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川先生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二十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二十五 震川先生集 卷第二十六
明 归有光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康熙刊本
卷第二十七

震川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传


  归氏二孝子传

归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

贱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孝子讳


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


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


食不足以赡炊将熟即𬣡𬣡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

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

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

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

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不见因贩盐

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徳庚午大饥

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

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已有饥色弟寻死终

身怡然孝子少饥饿靣黄而体瘠小族人呼为菜大

嘉靖壬辰孝子钺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

言其后母事也绣字华伯孝子之族子亦贩盐以养

母已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

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

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

辄耗终始无愠容华伯妻朱氏毎制衣必三袭令兄

弟均平曰二叔无室岂可使君独被完洁邪叔某亡

妻有遗子抚爱之如已出然华伯人见之以为市人

赞曰二孝子出没市贩之间生平不识诗书而能以

纯懿之行自饬于无人之地遭罹屯变无恒产以自

⿰氵閠 -- 润而不困折斯亦难矣华伯夫妇如鼔瑟汝威卒变

顽嚚考其终皆有以自达由是言之士之独行而忧

寡和者视此可愧也此文参用崑山常熟本

  张自新传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


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

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


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

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䘮父家计不能

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万不得


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书为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

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亡且鸿宁以衣食

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黒夜

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

贱之为戚也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毎岁

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

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

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

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

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

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䙝语戏

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

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

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

卒自新为文博雅而有竒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

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

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

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

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

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世之乘时得势意气

扬扬自谓已能者亦可以省矣语曰丛兰欲茂秋风

败之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自新家在新洋

江口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野老相语以为


自新不亡云

  顾隐君传

隐君讳启明字时显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为太仓

人相传晋司空和之后散居浦之南者其族分而为


三故世称其地曰三顾村云宋末有讳中二者兵燹

之后尽䘮其赀有田数顷遗其子公廉公廉生愚好

濂洛之学读书常凭一几几有刓处人以比之管幼


安是为原鲁先生原鲁生五子其季爽赘居塘北又

为塘北顾氏爽生谟谟生昊昊生四子寅以明经为

始兴教谕其次即隐君也隐君有子曰存仁举嘉靖

十一年进士选调馀姚知县以最入为礼科给事中

皇太子生覃恩近侍封隐君如其官隐君为人敦朴

麤率任真尤不能与俗竞平生不识官府会里中有

徭役事隐君为之赋鸿雁之诗戾止于吴门君故生

长海上言语衣服犹故时海上人也无纎毫城市媮

靡之习及贵愈自敛约就养馀姚以力自随独夜至

官舍县中人无知者敕受章服闭门不交州郡郡太

守行乡饮酒礼到门迎请终不一往毎旦焚香拜阙

一饮一食必以手加额曰微天子恩不得此居常读

书有所当意毎抉摘向人谈说不休曰吾不信今人

非古人也故平生未尝爱财未尝疑人季弟锺蚤世

先属意隐君子为后隐君固让其兄子在馀姚见家

人持官物即槌碎加诟责焉虽流离颠沛之际孜孜

以济人为务有乞贷分赀予之知其人必负业已许


之不变也或伪指隐君赚人金隐君曰吾不知金而

金实为我卒偿之而不自言州大夫建绰楔使人送

其直送者诡曰此吾赎金也而非其罪隐君恻然遽


还之里有某宅某墓地相邻比有某桥道未修有某

死未殓葬以告必得所欲至其所自奉布衣蔬食而

已濒海多逋税置役田以恤其里人尝曰海上吾故

乡吾不能一日亡首丘之志故自号海隐居士时时

往庐于墓侧从始兴君游年老兄弟相乐也竟自海

上得疾以归而卒初隐君未六十为教曰古人葬以

掩形务从朴实观美何益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

一不然是为逆命因乞始兴君书之勒石于墓存仁

为礼科给事中以言事忤 旨谪居保安州保安州

在居庸关外自称居庸山人

赞曰顾氏自丞相肃侯始著于吴录司马氏渡江顾

贺纪薛号称世胄高门盖其来久矣正徳嘉靖间溱

济兄弟一时起海上并为给事中最后山人继之即

所谓三顾族也余少从山人游至贵显终始不改其

操可谓纯笃君子矣及观隐君行事考论其家世盖

有以哉冡宰玉峰朱公以硕徳元老为之铭可以不

愧而通参张先生之状尤为详核余得而论次之云

  元忠张君家传

元忠既殁之三年其子士瀹葬之县东南以为墓铭

所以藏诸幽也将欲发扬先人之徳莫如传昔太史

公赞留侯云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其论田横则

恨无不善画者莫能图今二子之画无有也而尚犹

想见其人岂不以传哉古之孝子色不忘乎目声不

忘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士瀹之见吾先人者安

敢忘诸遂以其所撰先人事数百言乞予为传予读

而悲之为叙次其语作张元忠家传元忠名廷臣字

元忠其先汴人宋南渡徙家于苏州之昆山弘治间

割昆山之东为太仓故今为州人而其家犹在昆山

之治城高祖能新城知县曾祖注潮阳训导祖銮封

承徳郎刑部主事父宽举进士历官至广东佥事元

忠生而敏慧佥宪公奇爱之初为钱塘令元忠方五

六岁携以之官毎僚佐宴集必呼与俱应对机警礼

容秩然人咸异之时有诈为台檄者元忠从旁辩其

诬已而果然县中老吏皆惊慑年十九补学官弟子

员寻例贡太学祭酒增城湛公亟称之未几中南都

乡试学士内江张公尤加赏识元忠少尫弱多疾药

饵不绝于口又宦家子弟然自力于学蚤岁得举而

尤能治家其遇事强敏精悍总理操切无所纵贷佥

宪公其始宦游在外迨其罢归独日召故人宾客饮

酒而已故与佥宪公交者皆称其有子而自以为不

可及云自初举至其卒凡六试南宫不第卒时年四

十三元忠为人楚楚门内外斩然虽盛暑燕坐未尝

解带与人语纚纚不止也


赞曰予闻元忠之将死县有郁君善相人元忠闻其

在所亲家饮酒使人诇之曰是必谈我已而酒次郁

君果言元忠必不可起明日元忠召郁君与对坐啜


粥谈论竟日其精强自持类如此自以蚤岁发解进


士可必得以其所为家者施于吏事优然有馀而卒


困蹶此其所以有遗恨也


  章永州家传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曾祖珪宣徳中

举贤良方正拜监察御史论三杨学士有直声生四

子仪国子𦔳教表广西布政司右参议格南京大理

寺卿律都察院左都御史太理有高节致仕家居县

令杨名父以其清贫买田给之谢不受名父为构亭

虞山上独时时邀与登览相对饮酒名其亭曰仰高

云大理生沐赠单县知县君之父也君为人孝友入

县学以徳行为博士所称举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

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

吕公并以八座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

其门屡上春官不第选调单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

下毎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

之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增椿昼夜捍

御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䂓为

不法或以为言君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豫逆之抚

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

单人为囊槖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

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百数君一日条具申报

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

便之齐鲁间皆推用其法有■兵自宁武关趋太原

声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

令辕门会■信不至而罢陞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

殚力赈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恒以理解之有匿税

者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君叹曰

此岂古头会法也吾以救弊而已州所治孝丰迄君

去一无所扰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迁永州府同知

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

君君亦优游而已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此其弟宗

实之所称者云尔宗实父涯君之从父初无子以君


为子晚得宗实君抚而教之今为乡贡进士

归子曰大理公与子外高祖太常公有姻予少时数


从祖母之外家盖闻章卿云及登虞山求所谓仰高


亭者已芜没于空烟翠树间矣于是识永州君恂恂


然君子人也往予试南宫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


懽饮上马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


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悲夫仕虽


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戴锦衣家传

戴锦衣者父文润其先湖州之徳清人后为安陆人


安陆今之承天府也文润家州郭外为兴府良医事

 睿宗皇帝父戴隐君殁文润以毁灭性郢中人以

孟子之语题其庐曰终慕故锦衣家有终慕之堂夫


人徐氏夫亡时年二十九子经甫七岁即锦衣也家


贫克励清操以拊其孤及锦衣贵终不改其淡泊故

锦衣家有高节之堂■今皇帝以亲藩入继大綂国


中旧臣皆用恩泽升锦衣年甚少补环卫积功劳至


指挥使锦衣之职于上十二卫最亲贵兼领诏狱士


大夫被逮者多见掠辱少有全者而锦衣恂恂然为


人尤仁恕凡被系者往往从其人问学常保䕶之御

史杨爵给事中周怡员外郎刘魁禁系累年三人已


赦出相谓曰微戴君吾等安得生至今日乎聂尚书


豹亦在系甚称锦衣之徳谢都御史存儒巡抚河南


以师尚诏反锦衣奉驾帖往逮行数千里衣破弊谢


公以一缣赠之郤不受锦衣今谢事家居门庭寂然


其清素如此锦衣名经字伯常


归子曰余寓京师南薫坊锦衣时过从示余以家所

藏文字为芟其芜而归之质作戴锦衣家传然余读


华亭杨奉常之论终慕有旨哉有旨哉


  京兆尹王公传

京兆尹王公震字威远曾祖景贤初自燕南徙任县


遂占籍于邢今为邢台人祖罍宣徳间以乡进士为

平度州同知抗中使谪戌滦州数岁病思归子整上

疏代父整戍又二十八年始赦还整妻亦死于戍后

妻生公体貌丰伟善骑射博涉经史弘治癸丑进士

观政大理授户部主事奉使部送犒军银于西夏至

红城堡后又使云中至阳和堡猝为■围公皆率众

守御■以解去正徳初榷九江税刘瑾爱幸苍头奴


唐英王俊至多所诛求公绝不为礼时瑾怙权流毒

天下士大夫二人还欲诉于瑾皆病死于道人以为


公幸迁员外郎尚书韩文为瑾陷下狱罚赎二千石


公率其僚捐三年俸赎韩尚书得出庚午川湖盗刘


烈起猖獗甚 上命兵部尚书洪锺讨之洪尚书奏


公知兵请以为郧阳守迄平寇甚得郧阳之力历陞

河南左右参政颍川盗小张虎啸聚公往捕之不四

月小张虎就擒戮小张虎馀党全活甚众颍川人感


其徳立祠祀之嘉靖初陞河南左布政是年冬陞应

天府尹奏罢上元江宁花园夫千馀人省诸官寺狱


具银千馀两核江滩芦苇千馀顷以佐赤县里甲费

寻上书乞骸骨归初公举进士二亲皆在堂未几相


继卒所至扁其居为永感长沙李文正公率馆阁诸


公为赋诗赵郡石文隐公为之序自是毎陟一官必

悲思其亲自在部已获推赠及为京兆得赠三世皆

如其官公天性纯孝有厚徳尝在京师郧人张得才

为部从事病死妻子贫不能归公闻之怆然捐金助

其丧还后其子寅中乡举来谢言其父䘮前至金陵

欲寄其乡人舟乡人负约遂寄他舟经小孤山乡人

之舟覆过吉水欲寓山寺寺僧固拒不纳经夕而寺

焚以公之施惠孤丧与神明符也公既归所蓄书数

千卷悉辇送郡学以资学者讲习家居杜门足迹不

至公府今邢州士大夫虽隆贵门第不改布素至以

造官府为耻子弟敛戢市无绮䊵之游繇公之化也


嘉靖辛丑年八十二卒讣闻赐葬祭子某


赞曰予至邢访其先贤士大夫近代皆称王京兆京

兆所居官其条教方略无文字可考仅仅得其家状


履历然今邢中风俗之厚本于王京兆予数过学宫


取其遗书读之为之叹息其高风可仰矣予以是论

次之


  洧南居士传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干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


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


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

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

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

第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郤礼币之赠数

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

切于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

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

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郷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

有后也陞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

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

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县中有事皆

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

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初洧水东折

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濬以达于河扶

沟人赖其利为之语曰洧水淤老幼啼洧水通赖杜

公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

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所著有洧南文集洧南

诗集北上稿南归稿西行稿五经韵语书经驯驳彚

集医方若干卷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

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

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

孟诗语著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


人必超然埃𡏖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


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䂓


䂓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

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周封君传

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


海虞人后徙昆山之茆泾祖父好道家言人称为玄

本公封君自茆泾入居县城马鞍山阳马鞍山里俗

所谓玉山者也故自号玉川云济叔少时封君口授

以书比数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

分乃寝率以为常及济叔入郡学念已自能进取遂

不复阅省日取医卜地理星命书观之尤精小儿痘

疹决死生晷刻不爽晨起焚香拜神忌日祭祀常感

伤悲泣其为人诚朴任真子贵犹淡食布衣与人谆

谆皆平生语人尤以是敬之自推命数年七十九适

生日值其所生年甲子喜曰吾当增夀一纪可得八

十九至期设祭祠诀祖考无疾而终初济叔为尚书

秋官郎封君就养在京师秩满受封父子相随奉天

门谢恩观者叹息内侍引入禁苑遍观玉堂神明渐

台泰液之胜饷以内珍曰封君谢恩者盖少况年逾

八十徤爽如此者乎掖送出长安门而别及济叔出

佥湖宪封君尚随居蕲黄间也比徙蜀藩送至长桥

曰吾老矣不能从儿行也旦暮迟汝归耳济叔至官


奉敕督理黄籍邅𢌞二载及海南命下即上疏归养


下陇坻倍道行至家逾月而封君殁

归子曰济叔尝为余言在蜀时按行所部经卭郲九

折阪又登峩睂山云霞飞涌其下下视东吴何啻万

里诗有之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夙夜无已犹来无止

余论周封君事盖伤人子之志云

  东园翁家传

东园翁马朂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翁蚤孤事其母

甚谨出入必告初好内典有卖𩛿者劝令读儒书遂

通诗易史传洪武中凉国公得罪尸于市翁时游京

师哀之往观叹焉几为逻卒所缚大理寺少卿胡槩

巡抚苏州翁为乡老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

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邑民虞宗蛮以豪当

簿录时巡抚无行院居瑞光寺胡卿雅善其僧僧特

为宗蛮请胡卿曰当问马者胡卿重翁不名而呼其

姓也僧乃私许翁百金翁起便旋揺其首僧以为少

也益之千金翁竟不许遂没宗蛮家他郡送囚至皆

已论死翁知有冤不及白意常恨之临安关吏苛留

人翁从胡卿入抗言之关吏诛死胡卿养鹤市儿不

知击死之逮及其父母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

胡卿乃以死鹤予市儿尝为胡卿䂓建书院即今巡

抚行院治所也翁与人有雠会举乡老其人虑翁居

其间置酒试翁翁大言曰是宜为乡老其人侧耳于

壁间听因喜跃出曰翁不计吾怨遂与交好翁盖谓


其才能堪之也其不私类如此翁虽以乡老时时从

胡卿而好请书筑精舍于眠牛泾远近来贺至以囷

贮菓郡别驾张大猷登拜于堂扁之曰东园故甫里

至今称东园翁云翁与徴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


交善皆甫里人谷宾姚少师荐至京师以跛辞归宗

文洪武间举人材辞以母老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

用行荐为鄱阳令尝为翁作翠云朵歌翠云朵者东

园石也翁三子望企行望子㫤昻杲望尝相其三子


曰伯有钱而无权仲蚕眼有钱季鹅行鸭步当以万

计其后皆如其言杲为杨氏赘婿不为舅所礼夫妇

空手不持一钱而出卒自奋积赀钜万马氏盖兴于

成化间后诸子皆能继其业遂甲于甫里为长洲著

姓诸孙淮以太学生调官海南还七十馀好学不倦

瀚太学生好尚文雅用拯为诸生通史学曾孙致远

南京郷贡进士

赞曰余论东园翁悉载用拯之词盖以为其家传不

得而略焉用拯余女弟夫也余闻吴故有大理卿熊

槩巡抚类以没人产为事吴民冤痛今马氏书谓熊

为胡悮也以槩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

救岂少哉是必有阴徳宜其子孙之盛也考大臣年表及江西

人物志皆作熊槩何乔远名岀藏云宣德初使大理卿胡槩违视应天诸郡槩丰城人本姓熊以从母适

胡因胡姓官终右都御史后复姓亦载马朂事与马氏书合诸书记事从其已复之姓先太仆据之故称

熊槩马氏书但知其抚吴时之姓故称胡槩皆不为误庄识

  何长者传

何长者名绪字克承家会昌之白埠倚萧帝岩为居

长者父卒兄缨与其子亦蚤卒遗孤孙而长者庶弟

方十岁皆抚育以至成人长者既善治生产于其父

业嬴数十倍弟约与其兄孙请与长者分长者会其

赀以为三兄弟平受之不以祖父贻与已所创为区

别也人有急求鬻田长者与之价过当其后事已辄

悔其田长者还之不责偿年既老乡里高其行县为

请乡饮酒固谢终不肯与而会昌人皆称以为何长

者云长者妻刘氏会昌城溯流南八十里曰湘乡乡

有九田之属平川沃壤多富人而白埠有何氏小田

有刘氏为甲族故长者与为姻长者所以能抚孤

家四世同居无间言世谓家人之离起于妇人凡长

者之美类刘氏𦔳成之也刘孺人事姑尤孝姑年八

十六奉养备至为人平恕有夜胠其箧者物色之得

其人家人欲闻之官问孺人所亡金若干孺人曰金

无多无用穷诘为也竟不言盗遂获免会昌人皆云


不独何君乃其妇亦长者也故为作何长者传


归子曰长者之子渭与余同在六馆今来佐县民有


徳焉至观长者之行宜有子哉何侯以事至南都见


其乡大宗伯尹公尹公题其堂曰永慕而何侯之于


其先对人未尝不流涕言之也


  筠溪翁传

余居安亭一日有来告云北五六里溪上草舍三四


楹有筠溪翁居其间日吟哦数童子侍侧足未尝出


户外余往省之见翁颀然晳白延余坐瀹茗以进举


架上书悉以相赠殆数百卷余谢而还久之遂不相

闻然余逢人辄问筠溪翁所在有见之者皆云翁无

恙毎展所予书未尝不思翁也今年春张西卿从江

上来言翁居南澥浦年已七十神气益清编摩殆不


去手侍婢生子方𫩜𫩜西卿状翁貌如余十年前所

见加少亦异矣哉噫余见翁时岁暮天风憭栗野草


枯黄日将晡余循去径还家媪儿子以远客至具酒

见余挟书还则皆喜一二年妻儿皆亡而翁与余别


每劳人问死生余虽不见翁而独念翁常在宇宙间

视吾家之溘然而尽者翁殆如千岁人昔东坡先生

为方山子传其事多奇余以为古之得道者常游行


人间不必有异而人自不之见若筠溪翁固在吴淞

烟水间岂方山子之谓哉或曰筠溪翁非神𠎣家者


流抑岩处之高士也欤


  可茶小传

可茶为秦越人之术医者称工焉始可茶有贤母蚤


寡家贫欲为县书狱母曰为是者多辱苟贫不能业


独不可卖蚊烟凉箑遣日乎可茶愿为医其女兄之

夫沈氏颅𩕄在练城世有传业可茶日往记数方还

录之又观其制剂和丸皆得之乃为医方坐肆有求


疗者馈红菱青葱母喜曰是子医必效馈鲜菱者如

𠎣灵也方言以家饶𥙿为从容是葱之兆耶可茶医

果日进求者屦满户外可茶或自外归酒醉母即怒

责之可茶善候颜色母少有不乐未当不长跪母既

责其饮酒醉即终身饮未尝敢醉其他事受教戒皆

如此母所不嗜食物即终身不食毎至生辰长斋数

日中岁无子欲买妾母恐其家失和意不欲买妾即

不买妾寡姊有一子因以为已子而养其姊三十馀

年至今无恙其孝友如此至于医贫者徒施药与之

虽富亦不望报以故县中士大夫皆爱敬之嘉靖四

十年冬予儿子患疹可茶为撤已事来自练城三十


里昼夜调视儿竟获安不独其技然而其为人慈爱


使人感叹余与可茶论小儿疹前世称陈文中异攻


散施于江淮间无不效今医家以为不可用时其危


急死而复生之其所制剂多秘不言以为有神术窃


窥之即陈氏方也然可茶守丹溪之说自谓恒得中


医至自比李英公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云可茶名


卿姓苏氏


赞曰孔子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古之医师疾


医皆士大夫也以可茶之孝施之于医其活人可胜


道哉

  鹿野翁传

鹿野翁姓李氏名元夀少工书尝书诸经四书小本

楷法精善三原王端毅公巡抚江南见而爱之呼为

李生使侍舟中无事辄令李生朗诵大禹谟咎繇篇

敛衽以听焉又尝为顾御史写进本奏书天子以其

书为善鹿野翁为人淳笃其训子弟有法而又善书

以是为缙绅所重邑中有文字必经鹿野翁手相为

推引往往他州碑石多鹿野翁所书也

归子曰余少闻邑东门有李元夀善书云然余故不

识元夀元夀书余亦未之见也其子始出所藏文字

求余论之夫书于学者事末矣而今人未有能迨古

人者邑里之中如鹿野翁其亦足称哉








震川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上谷后学董正位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