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震川先生集 (四部丛刊本)/别集卷第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别集目录 震川先生集 别集卷第一
明 归有光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康熙刊本
别集卷第二上

震川先生别集卷之一


 应制论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以下诸生课试作


天下之治系乎人臣之有其徳而才不与焉夫天下

之才未尝无也所赖以致至治者非其才之难而所


以用其才者难也能用其才系乎人臣之有其徳而


已矣所谓徳者必其资性之纯而心术之正是故其


气刚以毅出于正直而必不至于佞其心宽以恕出

于忠厚而必不至于薄如此可谓有其德矣而后以


其才用之故天下服其正直之气而乐其忠厚之化

而人心世道实系之夫才者行于一时则固一时之


善而已也行于一事则固一事之善而已也惟正直

忠厚之道其用为不穷士之立朝而不以此则馀无

可取矣善乎豫章罗氏之言士立朝之道不为惊世


可喜烨然赫然以为人臣之伟节惟以正直忠厚为


本儒者之论何其切近而笃实也夫所谓本者言士


之用世其所施为措置盖未暇论而不可穷之业实

根底于此也夫木之有本本既拨则枝叶无所寄托


矣士之有徳徳既隳则才猷无所附丽矣盖有其徳

而后其才可以成天下之事无其徳则才之所用适

足以偾天下之事而已矣夫人君治四海之众一人

不能独为而与海内之士共之士之欲行其志者辐

辏并进而归命天子三公九卿百司庶府设官分职

如此其众也天下之才惟天子所以使之盖自一命

以上无虚位也无乏人也则人人尽其才因其职以

自效举目前之事则既能办饬矣夫正直也忠厚也

士无此二者皆能任天下之事皆能治天下之民皆

能建天下之功皆能兴天下之业然有利焉不胜其

害也有得焉不胜其失也天下幸而无事人臣安享

禄位以为才如是足矣不知其俗之渐靡积习而不


可挽也故士必本之以正直忠厚其大者固已磊落


卓荦自立于世然后随其所受之职皆能不违于道

是故与之任天下之事而事必集与之治天下之民


而民必安与之建天下之功兴天下之业功成业广

而后无患呜呼此正直忠厚之道所以为本也且所


谓正直者何也气之刚以毅也其质近乎义而心术

之正必不苟为佞天子欲有所为而不敢以或阿群


臣皆以为然而不肯以或同天子有失必规群臣有

奸必发事有庇于民益于国争之而必行有病于民

害于国争之而必不行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不善

可与为义而不可与为不义万钧之重不为慑雷霆

之威不为怵谔谔乎无所隐也蹇蹇乎无所避也侃


侃乎无所挠也亹亹乎必致之也人主为之改容奸

萌为之弭息四■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

其在于古若排闼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

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萧望之李固宋璟张九龄陆贽


李沆范仲淹李纲之徒是也所谓忠厚者何也心之


宽以恕也其质近于仁而心术之厚必不苟为薄辅

天子而以宽仁与群臣处而不求为异天子有过而


非心逸志为之潜消而不知人臣有失务包容其小


而爱惜其才可以禆国而不便于民不行可以取名


而无益于国不举如泰山之安而不摇如深渊之静


而莫测休休乎其无所不容也粥粥乎若无所能也


浑浑乎若无辨也与与乎其可即也君德赖以培养


生民赖以滋息社稷赖以镇定此忠厚之臣也其在


于古若偿金脱骖翻羮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其大者则如曹参周勃丙吉狄仁杰郭子仪裴度吕

端王旦韩琦之徒是也或者曰正直近于伉厉容有


激天下之变是固有之然刓方为圆以规世好君子


终不避伉厉之讥而出于此也忠厚近于无能容有

以养天下之弊是固有之然锲厚为薄以索人情君


子终不避不能之诮而出于此也大抵由于质性之


美而原于心术之正则正直而不至于伉厉忠厚而

不至于无能此自然之理故士而舎此欲以委随变


化而谓之通凌谇尽察而谓之能此则天下之所谓


才而非士之所贵也唐虞之盛其臣皆有神圣之姿

其功与天地并若非人之所能为者也然君臣之相

勉戒不过曰直清曰弼直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

有后言曰临下以简御众以宽何其近于人情也古

之圣贤所以佐其君者不过如此而已矣廸知忱恂


夏之所以有室大竞也惟兹有陈商之所以格于皇


天也秉徳廸知周之所以怙冒闻于上帝也夫其正


直如此忠厚如此故能循道履信而功业所至乃与


天地并成王之命君陈曰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


尔惟勿宥此告之以正直也曰无忿疾于顽无求备


于一人必有忍乃有济有容徳乃大此告之以忠厚

也天下之势欲其直常趋于佞欲其厚常趋于薄世


道之不可挽如此是以不惟士之所贵者如此而有


国家者务培养之以伸抗直之气而全忠厚之体孔


子生于周末褒史鱼之直恶祝𬶍之佞思史之阙文

而称周公之训其所感者深矣夫相嘘以成风相吹

而成俗隆沍之时一人嘘之不能为热也炎赫之景

一人吹之不能为寒也天下有一正直者崇奖之而

不抑之以伉厉若文帝之信申屠嘉也有一忠厚者


敦尚之而不嗤之以无能若光武之封卓茂也如此

则天下知所慕效矣此在天子与公卿大臣之事诚

如此则百僚师师皆忱恂于九徳之行而羔羊之正

直行苇之忠厚可以远追于成周之盛也谨论

  太极在先天范围之内

天下之道不可以象求也以象求道则道局于象而


有所不该以言求象则象滞于言而有所不尽嗟夫


古之圣贤本以天下之道不著而以象该天下之道


本以天下之象不详而以言尽天下之象卒之象立


言设而反有所不该不尽则圣贤之心于是乎穷虽


然圣贤固非逞奇眩异苟为制作以骇于天下则其


始之为象也将谓其足以该道也其后之为言也将


谓其足以尽象也象有不该之道而言有不尽之象


则圣贤不轻以为之名由此言之则天下之道不可


无圣贤之象而天下之象不可无圣贤之言先天之


图伏羲之象也太极之图与说周子之言也天下无

异道则无异象无异象则无异言奋乎千百世之上

而常符于千百世之下奋乎千百世之下而常符于

千百世之上是先天之与太极也岂可以先后大小

而区别之耶然谓太极在先天范围之内者何也天

下之道太极而已矣太极之动静阴阳而已矣阴阳

之变合五行而已矣五行之化生男女善恶万物万

事而已矣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之别动静修违之间

而已矣而太极图者为数言以括之而未始遗也则

夫先天虽上古圣人之作宁能有以加乎周子之书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周还布列宁有出于太极


阴阳五行男女善恶万事万物圣人君子小人之外


而曰范围焉者固非以不该不尽为周子病而独为

夫周子之未离乎言也未离乎言则固不若先天之

笼统包括渊涵浑沦于忘言之天也圣贤之始为说


于天下固谓可以尽象而该道而明言晓告以振斯

世之聋瞆孰知夫象之所不该者象不能尽而言之


所不尽者非言之所喻也上古之初文字未立易之

道浑浑焉流行于天地之间俯仰远近巨细高卑往


来升降浮沉飞跃有目者皆得之而为象天下未尝


有易而为易者未尝亡迨夫羲皇有作始为先天之

图天下之道一切寓之于方圆奇偶之间如明鉴设


而妍媸形渊水澄而毛发烛然而失之者犹不免徇

象之病则天下固已恨其未能归于无象之天而孰


谓其生于圣远言湮之后建图属书哓哓然指其何

者为太极为阴阳为五行为男女善恶万物万事为


圣人君子小人其言如此之详也而可同于无言之

教耶故曰图虽无文终日言之而不尽也噫惟其无

文故言之而不尽而言之所可尽者有言故也故自


先天之易羲皇未尝以一言告天下而千古圣人纷


纷有作举莫出其范围以艮为首夏之连山也而不


能易先天之艮也以坤为首商之归藏也而不能易

先天之坤也取八卦而更置之周之周易也而不能


易先天之八卦也畅皇极而衍大法而有取夫表里

之说观璿玑以察时变而有取夫顺逆之数作经法


天而必始于文字之祖备物制用立成器以为天下


利而必尚夫十三卦之象未始为声音也而言律吕


者推之未始为历象也而言十二辰十六会三千六


百年者推之未始为寒暑昼夜风雨露雷也而言天


地之变化者推之未始为性情形体走飞草木也而


言万物之感应者推之未始为元会运世岁月日辰

也而言天地之始终者推之未始为皇帝王伯易书


诗春秋也而言圣贤之事业者推之形器已具而其


理无朕则太极之立也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则动静


之机也干兑离震居左而为天卦㢲坎艮坤居右而

为地卦所以分阴分阳而立两仪也乾坤亥已天地


之户阴阳所以互藏其宅也否泰寅申人鬼之方天


地相交生生之所以不息也以消长求之而动静见


以淑慝求之而圣人君子小人分先天未尝言太极


也而太极无所不该太极言太极则亦太极之说耳


是故无言者不暇言以传而有以尽天下之所不言

有言者待言以明而不能尽天下之言自羲皇而下


所以敷衍先天之说者愈详而卒不能自为一说自


立一义以出六十四卦之外譬之子孙虽多而皆本


于祖宗之一体故太极者先天之子孙也虽然有先


天则太极可以无作而周子岂若斯之赘也盖天下


不知道圣贤不得不托于象天下不知象圣贤不得


不详于言于是始抉天地之秘以泄之自文王已不


能无言而易有太极孔子亦不能自默于韦编三绝


之馀矣大飨尚玄酒而醴酒之用也食先黍稷而稻


粱之饭也祭先太羮而庶羞之饱也呜呼亦其势之

所趋也


  泰伯至德

圣人者能尽乎天下之至情者也夫以物与人情之


所安则必受受之而安焉情之所不安则必不受虽

受之而必不慊焉人之喜怒发于心不待声色笑貌


而喻而意之所在有望而知者故受物于人不在乎

与不与之迹而在于安与不安之间此天下之情也


天下之情天下之所同而濡滞迂缓贪昧隐忍将有

不得尽其情者惟圣人之心为至公而无累故有以


尽乎天下之至情论语之书不以让训天下而言让

者二伯夷称贤人泰伯称至徳是已夫让非圣人之

所贵也苟以异于顽钝无耻之徒而已矣而好名喜

异人之所同患使天下相率慕之而为琦魁之行则

天下将有不胜其弊者春秋之时鲁隐宋穆亲挈其


国以与人而弑衄之祸不在其身则在其子国内大

乱者再世吴延陵季子可谓行义不顾者矣然亲见


王僚之弑卒不能出一计以定其祸身死之后仅三

十年而吴国为沼以延陵季子而犹不能无憾者故


让之而不得其情其祸甚于争苟得其情则武王之

争可以同于伯夷故圣人之贵得其情也伯夷叔齐

天下之义士也伯夷顺其父之志而以国与其弟然

终于叔齐之不敢受而父之志终不遂矣夫家人父

子之间岂无几微见于颜色必待君终无嫡嗣之日

相与褰裳而去之异乎民无得而称者矣故圣人以

为贤人而已盖至于泰伯而后为天下之至德也古

今之让未有如泰伯之曲尽其情者盖有伯夷之心

而无伯夷之迹有泰伯之事而后可以遂伯夷之心

故泰伯之徳不可及矣自太史公好为异论以为太

王有翦商之心将遂传季历以及文王郑康成何晏

之徒祖而述之世之说者遂以为虽以国让而实以


天下让不以其尽父子之情而以其全君臣之义故

孔子大之夫汤武之所以为圣人者以其无私于天


下天下归之而不辞也使其家密相付授阴谋倾夺

虽世嗣亦以是定则何以异于曹操司马懿之徒也


太王迫于戎■奔亡救败之馀又当武丁朝诸侯之

世虽欲狡焉以窥大物其志亦无由萌矣就使泰伯


逆睹百年未至之兆而举他人之物为让此亦好名

不情之甚亦非孔子之所取圣人无意必固我之私


须臾之间常不能以预定而曰百年之必至于此不

几于怪诞而不经耶盖翦商之事先儒尝以辨之而

论语之注厘革之未尽者也说者徒以太王溺爱少


子而有此此晋献公汉高祖中人以下之所为而太


王必不至于是故以传历及昌为有天下之大计殊

不知儿女之情贤者之所不免也篡逆之恶中人之


所不为也诗云爰及姜女来朝走马孟子以为太王


之好色也诗人之意未必然而孟子之言亦不为过


太王固不胜其区区之私以与其季子泰伯能顺而


成之此泰伯所以为能让也泰伯之去不于传位之

日而于采药之时此泰伯之让所以无得而称也使


太王有其意而吾与之并立于此太王贤者亦终胜

其邪心以与我也吾于是明言而公让之则太王终

于不忍言而其弟终于不忍受是亦如夷齐之终不

遂其父之志而已矣张子房教四皓以羽翼太子其

事近正而终于伤父之心申生徘徊不去其心则恭

而陷父于杀嫡之罪故成而为惠帝不成而为申生

皆非也惟泰伯不可及矣孔子所谓以天下让者国

与天下常言之通称也苟得其让奚辨于国与天下

也苟尽其道奚择于君臣父子也让其自有之国则

不信而求其让于所未有之天下舎家庭父子之爱

剿百年以后君臣之事而为之说是孤竹不为贤而

必箕颖以为大历山不为孝而必首阳以为高诸儒

之论之谬也夫先意承志孝子之至也泰伯能得之


故泰伯之所为廼匹夫匹妇之所为当然者夫惟匹


夫匹妇以为当然是天下之至情也

  忠恕违道不远


天下不求道于有而求道于无求道于无而道始荒

矣求道于有而道始存矣求道者非求其无也求其


无者非求也盖道根诸心心所自有奚庸之他故求


道于有者求诸心之谓也自尧舜禹汤之迹远文武

周公之学荒世之论道者不胜其说而求道者不胜


其涂汶汶纷纷孔氏之门辞而辟之日不足也而为


之说曰忠恕则足以近道夫天下方苦于道之难求

其说宏远恣肆穷天极地哓哓焉唯恐其言之不详

萃其终身之力白首有不得其源者而孔氏之徒一


言以蔽之何其言之简而功之径也嗟乎道固然也


非孔氏之徒为之也天下之患在于不知道知其物

而后能取之知其途而后能由之知其的而后能射

之夫然后取之而获由之而至射之而中也不知其

道而求之何怪其言愈多力愈勤而愈不至也嗟乎

亦取之心而已谓道为远人而心亦远人乎天命之

谓性率是性而为道心即道也舎心以言道则为荒

远荒远非道舎道以言心则为形躯形躯非心道也


者无所不尽而心者道之舎也故曰天聪天明照知


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可以为尧舜禹汤文武可

以作礼乐可以齐万物可以一天地日月四时鬼神


前之而莫测其所以始后之而莫既其所以终游乎


无穷而莫知其方此心之所以为心者也心以会道


而私或漓之心以通道而私或间之心失其所以为


心故道失其所以为道诗曰视尔不臧我思不远呜


呼亦反之心而已矣忠恕者反诸其心淳漓去间之


道也性者则无事乎此矣下焉者可勉也匹夫怀千


金之璧途而失之乌得不从其途而求之也物我之

未融形骸之未化不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融而化


之体乌有不一乎故自圣人以下未尝不勉勉于兹


也为人子者以父之心为心则何患乎不孝为人臣


者以君之心为心则何患乎不忠居乎前后左右者


而以前后左右之心为心则何患乎上下四方之不


均故忠恕非有所增益之也求吾之心也翳去而目


明垢去而鉴明私去而心明心明而道在是矣故曰


心之精神是谓圣故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故曰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而明之言此心也愚智之障


去而圣贤可为中和之性流而礼乐可作形骸之窒

通而万物可育天人之界彻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


可一孔氏之学何其简而易径而要也抑此所谓忠

恕者先儒以为学者之忠恕耳尝试推之程子之言


曰充拓之则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万物一也宇宙


会合由忠恕之故宇宙浇漓由不忠恕之故秦汉以


来上下之分严君臣之情塞失均于贫富奔命于征

求骈死于诛罚匹夫匹妇不获自尽者多矣长人者


可无意于斯乎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道散于天下而君子会诸心而犹有待于外者理一

故也夫心无待于外者也待于外非心也何者势有


心迹之判而理无内外之殊道通天下之故而心极


宇宙之量天下信心而疑耳目其说是内而非外自

谓其心之大也而不知心之大而拒于其外则有所

不包天下徇耳目而遗心其说则徇象而拘迹自谓

其用之妙也而不知用之妙而沮于其内则有所不


达合外以为内而后知心之大也由内以为外而后

知用之妙也子思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学者

疑之以为德性所以为内也问学所以为外也事于

外则苦于支离之弊专于内则驰于玄妙之归大者

穷极高虚而无所㡳止小者役役焉汨没以终身外

之于内若是其相戾也徳性之与问学若是其相悖

也尊德性之与道问学若是其不相侔也嗟乎夫孰

知子思之言合内外而一其散于天下者而会诸其

心乎今夫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为者也苟徒形骸而

已耳饮食动作而已耳则与夫翾飞蠕动者奚以异

也而乃超然异于群生为万物之灵而天下之尊莫

尊于人则以其德性之尊而已二五构精造化万有


皆同于天而会其精于人人而会其精于心至清而

不滓也至纯而不瑕也至贵而不敌也至富而不伦

也得之而为徳生之而为性徳性之有贯乎天地矣

冒乎群生矣纪乎万用矣磅礴乎无端无纪而周流

乎至静至正矣故谓之降衷谓之明命谓之受中谓

之立极皆取尊名焉尊于天而贱于人与之者之重

而受之者之轻是横奇宝于道而委珪组以逐屠沽

也折枝之命受之者不敢委抱关之位居之者不敢

懈而况吾受诸天而不偶然者而亵天弃天而甘心

焉谓之何哉故君子欲以尽其为人者其道在于尊

徳性而其所以致其德性之尊者其详在于问学而

已尊德性者非以专于内而不兼乎外而道问学者

非以徒骛乎外而忘其内也徳性不离于事物则尊

之者不离于问学矣散于天下而一于心尊吾心则

天下之理会不出乎一心而不外乎天下道问学则

天下之理熟万者熟而后一者纯也易曰惟深也故

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书曰安汝


止惟几惟康圣人以为深于志止于心足以已矣而

必几焉康焉硏审而不遗思惟而不怠诚以辨于务

而深可达审于几康而止可安也使百九十二之爻

无用于揲则所谓受命如响者果何物而一日二日

之几不兢兢焉而尧舜之道或几乎息矣故知者徳

性之通也通天地万物与人焉尽精微焉知新焉所

以通之也行者徳性之体也而体天地万物与人焉

道中庸焉崇礼焉所以体之也虽其戒谨恐惧以立

天下之大本者固不待于物感事变之交然而知崇

礼卑穷理践实要之亦不失吾高明广大之体以究

其温故敦厚之功而已矣故曰智周万物而道济天

下周物而不过乎性之智济世而不外乎性之仁天

下之理无出于德性之外而道问学所以尽尊德性

之功射艺之游非拳捷之逞也洒扫之末固精义之


学也徐行之微固尧舜之道也经史之业非亡羊之

路也本末源流一以贯之矣舜之命曰惟精惟一虺


之诰曰制事制心孔之教曰博文约礼精以归一义


以全礼博以致约千圣相传之秘其在兹乎吴文正


以为道问学之功有六而尊德性之功一而已矣斯


言可谓发越无馀矣由是而言则知外徳性以为问


学者徇知化物世之所谓博洽之学雕虫之技传经

之家若司马迁刘向郑玄王弼之流也外学问而为


尊徳性者驰空入幻世之所谓顿悟之习玄牝之学

明心之说若关尹老𣆀瞿昙鸠摩之属也自汉以来

出彼入此吾道不堕如发至关洛数子者出得子思

之绪于残篇亦已灿然指世之迷途矣然议者犹谓

新安金谿之异旨徳性问学之专门徒泥鹅湖是非

之辨而不知相里勤五侯各立门户之非呜呼徳性

吾所有也学问我所事也为之而自知之矣不知论

此而徒欲起大儒于九原辨聚讼于两家乃所谓道

在迩而求诸远也噫此首第一行疑有脱误

  六言六蔽

天下之理尽于学矣而天之所与者不可恃也何也

限于气也限于气则有所偏徇其偏而不求至其中

则往往遂其性之所近其偏者日以重而其不能者

终懵焉而莫之知卒以自䧟于偏诐邪遁之归而不

适乎大中至正之矩其美也祗所以为蔽也天之所

与果可恃也哉故夫求至于中者莫如学也疏之则

通拭之则明矫之则直砥励之则精密培养之则成

遂夫物则亦有然也而况于人乎况于学乎学也者

以明理也理明则德全徳全则气不能为之限夫是

之谓能成其天故气质之用小而学问之功大糠秕

眯目则天地为之易位彼美质之为尤物也岂直糠


秕之谓哉今夫仁智信直勇刚是六者世之所美也


夫人而能好之则固可以谓之君子而世之所指称

者若是焉亦足矣圣人曰是六者皆有蔽惟好学为


无蔽非六者之足恃而好学者之足恃也夫岂以六

者之不美哉天以是理全畀于人固不以人人殊也

是故有温良慈爱之懿有辨别剖析之明有真实无


妄之诚有顺理无罔之心有强毅果敢之气残忍之

不足以胜吾仁眩瞀之不足以胜吾智诈伪之不足

以胜吾信回互之不足以胜吾直懦怯之不足以胜


吾刚勇其性则然也然而气之参错不齐而五行之

分数有多寡则 其偏重者而胜焉偏而好好而不


学则蔽蔽于有馀而不能以自裒蔽于不足而不能

以自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信者以


执滞用直者以攻讦用刚勇者以强戾用彼固以沾

沾自喜而不知去道也日远矣是以圣人不恃乎天


而求备于人不恃乎天所以去其蔽求备于人所以


全其美皋陶言九德皆以其气质之性而济之变化

进修之学而䕫之典乐亦不外乎直温宽栗之数语

晏婴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马或奔踶而致千里谓其能⿲亻丨匽 -- 偃然以就吾之鞭策也

调习之不训泛驾之不止则百里之不致昔夫子之

门固皆天下之英也参之鲁可以谓之确柴之愚可

以谓之厚师之辟可以谓之文由之喭可以谓之直

而夫子则谓之鲁焉而已矣愚焉而已矣辟且喭焉

而已矣略其所美而稽其所蔽美者不足恃而其蔽

者深可忧也是以君子知天之所以畀吾者恐恐焉

若有所负也汲汲焉不能自已也退退焉不敢自谓

已足也我惟理之求而已于是有探索考䆒之学于

是有沉潜默识之功于是有省察克治之力于是有

去偏救弊之术于是有深造极诣之方于是有消融

浑化之妙过者以损不及者以益夫然后有以得其

理而无所蔽爱人仁也而恶不肖亦仁也不可罔智

也而可欺亦智也践言信也而变通亦信也无隐直

也而委曲亦直也无所不伸无所不为刚勇也而有

所不伸有所不为亦刚勇也惟好学故仁惟仁故智

而信直刚勇皆举之矣若一元而司四气之运若中

央而观四方之至有六者之用而无六者之蔽是六

者性而我无加焉是六者质也而矫克振励之功为

不少矣大哉学之道乎夫子与子路盖每每言之而

伉直自用卒无改于冠鸡起舞之习去就不明汶汶


以没悲夫美之为蔽乃至于此自昔聪明绝异者为


不少而卒自叛于道而为天下之罪人者其始皆由


于质之美盖以其聪明绝异之资而自信其不该不


偏之见以成其偏倚诡僻之行则将何所不至故曰


老子有见于屈无见于伸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


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庄子有见于天无见于人有所见而有所不见此美


之所以为蔽也由是言之椎鲁朴钝非学者之患也


聪明绝异学者之深患也


  圣人之心公天下

圣人能顺诸天下之理而已矣天下之理不容于偏


故圣人之心亦不容以有偏夫惟不容以有偏而后


足以尽天下之理大哉圣人之心乎人皆曰圣人之

心有是非吾则曰圣人之心无是非人皆曰圣人之

心有好恶吾则曰圣人之心无好恶人皆曰圣人之


心有褒贬吾则曰圣人之心无褒贬因物而有是非

是非者圣人之明因明而有好恶好恶者圣人之情

因情而有褒贬褒贬者圣人之言言生于情情生于


明明固缘诸物而已天下之物固有可是非之理固


有可好恶之理固有可褒贬之理取而进之不加増


抑而退之不加损称之为善而非誉訾之为恶而非

毁圣人顺因其理无所于是无所于非无所于好无

所于恶无所于褒无所于贬迁移变化进退伸缩惟

其所遇不可端倪曰是非好恶褒贬云者吾姑以是

观圣人之心之著而已非以为圣人之心泥于是也


何者顺因诸理也理故一一故无所不公而彼区区

有为之应迹固其所谓尘垢秕糠糟粕煨烬云者而

奚足以芥蒂于圣人之心也哉今夫理之散于天下

其是非曲直可否轻重随物而在无不分明其遇于

情而偏之也天下之物于是而始不得其平天下之

心至是而始不得其公专而不咸隘而不宏藏匿而

不化胶固而不解纷扰焉而不释日以其情与天下

相角执其先以应其后举乎彼以该乎此攻其瑕而

忘其坚爱而不知其恶憎而不知其美强立而不返

终其身焉其于爱憎取舎若枘凿焉不相易也是何

也以情胜也情胜则有我而无物其不能公天下之

心固也夫天下之物以天下之理处之而已而曷容

有我于其间哉故惟无我而后为圣人而后其心能

公天下嗟乎圣人之心犹天也阳舒而阴惨旦明而

暮晦生长肃杀不一其职风雨露雷不一其施而万

物之巨者细者高者下者栽者倾者成遂者夭阏者

变易者流迁者枯⿲亻丨匽 -- 偃而憔悴者壮盛而猥大者仆而

起者息而消者彼固以随乎气之所至在万物为适

当耳造物者则何所私哉是故圣人顺因天下之理

不累于有我之情天下之人所谓聪明仁圣德充而

业完者固未可以人人求也而人又什百千万之不

可以一律齐也固有能于此而不能通于彼失于早

而图之于末百不可观而一有可取世之所谓小人

者犹有所长而贤者或难于十全也故圣人亦以天

下之情与天下而已矣故曰孔子大管仲之功而小

其器圣人之心公天下也夫独管仲乎哉管仲者固

其一事也言天者无端也指其昭昭之多曰天之大

若是而已矣言圣人者无象也指其称管仲之事曰

圣人之公若是而已矣故此一管仲也世之汨溺者

孰不艶慕之其德与学固可略也至于鄙贱之甚者

则摈绝之不以入于耳而奚功之足云圣人曰管仲

之器小哉又曰管仲人也如其仁如其仁方其称也

不知其贬也方其贬也不知其称也管仲之所为若

二人焉圣人亦曰若二人焉是非在仲也好恶在仲

也褒贬在仲也圣人不知也是故羽山之放百揆之

宅鲧出禹入不以为疑鹿台之诛三监之设纣灭庚

封不以为忌故使鲧能自变司空之职可复纣能改

创孟津之师无举圣人固未尝有怒也朝而放诸野

夕而升诸朝罪大者不以议其功罪轻者不以盖其

善顺诸其理而何有于我也彼世之瞽者刖者宫者

莫不以为弃人也圣人曰吾使汝为乐吾使汝为阍

吾使汝为守呜呼圣人之心之公固如是也春秋之

书严于大一统而王之出狩不容于无贬明于尊有

爵而诸侯或称人重于辨华■而■狄或有称子书

载二帝三王之文而秦穆公何人者也乃以厕之篇

末吾于是真见圣人之心如天也使夫人之有过者


不容以自阻而小善者亦有以自遂见容于圣人者


不敢不勉而得罪于圣人者惴惴焉不敢自安是又


圣人之教之也呜呼圣人之功大矣


  史称安隗素行何如


将以图天下之变而所以自治者不可不严也夫士


君子以其身任天下之事而适当其溃败决裂之际


而天下之事之变不可以急返而力拯之也天下之


小人方乘时肆志逞其所欲而其气之薰灼炽艳凌


轹震荡勃焉有不可遏之势而君子者以其弱植之


身惴惴焉而日与之角以吾之衰敌彼之强以吾之


寡敌彼之众以吾之明白踈阔洞然无防闲之设立


彼闪忽诡诈之中机智陷阱之区斯时也势不足恃


也恃吾之有道而已夫道有时而不能胜势然而循


理以须其未定之天而或胜焉或不胜焉犹足以持


之也设使吾之所自立者已自陷于颇僻则小人之


投间抵巇其将何所不至哉吾既无所恃而吾之所

恃又亡而轻试于小人之锋卒之名隳业堕而身与


之俱毙焉由是言之小人得志于天下非尽小人之


罪也君子亦与有责焉耳矣愚读汉史未尝不叹安

隗所处之真善而又以嘉范晔之知言也夫不曰小


人之不加害于君子而特曰安隗素行高亦未有以


害之诚有以见君子得持胜之道也尝谓天下之所


以称为君子小人者非生而有是名也蹈道而行之

谓之君子背道而行之谓之小人所谓𮛫道而行者


素行必严严者非为小人而设也以其君子之道固


然也背道而行者则淫佚放纵无所不为矣夫其淫

逸放纵者亦非为害君子而设也以其小人之道固

然也此淑慝之大分自古邪正之所以相轧而世道


之所以升降者系此也小人固挟其所以为小人者


以恣其恶而君子者不知其所以为君子而制之则

君子小人之分吾亦无以定其极矣而又安能取胜


负于其间哉是故君子所以成功者势也所以定势


者道也势有所待于外而不可必道固吾之所挟以


常伸者易言阴阳之义备矣消长进退损益盈虚每


以时运为之变化而辞亦因之屡迁而至其所谓道


者则无往而不著其然以明君子之所行者有常而


不易至一而无二立乎是非利害之途而独守其贞


不以消而亡不以长而存不以进而满不以退而缺


不以损而陨不以益而茁不以盈而耀不以虚而约

一之于天而已天者君子所以定其极也而物何与

焉小人何与焉小人之能害与不能害何与焉天道

当揪敛肃杀之候其所以为生生者宜剥尽而不存

矣而完聚凝固不至于阴之盛而丧其所以生生者

故卒之太和回斡勃焉盎焉变而为朱明长嬴之气

君子当小人之时亦唯无丧其所以为君子者而已

矣无丧其所以为君子者亦唯无丧其素行而已矣

素行严则守不放守不放则节无毁节无毁则道常

伸如两敌对垒虽未得殄灭之会而所以御其游兵

防其钞掠者不可一息而弛也不然则移晷瞬目之


间而彼已伺其便而乘其隙矣故曰不恃敌之可胜


而恃吾有以胜之胜之者非求胜于彼也胜于所以


为我者而已矣怒眦裂目非君子之勇也擐甲厉兵


非王者之师也冠带佩剑而高谈仁义是所以化强


暴之术东汉之世外戚宦竖之祸缠绵纠结而不可


解一时贤人君子相与劳心焦思感慨发愤正色于

岩廊清议于田野求其有以少纾一旦之祸适足以

磨虎之牙更相枕籍骈首而死者不可胜计然而考

其素行非其过于忤物则其失于防闲者也陈窦一


代之英以身排难而至于贪天之功亲戚子弟带𥿈

裂土布在有位内不足以远权势外不足以孚人心

张奂北州之豪士犹不能使之相信而为群阉所卖

吁亦可悲矣名为天下之君子而以其不纯乎君子

者而与群小较力是所以赍宼兵而助之攻也是以

君子有危言之时而无毁行之日所以持天下邪正

相轧之机而直以道胜之耳故曰春秋之义以贵治

贱以贤治不肖不以乱治乱也召陵之师不足以折

水滨之对文王之道不足以救于泓之败而楚围之

讨不能不反庆封之辞自汉以来任人国家如向猛

之制于恭显训注之因于𬽦王二李之逓为出入五


王之自相鱼肉欲以去小八而失于持胜者多矣君


子所以重有取于安隗也虽然二子亦自守焉而已


耳盖无益于天下之变也岂非其节有馀而权不足

回斡大运拨乱反正之才有所短耶抑光武夺三公

之权崇阶美号徒拥虚器政权一无所关二子亦无

能为力矣吾独惜夫抚天下之权而行不足以自守

才不足以经世而反以激天下之变此吾所以叹息


于二公也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

古之圣贤有遗言而无遗意得圣贤之意则可以知

圣贤之言知圣贤之言则可以明道统之说夫其有

详有略也而非有去取也有先有后也而非有抵牾

也论其人焉论其世焉合其异焉会其同焉此所谓

意也苟徇其辞执其一以求其纷纭异同之论则圣

贤之言将有所不达故以言观言则有遗言以意观

言则无遗意虽然亦谓之无遗言可也愚于是知周

公颜子无异道而孔子孟子无异说矣今夫斯道之

流行其用在天下其传在圣贤由尧舜以至于孟轲

中更数千载可指而数者如斯而已矣疑有阙文则已若

比肩矣其不与者圣贤不得而与也其与焉者圣贤

不得而废也尧不得以与丹朱而瞽瞍不得夺诸舜

者盖谓此也圣贤之论至孔子而定继孔子者孟子

也孔孟亲有之而亲见之者也后之学者当据之以

为定而岂可因之以为疑哉当文王之时周公以元

圣而受缉熙之传制礼作乐有身致太平之功达而

在上使圣人之道大行于天下者周公其人也是以

东周之梦为之惓惓而易诗书春秋礼乐之删述盖

自以为得继于周公而忻慕之者亦至矣夫何孟子

独得而不与之当孔子之时颜子以大贤之才而承

博约之训堕体黜聪示不违如愚之教穷而在下使

圣贤之道大明于天下者颜子其人也是以孔子丧

予之叹痛惜尤深而殆庶之称盖真以其得闻乎斯

道而许与之者亦深矣夫何孟子独得而轻废之呜

呼此孟子所以为与之者也太公望散宜生可以为

见知则周公不居其下矣孟子以此自任则颜子不

在其后矣纯佑作德而修和之所由赖敬怠义欲而

戒书之所由作吕散谓之见知非过也然而虎踞鹰

扬视夫欣欣休休之气象何如也其不叙周公者夫

亦以文王言之则周公之所师即敬止之家学其视

文王若一人焉父子一道举乎此可以该乎彼矣易


作于羲文周孔而班固曰易更三圣至于谈之与迁

同称太史彪之与固同号班书盖昔人之恒辞也苟

执其辞焉则武王何以不举乎他日称三王而继之

以思兼孟子之意可知也性善时中之论义利王伯

之辨孟子之自任以道非僣也然而泰山岩岩视夫

和风庆云之气象何如也其不叙颜子者夫亦以在

我者言之则孟子之私淑盖自附于及门其视颜子

犹侪軰焉彼此一道方自论则不暇于及人矣周有

乱臣十人而君奭曰惟兹四人至于序大孝则称曽

子论好学则独予颜渊盖昔人之专辞也苟执其辞

焉则曽子子思又何以不举乎他日论禹稷而归之

于同道孟子之意可知也虽然周公无敌矣论颜子

者往往有异说焉则以其年之不永遗言之不见造

诣之未极也殊不知䕫益稷皋初无文字而禹汤文

武分量亦有不同者先儒谓颜子发圣人之蕴而优


于汤武此定论也事有当于吾心则自吾可以起千

古之议论而况古人之已发者哉世之人惟不敢以

颜子自处故不敢以圣人处颜子云耳厥后宋儒周

子默契道统得不传之正而世犹以中庸序明道墓

表不及为疑意亦类此大抵古人之言多阔略而后

世之辞多谨严以此之心求彼之说其相戾者固多

而论说之纷纭亦无怪也呜呼道统之传自孟子之

后得宋儒而愈白自宋儒之没而愈晦矣章缝之士

耳剽目采孰不曰周孔孰不曰颜孟言之日似行之

日远斯道之真亡灭坏烂几于不振此则有志者之

所深耻也主张斯文者所以为深忧也

  乞酰十岁作

天下之理自然而已无容于矫何者理无矫也无容

于有待矣有所谓乞者斯矫矣有待矣夫我所无而

求人谓之乞求人而望其与谓之乞理者天下之人

所有天下之人所不相及者也当取当与各全其天


而何乞之云彼酰可乞也直可乞乎直者天地生人


之至理也奈之何以微生之直乱天地生人之直乎

彼天地生人之直何如也在父则慈在子则孝在臣


则忠在弟则敬在交友则信盖天下之直而非吾之


直吾之直而非人之直也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有者


有之无者无之如斯而已何有于我苟有我焉则物


本非而是之是我是而非物是也物本无而有之是


我有而非物有也既有我于其间而必因物以成乎

我使必得是物而后我之理始得焉呜呼理之云乎


若是其劳矣乎彼劳也非直也高之意则以为苟可


以得直虽劳无辞也方其人之乞酰高果有也可以


为惠不幸而无高之心已恨不能以及人于是而乞


诸其邻不与之以无而与之以有使彼受者曰高可


谓天下之直矣无且如此况于有耶小且如此况于


大耶是一事之微可以纳交也可以为惠也可以使

人称我也高为是矫险之事而不知天下无矫险之


直因是事而为是直亦愚矣彼意夫直之犹酰也酰


尚可以乞人为已有直亦可以假物为已名也独不


因其自然而思之彼酰固有也非我之酰也邻之酰

也彼乞我而非乞邻也我与人而非邻与人也我以

其我邻以其邻恶用是假借哉犹幸鲁人所求者酰

也假使求于高曰汝与我千驷万锺高何以待之又

有求于高者曰汝与吾以天下又何以待之高将曰

有耶无耶亦将乞诸其邻耶吁至是而高之直穷矣

故天下之理求之于我恒不穷求之于物恒有尽顺

之以天恒有馀矫之以人恒不足盖理在我而不在

物理有天而无人也是以夺人之物则为盗取人之

有则为袭假无而有则为伪盗乎袭乎伪乎高之谓

也从高之道则天下之为善者亦艰矣夫与人必待


于物则一介不与伊其吝矣推之至于待富而孝则


箪食瓢饮颜其馁矣待功而后为忠则身死功坠孔


明其穷矣夫其必物也必富也必功也则伊必至于


取人之有颜必至于夺人之财孔明必生而不死而


后可也信如是是使天下父不得而慈子不得而孝


臣不得而忠弟不得而敬交友不得而信事事乞于

于人物物乞于人有如酰者乃克有济则何时得尽


吾人道哉是其人道轻而酰重也未乞酰之时本无


直也既乞酰之后而始有直也邻无酰则我无直矣

则直之于酰有得矣由是以为奇为高则窃父之逃

不如证攘之直历山之耕不如割股之孝首阳之饿

不如于陵之廉而天地生人之直果不如微生之直

矣谁谓直者如此哉彼之求直在于此而吾谓之不

直亦在于此不知彼之为是劳者欲直耶欲不直耶

虽然高犹幸也世方谓高为直而奔慕之夫子独曰

孰谓微生高直使矫饰止于高而天下必直天下必

不为矫饰亦无有曰其如此者是高之流祸也呜呼

高于是不与杨墨同为害矣此谓高幸而遇夫子

  圣人之心无穷嘉靖庚戍会试

圣人之所以治天下者心也而天下之不能尽归于

圣人之治者势也圣人之治天下不能不因于天下


之势势之所不能则吾治病矣而圣人之心于是乎


穷夫以圣人之心运天下之治而吾心果为势之所

穷嚣嚣然自得曰吾治如是足矣圣人果如是耶盖


有时而穷者势也不可得而穷者心也势不能胜乎


心而心不穷于势谓圣人之世无不得所之民者非


圣人之心也以有穷之心量圣人者也谓圣人之世


有不得所之民者此圣人之心也圣人之心所以无

穷者也书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


时乂又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又曰天子

作民父母为天下王盖圣人以其身为亿兆生民之


主自谓天之所以命我而天下之人皆寄命于我其


无所辞于天下如此则其以天下为心诚有不得已


者矣而忧天下之心如之何而能释也虽然天下之


不治吾忧之天下已治矣而圣人之忧终不能一日


而释则非有所深忧过计而亦天下之势有不得不


然者圣人果不能必其无一民一物之不得其所也


则天下已治矣圣人之心何尝一日自以为天下之


治惟其未尝见天下之治而其忧愈无穷者此圣人


之心也且其始天下之民不得其所者多矣圣人为


之焦思于廊庙之上殚其心虑竭其耳目修其法制


陈其轨则导其善利而除其菑害其所以仁之者固


已勤矣亦期于使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而已矣然

四海之广兆民之众风气之异嗜好之不同刚柔善


恶之殊性其势有不能尽一者圣人亦且奈之何哉


为人父母者为其赤子虑其饥饿而乳哺之或不能

尽得其所欲况周天下之人而欲人人而衣之食之


而教之求其无一人之不食不衣而不至于败度而

斁伦者圣人果可以自必耶故不可必者天下之势


也不容已者圣人之心也以其所不容已而思其不

可必则圣人之心何时而穷也尧舜禹汤文武之际


何其盛也协和万邦矣而驩兜共工之属犹在明良


之列也率舞百兽矣而有苗宗脍胥敖之属则犹盭

干羽之化也敷于四海矣而下车而泣之囚犹迷象

刑之治也十一征无敌矣而舎我穑事之徒犹勤畏


帝之诰也顺帝之则矣犹迄崇墉之师也垂拱而天


下治矣而大诰康诰酒诰之训保釐之命淮夷三监

之征再世未巳也是以圣人相与咨嗟于一堂之上


一则曰畴咨二则曰畴咨曰思日孜孜曰予畏上帝

曰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曰不敢康夙夜基命


宥密可以见圣人之心矣盖政也者圣人所以致天

下之治者也心也者圣人所以运天下之政者也静


处于大庭之中而周流于寰海之外端拱于深宫之

中而昭彻于宇宙之表培养于瞬息之顷而继续于


千万世之远丘甸井牧里居以安其生矣而劳民劝

相之未巳也瞽宗廪米诗书弦诵以时其教矣而格


惩庸威之未巳也六典八法八则九贡九赋九式与

夫祭祀丧纪师田行役下至登鱼取龟擉鳖绘画刮

摩之属以尽其制矣而维清缉熙之未巳也其无所


不及无所不达者政也不能无所不及无所不达者

势也忧其势尽其政者心也苟心自以为无不及则


有所不及矣以为无不达则有所不达矣心有一息

之间政必有所不尽而天下之治荒矣或者曰圣人


之治天下必无一人之不得其所而其所以如此者


特其不自满足之心耳嗟乎此不惟不知天下之势


而亦不达圣人之心者也使天下果无一人之不得


其所圣人亦何为是无穷之忧也哉天地之大也犹


有所憾而圣人亦有所不能圣人惟深知其如此故


一日二几万几惟几惟康与天同其不息也大抵圣

人之心与天同运天之道气以嘘之万物以生穷于

午矣而未尝已也而阴已生矣气以吸之万物以成

穷于子矣而未尝已也而阳已生矣故天道运而不

穷以生万物圣心运而不息以生万民然天亦乌能

使万物之皆得其所哉㱩者殈者夭阏者枯槁者大

造之内何所不有此亦势也惟夫不以其势之所穷

而使吾心之有穷此所以为圣人之心也

  王天下有三重嘉靖癸丑会试

天下之法非圣人不能制也圣人所以能制天下之

法者谓其能尽夫法之理也法之制出于圣人之心

而法之理在天下盖其理如是而吾之为法者不得

不如是而后知夫法者道之所不能已也圣人以道

重天下故不得不重夫法也道在则法治道不在则

法亡有法则道行无法则道废故圣人之于天下非

能强率之以就吾法而所谓法者又未尝以吾之意

为之有见夫天下之理有固然者从而条理区画于

其间而尽其精微之至者也则夫圣人之法岂曰区

区于后世繁文靡饰过制曲防苟简阔略而不由夫

道者乎故王者之法即道也后之人徒见夫繁文靡

饰过制曲防苟简踈略之为法也因以疑王者亦何

重于此而不知王者之法非后世之所谓法也惟天


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天生聪明时乂天祐下民作之


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盖王者之责其

重如此其所以上承天命之重下思四海生民之众

求其所以顺天之理遂民之生有一日不能自宁者

矣夫天之生是人也其相与群然而生也生之所存


者性也性之所禀者命也发乎其心著乎其动作而

施于相与群然之际而道之大用无所不著惟夫由

之而不能自知知之而不能尽于是乎血气心知胜

而道几乎晦圣人受天下之重思以生之治之教之


而法之设于是乎不容已故法者凡所以观天下之

所为而制之而已矣观天下之所为而制之者出乎


道而已矣是故道形于事不可以无礼于是乎礼重


道形于礼不可以无度于是乎度重道形于礼度无


书文字性灵不通于是乎文重是三者天地之所生

也生人之所立也万物之所纪也一不重则道斁二


不重则道悖三不重则道弊盖自上古之时其民吁


吁怡怡莫不爱其所以生我者尊其所以长我者乐

其所以与我者是其礼然也有老者则处其安焉有


尊者则处其多焉是其度然也人之所存发于其声


声之所出而音韵自成是又其文然也此皆夫人所


能也然非王者不能知天下之自然者而为之法王


者有法以行其道俾天下自行其礼自遵其度自识

其文而后知王者之制所以通万世而无弊者皆其


道之所不能自已者也使王者恃其崇高之势徒以

其势力法制谓天下可以就我之范围而率已之意


以为之则亦何取于王者之法是故朝觐以明君臣


之义聘问以使诸侯相敬丧祭以明臣子之恩乡饮


酒以明长㓜之序婚姻以明男女之别天下不可一


日无礼也雕镂文章黼黻裘带鼎爼豕腊宗庙居节


衣服宫室天下不可一日无度也明其约契正其会

要定其时日通其言语达其情志天下不可一日无


文也故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贱而不可不任者物


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麤而不可不陈者法也圣


人通于天下之情而知其理达于万物之变而知其


时精之至也故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


圭撮权轻重者不失累黍吾心之礼与天下之礼一


也而礼出焉故自子事父母朝诸侯于明堂至于冠


婚丧祭燕射士相见之礼可得而议也所以周旋裼


袭升降俯仰者圣人能议之而不能为之也吾心之


度与天下之度一也而度出焉故自天子七庙诸侯


五大夫三士二至于龙衮黼黻玄衣𫄸裳冕朱绿藻


十有二旒之度可得而制也所以多寡轻重隆杀大


小者圣人能制之而不能为之也吾心之文与天下


之文一也而文出焉故自天府之所藏象魏之所悬


与夫达之四方同书文字可得而考也所以横斜曲


直平正倒仄开发呼敛清浊高下者圣人能考之而


不能为之也故曰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

三王而不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


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接则不得其体亦缇缦之


礼而已何重于王者之礼以相临则不得其分亦凌

悖之度而已何重于王者之度以相谕则不得其志

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故曰王者


制事立法一禀于律继天顺地序气成物统八卦调

八风理八政正八节谐八音舞八佾监八方被八荒

以终天地之功所谓律者即天下之理也其理本然


如以规应圎以矩应方而莫之易也是王者之律也


故曰大礼必易大乐必简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

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以礼乐合天地之化


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岂非作者


之圣欤或曰王者之制如此宜万世不可易而何孔


子论礼则曰夏礼吾能言之𣏌不足徴也殷礼吾能


言之宋不足徴也吾学周礼记礼者则谓有虞氏之

旗夏后氏之绥殷之太白周之太赤母追夏后氏之

冠如周弁殷冔夏收其不同如此若夫书文自河流

天苞洛出地符之后世传又有龙书鸟书龟书鱼书


虫穗之书自苍颉至于史籕又不知凡几变也岂以


圣人之制犹有所未尽耶盖天下之变无穷而王者

有随时制作之义孔子盖曰所损益可知矣理之在


天下可变耶后世不达其意妄取先王之法而尽废


之自朝廷以至于闾阎皆为一切之政无非衰世苟

且之习民之所以养生送死者无一能尽其道世之

君子又从而附会之曰五帝不相袭礼三王不相沿

乐嗟夫所谓礼乐果何在也吾独怪夫文武周公之

法至秦而遂绝而李斯程邈谬妄之制至于今更数

千载而不能易也

  明君恭已而成功嘉靖乙丑会试

天下之任至不易也明主独能致天下之治者亦惟

得人以任之而已矣以天下之大而责于人主之一

身是故不可以一息而自暇自逸者而明主独能恭

已以致之是岂有他道哉诚以天下之任之不易而

吾以一人之身而为之其明必有所不周其势必有

所不给将必举天下之事皆萃于吾身是以吾身与

天下日战于扰扰之中而聪明智虑与之俱困是知

天下而欲以一人为之固无是理也故明主致天下

之治非得人不可也盖以天下之事与天下之贤者

共之是所以独操其要以御其机而非苟乐于优游

无为也以天下之贤者任天下之事使各竭其力以

周其务而明主端委以责成焉此固天下之势也今

夫有器于此一人之力足以举之矣以其器轻也其

有重于此者其举之必数人焉又有重于此者其举

之必数百人焉其器愈重其举之者愈众夫以众人

任之故虽千钧之重可不劳而移也大器非一人任

也使一人者自恃其力而欲以专百人之任其亦必

无是理也天下大器也非一人之为也世之人主亦

有恃一已之智力而欲以揽天下之权而天下之事

日以纷然盖自以其术足以持之尽天下之人无有

出于我者举其人皆不可以任吾之事必吾之身一

一自为之盖前世人主有其术出于此者未有不至

于乱也故明主者岂乐于暇逸者哉夫亦深见夫治

天下之道未有以易于此者也人之耳能听而目能


视其视听不出帷墙之外有蔽之矣任天下之耳则


聪无所不闻任天下之目则明无所不见以天下之

耳为耳以天下之目为目故四海之外莫不照彻焉

夫一人之身其分固有限矣夫以天下付之人主尽


一世之人而制命焉其聪明神智必有以兼乎天下


之人者固宜其一身而为之可也所谓聪明神智者

亦以能用乎天下而已矣所以用乎天下者非苟自

暇逸之谓也盖其聪明神智所以运乎天下者也运

吾聪明神智于天下是以朝廷公卿百司庶府其命

之必得其任其任之必得其人得其人以为之不必

吾之侵其官而天下之官皆人主之为也谓其自暇

逸不可也当尧之时天下之故多矣洪水方割矣民

未粒食而阻饥矣五品不逊矣五刑未明矣草木鸟

兽未若矣礼乐未兴矣共工驩兜之徒犹在朝也而

尧首命羲和钦若昊天而已尧岂为是迂缓不切之

谋哉诚以人主之所当为者独有事天之责使天道

少有不顺而愆忒或见于上吾心所以悚惕者当无

敢少宁者矣是以舜遵行其道而在璇玑玉衡以齐

七政以窥察天道而观其意之顺与否也若乃其时

天下诚有未得其安者而尧咨之不过一二言而已


至于得舜而其事已矣舜从而任之九官十二牧而

天下之务无不翕然悉举故孔子称之曰大哉尧之


为君又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恭已正南面而已

矣呜呼此尧舜所以恭已而成功者也夫以尧舜之


圣如此其至尧舜之治天下如此其无为而当时急


于得人而任之盖其所以无为者也吾以见圣人之


心有不自暇逸者矣非宴然恭已而已也尧之所以


经天下之虑在于得舜舜之所以经天下之虑在于

任九官十二牧吾于是知古之圣人无为之道也公


卿大夫赞襄于上百官有司奔走于下人主垂衣搢

笏不动声色端居于九重之上公卿大臣日宣其谟


也百官有司日靖其务也六卿日率其属以倡九牧


也其微至于乡遂都鄙之吏其远至于荒徼之外人


主罔不致其人以为之治焉要之明主之所谓恭已


者其事一无所为而其神运而以天随者亦无时而

无所不为如天之运其神无不在也神故不息不息


故无为故公卿大臣宣矣明主之神在公卿大臣也


百官有司靖矣明主之神在百官有司也六卿倡九


牧矣明主之神在六卿九牧也神者无为而无不为


也人主之神一不至天下之务息矣故神无一日不


运于天下故天下之贤才任而天下之庶务成渊蜎


蠖伏之中深宫宥密之地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


岂其疲智虑于一人之耳目哉故人主恭已无为所

以养其神也人主任天下之贤所以成其功也不能


恭已不能任天下之贤不能养其神不能成其功故


天子之车大路越席所以养其体也侧载臭𦶜所以


养其𤾁也前有错衡所以养其目也和鸾之声步中

采齐行中肆夏所以养其耳也龙旗九旒所以养其

性也寝兕持虎鲛韅弥龙所以养其威也凡以天下


之大以养之不欲累之以天下之故所以尊之也其

养之尊之所以得以神运天下也故曰大乐必易大


礼必简易故不怨简故不争四海之内莫不系统故


能帝也虽然人主亦何以得贤才以任之其成功如

此之逸哉其养之必有其道其求之必有其方其任


之必有其宜养之不以其道则才不成求之不以其


方则才不至任之不以其宜则无以使之效其用呜

呼欲得天下之贤而任之而又其难如此然后知明


主之所以成功者非苟然也



震川先生别集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