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还原舞台 高于舞台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还原舞台 高于舞台

——学习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札记
舒浩晴
1970年10月10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光辉指引下,以革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正在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的拍摄成功,在电影阵地插上了一面鲜艳的红旗。

电影,是阶级斗争中的一种重要艺术武器。列宁曾经指出:“对于我们来说,一切艺术部门中最最重要的便是电影。”但是,全国解放以来,我们的电影阵地却长时期被周扬等“四条汉子”把持着。他们利用电影为武器,大肆贩卖封、资、修的黑货,竭力为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摇旗呐喊。无产阶级要占领电影阵地,就不能不进行激烈的、艰苦的斗争。

把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拍成彩色电影,不是简单地把这出戏由舞台搬上银幕,换一种表现形式的问题。这是一种再创造,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的拍摄成功,为发展我国无产阶级的电影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还原舞台,又高于舞台,——这是在拍摄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所掌握的一条基本原则。这就是说,影片既完整、生动地体现了革命样板戏的成就,从人物塑造到情节结构、舞台美术、音乐、舞台调度等各方面,都保持了舞台演出的原貌,保持了舞台演出的革命激情;同时,在忠实于革命样板戏的革命精神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电影的特长,运用镜头的分切、画面的构图、镜头的运动以及剪接、录音、照明等各种手段,更强烈、更集中地表现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这出戏产生了更加撼人心魄的力量。这部影片,是在电影领域里成功地实践毛主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范例。它的诞生,是对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腐朽、反动的“电影艺术”的有力批判,也是对周扬等“四条汉子”鼓吹的形形色色的反革命谬论的有力批判!

怎样正确处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关系,这是在革命样板戏成长过程中斗争十分激烈的一个问题。在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拍的电影中,从来都是百般美化人民的敌人,竭力丑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正确处理了正反面人物的关系,始终让反面人物来陪衬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大灭了资产阶级的威风,大长了无产阶级的志气。

在镜头方面,对反面人物,较多地用俯拍,用全景或远景;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则较多地用正拍或仰拍,用近景和特写。这样,反面人物就显得渺小,而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则显得高大。如第八场开始,座山雕和匪副官长在拂晓前策划着试探杨子荣的阴谋,这儿用了俯拍,使这两个土匪头目就象见不得太阳的幽灵一样;而杨子荣出场,则用全景,并以高耸的山峦衬托,显得无比威武雄壮。第六场结尾,镜头的焦点升高,画面的主要部位是杨子荣居高临下,举着酒杯露出胜利的微笑;而座山雕及匪八大金刚一伙则躬腰捧图,居于画面的左下方,两相对照,有力地烘托了杨子荣。

在色调方面,对反面人物,用的是冷调子,偏暗;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则用暖调子,光彩夺目。如第五场,杨子荣穿林海跨雪原,迎着黎明的曙光上场,英气勃勃,容光焕发;匪参谋长率匪徒上场,则用冷调子,一个个面无人色,猥琐不堪。其他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同时出场的地方无不如此。色彩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在电影艺术中如何运用色彩,却受着阶级立场的支配,体现着鲜明的阶级的爱憎。

在镜头运动方面,突出了英雄人物在对敌斗争中的精神面貌。如第六场座山雕盘问杨子荣时,镜头并没有平均使用,而是着重刻划杨子荣。座山雕问到“怎么又黄啦?”时,八大金刚拿出刀枪逼视杨子荣,这时用了变焦距镜头,由远景急推至特写,杨子荣从容不迫地答道“防冷涂的蜡!”此情此景,更突出了杨子荣的勇敢、机智、沉着。

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学习了革命样板戏的经验,运用电影艺术的手段,使杨子荣、参谋长、李勇奇、常宝等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更加突出。

首先,它通过电影的视觉形象,突出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阶级本质和内心活动。第三场杨子荣访问常猎户家,当常猎户问他“到底是干什么的”,杨子荣回答“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时,给了杨子荣一个特写镜头:杨子荣拉下风帽,露出红光闪耀的红帽徽和红领章,使人立即体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工农的子弟兵,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队伍。后面,杨子荣与常猎户并坐在炕上谈心,当常猎户讲到“后山还有条险路”时,又有一个杨子荣认真倾听、凝神思考的特写镜头,表现了他对群众提供的线索的注意,反映了他时刻为革命着想的品质。第八场“胸有朝阳”唱段的“导板”与“回龙”之间,有一个杨子荣“望远方、想战友”的特写镜头,并且特别突出了眼神光,反映了他坚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坚信革命必然胜利。至于李勇奇在看到妻子被座山雕打死时悲愤填膺的镜头,常宝在控诉座山雕罪行时热泪盈眶的镜头,也集中地表现了舞台演出的内容,在观众心头燃起了阶级仇恨的烈火。

其次,它发挥了电影艺术在塑造形象上的造型特点,在画面构图、色彩调配等方面,使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更加高大雄伟。第四场杨子荣审栾平时,背景用蓝灰色的地图保密帘加以烘托,使他的形象显得格外美;第八场“胸有朝阳”唱段的最后,由近景拉成全景,整个画面中,人物形象显得特别稳重,使人感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英雄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另外,对主要英雄人物,通过镜头的运动和组合进行了生动的渲染和烘托。第一场杨子荣出场时就是一个例子。当吕宏业报告“杨排长他们侦察回来了”时,参谋长翘首遥望,接着一个镜头是众战士欣喜地转身而望,然后是杨子荣迎风踏雪由远而近走过来的镜头。这一组镜头,使人们在杨子荣出场前就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在拍摄京剧的音乐和舞蹈方面,也完整地表现了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同时又通过镜头的处理,更丰富、更具体地揭示了这些音乐和舞蹈的内容。它批判了西方“新浪潮”之类反动流派镜头乱七八糟跳来跳去的恶劣倾向,根据革命样板戏的特点,使镜头运动的节奏与音乐和舞蹈的节奏相结合。第五场的幕前曲是段崭新的、有高度成就的器乐,在彩色影片中,通过自上而下、由近而远的拍摄松树的镜头,通过明月、树影、阳光等几个镜头的组合,使人仿佛看到杨子荣骑着骏马披星戴月地在向威虎山挺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丰富了舞台的演出。而“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句响遏行云的“导板”,又通过录音中增加了回声的音响效果,更加震撼人心,使杨子荣这句唱的内容得到更形象化的表现。杨子荣的马舞和打虎舞蹈,是《智取威虎山》剧中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成果,在彩色电影中既得到了完整的表现,又做了新鲜别致的处理。如杨子荣“拧叉”时用了仰拍,表现他纵马越过峻岭就更加有力量;杨子荣跃起举枪打虎时也用了仰拍,更突出了他的英雄气概。第八场结尾杨子荣唱完“等到那百鸡宴痛歼顽匪凯歌扬”时,电影中用了一个青松挺立、朝霞满天、一轮红日喷薄欲出的优美镜头,最后并与第九场的开始相迭印,更有力地表现出杨子荣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的成就,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真理。我们要更好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用更大的胜利,迎接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0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