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金陵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金陵集

1815年
卷一

金陵文钞序

[编辑]

余尝论庐陵之学韩。犹义山之学杜。赵承旨之学二王父子。义山学杜而不似杜。庐陵学韩不似韩。而二王亦非赵。盖有深于似者矣。古人相师。不必其相袭。类如此。且文章者。才学与识为之。然而有天焉。以昌黎之才。处唐中叶。无论奔走贫贱。屡上宰相书。不得达则达矣。宪宗岂行道主乎。彼中书堂上赵憬,贾耽,卢迈辈。岂公伍乎。其道愈穷。其文愈光怪。不得名状。不俟徘徊光范门。乃知其不遇也。欧公幼亦孤贫。然而际宋仁宗之盛。好议论当世事。虽贬斥不少挫。大节益光。视韩为径庭矣。卒定英庙。为宋功宗。所谓治世之音安而乐。即公有不自知者欤。然而唐之文。柳州张李皇甫之徒。曁嵚崎嵬琐。如樊宗师。且以文从字顺见称。实昌黎为之倡。宋时排斥轧茁。致嘉祐诸君子之盛。欧公之力为多。故善学韩者欧公也。若其不似韩天也。推而论之。唐武宗之世。玉溪生之诗。忧伤畏惧之思。每托于荒唐云雨。使亦如老杜北征诸将。质而言之。则箝于市者。必不俟令狐绹辈。而义山将不止。不挂朝籍以死文章。可以论世洵然。抑又有进者。人各有所不朽。而不必一无所同异。圣门四子。其度越恒流凡几。然而或愚或喭。不必讳。亦不必改。故不谈性。不信系辞。不害其为欧公也。后世之言性与信系辞者。比比矣。其为人贤不肖。视公何如也。朝鲜南公元平。嗜书博览。笃志经术。而所宗尚者。尤在庐陵。所为文。老成有法度。其光黝然而味悠然。深以长。盖朝鲜世享煕平。酝酿渗漉。又氾濩之。故其人文如此。而南公者。余尤喜其不屑屑求合于庐陵句橅而字仿之。此其所以为学庐陵也欤。公所著古文词甚夥。余所见不数篇。因书平昔所持论者复于公。且庶几知余之同嗜也。

大理寺右评事上海玉水曺江拜撰

金陵先生文藳序

[编辑]

朝鲜重煕累洽。深仁厚泽。渐被一国。英才辈出。副墨洛诵。世其子孙。蹑光景抉幽怪。作为文章。卓然成一家言。余辈偶见一二于千百。则其未见者可知矣。往者赵修撰文楷。李舍人鼎元。使中山归云球阳虽僻在海东别岛。名久米者。𬳽𬳽文学。有邹鲁风。间有论著。斐然可观览。二君为余道如此。余言盖益信。余友曺君玉水。年少好学人也。其先德剑亭侍御。伉爽好客。家无朝夕储。日辄作数人馔。既而抗疏忤要人。几褫职而名日益彰。外国朝贡使。往往介舌人。以一识面为荣。久之卒。今皇帝亲政。奖遗直徙薪曲突。恩泽有加。追赠中丞衔。而荫其子江以官如例。即玉水也。玉水既渴于学。好客有父风。海外人犹有一二习者。如朝鲜柳君得恭,朴君齐家。皆是昨过玉水许。则手一编示余曰。此朝鲜使南金陵先生诗及文也。盍为弁一言。夫文章。不限以地。而非真者必不传。唐宋作者。无虑数百家。茅氏取其八。盖以药王李摹秦写汉掇皮之弊。然鹿门自为文。荆川又有异同。归震川诋弇州为妄庸巨子。而弇州卒以继韩欧阳为赞。此无他。学生于好。而形之迁也以习。昔人丝染之喩。每出于不自知。以王茅之文。世犹以䂓仿为言。盖作者之难如是。虽然。要自有其不朽者在。吾辈读古人之文而不知其失不可。但知其失而不知其所以自立者安在。尤不可也。朝鲜八道六十六州。在属国中。视琉球诸国较大。又最近。嗜学好古之士。蔚豹文翔凤羽。亦固其所。若金陵尤卓卓者已。金陵文若干篇。又得其记一首。书于箑。沈著隽永。意度闲靓。无叫嚣纤佻诸习气。知其寝馈也深且久。庶几乎不漓其真者矣。玉水曰。金陵师庐陵。余特善其不字句庐陵也。余曰然。其诗学中唐。余已为一诗。墨其集。故不具述。述余所闻及见者。以为叙。

赐进士出身户部河南司主事加一级上海心庵李林松。拜撰。

金陵集引

[编辑]

古文之道。明理由于通经。比事观其属辞。然则文之体不一。事与理而已矣。且夫古之善为文者。其言必本于仁义。发于性情。故其诣之极也。必醇乎其醇而后。可以信今而传后。是编于诂经见淹雅。于叙事见义法。淳古之甚。溢为奇肆。而自不失于规矩。盖彬彬乎尔雅之堂矣。夫清庙之瑟。一倡三叹。古文之微旨也。则余之题是编也。又岂在多言乎哉。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刑部主事新城玉方陈希祖书于云在轩。

自识

[编辑]

曺李陈三人。皆海内文章名士。超出辈流者也。余入燕京。征为文藳弁首之文。皆乐为之言。窃怪夫满人入据中国以来。有与明之遗民。往复诗札。求为集序。或群聚讥之。一例以匪类待之。此何见识。满人固匪类。汉人是皇明士大夫之馀裔。所以应举仕宦而不能死者。与我人将皮币珠玉。拜跽殊庭。其含冤忍痛迫不得已之心则同耳。今青邱一域。独以思明尊明为大义。而至其遗黎子孙。则鲜相爱好。不欲区别满汉。岂仁人君子恻怛之心乎。况大江以南人士。尤尚名义。发于言者。皆有苞稂寤叹之思。天理人心。固有在也。后之览此序者。幸勿见疑。西京东轩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