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计画/铁路与车站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交道之管理 首都计画
铁路与车站
港口规划 

南京为天然便于交通之地,其水道之深广,即上海亦无以为过,而所处之部位,更适于全国铁路之集中。计循已有之铁路,可达浙、鲁、燕、晋、豫、皖、鄂、湘及辽甯、吉林、黑龙江、察哈尔、绥远诸省,固隐然有为全国中点之势,不过直接到达之路线尚少,计祇有沪甯津浦二路。而津浦一线,又祇达浦口江岸,其与对岸路线,尚无若何之联络,此天然之地势,实未有尽其用。现在南京且为国都之所在,按诸事势,全国交通中心,更不能舍国他择,故港口铁路,均应有详细之规划,以完成其交通枢纽之地位。港口一项,他章详细之,是篇所及,仅铁路及与铁路有密切关系之车站、停车场及火车渡船而已,兹分述其后。

(一)铁路[编辑]

长江自西南来,抵南京,即向东北而流,达八卦洲,复沿东及南部之山,转而东行,适将所拟国都界线之区域,分而为二,西北之一小部为浦口,地多平坦,其东南之一大部分,则为八卦洲与南京城各地。若比长江为扇形之弧,其半径约为七十公里,扇面以内,皆山地也,而夹江横贯其间。关于境内铁路之位置,其在南京城方面者,根据地形之便利,以间于五龙山东部及长江东西两部之平地,幷沿夹江南岸之地域为最宜。其在浦口方而敷设轨道,随处皆可,惟地多低漥,每须填筑,且在远山之外,有大湖数处,不能不迂道避之,此则不可不注意耳。

兹先述南京城一方面之铁路,祗得沪甯一道,该路过尧化门后,循紫金山北部小山山边,向西而行,经玄武湖东北,又经狮子山麓城外低地,而达于长江江边。其中玄武湖东北一带地段,最宜辟为郊外住宅区域,先已为计画中之所定。该路从中经过,不免有碍其将来之发展。故拟自尧化门站起,向西北另筑一线,经卖糕桥而至神策门站,(神策门现已改称和平门)与旧线相联络,该路线之位置,详见图中。再由卖糕桥筑一南下之线,通过太平门站,(太平门现已改称自由门)进自由门,而直达总客站,再迤而东趋,经中山门之北,沿护城河而至大较场附近,其自太平门站以至神策门站之一截旧路线则悉行拆去,以保全玄武湖东北所定郊外住宅区之地位,此关于沪甯路线之改造者也。此南下之路,十馀年前亦曾测有一线,不过当时所测定者,系由太平门站附近分枝入自由门,经城之东南下之路,再向西南而趋。至通济门附近而出城,其中不经,不免与原有及将筑之街道,成为锐角之交叉点,使其附近诸地,尽成畸形而不适于用。亦有一线,系横过明故宫自北而南者,此线对于上项缺点,固可避免,惟明故宫终有恢复其往时重要地位之一日,该路从中经过。故任循一线而筑,非架空敷设,或填筑土方,即须建于地内。惟架空设轨,附近产业,受损滋多,据美国许多城市之经验,业已证明其不宜,又填筑土方,敷设双轨或四轨,一则土堤浩大,筑成之后,穿过繁华区域,阻碍交通;二则经过路口,须架桥梁,又易发生危险,故更不宜。至于敷设地底轨道,费用又未免过钜,南京现在亦不适用。故此南行之线,应在明故宫附近转向东行,经中山门之北,穿出城墙,沿城壕向南而下,而与京粤路线相连,如此建筑,比较实经济且切当,且该铁路线所经各地,可用较廉之一面露天建筑法,将轨道隐藏其中,盖甚适宜也。东部南行之路线既定,城之西部,为港口及工业区所在,尤靠铁路以谋发展,亦应筑有南行之路线,成为双管齐下之象。此外所以联络此二线者,除在北部为沪甯路线之尾段外,南部之联络线,拟从京粤线南圩附近起,西向而行,经雨花台之北,穿过民田,连接由下关南来之路线,再延而西北,达于长江江口,与将来之河底隧道相连。此四线成,适将南京环绕一周,所有货物之输运,皆可畅达无阻,故此南部之横线,即河底隧道暂不建筑,亦应完成,此关于联络线之计画也。沪宁路本有一线,不经镇江,从南京南部而入。该线较诸经过镇江之现在完成路线,约短七公里半。当时建筑本以此线为宜,惟今观之,镇江已成为江苏省会,沪甯路线实有经过之必要。但从南京南部而入之一线,现今亦应先筑为单轨之铁路,以为沪甯第二轨道,该线在殷家镇之东,为与京粤线之天然联接点,此又间断线之计画也。自由门南下之路线,与从雨花台北横建之路线相接后,幷应向南展筑,与间断线相接,一方既循之而至无锡上海,他方京粤京湘诸线,一经建筑,亦从此而接驳。

次述浦口方面之路线。浦口方面现在入境之铁路,亦祇有津浦一线,该线与对岸之路线,尚未联络,因而铁路交通,不免为长江所中断,故所以使之联成一气者,实为铁路计画中之重要部分。关于越过长江之方法,不外建筑桥梁、建筑隧道、设置火车渡船三种,惟长江之江面,阔而且深,两岸土质,又欠坚固,殊不适于架桥。架桥一法,暂可不论。至于建筑隧道,亦以江水过深,甚有深至一百六十五英尺者,故大部地方,均不适宜,惟据民国十一十二两年海军所制水道图所载,祇有水西门西之浅滩,可筑一预铸筒管式之隧道,故建筑隧道,亦惟选择此地。实行建筑之时,须由浦口车站,筑一与长江平行之路线,与之相联络。惟该隧道之建筑,需款项颇钜,苟非至可能时期,浦口方面与南京方面之火车,应用火车渡船相联络。火车渡船之码头,下关与浦口两方面,皆于图中见之。

以上路线之规画,一以经济为本,无论路线之建筑,客货之载运,费用务求省约,故路线一求其直,斜坡一求其小,即有需要曲线之处,其直径亦大。其详细情形,悉在图中绘明,所有路线,其两旁除选择适宜地点留为车站车场外,概须保留相当之馀地,以备需要时最少可以敷四干轨道之用。

(二)车站及停车场[编辑]

考之行车经验,客站宜与货站分离,而火车载客之费用,较之运货为轻,但客站之建筑,则较货站之所费为大。故为经济而计,各车客站,宜择一繁盛适宜之地点,总建大站一所。现在下关之沪甯车站,与南京现在及将来之人口中心点距离太远,不适用为客站,故留为货站之用。至于总客站,拟以明故宫北由自由门至中山门路线之转处为之,由北而来之沪甯火车,经此总站,可直达京粤京湘路线,一方又可通达拟筑之隧道,与津浦路相接,由南部拟筑之间断线而来之沪甯车,亦可经此总站,而达现在之过江码头。且以南京发展之趋势观之,明故宫一带,必成为将来商业之中心点,故无论如何,大商店、大旅馆、大戏院及政府人员之公馆等,必在此地建筑,今设总客站于其附近之地,更足以促成其为一优美繁盛之商业区域,与纽约中部铁路之总客站,具有同一之效力。现查该地之大部分,均系公有,出租与人,必能得一大宗收入,较之改为他用,获益实多也。总客站之左为邮务局建筑地址,其右为铁路管理局建筑之地址,均于第三十八第三十九两图中绘示,关于该项屋宇正面之构造,亦于图中详之。简约言之,总站备具二十条轨道,分对排列,每对中有一款七公尺半之月台,幷从宽阔之隧道与他月台想通,其进出之处,各有二公尺半之斜坡路。此项建筑,其宗旨所在,系求最灵便而最经济,其一,无论列车来自何方,皆能直驶入站、更换机车、加减车箱,再驶往各路,而不必倒行;其二,有直通轨道数条,往返京粤线上之火车,不致混入客站,且有小货车场一所与之相连,以便更换机车及脱留车箱之用;其三,停留客车之轨道极多,即营业发达至于极点,亦无供不应求之处;其四,有圆式机车房,可容机车百辆,以应其需求,而房外更有轨道,以留继续而来之机车;其五,有支线达邮局,以便邮运,而由邮局至客站月台,更有地道可通,此又其特点所在也。此种车站与车场,非有电与气或全用电之联锁信号不能谋转辙之灵便及危险之免除,惟此项信号之设立与运用,事至繁难,须聘最优良之信号工程师以主其事耳。

关于停车场之地点,定有数处,以备停留各项车辆之需。一在香林寺东自由门至中山门之路线所划出一小三角形之地段,一为京粤线与自由门南下线相接之处,在大较场东北隅,此处有广阔平原一幅,可为大车场之用。至于环城路线一带,亦有许多地点,可用为货车场,尤以太平门站东面之地为广阔可用。

(三)火车渡船[编辑]

火车渡船之设置,为目前最切要之图,非此不足以联贯南北客货之运输,其设置之法,须在江之两岸,各设码头一座,以资该渡船之停泊。各该码头之上,由地面轨道至江中水浅时水平线之高度处,须架以坡度不过百分三之斜坡一度,支以活动之架,随水之涨落而上下移置,以便火车经过斜坡及活动架而上落渡船。如此设备,凡长江两面之火车,皆可直接相通,不必更换车辆,致起窒碍。南京水而之涨落,从民国元年至十五年,平均十六英尺,最大二十四英尺,故斜坡之长,约需四百三十五公尺,如是则水面最低时斜坡之下端仍在水中,水而最高时上端又高出水面三英尺也。与码头相辅为用者为转辙车场,故应择一附近之适当地点建筑之,所有从干路驶来之车辆,经过此转辙之车场后,便可直达斜坡。其他停放来往商埠工业区及干线车辆之车场,可设于此转辙车场之邻近。在干路与商埠工业区之间,亦须设一停车场及一完备之分类车场以备用。至于所用以载车之火车渡船,则宜以钢制成,幷用汽船为之拖驶,为便于水面底下时航行,计船身之长,应有三百七十公尺。(美国南太平洋铁道,有一钢制渡船,长一百一十二公尺,宽十五又五分之一公尺,上设轨道三条,每条可容车箱八辆)此种设计,殊为适宜,盖船自身备有行驶之能力者,费用较钜,又能自行驶而船面幷能升降者,虽斜坡与活动架不必设置,然不惟费用尤钜,且水低下而有风时,危险亦多,更无论其须在国外制造也。凡渡船及相与为用之活动架拖船,皆可在国内制造,约计其值,制造码头二度、钢船一艘、拖船一艘,不过三百万元而。关于火车渡船码头及其附近地点,于第四十四图中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