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附录: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宣言书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附录: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宣言书
作者:孙文
中华民国0年(1911年)
1911年12月24日
本作品收录于《国父全集

现政府之不足以救中国,除丧心病狂之宪政党外,贩夫牧竖,皆能洞知,何况忧时之志士。故自同盟会提倡种族主义以来,革命之思潮,统政界、学界、军界以及工商界,皆大有人在。顾思想如是之发达,人才如是之众多,而势力犹然孱弱,不能战胜政府者,其故何哉?有共同之宗旨,无共同之计画;有切实之人才,无切实之组织也。何以言之?如章太炎、陶成章、刘光汉辈,已入党者也,或主分离,或事攻击,或为客犬,非无共同之计画有以致之乎?而外此之出主入奴,与夫分援树党,各抱野心者,更不知凡几耳。如徐锡麟、温生才、熊承基辈,未入党者也,一死安庆,一死广州,一死东三省,非无切实之组织有以致之乎?而外此之朝秦暮楚,与夫轻举暴动,枉抛生命者,更不知凡几耳。前之缺点病不合,推其弊,必将酿旧史之纷争;后之缺点病不通,推其弊,必致叹党员之寥落。前一缺点伏而未发,后一缺点则不自今日摧伤过半人才始。前精卫陷北京,南洋中兴报曾载有曰:跳来跳去祇此数人。呜呼!有此二病,不从根本上解决,惟挟金钱主义,临时召募乌合之众,搀杂党中,冀侥幸以成事,岂可必之数哉!此吾党义师,所以屡起屡蹶,而至演最后之惨剧也。同人等激发于死者之义烈,各有奋心,留港月馀,冀与主事诸公婉商善后补救策,乃一以气郁身死,一以事败心灰,一则宴处深居不能谋一面,于是群鸟兽散,满腔热血,悉付诸汪洋泡影中矣!虽然,党事者,党人之公责任也,有倚赖性,无责任心,何以对死友于地下?返沪诸同志,迫于情之不能自已,于是乎有同盟会中部总会之组织。定名“同盟会中部总会”者,奉东京本会为主体,认南部分会为友邦,而以中部别之,名义上自可无冲突也。总机关设于上海,取交通便利,可以联络各省,统筹办法也。各省设分部,收揽人才,分担责任,庶无顾此失彼之虑也。机关制取合议,救偏毗,防专制也。总理暂虚不设,留以待贤豪,收物望,有大人物出,当喜适如其分,不至鄙夷不屑就也。举义必由总部召集各分会决议,不得怀抱野心轻于发难,培元气,养实力也。总部对于各团体,相系相维,一秉信义,而牢笼诱骗之手段不得施也。各团体对于总部,同心同德,共造时机,而省界情感之故见,不可有也。组织之内容大概如是,海内同志其以为不谬,肯表同情赞助欤!党人幸甚,中国幸甚。宋教仁、陈其美、涂潜、邓道藩、陶咏南、陈勒生、史家麟、王蔼庐、张仁鉴、潘祖彝、林琛、李洽、梁鍪、李光德、倪纬汉、范光启、姚志强、杨兆崟、吕志伊、江镜清、胡朝阳、章梓、张卓身、周日宣、曾杰、沈琨、谭人凤、谭毅君、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