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史 (四库全书本)/卷30
路史 卷三十 |
钦定四库全书
路史卷三十 宋 罗泌 撰国名纪
杂国上
贯 ⿰也贯鼎贯所重齐宋盟处预云蒙县西北有贯城水经注俗曰薄城按定陶有贯城今在济阴名蒙泽城即古贯国有贯氏〈国事齐有贯珠〉
鄵 盟会图䟽云鄵侯国在慈州郑伯卒处〈襄七〉郑地杜阙音躁集音非
炎 两制拟封皆用古国有炎见金坡遗事桑 秦昭襄二年桑君为乱诛
蓝 梁恵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纪年〉今之蓝田
襄 今襄阳古襄国黄帝时襄城小童者代为重镇非襄邑〈在汴乃春秋襄牛地〉
棘 阳翟有上棘城
虢 燕地与齐境〈昭七年〉
沙 魏之黎阳有牵城是相台志云古沙侯国一音琐今元城西南有沙亭
琐 䣔也开封宛陵西北有琐侯亭记河南䣔亭也一云琐泽〈成十二郑地〉与璅异〈昭五楚地〉有琐氏〈奚传有琐高唐书〉
厥 班志云无塩东平陆古厥国玉篇㵐国名后月切随之唐城魏为㵐西〈志一作厥〉孔子所宰今郓之中都有厥亭有厥氏
棣 伯也为棣氏郑城棣酸枣西南有隶城〈非隶州〉又有南隶城北隶城〈寰宇记阳武县北十里〉
旷 邝是字书邝古国有邝氏音荒又有荒氏〈见姓苑邝庐江人千姓编临淮人〉
湛 河阳轵有湛水傍有湛城襄十六年有湛阪以为襄城之昆阳北有湛水后有湛氏
堤 玉篇国名谐眼切
⿰ 玉篇国名阻生切
䣅 国名见玉篇
䣅 古国宛丘西南四十有䣅亭是〈宣十一辰陵杜云长平东南有屈亭陈州地〉后有䣅氏〈姓苑〉
鄙 古国后有鄙氏亦见左传
鄚 莫也鄚州文安郡〈汉河间郑县开元十三改州〉有鄚故城在鄚县东北三里郱子颙三郡记云颛顼造者景云二鄚始去邑有莫氏〈河南莫氏出代北姓书云出莫敖非〉
郠 景王十三年鲁伐莒取郠在琅邪梗音然晋自有梗阳璠云晋阳西南十榆次界入阳
临 赵稷奔临陁隳之晋邑有临氏〈姓书大临后非〉墙 廧也昭二十三有廧人直人周地
眭
竺 故国今沛之竹
梧 故国本郑地〈襄十〉晋取之汉阳成延为梧侯者今彭城
骐 古国汉有骐侯国在河东
卫 预云奉高西北有卫亭昭八年商卫者閺 陕之阌乡有閺亭今汝南西平
安 一作䢿当阳里也或云即六安国非
维 东莱之邑晏婴莱夷维人汉为夷安今高密安夷城有维水今作潍
延〈郔〉 郑地与楚郔二〈宣十二楚伐郑师次于郔〉
贞 𨜓也贞氏宜出此
著 在济南与晋著二〈襄二十二〉
盻 楚世家云盻子必用矣亦见国事
郫 晋地盾杀公子乐处有郫氏
䣚 力朱切南阳穰有䣚乡
贾 鄮也今明之鄮县有贾氏⿰氏隶为贸𫑡 汉邓邯为𫑡侯即此
茌 泰山茌县即地志东郡茌平也有茌氏〈杜疑切〉𫇭 东周大夫子因食邑𫇭谓之𫇭因
斯 后有斯氏
麦 麦丘也昔麦丘人年八十三祝齐桓公公封之麦丘汉有麦侯即此有麦氏麦丘氏
尸 召伯逆王于尸周邑也在巩西南故偃师之尸乡即尸氏齐桓尸臣晋有尸侯为商君师著尸子
靳 楚地靳尚先封
毗 鲁邑哀五年城毗者
菑 䣎也汉济南郡随为淄州
咸〈文十一〉 澶之濮阳西南有咸城〈杜云濮阳东僖十三〉续志云古咸国也
苗 晋地今垣县轵关南迳苗亭西亭本周之苗邑贲皇采
均 均国近庸盖州均也
池 后有池氏〈池仲鱼〉
眭 后有眭氏〈汉眭孟许逊师眭子烈〉
郕 隰郕之郕今怀之武渉
税 蜀王以税氏五十遗廪君者盛荆州记云建平信陵今有税氏
良〈二〉 幽之良乡汉之良县又郓之夀张宋之良邑汉初之夀良今下邳北六十古良城〈晋吴会处宋地〉
淯 育也今之洵阳育淯故城汉育阳县在育水之阳〈应云育水出弘农后入加水苏秦云韩东有穰淯者今邓之南阳亦汉育阳也〉有夀为淯州唐为县有育氏〈集一作毓〉
鄨 鄨令国〈蜀王相本用鄨〉故牂柯鄨县有鄨水
娻 见王篇云国名徳红切韵无地理志东郡有□馆宜是集并收东
郸 在沛十三州志音多汉周应为郸侯者佑云亳之鹿邑汉郸也
郥 即郥氏定十三齐卫境⿱葭也诸樊入郥取楚夫人〈昭二十二〉预云钜野西有郥氏亭巨野今济治若郥阳封人则蔡邑也〈昭十九〉有贝氏〈韵谱古贤贝独坐今吴越多此姓〉
右杂国上
朱儿丰匽贞会云员娄童□费古或从人以为侏倪僼偃侦侩伝傊偻僮□⿰亦犹优傿侁伾偊偝㑇佶侏傽𠐶傗之类本不从邑其为鄾鄢䢾邳鄅鄁邹郆邾鄣⿰鄐者凡出后世邰⿰郇邵䢼⿰𬩽鄎邗郜郕邴⿰鄘邡⿰郲鄛邼郙郙鄃鄸鄹䣤⿰郲䢿郥鄍鄚邻䣆鄡䣝郔鄤⿰⿰鄣𨚕古则单作邑管蔡鲁卫晋楚秦齐驺驿骀雝毛韩𫄨纪梁蒋樊祭滕莒穷穰崔汲熊张詹祈薛谢州较燕密何尝必从邑耶即如国名姓氏𪦈嫣姺㚰妘㛣𡟥姑㛀𡞱⿰㜅毎亦从女盖取生生繁衍祝尔以故亲名女字姣嬥妖妙嫖姚婹⿰婵姢嫽娆嫸㜣奵⿰嬛嬗⿰娩亦皆从人圣人之意惟可得矣郮郃酀郘⿰□䣐⿰⿰𨞕⿰䣁⿰郲䣇⿰⿰⿰邒郂⿰⿰郁⿰何等俗缪而顾不能削邪故必知其要而后天下之伪可息余顾漫劳心哉
杂国下
徴 徴北徴广韵⿰古国汉徴县属冯翊今同之澄城西南二十二故徴城地志冯翊徴韦音惩秦反晋北徴者〈文十八〉故元魏曰澄城
牵 卫地魏之四黄西南三十故牵城〈樵云十二里杜云在 黎阳东北〉定十四年牵脾上梁之间者
弁 一作𨚕吕氏考古图有𨚕敦铭云王格于宣榭呼太史策命𨚕〈宣榭宣王之庙〉有𨚕氏〈刘曜太史弁广明〉
盍 盍公先国王驩为大夫齐地在沂水西八十〈陈仲子兄戴盍注盖齐邑〉王信为盍侯即此音蛤〈景帝封后兄〉𨜴也记并作盖⿰乃音冠盖〈盖去声盍入声玉篇⿰音阁𨜴丘盖切集并音阁俱非〉
陉〈三〉 文十六年传集云陉国名预云颍川召陵南陉亭今许之郾城〈又晋有陉庭翼南鄙邑今曲沃西北有陉古城又定有泾邑〉
隰 师叔曰合而后进先君所以服隰陉者二国近楚
郪〈二〉 梓之郪县南八里临江有郪王城址汉初郪县〈寰宇故郪王城在飞乌县北三十五里〉然颍自有郪有郪丘城魏安釐十一年秦㧞郪丘九域志云即此〈云齐地非〉
剧 遽也汉为遽侯国有遽乡在常山
邲 管城东六里有邲故城韩厥败此〈宣十二郑地〉圁 圁阳县在西河音银
党 党氏也〈庄二十四筑台临党氏〉说文䣊地
袲 宋地预在沛国相县西南未详宜即那楚有那处预云南郡沛县东南那国南郡今江陵
虫 邾地〈昭十九年〉后有虫氏
牢 姓书古牢子国后有牢氏
圉 圉侯为卫邑〈成二十六〉今雝丘南五十有圉城〈杜阙〉郑伯劳韩宣子于圉者〈昭五〉楚有圉阳圉公邑〈昭二十四〉而周地有东西圉东圉乃洛阳东南圉乡西圉未证〈昭二十三〉
薛 淄州南四十谓之大薛非滕南之薛
頯黄 预云頯黄氏吴地〈见哀十六年〉
骆 鲁地今徐之滕县本隶邾
侯丽 晋人济泾及侯丽秦地
秣阳 姓书云秣阳国后有秣氏末氏
高梁 春秋高梁之虚〈僖九又郡国志〉今临汾东北三十有故城〈河北图云三十七里〉有高梁亭高梁堰春秋属晋〈杜云平阳杨县西南有高梁城杨县今洪洞〉
高黎 东阳有故高黎城俗呼高黎郭
挚畴 风俗通云古之诸侯后有挚畴氏挚氏畴氏或即任姓之挚以国为氏
密商 楚邑有密商氏或云密商本鄀邑水经南阳丹水西南密阳乡〈亦谓之二户〉今在邓之穰
平都 简子立今辽之平城开皇于此城立县乌程 乌程氏国秦为县今隶湖郡国志云古乌程氏善醖
赤乌 穆传有赤乌氏在泰山西
留昆 穆传留昆氏归玉纪年云国名
陵泽 音俊致赂于王即陵子夀胡也郭云隗姓国石窌 齐之长清地名预云济北卢县东
浊繇 穆传四浊繇氏食滔水
𪃋韩 穆传二𪃋韩氏有乐野
剖闾 穆传剖闾氏音倚
阏胡 穆传阏胡氏音遏
诸飦 衣被胥谷
巨蒐 巨蒐氏即夏贡之渠搜
西夏 西夏氏在河首至今为国
珠余 珠余氏去西夏千五百里又皆西征所次柏人 赵郡柏人县
甲父 传有甲父之鼎预云古小国名昌邑东南有甲父亭今甲父城在单姓纂云古诸侯以国为氏〈窦苹云在济州南〉
黄父 晋地一曰黒壤
莒父
武父〈二桓十二〉在河南预云陈留济阳东北有武父亭今隶开封然定四年传封略武父以南则卫之北境非河南矣
陭氏 今晋之冀氏居义切
氏 纪年梁恵九年晋取氏即汲书赵献子城氏者地在上党泽之高平汉之氏有谷水
冠氏 齐为卫伐冠氏春秋晋邑今为县隶大名函氏 许地〈襄十六年〉
懿氏 戚县西北五十有懿氏城襄二十六壃戚田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与孙氏因姓也风俗通出齐懿公妄父桓公时已有懿氏云
辅氏 晋地秦师败处〈宣十五〉凡地名帯人与氏者皆
古国〈是年有黎氏乃黎侯国〉亦晋大夫采
乘氏 在兖州风俗记云济阴乘氏故宋乘丘邑也元氏 镇之元氏赵孝成筑元氏汉为县〈云赵公子元邑明帝生于此寰宇记前元氏今巨野西南五十七元氏故城〉今真定
轮氏 故登封西南今洛之告成西南有轮氏城汉轮氏县〈开皇十八曰轮氏〉寰宇记作纶误
寪氏 鲁大夫邑广集二韵有䦱姓姓源引䦱大夫误
尉氏 郑大夫邑今开封尉氏或云古狱官
莵和 与阴戎境今上洛有莵和山或云莵氏今尉氏西北四十有莵氏城野莵陂南〈昭五郑劳屈生处〉
翟祖 晋献公田见翟祖之氛归𥨊不寐却叔虎朝公语之出遇士𫇭曰翟祖之君好专利而不忌其臣竞謟以求媚伐可亡也𫇭以告公恱伐翟祖克之釐王十一年也
休 在颍川或云介休介在胶西
廉 今京兆有故廉城汉廉县
⿰ 秦虏负刍于⿰今徐之⿰县周秦之故邑陈渉走⿰今蕲州北有蕲水吴蕲秦郡有蕲氏姓苑云以国为氏从□说文从艸误
鄸 曹邑〈昭十二〉今济阴乘氏西北大享城寰宇记古鄸城也
冘 所谓姑冘二水在即墨有冘氏代作姑尤姓苑有尤氏乃别出
蜀 一作𨞕〈成二〉预云泰山北平西北有蜀亭今兖之奉符故济阳有蜀山
贲 今沂之临沂南襄贲故城汉襄贲县音肥汉贲赫亦音肥姓书有坟奔二音〈云悬贲父后妄〉
蔽 史伯云鄢蔽一作弊
画 故画城在西安城南有𣶩水耿弇进军画中者胡麦切或云临淄昼邑水误临淄乃昼
昼 齐大夫之封见风俗通有昼氏孟子宿昼者郏 郑地郑有郏张姓苑云所封邑今汝之襄城有故郏城亦楚邑今许之郏县子瑕城郏者汉属颍川魏龙见陕之摩陂改曰龙城
鄗 赵之高邑有古柏乡城故鄗也〈哀四齐伐晋取鄗〉光武即位改曰高邑或云会齐侯之处非也〈桓六年会于文公羊作鄗榖梁作蒿啖氏不知时方定许何得在此〉
瓠〈哀四〉 壶也有壶氏瓠氏〈壶子壶丘子后有瓠巴〉
籍 上邽有籍水一曰洋水又哀十七年籍圃卫地
谷 隰州有谷城非姬姓榖
商〈邬〉 纪年秦封卫鞅于邬改曰商〈梁恵成三十年〉纪谓故下博县有商城今钜鹿故城是然鞅封商于乃商洛九域志止洛商君之邑张仪以商于地赂秦者此也
邮 今高陵有邮乡许徒力切本属扶风集音毒
篇韵音攸失之
垂 引八宗卫遏处曹之济阴北有垂亭即犬丘非上党桀居之垂与垂陇邮棠〈垂陇在荣阳东郑地襄十八邮棠齐地〉
厝 甘陵故厝也秦昔汉厝城七亦切桓帝曰甘陵今见之清阳东南三十有故厝城〈上人曰䧿城〉有厝氏燕有厝夀〈春秋后语〉
潜〈灊〉 楚邑在庐之庐江南二里有古潜城汉之灊吴伐夷侵潜六沈尹戍救潜迁潜于南冈者〈昭二十七吴使公子掩馀烛庸围潜楚救潜注楚邑在庐江六县西南〉盍闾四年伐楚围灊者〈史记〉非鲁盟戎处
鄈〈葵〉 葵也纪年梁恵成元年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鄈者郡国志山阳有鄈城京相璠云在山阳西北六十今河东临汾
充 寰宇记充国故城在阆中西南九十四今在新井东北二十八又有西充今果州南充郡治西九十五唐西充县〈武徳四〉有西充山大历四为充州〈寰宇记以古充国为名〉有充氏〈孟子充虞〉
常 传言郯常之境郯国在淮阳常在南阳田文之封
瑕 水经山乘县有瑕城詹家之故邑山乘故亳之蒙城璠云解西南五里故瑕城郦云在故解城东北二十四猗氏故城西北俗名郇城预云猗氏东南〈僖三十文十二〉故郦视为孤证〈成十六楚地昭二十四周地〉
右杂国下
失之乎数求之乎信疑失之乎势求之乎国危权钧则不能相使势等则不能相并治乱齐则不能以相正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冠帯之国舟车所至不用象译狄鞮而通者方三千里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择官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非不能大也其大不若小其多不若少众封建非以私贤也所以便势令威而博义也义博利则无敌无敌者安故尝观于上世矣其封建众者其福长其名彰神农七十世有天下与天下同之也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海上有十里之侯以大使小以重使轻以众使寡此王者所以家且室也故曰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以宋郑则倍日而驰以齐楚则举如纲旃而已所用弥大所欲弥易汤无郼武无岐贤虽十不能成功以汤武之贤而犹藉之乎势况不及汤武者乎故以大畜小吉以小畜大灭以重使轻从以轻使重凶今欲济一世安黔首功名著于盘盂铭篆垂乎壸鉴其势不厌尊其实不厌多水用舟陆用车泥用楯沙用鸠山用樏因其势也因其势者令行是故位尊而教受威立而奸止此畜人之道也故以万乘令十乘易以千乘令一家易以一家令一人易尝识及此虽尧舜不能诸侯非欲臣人而不得已其势不便则奚以易臣权轻重审小大多封建所以便其势也王也者势无敌也势有敌则王者废矣故有知小之愈于大少之贤于多则知无敌矣知无敌则似类嫌疑之道远矣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彭蒙曰雉兔在野众皆逐之积兔在市莫有志者〈尹文子〉慎子曰一兔走街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繇未定分分未定尧且屈力况众人乎积兔在市过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分已定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国家者定其分而已矣熊侣围宋九月熊招围宋五月熊当围宋十月凡楚三围宋矣而不能亡非不可亡也以宋攻楚无时止也故功之立也贤不肖彊治乱异也齐简公有臣曰诸御鞅谏于简公曰陈成常与宰予之二臣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也相攻则危上愿君之去一人也公曰非若细人之所议也居无何陈常攻予于庭即公于庙公喟焉曰余不用鞅言以至此也失其数无其势虽悔无听鞅也奚益此不知恃可恃而不恃也
汉国
恶呼秦为不道䘮乱先王之法制隳封建废井田凡先王之所以维持兹世立经常简易之法者一切坏之矣汉室隆兴四方旋定宜求遗书召故老讲明王制取封建而首正之修礼法立亲贤使远近小大咸适其宜而后废阡陌还井田以恵其子孙天下后世推二帝三王所以公天下之心而广之使子孙天下后世必来取法顾不伟欤当是时其去秦之世为未远经界封略必犹可考城邑郊遂必有存者柰何高帝不知稽古除嬴灭项而志愿已满故虽惩秦孤立分建同姓而割地亡制择立亡法封三庶孽一日而天下之半茍且一时使子孙天下后世受其敝而不得见二帝三王所以公天下之心岂不惜哉虽然高帝之智固不足以知此而子房之流亦乐因循亡有为之长虑者何邪岂非王迹当熄霸道当兴天不启其𠂻邪不然渠若是而止也汉之封列初亡足道比之晋唐则为近古因录之以偹采监
鄼〈属沛〉 平阳〈河东〉
宣平 绛〈河南〉
舞阳〈颍川〉 曲周〈广平〉
鲁〈鲁国〉 汝阴〈汝南〉
颍阴〈颍川〉 阳陵〈冯翊楚汉春秋作阴陵〉
信武 安国〈中山〉
棘蒲
清阳〈史记楚汉春秋同固作清和清河郡清阳县也云郡非是〉
广平〈临淮〉 汾阴〈河东〉
阳都〈地道记云属临淮〉曲成〈涿〉
博阳〈汝南〉 梁邹〈济南〉
剻〈薄梅反属扶风楚汉春秋作城志阙地道记在北地索隐芳尤切〉
都昌 武阳
厌次〈地道记属平原后属乐陵国〉成〈涿〉
城父〈沛史故城〉 阿陵〈涿固作河陵〉
广〈地道记广县属东莞史汉表作广严误吕欧谥北壮为严尔〉
河阳〈河内〉 蓼〈六安〉
费〈东海〉 聊城〈位次聊城侯史汉并作平侯〉高苑〈千乘 史第四十〉一〈固第四十二〉
隆虑〈河内〉 台〈临灾台乡县〉
贯〈钜鹿〉 海阳〈南越〉
东茅〈固作东茆 史汉皆作四十八〉柳丘〈渤海〉
斥丘〈魏〉 东武〈琅琊〉
乐成 宣曲〈阙 先封武侯 索隐云〉
魏其〈琅琊〉 昌武
绛阳〈固作终陕阙〉
曲逆〈如字在中山以水曲而西流为名章帝恶之改曰蒲阴五臣注陆机功臣颂音去遇非按别有曲遇在河南本音举隅见高纪明作遇〉 菌〈求陨切固作卣阙按先得南阳侯则南阳地〉复阳〈南阳应邵云在桐柏山下复水之阳〉猗氏〈河东〉
祁〈太原〉 傿陵
博阳〈彭城〉 平定
故市〈河南〉 高梁〈阙 史汉皆在六十六按肥如已六十六〉
什邡〈广汉〉 柏至
辟阳〈信都〉 高京〈涿宜是长沙安平惟宣封长沙孝王者属涿〉
留〈彭城〉 南安〈犍为又隶建安〉
平棘〈常山〉 北平〈中山〉
肥如〈辽西〉 安丘〈北海〉
襄平〈临淮〉 朝阳〈南阳〉
彭〈东海〉 清〈东郡〉
彊 寗陵〈陈留〉
祝阿〈平原〉 煮枣〈宛朐〉
梧〈彭城〉 堂阳〈钜鹿〉
寗〈济南寗阳〉 张〈广平〉
纪信 棘阳〈南阳〉
高胡 阳阿〈上党〉
龙〈卢江龙舒恐非当是大山龙也表龙阳〉下相〈临淮〉
堂邑〈临淮〉 新阳〈汝南固作信阳〉
营陵〈北海〉 广阿〈钜鹿〉
戚〈地道记属东海〉 ⿱〈扶风固作栒〉
磨〈固作历非历在信都〉武原
吴房〈汝南故子房国〉 繁〈魏郡繁阳固作平〉
汾阳〈太原〉 高陵〈琅琊〉
深泽〈中山〉 宋子〈钜鹿〉
阏氏〈安定〉 中水〈志属涿应云易滱二水之中地道记属河间〉
杜衍〈南阳〉 赤泉〈司马正以为南阳丹水谬〉
涅阳〈南阳〉 穀阳〈史汉作谷陵〉
甘泉〈固作景侯〉 湏昌〈东郡〉
长修〈河东位次作平信侯〉昌〈琅琊〉
成阳〈汝南〉 平州〈地道记属巴郡〉
壮〈或作荘〉 邔〈南郡按周成难字觧诂音跽〉
恭〈河内〉 开封〈河南〉
临辕 禾成
东阳〈临淮〉 阳羡〈丹阳〉
轶〈江夏〉 平皋〈河内〉
土军〈位次成信侯也包恺云西河土军县〉汲〈河内〉
槀〈山阳〉 中牟〈河南〉
戴〈甾也章帝曰考城〉 徳〈志阙表在济南〉
上邳〈王〉 朱虚〈王琅琊〉
衍 震阳〈汝南续汉书作滇阳〉
期思〈汝南〉 便〈桂阳音鞭〉
义陵〈一作义阳义阳在汝南〉桃〈信都〉
沅陵〈武陵〉 陆量〈如淳以为江南陆梁地〉平都〈东海按永和中平都国乃安平也属长沙汉表在百十史无次第〉
射〈临淮即贯阳〉 阳夏〈淮阳〉
淮阴〈临淮〉 𦬆〈沛〉
任〈广平〉 棘丘
江邑 离〈邓弱封史失其始末固去之〉𦎟颉〈音戛固作颉𦎟非详史表世家〉合阳〈冯翊〉
沛〈沛〉
周吕〈应云周吕国索隐云周及吕非济阴有吕都县又封令〉
建成〈沛〉 平〈河南 一有此次三十二在费之下〉高皇帝五年灭项趣定功行封六年十二月甲申始剖符封列十八侯之位次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高后二年诏丞相平尽差列侯之功录第下竟藏之宗庙副在有司今以其次录之〈史汉表传互有不同其侯国本百三十有七又有周吕建城在外戚合阳𦎟颉沛徳四人在王子侯寔百四十有三然按平定梧上邳朱虚使沅陵平都八国非高帝所封固表末云百四十七又云百五十三皆误多十〉夫封功劳建贤徳所以崇国基劝天下也是故功必称地位必称徳然后庶人不议而天下定按留侯良曲逆侯平勋业之具在汉亡有出其右者乃不得豫于十八位之中张敖者何人而反危然显据第三及后叙定良居六十二平次四十七而淮阴信且绌于列噫论功定封而以私意行之可乎唐之裴度平淮之功固非李愬下也韩愈氏评之得其槩矣而宪宗乃以愬妻皇族命叚文昌改立碑颂归功于愬于是议者蜂午夫以度之公议固不可掩而一时所屈亦足以销志士功名之念而沮忠臣事上之心宪宗可谓失君人之道矣抑尝言之惟天下之亡私者可以为天下汉之封法既不善矣而又行之以私意欲不扰且乱顾可得乎
筑阳 武阳
萧乡〈右三鄼之属一更有绍阳〉南宫
信平 睢阳
乐昌 〈右四宣平之属〉 修〈史汉作馀音同〉
平曲〈高城 右二绛之属〉 缪〈曲成之属〉
重平 〈鲁之属〉 临汝〈颍阴之属〉
安阳 〈汾阴之属〉 夜〈东莱〉
垣〈河东 右二曲成之属〉 塞〈临洮博阳之属〉
郸〈沛十三州志音多䣙之属〉 池阳〈䣙之初封〉
节氏 〈右成之属〉 南〈河陵之属〉
巢 〈费之属〉 发娄〈宣曲之属〉
䋲 〈高京之属〉 ⿰山〈河阳之属〉
江邹 〈汾阳之属〉 曳〈深泽之属〉
临汝 〈赤泉之属〉 阳平〈长修之属〉
㤗山 〈徳之属〉 张〈芒之属〉
令〈溁阳见地道记旧云谥非 𡙡颉之属〉吴〈合阳之属〉
鄜〈一作⿰ 周吕之属〉 胡陵〈建成之属〉
右百四十三国之后分封者恶呼汉之诸侯可谓真不幸矣方高帝之封也其封劵之誓曰使河如帯泰山如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申以丹书之信重之白马之盟可谓恵矣柰何高帝不学面墙不能讲礼制度与为长久计上亡道揆下亡法守功臣子弟亦复不闲有家一旦得国正犹𨞬人之骤获放意酒色而不知所兴起迨文景时民归户息富厚什伯于前矣为子孙者唯宜讲礼修乐以乐其生而乃骄㤀其先亡兢兢于苛世之禁陨命亡国匹匹相继洎武后元异姓耗矣〈耗音毛无也〉或绝失姓或乏亡主朽骨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愍隶而死为之传尸〈传音转〉即是胗之岂惟在下之不教哉亦上之人不知所以恵之之道亡制以保之也唐有天下子孙蕃衍其初咸有封爵至世远亲尽亦随贤愚与异姓杂仕或流困民间繇此而言开国之君其可不知所以恵之之道而为之善后者乎
博成 扶柳〈信都〉
中邑 乐平
山都 松滋〈庐江固作祝兹非别有吕莹八年为祝兹侯〉成陶〈固作成阴〉 俞
胜〈沛〉 吕成 〈作昌成〉
祝兹〈琅琊〉 建陵〈东海〉
醴陵〈长沙〉 腄〈东莱 史作锤〉
东平〈东平〉 洨〈沛〉
不其 汉阳〈信都乐昌〉
右高后封
阳信〈勃海 固作信阳在新野〉壮武〈胶东〉
樊〈东平〉 沶陵〈史作波陵〉
南浈〈河南有浈亭音程〉黎〈东郡〉
缾〈琅琊〉 弓高〈营陵〉
按道〈济 又龙额后分按道〉襄城〈魏一云颍川非〉
故安〈涿清〉 轵〈河内〉
章武〈勃海〉 南皮〈勃海〉
鄡〈史作清都固作邬邬大原邑非也按史古本为靖郭则齐封田婴者〉
周阳〈上郡〉
右文帝封
俞 江阳〈东海〉
遽〈乡名在常山〉 新市〈钜鹿〉
商陵〈临淮〉 建陵〈东海〉
建平〈沛〉 平曲〈高城〉
山阳〈或作阳山〉 安陵
垣〈河东固作桓非〉 遒〈涿〉
容城〈涿〉 易〈𣵠〉
范阳〈涿〉 翕〈内黄〉
亚谷〈汉表在河内〉 塞
魏其〈琅琊〉 盖〈渤海〉
隆虑〈河内〉 武安〈魏〉
周阳〈上郡〉
右景帝封
长平〈汝南〉 平津〈高城〉
冠军〈南阳汉表在东郡〉 周〈长社〉
乐通〈高平一云临淮〉 牧平〈平原〉
富民〈蕲〉
南奅〈茂陵中书同此本字匹孝反卫青传作窌说文柳宥反〉
葛峄 龙额〈汝南非豫章者〉
阴安〈魏〉 发干〈东郡〉
南阳 乐平
冠阳 翕〈内黄〉
特辕〈南阳史作特装〉 亲阳〈武阳〉
若阳〈平氏〉 平陵〈武当〉
㟁头〈皮氏〉 渉安
昌武〈舞阳〉 襄武〈陇西襄垣〉
乐安〈琅琊汉表在昌县〉 合骑〈高城〉
渉轵〈齐汉表轵在西安〉 从平〈昌邑〉
随成〈千乘〉 博望〈平阳〉
众利〈在阳城姑莫〉 潦〈舞阳〉
宜冠〈昌县〉 煇渠〈鲁阳乡名〉
浞野 下麾〈在猗氏固作摩〉
漯阴〈平原〉
顺梁〈韦昭作浑渠云皆鲁阳乡名班固作煇渠然上三年仆多方侯故孔文祥以为一邑封二〉
河綦〈济南〉 常乐〈济南〉
符离〈在沛朱虚固作邳离〉 义阳〈平氏〉
壮〈东平固作杜非〉 众利〈为诸县〉
湘成〈阳城〉 散〈阳城〉
臧马〈朱虚〉 膫〈南阳舞阳〉
术阳〈下邳〉
龙亢〈谯萧该云广徳所封止曰龙有亢者误龙乃鲁城〉
成安〈陈留汉表在郏〉 昆〈钜鹿〉
骐〈河东北屈〉 梁期〈魏〉
将梁 安道〈南阳〉
随桃〈南阳〉 相成〈堵阳〉
海常〈琅琊〉 北石〈济南固作外石〉
下郦〈南阳固作鄜非〉 缭嫈
蓹儿〈越〉 开陵〈临淮〉
临蔡〈河内〉 东成〈九江〉
亡锡〈会稽〉 渉都〈南阳〉
平州〈梁父〉 荻苴〈渤海音秋蛆〉
𣶩清〈齐 音且画索隐音获非〉𫘨兹〈琅琊〉
浩
瓡讘〈河东即狐讘今隰之永和县讘一作瓠徐作执俱非〉
㡬〈河东〉 涅阳〈南阳汉表作齐〉
海西 新畤〈齐〉
承父〈东莱〉 秺〈济阴〉
重合〈渤海〉 徳〈济南〉
题〈钜鹿〉 邘〈河内〉
轑阳〈清河〉 当涂〈九江〉
蒲〈琅琊〉 富民〈蕲〉
右武帝封
博陆〈渔阳文颕云无此县失之〉安阳〈汝南〉
桑乐〈千乘〉 宜春〈汝南〉
安平〈汝南志属涿〉 富平〈平原〉
阳平〈东郡〉 秺〈济阴今成阳有秺亭〉
建平〈济阳〉 宜城〈济阴〉
弋阳〈汝南〉 商利〈徐〉
成安〈颖川〉 平陵〈武当〉
义阳〈平氏〉
右昭帝封
营平〈济南〉 平丘〈陈留汉表在肥城〉
昌水〈于陵〉
阳城〈汉表在济阴阴乃成阳阳城属颍川汝南二郡〉
爰氏〈单父〉 扶阳〈在沛之萧〉
平恩〈魏〉 高平〈在临淮〉
平昌〈琅琊〉 乐昌〈汝昌〉
阳城〈汝南与颍川阳城别〉邛成〈济阴本属济南〉
安平〈长沙〉 将陵
平台〈常山〉 博望〈平阳〉
乐成〈平氏 云南阳城〉博阳〈汝南南顿〉
建成〈沛〉 西平〈临淮〉
长罗〈陈留〉 爰戚〈山阳〉
鄼〈河南何之玄孙封本纪名系〉 博成〈淮阴〉
高昌〈千乘〉 平通〈博阳〉
都成〈颍川〉 合阳〈平原〉
安远〈在慎县〉 归徳〈汝南〉
信成〈细阳〉 义阳
阳都 乐平
冠阳
右宣帝封
阳平〈东郡〉 乐安〈僮〉
义成〈安平见上〉
右元帝封
安昌〈汝南〉 高阳〈东莞〉
安阳〈平阳原〉 成阳〈新息〉
高陵〈琅琊〉 定陵〈汝南〉
殷〈沛韦昭云河内〉 宜乡
汜乡〈南阳〉 博山〈顺阳〉
安成〈汝南〉 武阳〈郯〉
平阿〈沛〉 成都〈山阳〉
红阳〈南阳〉 曲阳〈九江〉
高平〈临淮〉 新都〈南阳〉
驷望〈琅琊〉 延乡
新山 童乡
楼虚
右成帝封
阳安 孔乡〈夏丘〉
平周〈湖阳〉 高乐〈新野义阳东海〉
高武〈杜衍〉 杨乡〈湖陵〉
新甫〈新野〉 汝昌〈阳谷〉
新阳〈新野〉 高安〈朱扶〉
方阳〈龙亢〉 宜陵〈杜衍〉
长禹〈济南〉
右哀帝封
扶徳〈赣榆〉 扶平〈临淮〉
广阳〈南阳〉 承阳〈汝南〉
褎鲁〈南阳平〉 褒成〈瑕丘〉
赏都
右孝恵以来侯者凡二百四十三间有附在前者又不数焉〈太平御览孝平时郡国百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有一〉元始五年而后虽稍封继亡足纪者其如孝武所封冠军博望从骠之类名亦诡矣〈自高帝以侯生为平国君娄敬为奉春君而后有剼胡子光武亦有镌胡侯其有功徳侯者为朝侯自通者为彻侯通侯也其侍祠无朝位者为侍祠侯食关内者为关内侯又有伦侯若建成侯赵亥昌武侯马母择者但有封名无食邑霍光之封博陆亦取博大陆平其后曹操遂至立名号侯乡公亭侯亭伯之类故樊子盖以功济天下遂有济公之号皆不足法〉且多匃奴方士杂簉其间封法坏焉〈了宅开陵望成安宜春安阳冠阳阳平博成周阳俞乐安高平建平富民承父众利煇渠翕皆两封乐平义阳三封〉恶呼高帝封功臣信誓之辞事关宗庙岂后世臣子所得轻议哉武帝乃以酎金文致夺之不数年间而见侯者四不亦悲乎太初之年异姓渐尽封灭绍绝时也不幸帝且残忍动以法䋲猲鸡意鹿一切耐除或一岁诛或再岁斩篮鸡胥悸圈兔交惊吾何以观之哉憘有国家者其毋以若所为也汉魏春秋云高祖封许负为明雌亭侯裴松之疑时列侯无乡亭之爵孔衍之谬然刘备传谓中山胜之子贞亦元狩六年封陆城侯按贞封乃元鼎二年此亦误
汉王子国
恶呼高帝封诸侯王其子孙亡有与汉俱存者矣欧阳子云周有天下封国七十而同姓五十三后世不以为私也盖所以隆本支崇屏卫虽其敝也有末大之患而犹崇奨扶持历四百年而后亡盖其徳与力皆不足矣而其势或使然也唐有天下虽不封建而其子孙咸列封爵及世远亲尽然后各随贤愚与异姓杂仕入居尚书出为督刺故虽天下分裂而犹俞于它人高帝时梁楚燕赵出入觖望一皆异姓之忧而所恃者惟宗族昆弟是以兄仲夺国伯子甫侯而诸侯莫敢非末大之祸固始谋之不善而非封建之末敝岂可芘焉而纵寻斧哉文帝封梁王城阳灾川景封河间常山长沙中山昭封广陵高密广阳诸国比莽摄而废矣宣帝所封虽云有及莽世又年浅亡足论徐乡严乡武平陵乡之徒忿然以诛莽死亦足尚矣若夫东汉王子百馀亦亡有及建安末者岂非天厌汉徳而先蔑其人邪抑人事之不既邪乡使绝除辄续与为长久之计虽不能骤以胜天而汉祚亦未必既如此也诗云怀徳维宁宗子维城修徳而固宗子何城如之
襄城〈颕川〉 轵〈河南〉
壶关〈上党〉 昌平〈上谷〉
右恵帝子封
赘其〈临淮〉 东牟〈东莱〉
管〈荥阳〉 斥丘〈魏史斥作固作氏皆非〉
营 杨丘
杨虚 朸〈平原〉
安都 平昌〈平原〉
武城 白石〈金城右齐之分〉
阜陵〈九江〉 安阳〈冯翊〉
阳周 东城〈九江右淮南之分〉
右文帝子封
平陆〈西河〉 休
沈猷〈高苑〉 宛朐〈济阴〉
棘乐 〈右楚之分〉 乘氏〈济阴〉
桓邑〈右梁之分〉
右景帝子封
兹〈琅琊乡名右河间〉 安成〈豫章〉
宜春〈豫章〉 句容〈丹阳〉
句陵〈长沙固作容陵右长沙〉 杏山
浮丘〈沛〉 广戚〈沛右鲁之分〉
丹杨〈芜湖〉 盱台〈临淮〉
湖孰〈丹阳〉 秣陵〈丹阳史作秩阳〉
睢陵〈固作淮临右江都〉 张梁〈右梁〉
龙丘〈琅琊〉 剧〈北海〉
壤〈固作怀昌〉 平望〈北海〉
临众〈琅邪史作琅邪〉 葛魁〈北〉
益都 平酌〈北海固作平的〉
剧魁〈北海〉 夀梁〈夀乐〉
平度〈东莱〉 宜成〈平原〉
临朐〈东海 右菑川〉 靁〈东海〉
东莞〈琅琊〉 辟〈东海〉
辟文〈南郡〉 封斯〈常山〉
榆丘 襄嚵〈广平县〉
邯会〈魏〉 朝〈朝歌〉
东城〈九江〉 阴城〈右赵〉
广望〈涿〉 将梁〈涿〉
新馆〈涿〉 陆城〈涿 本作陉〉
新处〈涿 右中山〉 蒲领〈东海〉
西熊 枣强〈清河〉
卑梁〈魏史汉作毕梁〉 房光〈魏〉
距阳〈魏〉 蒌安
阿武 参户〈渤海〉
州乡〈涿〉 平成〈南皮史作成平〉
广〈渤海〉 盖〈魏一云盖胥志在泰山右河间〉陪安〈魏固作阴安〉 荣简〈荏平固作荣关〉
周望〈史作周坚〉 陪〈汉表在平原〉
菆〈平原固作前〉 安阳〈平原〉
五据〈泰山〉 富
平〈河南〉 羽〈平原〉
胡母〈泰山 右济北〉 离石〈西河汉表在上党〉
邵〈山阳〉 利昌〈齐〉
蔺〈西河〉 临河〈朔方〉
隰成〈西河固作湿〉 土军〈西河〉
皋狼〈临淮〉 斥丘〈平原斥史作千固作千非 右代共〉
博阳〈汝南右齐〉 宁阳〈济南寗阳也〉
瑕丘〈山阳〉 公丘〈沛〉
郁根〈卢党切韦昭云属鲁〉西昌〈右鲁〉
陉城〈在辛处固作陆地是刘备传作陆城亭侯 右中山〉
邯平〈广平〉 武始〈魏〉
象氏〈韦昭云钜鹿县〉 易〈在鄗属涿右赵〉
路陵〈南阳史作洛阳〉 攸舆〈长沙攸县是表在南阳无之〉茶陵〈长沙固云在井阳非〉建成〈豫章〉
安众〈南阳 右长沙定〉 利乡〈冯翊衙县亭名〉
有利〈东海〉 东平〈东海〉
运平〈东海〉 山川
海常 钧丘〈固作驺〉
南城 广阳〈顿丘史汉作广陵非〉荘原〈固作杜原右城阳共〉 临乐〈渤海〉
东野 高平〈平原〉
广川 〈右中山靖〉 千锺〈固作重侯在平原右河间〉
披阳〈千乘〉 定
稻〈琅琊〉 山〈渤海〉
繁安 柳
云〈琅琊〉 牛平〈东莱牟平也〉
柴〈泰山右齐〉
柏阳〈中山史保州清苑引汉祀柏阳纪无之表伯畅非乐〉
鄗〈常山右赵〉 乘丘〈深泽一作桑〉
高丘 柳宿〈涿〉
戎丘 樊舆
曲成〈涿〉 安郭〈涿〉
安险〈中山〉 安道〈一作遥右中山〉
夫夷 春陵〈南阳〉
都梁〈零陵〉 洮阳〈零陵〉
永陵〈零陵今永州固作众陵一作泉陵右长沙〉终弋〈汝南右衡山〉
麦〈琅琊〉 钜合〈平原〉
昌〈琅琊〉 蒉〈琅琊本作⿱〉
雩葭〈琅琊〉 石洛〈琅琊固作原洛〉
扶㴆〈琅琊索隐音浸固作侠术〉挟
朸〈平原〉 父城〈辽西汉表在东海〉
校〈志阙或云琅琊被县〉庸〈琅琊〉
翟〈东海〉 鳣〈襄贤〉
彭〈东海〉 瓡〈山海注与瓠同北按韦昭诸絷反〉
虚水〈琅琊〉 东淮〈北海〉
拘〈千乘史作栒非〉 淯〈淯阳汉表在东海是按南阳有淯阳县〉
陆〈夀光〉 广饶〈齐〉
缾〈琅琊〉 翕闾
甘井〈钜鹿〉 襄陵〈河东钜鹿〉
皋虞〈琅琊〉 魏其〈琅琊〉
祝兹〈琅琊〉 高乐〈济南右齐〉
参鬷〈东海〉 沂陵〈东海右广川〉
沈阳〈渤海 右河间〉 漳北〈魏〉
南龻〈钜鹿〉 南陵〈临淮〉
鄗〈常山〉 安檀〈魏〉
爰戚〈济南〉 栗〈沛〉
洨 猇〈钜鹿〉
揤裴〈东海右赵〉 澎〈右中山〉
右武帝子封
松兹 温水
兰淇 容丘
良成 蒲领
南曲 高城
成〈涿 右中山〉 新市〈堂阳右广川〉
江阳〈东海右城阳〉
右昭帝子封
朝阳〈济南〉 平曲〈东海〉
南利〈汶南 右广陵〉 安定〈钜鹿右燕〉
利乡〈常山〉 宣处〈右中山〉
修市〈渤海〉 东昌
新乡 修故〈清河〉
东阳 〈右清河〉 新昌〈涿右燕〉
邯苒〈魏〉 都乡〈东阳〉
乐阳〈常山〉 桑中
张〈常山右赵〉 景成〈渤海〉
阳兴〈涿〉 平堤〈钜鹿〉
乐乡〈钜鹿〉 高郭〈河间鄞县右河间〉
乐望〈北海〉 成〈北海〉
新利 桞泉〈南阳右胶东〉
复阳〈南阳〉 锺武
高城 〈右长沙〉 海昏〈豫章右昌邑〉
遽乡〈常山 右真定〉 广乡〈钜鹿〉
成乡〈广平〉 曲梁〈魏〉
平利〈魏〉 平乡〈魏〉
平纂〈平原〉 成陵〈广平〉
阳城〈济阴〉 祚阳〈广平右平干〉
东襄〈信都〉 乐信〈钜鹿〉
昌城〈信都〉 武陶〈钜鹿〉
历〈钜鹿 右广川〉 昌虑〈泰山〉
平邑〈东海〉 山阳〈东海〉
建陵〈东海〉 合阳〈东海〉
东安〈东海〉 丞〈东海〉
建阳 〈右鲁〉 高乡〈琅琊〉
兹乡〈琅琊〉 藉阳〈东海〉
都平〈东海〉 枣原〈琅琊〉
箕〈琅琊〉 高广〈琅琊〉
即来〈琅琊右成〉
右宣帝子封
右孝文以来侯者二百七十有七其后王者一十有五 东牟 杨虚 朸 安都平昌 武成 白石 阜陵 安阳
阳周 乘氏 桓邑 武始 春陵 襄陵别封者七休分红 离石分渉 蔺分武原 隰成分端氏 临河分高俞 土军分钜乘丘斥夏分夏丘汉自元成政出王氏其矫伪褒封者盖百有五十见于班表年浅制率亡足纪洎莽摄据封继俞多亡以述焉恶呼武帝发主偃之谋令诸侯王得推恩分子弟于是诸侯王子孙侯者百七十有七〈元朔二年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自是支庶毕侯元光侯者七元朔百二十有七元狩二十五元鼎五〉而王国遂弱此贾谊之䇿也故善为计者事立于亡形方文帝时分齐为五以封悼恵王之子淮南为三以封厉王之子则谊之䇿略施行矣〈贾曰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割地定制令齐楚赵各为若干国燕梁他国皆然文帝以代王即位后分代为二国反思贾生言乃分齐为七淮南为三淮南庐江衡山凡三城阳济北济南菑川胶西胶东齐凡七国云六误〉及乎景帝因晁错计欲削七国而吴楚遂反岂其施之昔而不可行之今哉失于欲速而不得其道尔〈错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支郡三年楚来朝错请诛之诏削东海郡因削吴之豫章会稽及前二年越有罪削其河间郡胶西以卖爵有奸削六县〉子曰欲速则不达东汉疾横议而党锢兴文宗急奸窍而训注起同此辙也乡使孝景沉思熟计修礼教正名分以廸之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劳而天下定矣岂有不削亦反者计非不臧惜乎其为说之鄙也
王国自高帝至孝平凡六十一
继封十一
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此仁人于弟则然也兄为天子弟为匹夫则不足以为国矣虽然将以爱之而不知所以爱之适害之尔象至不仁封之有庳可谓亲爱之矣然封之而使吏治其国象不得有为于国则制之亦有道矣欲时时而见斯使之源源而来则处之亦有法矣岂若后世燕安尝试率然而为者乎孝武分王诸弟其恩固已沃矣然未几何衰淫并起悉就夷灭岂教之不至者适足以害之欤乃若孝景非惟不能教而反纵其为及其有罪然后从而诛之若路人然可谓亲爱之乎昔者成王封康叔卫作书三篇其所以告戒之者至矣是以康叔卒能奉承王命垂法将来汔为长世有道之国汉诸侯王以百千数其保于令终者盖鲜况敢祈永久乎然则为之君者其可不知教而有民社者其可以不知徳邪
东汉
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开国承家王者之大业惟不可匪其人比之匪人如勿封也虽然匪人祸矣惧其祸而遂至于不封亦岂先王之意哉高皇帝时韩彭黥豨贩缯屠狗咸据要会而光武之兴寇邓耿贾高勲鸿烈而所封食不过四县丁恭犹以不合古制尝迹其故高祖自谋则拙自战则败平秦夷楚惟韩彭是赖故其为报不得而不厚光武命将咸繇指授从令则捷违教则北故其为报不得而不薄高祖盖知承家之义而微勿用之文光武拘于勿用之文而蔽承家之义亦可谓两失矣嗟夫孝子慈孙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固陵之会韩彭之徒召或不至故子房亟劝捐地连城骈邑盖出一时求安反侧有非经久之计而光武之心亦欲一时未足其欲固皆有待后之人者乡使孝恵以来修眀礼制日反于古显宗而后稍正土宇以渐合于中则三代之盛且复见矣惜乎就简因陋而不知其要既得之复失之以栖迟于短祚也诗云万邦之屏之屏之翰大君有命其可不思易之所以承家者乎
同姓侯王
光武五十八 明帝二十八
章帝六十二 和帝九十七
安帝六十五 顺帝五十六
冲帝六 质帝十
桓帝十五 灵帝十一
献帝十二
右四百有二十列县乡亭总焉见熊方之表〈绍兴十五年进〉按光武十三年侯宗室及绝国百三十有七十四年十子始为公今可见者此尔〈续志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注县大者置令一人千石次置长四百石小者二百石〉虽然东京法蔑侯不分茅长相内租列侯守宠而已自列而降位博士下所谓猥诸侯也亡以述焉〈前汉非朝侯侍祠侯以下士小或以肺腑宿亲若公主子孙奉坟墓在京师者亦随时见谓之猥诸侯中兴循之其列士特进朝侯虽正贺执璧治民如令长而不臣但纳租秩如本县无宫室〉其如朝侯虽挺璧苴社而土宇杀矣光武十王并列圻近显宗八子不芘远民方之前朝地裁十一是以西汉之王连城数十或载黄屋而东汉之末四海溃敝八方不能内侵则众建而少其地真令典也〈后志云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制地广大且至千里〉恶呼周与汉皆封建其事固不同矣而皆有诸侯之患周之初基诸侯述职而周以之彊及其末也用兵争彊而周以之弱西汉之初大启九国而叛者九起及其末也分国子弟而诸侯之患遂消故论者谓周得之始而失之于终汉失之前而得之于后是不然天下亡不敝之事而人君有不敝之术周之所以弱特自弱尔方千八百之建也旦望之勋不过百里当此之时岂得尾大患哉成康诸侯而强平桓诸侯而弱果侯罪耶吴楚齐晋固曰强大然犹迭主夏盟崇奨夹辅而不抵于速亡及汉之兴急于矫枉不思经久之计于是大封同姓周匝三垂而天子之所有才十五郡列侯公主颇食其中故韩黥彭豨相继叛逆盖其始者既不善矣及夫主偃䇿行而诸侯已亡政有茅土者特亦不过食租税是以哀成之际宗室弱极而新莽得以高步雍容坐移鼎祚故予尝谓周得之始而不制于终汉则首尾两皆失之若光武者虽亡侯王彊大之祸而本枝之缓终以少固此董卓之徒之所以得肆行亡忌而汉遂亡也然则刘昭致论谓圣帝英君欲返斯败必当更开同姓之国置不増之约然后可以还坠路而反全安之辙信非谰说
异姓侯
光武一百七十四 明帝二十七
章帝二十一 和帝二十七
安帝五十一 顺帝三十二
冲帝三 桓帝四十五
灵帝四十七
右见熊方表按光武十三年三月功臣増邑更封三百六十有五其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不得尽见矣〈续志明章至顺凡郡国一百五为十三郡光武并省郡国十凡县道侯国四百馀为十三州理至于末加置郡国一百五凡县道侯千一百八十〉方桓帝时封赏逾制内宠猥盛于是陈蕃亢䟽谓古诸侯上象四七所以藩屏上国也高祖之约非有功不侯而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亡功传赏一门之内侯至数人是以纬象失度阴阳缪序则封赏之失当其祸乃如此也迨献帝时政归曹氏然犹名在汉室所封之侯于𣋓书夀志可见者百五十有一名存实亡兹用不录
䟦
天下之事欲其成也尝费辞而其坏也一言而已事固不可以言句索也固有言之甚美而妎于理者小人之言未尝不美于君子之言也未尝不宜听于君子之言也然而妎于理也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斯言信美矣然未小信而天下服其祸不㡬乎一言而䘮邦乎是以圣明达识之主必广受谋谟而尝索其利妎于言句之外盖智以言昏而事因说惑也久矣封建之事有国之大利三皇五帝之所以法上象而为天下后世立简易可久之法者也秦汉而下惟忧不得行之一有行之而以一言废之固将不胜也柳子之论吾固不患焉属者披苏文忠海外之篇有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三代非不欲罢侯置守而亡罪不可削也始皇立守宰若冬裘而夏葛此不失时也是固柳子之说也又曰自书契以来臣弑君子弑父无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至汉而来君臣父子相贼弑者皆诸侯王子孙其卿大夫不世袭者未尝有也读之至此駴然寒而复汗曰东坡先生而为是说也牢其可摇乎封建之论其阁矣因窃稽之禽兽奸义盖皆出于衰周之世而诸侯之罹故者一皆有亡道之资其争袭者盖无㡬也传可考焉汉诸王国七十有二其世百八十有六以罪除者二十七以法死者二十二如上所说者亡有焉诸王子侯为国二百八十有五其世七百八十有二其王者十有八以罪除者百四十六以诛尽者三十二而惟二死于奴如上所说者亡有焉高帝功臣之国百四十有三恵帝之世又倍于此者百国凡世九百七十有七以罪除者二百一十有一不令终者百二十有八而惟二死于贼其馀皆以武帝淫刑自尽或诛杀若弃狗者而如上所说者亡有焉元成而下王子之国随启随灭莽篡而绝者百八十有一国而如上所说者尤亡矣东汉之侯可见者六百馀世其国除者才二十数其诛其贼死若其建安之死者盖八十而惟一死于奴如上所说者尤亡矣先生之言岂非过论乎故君子言不可以若是其㡬也今夫世禄之家不无此祸余尝闻之矣特事不声于吏名不上于大夫有不得而云尔是岂繇于世袭乎藉令实尔而其制利于君便于民而恵于后犹当右顾而行矧无是耶而曰李斯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泌是以为之解壬辰八朔书
路史卷三十
<史部,别史类,路史>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