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金钟传/1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金钟传
◀上一回 第十三回 不得志客寓挥毫 为求心禅堂请教 下一回▶

  话说李金华等了多时不见音信,例知被黜。又等了一时,方见申孝思喘吁吁的跑来,坐在床上,一言不发。金华道:“你怎么者时才回?”孝思道:“吾与兄台扮礼物去,所以来迟。”金华道:“甚么礼物?”孝思道:“有个礼单,念与你听。”金华道:“你这礼单,是以口代笔么?即请念来一听。”孝思道:“谨具举人一枚奉申。”一嘲笑而蕴结冰释矣。金华道:“虽然领谢,可不能候光。妙语解颐。咳,者时你还斗笑,不知为弟心中怎么为情。”孝思道:“或得或失,何足介意?阁下又不是七老八十,从今再不应试,何苦拿著功名自劳精神。”金华道:“虽然如此说,阁下若是应试,难保不如此。”孝思道:“因著怕如此,所以不应试。况且者场屋中,不论真实,但讲势力。总有好文字,也难保那大总裁不忽略看过。”金华道:“总是为弟才疏学浅,不可埋怨他人。说到此处,大觉炰杻。遂提笔在那寓璧之上题云:

  一从袱被辞乡关,车马驰逐风尘间。五更起兮三更住,疾心难忘功名路。惟有深更不知愁,梦中一步登鳌头。可恨村鸡无情甚,一声夺去黄金印。依然收拾向前途,不料妓中逢真如。立志应教苏小愧,相许终身成佳配。结缘订在名成时,始向都南访故知。故知为我谈心法,总是西方莲不发。如今金榜竟无名,那若回头访真诚。从此名心归杳杳,不向荣华寻国宝。立志脱去儒家冠,此心永不奔长安。

  写罢,沉吟了半时,方才无言闷坐。孝思仔细观看过道:“阁下果然如此么?”名士笔墨,不足为凭。金华道:“吾志已决,谁其哄汝。准么。前在善庄闻雨亭兄说,都内有一护国寺,内有圆通上人,甚是圣明。趁此消闲,不免拜访,一来可以消愁,二来可以领教。”孝思道:“用过早饭,可一同前去。”金华道:“既然诚心拜佛,万无饭后。”平旦清气,且无杂念,正好顶礼。孝思道:“如此可速去早回。”即令李忠守寓,二人携手向护国寺而来。

  一路之上,自然也得寻回。一时到了护国寺,进了耳门,念佛须自立定耳根始,故云进耳门。到了禅院,见两个小沙弥在阶下灌花,便道:“小师傅,老和尚在家没有?”一个沙弥答道:“既然是个和尚,那有在家之理?”金华道:“在寺中无有。”一个沙弥答道:“你说寺中不完了,甚么家不家的。天下一家。老师傅在禅堂打坐,问此作甚?”金华道:“前来拜谒,即劳引进。”沙弥道:“且在此少待,待我与你传禀。”金华道:“既然不说家字,连我字就该避讳,怎么又你呀我的。”我本旅客店,借假还修真。世人昧真假,呼我为本身。沙弥道:“不用挑破,也不与你引进了,者个时候求著我们,还多言多语的。”孝思道:“他与你闹玩,速与我们传一声罢。”沙弥道:“他认的那一个,怎么闹起玩来了。况且者是佛地,岂是闹玩地处?眇视佛地罪加一等。看你二人好不慎重,一点礼也不懂,还要见老和尚哩,我们若知你们来,我们也不见你,早早将门关上。”不叫客感来扰,是念佛第一要诀。金华道:“我们初次进京,不解此处规矩,小师傅与吾们传一声就是了,是吾们错。”说罢深深一揖。

  小沙弥者才上了后院,进了禅堂,禀知老和尚。老和尚也就出来相迎,彼此谦让,到了客座,分上下落坐。和尚道:“二位先生,到此有何见教?”金华道:“久闻法讳,深仰佛地,幸蒙见纳,缘结三生。望老和尚大发慈悲,痛加开持,不胜感戴之至。”和尚道:“二位何处人氏?高姓尊名?怎么贫僧?可一一领教。”金华便将杜雨亭之话,说了一遍。和尚道:“圆通系贫僧之号。当日老和尚赐名悟澈。”金华道:“老和尚必然大悟大澈了。”悟澈道:“虽然出家,毫无参学,即有所知,亦非真谛。二位过于高抬,贫僧罪重。”金华道:“老和尚既有所知,必从悟中得来,岂有不是之理。”悟澈道:“莫说不是,即是是亦非是,无定体,无方向,不可少有自是。一言是便不是。若知不是,那才是是。功力深,真参乃有实悟,既知不是,所以那才是是。总不可以是非介意,少沾是非之味即是不知净土者。净土之中何尝有是,亦何尝无是。若将是念而兼观,统名为是,即眼耳鼻舌也。纳在不是之中,纳入腔子里也。深体大旨,或参话头,或参念佛是谁是也。尽归虚灰,始而勉强,愈参愈疑,继而自然,愈疑愈悟。自然没有个不是。”此四句义蕴,下文证明。金华道:“既然为是,怎又不是?既然不是,怎又是是?者个机关,又成了水底月了。”悟澈道:“水底月尚在是非之中。有渣滓。既在是非之中,便不为妙谛。”金华道:“此宗话头,非初学所能知。浅见者谓禅机元妙。故愈引愈深。不知愈深愈中,愈妙愈庸,中庸不可能此之谓也,法从争论起,固其所焉。但求将下手工夫,为我说明。”悟澈道:“念佛而已,或以口念,或以心念。只要念念不忘,便是下手处。”金华道:“口念无关于心当何知?”悟澈道:“高声念去,自然关心。”金华道:“以心念佛,心如不念当何如?”悟澈道:“将心拴住,自然能念。”金华道:“者心在何处?怎样拴法?”愈问愈切。悟澈道:“心有二,只知其一。若徒认定腔子,便不得心。若不认定腔子,亦不得心。何尝有是,亦何尝无是也。须时时守定控子,念而济之以观也。也不用管他在腔子,不在腔子。将是纳在不是之中也。如此久之,念而观兼参,深体大旨也。自然另有一心现。尽归虚灭也。至于说那个心,仍在此心出,若能念定,则那心方到正所。点破禅机。如不见信,请如此念去。一朝眉间发胀,那便是明德渐明处,那便是本来复初处,那便是因著私欲摧残至今渐长处,那便是荒淫无度至今少增处。性天真宰本来面目,皆谓此处没有个不是也。此理未出儒道,故为下手工夫。”金华道:“诚哉是言,还求指一拴心法。”悟澈道:“念佛之时,提准话头,参也。认真字韵,立定耳根也。竖起脊梁,观参念交并一处也。抖起精神。观参念相续不绝也。如拿钢扫帚扫铁板,尽力著去。愈参愈疑。念一句如扫一回,帚愈疑愈昧。扫一帚必去一点铁。愈昧愈悟。几时将铁板扫透,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方能看见光明。明心见性。此话如儒家所说:‘以凿凿木。’然儒家所谓凿透坚木者,不必明心见性。佛家所谓扫透铁板者,岂有不明心见性之理?”金华道:“谨领教言,实足开吾茅塞。仍有一事不明,还求赐教。请问出家为沙弥,具戒为此邺,者是何意?”欲明其旨,下回说明。

  注解:

  神圣之奥旨,贵身体又贵师承。非师传无以明精进之阶梯,非身体无以得精进之境况,彼功名之得失,皆其未焉者也。然人情不轻,则道情不治。世味不淡,则道味不浓不达是非机。不足是其是之非也,不历是非界。不足非其非之是也;是非有定。洞达其机,定而不定,是非非是,是非无定。深历其界,不定而定非非是是,提准话头,则天地辟。认真字韵,则天地定。竖起脊梁,则天地通。抖其精神,则天地合。纵著眉头,观参念相续不绝,则钢帚自著力扫进矣。此一回最是修省人吃紧著力处。阅者当细玩之。

  理注:

  却说李金华,不见音信,便知彼黜。即是灰心泯智,又上护国寺,参拜圆通。既然圆融通达,那有不是之理,所以将是,纳在不是之中。便不敢自是。诸不自是才能心领神会,顿悟自修,发明无上真谛。此段心法,前解甚详,修行人当细参之。

  偈云:

  剖去名利养性天,扫尽私欲透禅关。

  参见圆通真面目,寂光净土个中禅。

◀上一回 下一回▶
金钟传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