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氏稽古略 (四库全书本)/卷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释氏稽古略 卷一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释氏稽古略卷一
  元 释觉岸 撰
  三皇
  太昊庖牺氏风姓以木徳王都宛丘上古之人捕逐禽兽食肉衣皮难以致之太昊教民作网罟以佃以渔豢养六畜且以牺牲享神祗故曰庖牺氏后世曰伏牺氏始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以龙纪官在位一百一十六年易曰伏牺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琴操曰伏牺作琴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通历曰伏牺作二十五弦之瑟以制婚姻之礼图经曰庖牺生陕西巩昌路㤗州成纪县母曰华胥禹贡雍州之域也晋宁路河中府霍州有伏牛台伏牺伏牛乘马之所女娲墓在焉淮西庐州有女娲古庙
  女娲氏 共工氏 大庭氏 柏皇氏 中皇氏栗陆氏 骊连氏 赫胥氏 尊卢氏 混沌氏
  昊英氏 朱襄氏 葛天氏 宋哲宗元祐五年阴康氏 无怀氏     二月诸葛深绍运图曰已上十五氏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

  社稷神风俗通曰共工氏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社神左传曰共工氏有子曰勾龙氏平水土故祀以社礼记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又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故祀以为稷蔡邕独断曰周弃播殖百谷以稷为百谷之长因以稷名其神弃周后稷也
  炎帝神农氏姜姓继伏牺氏王火徳都鲁时人茹草饮水食木实禽兽肉多疾病炎帝求可食之物教以火食时天雨粟乃教民播种五谷作陶冶斤斧耒耜锄鎒以垦草莽而五谷兴故曰神农氏又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以一人不足为养日中为市乃通有无以火纪官在位一百二十年桓谭新论曰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徳广雅曰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徴羽周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也
  帝承 帝临 帝明 帝宣  已上八帝皆神农帝厘 帝哀 帝榆 帝冈  氏合五百二十年末年诸侯相伐归之黄帝
  黄帝有熊氏公孙姓轩辕名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神农氏为天子诸侯相侵伐神农氏弗能征诸侯侵陵最强暴者惟蚩尤轩辕修徳治兵与炎帝氏战而胜之擒蚩尤于涿鹿杀之于是诸侯咸归轩辕推轩辕代神农氏为天子黄帝元年丁亥始立制度天下不顺者从而征
  之其土地东至于海西至于崆峒     南至于海北逐獯鬻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以兵师为营卫以云纪官有土徳之瑞举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鸿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帝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命容成造历命隶首作𥮅数命伶伦造律吕命车区占星气容成兼而总之为文章以表贵贱作舟车以济不通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八家为井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封禅之礼作咸池之乐远夷之国莫不入贡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休正妃二子一曰玄嚣一曰昌意皆得为诸侯黄帝崩人以为仙去帝在位一百一十年皇甫谧曰黄帝生陕西巩昌路秦州夀丘冢在宁州桥山  黄帝上升之地鼎湖蚩尤塜   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疋绛帛民名为蚩尤旗易干凿度曰昔燧人氏仰观斗极以定方名庖牺因之而画八卦黄帝受命使大挠造甲子容成次历数五行九宫之说自此而兴故说卦云阳数九者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阴二阳一则天有三焉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柔二刚一则地亦有三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义二仁一则人亦有三焉三三合九阴阳相包所以成万物

  指南车黄帝蚩尤战蚩尤为大雾军士皆迷黄帝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杀之有熊国今河南新郑是也
  五帝
  少皥金天氏巳姓黄帝子字青阳王金徳都穷桑有凤凰之瑞因之以鸟纪官在位八十四年夀终一百岁
  颛顼高阳氏昌意之子黄帝孙也以水徳都帝丘生八才子谓之八凯少昊氏之衰人民杂糅民匮于祀祭享无度帝平九黎之乱神人不杂无相侵渎作历以孟春为元故帝为历宗也土地东至蟠木西至流沙南至交趾北至幽陵  在位七十八年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地里志曰流沙在甘肃省甘州路郡名张掖
  帝喾高辛氏蟜极之子黄帝曽孙也王木徳都西亳帝生而神圣自言其名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恵而信取天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知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亊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生八才子谓之八元在位七十年夀终一百五岁崩葬今大名路开州秋山   子挚 立在位九年而不善禅于唐侯
  帝尧陶唐氏帝喾子摰之弟也摰立封尧为陶侯改封唐故曰陶唐氏伊祁姓也尧既受摰
  禅以火徳都平阳    茅茨不剪土阶三尺蓂荚生于庭蓂草也一日生一荚至十五日成十五荚十六日落一荚至三十日落而尽   更生更落帝自奉甚薄赋役甚寡是时有大风猰㺄 封豨  修蛇皆为民害帝乃使羿缴大风于青丘之泽  杀猰㺄断修蛇于洞庭擒封

  豨于桑林民乃恱洪水为灾四岳举鲧  治水九年弗成帝之子丹朱不肖求贤徳可以逊位者群臣举舜帝以二女妻舜历试诸艰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使之摄位又二十八年帝崩尧在位通舜摄共九十八年夀一百九十八岁尧作乐曰大章舜避尧之子丹朱于河南  天下朝觐讼狱者不归丹朱而归舜舜乃即天子位
  帝舜有虞氏曰重华称都君黄帝八代孙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康敬康敬生勾望勾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舜姚姓舜母死继母生象父母及象常欲杀舜舜
  尽孝弟之道事父母待其弟尤恭耕于历山 渔于雷泽 陶于河滨     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以二女妻之将逊以位舜举高阳氏高辛氏之子八虱八元凯主后土元布五教于四方尧于是使舜摄位帝鸿氏有不才子号曰浑沌驩兜也少皥氏有不才子号曰穷竒共工也颛顼氏有不才子号曰梼杌鲧也缙云氏有不才子号曰饕餮三苗也是谓四凶在于尧尧未能去舜皆投诸四裔举禹以治水舜摄尧位二十八年尧崩舜即天子位以土徳王
  都蒲阪    弹五弦琴歌南风察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正历数闰馀成岁作乐曰九韶苗民逆命敷文徳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来格子商均不肖舜荐禹子天使之代己位在位五十年南巡
  狩崩于苍梧之野       夀一百一十岁禹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之人不归商均而归禹禹遂即天子位国号夏

  瑞诞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感而生少皥 有星如虹感女枢而生颛顼 舜母感大虹而生舜
  少皥之前天下之号象其徳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若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
  宋神宗元丰三年秘书丞刘恕字道原著外纪曰六经惟春秋及易彖象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仲尼所作诗书仲尼所删定皆不称三皇五帝三王易下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继世更王而无三五之数或以包牺至舜为五帝孔子未尝道学者不可附会臆说也管子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徳者王谋得兵胜者霸孔颖达曰管子书或是后人所录非本书也庄子列子皆寓言诞妄秦汉学者宗其文词论议故竞称三皇五帝而不知古无其人仲尼未尝道也梁武帝以伏牺神农燧人为三皇黄帝少皥帝喾帝摰帝尧为五帝舜非三王亦非五帝与三王为四代其指不通历世纷纷莫知定论也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徳及帝繋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𩀌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徳帝繋姓章矣顾第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夏 帝禹 王启 太康 仲康 王相 少康王杼 王槐 王芒 王泄 不降 王扄
  王厪 孔甲 王皋王发 履癸

  帝禹姓姒氏黄帝之孙颛顼生鲧鲧生禹当尧之时洪水滔天尧命鲧治水无功殛之死舜摄位举禹续父业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之门不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  山行乘梮行相地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于是水害皆息九州攸同四隩可居尧于是锡禹玄圭告其成
  功及舜即位使禹为司空以宅百揆天锡洪范九畴彛伦攸叙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舜之子商均不肖舜荐禹于天使代己位舜崩天下之人不归商均而归禹禹即天子位国号夏以水徳都韩仍有虞以建寅月为岁首十寸为尺色尚黒牲用玄以黑为徽号作乐曰大夏夏大也言能大尧舜之徳也悬钟磬鼓铎鼗 以待四方之士曰教寡人以道者撃鼓谕以义者撃钟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撃磬有狱讼者揺鼗初舜分天下为十二州禹复为九州収天下美铜铸为九鼎以象九州昔黄帝作车少皥加牛奚仲加马禹命奚仲为车正建旌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级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禹任皋陶益以国政禹娶涂山氏女生子启禹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承唐虞之盛执玉帛者万国又会于会稽防风氏后至禹戮之有典则以贻子孙禹尝荐益于天七年禹崩在位九年夀一百岁益避位于箕山天下之人不归益而归启启乃即天子位神龟出洛今河东山西道怀孟路孟州之孟津周武王伐纣师会盟津者是也冀域涂山氏之国今淮西安丰路临濠府会稽今浙东南橇孟道越州绍兴路也并扬域禹崩于会稽其康云形如箕行泥上梮谓以铁为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上山不跌
  王启禹之子在位十年
  太康启子荒逸无度畋于洛水之表十旬弗归有穷后羿因民之困距之于河厥弟五人作歌以怨之在位三十年失国不得归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
  仲康太康弟羿立之微弱羲和湎酒政出于羿在位十四年
  王相仲康子为羿所逐失国居商丘     依同姓斟灌斟𬩽氏羿自立号有穷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代夏政不修民事淫于原兽弃贤不用信用伯明氏之䜛子寒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愚㺯其民娱羿于田羿趋田家众杀羿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死于穷门羿在位八年寒浞因羿室不改有穷之号生浇及豷浞使浇杀斟灌氏及斟𬩽氏㓕夏王相相后乃有仍国君之女方娠逃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浞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少康既长为仍牧正浇求之逃奔有虞为庖正虞君妻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  有众一旅  布徳收夏众有夏遗𦣞曰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馀民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使其臣女艾灭浇于过使其子季杼灭豷于戈有穷遂亡浞在位三十二年史记司马贞索隐曰左传魏庄子曰帝相既被篡杀中间经羿浞二氏盖三数十年而此记总不言之直云帝相崩少康立踈略之甚相在位二十八年
  少康帝相子灭浞还旧都复禹之迹夏道复兴民安在位二十二年
  少康封少子无馀于会稽号曰于越自后二十世周敬王时勾践称王与吴王战败吴于檇李
  复伐吴吴败越于夫椒勾践用臣范蠡大夫种等谋计周元王三年遂乃

  㓕吴越后为楚所并
  句践世家史记曰夏后帝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馀世至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元年吴王阖
  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袭撃吴师吴师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       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㤀越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勤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徳也争者事之未也阴谋逆徳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撃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

  故至于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      节事者以
  地         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噽贪可诱以利请行告之于是句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噽噽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噽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繋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犇翟齐小白犇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㤀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帛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逄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撃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徳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讣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母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噽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䜛子胥曰伍贠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贠彊谏巳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逄同共谋䜛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欲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𥬇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䜛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噽政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
  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

  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轾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   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早朝晏罢非为吴耶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
  曰王已属政于执事     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
  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蔵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䜛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勾践卒子王鼫与立又五世王无彊伐楚楚威王伐越杀王无彊

  王杼少康子在位十七年
  王槐杼子在位二十六年
  王芒槐子在位十八年索隐曰芒音亡邹诞生又音荒
  王泄芒子六夷服从始加爵命之制在位十七年
  王不降泄子在位五十九年
  王扄不降弟在位二十二年
  王厪扄子在位二十年
  王孔甲厪子不务修徳诸侯多叛在位三十二年
  王皋孔甲子在位十一年
  王发皋子在位十三年
  王履癸发子是为桀自孔甲以来诸侯多叛桀暴戾无道百姓患之伐有施氏娶其女妺喜宠之桀自恃天命指日曰日亡吾乃亡关龙逢黄图陈谏桀杀之汤使人哭之桀怒囚汤于夏䑓既而释之汤修徳诸侯畏服桀起九夷之师伐汤而九夷之师不至伊尹佐汤伐桀于鸣条   桀战不胜奔于三朡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而死在位五十一年夏氏亡
  右夏十七主合四百三十二年天下归商 史记注四百七十八年
  按周礼自尧已前未有郡县舜巡五岳始见州名尚书禹贡已来方陈州号春秋之时县大郡小以郡属于县汉高已来以县属郡典诰所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是也
  商 帝汤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大庚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廪辛 庚丁 武乙太丁 帝乙 受卒
  帝汤黄帝之后初帝喾次妃简狄见玄鸟堕卯取而吞之生契 契仕事唐虞为司徒教民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报丁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主壬生主癸主癸生天乙是为成汤为夏方伯葛伯不祀仇饷汤始征之是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因说汤伐夏以救民之事汤进伊尹于桀桀不能用伊尹复归汤桀之贤臣费昌亦归于汤汤出见张网四面汤为解其三面更其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入吾网汉南诸侯闻之曰汤徳及禽兽归之者四十馀国桀暴虐万姓伊尹相汤伐桀费昌为御战于鸣条  桀师败绩汤放桀于南巢诸侯大会汤退就诸侯之位曰天子惟有道者可以处之可以治之三让诸侯皆推汤于是即天子位以水徳
  都亳     除桀之邪虐以宽治民民喜远近归之改正朔夏之前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汤既革夏命乃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十二寸为尺色尚白牲用白以白为徽号服冔冠而缟衣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作乐曰大濩在位十三年崩寿一百岁太子太丁早卒次子外丙立

  外丙汤次子在位二年
  仲壬外丙弟在位四年
  太甲汤太子太丁之子既即位不明厥徳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桐宫  伊尹乃摄政当国以朝诸侯太甲居桐三年自怨自艾处仁迁义伊尹乃以冕服奉太甲复归于亳太甲増加修徳诸侯咸归保恵庶民不敢侮鳏寡号为太宗在位三十三年
  沃丁太甲子在位二十九年
  太庚沃丁弟在位二十五年
  小甲太庚子在位三十六年
  雍巳小甲弟商道寖衰诸侯或不至在位十四年
  太戊雍巳弟以伊陟为相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太戊问于伊陟陟曰妖不胜徳君之政其有阙欤太戊于是修先王之政明养老之礼早朝晏退问疾吊䘮三日祥桑枯死三年远方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有贤臣巫咸臣扈等共辅佐之商道复兴号称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仲丁太戊子亳都有河决之害迁于嚻 嚻音敖蓝夷为寇仲丁征之在位十三年 有仓曰敖仓汴梁路郑州鸿沟在焉
  外壬仲丁弟在位五年
  河亶甲外壬弟嚻有河决迁都 相河东山西道彰于相在位十年商复衰 徳路也古相州郡名相郡冀州之域大名路滑州内黄县有河亶甲所筑之城大名兖冀二州之域
  祖乙河亶甲之子相州河决迁都 耿今晋宁路河于耿商道复兴在位十九年 中府古蒲州也冀域
  祖辛祖乙子在位十六年
  沃甲祖辛弟在位二十年
  祖丁祖辛子在位三十二年
  南庚沃甲子在位二十九年
  阳甲南庚弟自仲丁以来子弟争立九世乱诸侯莫朝商复衰在位八年
  盘庚阳甲弟商道寖衰又有河决之害复迁于亳臣民怨迁盘庚作书告谕之行汤之政商道复兴在位二 改商十六年 曰殷
  小辛盘庚弟殷道又衰在位二十二年
  小乙小辛弟自为太子时备知民事艰难在位二十一年
  武丁小乙子居䘮三年不言梦上帝赉以良弼乃图其形求于天下得傅说于版筑之间命以为相政事修举三年蛮夷编发重译来朝者六国自是章服多用翟羽鬼方无道武丁伐之三年乃克殷道复兴号为高宗在位五十九年
  鬼契 丹也鲜卑 之遗种北狄之国号居黄水之南黄龙江之北在秦汉曰匈奴在隋唐曰突厥 汉书音义夏曰獯鬻商曰鬼方周曰𤞤狁
  祖庚武丁子在位十七年
  祖甲祖庚弟殷复衰在位十七年
  廪辛祖甲子在位六年
  庚丁祖甲次子在位二十三年
  武乙庚丁子时东夷寖盛分迁海岱在 迁都朝歌位五年猎于河渭之间被震崩  今山西卫辉路冀域
  太丁武乙子在位十四年时周公季伐戎羌克之太丁命公季为牧师 即周祖王季也帝乙太丁子殷益衰在位四十七年帝乙之妾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中衍季曰受徳纣也母为后纣尚幼帝乙及后欲立启为太子太史据法争之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乃立纣
  受辛纣也帝乙之子一名辛都朝歌汉曰殷都即牧野之墟     纣伐有苏氏获其女妲己嬖之惟其言是从比干谏之纣怒剖比干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将为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羮藜藿衣裋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高䑓广室称此以求天下不足矣远方珍怪之物舆马宫室之渐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纣以周侯昌及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进女于纣女以礼自闲纣不喜杀之醢九侯鄂侯争之倂杀鄂侯周侯闻之叹息崇侯虎因而譛
  昌于纣纣乃囚昌于羑里    闳夭散宜生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之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之九驷及珍怪竒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大说乃赦昌授昌曰西伯赐弓矢斧𨱆使西伯得征伐西伯行政善诸侯来归之昌受西伯之命凡九年卒又二年昌之子发会诸侯盟津伐纣纣战不胜入登鹿䑓之上衣珠玉自燔在位三十四年殷亡

  右商三十主合六百二十八年天下归周
  周 刘恕周外纪曰文武其先祖后稷名弃其母冇邰氏女曰姜原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说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避之不践徙置林中多人迁之又弃于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原以为神遂収养长之初因弃之故曰弃好耕农相地之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不窋立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周道之兴实由此始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羌弗立羌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立公叔祖卒子古
  公亶父立  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徳行义国人戴之獯鬻戎狄攻焉古公遂去豳渡
  漆水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     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归古公于岐下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其妃太姜生少子曰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任生子曰昌昌生有圣瑞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子季历立季历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王季卒子昌立定

  文王 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 共和宣王 幽王 平王 桓王 庄王 僖王惠王 襄王 顷王 匡王 定王 简王灵王 景王 敬王 元王 贞定王 考王威烈王 安王 烈王 显王 慎靓王 赧王
  文王姬姓昌名受殷命为西伯凡九年卒夀九十七岁高辛氏之后也伯夷叔齐者孤竹君之子让国不仕闻西伯善养老归焉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之徒皆归之吕望年八十馀钓渭水西伯猎载之归尊为太公虞芮争田质于西伯入境见耕者让畔行者让路惭而还以所争之田让而不取汉南诸侯闻而归者四十馀国西伯卒子发嗣位
  孤竹君之国今辽西之地周封箕子于朝鲜者是也隶辽阳省古肃慎地
  武王讳发西伯昌之子既嗣位以太公望为师以弟周公旦为辅召公奭毕公高皆左右东观 兵至于盟 津   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未也乃还师而归居二年纣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纣之兄微子乃抱其乐器而犇 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
  不可以不伐乃东伐纣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陈师牧野       纣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众倒戈无战心而溃纣乃登于鹿䑓之上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斩纣头悬大白之旗于时诸侯尊武王为天子己卯武王元年殷初定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纣之子武庚治殷命召公奭释箕子之囚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散鹿䑓之财发钜桥之栗以拯贫弱氓隶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飨祠于军乃罢兵西归武王追思先圣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  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封功臣谋士师尚父为首于营丘曰齐周公于曲阜曰鲁召公于蓟曰北燕毕公高于毕弟叔鲜于管 叔度于蔡叔振铎于曹叔武于郕叔处于霍康叔封卫耼季载皆少未封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改正朔以建子月为正月色尚赤服以冕王火徳以居镐武王问箕子以天道作洪范  封箕子于朝鲜  而不臣也馀各以次受封武王将营居于洛邑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偃干戈振兵释旅王二年有疾周公为坛告太王王季文王请代武王之死武王迁都于鄗文王之庙在酆武王作乐曰大武在位七年夀九十三初舜肇十二州以冀州南北广大分燕北地为幽州夏殷并幽为冀周襄王二十八平北燕伯朝晋称北燕盖有南燕故也尧之后其南燕乎北燕姬姓召公之后也南燕姞姓后稷妃家也
初殷纣命西伯昌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作邑于酆西伯命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至武王定天下巡狩述职陈诵诸侯之诗以观民风得周召二公之徳教尤纯属之太师分而国之曰周南国风召南国风周公作乐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文王时诗三十六篇周南十一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召南十二篇鹊巢采蘩草虫采𬞟行路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驺虞小雅八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大雅五篇棫朴思齐皇矣灵䑓旱麓武王时诗十篇召南二篇甘棠何彼秾矣小雅四篇鱼丽南陔白华华黍四篇时迈桓赉般
  帝舜之后虞幕裔孙阏父之子胡公满武王克殷以元女太姫妻之封诸陈赐姓妫氏妫荡是也国陈   自满五世至慎公年不可考慎公圉戍之子幽公立而后可纪二十四君合六百四十五年始武世元年己卯终敬王四十二年癸亥
  周共和元午共和十一年 宣王三十三年幽王关年 幽王五年幽公宁十四年 僖公孝元年 武公灵元年 夷公说元年 平公爕元年
  平王十七年平王二十七年桓王十四年桓王二十一年庄王五       年文公□元 年桓公鲍元 年厉公佗元年利公 曜庄公  楚宣公杵臼元
年襄王五  年襄王二十一午顷王六  年定王九 年灵王四年穆公款元 年共公朔元 年灵公平国元 年成公午元 年哀公弱元年景王十六 年敬王十五 年敬王十九 年敬王四十二年恵公吾元 年怀公柳元 年闵公越元 年陈为楚
  灭太公望生冀州其先出于神农氏尝为四岳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赐姓姜氏封于吕至太公
  望为文王武王师号尚父封于齐     都营丘武王命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上国自尚父七世至献公年不可考献公子武公立年始可纪始武王元年己卯至安王二十三年壬寅康公薨于海上国为田氏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王建降于秦通三十一主合七百四十四年国亡初陈敬仲十一世孙完周恵王五年奔齐以陈氏为田氏五世生桓子始大于齐又三世成子得齐政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相齐齐康公淫于酒色不听政安王十一年田和迁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安王十三年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十六年王命和为侯王十七年和薨子桓公午立王二十三年齐康公薨于海上无子田氏遂并齐而国之是岁桓公午亦薨子威王田  齐立田氏冒 齐入战国周共 和元年宣王四 年宣王十三 年宣王二十五 年宣王三十 四年武公寿 十年厉公无

  忌元年文公赤 元年成公说元 年庄公购元 年平王四十一 年桓王二 十三年庄王十 二年恵王十年 赐命襄王十年 僖公禄父 元年襄公诸
  儿元年桓公 小白元年  齐为侯伯  孝公昭元  年襄王二    十年匡王元 年匡王五年定 王九年简王 五年昭公潘元 年懿公商人
  灵王十九年 灵王二十五年 敬王三十一年 敬王三十二年 敬王三十六年庄公光元年景公杵臼元年孺子茶元年悼公阳生元年简公壬元年敬王四十年 贞定王十四年 威烈王二十二年 安王十一年田和 安王十三年平公骜元年 宣公积元年 康公贷元年 迁康公于海上 田和求为诸侯安王十六年王命 安王十七年 安王二十四年 显王三十七年 赧王二年田和为诸侯 桓公午元年 齐威王田齐元年 宣王辟疆元年 湣王地元年赧王三十二年 赧王五十一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襄王法章元年 王建元年 王建降秦国亡
  显王四十三年齐宣王以孟轲为上卿赧王十七年秦请齐孟尝君田文为相既而不用乃囚之得亡去赧王二十九年齐闵王既灭宋欲并二周为天子燕昭王谋伐齐诸侯害齐王之暴皆争合谋赧王三十一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伐齐齐师大败齐王走莒楚使淖齿弑之赧王三十二年齐亡臣王孙贾相与求闵王子法章立之是为襄王保莒三十六年齐田单火牛复齐始皇二十六年秦攻齐齐王建降秦迁建于共饿而死齐田氏一百八十二年合尚父之初封共九百二十六年
  周公旦文王子武王弟也佐武王克殷封于鲁都曲阜       周公留佐王其子伯禽就受封之国至献公之子慎公濞年世乃可纪始武王元年己卯终秦孝文王元年辛亥三十四君合八百七十三年楚考烈王灭之迁顷公为家人
  周共和元年 宣王十一年 宣王十三年 宣王二十二年 宣王三十三年慎公濞元年 武公敖元年 懿公戏元年 伯御自立 孝公称元年
  平王三年  平王四十九年 桓王九年 庄王四年  恵王十六年恵公弗皇元年 隐公息姑元年 桓公允元年 庄公同元年 闵公开元年恵王十八年 襄王二十六年 匡王五年 定王十七年 简王十四年僖公申元年 文公兴元年 宣公俀元年 成公黑肱元年 襄公午元年景王四年 敬王十一年 敬王二十六年 考王十一年 威烈王十七年昭公稠元年 定公宋元年 哀公蒋元年 元公嘉元年 穆公衍元年安王二十六年 显王十五年 显王二十四年 慎靓王五年 赧王十九年共公奋元年 康公屯元年 景公匽元年 平公旅元年 湣公贾元年赧公四十二年 秦孝文王元年倾公仇元年 国亡三桓
  北燕召公奭武王弟武王克殷封之于北  燕时自陜以西召公治之听讼治民各得其所公卒民怀之以其尝听事甘棠树下不敢伐作甘棠诗以美之召公下九世年不可考惠侯立而后可纪始武王元年己卯显王三十六
  年入战国周 共和元年 宣王二年宣王 二十八年  平王五年平王七年 恵侯元年 僖侯 元年 顷侯 元年 哀侯 元年郑侯元年平王 四十三年 桓王十年桓王 二十三年 庄王七年顷王 二年 穆侯元年 宣侯元年 桓侯元年 庄公元年襄公元年 定王六年定王 二十一年简 王十二年灵 王十八年灵王二十 四年 宣公 元年 昭公 元年 武公 元年 文公 元年懿公元年 景王元年 景王十年景 王十七年景王 二十二年敬王十 六年 恵公 元年 悼公 元年 共公 元年 平公 元年简公元年敬王 二十八年贞 定王五年贞定 王二十年 考王八年烈王 四年 献公 元年 孝公 元年 成公 元年 闵公 元年僖公元年 烈王七年 显王八年显王 三十四年显王 三十七年慎靓王元年 桓公元年 文公元 年文公卒 易王元年王哙元年 赧王四年赧王 三十六年赧王 四十四年赧王 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三年昭 王平元年 恵王元年武 成王元年 孝王元年王喜元年始皇帝二十
  五年国灭显王三十四年燕文公卒合七百九十年自后入战国也显王四十六年燕称王赧王三年燕王哙十年也哙以国让其相子之为王燕人攻子之国大乱齐王伐燕取子之醢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筑䑓置千金于䑓上以招延天下士郭隗始应之秦始皇二十五年秦虏燕王喜国灭燕入于战国凡一百六年合初封共八百九十
  六年叔度文王子武王封之使之相  武庚与管叔流言作乱周公相成王放叔度于郭邻其
  子胡率徳改行复       封于蔡自叔度五世至厉侯年不可考厉侯子武侯立而后可纪始武王元年己卯终贞定王二十二年甲午二十五君合六百七十六

  年楚恵王灭 之周共和 元年共和五 年宣王十 九年平王十年平王十二年 武侯二十 三年夷侯元年 僖侯所事元 年共侯与
  元年戴侯元年 平王二十 二年桓王 六年庄王 三年恵王       三年襄王七年 宣侯措父元年 桓侯封人元年 哀侯献舞元 年穆侯肸元年
庄侯甲午  元年匡王二 年定王十 六年景王三 年景王十六年景王二十四 年文侯申元 年景侯同元 年灵侯般元 年平侯庐元年悼侯东国 元年敬王二 年敬王三十年 贞定王十三年 贞定王十七年贞定王二十二 年昭侯甲元 年成侯朔元 年声侯产元 年元
  侯齐元年国亡初庄王十五年蔡哀侯为楚虏
  在楚九年而卒叔振铎文王子     武王封之于曹五世至孝伯年不可考孝伯之子夷伯立而后可纪始武王元年己卯终敬王三十三年甲寅二十五君合六百
  三十六年宋 景公灭之 周共和元 年共和八年宣 王三年宣王三十三年平王十 二年夷伯喜 二十四年幽 伯强元年戴 伯苏元年恵伯兕元年穆  公武元年平 王十五年 桓王十九年 惠王七年惠王十六年恵王二 十五年桓公终 生元年庄公 射姑元年僖 公夷元年昭公班元年 共公襄元年 顷王元年  定王十三年 简王九年灵王十八年景 王十八年文 公夀元年宣公 卢元年成公 负刍元年武公胜元年平公 顷元年景 王二十二年 敬王六年敬 王十一年敬王十五年敬 王十九年悼 公午元年声 公野元年隐 公通元年靖敬王三十三年国灭
  泰伯弟虞仲之后也初古公亶  父长子曰泰伯次曰虞仲少曰季  历季历生  昌昌生有圣瑞泰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是曰勾吴号为吴泰伯无子虞仲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逹生周章武王克殷求其后得周章时已君吴矣
  因封之于吴十三世至去齐年不可考去齐子夀梦立吴始大称王而后可纪

  始武王元年己卯终元王三年戊辰二十君六百五
  十年越勾践 灭之周简王 元年灵王十一 年灵王二 十五年景王元年景王  十九年夀  梦元年诸   樊元年馀 祭元年馀昧元年王  僚元年敬王六 年敬王二十五年元王 三年阖庐   光元年夫
  差元  年国  为越  灭夀  梦诸樊馀昧阖庐王僚夀梦第三子馀昧之子州于也号王僚専诸刺之夀梦有三子长曰诸樊次曰馀祭少曰
  成王馀昧阖庐诸樊之长子也诵武王子即位年十三周公居冢宰摄政元年丙戌管叔蔡叔霍叔皆文王子流言曰公将不利于孺子武庚从而同反周公作大诰奉王命以讨之二年周公居东讨管叔武庚诛之放蔡叔于郭邻降霍叔为庶人东土以宁六年周公作乐曰勺言能勺先王之道也又作乐曰武以象武王之武功也七年初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将营成周居于洛邑而未果至是成王如武王之志定鼎于郏鄏二月使召公先相宅三月周公至洛兴工营筑谓之王城是为东都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周公又营成周成王居洛王成王在位三十七年内七年周公摄政
  食货初虞夏商之世币金有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至是太公望乃立九府圜法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三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
  成王时雅颂五十篇小雅十篇常棣崇丘由庚南山有䑓菁菁者莪彤弓蓼萧湛露南有嘉鱼由仪大雅十三篇文王大明绵下武生民行苇文王有声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二十七篇清庙维清烈文天作我将执竞思文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载见有客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闵子小子昊天有成命维天之命潜雝武酌
  豳国风周公居东思公刘居豳忧念民事序己志豳国变风作七篇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䟦
  叔虞成王母弟王五年削桐叶为珪戏曰吾以此封若史佚请择日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周公成之遂封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都翼叔虞子爕改唐曰晋都平晋县至昭侯封文侯之弟成师于曲沃号桓叔至景公迁新田 谓曲沃为故绛晋自叔虞至厉
  侯福五世年不可考厉侯子靖侯立而后可纪始成王五年庚寅终安王二十六年乙巳三十八君合七百四十六年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三分其地曲沃桓叔生庄伯庄伯生武公继世为曲沃之君强盛常有灭晋之志惠王二年武公伐晋而灭之当是时天子之使适在晋故大夫为之请命于天子之使天子之使为之请命天子王使虢父命曲沃武公以一军为晋侯桓叔晋穆公之子也曲沃翼城二县隶绛州闻喜安邑二县隶解州皆属晋宁路即平阳路古晋州也冀州之域周   共和元年 共和二年 宣王六年宣  王十七年宣王 四十四年靖侯宜 臼十八年僖侯 司徒元年献 侯籍元年穆侯 费王元年殇叔元年  幽王二年平王 二十六年平王 三十二年平王 四十八年 桓王三年文 侯仇元年昭  侯伯元年孝  侯平元年鄂 侯郤元年哀侯光元年桓  王十一年桓 王十六年   恵王元年   襄王二年襄王十五年小 子侯元年  侯缗元年献公 诡诸元年恵公 夷吾元年怀公圉元年襄  王十六年襄王 二十五年襄王 三十二年  匡王六年 定王八年文公 重耳元年襄 公驩元年灵公 夷皋元年成公 黑臀元年景公据元年   简王六年简 王十四年灵 王十五年景 王十四年景王 二十一年厉公 夀曼元年悼 公周元年平 公彪元年昭 公夷元年顷公去疾元年  敬王九年 元王三年贞定 王十三年  考王四年威烈王七年定 公午元年出 公凿元年哀 公骄元年幽 公柳元年烈公止元年  安王十年安王 二十五年安王二十六年孝 公颀元年靖公 俱酒
  元年国灭晋有六卿曰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强而専权晋侯卑弱不能制贞定王十一年智氏与韩赵魏共灭范氏中行氏分其地贞定王十二年晋侯怒四卿之骄暴告齐鲁欲伐之四卿乃反攻公公奔齐死之是曰出公乃立哀公贞定王十三年智氏又约韩魏共伐赵三年不能克赵乃约韩魏反攻智
  伯灭其族三分智伯之地武王元年封殷纣之庶子武庚治殷既叛而诛之周公东归成王封殷帝乙之裔微子以代殷后国号宋用殷之礼乐于周为客而不臣国应天府自微子至厉公鲋年不可考厉公子僖公立而后可纪始成王二年丁亥终赧王二十九年乙八百三十九年
  周共和元年  共和十二年 宣王二十八年 宣王二十九年 平王六年  僖公举十八年 恵公覸元年 哀公九年   戴公元年  武公司空元年平王二十四年 平王四十三年 桓王元年 桓王十年  庄王六年宣公力元年  穆公和元年 殇公与夷元年 庄公冯元年 闵公捷元年庄王十五年 僖王元年   襄王二年  襄王十六年  襄王三十三年 㳺弑闵公自立 桓公御说元年 襄公变元年 成公王臣元年 昭公杵臼元年匡王二年   定王十九年 简王十一年 景王十四年 敬王四年文公鲍革元年 共公瑕元年 平公成元年 元公佐元年 景公头曼元年贞定王元年 威烈王二十三年 安王七年 烈王四年   显王四十一年昭公特元年 悼公购由元年 休公田元年 辟公辟兵元年 康王偃元年赧王二十九年国灭
  商颂五篇那祀成汤也烈祖祀中宗也玄鸟祀高宗也长发大禘也殷武祀高宗也严粲诗注曰微子为商之后故商之礼乐皆存于宋至七世传之戴公其间礼乐废坏亦非戴公之罪自戴公而上微子而下其所由来者渐矣有正考甫者得商颂之十二篇于周之太师宋之礼乐虽为废坏然正考甫得商颂于周之太师是商之礼乐虽失之于宋而得之于周也周用六代之乐乐章固常存之故得有商颂也然啇颂十二篇今乃有五篇盖
  删诗时又已亡其七矣周公既伐管蔡以殷民半封康叔于卫七世至顷侯年不可考顷侯子僖侯立而后可纪始成王二年丁亥终秦二世元年壬辰四十一主合九百单六年懿公时狄侵卫懿公出奔戴公立野处漕邑齐桓公攘夷狄城楚丘而封之卫文公徙居楚丘是以 卫国风木瓜 美齐桓公也 周共和元年宣 王十六年平王十四年 平王三十七 年桓王元年 僖侯十四年  武公和元桓王二年 桓王二十一年 庄王九年 恵王九年 恵王十七年宣公晋元年 恵公朔元年 惠公十二年 懿公赤元年 戴公申元年恵王十八年 襄王十八年 定王八年  定王十九年 简王十年文公毁元年 成公郑元年 穆公遬元年 定公臧元年 献公衎元年灵王十四年 景王二年  景王十一年 敬王二十八年 敬王四十年殇公秋元年 㐮公恶元年 灵公元元年 出公辄元年  庄公蒯瞆元年敬王四十三年 贞定王元年 贞定王十七年 考王十年 威烈王元年侯起元年   悼公黔元年 敬公弗元年 昭公纠元年 怀公亹元年威烈王十二年 烈王四年  显王八年  显王二十二年卫贬显王三十四年慎公颓元年 声公训元年  成侯速元年 白侯服属三晋 平侯元年显王四十五年由□君赧王三十三年 秦昭襄王五十五年 秦始皇十八年 秦二世元年灭之嗣君元年 怀君元年  元君元年 君角元年废角为庶人
  颛顼之后裔世居蛮荆为君长周初有鬻熊事文王成王时封其孙熊绎于楚姓芉 -- or 𦍋 ?氏  为楚子
  熊绎九世至熊延年不可考熊延子熊勇立而后可纪始

  成王至威烈王二十四年悼王立合七百十五年入战国赧王十六年秦伐楚劫怀王十八年怀王亡归秦追及之怀王薨于秦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完元年徙都夀春   秦昭襄王五十四年楚迁于钜阳楚自悼王元年至始皇二十四年得一百七十九年
  周共和元年 共和五年 宣王元年 宣王七年 宣王二十九年熊勇元年  熊严元年 熊霜元年 熊徇元年 熊咢元年宣王三十八年 平王八年   平王十四年  平王三十一年武王庄王八年若敖熊仪元年 霄敖熊坎元年 蚡冒熊眴元年 熊通始称王元年 文王熊赀元年恵王元年   恵王六年   襄王二十七年 顷王六年  定王十七年堵敖熊囏元年 成王熊恽元年 穆王商臣元年 庄王侣元年 共王审元年灵王十三年 景王元年  景王五年  景王十七年  敬王五年康王招元年 郏敖豪元年 灵王围元年 平王弃疾元年 昭王珍元年敬王三十一午 考王十年  威烈王十九年 威烈王二十四年 安王二十二年恵王章元年  简王中元年  声王当元年  悼王元年入战国 肃王臧元年
  烈王七年 显王三十年 显王四十一年 赧王十七年 赧王五十三年宣王元年 威王元年  怀王元年   襄王元年 考烈王完元年秦始皇十年 始皇二十年 始皇二十四年幽王元年 王负刍元年  国灭
  康王钊成王子修文武之业天下安宁刑措不用在位二十
  昭王六年瑕康王子王道微阙楚人不朝王乃南征国人以胶船乘王至中流胶液王及祭公皆溺死在位
  释迦牟尼佛五十一年按明教大师正宗记曰天地更始阎浮洲方有王者兴曰大人大人者没后王因之继作而不已古今殆不可胜数后世有王者曰大善生大善生出懿师摩懿师摩出忧罗陀忧罗陀出瞿罗瞿罗出尼浮罗尼浮罗出师子颊师子颊出净饭王然此七世皆王独懿师摩净饭号为圣王如来即出于净饭圣王者也始如来以往世会然灯佛于莲华大城然灯授之记曰汝后成佛如我号曰释迦牟尼更劫无数逮迦叶佛世廼以菩萨成道上生于睹史陀天应其补处号䕶明大士及其应运适至大士乃以迦毗罗国处阎浮提之中白净饭王真转轮族宜因之以生即捐天夀示乘白象从日中降神于其母摩𫆀夫人右胁而止及其将生摩即乃往国苑无忧木下其花方妍夫人欲取之举手圣子乃自其右胁而诞神龙㴻水以澡之地发金莲以承之圣子乃四方各踏七步以手上下指之曰四维上下惟我最尊王寻持之与谒天庙天像起为之致礼还宫大集贤者为其名之号曰萨婆悉逹稍长命师傅教以世书未几立为太子为娶太子已大洁清虽示同世娶而非有凡意以夙业縁乃而皆有所遇终以其老病死与沙门者感之而出家之意愈笃太子时年十九岁二月八夜乘马出自北门至檀特山小息林间遂释衣冠自以其所佩宝劔绝其须发誓曰愿共一切断此烦恼净居天化人以僧伽黎致太子因得法服服之进入其山嘉处弥楼宝山居其阿蓝伽蓝习不用处定三年复进欎头蓝处习非非想定三年进象头山杂外道辈为之苦行日食麻麦居六年以无心意无受行而外道亦化圣人乃自思之曰今此苦行非正解脱吾当受食而后成佛即沐浴于尼连河受牧牛氏女所献乳麋寻诣毕钵木下天帝化人撷瑞草以席其坐以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八日明星出时示廓然大悟乃成等正觉陞金刚座天帝师之请转法轮先是
  㤭陈如五人侍从于山中至此首与度之故入鹿野苑谈四谛法然因是而得道果者亦亿计遂独之摩竭提国化优楼迦叶弟兄三人时国主瓶沙王有竹林园施佛为精舍请如来馆之未几王舍城舍利弗目犍连皆从受化如来曰彼二来者当为我上足弟子于是度之初大迦叶入山习禅至是趣竹林精舍如来起迎谓众曰吾灭后而法被来世六万岁者此人之力也是时如来成道已六载矣后迎之还国以见父王父王大说因诏其族五百贵子从之出家及其还宫也其子罗㬋罗礼之持圣人之衣而告众曰此正如来也用是为母释其群疑其后以化期将近乃命摩诃迦叶曰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今付于汝汝当䕶持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偈已复谓大迦叶曰吾将金缕僧伽棃衣亦付于汝汝其转授补处慈氏佛埃其出世宜谨守之大迦叶敬奉佛敕世尊一旦往拘尸那城娑罗𩀱木之间欲般涅槃会纯陀长者恳献供养如来因之复大说法度须䟦陀罗右胁而卧泊然大寂内之金棺待大迦叶至而后三昧火燔然而焚烬已而舍利光烛天地天人神龙分而塔之又曰稽夫如来之生也当此周昭王九年甲寅之四月八日其出家也当昭王之二十七年壬申
  之二月八日其成道也当昭王三十三年之戊寅其灭度也当穆王三十六年壬申之二月十五日化已凡一千一十七年以汉孝明帝永平十年丁卯之岁而教被华夏呜呼如来示同世夀凡七十九岁以正法持世方四十九年化度有情其不可胜数若如来之生与灭及其出家成道或当周昭王穆王之年然自周武王至厉王皆无年数及宣王方有之旧谱乃曰昭王九年二十七年三十三年穆王之三十六年或者颇不以为然吾尝辨之故考太史公三代世表视其序曰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徳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以此验三代以前非实无年数盖太史公用孔子为尚书之志故不书其年乃作世表嵩又评曰其付法于大迦叶者其于何时必何以明之曰涅槃会之初知来告诸比丘曰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其明矣   正宗记又评曰宝林传灯二书皆书天竺诸祖入灭之时以合华夏周秦之岁甲然周自宣王以前未始有年又支竺相远数万馀里其人化灭或有更千馀岁其事𣺌茫隔越吾恐以重译比校未易得其实辄略其年数甲子且从而存其帝代耳唯释迦文佛菩提达磨至于中国六世之祖其入灭年甲稍可推校乃备书也
  传法正宗记者宋杭州佛日禅师契嵩之所作也师广西道藤州镡津李氏子母锺氏七岁出家事东山沙门十三得度十九游方下沅湘渉衡岳谒神鼎𬤇禅师𬤇与语竒之然无所契悟游𡊮筠间受记莂于洞山聦公遍参知识夜则顶戴观音像诵其号必满十万乃寝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能作原教十馀万言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宗韩排佛之说后居杭州灵隐永安兰若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辅教编上仁宗皇帝万言书经开封府缴进嘉祐七年三月十七日赐付传法院编次入蔵下诏褒宠赐号明教大师宰相韩琦大参欧阳修廷见而尊礼之欧曰不意僧中有此郎既东还栖永安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四日晨兴写偈曰后夜月初明吾今喜独行不学大梅老贪随鼯鼠声至中夜而化阇维不坏者五曰顶曰耳曰舌曰童真曰念数珠其顶骨出舍利红白晶㓗是月八日道俗合诸不坏者葬于故居永安兰若之左夀六十六岁僧腊五十三详见尚书屯田员外郎陈舜俞撰师行业纪师字仲灵号潜子法嗣洞山聦禅师聦嗣文殊真真嗣徳山密密嗣云门偃禅师
  释迦牟尼如来贤劫第四佛也

  五比丘者㤭陈如頞鞞䟦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颂曰頞鞞䟦提并俱利此三属在父之亲陈如十力母之亲初转法轮先度此
  迦叶弟兄三人者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也非大迦叶兼其徒侣一千人又度王舍城舍利弗目犍连兼其徒侣各一百人𫆀舍长者子等五十人是众随佛行住故经前列众称千二百五十人皆是也经存大数故略五人
  世尊拈华迦叶微𥬇出大梵王问佛决疑经云佛在灵鹫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蔵涅槃妙心分付迦叶详见宋神宗熙宁十年丞相王荆国公说
  结集法蔵见一祖迦叶下
  四谛法者苦集灭道也一苦谛别则二十五有緫则六道生死二集谛即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无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无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内惑名虽不同但见思耳三灭谛灭前苦集显偏真理因灭会真灭非真谛四道谛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道品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然四谛之中分世出世前二谛为世间因果苦果集因后二谛为出世间因果灭果道因且何故世出世前果后因盖声闻根钝知苦断集慕果修因是故然也
  穆王满昭王子在位五十五年夀终一百五岁徐夷作乱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偪分命东方诸侯徐子王之徐子嬴姓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得朱弓矢自以为得天瑞乃称偃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王正西巡狩乐而亡返闻徐子僭号乃命造父为御而归以救偃王之乱命楚伐徐徐子北走彭城   百姓随之者以万数穆王乃以赵城封造父其族由此为赵氏
  共王繄扈穆王子在位十年
  懿王囏共王子徙都槐里史记载王有诗 槐里今今无之盖逸诗也在位二十五年  陜西安西路兴平县雍域老子耼所葬之地
  齐太公五世哀公荒淫懿王使烹焉齐之变风风始作五篇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
  孝王辟方懿王弟时有诗今无之盖逸诗也王在位十五年
  西天一祖摩诃迦叶尊者摩竭陀国人也姓婆罗门其父号饮泽母号香志生而其体金色初名迦叶波此曰饮光盖取其体之金色光明照耀饮诸光明也恳父母求出家为沙门入山以杜多行自修会空中有告者曰佛已出世请往师之尊者趋于竹林精舍致礼勤敬如来乃分座命之坐时大众皆惊谓其何以与此如来知之乃说其夙缘以断群疑寻为之说法而尊者即座成道然其积修胜徳而智慧高远故如来尝曰我今所有大慈大悲四禅三昧无量功徳以自庄严而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一朝乃以正法付之嘱其相传无令断绝复授金缕袈裟命之转付弥勒及如来大般涅槃而尊者方在耆阇崛山是时地震光明照耀即以天眼知之乃谓众曰佛涅槃矣嗟乎正法眼灭世间空虚与其徒即趋拘尸那城即至𩀱木之间而如来既化内于金棺尊者大恸遂感如来足出于棺以慰其哀慕寻致旃檀白㲲以资其阇维既经七日迦叶告五百阿罗汉令诣十方集诸罗汉王舍城𩀱树间至中夏安居于十五日结集三蔵阇王日给千人饭食满足一夏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毘金刚舍利宜与人天为其福田吾等比丘当务结集以惠来世为其大明即以神通自昇须弥之顶而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槃得神通者当赴结集遂撃金钟其偈因钟声而普闻故应真罗汉皆会于毕钵罗岩唯阿难以漏未尽不得即预宿户外终夕思之及晓乃得正证遂扣户以告迦叶迦叶曰若然汝可以神通自户钥中入阿难如其言而至是时佥议三蔵者宜何为先迦叶曰宜先修多罗因谓诸圣曰此阿难比丘多闻緫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馀佛所赞叹聦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蔵大众默然迦叶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阿难闻言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陞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说某经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次命优婆𩀌以集毗尼蔵复命阿难集阿毘昙逹磨蔵他部命迦旃延己而迦叶尊者即入愿智三昧观其所集果无谬者然尊者处世方四十五年终以结集既毕而说法度人亦无量矣念是衰老宜入定于鸡足山以待弥勒故命阿难曰昔如来将般涅槃预以正法眼付嘱于我我将隐矣此复付汝汝善传持无使㫁绝乃说偈曰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阿难作礼奉命尊者入定于山当此周孝王之世也
  夷王爕孝王子觐礼不明王下堂而见诸侯荒服不朝命虢公帅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疋王在位十六年寿终六十岁
  卫康叔七世至顷侯政哀卫风始变诗一篇邶柏舟
  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帝利白饭王之子释迦如来之从弟也始名阿难陀此云庆喜亦名欢喜如来成道之夕生王之家大庆且喜以故名之投佛出家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以为緫持第一有大功徳受持法蔵如水传器乃命之以为侍者至是垂入涅槃至殑伽河又念先时所度弟子宜当来集须臾五百罗汉白空而下中有二罗汉一曰商那和修一曰未田底迦尊者知其皆大法器而命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蔵付大迦叶迦叶入定而付于我我今将灭用传汝等汝受吾教当听偈言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复谓商那和修曰汝善行化䕶持正法无令断绝谓末底迦曰昔佛记云灭度五百岁中当汝于罽宾国敷宣大法后宜往之以兴教化已而尊者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而灭分舍利一分奉忉利天一分奉娑竭罗龙宫一分奉毘舍𩀌王一分奉阿阇世王各起宝塔而供养之当此周夷王之世也十八变出文句 右胁出水 左胁出水补注章 左胁出火 右胁出火
  身上出水 身下出火 身下出水身上出火 履地如水 履水如地
  空没现地 地没现空 虚空中行虚空中住 虚空中坐 虚空中卧
  空现大身大复现小
  厉王胡夷王子暴虐万民弗忍后三十七年叛王出奔于彘周公召公二相以太子静尚幼乃相与和协共理国事称曰共和王崩于彘在位五十一年
  王之变雅始作大雅五篇民劳板荡抑桑柔陈风始变幽公二篇宛丘东门之枌桧风始变四篇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共和周公召公共理国亊至十四年王崩于彘太子静既长于召公之家二相共立之是为宣王释迦文佛舍利宝塔东天竺国阿育王碎七宝末造八万四千宝塔尽収西域及龙宫所蔵世尊舍利一一塔之命𫆀舍尊者舒指放光八万四千道令捷疾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遍娑婆界震旦国者一十九所至西晋武帝太康三年有刘萨诃者病死入冥见梵僧指往会稽育王塔处懴悔得甦出家名慧逹至会稽遍求不见偶一夜闻地下钟声即诚恳经三日忽从地涌宝塔高一尺四寸广七寸佛像悉具逹既见塔精勤礼懴广瞻瑞像今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佛舍利塔是也育王造塔之
  宣王时当此周厉王共和之世也静厉王子周公召公辅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王命召公伐平淮夷申伯仲山甫顺天下更失理喻徳教举遗士海内翕然向风诸侯复宗周周道中兴尹吉甫作诗小雅美之王在位四十六年宣王诗二十篇十四篇六月采𦬊车攻吉日鸿雁庭燎沔大雅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卫国风干无羊六篇云汉陈风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武公一篇秦风始变鄘柏舟厘公三篇衡
  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扬一篇车邻美秦仲也宣王二十二年
  封弟友于郑二十 二主四百   三十二年韩灭 之周宜王二 十二年平王元年平王 二十八年桓王 二十年庄王元 年桓公友元 年武公掘突元年庄公 寤生元年  厉公突元年昭 公忽元年  庄王三年惠王五年 襄王二十五 年定王二年 定王三年子 亹元年文公捷元年穆公兰 元年灵公  夷元年襄公 坚元年定  王二十一年简王二年简 王十四年灵 王七年景王 十六年悼公 费元年成公㫻元年僖  公恽元年简 公嘉元年定  公宁元年敬 王七年敬王二十年贞定 王七年定王 十五年威烈 王三年献公 虿元年声公威烈王四年 安王七年  烈王元年𦈡公骀元年 康公乙元年 为韩灭
  嬴姓其先出高阳氏颛帝裔孙女修子大业生柏翳曰大费佐禹平水土其后造父御穆王得
  幸封         于赵大费十九世生非子为孝王主马蕃息赐之邑号嬴秦为附庸至秦仲宣王授命作大夫始有车马礼乐之好秦仲之孙襄公值幽王为西戎所败平王东迁将兵救周有功平王元年赐之地始命为诸侯平王六年  秦文公都陇州赧王九年昭襄元年也三十君合五百六十三年昭

  襄王并周赧 王崩周共 和元年宣 王七年幽  王五年平王六年桓 王五年秦 仲四年庄 公元年襄  公元年文公元年宁公 元年桓王十七 年桓王二 十三年恵王 二年恵王十四年惠王 十八年出 子元年武 公元年宣 公元年成公元年穆公任好元 年襄王三 十二年匡  王五年定  王四年简王十年景王 九年康公罃 元年共公 和元年桓公 元年景公
  后元年哀公元 年敬王二十 二年敬王 三十年元王元年 贞定王二十七年考王  十三年恵  公元年悼公 元年厉公   共元年躁公元年怀公 元年威烈王二 年威烈王 十二年安王 二年安王十六年安王 十八年灵公元 年简公悼 子元年恵  公元年出公元年献公 元年显王 五年赐显王八 年显王三 十二年赧  王五年赧王九 年献公黼 黻之服孝公  元年恵文 王元年武王
  元年昭襄王元年显王十九年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方斛权衡丈尺显王三十年秦入战国显王四十五年秦惠文王改其国之十四年为元年赧王五十九年秦昭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襄王五十一年也并周迁九鼎摩突罗国人也亦名𫆀在胎六年而生梵语商诺迦此云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若圣降生则此草生于净洁之地和修生时瑞草斯应持法行化寻于吒利国得优波毱多以为给侍祖问之曰汝年㡬𫆀毱多曰我年十七祖曰汝身十七性十七𫆀多曰师发已白为发白𫆀心白𫆀祖曰我但发白非心白也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后三载遂为剃落授具至是付以正法偈曰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付法已隐于罽宾国南象白山中后于三昧中见弟子毱多有五百徒众常多懈慢乃往彼现龙奋迅三昧以调伏之而说偈曰通达非彼此至圣无长短汝除轻慢意疾得阿罗汉五百比丘依教奉行尊者乃现十八变火光三昧用焚其身毱多収舍利葬于梵迦罗山当此宣王之世也
  幽王宫涅宣王子嬖于褒姒信虢石父之谮废申后放太子宜臼于申以褒姒为后生子余王宠信褒姒西戎之兵杀王骊山下虏褒姒王在位十一年虢公立王子余国人不顺立未经年晋文侯杀余是曰携王诸侯即申国立故太子宜臼是曰平王
  幽王之诗小雅四十三篇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谷风蓼莪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锺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𫠆弁车牵青蝇宾之初筵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大雅二篇瞻卬召旻
  平王宜臼幽王子在位五十一年幽王既被害酆鄗逼近戎狄不可居乃东迁都于洛邑王室微弱号令不行政由方伯齐楚秦晋渐大
  平王桓王庄王诗通十篇贬为王国风平王六篇黍离君子于役君子扬扬扬之水中谷有蓷葛藟桓王三篇兔爰采葛大车庄王一篇丘中有麻卫风四篇淇澳绿衣考槃硕人郑风始变一篇缁衣唐风晋也七篇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秦风四篇驷驖美襄公也始受命为诸侯有佃狩园囿焉小戎蒹葭终南陈风僖公一篇墓门
  四祖优波毱多尊者吒利国人也姓首陀父善意年十七出家二十证果随方行化魔宫震动魔波旬俟尊者定密持璎珞縻于祖颈祖出定知魔所为乃以人狗蛇三尸化为华鬘酬奉波旬尸蛆臭秽波旬厌恶尽已神力不能去乃趋梵王求去尸秽梵王曰此十力弟子所作我不可释汝须归心尊者为说偈曰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是理波旬乃哀露懴悔尊者谓曰汝可口自唱言皈依三宝魔王合掌三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华鬘悉除波旬大喜作礼说偈曰稽首三昧尊十力圣才子我今愿回向勿令有劣弱作礼而去尊者每度一弟子以一筹置于石室其室纵丁八肘广十二肘充满其间以法付提多迦偈曰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踊身虚空作十八变却复本座跏趺而逝提多迦以室内筹用焚师躯收舍利建塔供养当此周平王之世也今住持以方丈曰筹室者取此
  十力是处非处力 知业力 三昧力 知根力知性力   至道力 宿命力 天眼力
  知欲力无漏力

  春秋鲁史也孔子作春秋始鲁隐公元年平王四十九年也孔子以平王为东周之始王隐公让国之贤君始起此者盖寓褒贬赏罚以正一王之法
  桓王林平王孙太子泄早世乃立在位二十三年初平王东迁晋郑夹辅诸侯宾从至是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乃伐郑师败王伤自是天子威令弱矣
  王国风三篇见平王下卫风州吁宣公惠公二十六篇竹竿伯兮有狐芄兰河广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䑓二子乘舟君子偕老墙有茨桑中鹑之奔奔魏风七篇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 邶鄘硕鼠 附卫
  庄王佗桓王子在位十五年
  王国风一篇见平王下齐风襄公六篇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驰猗嗟郑风六篇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又二篇褰裳溱洧
  五祖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人也未详其姓初名香众梵语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初香众从毱多尊者求出家毱多问之曰汝身出家心出家𫆀香众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毱多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毱多曰汝当大悟心自通逹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即为剃落受具足戒名之曰提多迦授以大法提多迦得法已行化至中印度其国有大仙者八千人其首曰弥遮迦帅众诣尊者而礼之遂求出家其徒仙众从之而俱求出家尊者受之须发自除袈裟著体尊者命遮迦曰昔如来以大法眼密付大迦叶展转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传持勿绝听吾偈曰通逹本心法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偈已尊者起身太虚作十八变用火光三昧而自焚之弥遮迦与众收其舍利建塔于班茶山供养之当此周庄王之世也
  厘王胡齐庄王子在位五年齐桓公始霸会诸侯为盟主用管仲为政号曰仲父四民不使杂处制国为二十一乡作内政而寄军令谨正盐䇲
  诗唐风武公二篇无衣有杕之杜郑风十一篇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丰东门之𫮃风雨出其东门子衿扬之水野有蔓草
  惠王阆厘王子在位二十五年初庄王爱少子子颓欲立为太子不克惠王二年秋边伯五大夫怨恵王召燕卫伐周王出奔温居于郑燕卫及诸大夫立颓为王四年郑伯虢公帅师伐王城杀子颓及五大夫奉恵王归周二十四年恵王崩襄王不敢发丧畏叔带也告难于齐二十五年诸侯谋王室既定而后发䘮
  诗唐风二篇葛生采苓郑风一篇清人曹风一篇蜉蝣卫风二篇定之方中载驰鲁颂鲁僖公在位三十三年至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颂四篇称僖公也𬳶有駜泮水閟宫史克鲁之史官也
  襄王郑惠王子在位三十三年初惠王少子叔带有宠恵后欲立之而不克至是叔带欲与戎狄伐
  周王知之将诛叔带叔带奔齐王元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           八年王以戎难告齐齐桓公使诸侯戍周襄王九年齐桓公卒王十七年狄人奉叔带伐周襄王奔郑狄人立叔带为王是时晋文公避骊姫之难始返国襄王告急于晋晋文公帅诸侯伐周而杀叔带奉襄王归周王赐文公为侯伯

  诗卫风文公三篇䗖𬟽相鼠干旄又一篇木瓜美齐桓公也陈风宣公二篇防有鹊巢月出秦风穆公一篇黄鸟康公四篇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也未详姓氏一日至北天竺国市中一人持酒器逆祖曰尊者何方而来欲往何所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曰识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曰尊者其识我否祖曰我即不识识即不我祖复谓之曰汝可自道姓氏其人遂说偈曰我今生此国复忆昔时日本姓颇罗堕名字婆须蜜祖摄受为其剃度以圆戒徳寻命之曰我方老迈将般涅槃如来正法眼蔵今以付汝汝当传之无使断绝听吾偈曰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偈已尊者即入狮子奋迅三昧腾身太虚高七多罗木却复本座化火自焚婆须蜜收灵骨舍利以七宝函贮之建塔置其上层供养当此周襄王之世也
  顷王壬臣襄王子在位六年
  诗曹风共公三篇侯人鸣鸠下泉陈风灵公二篇株林泽陂
  匡王班顷王子在位六年
  定王瑜顷王子在位二十一年
  老子姓李氏名聃字伯阳定王三年丁巳九月十四日生楚国陈郡苦县赖乡曲仁里聃之生也𥼶迦文佛入灭己三百四十六年矣简王四年己卯伯阳年二十三仕周为守蔵吏十三年迁柱下史自是五十四年不迁时人目为㬰隐敬王元年壬午老子年八十六岁去周与散关令尹喜西游流沙而死于扶风郡葬槐里
  七祖婆须蜜尊者北天竺国人也姓颇罗堕遇弥遮迦出家受法行化至迦摩罗国忽有智者来前称名佛陀难提今与尊者论义须蜜曰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陀难提以其义胜遂求度须蜜特命四果圣人为其授戒未㡬乃命之曰如来正法眼蔵今以付汝汝其传之慎无断绝听吾偈曰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已而须蜜起身作十八变乃入慈心三昧时梵王帝释及诸天众俱来作礼而说偈言贤劫众圣祖而当第七位尊者哀念我请为宣佛地须蜜从三昧起示众曰我所得法而非有故若识佛地离有无故语已还入三昧示涅槃相难提即于本座起七宝塔秘其全体当此周定王之世也
  列祖葬全身者始此
  简王夷定王子在位十四年
  灵王泄心简王子在位二十七年
  孔子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十一月庚子生鲁国陬邑昌平乡母颜氏祷于尼丘而生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之生也释迦文佛入灭四百年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孔子卒年七十三岁葬鲁曲阜
  景王贵灵王子在位二十五年王十八年太子圣卒王少子子朝王欲立之未果王崩周相单旗刘狄立王次子猛为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䘮职秩者以逐刘子刘子出奔单子奉子猛于庄宫子朝之徒夜使人取猛以归单子出奔子朝之徒奉王猛以追单子晋人帅师纳王猛于王城猛寻卒是曰悼王诸大夫奉王猛母弟丐为王是曰敬王子朝又见敬王下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迦摩罗国人也姓瞿昙氏顶有肉髻辨捷无碍初遇婆须蜜出家得道行化至提伽国度弟子伏驮蜜多付法偈曰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尔时尊者即现神变却复本座俨然寂灭众兴宝塔葬其全身当此周景王之世也
  敬王丐景王子在位四十四年王元年周大夫尹氏立子朝为王入王城王如刘王四年冬克巩逐王子朝王入于成周自是谓王城为西周成周为东周王十六年子朝之徒作乱王出奔于晋十七年晋侯帅师纳王王入于王城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提伽国人也姓毘舍罗八祖行化至毘舍罗家其父长者致礼问何所须祖曰我求侍者长者曰我有一子名伏驮蜜多年已五十口未曾言足不曾履祖曰如汝所说真吾弟子伏驮闻之遽起礼拜而说偈言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祖曰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伏驮闻偈已便行七步祖曰此子悲愿广大虑父母爱情难舍故不言不履耳长者遂舍令出家祖授以具戒仲以法眼既得法已行化至中印度授弟子胁尊者正法眼蔵偈曰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付法已即入灭尽三昧而般涅槃众以香油旃檀阇维収舍利建塔于那兰陀寺当此周敬王之世也
  元王仁敬王子在位七年
  贞定王介元王子在位二十八年崩子去疾立是为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即考王也
  辛卯十九年世尊入灭五百岁天竺国无著菩萨其弟天亲菩萨初尚小乘造小乘论五百部后契悟大乘复造大乘论五百部号千部论师
  十祖胁尊者中印度人也本名难生处胎六十年父长者香盖舍其出家执侍九祖未曾睡眠谓其胁不至席号胁尊者焉持化至华氏国憩一树下告众曰此地变金色当有圣人入会言讫地变金色有长者子富那夜奢合掌立前而说偈曰师坐金色地常说真实义回光而照我令入三摩地祖乃度之既具戒以如来大法眼蔵付之偈曰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付法已即现神变而入涅槃化火自焚四众各以衣裓盛舍利随处兴塔而供养当此周贞定王之世也
  考王嵬贞定王子也在位十五年崩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恵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是为东周君时东西周遂分治焉
  威烈王午考王子在位二十四年王二十三年九鼎震王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䖍为诸侯毕公高之后与周同姓毕万事晋献公灭魏因封万为魏大夫至桓子与赵韩共灭智伯三分其地至文侯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都安邑显王二十九年秦破魏师虏魏公子卭魏惠王恕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去
  安邑徙都大梁问威 烈王二十三 年安王十  六年烈王六年 显王三十五年慎靓王三年文 侯斯二十二 年武王击元 年恵王罃元年恵 王改称后元年安王元 年赧王二十年 赧王三十九 年秦始皇五 年始皇二十年始皇 二十 一年昭王元 年安厘王元年 景阂王增 元年
  王假元年国亡秦昭襄王五十二年魏举国听秦令始皇二十一年秦灭魏八
  君合一百七十九年与秦共祖蜚廉子恶来弟季胜五世孙造父事穆王至幽王时周大夫赵奄父之子叔带去周如晋事文公始建赵氏于晋又五世赵夙又七世简子鞅生襄子无恤与魏韩灭智伯襄子卒孙浣立浣子籍始受命为诸侯都邯郸赧王八年赵武灵王变胡服骑射备四境之难赧王十六年赵王自称主父赧王十七年赵惠文王元年封其弟胜为平原君赧王三十二年赵王得楚和氏璧共十一君合一百八十二年秦始皇
  二十五年秦灭之赵代王嘉悼襄王长        子幽穆王兄

  也秦既虏其赵君嘉 乃自立于 代寻为秦所 灭周威烈  王二十三年安王三年安    王十六年 烈王二年 显王二十年 烈侯籍六年武侯元年敬 侯元年成侯 种元年肃侯  元年显王四十 四年赧王十 七年赧王五 十年秦始皇帝 三年始皇十二 年武灵王元年 恵文王向元年孝成王丹元 年悼襄王偃元年幽穆王迁 元年始
  与周同姓曲沃庄伯之弟曰韩万其孙简为定伯生子舆事晋封曰韩武子三世韩献子厥始姓韩为晋卿自厥六世至康子与赵魏灭智伯自康子二世至䖍始受王命为诸侯国颕昌府周烈王元年韩灭   郑徙都之周显王四十六年韩称王赧王元年韩以太子质秦秦始皇十四年韩王纳地于秦请为藩臣始皇十七年秦灭韩共十一君
  合一百七十四年周 威烈王二 十三年安王 三年安王十六 年安王二十六年烈王  六年景侯䖍 元年烈王  取元年文   侯元年哀侯元年懿侯 元年显王十一 年显王三十七 年显王四 十六年赧王四年赧王  二十年昭  侯元年   宣恵元年韩  称王襄王仓元年僖王元 年赧王四十三 年秦始皇帝九年始皇十 七年桓恵   王元
  安王年王安元年国亡骄威烈王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子在位二十六年华氏国人也姓瞿昙氏父宝身既得法于胁尊者至波罗奈国有马鸣大士皈依求度祖告众曰此大士者昔为毘舍利国王其国有一类人如马裸露王运神通分身为蚕彼乃得衣后复生中印度马人感恋悲鸣因号马鸣是时大士以偈慰彼众曰我见汝无衣心生善保䕶示化于窠围当得诸济度既而祖谓大士曰如来记云吾灭度后六百年当有贤者马鸣于波罗奈国摧伏异道度人无量继吾传化今正是时即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蔵今付于汝听吾偈曰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付法已即现神变湛然圆
  烈王寂众兴宝塔以閟全
  显王扁烈王弟在位四十八年当是时邹人有孟轲者道既成出见魏恵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初孟子师孔子之孙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徳也此皆利之大也  宋丞相司马温国公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惟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之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显王三十二年孟轲为魏卿四十三年为齐上卿显王四十四年夏四月秦初称王四十六年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四十八年齐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君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之子曰文文倜傥饶智略宾客请靖郭君以文为嗣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即孟尝君也
  十二祖马鸣大士波罗奈国人也亦名功胜盖以其夙有功徳又以不作无作诸功徳最为殊胜故名马既受法已阐扬于华氏国有魔名迦毘摩罗眷属三千向祖作诸神变祖曰汝尽神力化性海得乎魔曰何谓性海祖曰性海者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兹发现迦毘摩罗闻言愈加间难知祖理胜遂发信心与徒三千俱求剃度祖乃召五百应真与授具戒大士因之乃大造论议寻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蔵今当付汝汝听偈言隐显即本法明暗原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付嘱已即入龙奋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轮相然后复本座示寂四众以真体閟之龙龛当此周显王之世也
  慎靓王定显王子在位六年
  赧王延慎靓王子在位五十九年周东西分理为诸侯所侵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也秦将军樛  伐韩伐赵赧王恐乃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无得通阳城秦使将军樛攻西周赧王入秦顿首尽献其邑三十六秦受其献归赧王于周是岁赧王崩右周三十六王合八百六十七年天下归秦十三祖迦毘摩罗大士华氏国人也未详其姓初为外道有大幻术徒侣三干通诸异论既得法于马鸣大士行化至西印度彼国太子名云自在请宫中供养祖不允太子曰城北大山有一石窟可住禅寂祖诺行数里逢一大蟒祖与授三皈依蟒脱去至石窟又北十里有大树䕃覆五百大龙其树王名龙树常为龙众说法迎祖曰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徳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龙树默念曰此师得决定性明道眼否是大圣继真乘否祖曰汝虽心语我已意知树闻悔谢求度祖即度之未几乃命之曰今以如来大法眼蔵付嘱于汝听吾偈曰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付法已即显神变化火焚身龙树収五色舍利建塔焉当此周赧 三皈依者皈依佛王之世也   皈依法皈依僧也
  秦 嬴姓水徳王都咸阳建国元起见周宣王下
  昭襄王 孝文王 庄襄王始皇帝 二世  子婴
  昭襄王则又名稷秦武王之母弟恵文王之子也立五十一年并周迁九鼎在位五十六年孝文王柱昭襄王子立三月薨
  庄襄王楚孝文王子在位四年元年东周君与诸侯谋伐秦秦使相国吕不韦帅师讨之东周灭封相国为文信侯
  始皇帝政庄襄王子嗣位二十六年并天下北筑长城又自以为徳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除谥法以谓下议上也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又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承运以水徳初齐威宣王时邹衍论著终始五徳之运齐人奏之始皇采用其说始改年朝贺皆以十月朔衣服旌旄节旗皆尚黒数以六为纪改腊为嘉平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曰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琊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収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书谓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有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侯生卢生相与亡去始皇怒使人廉问诸生相告引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三十七年冬十月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少子胡亥请从西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䑓在位三十七年夀五十岁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乃与丞相斯诈谋受诏立胡亥为太子归至咸阳始乃发䘮袭位九月葬始皇骊山下
  十四祖龙树大士西天竺国人也亦名龙胜得法后至南印度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法彼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睹之祖曰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彼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彼闻理胜悉回初心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并彼众等咸愿出家祖为剃落命诸圣与授具戒其国先有外道五千馀众作大幻术众皆宗仰祖悉化之令归三宝祖因之造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垂之于世不啻其千万偈悉皆方便开释正法以应其机宜于后乃命迦那提婆曰如来以大法眼付嘱迦叶乃至于我我今付汝聼吾偈曰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付法已入月轮三昧广现神变复就本座凝然禅寂迦那提婆与诸四众共建宝塔以葬焉当此秦始皇帝之世也
  二世胡亥始皇帝少子也元年秋阳城人陈胜 阳夏人吴广起兵淮西蕲州下相人项梁起兵于吴狄人田儋起兵于齐胜广诈称大楚胜自立为将军广为都尉入据陈陈中父老请立胜为楚王九月刘季兵起于沛是曰沛公天下豪杰皆起争应立六国后项梁者楚将项燕之子也项籍 梁兄之子二年赵高害李斯死二世以高为丞相沛公还攻丰㧞之项梁召诸别将会薛计事居鄛人范増年七十说梁立楚后求得楚怀王之孙曰心夏六月立心为楚王从民望也三年关东皆叛赵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谋易上更立王子婴乐乃将吏卒千馀人入望夷宫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丞相为天下诛足下麾其兵进二世乃自杀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乃立始皇故太子扶苏之子婴为秦王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子婴与其二子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恐群臣诛之佯以义立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来来则杀之已而果自来子婴遂刺杀赵高于斋宫三族其家子婴立在位四十六日十月沛公
  二世元年至㶚
  上子 婴 降壬 辰魏 王咎 赵王 武臣齐王田 儋楚隐王陈胜燕王  韩广    元年         元年元年元年
  二世二年汉丑
  年汉 灭之癸 巳魏 王豹元 年赵王歇元年 齐王田市元年夏六月项梁立楚韩王成元年汉 二年九月汉灭 之汉三年汉灭 之汉四年汉灭之二世三年怀王
  孙心为 楚王甲午汉元年韩王郑昌元
  子婴年汉三年汉灭之始皇太子扶苏之子立四十六日十月沛公至㶚上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
  右秦自昭襄王至子婴合五十年天下归汉
  西汉轵道 旁沛 公西 入咸 阳高 祖惠帝吕 后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昌邑
  王宣帝元帝

  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婴刘姓以火徳王都长安汉初用秦正以十月始用夏正建寅为正月汉五年天下既定娄敬戌陇西过洛阳因虞将军见上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宜都之上问群臣张良曰娄敬说是也即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赐姓刘
  高祖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在秦为泗上亭长送徒役骊山徒多道亡邦纵其囚自匿于沛秦二世元年沛父老立季为沛公萧何曹参等収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之秦二世三年十月先入关至㶚上秦子婴降居数日项羽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秦民大失望项羽阳尊楚怀
  王心为义帝都郴    分天下王诸将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   立沛公为汉王都
  南郑     三分关中王秦降将章邯等三人以距塞汉路汉王怒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谏之乃遂就国称汉元年以何为丞相次拜韩信大将引兵出袭雍雍王章邯战败走塞王欣翟  王翳皆降以其地为渭南河上上郡汉二年冬十月项王密使九江王栾布等击义帝杀之江中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王曰顺徳者昌逆徳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项羽无道放杀其主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䘮以告诸侯赵王陈馀遣兵助汉项王虽闻汉东欲遂破齐而后击汉汉王以故得率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伐楚遂入彭城项王闻之自以精兵三万人至彭城大破汉军围汉王三匝会大风折木发屋窈冥昼晦楚军大乱坏散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审食其从太公  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项王常置军中为质汉四年汉遣侯公说项王羽请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乃引兵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曰汉有天下大

  半楚兵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失弗击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王至
  固陵      十二月项王至垓  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遂溃围南出驰至乌江鸟江亭长舣船待项王𥬇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焉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

  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汉王即皇帝位于氾  水之阳  更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六年夏尊太公为太上皇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仓定章程
  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封功臣为列侯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
  蔵之宗庙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帝在位十二年五十三岁崩
  惠帝盈高祖太子在位七年夀二十四岁
  吕后讳雉姓吕氏惠帝母惠帝崩太后取后宫美人子为太子立之太后临朝称制四年少帝知而言之太后遂幽少帝未巷中立恒山王义为帝更名弘不称元年以太后制天下事故也至文帝立皆灭之于邸八年秋七月太后崩夀七十二吕禄吕产欲作乱太尉周勃等诛诸吕诸大臣相与阴谋使人召代王上天子玺符代王让者五遂乃即天子位
  文帝讳恒高祖第三子封代王陈平周勃既诛诸吕遣使迎王至长安即帝位十六年又后元七年在位共二十三年夀四十六崩帝除去肉刑务行宽大身衣弋绨帷帐无文绣治㶚陵 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铁为饰因山不起坟帝専务以徳化民海内殷富天下断狱数百㡬致刑措十五祖迦那提婆大士南天竺国人也姓毘舍罗谒龙树龙树先以满钵盛水置座前提婆以一针投之欣然契会既得法至迦毘罗国彼有长者曰梵摩净徳园树生耳如菌取而食之随取随长祖至其家长者问菌所自祖曰汝家曾供养一比丘道眼不明虚霑信施报为木菌乃说偈曰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汝年八十一其树不生耳长者年八十一树果不生菌长者舍第二子罗㬋罗多随祖出家祖度之至巴连弗城有诸外道掩抑佛法祖往化之有不从者发百千难问祖恣其无碍之辨一皆折之由是广造论议若百论之类是也胜事既集以法付罗㬋罗多偈曰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已而入奋𨑙三昧体放入光而趣寂灭众兴宝塔葬焉当此汉文帝之世也
  景帝启文帝太子即帝位七年又中元六年后元三年共十六年夀四十八帝以笞法五百三百太重乃更减笞法遵文帝之业移风易俗黎民淳厚周云成康汉称文景
  武帝彻景帝子在位五十四年夀终七十一罢黜百家表章以六经兴太学修郊祀定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帝雅好儒术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御史大夫赵绾请立明堂以朝诸侯荐其师申公时年八十馀以为大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巡狩改历服色帝招四方贤材
  之士庄助最先进     后得吴人朱买臣赵人吾丘夀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吴人枚皋济南终军并在左右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冬至命司马迁造汉太初历以寅为正月岁首色尚黄数用五然而行兵用武外开四夷至于榷酒酤筦盐鐡铸白金造皮币帝时始有年号自古帝王未有也即位初曰建元元年

  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汉
  太始  征和后元
  十六祖罗㬋罗多大士迦毘罗国人也行化至室罗筏城谓徒众曰此有圣者当绍祖位至金水河于石窟见僧伽难提安坐入定伺之三七日方从定起祖问曰汝身定𫆀心定𫆀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体常寂祖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无动静何物出入提曰言金动静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动静祖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往返徴诘难提豁然即求度脱祖以右手擎金钵举至梵宫取彼香饭大众有郤即命难提分座同食众复疑之意其师弟子混而无品祖知之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今与吾分座之者乃过去娑罗王如来也应物而降迹耳难提知众有慢乃曰佛灭度后人无至信正念轻微不信真如唯爱神力言讫以右手渐展入地至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会所大众见之即生钦慕悔过作礼于是祖命僧伽难提而付法眼偈曰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付法已安坐归寂四众建塔以秘全身当此前汉武帝之世也
  昭帝弗陵武帝子在位十三年夀二十二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太仆金日䃅左将军上官桀受武帝顾命遗诏辅政百姓充实举贤良文学议罢㩁酤始元元年遣王平等持节行郡国问民疾苦冤失职者
  始元  元凤元平
  十七祖僧伽难提大士室罗筏城实庄严王之子生而能言常赞佛事年七岁以偈告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父母许其在家出家复命沙门禅利多为之师积十九年舍离王宫入定金河大岩石窟又十年得法已行化至摩提国至山峯下见一童子持圆鉴直造祖前祖问汝㡬岁𫆀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𫆀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曰而得决了之祖曰汝手中者当何所表曰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彼父母闻其子语即舍令出家祖度之授具戒名之曰伽𫆀舍多他时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𫆀风鸣𫆀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即付法眼偈曰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祖付法已右手攀树而化众议奉全身塔于高原众力不能举即树下阇维収舍利起塔当此汉昭帝之世也
  昌邑王贺哀王之子武帝孙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群臣议立王王素狂纵六月受皇帝玺绶尊皇后曰皇太后帝每不受谏在位二十七日皇太后诏废之送昌邑邸迎立武帝曾孙病已于民间为昭帝嗣更名询
  宣帝询初名病已武帝戾太子据生史皇孙史皇孙生询武帝曾孙也即位年十八在位二十五年夀终四十二帝兴自民间知民疾苦自大将军霍光薨后始亲政事魏相丙吉为相黄霸龚遂等为太守信赏必罚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地节三年丞相韦贤以老病罢就第丞相致仕自贤始五凤四年大司农中丞耿夀昌奏置常平仓谷贱增价籴以利农谷贵减价粜民便之赐夀昌爵关内侯甘露三年上以四陲宾服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名姓惟霍光不名但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徳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凡十一人皆有功徳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名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穀梁春秋博士黄龙元年崩
  本始  地节  元康  神爵五凤  甘露  黄龙
  元帝奭宣帝子在位十六年夀四十三班彪赞曰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书史少而好儒及即位徴用儒生委之以政上牵制文义优㳺不断帝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竟宁元年五月崩
  初元  永光建昭  竟宁
  成帝骜元帝太子在位二十六年夀四十五建始元年封舅王崇为安成侯赐谭商立根逄时爵关内侯王氏専政五侯骄奢并作威福永始元年封王莽为新都侯绥和元年十一月大司马王根荐莽自代莽为大司马时年二十八莽折节散财交士以立名誉绥和二年三月帝崩
  建始  河平  阳朔  鸿嘉永始  元延  绥和
  十八祖伽耶舍多大士摩提国人也姓欎头蓝父天盖母方圣娠凡七日而诞童时持鉴出游遇难提得度行化至大月氐国至一婆罗门舍舍主鸠摩罗多年三十学梵志适见祖问曰是何徒众祖曰是佛弟子彼闻佛号心神竦然即时闭户祖良久扣其门罗多应曰此舍无人祖曰荅无者谁罗多闻语知是异人遽开门延接祖指其舍檐之下犬宿之处谓罗多曰汝父埋金于此今为犬以守之遂掘地采得金乃发宿命智投诚出家祖度之授具已祖以法眼付之偈曰有种有心地因缘得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祖付法已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化火自焚众以舍利起塔供养当此前汉成帝之世也
  哀帝欣元帝孙成帝弟定陶共王之子在位六年夀二十五帝屡诛大臣欲强主威王莽辞以病免帝崩无嗣元后召王莽为大司马迎中山王衎而立之
  建平元夀
  平帝衎元帝孙中山王箕之子在位五年即帝位年九岁太后临朝大司马王莽秉政元始元年赐莽号安汉公四年夏加安汉公为宰衡五年夏五月策命安汉公莽以九锡摄行天子事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诈作䇿请命于泰畤愿以身代蔵䇿金縢置于前殿敕诸公莫敢言丙午帝崩夀十四 九锡一车马 二衣服 三乐县四朱户 五纳陛 六虎贲七斧钺 八弓矢九秬鬯
  元始
  孺子婴宣帝玄孙年二岁立之有司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白石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太后怒而力不能沮莽如周公故事称摄皇帝吏民皆称臣礼仪皆如天子元年五月诏莽称假皇帝以居摄三年初始元年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以是冬十二月为明年正月商正也时孺子未即皇帝位玺蔵长乐宫及莽即帝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旨以胁太后太后出汉玺投之于地䇿命孺子婴为定安公
  右西汉十四君合二百十四年王莽⿱𫂁么 -- 篡
  新室王莽字巨卿元城人孝元皇后弟王曼之子既移汉祚封太皇太后王氏曰新室文母去汉号莽恃其诈慝烦民玩兵罪盈怨积天下怒之起兵诛莽汉兵推立刘玄为帝三辅豪杰共杀莽莽篡位十 三辅者京兆左四年 冯翊右扶风
  始建国  天鳯地皇
  更始刘姓玄名字圣公舂陵戴侯曾孙即位以刘秀为司隶校尉继立为萧王赤眉入关立刘盆子而更始亡更始在位二年后汉光武建武元年诏封玄为淮阳王
  刘盆子城阳景王章之后王莽末樊崇起兵于莒崇虑其众与莽军相乱皆朱其睂以相认破莽军更始二年以盆子为天子后汉建武三年降光武以盆子为赵王郎中因病失目
  癸未更始元年 梁王刘永据睢淮南王李宪据王莽灭   阳称帝元年 九城称帝元年
  甲申           成公孙述据成都宁塑隗嚣据更始二年 刘永二年 李宪二年 称帝龙兴元年 秦州乙酉东汉光武建武元年 刘永三年 李宪三年 龙兴二年
  刘永梁王刘永据睢阳称帝东汉光武建武四年戊子刘纡元年次年己丑汉灭之
  李宪淮南王李宪据九城称帝至庚寅光武建武六年汉灭之
  公孙述据成都称帝始甲申终于丙申建武十二年汉灭之
  隗嚣宁朔王隗嚣公孙述立之据秦州始甲申终甲午汉建武十年隗纯元年光武灭之卢芳据安定   号汉称帝始乙酉年曰元年东汉建武十六年降于光武
  彭宠渔阳守据檀蓟二州称燕王始建武丁亥终建武五年己丑光武灭之
  张步齐王东汉建武三年丁亥刘永立之建武五年己丑光武灭之
  右新室更始合一十六年复为东汉
  十九祖鸠摩罗多大士大月氏国婆罗门子既得法眼至中天竺国有大士名阇夜多问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宝而常萦疾瘵凡所营作皆不如意而我邻家久为旃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祖曰何足疑乎且善恶之报有三时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夀逆吉义凶便谓无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通毫厘靡忒纵经百千万劫亦不磨灭佛说业通三世者盖以前世所作善业而报在此生此生苟为不善则报在来世故人有此生虽为善而不得其福者前恶之报胜也今世虽作恶而不受其殃者前善之胜也苟以今生非得福报复务为恶而来世益堕恶趣也苟以此生得其福报复务为善而来世益得善趣也又前世为善其徳方半而改志为恶及此生也先福而后祸此生为恶其事方半而变行为善及来世也先祸而后福今汝父与汝之邻其善恶之报不以类至盖先业而致然也岂可以一世求之𫆀时阇夜多闻是语已顿释所疑祖曰汝虽以信三业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知梦幻阇夜多承言领旨即发宿慧恳求出家既受具祖曰汝当绍行化迹乃付法眼偈曰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又云此是妙音如来见性清净之句汝宜传布后学言讫即于座上以指爪𠢐面如红莲华出大光明照耀四众而入寂灭阇夜多起塔供养当此王莽新室之世也
  东汉都洛阳今 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殇帝河南府路 安帝 北乡侯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献帝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人汉景帝七世孙长沙定王发之后南顿令刘钦之子癸未更始元年为偏将军行大司马事甲申更始二年立之为萧王击铜马贼关西号为铜马帝初
  光武兵起绿林山         乙酉诸将议上尊号帝不许者三四军行到南平棘诸将复固请之耿纯进曰不正号位士大夫望绝散去难可复合行至鄗  乃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大赦帝在位三十三年夀六十二岁崩帝以仁厚之徳济英雄之志即位十六年而天下为一精勤为治保全功臣尊尚儒术百姓又安幸太学修文教非警急不言军旅聘隐逸以为不宾之臣

  建武中元
  世尊释迦文佛入灭至建武二十七年得一千载矣
  显宗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帝遵建武法度后妃之家不使与政临幸辟雍养三老五更至于羽林之士悉通孝经文教为盛法令分明永平三年图画中兴功臣列二十八将于南宫云䑓乂益以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独马援以椒房之亲不与马永平四年东平王苍来朝帝问居家何者最乐对曰为善最乐帝叹曰此言甚大可以保国二十八将者邓禹为首次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宼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祐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
  永平
  佛教流通东土之始永平七年帝梦金人长大项有日光飞至殿廷旦问群臣太学闻人傅毅奏曰周昭王时西域有佛出世其形长一丈六尺而黄金色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博士王遵推周书异记佐之帝遂遣中郎蔡愔博士秦景等一十八人往西域求佛法蔡愔等至天竺邻境月氏国遇梵僧摄摩腾竺法兰二人奉佛经像来震旦  遂同东还   摩腾入阙献经像帝大恱馆于鸿胪寺兰亦问行而后至帝于城西雍门外别立一寺腾兰居之以白马驮经而来遂名白马寺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费叔牙褚善信等忌之斥言虚伪腾兰白于帝曰吾佛出世间法水火不能坏请与方士验之帝敕叔牙等尽出所有竒经秘诀与沙门所持来经像就焚之正月十五日火作而沙门诸经完然不烬方士稽首钦服帝益异之由是腾兰习汉言久之译四十二章经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蔵佛本行等五经帝尝幸其寺腾兰进曰寺东何馆帝曰昔有阜无因而起夷之复然夜有光怪民呼为圣冢因祀之疑洛阳神也腾曰按天竺金蔵诠所志阿育王蔵如来舍利于天下凡八万四千所今支那震旦境中十有九处此其一也帝大惊即日驾幸圣冢而腾兰随往拜起忽有圆光现冢上三身现光中侍卫呼万岁帝喜曰不遇二大士安知上圣遗祐哉诏塔其上受制度于腾兰塔成九层高二百尺明年光又现有金色手出塔顶尺许如琉璃中见天香郁然帝驾幸拜瞻光随步武旋绕自午及申而灭于时皇弟楚王英喜为浮图斋戒尝奉缣赎谴帝还
  之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永平十六年摄摩腾示寂竺法兰自译经五部凡十三卷帝在位十八年夀四十八岁永平十八年八月帝崩

  二十祖阇夜多大士中天竺国人也既得法行化至罗阅城彼有辨论之师婆修盘头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祖欲度之言以激之盘头发无漏智忆念七劫前生安乐国年垂老行当证果见大光明菩萨以策杖靠壁礼拜菩萨不知䇿杖倚地画壁佛面成大我慢遂失二果今获见师愿垂慈诲祖即告曰汝久植徳本当继吾宗听吾偈曰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祖付法已倒立而寂阇维舍利建塔当此后汉明帝之世也
  肃宗章帝烜明帝太子务从宽厚除惨酷之科深元元之爱著胎养之令尽心孝道平徭简赋人赖其庆在位十三年夀三十三元和二年春正月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𥮅三岁今诸怀𡜟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𥮅一岁著以为令乙丑帝耕于定陶进幸鲁祠孔子于阙里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二人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徳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𥬇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拜僖郎中
  建初  元和章和
  和帝肇章帝第四子在位十七年夀二十七窦太后临朝以兄宪为侍中永元四年窦氏父子兄弟充满朝廷専权帝以中常侍郑众定议诛宪宦官用权自此而始
  永元元兴
  殇帝隆和帝少子元兴元年十二月生始百日和帝崩帝即位邓太后临朝邓隲为车骑将军改元延平八月帝崩太后迎清河王庆之子祐为和帝嗣即皇帝位
  延平
  恭宗安帝祐在位十九年太后临朝建光元年三月皇太后邓氏崩凡邓氏皆免官归故里隲自杀帝始亲政事宦者江京樊丰等及乳母王圣与阎后妄造虚无构䜛太子九月废皇太子保为济阴王延光四年三月帝崩夀三十二岁
  永初  元初  永宁建光  延光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大士罗阅国人也姓毘舍佉父光盖母严一年十一礼光度罗汉出家受戒寻遇□夜多大士激发大慧乃得付法行化至那提国彼国王名当自在王有次子名摩拏罗王舍出家祖曰善哉大王能舍其子即与受具付法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逹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祖付法已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众瞻仰䖍请复座跏趺而逝茶毘得舍利建塔当此后汉安帝之世也
  北乡侯懿济北惠王之子延光四年三月安帝后阎氏立之后临朝十月北乡侯薨十一月中常侍孙程王康等十九人斩江京等迎济阴王保即皇帝位时年十二
  顺帝保安帝太子既即位遣侍御史持节収阎显及其弟耀晏诛之迁太后离宫封孙程等皆为列侯是为十九侯立皇后梁氏在位十九年夀三十岁
  永建  阳嘉  永和汉安  建康
  正一道教永和六年四川西道成都路崇庆州鹤鸣山有士曰张道陵自号天师造符水醮箓之术著道书二十四卷百姓求其道咸归焉道陵死传之子衡衡死传之子鲁盛行于世道家醮祷宗此而始传嗣及今天下宗仰是曰正一教焉
  冲帝炳顺帝子建康元年八月即帝位太后梁氏临朝永嘉元年正月崩在位一年夀三岁
  永嘉

  质帝缵章帝玄孙初冲帝崩梁太后徴清河王蒜及渤海孝王鸿之子缵皆至京师清河王年二十馀为人严重动止有法太尉李固欲立之大将军梁冀不从与太后谋罢蒜归国立帝年八岁帝聦慧目冀曰此䟦扈将军也冀恶之夏六月冀使左右置毒煮饼进之帝苦烦甚崩在位一年夀九岁本初
  桓帝志章帝曾孙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立皇后梁氏太后之妹也帝在位二十一年夀三十六和平元年正月太后诏归政于帝二月太后崩延熹二年梁冀秉政㡬二十年威行内外天子拱手帝不平呼中常侍单超徐璜黄门令贝瑗  小黄门史左悺唐衡定议诛冀悉収梁氏百姓莫不称庆封单超徐璜等五人为县侯世谓之五侯也
  建和  和平  元嘉  永兴永夀  延熹  永康
  建和二年西域月氏国沙门支娄迦䜟亦名支䜟至洛阳译佛经凡二十一部计六十三卷永兴二年帝铸黄金浮图老子像覆以百宝盖宫中身奉祀之世人以金银作佛像自此而始也

  二十二祖摩拏罗大士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年三十遇婆修大士出家传法至西印度彼国王名得度瞿昙种族于佛乘勤行精进一日行道处见一小塔高一尺四寸其色青玄众莫能举王即大会梵行禅观咒术三众问塔所因众莫能辨祖谓王曰此塔阿育王所造佛舍利塔也四面示相前则尸毘王割股饲鹰救鸽后则慈力王剜身然灯左则萨埵太子投崖饲虎右则月光王捐舍宝首四面皆是释迦世尊宿世修道之迹今王有缘故出现耳言已举之王说即传位太子投祖出家是为得度比丘祖乃往月氏国受彼王宝印井尊者鹤勒那供养鹤勒那问祖曰我有何缘鹤众随我祖曰汝昔尝为比丘赴会龙宫汝弟子众咸欲随从汝观五百众中无有一人堪受妙供时诸子曰师常说法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今既不然何圣之有时汝即令其众赴会是诸弟子福薄徳微堕于羽族然已五劫今乃转受鹤身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脱祖曰我有无上法宝汝当听受化未来际而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时诸鹤众闻偈飞鸣而去祖跏趺寂然奄化鹤勒那与宝印王阇维之敛舍利起塔供养当此后汉桓帝之世也

  灵帝宏章帝玄孙河间孝王曾孙也年十二窦太后立之陈蕃有力焉帝乳母赵娆 及诸女尚书中常侍曹节王甫等谄事太后浊乱四方帝在位二十二年夀三十四岁
  建宁  熹平光和  中平
  光和三年帝遣中使洛阳佛塔寺饭诸沙门悬缯烧香散华然灯
  江淮寺塔之始安息国沙门安清字世高本世子当嗣位让之叔父出家桓帝建和二年至洛阳译佛经二十九部凡一百七十六卷至是建宁四年因附舟浮游至庐山䢼 亭庙神灵甚能分风送往来之舟会舣舟奉牲请福神降语曰舟有沙门可与来高至神曰吾昔与子俱出家学道吾好施然而多嗔报形极丑家此湖千里皆所辖旦夕且死必入地狱我有缣段绢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我生善处因泣下高许之高徐曰能出形相劳苦乎神曰形恶奈何高曰第出之于是出其首帐中盖巨蟒也悲泪如雨高取绢物至豫章为建大安寺乃江淮寺塔之始也神报之曰生善处己后人于山西泽中见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县有大蛇村是也
  中平元年黄巾贼灭初钜鹿  人张角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咒符水以疗疾病众共神之角弟子周游四方十馀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凡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人角弟子唐周上书告之有诏逐捕角等角敕诸方俱起皆著黄巾以为标帜故时人谓之黄巾贼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发天下精兵遣中郎将卢植讨之垂当拔之宦官诬植诏皇甫嵩讨角嵩与角弟梁战大破之斩梁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尸传首京师
  少帝辨灵帝子中平六年四月灵帝崩帝即位年十四何太后临朝封皇弟协为陈留王宦官蹇硕欲诛大将军何进而立协中军校尉𡊮绍因劝何进悉诛宦官进白太后太后不听绍又曰多召四方猛将使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并州牧董卓即时就道中常侍张让段珪诈以太后诏何进斩进于嘉徳殿前𡊮绍何苗闻进被害乃引兵屯朱雀阙下捕得赵忠等斩之宦官死者二千馀人让珪劫帝幸小平津让珪急赴水死卓胁太后废帝为弘农王帝在位一百八十日立其弟陈留王协杀何太后卓自为相国
  灵帝中平六年四月帝即位改元永汉又改光熹又改昭宁后仍作中平六年十月帝废
  献帝协灵帝中子董卓逼帝迁都长安焚毁洛阳宗庙初平元年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讨卓推渤海太守𡊮绍为盟主典军校尉曹操长沙太守孙坚亦皆兵起讨卓自是孙坚起江浙𡊮绍据幽并刘表据荆楚刘璋据蜀汉董卓忍于诛杀人不聊生初平三年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等密谋诛卓中郎将吕布膂力过人卓常以布自卫允因告以诛卓布许之四月帝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乘车而入布持矛刺卓趣兵斩之百姓相庆歌舞于道建安元年曹操迎帝都许   以操为司空以刘备为豫州刺史天下纷然兵起建安二年𡊮术称帝于夀春   建安十八年五月
  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七月魏始建社稷宗庙十一月魏初置尚书侍中六卿十九年刘备围成都刘璋开城降建安二十一年二月魏公操还邺   五月进操爵为王二十二年诏魏王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立其子丕为太子建安二十四年己亥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庚子年正月操至洛阳薨夀六十六岁太子丕嗣王位年曰延康十一月受汉禅改元黄初封汉帝为山阳公帝在位三十年夀五十四岁至魏明帝青龙二年薨谥曰孝献皇帝

  初平  兴平建安
  译经自永平年至建安末缁素十二人译佛经律二百九十三部计三百九十五卷右东汉十三帝合一百九十五年禅于魏三分天下
  理惑兴平二年牟子者未详名字世称牟子避世隐居著理惑设问荅凡三十七篇见梁僧祐律师弘明集今略出其八篇节其文句设问曰何以正言佛佛为何谓乎牟子曰佛者觉也犹言三皇神五帝圣也问曰佛经众多欲得其要而弃其馀直说其实而除其华牟子曰否夫日月俱明各有所照二十八宿各有所主百药并生各有所愈狐裘备寒𫄨绤御暑舟舆异路俱致行旅孔子不以五经之备复作春秋孝经者欲博道术资人意耳佛经虽多其归为一也犹七典虽异其贵道徳仁义亦一也孝所以说多者随人行而与之子张子㳺俱问一孝而仲尼荅之异攻其短也何弃之有哉问曰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其异于人也甚矣殆富耳之语非实之云也牟子曰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尧眉八彩舜目重瞳皋陶马喙文王四乳禹耳三漏周公背偻伏牺龙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玄鼻有𩀱柱手把十文足蹈二五此非异于人乎佛之相好奚疑哉问曰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临没曰启予手启予足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牟子曰孝经言先王有至徳要道太伯断发文身自从吴越之俗违于身体发肤之义然孔子称之其可谓至徳矣仲尼不以其断发毁之也豫让吞炭漆身聂政皮面自刑伯姫蹈火高行截容君子为勇而死义不闻讥其毁没也问曰夫福莫逾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终身不娶何违其福孝之行也牟子曰许由栖巢木夷齐饿首阳圣孔称其贤曰求仁得仁者也不闻讥其无后无货也问曰佛道言人死当更复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牟子曰人临死其家上屋呼之死已复呼谁乎问者曰呼其魂魄牟子曰神还则生不还则神何之乎曰成鬼神牟子曰是知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五榖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而必死种实岂有终乎问曰为道亦死不为道亦死有以异乎牟子曰所谓无一日之善而问终身之誉者也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愚夫暗于成事贤智预于未萌道与不道如金比革祸之与福如白方黒安得无异乎问曰孔子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圣人之所纪也今佛家辄说生死之事鬼神之语殆非圣哲之语也牟子曰若子之言所谓见外而未识内者也孔子以子路不问本末乃抑之耳孝经曰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又曰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岂不教人事鬼神知生死哉周公为武王请命曰旦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夫何为也佛经所说生死之趣非此类乎
  二十三祖鹤勒那大士月氏国人也姓婆罗门父千胜母金光年二十二出家三十岁遇摩拏罗得法行化至中印度为王说法王欣然归敬初大士上足曰龙子早世龙子之兄曰师子依大士得度一日指东北问众曰是何气象众不谙师子曰我见气如白虹复有黒气五道横亘其中大士曰吾灭后五十年北天竺国当有难起婴在汝身吾将灭矣今将法眼付嘱于汝善自䕶持汝往他国难累汝躬慎早付授无令断绝听吾偈曰认得心地时不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付法已大士即腾身太虚作十八变复其座寂然迁化四众阇维将分其舍利务各塔之大士显灵降迹而说偈曰一法一切法一法一切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众即合一浮图而供养当此后汉献帝之世也
  三国
  魏 文帝 黄初明帝 太和  青龙  景初
  邵陵厉公 正始  嘉平高贵乡公 正元  甘露
  元帝 景元  咸熙
  曹姓以土徳都邺古相州        后迁洛阳初武王操字孟徳山东沛国谯人父嵩官至太尉祖腾汉灵帝中常侍嵩乃腾之养子操于汉末为东郡太守董卓乱关中操迎汉帝都许州后进操爵为魏王子丕为太子汉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明年庚子正月魏王操自邺至洛
  阳薨时太子丕在邺即魏王位改元延康十一月受汉禅即皇帝位改元黄初大赦国号魏追尊父王操武皇帝庙号太祖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魏五主合四十五年
  蜀 先主 章武后主 建兴  延熙  景耀  炎兴刘姓备名字玄徳汉中山靖王胜之后都成都魏文帝黄初二年备即皇帝位于成都西武担之南建元章武在位三年夀六十三后主在位四十年二主合四十二年
  吴 权 黄武  黄龙  嘉禾  赤乌太元  神鳯
  亮 建兴  五凤  太平休 永安

  皓 元兴  甘露  宝鼎  建衡凤凰  天册  天玺  天纪
  权姓孙字仲谋坚之子䇿之弟也魏文帝黄初二年魏拜权为吴王加九锡权自公安徙都鄂更鄂
  曰武昌     壬寅年建元黄武己酉年四月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九月迁都建业
  立子和为太子鲁王霸谋去太子求己代之权怒废和为庶人赐霸死立少子亮为太

  子乙酉年冬皓迁都武昌丁亥年十二月还都建业庚子晋武帝太康元年二月晋伐吴皓出降至阙夏四月晋帝诏赐皓爵归命侯吴四主合五十九年
  魏文帝丕武帝太子庚子年正月即魏王位建元延康十一月受汉禅即皇帝位改元黄初
  庚子黄初元年  蜀     吴
  辛丑 黄初二年  章武元年备即皇 魏拜权为吴帝位   王加九锡壬寅 黄初三年  章武二年  黄武元年癸卯 黄初四年  建兴元年四月先主殂子禅立 黄武二年蜀章武二年四月先主备殂于永安丞相诸葛亮奉䘮还成都谥曰昭烈五月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
  黄武二年西域月氏国优婆塞支谦字恭明博览经籍游洛邑黑瘦眼多白晴黄时语曰支郎眼中黄形虽小是智囊避地归吴吴主恱之拜为博士译佛经一百二十九部凡一百五十二卷谦受业于支亮亮字纪明亮受业于支䜟世谓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甲辰 黄初五年  建兴二年  黄武三年乙巳 黄初六年  建兴三年  黄武四年魏陈思王曹植字子建武帝中子十岁诵诗书十馀万言善属文每读佛经留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皆讽而则之游鱼山闻有声特异清飏哀婉因效其声为梵赞今法事有鱼山梵即其馀奏也
  丙午 黄初七年  建兴四年  黄武五年魏平原王叡甄夫人生文帝子也郭后无子帝使后养之甄夫人被诛未建为嗣黄初七年帝与平原王叡猎见子母鹿帝亲射杀其母命叡射其子叡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帝即放弓矢为之恻然夏五月帝疾笃乃立叡为太子丙辰召曹真陈群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政丁巳帝殂夀四十六岁
  魏明帝叡文帝太子黄初七年五月即帝位
  丁未 太和元年  建兴五年  黄武六年戊申 太和二年  建兴六年  黄武七年己酉 太和三年  建兴七年  黄龙元年四月权即皇帝位庚戌 太和四年  建兴八年  黄龙二年辛亥 太和五年  建兴九年  黄龙三年壬子 太和六年  建兴十年  嘉禾元年癸丑 青龙元年  建兴十一年  嘉禾二年甲寅 青龙二年  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卒 嘉禾三年乙卯 青龙三年  建兴十三年  嘉禾四年丙辰 青龙四年  建兴十四年  嘉禾五年青龙四年诏公卿举才徳兼备者各一人司马懿以兖州刺史王昶应选昶为人谨厚名其兄之子曰默曰沈子曰浑曰深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君子戒于阙党也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夫毁誉者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以圣人之徳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人或毁已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己又何反报焉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丁巳 景初元年  建兴十五年  嘉禾六年景初元年正月山茌   县言黄龙见高堂隆以为魏得土徳故其瑞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以神明其政变民耳目帝从其议三月下诏改元以是月为孟夏四月服色尚黄牺牲用白从地正也更命太和历曰景初历三年复寅为正
  戊午 景初二年  延熙元年  赤乌元年己未 景初三年  延熙二年  赤乌二年景初三年正月帝手诏召司马懿于汲帝执其手曰吾以后事属君君与曹爽辅少子指齐王芳谓懿曰此是也是日立齐王为皇太子帝寻殂夀三十六正月太子即位年八岁加曹爽司马懿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并州刺史毕𮜿及邓飏季胜何晏丁谧皆有才名曹爽辅政骤加引擢晏等使爽发诏转司马懿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巳一月以司马懿为太傅以爽弟羲为中领军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贵宠莫比七月帝始亲临朝十二月诏复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魏邵陵厉公芳明帝养子立为太子即位年八岁大将军曹爽専政势倾四方正始八年大将军爽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傅懿不能禁与爽有隙称疾不与政事嘉平元年春正月帝谒高平陵大将军爽与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等皆从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羲营因奏爽罪恶于帝爽奉帝还宫爽兄弟归家懿发洛阳吏卒围守之有司奏爽与何晏邓飏丁谧毕𮜿季胜等阴谋反逆収爽等劾以大逆不道夷三族嘉平三年八月太傅司马懿卒诏以其子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庚申 正始元年  延熙三年  赤乌三年辛酉 正始二年  延熙四年  赤乌四年赤乌四年康居国三蔵康僧会至吴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国人初见沙门惊异之有司以闻孙权曰是汉明帝所梦佛道之遗风𫆀诏至问状会进曰如来大师化己千年然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阿育王奉之为八万四千塔此其遗化也权以为夸己曰舍利可得当为塔之茍其无验国有常刑会请期七日无验乃展二七日无验权曰趣烹之会默念佛名真慈夫岂违我哉更请展期又七日五鼓矣闻锵然有声起视缾中光明错发黎明进之权与公卿聚观叹曰希世之瑞也会又言舍利威神一切世间无能坏者权使力士捶之砧碎而光明自若权乃为建塔于建业之佛陀里又为寺奉会居焉额曰建初江南寺塔此为始也僧会康居国大丞相之长子也 明吴王权问太傅阚泽曰汉明何年佛教入中国何缘不及东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年矣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禇善信等乞与西僧角法于是善信负妄惭而死其徒以尸归葬南岳凡中国人例不许出家无人流布加之惟乱岁深方至本国权曰孔子制述典训教化来世老庄修身自玩放浪山林归心澹泊何事佛为泽曰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教诸天奉行不敢违佛
  以此言之优劣可见也    阚泽字徳润会稽山阴人好学居贫为人佣书自给所写既毕则能诵记由是博览群籍虞翻见而称之曰阚生矫杰仲舒子云流也泽官至太子太傅
壬戌 正始三年  延熙五年  赤乌五年癸亥 正始四年  延熙六年  赤乌六年甲子 正始五年  延熙七年  赤乌七年乙丑 正始六年  延熙八年  赤乌八年丙寅 正始七年  延熙九年  赤乌九年丁卯 正始八年  延熙十年  赤乌十年戊辰 正始九年  延熙十一年  赤乌土年己巳 嘉平元年  延熙十二年  赤乌十二年庚午 嘉平二年  延熙十三年  赤乌十三年戒律嘉平二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此云法时至洛阳译僧祇戒本时比丘特剪发而已未有律仪迦罗始出戒本而以戒心为日用时西域梵僧昙无徳赍四分律至洛阳迦罗请昙无徳等立羯磨法有安息国沙门昙谛至亦善律学遂同译出戒经一卷由是疏决其源法道遂兴焉中国戒法自此而始
  辛未 嘉平三年司马懿卒 延熙十四年  太元元年壬申 嘉平四年  延熙十五年  建兴元年四月权殂子亮立癸酉 嘉平五年  延熙十六年  建兴二年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中天竺国人也姓婆罗门少依婆罗僧出家习定晚师鹤勒那大士得法既受悬记遂乃往于他国行化至罽宾国其国先有沙门曰婆棃迦専习小乘禅观棃迦之后其徒承其法者遂分为五家其学有曰禅定有曰知见有曰执相有曰舍相有曰持不语然竞以其能相胜尊者皆往正之首谓持不语者曰佛教勤演般若孰为不语而反佛说𫆀次谓舍相者曰佛教威仪具足梵行清白岂舍相𫆀次谓执相者曰佛土清净自在无著何执相𫆀次谓知见者曰诸佛知见无所得故此法微妙觉闻不及无为无相何知见𫆀然四者之众皆服其教其五禅观之众其首者名逹磨达号有知识众皆尊之以前四众之屈愤然不甘遂造尊者欲相问难尊者谓曰仁者习定何乃来此若此来也何尝习定荅曰我来此处心亦不乱定随人习岂在处所祖曰仁者之来其习亦至既无处所岂在人习荅曰定习人故非人习定我虽去来其定常习祖曰人非习定定习人故当自去来其定谁习荅曰如净明珠内外无翳定若通逹乃当如此祖曰定若通达必似明珠今见仁者非珠所类荅曰其珠明彻内外悉定我心不乱犹若是珠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揺此定不是净逹磨逹义屈遂礼之曰我于学道盖虚劳耳非闻斯言㡬不知至尊者当容我师之祖乃谓之曰诸佛禅定无有所得诸佛觉道无有所证无得无证是真解脱酬因荅果世之业报而此法之中悉不如是汝若习定乃当然也达磨达忻然奉教祖既摄五众名
  闻遐迩其国一长者子曰斯多年仅二十常握左手其父求祖医之其父先有梦感    祖谓斯多曰可还我珠童子遽开手奉珠长者欣然舍之出家祖即与授具以前缘故名婆舍斯多祖曰此国加难于我然我哀老岂更苟免而我所传如来大法眼蔵今以付汝汝宜奉之自务传化或遇疑者即将我僧伽棃衣为之信验听吾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是知见知见即于今婆舍斯多奉命即日去之居无何其国果有兄弟二人兄曰魔目多弟曰都洛遮相与隐山学外道法一旦都洛遮谓其兄曰我将窃入王宫作法杀王以夺其国遂易其徒皆为僧形其法无效为国擒之兵者以沙门奏王大怒曰我素重佛何以为此大逆遂敕诛沙门其王弥罗崛自仗剑诣尊者曰师得无相法𫆀曰得王曰生死有惧乎祖曰己离生死何有惧也王曰不惧可施我头祖曰身非我有岂况于头王即斩之尊者首堕白乳涌高大许王之右臂即截然自绝寻病七日而死王方疾时太子光首大募方士为父悔谢有仙者自象白山来谓光首曰此夙对不必忧也太子忧解塔师子尊者遗骸于被害处当此魏邵陵厉公齐王芳之世也

  帝在位十四年与左右谋诛大将军司马师不克甲戌年九月大将军师乃谋废帝召群臣会议奏太后収帝玺绶归藩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授帝齐王印绶为筑宫于河内迎立东海王之子髦至晋受魏禅封齐王曰邵陵公晋泰始十年薨谥曰厉夀四十三岁
  魏高贵乡公髦东海王霖之子文帝孙也甲戌年九月司马师迎帝立之正元二年正月司马师卒于许昌二月诏其弟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甘露元年四月赐大将军昭衮冕之服赤舄副焉三年五月诏以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昭让乃止甘露四年春正月黄龙二见宁陵井中帝曰龙者君徳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屈于井中非嘉祥也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在位七年
  甲戌 正元元年九月改 延熙十七年  五凤元年乙亥 正元二年正月司马师卒延熙十八年  五凤二年丙子 甘露元年  延熙十九年  太平元年丁丑 甘露二年  延熙二十年  太平二年
  许州     朱士衡弃俗出家为汉地沙门之始于洛阳讲道行经为此土讲经之始经有疑士衡直往西域求梵䇲证之
  戊寅 𠂀露三年  景耀元年  永安元年亮废权第六子休立吴主亮权之少子也年九岁即位在位六年为人聦伟孙𬘭惮之不朝亮乃与全尚谋诛𬘭事泄九月𬘭夜以兵围宫废亮为会稽王迎立琅琊王休𬘭复有怨言休衔之密与张布丁奉谋因腊会诛𬘭夷𬘭三族休景帝也在位六年
  己卯 𠂀露四年  景耀二年  永安二年庚辰年正月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五月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陛下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怀中黄素投地曰行之决矣遂㧞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中䕶军贾充自外入逆与帝战于南阙下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济即抽戈刺帝殒于车下夀二十岁昭入殿中召群臣会议尚书左仆射陈泰不至昭使其舅尚书荀𫖮召之泰入见悲恸昭亦对之泣曰玄伯卿何以处我泰曰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昭久之曰卿更思其次泰曰泰言惟有进于此不知其次昭乃不复更言太后下令罪状高贵乡公废为庶人収王经及其家属付廷尉经谢其母母怡然𥬇而应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太傅司马孚等请以王礼葬高贵乡公太后许之使中䕶军司马炎迎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于邺为明帝嗣六月太后诏常道乡公更名奂即皇帝位时年十五
  魏元帝奂武帝孙在位五年禅于晋封帝为陈留王宫于邺至惠帝太安元年薨夀五十八谥曰魏元皇帝
  庚辰 景元元年六月改 景耀三年  永安三年辛巳 景元二年  景耀四年  永安四年壬午 景元三年  景耀五年  永安五年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庄老而尚竒任侠与陈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
  癸未 景元四年魏分益州为梁州炎兴元年后主降魏封扶风王永安六年
  甲申 咸熙元年         元兴元年五月休殂皓立永安七年五月休死谥曰景皇帝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说朱太后不立休子𩅦 乃立皓皓权太子和之子改元元兴
  西域沙门至魏译佛经凡六人曰昙柯迦罗昙无徳康僧铠支彊梁接白延支彊梁楼出经律论十二部
  咸熙元年三月进晋公昭爵文王五月追命舞阳文宣侯司马懿为晋宣王忠武侯司马师为景王乙酉年五月加文王世子曰太子八月文王司马昭卒太子嗣为相国晋王十二月帝禅位于晋王
  右魏五主合四十五年天下归晋
  晋 姓司马氏河内人世执魏政受魏禅王金徳都上洛曰西晋移都建康曰东晋
  西晋武帝 恵帝怀帝 愍帝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昭之子也受魏禅即皇帝位封魏帝为陈留王追尊晋宣王懿为高祖宣皇帝  景王师为世宗景皇帝  宣帝长子也夀四十八岁文王昭为太祖文皇帝  景帝母弟也夀五十五岁武帝在位二十五年夀五十五岁
  泰始十 咸宁五太康十
  乙酉泰始元年帝崇重佛事吴广造伽蓝甘露元年吴主皓始即位遍毁神祠波及梵宇臣僚諌曰先帝感瑞创寺不可毁也皓乃遣张昱往告康僧会会挫其辞理辨锋出昱不能屈归以会才高闻皓召至问曰佛言善恶报应可得闻乎会曰明主以孝慈治天下则赤鸦翔而老人 见以仁徳育万物则醴泉洌而嘉禾茁善既有应恶亦如之故为恶于隐鬼得而诛之为恶于显人得而诛之易称积善馀庆诗美求福不回虽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皓曰然则周孔既明安用佛教会曰周孔不欲深言故略示其迹佛教不止浅言故详示其要皆为善也圣人惟恐善之不多陛下以为嫌何也皓无以酬之遂罢皓有疾请会说法悔罪会为开示玄要及授五戒少顷疾愈由是奉会为师崇饰寺塔
  丙戌 泰始二年     宝鼎元年
  炖煌菩萨月氐国沙门竺昙摩罗察晋言法䕶至洛阳䕶学究三十六国道术兼通其事及自天竺大赍梵本婆罗门经达于玉门因居炖煌世号炖煌菩萨初译法华经曰正法华者是也后游洛邑及之江左晋怀帝永嘉中随处译经未尝暂停时优婆塞聂承远执笔助翻垂四百卷及承远卒其子道真询禀咨承法护笔授道真亦自译经六十馀卷时晋沙门释法炬法立支敏度及优婆塞卫仕度等译出众经炬与立等每相参合广略同异编次部类凡一百四十馀卷复有沙门畺良楼至安法钦竺叔兰白法祖支法度等各出众经所以西晋已来宣译增盛教相广流此土者法䕶有殊功䕶所译经凡一百七十五部至晋愍帝建兴元年绝笔不译䕶尝于炖煌建立伽蓝精进行道 秦筑长城西不过临洮则未有此地汉为炖煌郡阳关玉门关洼
  水在焉汉武帝尝得竒马于水边是也
  丁亥 泰始三年    宝鼎二年
  戊子 泰始四年    宝鼎三年
  己丑 泰始五年    建衡元年
  庚寅 泰始六年     建衡二年
  辛卯 泰始七年     建衡三年
  壬辰 泰始八年     凤凰元年
  癸巳 泰始九年     凤凰二年
  甲午 泰始十年    凤凰三年
  乙未 咸宁元年    天册元年
  丙申 咸宁二年    天玺元年
  丁酉 咸宁三年    天纪元年
  戊戌 咸宁四年     天纪二年
  己亥 咸宁五年    天纪三年
  庚子 太康元年四月灭吴   天纪四年四月祚终夏四月孙皓归晋赐爵归命侯吴四主合五十九年译经道俗四人出经一百八十九部凡四百一十七卷
  法师康僧会是岁九月入灭会译经十四部凡三十卷
  辛丑太康二年壬寅太康三年
  世尊舍利是年出现明州    暨阿育王山广利禅寺
  癸卯太康 甲辰太康 乙巳太康丙午太康 丁未太康 戊申太康
  朱士衡者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讲道行经有疑难直往西域求梵本证之至是丁未年得梵本于于阗国将发归程于阗小乘众白其国王曰汉人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王若不禁将盲聋汉地士衡愤慨曰此佛经也乃求烧经为证王积薪纵火火烬经存光明错发王众骇服王乃津遣送逹洛阳士衡复至许昌又二年于阗国尊者无叉罗所译放光般若经三十卷是也
  己酉太康十年
  惠帝讳𠂻字正度武帝第二子泰始二年立为皇太子为人戆𫘤母杨皇后保䕶之武帝亦以皇孙遹聦慧故不忍废武帝崩太子即位尊杨皇后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八月立广陵王遹为皇太子至丙寅光熙元年冬十一月帝食饼中毒崩在位十七年夀四十八岁帝于洛下造兴圣寺常供千僧
  永熙  元康  永康  永宁太安  永兴  光熙
  庚戌永熙元年四月武帝崩帝即位改元
  辛亥元康元年正月改永平又改元康
  皇后贾氏险悍多权略不肯以妇道事太后欲干预政事为太傅杨骏所抑二月后密与殿中郎孟观李肇谋诛骏夷三族死者数千人后矫诏送太后永宁宫   徴宣帝子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皆录尚书事执政亮瓘恶卫军将军楚王玮  刚愎好杀去其军权遣之国玮忿怨六月后使帝手诏赐玮免亮及瓘官玮遂勒本军矫诏执亮瓘杀之太子少傅张华使董猛说贾后宜以玮専杀之罪诛之后亦欲杀玮华白帝遣殿中将军王宫赍驺虞幡麾众曰楚王矫诏勿听也众释仗走执玮下廷尉斩之于是贾后専朝矣
  丙辰元康六年西竺沙门耆域初来交广既达襄阳此年至洛阳见比丘衣服华丽乃曰大违戒律非佛意也太守滕永文两腿挛屈经年不能起行求域治之域以净衣杨枝拂之者三滕即能行域知世之将乱乃辞归天竺有僧乞言为诫域令会众众集域陞座曰守口摄身意慎勿犯众恶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言讫便默众遮道请中食者数百人域许之明日域分应其家各喜其来及发洛南徐行而追者莫及域以杖画地曰于此诀矣是日有出长安者见域在大寺有贾胡湿登者其夕会域宿于流沙
  己未元康九年贾后计谋废太子遹以帝弟成都王颖镇邺以宣帝弟之孙河间王颙镇关中
  庚申永康元年正月贾后杀太子遹于许昌四月赵王伦   以孙秀计讨贾后废为庶人斩贾谧伦阴与孙秀谋篡位先除朝望且报宿怨执张华裴𬱟解结等斩之伦矫诏赐贾后死谥故太子遹曰愍怀秋八月孙秀以宿恨害石崇诏加相国伦九锡
  辛酉永宁元年正月相国伦使散骑常侍义阳王威逼夺帝玺绶使禅位于伦伦备法驾入宫即皇帝位改元建始帝出居金墉城惠帝弟齐王冏成都王颕河间王颙常山王乂等四月起兵讨伦斩孙秀等于中书省迎帝于金墉城复位赐伦死并収其子荂  诛之六月诏齐王冏为大司马加九锡常山王改封长沙
  壬戌太安元年齐武闵王冏既得志颇骄奢擅权中外失望主簿顾荣东曹掾张翰皆虑祸及翰因秋风起思菰莱莼羮鲈鱼脍叹曰人生贵适志耳富贵何为即引去荣故酣饮不省府事河间王颙上表陈冏罪状且言勒兵十万欲与成都王颖新野王歆范阳王虓会洛阳请长沙王乂废冏还第以颕代冏辅政颙遂举兵帅张方等趋洛阳遣使邀颖十二月颙表至冏大惧张方帅兵二万军新安檄长沙王乂使讨冏乂将左右百馀人入宫闭诸门奉天子攻大司马府连战三日冏众大败大司马长史赵渊执冏以降冏至殿前帝恻然欲活之乂叱牵出斩于阊阖门外同党皆夷三族长沙王乂虽在朝廷亊无巨细皆就邺谘大将军颖颕以孙惠为参军陆云为右司马癸亥太安二年   成李特  前凉张慕容廆代拓䟦禄官建初元年轨  始出仕大将军颖恃功骄奢百度弛废甚于齐王冏时嫌长沙王人在内不得逞其欲八月颕与河间王颙共表乂専擅朝廷起兵诛之颙以张方为都督将兵自函谷东趋洛阳以平原内史陆机为前将军督石超等军南向洛阳屯于河桥诏以又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以御之十月太尉乂奉帝与陆机战于建春门机军大败赴七里涧死者如积水为之不流石超遁去颕収机杀之并其弟云张方兵逼京师
  甲子永兴元年汉刘渊据平阳成李雄即成都王位前凉慕容廆代元熙元年 建兴元年长沙厉王乂屡与大将军颕战正月东海王越虑事不济潜与殿中诸将夜収乂送别省启帝下诏免乂官置金墉城越欲杀乂以绝众心乃遣人密告张方方取乂至营杀之大将军颕入京师复还镇于邺诏颕为丞相加东海王越守尚书令颖表卢志为中书监参署丞相府事河间王颙还镇长安二月丞相颕表废皇后羊氏幽于金墉城废皇太子覃为清河王诏以颕为皇太弟乘舆服御皆迁于邺颕僭侈日甚嬖幸用事大失众望司空东海王越与乂故将右卫将军陈眕等谋讨之河间王颙遣张方镇洛阳颖拒之由是颙颖有隙七月戊戌复皇后羊氏及太子覃己亥越等奉帝讨颖颖遣石超帅众五万拒战乘舆败绩于荡阴百官侍御皆散侍中嵇绍朝服下马登辇以身卫帝颕兵斫绍血溅帝衣帝堕草中亡六玺帝如邺幸颕营司空越奔下邳八月复废太子覃及羊后司空越弟东瀛公腾王浚合兵击颕将王斌大破之邺中大震百僚奔走士卒分散卢志劝颕奉帝还洛阳颙将张方拥兵専制朝政太弟颕不得复预事张方在洛既久兵士剽掠众情喧喧十一月张方劫帝迁都长安军人分争府蔵魏晋以来蓄积扫地无遗帝入长安复皇后羊氏诏太弟颖以成都王还第更立豫章王炽为皇太弟帝兄弟二十五人时存者唯颕炽及吴王晏晏材质庸下炽冲素好学故太宰颙立之
  乙丑永兴二年元熙二年建兴二年前凉慕容廆代东海中尉刘洽以张方劫迁车驾劝司空越起兵讨之七月越传檄山东征镇云欲纠率义旅奉迎天子还复旧都于是范阳王虓  及王浚等共推越为盟主浚遣其将祁弘帅突骑鲜卑乌桓为越先驱太宰颙大惧斩张方首送越
  丙寅光熙元年元熙三年大成李雄即皇帝位前凉慕容廆代晏平元年夏五月祁弘等西入关太宰颙单马逃入太白山弘等入长安奉帝东还洛阳以司空越为太傅录尚书事范阳王虓镇邺南阳王模镇许昌王浚幽州刺史颕为刘舆所杀颙为南阳王模所杀 十一月帝崩
  怀帝讳炽字丰度武帝第二十五子永兴元年立为皇太弟光熙元年十一月恵帝崩皇太弟即帝位永嘉五年为汉兵所执迁帝及六玺于平阳汉主聦封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壬申年又封曰会稽郡公癸酉年二月帝遇害夀三十岁
  永嘉
  丁卯永嘉元年元熙四年 晏平二年前凉 慕容廆代戊辰 永嘉二年 永凤元年 晏平三年己巳 永嘉三年 河瑞元年 晏平四年庚午 永嘉四年 光兴元年 晏平五年 代徛庐居代称公辛未 永嘉五年 嘉平元年 玉衡元年壬申 永嘉六年 嘉平二年 玉衡二年
  愍帝讳邺字彦旗吴王晏之子武帝之孙也洛阳不守怀帝蒙尘荀组等奉帝为太子建行䑓于长安立社稷癸酉年二月怀帝遇害四月㓙问至长安群臣奉帝即位改元建兴四年九月汉大司马刘曜逼长安十一月帝谓群臣曰今厄如此当忍耻出降以活士民群臣号泣攀车执帝手刘曜使宗敞奉帝还宫丁酉迁帝及公卿以下于其营辛丑送至平阳汉主聦以帝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丁丑年十二月 帝长安造通灵遇害夀十八岁 白马二寺
  建兴
  癸酉建兴元年 嘉平三年 玉衡三年前凉慕容廆代公三月有二佛石像浮海入吴松江扈渎士民共瞻其浮游巫师士庶争往迎之风涛汹涌吴县朱膺
  者素奉佛往迎像接之登舟其轻如羽佛之背题名一曰维卫一曰迦叶奉安通玄寺    梁简文皇帝制记作赞

  甲戌 建兴二年 嘉平四年 玉衡四年前凉 慕容廆代公乙亥 建兴三年建元元年 玉衡五年丙子 建兴四年麟嘉元年 玉衡六年前凉张寔袭位西晋华戎译经道俗十二人出经律六百卷建寺一百八十所度僧尼三千七百人右西晋四帝合五十二年移都建康 初曰建业避愍帝讳改曰建康
  杂处中夏接于晋魏之国十六俱开横历列于系统甲子之下方冉魏不在十六国之数
  汉刘渊赵刘曜见东晋成帝咸和三年前凉张𮜿见东晋武帝太元元年
  成李特后改曰汉见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后赵石勒见东晋穆帝永和五年
  前燕慕容廆见东晋废帝太和五年前秦苻氏见东晋武帝太元十九年
  后秦姚氏见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后凉吕光见东晋安帝隆安五年
  西秦乞伏国仁见宋文帝元嘉五年后燕慕容垂见东晋安帝义熙三年
  南凉秃发乌孤见东晋安帝义熙十年西凉李暠见宋武帝永初三年
  北凉沮渠蒙逊见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北燕冯氏见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大夏赫连勃勃见东晋安帝义熙二年南燕慕容徳见东晋安帝义熙五年
  元魏东西分理之后东魏禅于齐后齐寻为周灭西魏禅于周后周复禅于隋









  释氏稽古略卷一
<子部,释家类,释氏稽古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