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十表 (四库全书本)/卷06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 读史记十表 卷六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读史记十表卷六
  南阳 汪越 撰
  高祖功臣年表第六
  正义曰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馀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索𨼆曰案下文高祖功臣百三十七人兼外戚及王子凡一百四十三人受封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戸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索𨼆曰言十分才二三在耳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索𨼆曰倍其初封时户口也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正义曰谓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阳河侯齐仁戴侯秘蒙谷陵侯冯偃也馀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孚远曰此数语无注盖不敢斥言汉家少恩故为𨼆语也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时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卷六>















  读史记十表卷六
  读高祖功臣年表
  读功臣年表以侯功为主按汉书高祖八年天下平论功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又作十八侯位次高后二年诏丞相陈平尽差列侯之功录第下竟藏诸宗庙副在有司太史公所表侯第是也
  韦昭曰汉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也
  按功臣封王在高帝四年五年间是时天下初定如韩彭等不得不王之耳自六年以后汉约非刘氏不王非军功不侯
  索𨼆曰汉书音义云曹参功第二而表在首萧何功第一而表在十三者以封有先后故也
  索𨼆曰封参在六年十二月封何在六年正月高祖十月因秦改元故十二月在正月前也
  表侯功太约从起豊沛从至霸上定秦从至汉中从灭项羽功之大者也馀功如从大将击齐魏击赵韩燕代定诸侯如䕶太公吕后如奉孝惠鲁元公主如cq=25解鸿门如为汉守如从击黥布彭越陈豨卢绾韩王信等皆表而出之明不与恩泽侯同也
  凡有罪失侯者大约如酎金如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如为太常酒酸罪之轻者也馀罪如为太守知民不用赤仄钱为赋如不偿人责如尚南宫公主不敬如出入属车间如坐出界如买塞外禁物如入上林谋盗鹿如为太常与乐舞人阑入凾谷关如卖宅县官故贵犹皆在可议之列也馀重罪则谋为大逆大不敬过律奸淫略人伤人摠之所谓不奉上法者也或但云有罪疑狱也不明所坐或史阙之
  按太史序曰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馀皆坐法陨命亡国叹不能副河山带砺之誓而苗裔衰微也今第追录侯功谓察其首封所以得尊宠而各书罪状国所自除则所以失之而致废辱者责在下矣故曰当世得失之林也然本其先天下初定大都名邦户口散亡渐以益息乃至富厚未几子孙骄溢不能笃于仁义奉上法以自取戾而首称功有五品以深致欷歔之意且夫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何古者封建之泽长而今兹之促也惜哉其罪累上毋亦使人谓汉法之过严乎此下四表皆国经而年纬凡标国名侯功于端以贯其下者纵也标高祖孝惠高后孝文孝景与建元至太初已复准王朝历数以纪诸侯之年者衡也前十二诸侯年表以下皆年经而国纬故冠帝年于端体各不同也
  何谓准王朝历数定诸侯之年如表首平阳侯曹参在高祖朝以六年十二月封是其元年尽高祖十二年凡七年其在孝惠朝凡五年合计之何在位十二年子窟嗣尽孝惠七年凡二年其在高后朝八年在孝文朝凡十九年合计之窟在位二十九年子奇嗣尽孝文二十三年凡四年在孝景朝凡三年合计之竒在位七年子时嗣尽孝景十六年凡十三年至孝武元光四年凡十年合计之时在位二十三年子襄嗣至元鼎二年襄在位凡十六年子宗嗣至征和二年坐太子死国除宗在位凡二十四年自参始封至此凡百一十一年而国除也馀俱放此
  上表侯功下表侯第而首序列帝相承得年若干盖六朝百有馀岁侯家之盛衰始卒具见矣是故以国为经以年为纬也










  读高祖功臣年表补
  功臣年表以功论也自外戚周吕侯泽建成侯释之王子羮颉侯信合阳侯喜徳侯广沛侯濞外凡百三十七人皆功臣侯者食邑多寡以功差独其中有射阳侯纒即项羽季父项伯以鸿门解难破羽降汉得侯慎阳侯乐说以淮阳舍人告反得侯期思侯贲赫以黥布中大夫告反得侯非所以教忠也辟阳侯审食其以侍从吕后入楚一岁得侯非所以正体也使萧曹良平与此等伍并掲于表为之气塞也
  或云项伯有救太公功故丁公可斩项伯当报非也当太公在楚亦幸免耳帝为人子谓何乃归功项伯乎故史表汉表但云破羽不及救太公俎上事其旨微矣直云破羽并诛项伯也
  汉王之败彭城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表云以舍人初起侍吕后孝惠沛三岁十月吕后入楚食其从一岁侯汉表亦同但云从吕后不及太公亦微辞也
  羮颉侯表云信母尝有罪高祖微时太上怜之故为羮颉侯语详楚元王世家夫仁人之于兄弟不藏怒宿怨况嫂妇人栎釡小忿何怨之有兄子犹子也以太上之言乃得封且名羮颉以辱之帝亦忍矣嗟乎羮颉之号不仁辟阳之封不智帝将谓善谑耶不顾天下后世笑讥乎
  功臣子孙以罪失侯轻重无足论其中有无后国除者如鲁侯奚涓棘阳侯杜得臣义陵侯吴程世绝无可继除之非得已也若无嫡嗣有支庶未始不可后孝文以侧室子后天子侯何异耶如清阳侯王吸广侯召欧费侯陈贺都昌侯朱轸海阳侯揺母馀肥如侯蔡寅高胡侯陈夫乞泽阳侯吕腾深泽侯赵将夕猗氏侯陈遫共侯卢罢师襄平侯纪通繁侯强瞻宣平侯张敖东阳侯张相如禾成侯公孙耳宁陵侯吕臣阳义侯灵常鄢陵侯朱濞先以无后国除及元康四年皆以其曽元诏复家则非无支庶可继者何为乎即除也故君子谓孝宣赐复哀平绍封皆盛徳事也
  存疑
  表载功封始自高帝六年十二月至十二年六月止汉表同按高帝于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五月丙寅葬长陵不应有六月封侯之事或在孝惠即位后耶不应入高表此必有误也








<史部,正史类,读史记十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