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飞龙全传/3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第三十三回 飞龙全传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四回 王子让辞官养母 赵匡胤避暑啖瓜

[编辑]

  诗曰:
  惟忠且惟孝,为子复为臣。
  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
  吴起尝辞魏,韩非遂入秦。
  壮情将消歇,雄图急欲伸。
  暂处华阴下,不终关外人。
        右录庾信《咏怀》

  话说周主登了大宝,大封功臣,文武百官尽皆谢恩已毕。祇有王朴推辞不受,俯伏奏道:“臣本无功,反蒙陛下隆以重任,臣伏念德微命薄,不堪拜受,愿陛下收回成命,放臣归乡,此臣之素志也。”周主听奏,吃了一惊,说道:“朕自得先生以来,屡建奇功,今日九五称尊,身临臣民,皆先生所致也,区区爵禄,未足言报。望先生勿惜勤劳,匡扶社稷,则天下幸甚。”王朴叩头,叫声:“陛下,臣实命薄,福禄难安,若受显职,必然损寿,况有老母,年逾八旬,理宜侍奉。望陛下以孝治天下为心,放臣得还故里,奉菽水于日月,尽定省于晨昏,终养优游,则臣母子之馀年,皆陛下恩赐之年也。”周主道:“先生虽然笃于孝道,但朕新得天下,枕席未安,倘有变端,使朕如何措置?”王朴道:“方今国运初兴,洪图永固,上有尧舜,下有皋夔,君臣致治于朝堂,天下自然向化,何必多此远虑耶。”周主见他去志已决,不好强留,祇得说道:“先生既不肯留,必成其志,但朕倘有军国大事,来请先生,幸勿推诿。”王朴道:“臣受主上天恩眷念,焉有不奉诏旨之理。”周主便准了奏,传旨摆御宴,与王朴送行,即命百官陪饮。王朴谢过了恩,领了御宴,便要别驾。周主依依不舍,无计可留,祇得多赐金银彩缎而已。王朴叩头谢恩,辞驾出城而去。正是:

  且图衡泌栖迟乐,暂释邦家夙夜忧。

  原来王朴数学精明,预知兴废,虽然郭威登了皇位,日月一新,然不过应运兴基,气候不久。况真主出世,自有一班开国的能人治世的贤士出来辅佐,定国安邦,自己祇好返归林下,全名完节的了。闲话休提。

  祇说周主见王朴辞官去了,便问两班文武道:“朕今初登大位,尚有几处刀兵未能宁静,卿等都怀经济之才,必有安定之策,不妨为朕奏来。”言未尽,有翰林学士窦仪出班奏道:“别处郡县,不必为虑,所患者晋阳刘崇耳,彼见陛下为君,其心未必能甘,倘结连契丹,妄举入寇,人心一动,为祸不浅矣。依臣愚见,必须责任亲信名将,于禅州百铃关两处,重兵据守,阻住咽喉,使刘崇无隙可窥,安能摇动?臣意如此,望陛下圣裁。”周主听奏称善,便俟选将,到彼镇守。按下慢提。

  却说晋阳刘崇,初闻周主起兵,隐帝遇害,便欲举众入京,奠安社稷。及闻太后下诏,迎立刘贽为帝,便大喜道:“吾儿为帝,吾又何求?”遂息了举兵之念。后闻刘贽废立而死,心甚愤忿,遂自称帝,所有并、汾、沂、代、岚、宪、隆、蔚、麟、石、沁、辽十二州之地,即以判官郑琪赵华国同平章事,国号北汉。厉兵秣马,窥图报复。消息传入汴梁,周主忧惧,便想:“百铃关禅州果系要路,须得亲信之臣保守,方始无虞。不如命侄儿柴荣前去,一则迎接皇后,二则威镇禅州,岂不为美?”主意已定,便传旨意,命柴荣镇守禅州,奉迎国母。又命韩通镇守百铃关。二臣领命,各自带了所部之兵,辞王别驾,出城起行,不一日兵至禅州。韩通自去镇守百铃关。那柴荣进了帅府,所属文武官员参见已毕。柴荣退进私衙,取银三百两,打发差官到泌州张家饭店,酬谢店主养病之恩。差官奉令去讫。

  柴荣来到后堂,拜见了姑娘,请安毕,把一路得胜,兵破汴梁、汉主自缢、姑爹得了天下、南面称尊,为此前来迎接姑母进京,共享富贵,这些前后事情,细细说了一遍。柴娘娘听了大喜,当晚安排酒筵,与柴荣接风,至亲两口开怀欢饮。柴娘娘心中快乐,多饮几杯,不觉冒受了风寒,身上便寒热起来,卧床不起。柴荣心下慌忙,一面延医调治,一面写本进京。差官赍了本章,星夜赶至汴梁,到了午门,将本交与了黄门官。黄门接本,送进朝去。周主览毕,即批一道旨意:“就命晋王柴荣侍奉皇后,调和疾病,等候病愈之日,一同来京,顺便监军百铃关,节制便宜行事,钦此钦遵。”这旨意降到禅州,柴荣当堂拜受,勤心汤药,侍奉姑娘,病体将瘳。又到百铃关监军,与韩通操演人马。此话按下不提。

  却说赵匡胤与郑恩自从野鸡林打走了韩通,住在平阳镇七圣庙里,百姓敬之如神,真是朝给饭,夜供酒,一日三餐鱼肉不离口,在那镇上专打不平。那些土豪光棍,闻了匡胤之名,潜踪远避,不敢胡行,因此平阳镇地方宁静,人士循良。二人在镇盘桓,不觉住了四月有馀。时当暑热天气,匡胤心烦意躁,坐立不住,叫声:“三弟,你看天气这般炎热,汗流如珠,怎好闷闷地坐著?何不往外边寻个凉快去处,避暑乘凉,也得爽快些儿,却不好么?”郑恩道:“乐子昨夜贪著嘴多呷了几杯酒,身子有些不快,谁耐烦往街上去跑,反被这大日头晒得焦黑,乐子却就在屋里坐地,怕不凉快,二哥自去。”匡胤见他不去,便往后房解了马,牵出庙门,上了马,出了平阳镇口,信马而行。一路上正当赤日当空,火云散野,行人摆扇,树木无风,真是炎热熏蒸,汗流如雨。唐时刘长卿曾吟《苦热行》,诗中有几句云:

  清风何不至,赤日何煎铄。
  石枯山木焦,鳞穷水泉涸。

  匡胤正行之间,见前面有座林子,心下想到:“这不是野鸡林么,里边正好乘凉。”策马进林子里来,拣了一处树木茂密之地,下马离鞍,把马拴在树上,看著那首一株大树下,将身席地而坐,喜得荫浓遮日,凉风徐来,匡胤露体舒怀,坐得困倦,不觉呼呼的睡著,鼻息如雷。睡过午后,方才醒来,骨碌爬将起来,揩揩双眼,口内甚是烦渴,心中想到:“那里寻些凉水,消消热渴也好。”把马牵出树林,扳鞍上马,往前而走。举目往四下观望,并无溪涧井泉可以汲水,口内更觉燥暴。正在烦闷,远远地见有一个汉子,蹲著身躯,在那柳荫之下打盹,旁边放著一副筐子,那筐子里放著青旺旺的不知甚么东西。匡胤拍马紧行,走至跟前,原来是一担大大的西瓜,心中喜得不了,暗自想道:“好西瓜,买他两个,正好解渴。”顺手往身边取钱,却撮了个空,说声:“啊哟!忘带了钱,怎想瓜吃?”口虽说著,心下却是喜欢,踌躇了一回,说道:“也罢,我且叫醒了他,与他商量,或者肯赊与我也未可知。”遂叫道:“朋友,醒来,要照管这瓜。”连叫数声,却不肯醒。

  原来这卖瓜的姓王,为人忠厚朴实,守分营生,任你有人欺负于他,总不计较争论,因此众人送他一个雅号,叫他做佛子。他也逆来顺受,居之不疑。每年到了夏天,往那出产之处买了这西瓜,便到百铃关去卖,甚是得利。今日因天气炎热,走得吃力,就在这柳荫之下歇息乘凉。忽然困倦,一觉睡去,正见一条赤须火龙吊在那干坑里面,昂起了头,看著他祇顾点头。王佛子说道:“这条龙在干坑里,想是渴了,待我解他一解。”随手提了一个瓦罐,往泉里取了一罐水,走至跟前,望了干坑,缓缓的倒了下去。那龙见了这泉水,觉得清凉爽快,一般张牙舞爪,舒展起来,猛地里一声霹雳,祇见那龙腾空而去。王佛子被雷惊醒,原来是梦,正见一个红面大汉,骑了赤马,立在面前。

  王佛子看了,暗暗称奇。那匡胤在马上赔著笑脸,叫声:“朋友,惊动了你的睡兴,在下有话要与你商量,祇因天气炎热,烦躁难当,欲得一瓜解渴,又是不带钱来,朋友若肯赊时,吃了几个,跟我到平阳镇上,加倍还你,不知可否?”那王佛子听了此言,想起梦中之事:“那赤龙吊在坑内,我给他一罐清泉,他便上天而去。今看此人,也是红面,却又要赊我瓜,莫不应了方才之梦,敢是他大贵的人,后有好处,我何不破费这几个瓜,与他解渴,也算是个方便。纵然吃完了这担,我也不致心疼,为人在世,谁无朋友交情。别人尚有仗义疏财,我这瓜值得甚么?”想罢,开言答道:“君子既然心爱,但请何妨,谁人保得常带银钱?这些须小事,说甚商量,改日或者遇见,顺便给还我就是了。”匡胤听了,心中欢喜,暗暗赞叹:“世上原有这等好人,与我并不识面,便肯赊物,实为难得。”忙跳下了马,把马拴在柳树上了。正值王佛子拣个熟大的西瓜,打做两半,双手托将过来。匡胤渴得急了,接过那西瓜,将身坐在树下,流水的吃个干净,觉得爽口清心,燥烦顿解,比那雪桃何啻十倍。那王佛子又打了一个,送将过来。匡胤接了又吃,浆水淋漓,十分可口。正吃之间,猛可的想道:“我虽有这瓜解了炎热,祇是三弟在家,料他烦闷更甚,我何不带这半个与他,也可消烦解闷。”想罢,便把这半个瓜安放在地。那王佛子见了,便问道:“君子,原来你恁般的量浅,怎么这两些瓜儿,尚不用完?”匡胤道:“不瞒朋友说,在下还有一个兄弟在家,故把这半个带去,与他解闷。”那王佛子便笑道:“我说君子量儿恁浅,原来却是如此,既有令弟在家,不妨带上两个回去,却恁的自家克己,省这一星儿拿去,像甚模样。”一面说话,一面便往筐子里取了两个大瓜,放在跟前。匡胤心甚感激,祇得把这半个也吃了,坐在树下,好不凉快。

  当时开言问道:“朋友,你这担瓜挑往那里去卖?”王佛子道:“我这瓜要到百铃关去货卖的。”匡胤道:“这百铃关离此有多少路?”王佛子道:“远得紧哩,离这里有六七十里。”匡胤道:“一担瓜可值几何,便是这等费力,走这远路。”王佛子道:“君子有所不知,往年间祇在这里平阳镇上卖的。如今汴梁城却换了朝代,立了新天子,这百铃关又新添了一位韩元帅,手下有十万大兵,甚是闹热。我这一担瓜挑往那里,比著别处要多卖二百馀钱,所以不怕路远,情愿奔波。”匡胤道:“原来东京又换了国朝,朋友可知当今的天子是谁?”王佛子道:“你拿过耳来,我与你说,就是这禅州的元帅郭威,他起兵入京,把汉帝逼死,竟登了位,做了皇帝,难道你不知么?”

  匡胤听了,暗暗欢喜道:“我离家日久,祇为了幼主贪淫好色,故此杀了御乐,又碍著父亲现做朝臣,所以弃亲逃避,流落他乡。目今汉主既死,便可回家省视了。”那王佛子也问道:“君子,我看你声口不是这里人,敢是到此做甚买卖也否?”匡胤道:“在下乃是东京人氏,并不会做买卖,祇因闲游过了日子。”王佛子道:“祇闲游有甚好处?现今百铃关韩元帅正在挑选英雄,君子有这身材,何不去投了军,博得事业荣身,强如在外游荡。”匡胤笑道:“这军岂是在下当的?”王佛子道:“君子,你这话就不明了,祇看那汉高帝刘智远,原是养马当军出身,后来做了皇帝,你怎么轻把这投军去奚落他?”匡胤暗想:“此言果是有理,我今就到百铃关去走一遭,有何不可。”遂又问道:“朋友,请问你的姓名,说与我知,好使日后相逢,偿还瓜价。”那王佛子便大笑道:“君子,你忒也虚文,谅这几个瓜,值得几何!我便做东不起,要你偿价,今日说过,日后总总不要,况我经纪的人,也没有甚么名号,祇叫王佛子的便是。”匡胤道:“也罢,既承佛哥如此美情,我便留下姓名在此,日后倘得相逢,当报你赠瓜之德。我非别人,乃东京赵匡胤便是,祇因怒杀了御乐,逃避在外。今朝代变易,就好出头。我此去倘有寸进,恩有重报,义不敢忘。”说罢,将那两个瓜,把手巾包裹,提在手中,一手解了缰绳,将身上马,叫声:“朋友请了。”把手一拱,策著马,徜徉而去。那王佛子见此仪容,听了名姓,不住口的赞道:“果然好一位英雄,日后必然大贵。”遂把瓜担挑了,望百铃关奔走去了。正是:

  不经知者道,怎晓彀中情。

  却说匡胤回至平阳七圣庙,下了马,牵到后面拴讫。出来见了郑恩,把这两个瓜与他吃。郑恩正因天气酷热,坦胸露腹,坐在椅上,张开了大口,在那里发喘,见了此瓜,十分欢喜道:“二哥,又要你破钞,买这瓜儿与乐子吃。”接过手来,把瓜磕做几块,连皮带水,吞了下肚,不消一刻,吃得干净,说道:“爽快,爽快。二哥,你用了多少钱,买得这样好瓜?”匡胤道:“这瓜不是买的。”遂把王佛子相赠之情,说了一遍。郑恩大喜道:“难得难得。”匡胤又把郭威做了皇帝,百铃关现在挑选英雄,故此要去投军的话,告诉与郑恩听了。郑恩道:“郭威这驴球入的名儿,耳朵里好生相熟,待乐子想一想。”低著头,侧著目,思想了多时,说道:“是了,是了,乐子常听见柴大哥说,他有一个姑夫,叫做甚么郭威,敢是他做了皇帝。柴大哥的下落,也有了影儿了,咱们就到百铃关去走走,打听信息,也是好的。”匡胤道:“贤弟之言,正合我意。”当时用了晚膳,各自安寝。次日清晨早起,便把镇上的父老请来,就要辞别,往百铃关去。有分教──无心欢遇螟蛉,有意怒寻虎狼。正是:

  恩情何幸萍踪合,怨愤偏从腋肘来。

毕竟二人脱身去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 ↑返回顶部 第三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