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农隐先生遗稿/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四 农隐先生遗稿

作者:尹馨圭
1818年
别集卷一

昔明斋先生之世。一门昆弟。崇阐儒学。以矜式家邦。而人谓季氏农隐先生之贤。不下于伯先生。语其气像曰。伯先生似明道。季先生似伊川。当时及门之士亲炙而得于心者。所见皆同。而从氏德浦先生及甥侄定斋朴公。每称诵于人又如此云。呜呼。伯先生之德学文章。出处大义。固已表见于当世。而山颓之后。其遗文漫笔。即为门人所收录。以付诸梓。以传诸后。使百世之下卫道之士。得有以尊敬而诵法之无已。惟季先生文字。距今甲子且再周。而尚未见行于世。后生蒙蔀。何由识规矩绳准之为大成。而布帛菽粟之为可贵也哉。况先生平日。不好著述。人有请者辄让于伯先生。由是巾衍之藏盖绝鲜。而虽一二书札一二辨论。亦莫不精密简当。辞理明白。其于伯先生文字。实与之参互而发挥处多焉。则是集之出。又不容终已也。晩后喜为诗。盖先生兄弟早抱屏山之痛。守道山樊。无意当世。而先生自以经纶才识。慨然怀刘少傅忠愤。冀或事会之来。一得遂其愿。毕竟白首无成。则时也命也。危苦之思。屡形于戈剑诸作。按是集可见也。又伯先生屡膺旌招。而先生亦被征召。深以兄弟具不得一谢恩命为未安。且惧渐近不仕之名。暮景下邑。浮沈以自晦。家甚贫。晏如也。惟以日得侍伯先生。有深爱而至乐焉。遇景触事。无不为诗。期在陶泻。不求藻丽。而伯先生以深得香山体制。亟许之。因为亲自签标。以授先生孙敬庵公曰。汝祖之诗。无一句闲吟咏。皆不可湮没。今签标旧本。率多散佚而漫污。无以识别。呜呼惜哉。日先生六代孙滋一持草稿见示曰。高祖敬庵府君。盖尝修润于斯。而编未就完。仍成弊箧中错简久矣。岁月既深。考证无所。抱玆耿耿。属之以大事也。馨圭生甚后。藐焉无知识。其何敢锐然前担。重犯僭猥。然曾于敬庵文字以门内事。不获强辞。此又一义也。僶勉而谨诺之。裒成若干卷。懔惕之深。背为之汗也。是故于诗。则果不免擅自存删。而于文则有难于移动一字。多以全文收入。盖咏物之兴。载事之言。宜有轻重浅深之不同故耳。如是可以逃于妄率之罪否乎。呜呼。馨圭尝闻之。当世变罔极之后。先生平日所言。无不符验。伯先生以先知之明。深加叹悼焉。此与伊川之言。久看方好为近之矣。然则当日诸公之所共称诵者。不但在于气像之慕仰。可知已。其至矣哉。戊寅月日。族玄孙馨圭。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