为土鲁番所破,苗裔散失。弘治初,其长干奔请嗣。许之。正德七年亦卜剌破安定,据其地,馀众内徙。嘉靖间,复命酋领其众。然安定王后无传,而阿端久没,莫知其处。
羌城,在卫西北。《汉书•西域传》:“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僻在西南,不当孔道。西北至鄯善,乃当道云。元始二年去胡来王唐兜与赤水羌相寇,不胜亡降匈奴,遂为匈奴所并。
必出江,在安定卫东。明永乐二十一年中,使乔来喜使西域,行至必出江,死于贼。甘肃都指挥朱英率兵击安定,斩获甚众。安定王诣阙谢,宥归。即此。
曲先卫,在安定卫西。古西戎部落。宋淳三年蒙古主使忽必烈将兵击大理,自曲先脑儿而南。即此。寻置曲先答林元帅府。明洪武四年置曲先卫,授其酋散西思。后为朵儿只把所攻,并入安定,居阿真地。永乐四年指挥哈三散即思三即等表言:“西番侵暴,乞仍立卫,徙治药王滩。报可,以三即领卫事,并徙安定卫所于昔儿汀。宣德以后,屡入朝贡。成化中,为土鲁番所扰,请率部属内徙。从之。遂失故地。
且末国,在卫西南。《汉•西域传》:“鄯善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北接尉犁,南至小宛,可三日行。宋元嘉十九年沮渠无讳夺鄯善,鄯善王比龙奔且末。《北史》:“且末在鄯善西,去代八千三百二十里。隋大业五年初,平吐谷浑,于古且末城置且末郡,统肃宁、伏戎二县。《新唐书》:“自于阗东关东行,入大流沙,行千里,至故折摩驮那,古且末也。又千里至故纳缚波,古楼兰也。○小宛国,在且末国南。《西域传》:“治零城,东与羌接,僻南不当道。
昆仑山,在卫东北。或云肃州卫境有昆仑山,绵延至此。《一统志》:“卫北拒肃州。是也。明永乐二十二年部长三即思及安定部劫杀中使。洪熙元年命朱英讨破安定,追逾昆仑西数百里,至雅令阔地。曲先远遁。即此。
西番江,在卫西。明宣德四年指挥那那汉表言:“为安定所侵掠,率馀众溃居西番江,不敢归。诏安定酋遣还所掠,仍谕居西番江者,使复业,是也。
且末河,在卫西。《隋志》:“且末郡有且末水、萨毗泽。《唐志》:“度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镇,古且末城也。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