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迟川先生集/卷十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五 迟川先生集
卷之十六
作者:崔鸣吉
1664年
卷十七

启辞附收议

[编辑]

备局启辞戊寅

[编辑]

启曰。日本出变之言。若是真的。则在我国无患矣。但念此乃倭中应讳之事。而如是显言于倭译者何也。臣等反复思之。恐是出于缓我之计。凡干待变之道。此时尤不容少忽。而诸道阃帅且倭中生变之言。而不存戒心于其间。则未必不正堕计中矣。海路虽有添防之举。不可不另加申饬。而陆路元无遮障。顷年兴海郡守洪镐上疏所谓自东莱至京师不置一城拦敌地云者。诚是深思之言也。平地城虽未可轻议。保险设备之计。诚不可少缓。依前本司行移。预为料理措处。无致后悔之意。三南监兵使统制使巡检使处。密为移文知会何如。

第二

[编辑]

启曰。窃闻咸镜道饥荒太甚。饿殍相望。民之提挈老幼。流入两西及江原道者相续不绝。耳目所接。极可矜惨。而得见本道监司睦长钦状启。则今年雨泽周足。起耕处甚多云。此与臣等所闻相左。初甚疑讶。更窃思之。民之稍有产业。不至流离者。春来得雨则固有尽力耕作之处。而其失业流徙者。虽有雨泽。将救死之不暇。尚何东作之可望乎。且闻江原道亦患饥馑。民颇流离。北民之路出江原道者。无所就食。必且转向三南。菜色之民。千里行乞。其能得免塡壑者几希矣。思之至此。不觉酸鼻。该曹所送五千石之米。无异杯水之于舆薪。而其流入他道者。则尤无仰食之处。不唯是也。他道之人。惩于刷还之令。不为容接。则哀我赤子。其将相枕死于道路而已。事势至此。不可无变通之政。着令该道监司。查问各官。凡北民之流入境内者。尽心赈救。力有不足。则守令转报监司。题给某样米谷。以活其性命宜当。又闻北路中镜城一境。饿死者尤多。缘本府不即分给还上。以致如此云。此言若然则其为地方官者。难免重罪。而守令贤否不齐。其中爱民诚浅。不肯尽心救活者恐非一二。令本道监司及南北兵使。通查道内各官人民死亡多寡。守令救荒能否。从实启闻。以凭赏罚。亦合事宜。以此意并为下谕何如。

第三

[编辑]

启曰。消灾之道非一。而审冤枉为其最重者。东海有冤妇。天不雨者三年。盖冤气郁结。上彻穹苍。感伤和气。致有灾沴。诚能明察幽枉之情。快释冤郁之气。则岂不足以回天心而致霈泽乎。顷日引对时。臣等论审理一事曰。以文具为之则为虚文。以诚心为之则为实事云者。亶为是也。赞襄之责。虽在于下。而听用之实。当出于上。入告尔后。出则顺之。三代君臣。以此致治。顷日筵中之言。既已蒙允。则政院直以上命明告京外。方为得体。而今见政院启辞。誊出筵中问答说话。分付中外。有若寻常公事者然。已非臣等本意。而至于知会外方之际。不请下谕。只为移文。则尤涉歇后。刑曹无长官。所谓审理亦近塞责。当此无前之旱。既有审理之命。而朝家举措如此。毕竟归于文具而已。可胜叹哉。且念外方刑狱。出于监兵使守令之手。而朝廷不得知者甚多。在官者公私明蔽。人各不同。为民者枉直辩讷。情态非一。其中有冤莫伸。系在牢狱者何限。诚宜别为下谕。令各道监司。将道内狱囚。察其罪之轻重。轻者即为决放。重者论理启闻。其中虽有罪涉难赦者。亦皆具事状列名以闻。而或有抱枉而死如东海孝妇者。在虽在已往。亦为据实启闻。以待朝廷处置。刑曹判书另择宽平刚正之人从速差出。使之更为审理。俾有诚实之效何如。

第四

[编辑]

启曰。传曰国家设法。郞荐再避。幷为禁革。其所谓公议不必拘也。所谓再避不可为也。柳淰有才无咎。实为可用。而沈东龟敢以不当比之事。任意攻斥。李景奭之恶其已甚。有何不可哉。申翊亮所犯不至紧急。所闻亦且不同。则姑为持难。更加详察。乃是例事。此有何不可哉。金振避辞。诚为过当。可谓非矣。然其不为再避之罪。奚至于罢职哉。且箚子所谓惟欲苟带。遑遑罔措等语。甚为无伦。不书避辞。直为处置。亦为可怪。恶人不恭而不择己言。责人非例而自作新规可乎。顷者新法讲定之时。以从多为主。则洪命一尤无所失而并欲斥去。此亦何意哉。大抵吏曹郞官。无耻者碎首之物。朋比之恶。皆由此出。争是者皆非人类也。今之玉堂。为此不美之辞。以起朝著不靖之端。其轻君上蔑国法甚矣。古人所谓不塞不流。正谓此也。令庙堂参酌处置。以警后人事传教矣。近因柳淰事。三司论议纷纭。爻象不佳。臣等窃忧之。伏见备忘记。事之是非。罪之轻重。靡不洞察。臣等所见。亦何以异此。大槩柳永庆七年当国。专权植党。见非清议。固其宜矣。然于其时纲纪粗立。朝野粗安。亦未闻有贻祸士林之罪。而末梢颠沛。横罹酷祸。人所共怜。故反正之初。特为荡涤。复其官爵。人或有以复爵为过厚者。而惟其受祸最酷故。报施之道。不得不然。假令柄用之久。终未免后议。不至于累及曾孙。故柳淰之司马状元。三司清选。人无异议。则铨郞之拟。有何不可。籍曰扬历未久。遽拟极选。微欠慎重。而既有尽出铨郞之教。则其时事势诚有不得不尔。在前铨郞之拟。因有上教未及遍询外议。只与席上诸僚相议拟望者。亦非一二。而年少之人。过生疑讶。不从长官与诸僚之言。必行己见。比拟失伦。已涉不当。而其中一款语。极陈保合之不可。此则尤所未晓。搢绅辑睦。国家之福。特患不能。保合诚能。何善如之。而违背同队。独出意见。惟以坏了好意为快。可谓党之甚者也。因此辗转惹生。多少波澜。金振之避太厉声色。朴守文之避又违近规。玉堂之非斥固也。而事涉新例。语多失中。宪长镇定之论斥以模棱。谏长和平之举指谓乖当。至于金振之被斥太甚。不敢再避者。有何大段所失。而加之以情外之谤至此哉。责人违例而不觉其同归一窠。可胜叹哉。第念玉堂儒臣一时被罪。无论当否。实骇听闻。而发源滥觞。馀波滔天。驯致之势然也。锺自欲鸣。执莛而先之。其鸣也可禁乎。以此言之则今日之事。恐不可专咎玉堂。且违例过当之失彼此所同。则俱递职名。两解调停。方合镇定之道。此后如有不体圣意。更惹闹端者。则别为论罪。以惩后人。恐亦未晩。伏候上裁。

第五

[编辑]

启曰。监司久任之言。初发于筵臣启辞。自上有庙堂议处之命。而事系重大。臣等不敢轻易处置。迁延等待。以过半年。此非以筵臣之言为不可行。盖以系干沿革重事。思之不可不深。讲之不可不熟故也。大抵我国监司所管州县多者六七十。一年之内巡历未遍。而瓜限已满。虽有周,召之才。其何以责其成效乎。是故自前论治道者。皆以此为先。而宣祖朝辛丑年间。亦尝行之于三南矣。才经二三方伯之后。缘所任非人。三道监司不治之言。藉藉于一时。遂并与久任之规而罢之。即丁未年间也。不思择人。归罪于久任。其时议者无不窃叹。圣上即位之后。庙堂之上屡有此议。而未闻有建请行之者。实为大欠。今因筵臣之进言。复行宣祖之良法者。岂非治道之先务乎。窃念我八道监司内。两界则元有成规。京畿,江原道郡县无多。道里甚近。虽不久任亦可。海西虽小。西开直路。其任之重。无异平安道。三南及海西幷为久任。一依两界监司。则其于军民之政。必有着实之效。似闻海州公州皆以相避在应递中云。而全州府尹亦未及辞朝。如欲变通。此正其时。议者多言兵水使各兼守令。以除收布之弊。而责其久任之效。亦为便当云。而莫重之事。一时举行。亦涉难便。此则不妨徐议。故先以监司久任为请。以候睿裁。

第六

[编辑]

启曰。上年事定之后。外方束伍。姑以时存数内整顿。而阙额则待秋充定之意。曾已定夺行会矣。今年旱灾之惨。甚于兵祸。此时搜括闲丁。必有扰民骇散之患。臣等窃以为忧。近见外方疏章。多有以此为言者。为今之计。须先以安集饥民为务。束伍阙额充定一事。使之姑为停止。更待朝廷分付宜当。以此意。三南监兵使处移文何如。

第七

[编辑]

启曰。三南凶荒。近古所无。赈饥之策。须当早讲。而诸道各官元谷扫如。百尔思量。了无移粟之路。念及民事。不觉酸鼻。若使方伯守令尽心周旋。则其惠之及民者亦多矣。如橡实豆叶收采等事。不待劝勉。民自为之。守令但当宽其杂徭。令得自尽其力而已。各官官厅所收。虽有多少之差。若能节用预储。以为春来赈救之计。则虽未能遍及民间。而垂死顑颔之辈。可救顷刻之命。此乃仁人君子所宜用心处也。且草食之民例资盐藿。本道监司广设盐盆。优煮秋盐。除出营储。就所产官预为贸藿。而申饬有物力各官。亦令依此措备。以待明春分给。则今日救荒之计。此为切务。以此意下谕于三南监司。使之尽心举行宜当。且京畿江原道虽不至三南之大无。而明春饥荒亦似难免。两道监司处一体下谕何如。

第八

[编辑]

启曰。近来士大夫风习不美。半乡半京。乍来乍往。或一去之后久不还来。或出仕未久旋即呈告。朝才递职。夕已还乡。往来憧憧。贻弊不赀。在官日鲜。瘝旷亦多。此乃今日之痼弊也。在外之人不必拟望之教。出于圣上矫弊之至意。但朝廷用人。罔间内外。而注拟之际。唯才是视。若以京外区别。有所取舍。则苟充之患生。遗才之叹起矣。况今士夫乐于居乡。而以在京从宦为苦。一闻此令则归乡者益多。在京者益少。将何以备百官而成国家之貌样乎。至于受由出去之人。分其地之远近。察其职之闲剧。或递或否。非但头緖烦琐。难于举行。事系新创。有违法典。该曹所谓朝家命令即是成法。虽出于画一。犹恐奉行不公。况一样之事半行半废云者。诚有意见。臣等据此思惟。往在壬辰变乱之后。依墙壁立朝廷。满目灰烬之中。士大夫艰苦之状。有甚于今日。而百官咸聚于辇毂之下。奔走供职。罔敢怠忽。其时荐绅岂皆无病。亦岂无父母。而诚以人臣委质为臣之后。私情有不暇顾也。今之士大夫异于是。臣等窃为世道伤心焉。如欲激砺士风。矫革时弊。则莫如责以大义。惊动其心。宜令该曹行文各道。备将国家艰危之日。人臣分义所当竭力供职。退卧乡曲。自图安便。于义不可之意。明白措辞。除众所共知年老有病自前不仕者外。其馀无故之人。使各道监司知委上送。如是而犹且偃卧不来。则论以逋慢不敬之罪。在所不已。且五年一扫坟。三年二觐。载在法典。而受由之人。远道近道亦有程限。一依法典施行。毋或违越。京则小官之身病呈辞。政院绝勿捧入。外则台侍之臣病重未得上去之疏。监司勿为上送。然后庶可革纷纭辞递之弊矣。臣等区区之见如此。伏候睿裁。

第九

[编辑]

启曰。臣还自沈阳。行过两西。或因民人呈状。或因耳目闻见。不无可以采察区处之事。故敢为别纸条列以闻。令他大臣及本司堂上裁度可否。禀旨以处何如。

一。上年兵乱时。清北山城中独铁山山城人民。与清兵相战。杀获颇多。及事定后。他山城之民即为下城。与清人相杂为春耕。铁山之民自怀疑惧。清兵尽撤后始为下城。农节已晩。全废耕种。义州之民因清兵久留本境。其奔走之苦又非他官之比。废耕与铁山无异。以此之故。两官人民贫困特甚。专籍官谷以活其命。故一户所受还上。多者或至数百馀石。而今年又遭早霜之灾。许多官谷万无还偿之望。情理极为可矜。窃念内地之民非如边上之比。而朝廷因上年凶荒。或京中设赈恤厅。各官亦以米粟分赈。况此两邑之民。其不得下种。出于事势。非渠等之罪。赈恤之惠理宜先及。而道路遥远。朝廷耳目不及。本道监司亦以仰赖官谷。幸免塡壑之故。不为请粟于朝廷。所食官谷既多。自成难支之势。身有许多负债。顿无安业之念。若至涣散之后。则将并民与谷而皆失之。与其两失。无宁损谷而存民。且两官元谷实数。时存亦为不少。戊寅还上固不可不捧。丁丑还上则特为减半。而其减后应捧石数犹多者。许令渐次随力随捧。以保其生。幸甚。

一。上年兵乱时。诸处山城中。与清兵相战而获全者。铁山云岩城也。与清兵血战。所杀甚多。而兵少不敌。终不得保者。昌城之棠我城也。云岩力战之人理宜蒙赏。而因其时监司李袨身死。未蒙褒典。棠我守将昌城府使赵应立,朔州府使李詺立壮烈苦战之状。本道之人称之不已。平壤之宝山山城未有官兵。因监司洪命耇一时分付。江西县令李大纯,假判官姜绶,平壤人前正洪乃范等。召募儒生及民兵。终始固守。管饷财帛及近境人民。赖而得全。海西之瑞兴山城府使韩灏。尽率境内人民入守。清兵连三日环住城下。屡次耀胁而终不动。故瑞兴人民及官家杂物少无损失。而许多走回人作粥赈救。所活不啻累百。此两城虽无战功。而俱有可纪之绩。臣一路所闻如此。并令该道监司详查启闻以处之宜当。

一。黄海兵使入处正方山城。独判官留在本州。接应使命。而本州之政岐而为二。人民怨苦。官事无形。若不得及时变通。日后恐难收拾。本州之民皆愿兵使还驻旧城。山城差定别将。以为守护之地。其言固为有理。然此则有难遽议。而本州判官以文臣中有才局者别为择差。掌印临民。一如北青,镜城等处判官之例。则所补亦似不少。

一。海西之平山。关西之义州。皆为本道咽喉之地。此处不支则他处皆不支矣。平山屡经匪人。荡败已极。而今幸得人。一年之间。收拾颇多。与上年所见顿别。而义州之事极为可虑。本州临民听政等事则别无大段关涉。而接应使命。调发刷马。令人眼鼻不开。若非筋力强壮。耐苦奔走之人则决难堪任。且出林庆叶拮据收合。费心喣抚之馀。若欲遽更前辙。则民且骇视。而边上无恒产之辈。将不日而散。此时得人之难。实倍寻常。本道监司与道内物情。皆以为决非文臣所堪。臣与闵圣徽商量可合人。则圣徽之意专在金述,柳廷益。此若不可得则龙川府使李坦稍可云。臣欲具由启禀。而及到海西。闻府尹已为差出而中止矣。黄一皓虽有才智。恐欠缜密。于臣之见则金述似可而方在阃帅。黄一皓业已差出。试可无妨。而终不能无区区之虑。且本州人民未满数百。长立夫马之役。前者才还。后者继去。不得数日宁息。卜月以前则犹有海西农军。推移替劳。前头之事尤可为念。臣之愚意三南及江原道每年调出数百名。添防本州如顷年之例。则三南通左右道及江原道束伍之数。不止累千。就中抄择装束。轮回入送。不过七年一赴。不至大苦。而其有助本州则多矣。今日收拾本州之策。恐无出此。

一。两西一路各官。到今支保。实是望外之幸。前头若能择人除授。善为收合。则犹可支持度日。但官奴婢等在在单少。其馀存者皆已年老。而子息不蕃。似若时运所关。而亦有从前守令私情太胜。或称免贱免役。或逃徙他境。或作人畜妾。并未刷还。日销月铄。以至于此。臣之愚意一路各官中奴婢数少处。或以境内各司奴婢。或以僻邑官属。计数分给。永杜免贱免役之路。其应刷之类。刻督刷还为便。

一。一路各官中江阴一县最为残薄。不久将至溃散。臣之愚意。江阴移设于金郊。而牛峯亦为移设于金郊,平山彼此相距各三十里之间。除其官属负戴出接之劳。而无使江阴独当支应之弊。然后方可支过。然乱定未久。须待数年后为之。其前则江阴一县田税及其他贡赋杂役。并为全减。专责支应一事。似为便当。

一。直路守令善治者居多。然皆是武臣。营门将校之侵责。一路使客之贻弊。俱不得免。此则虽非己罪。民之受病一也。自今以后。沿路守令差出时。依平时例杂用文官荫官。无令专属武臣似为便当。

一。直路各官所系固重。而直路各驿尤为紧重。关西之大同。海西之金郊。皆当直路。而两驿时存马匹。比平时不能三分之一。顷日虽有湖南马匹分给之举。而所馀驿卒无多。不能喂养。虽欲更为添立。其势末由。两驿馆军日守。别择完护。多数充定。然后方可责马于两驿。馆军日守。非无充定之规。而缘察访风力不足。守令视为歇后。必居于正军充定之后。故其所定。莫非孱民。且是大段苦役。朝定暮逃。有名无实。自今以后。先定直路驿夫。然后次及正军。以为扶持驿路之地。似合今日事宜。此固监兵使所当别为留念处。而察访不得其人则终亦无益。臣见大同察访徐挺然。慈详勤谨。颇有收合之效。金郊察访辛应望到任日浅。亦似留心马政。但闻此两人各有八十偏母在于南中。恐不能久于其任。自今以后该曹除拜时。必择年少勤干无老亲者。使之专力驿政。以责成效为宜。高山一驿。在北路初面。故例以六品以上文官为之。而不得可合则往往以参下文官有才者除授。则西路两驿。亦何以异此。臣意参上如不得可合。则间间以参下有才者差遣。亦无不可。盖升迁则劝励倍他。年少则志气方锐。而参上则二年乃递。参下则三年乃迁。既有勤职之实。又有久任之效。如得其人。所补必不少。臣之此言。非欲必用参下官。盖欲广其门路。以收得人之效也。

一。顷日湖南马匹分送两西后。两西监司区处之方各异。关西则先计本马价直后。分给沿路各官愿受人。使之准价应役而仍为己物。民情甚便之。海西则给与愿受人。令一朔三立刷马之役。而其外则自为使用。民情亦便之。独平山一邑。被府使多方募集。有马人来住府境者百馀户。而又有湖南马四十馀匹分给本府。前来募集者不能专其利。颇有涣散之形。平山所受湖南马则许令准价卖与。以其木为刷价则其马既在本境。自应刷役。与官马无异。而募集人离散之弊自除矣。且湖南马给驿时。两道处置亦自不同。关西则计其驿卒中无马者一户各给一匹。故所分虽少而喂养无难。海西则不计驿夫多少。泛然分给。故一户所受或至三四匹。故驿卒以喂养为苦。此等事似当参商指挥。保无两道同异之难。似为便当。

宾厅启辞己卯

[编辑]

启曰。臣等曾以宫人拿问事。累日陈请。圣批以可疑人更为摘发为教。虽若未快于群情。或冀因此而发奸。退俟明命。为日亦久。至今寥寥。未有处分。国人之惑。到此滋甚。又何敢以烦渎为嫌而遂止不言乎。凡臣等之为此请者。非谓一宫姬侍尽与此谋。但以大内妖变。若是狼藉。则凡处殿下之宫中者。俱未免不谨内职之罪。倂被刑诛。未为过滥。况凶人情态。最难觉察。未必不在于亲近可信之中。而群居昵处。耳目相接。积日累月。机事易露。依俙闻睹之间。得其可疑之状者应不止于一二人。而权力所在则恐致反坐。证佐未明则难以轻发。初未即告则后更怀疑。揆诸理势。自应如此。今若倂付有司。一一按问。彼见必死之刑。宜有幸生之望。仍开首实之路。以示祝网之仁。则事端自露。玉石易分。罪人斯得。王法可行。如其终讳不言。是乃自就死地。夫身处宫中。而不谨侍奉。致有此变。与心知奸状而有所畏难。不肯直吐者。论以春秋大义。皆在应死之科。参酌处断。扫清宫闱。更选良家。充补女官。申严阍寺之守。永绝交私之迹。内外斩斩。恪遵厥职。奚但防患于一时。亦将垂福于来世。舍此不图。而一向依违。保养虺蜮。其为他日罔极之患。岂但止于咀咒一事而已哉。伏愿圣上。更加惕念。早赐兪音。以副臣等区区之望。

第二

[编辑]

启曰。即承圣批。以虽付有司。亦难区别。更思可据之端。勿为疏阔之论为教。此见圣上于臣等之言。固已察其情矣。而特虑有司治狱之难审。宫人尽拿之太过。思得可据之端。以为钩得凶人之地。能如是则可以刑罚无滥。而罪人斯得。岂不善哉。第念治狱之难。莫甚于咀咒。而内间之事。又非臣等耳目所可及。此所以只捋并拿之说。为今日消患之策者也。窃闻洪武皇帝时。宫中有儿尸。而不知某人所弃。遂将一宫之人。无问大小。屰为诛戮。若使当时有钩得罪人之路。则何至大行杀戮。致有滥刑之叹哉。盖以事既难明。而法又不可废故也。英雄之主一时处置。虽不可为后世之法。而至于今日宫闱之变。实非洪武之比。若无大段举措。则何以惩凶贼之心。而防后日之患乎。臣等窃闻诸闾巷。曩时宫人。多杂于左右使令之中。而亦或有已嫁之女还入宫中者。则其旧染之未除。怨气之阴结。势所难免。而经乱以后。宫禁内外之禁。颇不如前。若不一番痛洗。尽革奸滥之习。则因仍薰染。转相效习。后患终无穷矣。此臣等所以连日吁呼。以回天为期。无非出于爱君之诚。非敢以淫刑酷罚劝导君父者也。今承圣教。与在庭诸臣聚首相议。终不得别样善策。然念藏妖于寝褥则同时缝造之人皆可问。埋凶于灶堗则前后供爨之人皆可问。以至各处妖变。皆可问于平日服役典守之人。则以臣等意虑所及可据之端。似不出此。而又依昨日启辞定为首实免死之令。使知隐讳者必死。直告者必生。则按问之际。必有吐实之人。臣等愚见大槩如此。伏愿圣明。丞赐夬断。以副臣民之望。

第三

[编辑]

启曰。今日国事。尚忍言哉。所恃者圣德罔愆。春秋方富。或可图存万一。迓续景命。不幸宫闱之变。又出意虑之外。圣躬违豫。宸居屡移。罪人未得。危机潜伏。中外遑遑。大小惴惴。咸曰不有非常之举。终无绝根之理。臣等今日之请。实是举国公共之论。而殿下强拂群情。留难至此。乃以日久数少。并付未妥为教。将何以解国人之惑。慰臣民之望。而杜绝乱阶。肃清宫闱乎。凶秽之物。遍满四阙。则殿下其以为数少宫人之所能办乎。稔恶虽久。一时并发。则殿下能必其一二人之所为乎。设使逞凶之辈止于一二。而其布置彼此若是狼藉。则同处户庭之内。朝夕与居者。岂无几微情态得于耳目之所及者哉。假曰邈然无所与知。侍奉至尊。所职何事。而不谨扃𫔎。不谨扫洒。使穆清之所。污秽无馀地。情虽可恕。罪实难贷。并付有司。按验辨核。于义无疑。在法当然。而殿下不忍于目前取舍之际。罔念于萧墙呼吸之患。使凶魁窃笑。虺毒潜吹。酝酿祸胎。人人自危。而殿下方且藐然独处于群疑侧目之中。当断不断。徒致惊惧。此臣等所以沥血披肝。日再吁呼而不知止者也。至于移御之举。事势尤不可少缓。着地行凶之物。虽或掘去。而遍室邪秽之气。何能净扫。有形者已去。而无形者难容人力于其间。何可以旬月之修扫。复蹈既避之水火乎。伏愿圣明。廓回乾断。快从廷议。仍命有司。别择净地。刻日移御。以答群下之望。

备局启辞

[编辑]

启曰。大典吏典。六品以上官员仕满九百日。方许迁官。祖宗朝谨守此法。六曹郞厅佐郞三十朔方陞五品。正郞三十朔方陞四品。故职事无旷废之患。仕者无骤进之嫌。壬辰以后。事多苟简。此法遂废。然臣及仕宣庙末年。其时仕路之淆乱。岂至于今日之甚乎。臣尝慨然于此。前月二十五日朝讲时。语及户兵曹郞厅。因举祖宗朝正佐郞各三十朔之例。陈于榻前。上教曰。今亦如是为之可也。盖臣之所陈本意。通六曹为言。而记事者因其时有户兵曹郞厅说话。故举行条件。专以户兵郞厅久任为言者。误也。大典本意。六曹皆为重选。奚但户兵曹久任而止哉。且见再昨政目。户曹佐郞黄德柔除授本职未满十朔。遽陞正郞。臣问诸该曹堂上。答云闻其能举职。且陞授本曹正郞。与他迁官者不同。故如是拟望云。此亦不然。荫官郞僚已为极选。岂可以数朔勤仕之故。遽陞五品为正郞乎。然既有举职之名。且已拟望受点。不妨仍责成效。而后日除授。该曹不可不详察为之也。一郞官除拜。自是该曹循例注拟之事。非臣所敢与知。但念当此之时。如欲整顿颓纲。修举废政。则须以修明祖宗法典为主。榻前一言。意非偶然。而史官既误记于前。该曹又做错于后。事虽微细。所关亦重。自今以后。该曹注拟。另加详察。以副榻前下教之意为当。以此申明分付何如。

备局启辞壬午

[编辑]

启曰。本朝先寝穆,翼,度,桓四祖外。皆迷失其处。其说载于李穑所撰太祖大王先墓记中。至于太白山芦洞有穆祖考妣陵寝之言。未知根于何处。而粤自祖宗。迄于宣庙。盖常屡求而不已。事在三陟官誊录中。此诚我列圣无穷之遗恨也。圣上龙兴。孝理维新。奉先之道。一出至诚。第以先朝故臣。死亡略尽。后生新进。闻见未逮。无有以列圣故事仰闻于天听者。遂使祖宗朝世世勤求之意。未免久废。诚为可嘅。昨年李明汉为江原监司时。始承命往审。其所上芦洞图形。不似寻常之冢墓。在成庙朝盖已求得此地。议于大臣。只禁樵牧。不为封植。及宣庙朝监司郑澈请加封植。其时亦议大臣。且依成庙故事。盖终未敢保其真的也。三陟近境民间相传。以为成庙所得非真芦洞。芦洞实在黄池之上。而有人偸葬其中云。宣庙因三陟府使黄庭式上疏。一番大索。其后己丑庚寅。又连岁下教寻觅。盖成庙所得。既不敢保其真的。而又闻偸葬之言。则其在追远至情。固不得诿以民间讹传而莫之省也。圣朝昨年求索之举。实出继述祖宗之意。而所审之地。不过成庙所已得。而疑不敢决之处。则其不可遂止不求也明矣。朴之英之言。似出三陟民间所传之馀派。而语涉茫昧。人多疑讶。然虚实间既云自知其处。则姑依其言。一番试访。何害于事。其时台谏之论。至今犹有馀议。五六年前有一士人。逢岭南老僧雪英为名者。年八十馀。自言少时曾与寻墓之役。而求之未尽其道。至今追恨不已云。此僧存没。今不可知。试令该道寻问诸刹。倘或生存。可以得其详矣。盖自祖宗朝。寻墓一事。每委诸方伯。方伯之行。徒多厨传骚屑之弊。适增愚民惶惑之心。故求之愈勤。得之愈难。凡闾巷小民。动多忌讳。私问则以实相告。官询则反匿其情。今日之举。必如唐太宗私遣近臣。诱取兰亭之为然后方可得其实矣。窃念安东,三陟两官在于太白山之东西。而见任守令皆有识之人。诚以此事。专责两官。使之会同相议。合人协力。勿拘期限。务为方便闻见。如雪英。朴之英辈。并许参采。以广寻索之路。其他村翁巷老窃言是事者。无不以私探访。至诚以询之。多方而求之。则或不无万一之冀。虽使不得。亦无遗憾矣。目今国事艰虞。臣等之请。人必以为非时。而系干圣朝先寝。臣子情理。自不容已。且适当穷秋。木叶尽脱。新雪未降。登陟冈麓。此正其时。在座诸宰同然一辞。兹敢冒陈下情。伏候圣裁。

修史收议

[编辑]

臣所患风痰之症。日益沈痼。自冬至春。连以艾灸为事。瘢疮遍体。迄未断手。恒处密室。堇延残喘。稽谢累朔。坐积罪戾。朝家大小事。非所敢与。然圣上以史事为重。至下再问之命。在臣分义。亦何敢以病为辞而不为一言。窃念昏朝秽史。尚未厘正。诚为清朝大欠事。箚内所陈甚美意也。时事如此。边虞荒政之外。其他诚所未遑。而岁月荏苒。耆旧凋丧。先朝事迹。日就黯昧。若欲等待平泰之日。则又恐更无撰定之时。臣之愚意。只依箚中所陈。收拾野言家录及诸臣碑志状传。折衷笔削。成一家书。而其间虽有异同之论。不必偏有取舍。亦不必遽加雌黄。但具载实迹。藏之各处史库。令百世之后。有所考据。而定其是非。此则事无甚难。可无待设局而能为之。司马光承命撰资治通鉴也。官给笔札。容其在家撰述。未闻有设局置员之举。夫一人精力。编缉数千年事迹。而能为千古不刊之信史。况四十年间之事。耳目未远。记籍尚存者乎。李植闻见赡博。方秉一时文衡。今以此事专付李植。足以了断。何待多员。盖在家撰集则可除员役廪料之费。一人独当则自无推诿延拖之患。不过费该曹些少纸笔而事可完矣。若曰事贵详悉。合有参讨之员。则艺文馆官员自是李植僚属。而上下番外。无他职掌。可令与之同事。此则非如别置剩员之比。至于书役则槐院玉堂。皆李植所管。择其中能书之人。分手写完。恐或便当。臣久病垂死之中。精神昏昧。固知无足采者。既承下问。不敢不略陈所见。以候圣裁。

再议

[编辑]

臣之妄意。初以为先朝实录受诬已甚。不可不厘正。而设局撰集。同于史例。推诿延拖。糜费可虑。且不无惹生闹端之忧。李植前箚所陈收拾野言家录。折衷笔削。附藏史库云者。甚合今日事宜。故敢以专责一人之言。率尔陈达。今见箚辞。其不敢独当此事。亦是李植自处之当然也。窃见韩愈文集。载其所撰顺宗实录五卷。皆出韩愈之手。而其中又称令狐峘在史馆。修玄宗实录一百卷。撰代宗实录三十卷云。以此见之。可想唐朝修撰。亦皆专属一人。非特司马光。修纲目一事。可为援例而已。况今日所议。不过掇拾闾巷闻见。以补史文阙略。就令撰完。不过野史小说中稍备者而已。与史例自不同。恐非李植所当辞也。若以考阅使唤等事为难便。则该曹参酌定夺。以便集事。恐亦无所不可。臣非敢妄干朝议。姑陈所见。以俟睿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