飬蒙集 (四库全书本)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飬蒙集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
  飬蒙集       别集类四
  提要
  臣等谨案飬蒙集十卷元张伯淳撰伯淳字师道嘉兴崇徳人宋末举童子科至元二十三年以荐除杭州路教授大徳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虞集序其集述其生平甚悉以汉贾谊比之邓文原序亦拟以陆贽然所称论事数十条者今皆不载于集中盖召对面陈未具疏也文原又称其为文耻尚钩棘而舂容纡徐铿乎如金石之交奏然不喜以藻翰自名殁后无成稿其子河东宣慰副使采长孙武康县尹炯访求遗逸釐为十卷今观其文源出韩愈多谨严峭健得立言之体文原以舂容纡徐称之不甚相似其诗则鄙拙殊甚古体尤劣王士祯居易录深诋其肤浅顾嗣立元诗选亦称其古诗少合作集中有题鲜于伯机所藏黄庭经一首语较古健乃赵孟𫖯作误入又称其近体率皆应酬之作其言皆允惟嗣立所摘佳句九聫则多所未安如出郊诗云瘦笻支彳亍狭路写之元此何等语而顾以为佳乎皇甫湜李翺诸集皆不载诗不害其为湜与翺正不必曲为回䕶也其集刊板久佚辗转传抄残缺颇甚此本凡文六卷诗三卷词一卷乃钱塘厉鹗钞自绣谷吴氏者鹗颇为较正然脱简终弗能补考顾嗣立元诗选中阙字与此本并同则嗣立所见亦即此本矣乾隆四十四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
  养蒙文集目录     别集类四
  卷一
  册
  诏
  制
  表
  卷二
  
  卷三
  记
  卷四
  碑铭
  卷五
  颂
  铭
  赞
  箴
  说
  题
  跋
  卷六
  祭文
  疏
  卷七
  古诗
  卷八
  绝句
  五言律诗
  卷九
  七言律诗
  卷十
  词















  养蒙文集原序
  养蒙先生文集若干卷者故翰林侍讲学士嘉兴张公讳伯淳字师道之所著也公至元中用荐者言除闽宪幕又有为天子言此人非直宪幕才也即日遣驲骑五自海隅召至阙侍见上论事数十条皆当世急务辞意剀切上为动容听之命就中书执政以次议举行其一曰罢定官方条具其事而大官贵人已不恱曰何物远人欲夺吾官使健者候诸途要诘之㡬不得免而事亦浸罢公遂留翰林大徳中天子命近臣修时祀于岳渎必老成慎重者公在遣中公以老病辞行久之遂不起昔贾生为汉文帝陈治安之策太息不足以起之继以痛哭可谓切至其言虽不尽行于当时而其说如众建诸侯子弟之类皆稍稍采而举行之而公之亡至于今三十有馀年中外大夫士多能诵公所为世祖言者思见其议论而想其风采邈乎㡬就泯没未尝不为之慨叹今其子采辑其文而传之使来者知公之才可见者犹在于此此固孝子之心亦大夫士之意也故为序其端云至顺三年四月望日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蜀郡虞集序
  至元庚辰间文原侍先人侧获识檇李张公师道时江南达宦者多中州文献故老而南士裸将之馀屏居林谷者往往而在交游中雅器重公荐牍交驰为杭郡文学掾遇事不然不可撼以私与上官不合去荐者益知公可授以政居浙东闽海宪幕征入遂直词林陪讲席而文原以供奉忝司撰著情义益款洽不以僚属遇我也自公至京师友道日广酬接无少懈暇则伸纸濡毫作为词章以应四方之求时时为文原诵之盖耻尚钩棘而舂容纡馀铿乎金石之交奏也士论咸以斯文属公而公病矣檇李故多文士昔唐陆宣公为学士居中多所参决时号内相有论谏数十百篇至今读者尚挹其高风而兴起公受知圣主蒙被顾问敷对剀直皆经国之要务惜不果大用而世以文字知公者特绪馀耳自古瑰杰之士勲业不得表见而仅以文字传者皆可惜也而况不尽传也公之子采辑公遗稿若干篇期以昭白于世可谓贤也已遗稿不特词林时所作而文原云尔者欲使后之人知公之大节如此夫泰定三年八月哉生明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邓文原序
  谥文
  故翰林侍讲学士张伯淳行践笃诚学通今古早擢晏杨之科第已膺班马之才名养以谦㧑恬于仕进黉宫教育蒙薫芹藻之香宪幕澄清夙厉冰霜之操被明时之顾问造宣室以陈谟尝䌷金匮之成书编摩青史久宜玉堂之挥翰黼黻皇猷展也真儒允为耆徳谨按谥法徳美才秀曰文布徳执义曰穆请谥曰文穆



  先公文穆在宋世由童子科及第逮事圣朝复以词臣锡封受爵然不喜以藻翰自能既没无成稿命男炯访求遗逸仅得若干篇釐为十卷刊之右塾使无忘前人之徽烈其藏诸人散于四方者未能兼收并录则中心之深歉也至正六年正月望日中议大夫河东宣慰副使致仕男采拜手谨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