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书丛说 (四部丛刊本)/卷八
读四书丛说 卷八 元 许谦 撰 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元刊本
|
读孟子丛卷下 东阳许谦
滕文公上
问为国章
文公问为国孟子告以教养其民有养然后可教故先言分田制
禄而后及斈校也自民事不可缓至虽周亦助也养之事设为
庠序至小民亲于下教之事下至新子之国緫言之答文公者
止此下答毕𢧐却只是言分田盖毕𢧐惟掌井田之事也
许行章
许行言仁政是孟子所言井地之法陈相言圣人之政是许行言
神农之法盖文公始闻孟子之言既使毕战为之矣然后许行
来及许行来文公不斥绝之而与之处故陈相谓巳行其法而
其言如此
圣人治民不过教养两事尭治天下遇灾変先命舜禹平水土次
命后稷教稼穑然后使契为司徒次叙必如此
江汉以下三语谓夫子之道德光辉如江汉濯之㓗秋阳𭧂之干
皓〈二〉㓗白人不可加尚巳又一欲以有拟孔子则虽江汉
以濯秋阳以暴而孔子之皓皓者终不可尚已以为孟子赞美
曽子则曰曽子不可之辞识明义精有如江汉之濯秋阳之暴
是皓皓乎而不可尚已
许行谓不论屦材精麄但大小同者同贾是实孟子谓大屦与
小屦同贾则卖者必不肯为大者是比将大小比精粗两
屦字意不同
此章孟子曰以下三大节自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至不用于耕
耳辟其假托神农之言吾闻用夏变夷至不善变矣责其倍师
从许子之道以下陈相之遁辞故又辟其市贾不贰之
夷之章
语录命之矣之字是事子名
滕文公下
周霄问章
注籍字音义见考证前篇藉者借也下〇诸矦上公衮冕侯伯鷩
冕子男毳冕上可兼下○纮以组为之屈之而属两端于武所
以固冠于首也○副者王后之首服犹王之冕祎者王后之衣
犹王之衮衣二者皆王后之服而此言诸矦之夫人者礼记注
谓记者容二王之后与祎音晖○礼注三盆手者三淹也凡缫
毎淹大緫而手振之以出诸也淹于验反又于敛反〇白黒曰
黼青黒曰黻青赤曰文赤白曰章用此以为𥙊服谓染丝成此
色而绣裳或画于衣者亦如此
彭更章
彭更以孟子传食诸矦为㤗孟子答之以舜受尭之天下且不以
为泰而子以我传食为泰乎彭更谓非以传食为泰但无事而
食则不可尓盖谓有职业而食则可也后孟子之意则谓虽无
职业而君子为仁义有功于国者多何嫌于无事
好辩章
集注气化盛衰人事得失反复相寻窃谓气化盛人事得则天下
治气化衰人事失则天下乱是固然矣然孟子此章答好辩之
问而孟子之辩专为辟杨墨而发则易乱为治全赖人事以𥙷
天道之不足反气化之衰而至于盛也𮗚尧禹之治水则以人
事而回气化武王周公诛纣伐奄孔子作春秋则以人事而救
衰失所以孟子亦于衰失之时辟杨墨以回气化正人事也此
正圣贤作用参天地赞化育之功读此章当如此会集注之意
陈仲子章
匡章以仲子为廉孟子谓齐之巨擘者许之也虽然以下贬之也
伯夷盗跖之筑树反问也此非君子之心谓仲子之廉当如是
尓匡章对以织屦辟纑易之此则合君子之道然既以功易食
为无害而以母兄之室与食为不义何哉纵母兄之得此物为
不义而我受之母兄则为义矣况既是齐之丗家则兄之得禄
未为不义也仲子既于母兄之物所从来椎一层上看而于所
易者不能椎一层上看是不能充其廉之类矣凡此皆是反
而爱亲敬兄及君臣之义皆在其中使之就其所明充其所暗
则仲子之罪大匡章之惑解矣
此章经注诸廉字当辨廉有分辨不苟取也此廉之正义岂不诚
廉士哉此廉字陈仲子不中礼之廉也仲子恶能廉及注仲子
未得为廉岂有无人伦而可以为廉哉此三廉字是廉之正然
后可得为廉耳未能如蚓之廉满其志而得为廉耳此三廉字
是仲子之廉也
离娄上
离娄章
两言规矩六律前比用法后正言立法前谓至聦明者亦须法
度以比不一句必须仁政后则谓圣人立法虽尽智虑亦须法
度虽主于不忍人之政一句然上两语亦圣人所立之法也
不仁可与言章
孺子之歌主于人孟子之言主于水圣人之言虽非孺子之本意
然主人而言者意反浅主水而言者意反深所谓声入心通无
非至理
道在迩章
仁义根于人心人所同有行之则甚近而易其要在乎亲亲长长
但人人各自亲亲长长则仁义流行天下其有不平者乎
教子章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非谓为子者必有是言也孟子
所以责为父者身之必出于正也
事孰为大章
事亲守身虽对而守身又为事亲之本下文曽子只是事亲之
凖则意谓事亲固当如此然有曽子之守身则可尓
离娄下
子产章
子产非不知为政者徒杠舆梁偶有阙耳孟子此言责备贤者盖
恐斈者因敬子产而以其所为皆是故明斥其非以晓人也
中养不中章
中以德言才以能言有德以其能成物也有能以其能成事也今
以子弟之无德无能而弃之是物之近者事之急者皆不能成
尚可谓之有德有能乎彼此相较相去岂远哉
涵育宽以容之之意熏陶善以道之之意
深造章
此章主于行而知在其中故集注谓道则其进为之方也进为字
有力当看盖斈者欲其循序渐进优游涵泳力行积久自然融
会于心所谓自得也理既融于心则所处者自然安固而不摇
既居之安则所以资藉之者愈深远而无穷资之既深则日用
之间无所往而非道矣工夫只在深造以道四字上至于自得
则自然有以下效验以知行二者各体认之可见孟子之意主
于行者为尤重也程子则专主于知故在圈外
博学章
斈详以知言约则会其极而于行上见
以善服人章
以善飬人谓有善于身而教化抚字使民同归于善也
亟称水章
不舎见谕语川上章
异禽兽章
此以舜为标凖而使人企慕以力行也舜亦异于禽兽几希者尓
以其能存故为舜则众人能存之岂不亦可以至于此乎
春秋章
以三国之史同言而曰一也盖谓鲁之春秋其所纪载非周之典
礼善恶不明不过记五霸之事与晋楚之史同尓至于孔子之
春秋则假其事以明义而非尽旧史之文故曰其义则某窃取
之矣如此看方见得中间一节不闲
可以取章
可以无三字为重不可将可以可以无作两下看𥘉见其可而详
察为不可故行之惟从其不可者尓或问谓孟子㪯伤廉以例
二者盖伤廉是顺辞易看伤惠伤勇是反辞难看故也须先体
认惠勇之本义然后见过之者为伤集注略见而自许是全释
可以意深察而自疑深察半语是释可以无意自疑字乃是指
上去疑其可以者如此看方见得可以可以无不是两下下
文过犹不及只是结伤惠伤勇两语
逄蒙章
此章专为交友发羿不能取友而杀身孺子能择交而免祸
言性章
性是人物所得以生之理本自难明求其发见之故则亦不难明
也然故则以利顺者为本故之发于逆者则又非性之本矣求
已之故则恻隐之发见性之仁羞恶之发见性之义求人之故
则父慈子孝君仁臣忠求物之故则鸢飞鱼跃山峙渊流皆是
也是皆所谓利也如下文天与星辰之故亦只是利而已能知
此性而利以行之则为智之大禹之行水不是比喻言禹顺水
之性为智之大以例人循性皆当以利也智者应物行其所
无事则智亦如禹之大矣智亦之亦是亦大禹也下文又以高
远者证故之易见却不是功用
章内三智者不同上者字是问辞下两者字是用智之人
万章上
万章问章
恝古𭶑反音与戛同集注苦八反误
娶妻章
怼父母言人之常情也为废大伦则虽子亦不免有雠怨父母之
心舜固非怼父母者然告则必废大伦故不告也此圣人善处
变事消弭于未然此等处正好𮗚圣人
书四岳㪯舜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则
尭妻舜时顽嚚傲德巳化而改万章传闻盖亦野人之语孟子
不辨惟欲发圣人处変之心
鱼入水有悠然而逝之道弟有思兄欎陶之道故子产与舜皆信
之舜之爱弟自天性况象又以爱兄之道来感之乎
尧以天下与舜章
凡𥙊有祈有报风雨以时年榖顺成气不苛疹民无夭札则是神
享其𥙊而其应如此
百里奚章
后语六反四智二贤皆反复明奚之事然各有序第一緫言去虞
入秦之智第二第三详言去虞之智第四详言入秦之智第五
以事实言其贤为下节张本第六专以上文之贤证自鬻之言
之妄前后皆是彷像言之为第五节为要然不智则不能明去
就之几不贤则不足见其智之正故反复言之读之但见其文
之妙而不知其意之精密如此
万章下
目不视恶色章
去父母国之道也此句亦孟子言孔子只有迟迟吾行一句
此章圣字言夷惠伊尹处是以地言与大而化之之圣不同只是
清任和到极处故谓之圣孔子则是大而化之之圣其行之时
中则清任和时而出之亦无不到极处
集大成一节以乐比孔子知之至行之极条理即八音以金而声
之所以始其众乐以玉而振之所以终其众乐声振始终皆是
动用字惟其知之至故能始万事惟其行之极故能终万事是
为圣智两全
次一节以射比四圣人能挽彊弓射远地此力也能中其的乃巧
也必先知的之所在又知中之之法然后因力之所至而中之
谓知之明然后行之从容中道三子力量虽到而知有未至故
不及孔子
万章两篇皆论圣贤之行大率皆以孔子折𠂻之上篇前五章言
舜六章言大禹固无间矣七章则言伊尹故八章以夫子之出
处継其后九章论百里奚次篇之首又言三圣人而以孔子集
大成断之三章问友而上及尭舜四章言交际又継以孔子五
章为贫而仕又言孔子下二章论君馈与见诸矦而又及孔子
盖孟子所愿斈者孔子故论古圣人则以孔子継之论贤者必
以孔子折𠂻之前篇言一治一乱及舜禹汤文武周公处与末
篇之末皆然论语中庸之体大率亦如此所以示君子心斈孔
子而后可
告子上
性犹杞柳章
人受天之理以生夲具仁义礼智之性人之有恶是失其本性之
善非其真也告子不知乃谓人性本不善因矫揉以为仁义犹
矫揉𣏌柳以为杯棬孟子谓人之于仁义乃其本有而所当行
者岂矫揉而成告子谓矫揉而成乃是戕贼人之常性而为
之尓揉𣏌柳为杯棬是𢦤贼之也非可以喻仁义也此言之
行人不知者将真以为𢦤贼人为仁义谁肯从之是仁义之祸也
性犹湍水章
告子谓性本无善恶但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在所引者如何尓故
以水无分东西为喻孟子亦就其水以喻之谓性之必善譬犹
水之必下告子所谓决之者人为之也非其自然之性也人
欲拂水之性甚至可使逆行况东西乎人之为善顺其本性也
水之就下顺其本性也
生之谓性章
告子以活动知斍为性孟子意谓以此为性则人与物同而何足
谓之人哉故先以白之说两转审告子之意待其应定了然后
以犬牛人之性同异而问之告子知其之非其言方塞所以
言犬又言牛者谓非独人物之性异就物之中其性又各不同
所以深晓告子以人之性善也
食色性也章
告子言仁是好爱只得人心不知孟子所言仁义是道心告子
以好食爱色皆发于心故曰仁内其言巳定故孟子反问之告
子只荅义外之孟子就其白字长字明其白不可譬长而长
人长马不可同则所谓义内者可不言而喻告子犹不悟重以
内外为言不知爱之所施有宜即义在其中而长之之心岂发
于外是则理之不明故也孟子因其以好食色者为性于是借
耆炙以为喻谓美味虽在炙而耆之者乃自内出对上长楚人
之长物则指炙而言谓岂独于人为然物亦有如此者以耆
之之心比长之之心则可见义之在内无疑矣
富岁子弟章
先以岁之豊凶致人之善𭧂以明人性本善有以䧟溺则为恶盖
欲得食以飬其生者人之常情故冨岁得顺其心则为善凶年
不足以养其生而逆其心则为恶次以麰麦为喻谓人之性本
同当皆极于善所以不善者飬之异以勉人当尽养之之道也
其下又以形之所好必同以明心之所好无不同而圣人之所
为即众人之所本同而当然者众人当法于圣人以全其善则
当力好如口之恱味可也
同然之然集注训可与耆听美对而皆以同字冠之非语助也即
是字之意谓理义乃人之所同以为是者
牛山章
浩然章论养气而以心为主此章论飬心而以气为验曰志者气
之帅故谓以心为主曰平旦好恶与人相近故谓以气为验集
义固为飬气之方所以知夫义而集之者乃心也飬心固戒其
梏亡验其所息而可致力者则气也彼欲飬而无𭧂以充吾仁
义之气此欲因气之息以飬吾仁义之心两章之持志操心之
意未尝不同而气则有在身在天之异然未始不相为用也
鱼我所欲章
弗受呼蹴之食出于仓卒之时受万钟在于间暇之际仓卒之时
私意未动义之所发者直间暇之际有计较之心则私不可遏
矣仓卒而义明如乍见孺子入井恻𨼆即生意正同间暇而有
宫室等三者之累则如内交要誉恶其声矣夫行道乞人皆能
行之则义乃人之本有明甚君子其可不知之而由之乎孟子
之戒深切著明矣
三郷为身北山先生作一读言郷为辱身失义之故尚不受呼蹴
之食以救身之死今乃为身外之物施惠于人而受失义之禄
乎可谓无良心矣
此章专以生对义第一节是主意第二三五又以欲恶分生
字意因第一节暗与义对盖欲生即是恶死出此必入彼二
节言欲生恶死固人之常情而欲恶有甚之者乃义不义尓此
是本然所有义理之良心也三节反言失其良心而不能取义
者四节两是字金先生作两读盖正指义而言五节上三句当
急读作一串此是缴第二节两句贤者能保此好义之良心
上五节言生死大分下三节言辞受小节然下三节亦是𮐃前第
一节生义言之
天爵章
天爵人所皆有人爵各有命分有德则足以长民故人修其天爵
则人爵自然至不可求也有心求人爵便巳务外而失其本
心之爵矣
欲贵章
丗人但知公卿大夫之爵为贵而不知在我之身皆有贵者乃天
所赋之善所谓天爵也天爵人所同有故思则得之人爵各有
命分虽求之无益〈天爵亦是天命此则义理之命人爵乃气数〉
〈之命〉孟子前章尚有修天爵而人爵自至之此章则于人爵
下两不愿字是不将这个为念
告子下
礼食孰重章
敬兄礼也虽无食而将死必不可夺兄之食而违敬兄之礼婚娶
礼也虽至于绝嗣必不可搂人处子而违婚娶之礼任人盖异
端之徒弃蔑礼法而讥侮之者故孟子止就其所言食色二者
使之自𫞐其重轻而自思之盖不屑之教诲也
曹交章
第三节为字重〈独不胜为患为字轻〉汤文亦在人为之如有力无
力皆人所自为虽㪯百钧之重亦是自去发奋为乌𫉬之徒此
言用力为之皆可至况礼义人皆有之夲无𧇊欠不须如㪯重
之用力岂以力不胜为患但能为之即至不至者乃不为尓所
以后节教他斈尧则为尭斈桀则为桀是皆为之而已
尽心上
尽心章
����������������������
����������������������
朱子释明德则曰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
事者也释心则曰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二者
无大异岂心即明德之谓乎盖德者得也所得乎天是释德字
本义而指其得之之原虚灵不昧以状明之体具众理应万事
指所得之实然而虚灵不昧则心也具众理则性也应万事则
情也是合心性情三者言之而以得乎天冠于其上其释明德
为切至于言心而曰神明是指人身之神妙灵明充之可以参
天地赞化育之本而言其所统则性情也故亦曰具众理应万
事此释心字亦切况德者谓得之于心不以心而言则德何所
倚乎然彼言以顺辞也此言所以有主宰之意此又微有轻重
之不同
万物章
�����������������������
�����������������������
�����������������������
广土众民章
此章紧要在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一句上常人固皆有四
者为气禀昏迷故物欲蔽隔四者不能根于心惟君子则得于
天者全而不曽失常与心相著故其发施有下文如此效验穷
逹不能加损而忧乐也分定是分得天之全体分子正指四者
伯夷辟纣章
此章主意在文王之政有国者所当法不主言二老之去就
登东山章
第一节两言登山谓所处地位高则视下愈小𮗚海难为水谓所
见大则小者不足𮗚游圣门难为言谓既听圣人之言则馀人
之言皆不足听此句与𮗚海相连一般第二节言圣人之道
有本故用不穷第三节言斈者当斈圣人然当以渐而进不可
躐等也𮗚海𮗚水流水虽三节皆言水自是三样意思比喻
扬子取为我章
𫞐称锤也物䡖重不齐𫞐与物相凖方得其平君子应事当随事
取中而应之譬之秤铢两斤钧石物之轻重各有当其平处今
以铢两为轻钧石为重例以斤称之其可乎是子莫之执中也
柳下惠章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𥘵禓祼䄇焉能凂我和也至于不怨
不悯三黜而不改其道介也人惟知其和而不知其介故孟子
表而出之所谓三公当时必有命惠为此任者不可知矣
尧舜性之章
性之者谓得于天者气质清明义理纯粹而终身行之不思而得
不勉而中不假修治者也身之者谓气禀微有不同而自修其
身体道而行自思勉以至于不思不勉者也至于五霸则假尊
天子安同盟为名而实欲自行其威富其国久于此道亦不自
知其实非仁义
予不狎于不顺章
不狎不顺有二义伊尹谓我见桀不顺今又习见太甲不顺乃就
桀与太甲二人言之此一义也或言伊尹见太甲行事日日不
合于理我不欲习惯见此不顺理之事乃就太甲一人言之又
一义也王文宪谓伊尹放太甲善用𫞐者也孟子明其事而言
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善语𫞐者也倘使孟子
居于彼时则必行伊尹之事业
士何事章
尚志者高尚其心之所之士无位未得行其道故且只高尚其志
向非仁非义一节谓有此志而待他日得位而行之者也两恶
在却是目今居者由者则虽未得大人之位而大人之事巳预
全备矣当如此作两节看
仲子不义章
金先生曰仲子不义当句乃先断其为不义之人下则曰有与
之齐国必不肯受人皆信其廉殊不知此乃舎箪食豆羹之小
义尓何足道哉彼有辟兄离母之大不义岂可以其小义许其
大不义而名之曰贤哉
食而勿爱章
恭敬者之恭敬以发于心者言恭敬而无实之恭敬以币帛言
君子之于物章
𢜤之而弗仁之爱爱惜之义不轻用物不𭧂殄天物之意仁民之
仁乃爱之本义亲又重于仁
程子尝言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而此却言仁推己及人
似有不同盖此章四仁字皆言仁之用不言仁之体程子所谓
推已及人正训此章之仁字推字亦要轻看以己所有推出行
去尓
尽心下
尽信书章
书中二典三谟之类皆圣哲之言一定而不可易者其馀载事
之辞或有过称者孟子此言非谓书中之言皆不可尽信但谓
其辞时或有害于义者尓读书之人不可以辞害义可也
集注杵舂杵也或作卤楯也作卤者是然亦非楯以为舂杵与
楯苟非血深一二尺岂能漂之虽非武王杀之而商人自相杀
然亦不至如是之多也盖卤乃塩卤之卤谓地发蒸湿言血渍
于地如卤湿然此金先生之意
我善为陈章
孟子之时皆尚攻𢧐能者为贤臣而孟子乃以为大罪盖国君苟
能行仁政以爱其民使之饱暖安佚则下民亲戴其上矣其他
国之民受虐于君者心必归于此人既乐归于我我以亲上之
民而征虐民之君则其民岂肯与我为敌故引汤武之事以证之
梓匠轮舆章
此言师之教者不过㪯其大纲尓至于理之精微事之曲折与夫
不可容言之妙而当默识者皆斈者所当勉力推明潜心究察
非师可以口传也
民为贵章
集注八蜡不通礼曰天子大蜡八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其神则先啬一神农者司啬二后稷也农三田畯也田畯是
古之官司督促田事有功于民者邮表畷田邮邮亭表田畔
畷井田之畔相连畷于此田畔造邮舎而田畯在其中督约百
姓也猫虎五助田除虫䑕之害者坊六坊畜水之堤水庸七水
庸通水之道 此皆有益于啬事者昆虫八
螽之属此则为害者也故皆迎其神而𥙊之畷知劣反又知卫反
貉嵇章
此章言文王孔子虽有圣人之德亦不免为众口所谤讪而其所
以处之者如此然人虽谤之终不能损其令名孟子意谓稽虽
为众口所讪但当自修其徳而已
山径之蹊间章
山间之小径悠然有人行而不断即成大路少顷无人行则茅长
而遂塞之斈同之道才有间断私欲便生而塞天礼之路矣
口之于味章
性也之性气质之性也有性焉之性天地之性也有命焉之命本
以气言而亦有礼在中为之品节限制命也之命本以理言而
所禀之气有清浊厚薄之不同上五者人性皆欲之而有命分
不同不可必得然亦有礼在中品节其命分下五者本皆天礼
而却有命分一定不得其至君子则但循天礼而行以求至其
极故不为命分所拘
尭舜性之章
性者谓所得于天者不假修为终始如一圣之至者也反之谓得
于天者不能无少失缺修而至之亦圣人也第二节言性之第
三节言反之
大人章
为君子者固当贵贵然于言语之际有畏之之心则言语不能尽
况大人所为之事皆不合法度而君子之所不为何必畏之哉
由尭舜至于汤章
尓如是也指见知闻知者而言此章大意谓古五百年必有圣人
兴在当时必有见而知之者在后丗必有闻而知之者今去孔
子之丗仅百年而颜曽軰巳亡巳无有如是见而知之者恐此
后遂无有如是闻而知之者盖孟子惜前圣忧后丗之心真切
感人而孟子自任道统之意亦不容谦谦矣
然而无有乎尓非谓在孔子时无见而知之者正谓孟子时去圣
人之丗虽未远而当时见知者今亡矣须将此一节作一串之
下乃见意
孟子丛卷下
此元刻残本东阳许谦读四书丛说中大学一卷中庸上
下二卷孟子上下二也余扵宋元经学不甚喜购然
遇旧刻亦间收焉惟此则甚乐之为其中庸多一下卷
故也 国朝四库书目止収四故嘉定钱竹汀撰𥙷
元史艺文志亦如此今兹夏余为竹汀先生刊𥙷志
一书竹汀因余扵元代蓻文颇多搜罗属为参校适书
友携此书至知多一强索重直余许以𦈏钱二千易之而未
果吿诸竹汀汀己采入志中改作五矣越月有三书贾持
书易钱而去爰记此縁𧺫以徴信于后余检竹堂书目
载四书丛说四册而数不详又璜川吴氏书目收藏较
近则云七然系抄白未之敢信余惟就𠩄见之五
为信可尔倘异日�斋书目之二十尽出不更快乎
庚申九月小晦日挑灯记 荛圃黄丕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