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锦溪集 (鲁认)/卷八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七 锦溪集
卷八
作者:鲁认
1823年

唐浦胜战图题名[编辑]

嘉义大夫兼忠清庆尚全罗三道统制使行庆尚右道

水军节度使李庆濬。深源辛酉韩山人。居京。

嘉善大夫庆尚虞侯申汝梁。重任甲午高灵人。兴阳。

折冲将军忠清虞侯宋安廷。正乡甲寅洪州人。京。

蛇渡镇水军节制使禹寿。仁叟丁巳礼安人。巨济。

弥助顶镇全节制使李暹。太明丙寅全义人。京。

折冲将军申琢。子美辛未平山人。京。

折冲将军李奇男。大胤癸丑光山人。顺天。

御侮将军宋德驲。致远丙寅南阳人。兴阳。

御侮将军林英立。士雄丙寅镇川人。镇川。

御侮将军孟友曽。孝伯丙寅新昌人。蔚山。

保功将军赵潝。浩源壬申平壤人。京。

振威将军李希参。而鲁丙辰全义人。京。

振威将军杜起文。诗彦辛未万顷人。万顷。

昭威将军尹琦。汝温辛未海南人。海南。

定略将军李命吉。天锡己巳泰安人。安山。

定略将军鲁鸿。汝信辛酉咸平人。长兴。

显信校尉卢毅男。士刚甲戌交河人。水原。

敦勇校尉郑昕。景明戊寅鸡林人。京。

进勇校尉鲁认。公识丙寅咸平人。罗州。

秉节校尉李希春。景纯壬戌报恩人。海南。

御侮将军金一介。汝臣壬戌金海人。蔚山。

御侮将军朴蓊。茂仲丁巳京。

定略将军金大宽。彦弘丙寅庆州人。新宁。

秉节校尉李自澄。澄之甲寅广州人。京。

昭咸将军朴璾。全州人。

秉节校尉李光春。康津。

通训大夫,瓮津县令尹兴龙。仲遇丁未坡平人。大兴。

承训郞前长城县监孙应虎。景又庚申密阳人。唐津。

万历甲辰六月日。

书鲁副正唐浦胜战图后附录[编辑]

此图藏在于其宗裔蠹箧。而为子孙者。亦未曾记。认近于壬午年间。始得搜出。故公之行状。未及入录。考之杞,宋既如此。况可望垂之竹帛也哉。甲辰之后。经过几甲辰耶。兵燹之残。蟫蠹之剩。而一幅丹青。宛如昨日。旗旝飘拂。剑箭相杂。龙雀四围。虏艓孤穷。千斤鸟郊。胜鼓殷天。摩挲以手。不觉瞋目。当时画图以传。夫岂偶然。独惜乎龙蛇之乱。将军不得登坛带钺。而只以僻镇褊将。仅录于铁券之末勋。当日云中旧守。寂寥无闻。而毕竟坡岭一死。岂天将以完节付之将军。而世所谓勋爵不足多也耶。噫。伯珪以一杯浊醪。剑歌于纸窗之下。而空望唐浦云水。后千百载。何可尽英雄之泪也。

崇祯后三癸未。长兴魏伯珪。谨跋。

副正鲁公墓表阴记[编辑]

春秋之义。莫大于尊周。亦天理中一事。今于君臣之义。能尽性分之所当为。则自可合于天理。虽不读一部春秋。而尊周之义。固自在矣。呜呼。故副正鲁公讳鸿。非所谓其人者耶。昔我神宗皇帝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建虏大寇。帝下诏征兵本朝。金将军应河以宣川郡守。领左营兵将赴。时公弃官居天冠山下。曾为金将军所知。至是檄召之。公与同乡壮士卞德驲。即日办行装。将发。有一子尚幼。攀衣啼号。公抱而置之曰。汝其好长也。慷慨语家人曰。大丈夫今有此塞外之行。幸得死所。万里辽蓟。裹革是分。儿女辈。无作别离状。妻孥莫敢仰视。立飮酒三大椀。遂上马。不顾而行。此至从金将军隶副元帅。己未二月二十一日。渡▣入辽。及深河之战。公与德驲。左右金将军。不离次。所射杀甚众。俄而。矢尽剑亦折。将军曰。公等皆去。公曰。岂有独生之理乎。遂与之同死。实三月四日也。有一卒伏于乱尸中。潜见其始终。生还本国。为语湖南人曰。深河大树下积尸中。长身大面髯半白者。即鲁将军尸也。呜呼伟哉。公之死也。华阳宋先生。书金将军庙碑曰。将军之一死。可以明天下之大义。立天下之大经。为春秋尊周攘夷之义也。深河大树。真公之死所。终能与金将军。为春秋尊周之人。则正所谓尽君臣性分之理。不读春秋书而自令尊周之义者也。公岂不伟且奇哉。公字汝信。咸丰人。始祖讳穆。丽朝封咸丰君。其后。有赐紫金鱼袋仁厚。修文殿学士贯道。累世冠冕。我朝有得平。以文章名。历践翰林舍人。公考讳平国。官军资监正。公以嘉靖辛酉生。身长八尺馀。体大过围。广颡方颐。面如斗。髭髯若神。怒则磔磔如戟。勇力绝沦。韬略精熟。见者皆以鲁将军称。当壬辰倭寇。以武荫末斑。选壮士。与兵使黄进,水使魏大器等皆力战。斩获辄居最。都元帅以公习知海路形便。启请镇南桃浦。公即整理船具。急赴李忠武期会。适湖退船胶。众不得曳下。公遂负船推之。船疾如矢。贼船已涨海。公且战且行。李公见而壮之。极称奖焉。反夫五月二日露梁之战。公为先锋。大捷后。录原从二等勋。叙功增秩。至训炼副正。始登庚子武科。公性亢直。老而益硬。与世寡合。公亦无进取意。晩为临淄镇佥使则叹曰。折腰向乡里小儿。吾亦耻之。遂谢病。归冠山旧居。时或射猎山泽间。每以霸陵亭李将军自况。后以遗衣。依矢复礼。葬于长兴拂耸山东坐坎之原。淑人魏氏祔焉。淑人。父德弘。祖进士鲲。淑人享年九十馀。说当时事历历。子孙尝录。以为家乘。子一变。一变三子。时圣,禧圣,师圣。二女。为金汝汉,张云翼妻。弼周,弼宗。时圣出。弼昌,弼宣,弼武。禧圣出。弼謇。师圣出。皆好义气。善骑射。不坠公伟丈夫风。公之忠义贯金石。仪度出伦类。天固有意生者。公终守志死事。义光尊周。公可谓不负天所生之意也。然生而君上不知其何状。殁而忠节不见其褒录。何天之生之者厚而报施者薄也。抑天下势而已。岂天定亦不能胜人而然耶。传所谓天地之大。而犹有所憾者非耶。弼謇子天政。从于溪上。一日。以公状示余。请余公墓文。余感慨而书之如此。俾刻于石阴。时崇祯甲申后再庚辰清明日。坡平尹凤九。书。

鲁友天政之谒文于丈席也。先师钦叹副正公节义。即为文以授之。手造册子。其衣纸折整。纸绳穿束。皆自为也。因自题其面。于今奉玩。可为卧龙之片鳞。凡为鲁氏后者。虽此文入石之后。幸勿漫坏此册。念先师勤挚之恩也。己亥二月朏。魏伯珪。识。

副正招魂葬时。远近挽诗。不能尽记。

万古纲常丈夫死。深河水碧日星辉。遗衣莫向江头复。魂云朝天定不归。

右进士魏廷望

题副正鲁公墓表后[编辑]

士之立名节死国事。虽志气有所感激。其平时所养。必有大过人者。乃能遇事而发。匪偶然也。公身长八尺馀。广颡方面。神采烨然。世皆以鲁将军称。当龙蛇之变。选壮士。赴李忠武阵。鼓勇战舰。斩获甚多。录二等倦。及深河之役。赴金将军檄。奋不顾身。冒矢石。受锋镝。矢尽力穷。与金将军同日死于大树下。呜呼。此岂非中有所养。临大节而不可夺者耶。忠义之气。凛凛如秋霜烈日。至今百载之下。尚令人发竖胆耸。虽古之巡,远。何以加此。况世道衰薄。志节颓靡。全躯保妻子之徒。滔滔皆是。而如公之贞忘大节。生而不见知于明主。死而不得蒙褒扬之典。其子孙又复寒微零替。名堙灭而不称。悲夫。苟有读公之墓表者。彼忘义而偸生者。岂不有愧于心哉。

崇祯三戊戌仲秋。昌原黄干。谨书。

呜呼。我鲁家风。有自来矣。在昔江华。鼻祖以有裔旧臣。从箕圣东渡。义不让夷,齐之西山矣。逮夫中郞将公。入则皇唐之阃帅。归则新罗之学士。望亦重文武之吉甫矣。自丽中叶侍中公以后。率多才全文武。名震华东。或承紫鱼袋。或受青冥钺。及我国初。莲汀武烈公。早定复城之策。晩遂遁世之志。咸平之月岳。即子陵之桐江也。伊后二百年。有副正公与锦溪公。幷生抢攘之世。共扶春秋之义。锦溪公之如苏,文。已悉于万历皇诏及华东名贤之赞扬。副正公之为巡,远。只有数君子之著述。断简残编。难期寿后。寒门孱裔。敢望光前。坡岭,深河。只见云水之白而已。玆附先集之下。以俟百世之公议。

崇祯四癸未仲冬下澣。支孙宗渊。拜手谨跋。

都有司泰臣校正致玉宗渊继宇致爀监印宗洙守范宗一以权

崇祯四癸未仲冬上澣锦溪院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