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卷五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志第六 高丽史
志第七 高丽史第五十三
志第八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郑麟趾奉 教修

五行一[编辑]

○天有五运,地有五材,其用不穷。人之生也,具为五性,著为五事。修之则吉,不修则凶。吉者,休征之所应也,凶者,咎征之所应也。此箕子,所以推演洪范之畴,而拳拳于天人之际者也。厥后,孔子作春秋,灾异必书,天人感应之理,岂易言哉。今但据史氏所书当时之灾祥,作五行志。

[编辑]

五行,一曰水。润下,水之性也,失其性,为沴。时则雨水暴出,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时则有鼓妖,时则有豕祸,及凡雷电、霜雪、雨雹之变。是为水不润下。其征恒寒,其色黑,是为黑眚、黑祥。

洪水[编辑]

○光宗十二年四月朔,大风雷雨,水溢街衢,漂没人家,水变为赤。

○显宗十七年七月丁未,大雨凡四日,京城民家,漂毁者甚多。九月己酉,西京大水,漂毁民家八十馀户。

○靖宗五年六月戊子,西北路大雨,鸭江水涨,漂失兵船七十馀艘。

○文宗十年五月,密城郡管内,昌宁郡等十七所,大水伤禾。

○宣宗五年五月甲戌,夜,风雨暴作,海水涨溢,缘江居民,庐舍舟楫,漂溺覆败者,不可胜计,礼成江尤甚。

○肃宗元年六月甲戌,大雨,水涌北山,漂流木石,又九龙山东岭六处,一时泉涌山崩。四年六月甲戌,大雨,九龙山颓,长三百尺、广五十尺。

○睿宗八年七月己丑,夜,大雨,平地水深,一尺馀。

○仁宗二年七月己亥,大雨雷电,市道水深一丈。震迎恩馆及德山坊人。九年九月丁巳,大风暴雨雷电,水深平地一尺。震玄化、海晏两寺南山树。十年八月戊子,大雨,漂没人家,不可胜数。又水涌奉恩寺后山上古井,奔流入国学厅,漂没经史百家文书。十四年六月丁酉朔,清州,平地水涌,漂流人家百有八十。二十三年六月甲申,大水,东界文、涌二州,山崩水涌,漂没城门人户,甚多。

○毅宗元年七月戊辰,京畿大水,人马多溺死。二年六月丁酉,夜,大雨,灵通寺山水涌出,人多漂没。又松岳诸山,大水暴出,土石崩毁。十年六月庚辰,大雨二日,川边人家,多漂没。戊子,大雨,市廊颓,压死者众。十九年六月[1]丁未,大雨,漂民家六十馀,溺死者多。

○明宗九年六月丙申,大雨,市边楼桥、行让门桥漂流。十年六月乙酉,大雨,东京苻仁寺北山,大水涌出,漂没寺屋八十馀闲,溺死者九人。十六年二月丙寅,西京妙德寺井水,沸流于外者,凡十九日。闰七月壬子,安边府大水,漂民屋百馀,死者千馀人。十八年六月,洞、凤二州大水,民屋多漂没。七月戊申,定、长、宣、豫、高、和六州大水,城郭颓圮,民屋漂流者,不可胜数。八月辛未,登、文、宜三州,镇溟、龙津、宁仁等诸城,大水,损禾,漂荡城郭民户,死者甚众,登州尤甚。二十一年八月,清州大水,漂没民户。

○神宗六年六月庚子,大雨,松岳山松树,多漂流。

○高宗十二年五月丁丑,大雨二日,平地水深七八尺。四十三年七月庚寅,都城大水,多漂没人家。

○忠烈王十五年八月甲子,大雨水,麻田、积城县,及兴义驿民户,多漂没。十八年六月己巳,大雨,天磨山朴渊涨,漂没人家。二十一年五月癸卯,大雨,漂没人家。二十二年二月丁巳,大水。八月癸丑,大水伤稼。二十九年闰五月,大雨,漂人家,伤禾谷。

○忠宣王元年六月庚午,大水。二年七月丙戌,大雨,水暴涨,人多溺死,松岳南崖崩为壑。

○忠穆王四年五月乙丑,大雨,松岳崩,水溢,城中人家,多漂没。

○忠定王二年八月己酉,淮阳大水,漂没官廨民户,及金刚山诸寺。

○恭愍王元年五月乙未,雨,雷震人家,京城大水,漂流民户及桥梁,溺死者颇多。七年五月,庆尚道大水,禾谷皆漂没。九年六月丁亥,城中大水,漂没庐舍,人多死者。十一年十月癸未,大雨震雷,清州城内,水涨,有死蛇漂出,蜗上树梢,气候如夏。

○辛禑十四年六月壬戌,京城大水。

○恭让王二年五月戊午,清州,忽雷雨大作,前川暴涨,毁城南门,直冲北门。城中,水深丈馀,漂没官舍、民居,殆尽。三年秋七月辛亥,大水。

变色[编辑]

○仁宗五年六月癸未,广德坊井鸣。

○明宗六年三月庚戌,东海水黄浊三日,变为血色。

○高宗十年四月辛丑,东池水浊三日,鱼鳖尽出,或有死者。二十二年四月庚午,慈州池水。三日变色鸣吼,陷漏尽涸。十月癸亥,北界溪涧江河,冰厚,至四五尺,忽拆裂流下。父老以谓:「狄兵入境之兆。」

○忠烈王十五年六月甲寅,丹山县石下,有水涌出,色黄赤异常,弥日。十九年十二月,朴渊水忽尽涸。二十八年五月庚戌,龙化池水,变为五色,盈缩如潮。

○恭愍王十一年四月丙申,开城大井,浊沸。十四年三月庚午,演福寺池水沸。

○辛禑元年八月丙午,泥岘人家井,虹见沸涌。八年正月戊子,演福寺井浊沸,群鱼斗跃四日。

○恭让王二年四月壬戌,籍田甑池沸涌,声如雷。闰月丙寅,夜,甑池振动,两虹并现。水声如鼓,色如血,气如烟蒸。戊子,茶房里井,鸣如牛吼。

寒气[编辑]

○显宗五年六月乙卯朔,寒风暴起。

○睿宗二年六月丁巳,气寒如冬。九年四月壬辰,风雨寒甚,凡二日。

○仁宗二十一年三月丙申,大雨雪,人有冻毙者。

○毅宗十九年三月辛酉,移御普贤院,天寒雨甚,卫卒冻死者九人。

○明宗八年八月庚申,冰。十五年夏,无蝇。

○熙宗七年正月己酉,大雪寒甚,小雀入城市,皆堕地而死,雀黄而小,前所未见。

○高宗十三年六月丙申,风寒,人有衣裘者。

○忠烈王二年三月丁丑,雨雪,大风,冰冻。三年五月戊午,天寒,人或有衣裘者。四年三月壬辰,大雪。甲午,川水皆冻。

○忠宣王元年六月丙寅,风寒,人有着冬衣者。二年五月辛卯,风寒,人有着冬衣者。

○忠肃王六年八月壬子,大寒。十一年四月戊辰,雨雹雪,人有冻死者。

○恭愍王三年自五月,至六月,气候如秋。十二年六月丁未,风气如秋三日。十六年四月癸酉,西风甚寒。 六月壬申,北风甚寒,城中皆着重裘。十七年三月己卯,风,大寒,冰。辛巳,又大风。壬午,冰坚绝流,又大雪。八月庚寅,冰。

○辛禑五年八月庚午,始霜,草叶皆槁,终日北风。十年六月乙酉,终风且寒。十一月甲子,天寒,有横道死人。十三年五月丁亥,天气如秋。

○恭让王四年六月己亥,寒风起,终夜大吹,候如九秋。七月丙戌,凄风起,气候如秋。尘沙大起,行路为之眯目,百谷焦槁。辛卯,陨霜最寒。

怪声[编辑]

○太祖九年四月,西京东部禅院锺,自鸣九十声。

○定宗元年,天鼓鸣。

○文宗元年十一月辛丑,乾方有声,如风水相搏,亦如雷吼。二十三年六月丙辰,京城东北山鸣,声如鼓,旬日而止。

○肃宗九年三月丙子,西北方,有声如雷。

○睿宗五年八月乙亥,天动,初如众鼓之音,或如车马之声。发自西北,至于东南。十六年十一月庚子,王轮寺北冈岩石鸣。

○仁宗四年九月辛未,兑方,天鸣如雷。六年九月己丑,乾方,有声如雷。九年十一月丙申,天鸣如雷。丁巳,灵通寺铜鼓,自鸣。十二年五月戊寅,洪圆寺锺,自鸣。十四年七月戊辰,安和寺小锺,自鸣。十二月癸丑,弘化寺大锺,自鸣。十五年三月辛巳,长源亭延净寺锺,自鸣。二十三年十二月丁巳,立春夜,天有声,如雷。

○毅宗二年十二月庚午,天鸣。三年十一月甲申,福源宫三清殿小锺,自鸣。

○明宗十六年正月戊申,木觅堂鸣二十馀日。

○神宗元年正月甲子,长兴库香炉足狮子,鸣如狗吠。

○高宗四年三月壬午,九曜堂十一曜藏内,有声如奏乐。

○忠烈王十九年四月辛亥,南方有声,如鼓动地,群鸡惊雊。

○忠肃王后七年七月乙卯,龟山寺门石,鸣如鼓。

○忠惠王后三年正月丁酉,锺楼锺,撞不鸣。七月戊戌夜,松岳鸣。

○忠穆王三年七月己巳,松岳鸣。

○恭愍王十一年十一月乙巳,天鼓鸣。十六年正月辛丑,漏壶有声,如牛吼。十八年二月壬子,天鸣。丙辰夜,又大鸣。

○辛禑元年八月己丑,松岳祠,有哭声。八年三月癸丑,阙内地中,有鬼啸。

彩虹[编辑]

○显宗十九年十一月甲辰,虹见东北。

○睿宗七年十一月戊午,虹见。

○仁宗十年十月戊申,虹见东方。

○明宗十八年四月庚午,乾坤二方,虹霓垂地,又雨雹。乙酉,自巽至艮,虹霓垂地。七月丙午,短虹见于太[2]庙斋室。

○高宗十年九月丙午,虹见于东。十一年九月甲戌,虹见东方。己卯,亦如之。二十年八月丙午,虹从干至巽,竟天而赤。三十八年十一月甲午,虹见。四十年十月己巳,东有䗖𬟽。

○元宗十三年十月甲寅,虹见西方。

○忠烈王四年十一月癸未,虹见西方。五年十月乙亥朔,虹见东方。丙戌,虹见。十九年五月壬戌,夜有物,坠于松岳,其气如虹。八月庚午,虹见而雷。二十七年十一月壬子,虹见南方。

○忠肃王四年十二月丁未,南方,有气如虹。七年十月己巳,虹见。后四年十月己巳,虹见。

○忠惠王后元年正月,有气如虹,见于西南。

○忠穆王二年十月乙卯,虹见。丁巳,亦如之。三年七月丙午,夜天霓自东起,坠于南山,俄而复起为二,分向南北。

○忠定王二年八月壬辰,两虹见。

○恭愍王元年九月乙酉,虹见。三年十二月辛亥,虹见。九年十月丁亥,虹见。十一年八月丙子,虹见。九月癸亥,虹跻于东,低跨王宫,两端不过清州内城。是日,王在州,以消灾道场,致斋。十一月壬戌,虹见。十五年十一月丙戌,朝,虹见东方。十六年十月甲子,虹见西北方。十九年十一月丁亥,虹见西北方。二十三年正月戊辰,东南闲,青天虹见。

○辛禑元年十月壬寅,虹见三日。三年正月丁未,朝,虹出艮至坤。六年十一月癸卯,虹见。八年十一月丙午朔,虹见。

○恭让王元年十月戊午,虹见北方。

龙蛇[编辑]

○睿宗元年八月戊寅,有蛇,见于奉恩寺太祖真殿,色青黄。庚辰,又见。

○仁宗九年七月,女真地群蛇,涉鸭绿江,入义州境。

○明宗七年八月癸巳,静州仓中,有青龙,飞出腾空,顷之仓灾。

○高宗四十五年五月,北界苇岛,有黄蛇,大如柱,穴于假山。有二樵童过归,闻有唤声,四顾无人,就视之,则乃蛇也。人语谓曰:“此岛之人,近必乱,归告监仓,切须慎之。”监仓使李承琎,闻而召问,童以状对。怪之而秘,至是,州人果叛,投蒙古。

○元宗二年四月丁巳,太子行至西京,黑龙见于大同江。

○忠穆王四年七月丁酉,水口门外,有一巫家,井傍大树,老蟒蟠缘,有人以木石乱投,缀绳长竿,钩引弃之,蟒发毒气成火,不雨而震。

○恭愍王十六年六月戊申,大蛇,见于寝殿御床。丁巳,设真言法席于宫内,以禳之。

[编辑]

○高宗十一年二月丁亥,金吾卫池鱼,皆死,浮于水面。十五年六月癸丑,龙化院池鱼,尽出浮水,数日而死,人有食者,亦死。

○忠烈王七年二月庚寅,龙化院池鱼,死浮出,莫知其数。十四年六月甲子,西莲池鱼,自死浮出,累日。十五年十月乙亥,大雷雨,有河鱼,随雨散落。

[编辑]

○太祖二十三年十一月,薛发县百姓汶会庄,有马生驹,一身两头,前两足,后四足。

○高宗四十年七月戊戌,尚乘马二匹,入康安殿庭,相逐奔走。

○恭愍王十一年十一月丁未,夜半,城中马,长鸣者三。十二年六月丙寅,夜,马,无故长鸣。

○ 辛禑八年二月癸酉,东北面,进有角马,一曲一直,长寸馀。九年四月壬辰,西京元帅报:“有一马死,屠而视之,孕一身二头驹。”

[编辑]

○太祖十二年五月,西京民能杯家,猪生子,一首两身。

○显宗九年四月丙子,竹州民家,猪生子,一首二身,四耳八足。

○肃宗三年二月癸卯,军人景延家,猪生子,三足,前二后一。

○忠定王三年十一月己酉,三猪入城。

○恭愍王七年三月戊申,山猪入城中。

○辛禑七年十月乙亥,山猪入时,坐宫南边。十一年十二月辛亥,野豕入城。

生育[编辑]

○显宗十年十一月丙子,鹦溪坊民,崔老妻,一产三男。十二年十二月甲辰,静戎郡民,元效妻,一产三男。十四年六月,弘仁坊民,勤孝妻,一产三男。十八年金州民,世明妻,一产三男。

○靖宗元年二月癸酉,晋州民,得廉妻,一产三男,准旧例,赐三男租,各四十硕。三年三月,尚州有女,一产三男,赐其子粟三十硕,以为恒式。

○文宗六年五月壬申,竹州新昌里女泉德,一产三男。

○睿宗三年八月癸卯,𬇙江渡女,一产三男。四年十一月丁巳,镇安坊军,崔幸妻,一产三男。

○仁宗七年四月癸酉,长平镇官婢,产卵三斗许,大者如鸭卵,小者如雀卵,皆拆出小蛇,长寸许。

○明宗十五年四月乙亥,开城府马川里女,一产三子。

○高宗七年四月丙子,中原府有女,身长三尺,凡三产,皆非人,或蟾或蛇或蛙,人以谓妖女。十年正月辛亥,水金洞有女生儿,人首蛇身。

○辛禑九年五月庚午,有私婢,一产三男,赐米二十硕。

怪事[编辑]

○毅宗十七年二月丁丑,惠民局南路,左右街巷,有小儿,分东西二队,各结草为人形,如三岁童女。衣以锦绣缯彩,又装一婢子,随其后,前有几案方丈,饰以金银珠玉,仍设馔食。观者如堵,二队争媚斗巧,至于呼噪作乱。如是者,五六日乃罢,不知所之。

雷电[编辑]

○定宗三年九月,王御天德殿,忽雷雨震人。又震殿西角。

○成宗三年五月庚戌朔,震刑官门柱。

○穆宗九年六月戊戌,震天成殿鸱吻。

○显宗三年十月己未,雷。辛酉,亦如之。四年十二月辛未,雷震。五年四月丁亥,震德陵桐树。五月戊戌,无云而雷。十月乙卯,雷。六年正月戊戌,无云而雷。十一年十一月壬申,雷电。十四年十二月庚申朔,雷震。十五年正月辛丑,大雷电以震。十九年十月乙亥,雷。二[3][4]年十月甲辰,雷震。十二月庚寅,雷震。

○德宗三年六月己丑朔,震皇城朱雀门廊屋。

○靖宗元年十月辛未,雷电。二年二月戊午,不雨而雷。七月戊子,震会宾门。八月己酉,雨雹,震人于升平门南路。十一月丁丑,雷。五年十一月庚子,雷。六年七月乙丑,震宜春楼。十月乙酉,司天少监知太史局事林匡汉奏:“据历八月中气,雷乃收声,今自秋季,殷殷不绝,有乖时令。愿省躬修德,以禳灾变。”七年十月乙酉,震人于宣恩馆外。

○文宗二年十月乙酉,雷。四年十一月甲辰,雷电。六年十月丁酉,雪而雷。七年八月乙卯,雷电、暴风、雨雹。八年五月乙酉,震会庆殿。九年十一月乙卯朔,雷电以雨。戊午,雨而电。九月甲午,震惠日重光寺塔,延烧佛阁、经楼。十二年七月丙子,震兴王寺门柱。十八年八月丁未,震内帝释院堂柱。十一月甲子,雷,震民家栗树。二十七年十月壬午,雷。二十八年六月辛巳,震行人于兴王寺南路。九月丁未,雷,震昌德门直军。三十七年五月丙子朔,无云而雷。

○宣宗二年十一月癸卯夜,震安定坊人家栗树。六年六月壬子,震会宾门。七年八月辛亥,雨雹,震市西巷人马,又震乾陵松木,都城东北山松木。九年十月戊午,雷。十一年九月戊午,雷。

○献宗元年六月辛卯,震人于龙华院。

○肃宗四年十一月壬辰,无云而雷。八年十一月壬寅,雷电。

○睿宗元年六月己丑,震西华门外松树。二年四月甲申,震开国寺塔。七月戊戌,震松岳松树。三年九月丙辰,雷大震。四年十月甲申,雷。五年五月乙丑,震西京重兴寺塔。六月辛未,雨雹,震树木。八年五月丁酉,震兴王寺西面城廊。六月己未,震玄化、龙兴等寺树。九年四月乙丑,大雨雹,震文德殿东廊柱,及南山、𬇙江、月盖窑等处树木。六月乙卯,震。十月壬寅朔,雷。十年十二月己亥,雷电雨雹。十二年十月丁卯,雷。十一月乙酉朔,雷。十三年闰九月戊午,雷。壬戌,亦如之。十月己卯朔,雷。十五年七月丁丑,震月生山神祠。八月庚寅,震西京重兴寺塔。九月己酉,震雷雨雹。十六年十月丙申,雷。十七年七月辛酉,震京城民家园木。九月壬戌,无云而雷。十一月辛巳,雷电。

○仁宗元年三月戊辰,雷震阙门外槐树。五年九月壬寅,雷。七年九月戊申,震西京重兴寺塔。八年六月甲午,暴雨,震归法寺山上松。十月辛未,雷电雨雹。九年五月,自地理山南,至长城县,往往震、雷电、烈风、大雨,树木僵仆,禾谷不实。七月乙巳,震灵岩郡月生山神祠。九月戊午,雨雹雷鸣,昼夜不已,震德豊、五正二坊栗树。己未,雨,雷鸣,昼夜不已。壬戌夜,大雨雹,雷震令昌、德豊二坊树木。十一月丁酉,雷。十年六月乙未,震松林寺松树。十月己丑,暴风雷雨,震开国寺塔。十一年五月庚午,暴风雷雹,震人马。戊寅,震真观寺柏树。十二年四月甲辰,大雨,震将作监注簿崔孝淑,又震树木四十馀株。六月甲申,震西京大华阙乾龙殿。十四年十月戊申,雷电风雨。十六年四月丁卯,雷雨雹。九月丙戌夜,雷电暴雨。癸卯夜,雷电雨雹。十七年六月丁丑,震慈云坊女。十月癸亥,雷。十九年十月壬辰夜,有电光。二十年三月乙卯,雷,雨雹。八月甲戌,雷电。九月壬子,亦如之。丙辰,雷电,雨雹。十月癸未,雷。二十一年十月癸卯,雷雹。二十二年十月丙申,雨雪,雷。二十四年正月戊戌夜,雷。

○毅宗元年五月乙酉夜,暴风雨,震人于内帝释院。十月乙未,雷雨雹。戊申,雷震雨雹。二年九月戊子夜,雷电。四年十月丙辰,震电。乙酉,震云兴仓。十七年十一月丙申,雷。十八年十月戊辰,震人。十九年九月己未,震雷雨雹。二十年九月癸未,风雨雷电,震人及马。戊辰,震。二十二年十月丙午,雷电。

○明宗六年正月丁卯,雷雨,震树木。三月戊申,震松岳祠。十月甲午,雷电暴雨。七年四月癸巳,震树木。六月辛卯,震太[2]庙。十月辛未,雷电。九年五月庚午,震宣义门。十二年十一月戊辰,雨雷震。十三年十月辛酉,雷电。十四年十月丙寅,雷。十八年十月丙寅,雷。十九年八月甲午,震宣庆殿柱。二十三年十月丁酉,大雷电。戊申,雷电。二十四年十月己酉,大雷电。二十五年十一月己丑,雨土而雷。二十六年六月庚申,震光德门。二十七年九月癸丑,雷。甲寅夕,大雷电雨雹,旋风暴起,多拔树木,步廊十八闲坏。庚申,大雷电。

○神宗二年十月乙丑,雷电。己巳,亦如之。

○熙宗二年六月丙寅,震将军朴梃谟,挺谟为人,贪婪诈伪。四年五月丙午,西京重兴寺塔,云雾笼其上,电光绕三日,遂震寺柱。六年正月壬子,无云而雷。

○康宗元年十月己卯,雷,大仓灾。

○高宗五年八月丁卯,震西面隍城。九月庚辰,雷电。辛巳,亦如之。己丑,雷电,雨雹。十月癸卯,雷。庚戌,雷电。戊午,大震电。七年九月丁亥,雷。八年十月癸丑,雷电。十一月乙未,雷电。十年三月甲辰,震三人。十月癸未,大雷电。甲申,亦如之。十一年九月戊寅,雷震。丁亥,雷。十月甲午朔,雷。十二年七月辛巳,震松岳神祠。十月辛丑,雷雹。十三年十月乙巳,雷。十一月癸酉,雷。十五年七月戊寅,震内愿堂槐树。十月戊申,雷。十二月乙巳,雷震。十六年六月戊戌,震二人。十七年五月庚戌,震树木。二十三年五月戊午,震人。九月庚申,雷雹。三十年九月庚午,大雷电。三十三年十月戊戌,雷。十一月甲戌,大雷电。三十五年十一月庚戌,雷。三十六年九月丁亥,雷电。三十七年九月丙子,西方有雷声。十月甲午,大雷电。三十八年闰十月己未,大雷雹。十一月戊戌,雷。三十九年十月癸丑,雷电。四十一年九月戊申,北方有雷声。丙寅,雷雹。十月庚午朔,雷。十二月辛巳,雷。四十二年八月癸未,无云而雷。九月丙寅,大雷震。四十三年九月庚辰,震国子监西廊。

○元宗元年八月丙申朔,无云而雷雨。十一月戊寅,雷。三年九月乙亥,雷。四年九月戊寅,雷。十月辛亥,雷。七年十月戊子,雷。十一年十月甲戌,雷。十二月丙申朔,有物堕地,声如雷,光如电。十二年十月壬辰,大雷。十三年正月辛未,有物堕西北,声如雷。

○忠烈王三年九月辛卯,雷电。十月乙酉,雷。四年九月丙戌,雷。十月甲子,雷雹。五年四月庚子,震普济寺。十月丁丑,雷。戊寅,雷电。六年十月丙申,雷。八年五月己未,震盐州民。九月甲子,雷。九年九月辛酉,震玄化寺古木及马二骡一。十年七月丙申,震人。十一月戊子,雷。十一年十月癸卯,雷。十一月己巳,雷。癸酉,亦如之。十四年九月癸卯,雷。十一月甲午,大雷电,风雪,昼晦,震人。十六年十一月甲辰,大雷。十七年十一月辛亥,雷。十九年十月甲辰,雷。十一月丙辰,雷。二十年十一月癸亥,雷。二十一年九月庚寅,雷。癸巳,亦如之。十月癸丑,雷电。十一月甲戌,雷。二十二年十月甲辰,雷。二十三年十一月壬申,雷。二十四年十月庚辰,雷。二十八年十月己丑,雷电。二十九年六月癸丑,震西北面安集使金坚。九月乙丑,大雷电以风。三十年十月乙未,雷。丙申,亦如之。己酉,雷。壬子、癸丑,亦如之。三十一年十一月乙巳,雷震。三十三年九月庚午,雷。十一月壬申,雷电。三十四年八月甲寅,大雷电,雨雹。

○忠宣王元年十月壬子,雷电,雨雹。辛酉,又雷电、雨雹、大风。二年十月癸丑,雷。三年九月乙巳,雷。五年十月癸酉,大雷电以雨。

○忠肃王三年九月丁巳,大雷电、暴雨。十二月丁酉,西北方震雷赤祲。四年七月丙寅,震活人堂。十月甲辰,雷电。八年十月癸亥,雷,虹见于东方。十一月庚午朔,雷,雨雹。十一年六月戊寅,震人。十二年八月戊戌,雷电。十五年九月庚午,风雨雷电,震人于松岳。丙子,大雷电,雨雹。

○忠惠王元年十月辛亥,雷。

○忠肃王后四年十月甲戌,大雷电,风雨。乙亥,雷电以雪。五年六月甲午,震西京舟舡。庚子,震兴天寺碑。八年十月丁亥,雷。十一月癸未,雷电。

○忠惠王后四年十一月辛未,雷电。

○忠穆王二年十月己巳,雷电。三年十月甲申,雷。十二月丙子,雷。四年四月乙酉,大雷电,震树木。十月辛巳,雷。

○忠定王元年七月癸卯,震树木。十月甲午,雷。

○恭愍王元年十月壬寅,雷。甲寅,雷。二年正月乙酉,雷。三年五月庚寅,震人。四年十月乙丑,雷。六年十月戊寅,雷电,紫气见于北方。七年十月丁亥,大震雷,地震。八年七月庚子,震人,又震树木。十年十月己丑,雷。十一年七月己巳,震尚州民及其家牛二。十月甲戌,雷。戊寅,雷,地震,虹见。十一月壬寅朔,震电。丙午,震电。戊申,震雷。十二年正月丙寅,雷。十四年九月辛未,雷震。十月乙未,雷电。丙申,亦如之。闰月壬戌,震电以雪。十五年九月甲午,大震雷,雨雹。十月癸丑,大震雷,地震。丁丑,大震电以雨。十七年八月癸巳,大震雷,雨雹。十八年九月戊戌,雷。己未,雷,雨雹。辛酉,雷。十九年十月,雷。二十年四月癸未朔,雷、雨雹。十月甲申,雷。二十一年十二月戊戌,雷。二十二年十月壬午,雷、虹见。二十三年五月辛未,震人,又震树木。十月壬寅,雷,雨雹。

○辛禑元年十二月戊戌,雷。二年七月庚辰,大风拔木,震汉川君王睽及其妻朴氏。九月戊午,无云而雷。十月壬戌,雷。戊辰、己巳,亦如之。三年九月甲辰,雷电,雨雹。十月庚申,雷。四年十二月丙午,雷。五年十月戊子,雷。十二月乙亥,雷,地震。六年十月辛未,雷电。壬申,雷。七年十一月癸未,雷。丙戌,震电,雨雹。十年十月癸酉,雷电。十二年十月壬辰,雷。十二月丁酉,震雷,地震,木冰。十三年八月庚午,大雷电以雨。十月庚戌,雷。

○恭让王元年十月庚子,雷电以雨。十一月乙亥,雷。二年正月丙戌,雷电。九月辛卯,雷。戊申,亦如之。

[编辑]

○显宗三年四月,霜。四年四月丙子,陨霜杀草。十八年四月甲戌,陨霜。五月,公州,陨霜杀苗。二十二年四月丁亥,霜。

○靖宗二年四月辛酉,陨霜。八年四月丙戌,霜。十一年三月丙子,以谷雨节降霜,录囚。

○文宗二年四月甲午,陨霜于土山县。

○宣宗六年四月辛丑朔,陨霜,太史奏:“天地垂变,必因民怨。宜以法天行化,审政教之得失,宽刑宥罪,不使下民有怨。”嘉纳之。

○肃宗元年四月壬戌朔,霜。癸亥,又霜雹。

○仁宗十二年四月戊戌,陨霜。十七年四月丁卯,陨霜。二十一年四月戊辰,陨霜、雨雹。

○毅宗十六年三月丙辰,陨霜如雪。二十一年四月丁亥,陨霜。

○明宗九年四月壬辰,陨霜杀草。

○高宗二十一年九月己未,陨霜,不杀草。三十八年三月戊子,霜。四十五年七月,陨霜于南界。

○元宗十三年四月戊戌,陨霜。十四年四月戊子,陨霜。

○忠烈王二年闰三月辛丑,霜。六年四月癸未,陨霜杀禾。十一年四月甲辰,陨霜。十二年四月甲辰,陨霜。十三年四月庚辰,陨霜。辛巳,亦如之。十五年四月辛亥,陨霜。二十年四月戊戌,陨霜雨雹。二十一年四月乙酉,陨霜,杀麻麦四日。二十二年三月戊子,陨霜三日,杀麻麦。二十三年四月庚戌,陨霜。

○忠肃王八年三月癸丑,陨霜。

○恭愍王十五年八月丁卯,陨霜杀菽。十七年闰七月壬戌,陨霜杀菽。二十二年四月乙酉,陨霜杀草。

○辛禑六年七月甲寅,陨霜。乙卯,亦如之。十一年七月,江陵道,陨霜杀禾。十二年四月丙申,霜。十三年四月乙未,陨霜、暴风。

○恭让王元年四月乙巳,陨霜。

[编辑]

○太祖十四年二月庚子,大雪,平地二尺。

○文宗二十九年三月戊申,雪。

○肃宗六年四月癸卯,东路州镇,雪深一寸。七年三月甲戌,大雪。九年十一月庚寅,雪,百官表贺。

○睿宗八年二月癸巳,大雪,平地一尺。三月壬戌,雨雪,木冰。十一年十一月乙卯,大雪。十三年三月戊子,大雨雪。十四年正月己巳,雨雪交下,或雨土。

○仁宗元年十月丙午,雨雪,木冰。二年九月乙酉,雨雪雹。三年二月乙巳,雨不止,至夜,大雪盈尺。十二年三月庚申,雪。十八年三月甲申,大雪。丁亥,大雪,雨土。

○毅宗二年三月己未,雨雪。十三年三月戊寅,雨雪,霰雹,平地三寸许,草木尽枯。

○明宗七年十月辛卯,大雪雷电。

○神宗五年四月壬午,雨雪。

○高宗二年四月癸巳,雨雪。十二年三月戊辰,雨雪。三十年九月己酉,大雪以雷。三十六年闰二月甲辰,大雪。四十四年十二月甲辰,立春,雪。

○元宗十年十二月壬申,大雪雷电。

○忠烈王五年三月丁卯,大雪。六年九月乙丑,风雪,雷电,雨雹大如梅子。

○忠肃王六年正月丁卯,大雪。

○恭愍王八年二月甲子朔,大雪,平地二尺有半。十二年二月甲戌,清州大雪,平地深三尺。十七年八月甲午,雨雪。二十二年三月戊申,雪。

○辛禑七年三月戊戌,大雪二日。

○恭让王二年五月辛亥,松岳山头雨雪。四年三月甲申,雨雪。

雨雹[编辑]

○显宗四年三月甲午,雨雹。九年十月戊戌,雨雹,虹见。十九年四月辛未,雨雹。

○靖宗二年四月癸丑,雨雹。五月己亥,雨雹。四年三月乙丑,雨雹。

○文宗九年四月辛丑,雨雹,雪。二十六年四月甲子,大雨雹。三十五年八月己巳,雨雹,伤禾。

○宣宗九年八月丙子,雨雹。

○肃宗元年三月丙午,京西雨雹。三年五月壬子,雨雹。四年六月辛巳,大雨雹。八年四月庚申,雨雹。九年五月甲午,雨雹。

○睿宗元年三月己亥,雨雹。二年三月丙午,雹。三年三月乙卯,雨雹。五年五月甲子,雨雹于永康县,震柳木,雹翌日乃消。七年四月戊戌,雨雹。九年四月丙寅,雨雹。十年五月戊寅,雨雹。八月乙丑,雨雹。十二年二月丁亥,雨雹。三月丁未,雨雹。十二年五月庚寅,雨雹。十六年九月乙亥,雨雹。

○仁宗二年九月甲戌朔,雨雹。四年五月乙亥,大雨雹。五年四月丙寅,大雨雹。七年九月甲寅,大雨雹,雷震。九年九月戊午,雨雹,雷鸣,昼夜不已。辛酉,雨雹。十五年四月乙卯,雨电。十六年己酉,雨雹。十七年四月己巳,雨雹。五月乙巳,雨雹,大如李梅。十八年三月丁酉,雨雹。二十二年三月庚戌,雨雹。二十三年四月己丑,雨雹。二十四年四月庚戌,大雨雹。六月己亥,雨雹。

○毅宗元年四月壬戌,雨雹。三年四月己巳,雨雹。五年四月丙午,雨雹。十年三月癸亥,雨雹。五月辛亥,雨雹。十二年五月丙寅,大雨雹。十三年四月庚寅,大雨雹。十四年八月丁未,雨雹,大如拳。十五年五月甲申,雨雹。十六年三月乙卯,雨雹。十九年五月乙卯,雨雹。

○明宗二年五月辛卯,雨雹。十二月丙寅,大雨雹。七年五月癸丑,大雨雹,暴风折大木。八年四月庚辰,雨雹。九年十月乙未,雨雹、雷电。十年九月,朔。庚戌,大雨雹,震松狱祠堂北城柱。十三年四月戊午,大雨雹,如杏子。十六年五月壬午,雨雹。八月,雨雹于东、漳二州,大如拳,屋瓦皆碎。九月戊申,雨雹以震。甲寅,又震。十七年三月甲辰,雨雹,大风拔木。十八年四月丁卯朔,雨雹。辛未,大雨雹。丁亥,雨雹。十九年五月辛亥,雨雹。

○神宗二年三月甲寅,雨雹。三年四月戊戌,雨雹。四年三月丁丑,雨雹。五月庚申,雨雹。五年五月丁未,雨雹。

○高宗元年九月丁巳朔,雨雹,大如李梅。壬戌,雨雹,大如梅。十年二月戊戌,雨雹。四月甲午,雨雹。十一年闰八月甲辰,雨雹。十二年五月戊辰,雨雹。九月甲戌,雨雹、震木。丙子,雨雹。十三年十一月甲戌,大雨雹。十四年五月乙丑,雨雹。十五年三月己卯,大雨雹。十六年九月癸未,雨雹。二十三年四月己亥,雨雹,大如栗,乌鹊有中而死者。四十年八月丙寅,雨雹,无云而雷。辛未,雨雹。四十二年三月戊午,雨雹。九月辛酉,雨雹。四十三年四月丙寅,雨雹,大如梅。七月庚寅,雨雹。九月乙卯,雨雹。四十五年二月乙巳,雨雹,大如梅。四十六年二月乙巳,雨雹。

○元宗元年正月甲午,雨雹。六年三月丙子,雨雹。九年五月甲寅,雨雹。十年三月乙亥,雨雹。十二年二月壬戌,雨雹。三月丙寅,雨雹。十三年四月己丑,雨雹。十月辛丑,雨雹而雷。十四年三月甲寅朔,雨雹。四月戊戌,雨雹。

○忠烈王二年闰三月乙卯,雨雹于宁越县,大如鹄卵,鸟雀中者皆死。六年五月壬子,雨雹。九月庚戌,雹。七年四月辛未,雹。十一年三月辛巳,雹。十二年四月丁酉朔,雨雹而冰,凡八日。九月丙子,雨雹。乙酉,亦如之。十四年四月癸亥,大雨雹。十五年五月辛巳,雨雹,微雪。十七年九月庚申,雷雹。十九年三月甲子,雨雹。四月辛卯,雨雹。二十年九月甲寅,雨雹,大如李。二十一年九月戊子,雨雹。二十三年六月丁酉,雨雹。二十四年四月戊午,雨雹。辛巳,亦如之。二十七年五月,庆尚道安东界,大雨雹,麋鹿、鸟雀,中者皆死,有雹一枚,数人不能举。又退串部曲,大风,拔一大树,置二里许,枝干不折挠。九月辛丑,雨雹。二十九年四月丁亥,雨雹,大如李梅。三十二年二月癸卯,雨雹。

○忠肃王三年三月丁未,雨雹。七年五月癸巳,大雨雹。八年五月庚辰,雨雹。十月壬子,雨雹。十二月壬子,雨雹。九年八月己丑,大雨雹。九月乙未,震电以雹,大如李梅。四角如蒺藜。丁酉,大雨雹。十年五月庚子,大雨雹。十五年九月壬申,雨雹。十月己丑朔,雷电,雨雹。十六年三月丙戌,大雨雹,震树木。十七年八月丙子,雨雹,大如李梅。

○忠惠王后四年四月丙午,大雨雹,大如李梅。戊子,大雨雹。五年九月壬辰,雨雹,震电。

○忠穆王三年五月癸亥,雨雹,大如梨,大风飞瓦,震人及木。四年四月癸未,雨雹,大如梅子。十一月丙申,雨雹、震电。

○忠定王元年四月己丑,雨雹。二年四月戊戌,雨雹,大如李梅,杀禾。九月丙寅,雨雹如李。三年二月癸巳,雨雹。

○恭愍王二年四月庚子,雨雹。九月丁卯,雨雹。四年四月戊午,雨雹。六年五月丁丑,雨雹。闰九月乙巳,大雨雹,大风拔木。八年四月辛未,雨雹。十三年四月戊申,雨雹。十五年四月壬戌,大雨雹。十六年四月乙卯,大雨雹。壬戌,大雨雹、震电,平壤尤甚,田头馌器皆碎。时辛旽以相宅,方在平壤。癸亥,雨雹。甲子,亦如之。十八年八月甲子,雨雹。二十二年五月丙寅,雨冰于平州,大如升。

○辛禑元年三月甲申,雨雹,大如弹丸。三年四月丙子,暴雨雹。五月庚寅,大雨电。八月戊午,雨雹。五年二月丙辰,雨雹。丁卯,亦如之。四月辛亥,雨雹。五月乙亥,雨雹。八月辛卯,雨雹。七年四月己巳,雨雹。十年三月己酉,雨雹。四月甲戌,雨雹。十一年四月壬辰,雨雹暴风,草木皆摧。十二年四月丙戌朔,雨雹。十四年九月己丑,雨雹。

○恭让王元年五月乙亥,雨雹。二年四月乙卯,雨雹、陨霜。庚申,亦如之。八月己丑,雨雹,如李梅。九月癸卯,雨雹。三年四月甲子,庆尚、杨广两道,雨雹。五月戊子,雨雹于平康县。八月庚午,雨雹。九月辛丑,雨雹。四年四月庚午,雨雹。

黑色的灾殃与祥瑞[编辑]

○光宗九年五月,玄鹤集含德殿。

○文宗二十一年十月丙午朔,黑雾四塞。

○睿宗十七年四月壬申,昏时,有黑云,发于乾方,或有青气,出于云闲,或有赤气,挟于左右,并向巽方。至初更自灭。

○仁宗十一年十月戊申,黑气一条,广五尺馀,发自大微五帝座中,指奎南外屏、天溷,不行而灭。二十年正月乙未朔,东南有黑气。

○明宗六年四月辛丑,黑气从西北,横亘东南,广如布。太史奏云:“不出三月,西京必败。”

○神宗二年十月辛酉,雷,俄而有怪气,中黑边赤,从鹄岭出,渐大,弥满京都。遂雨雹,黑气下地,咫尺不见人。

○高宗四十一年八月丙申,黑云竟天,向北行。四十三年正月己未,黑气从南方,东西横天,贯尾星,广三尺,长三百尺许。七月甲寅,无云,有黑气,广四尺许。从坤至艮,向干而行。四十六年二月己亥,黑气从南斗魁,抵河鼓。

○元宗元年六月壬寅,黑气见于北方。十一月己未,自朝至暮,黑云漫天。二更,干巽二方,赤气竟天。三更,乾方冲天。四年五月壬午,巽方有黑气,如布匹,入于南河及东井。

○忠烈王七年五月丁酉,黑祲竟天。辛丑,又见于西方。八年正月丁丑,黑祲横亘东西。十五年闰十月庚辰,大雷雨,雨如黑水。

○恭愍王十四年十月丙戌,黑气见于西方。庚寅夜,黑气如云。十六年十月丙寅,黑祲四日。壬申,黑祲。十一月癸酉朔,黑祲。

○辛禑元年九月己未,政坐坊里井,热沸,色黑。三年三月戊戌,梅介井黑沸。

○恭让王元年九月己丑夜,有黑气。

地镜[编辑]

○宣宗三年五月,西京龙德部南街,地镜见,凡七十馀步,如水有影。月馀乃灭。四年六月甲午,地镜,又见于西京龙德部南街。

○肃宗十年五月辛丑,西京龙德部梯渊路,地镜又见,俗相传,此地为明月里。

○毅宗五年六月乙丑,西京梯渊,至普贤经坊,地镜见。

[编辑]

○五行,二曰火。炎上,火之性也,失其性,为沴。阳失节,则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时则有草妖,时则有羊祸,时则有羽虫之孽。是为火不炎上,其征恒燠,其色赤,是为赤眚、赤祥。

火灾[编辑]

○定宗二年十月丙申,西京重兴寺九层塔灾。四年十月乙卯,庆州皇龙寺九层塔灾。

○穆宗十二年正月壬申,御详政殿,观灯,大府油库灾,延烧千秋殿。

○显宗三年六月癸卯,龙津镇三百四十馀户火。五年九月丙申,将作监火。十月,磁州城火。七年三月,博州兴化镇灾。十二年二月癸亥,仁寿门外二千户灾。十三年二月丙辰,宫城东北廊一百五十馀闲火。十九年三月甲辰,延州民家二百馀户火。丁未,龟州官仓及民家八百四十馀户火。

○德宗元年二月癸酉,灵州火。

○靖宗二年二月甲子,西京杂材署火。三月己亥,东界高城县火。二年十一月壬寅,大府寺火。四年二月庚寅,中部民家八百六十户火。五年三月戊戌,东路金壤县城廊八十五闲、民庐六十五区火。六年二月庚寅,升平门廊屋数百闲灾,延烧御史台。己酉,松岳神祠灾。九年正月乙酉,白翎镇火,延烧城门二百馀闲,仓库五十闲,民庐三百馀所。十二年十二月戊午,镐京南北二面城廊六十七闲灾。

○文宗五年二月癸巳,京市署火,延烧一百二十户。庚子,白翎镇城廊二十八闲及民家七十八户灾。十二年十二月甲子,内史门下省火,延烧会庆殿东南廊。十六年二月癸巳,歙谷县灾。六月丁丑,定州灾。十八年正月癸亥,都官廨舍火,延烧清河馆。二十年二月己亥,云兴仓灾。二十八年二月丙申,显德镇民家九十一户灾。三月庚子,静边镇城庑军营及民家一百十三户灾。丙辰,镇溟县城庑及民家八十二户灾。三十四年四月丙申,将作监火。

○宣宗元年二月戊戌,东路金壤县管内观海戍,高城县管内豢猳戍,捍城县管内竹岛戍灾,责罢军官见任,设道场于各县,禳之。三年三月庚辰,市廛火。四年九月庚戌朔,王幸西京,次于怀蛟驿夜,扈卫军营火。七年正月辛未,横川郡仓廪火。三月戊子夜,大震电,新兴仓灾,囷廪巨万,都尽飞,熖蔽空。九年三月丙辰,祭器都监、药店,两司楼门及市巷民家六百四十户火。

○献宗元年六月戊寅,东京皇龙寺塔灾。

○肃宗五年八月己未,宫南楼桥东廊及四店馆,掌牲、司仪二署火,延烧民户数百。六年四月乙巳,吏部火。十二月甲午,太[2]仆寺库火。七年六月庚寅,宋商客所接东西馆火。闰月己巳,孟州城廊及民家七十馀户火。十月乙丑,龟州城廊七十四闲火。十二年十二月戊寅,左牧监火。壬午,大宁宫灾。[5]

○睿宗元年十二月丁丑,大宁宫灾。二年九月丙午,北面城廊火。五年四月甲申,尚药局南廊火。十一月丙寅,御史台库火。七年九月乙丑,京市楼北廊六十五闲火。八年正月戊辰,都官南行廊火。三月甲戌,将作监火。九年五月戊戌,中尚署火。十一年闰正月辛丑,宋商客馆火。十二月乙亥,南面城廊十七闲火。十三年十二月己亥,明陵火。十四年正月辛酉,迎恩馆火。十月辛巳,乾明殿火,寻灭之。十五年十月戊辰,鹄岭城火。十六年三月癸亥,市廛火。

○仁宗六年正月乙巳,仁德宫火。二月癸亥,南京宫阙灾。七年二月癸丑,供备库火。八年九月甲子,西京重兴寺塔,震而灾。十一月庚子,日官奏:“白州兔山西南方,火,从地中出,焚草木,燃沙石泥土,赤如灰,入地二尺。其下闰湿,而土色黑,东西一千三百二十尺许,南北三千三百六十尺。自六月,二十日,至九月,十五日,通昼夜,光明遍地,至今月,三日,因雨渐息。”九年八月,西京大华阙西山,有火,列如众灯,俄而,合成大灯,灭。十年三月丁酉,仁德宫老楡,火出自焚。十四年十一月乙酉,东京兵库火。十五年二月癸丑,东界禾登戍兵库火,延烧七十馀家。二十年四月壬午,静边城廊火。二十一年五月丁卯,延德宫火。二十二年十一月丙寅,市廛火,延烧民户数十家。二十三年正月癸亥,仁恩馆火。丁亥,西京大同门及遮城左右廊五十五闲火。

○毅宗六年三月癸亥夜,禁苑林木闲,有光,烂然如火熖。外人疑为失火,聚阙门外欲救,知非火乃退。时人谓,以王好秉烛故,有此异。七年六月庚申,穆清殿灾。十一年三月壬申,尚乘局灾,延及御辇。十二年四月癸巳,新仓馆里三百二十馀户灾。十一月癸未,万宝殿灾。十三年正月辛巳,禁中十员殿灾。十五年三月乙丑,东界宣德镇兵库三百馀闲及民家三百户火。

○明宗元年十月壬子夜,宫阙灾,诸寺僧徒及府卫军人,诣阙将救火。郑仲夫、李俊仪等入直,义方兄弟,恐有变,走入内,闭紫城门,不纳诸救火者。故殿宇悉火,王出山呼亭,痛哭。五年二月辛巳,内史洞宫灾。七年十月壬申,宫阙都监及市廛三十八闲火。十年三月壬午,西京留守奏:“衣渊村,地烧,烟煤不绝,长广并六尺许。”十二月辛丑夜,三司灾。十一年正月辛亥,写经院灾。十五年八月乙丑,户部版籍库灾。十七年正月庚戌,枢密院火,延烧寿昌宫廊二十馀楹。十一月庚申,平壤祠堂灾。十九年五月辛亥,大仓灾,连三日,烧六十二庾。二十五年八月己卯,西京重兴寺塔灾。

○高宗三年十月癸丑,内庄宅火。四年正月甲申,城廊庑灾。八年五月庚子,福源宫北城廊火。九年二月甲辰,市廛火。十二月壬寅,太仆寺灾。十年正月辛亥,戎器都监灾。十月己丑,内都校灾。十一月己未,兵部行廊灾。十二年十月丁未,储祥、奉元、睦亲、含元四殿灾。十二月辛卯,兴国寺火。十五年十月丁巳,和州城庑三百馀闲火。十六年三月庚寅,和州兵库灾。丁酉,军器监行廊灾。四月乙巳,三司文帐库灾。十七年七月戊午,大仓八廪、地库皆灾。二十一年正月丙午,大风,阙南里数千家火。三月癸丑,大风,阙南里失火,延烧数千馀家,又登州城廊、仓库、民户火。七月乙卯,沿江南里百馀家火。九月辛酉,大府寺、礼部、弓箭库火。二十三年三月庚申,市街南里数百家火。三十二年三月甲子,江都见子山北里民家八百馀户火,老弱焚死者,八十馀人,连烧延庆宫、法王寺、御酱库、太[2]常府、输养都监。三十五年十二月丁亥,街衢北四十馀户灾。三十六年二月戊寅,江都百馀户灾。三十七年五月癸未,良酝洞民家百馀户火。三十八年三月壬申,楼桥北里二百馀户火。四十年四月庚戌,长峯里四十馀户火。二月丁丑,太医监药库灾。十一月甲申,栗浦里百家火。四十二年十二月丙戌,弓弩都监兵库火。四十三年九月甲辰,墙竿洞三十馀家灾。四十四年九月己卯,大仓灾。四十五年三月丁卯,京都三十馀户火。

○元宗十二年二月戊申,楮市桥边民家三百馀户火。九月乙亥,国赆库火。十三年正月乙丑,街衢里三十馀户火。二月癸卯,大风,环饼洞里百馀户火。

○忠烈王二年闰三月庚子,盐店洞一千馀户灾。三年三月庚子,大府火,延烧民家八百馀户。四年二月丙寅,马坂里十馀家火。七年二月丙戌,造成都监灾,时,请元木匠,以修宫室,今已三岁,民不堪苦,人以为天示灾,以警之。三月己亥,猪板桥百馀家火。八年二月己亥,枫板桥,至墨井里人家火。九年四月戊申夜,有物,赤如火,大如斗,渐广如席,坠顺昌宫,流星相继而陨。既而,风暴作,火起宫中,焚荡无馀。十一年正月壬寅,梨岘南里灾。二月庚申,左仓里灾。十七年四月戊辰朔,巡马南里火,延烧百馀户,人畜,多有烂死者。

○忠宣王元年二月丁丑,京城民家八十户火。五年正月丁未,行省南十馀户火。庚戌,郭沙洞民家十一户火。

○忠肃王四年二月癸卯,十川里民家四十馀户火。五年十月丁未,市边行廊火。六年九月甲申,演福寺东一里火。七年二月癸亥,左京里十馀家火。九年自三月,至四月,城中各里三百馀家火。十二月丁亥,福州十馀户火。十一年正月庚寅,延庆宫门火。三月乙巳,莺溪里民户百馀家火。丁未,地藏坊里三百馀家火。己酉,槐洞里火,无风自炽延爇,人物毙者,甚众。人谓之天火。八月甲申,时坐宫厨火。九月癸酉,市廛火。十六年三月丙子,奉先库失火,延烧民家三十六户,老小多焚死。

○忠定王元年九月己卯,唐店火。二年正月庚辰,市边行廊火。

○恭愍王七年二月己巳朔,三陟县民家百六十七户火。十七年四月丙寅,市廛灾。十九年二月癸亥,市廛火。二十二年十一月癸卯,影殿库灾。

○辛禑二年十月丙辰,义成仓酒库灾。十一月癸未夜,义成仓酒库再火,无馀。四年二月庚午,孤柳洞五十馀家火。九年四月丁亥,陜州山城火,延烧军粮一千三百硕。十一年三月己巳,海州通粮库灾。十三年十二月壬子,典农酒库火。庚午,市廛行廊二十六闲火。

○恭让王元年三月庚寅,内乘灾。

异常高温[编辑]

○睿宗十六年十一月,无冰。

○仁宗九年十二月壬辰,大雨,沟渠解冻,如三月,时。

○毅宗四年十月,恒燠。十一年十二月,无冰。

○忠肃王八年十一月癸未,温暖如春。

○恭愍王六年十一月丙辰,暖如三月。十一年十一月,无冰,气暖如春,至有田中遗豆,生叶者。十五年冬,无冰。十六年十二月丁未,山岚如春。戊申,亦如之。十八年十月丁亥,暖如春。戊子,亦如之。二十二年十一月,气候如春。二十三年十一月戊辰,温暖如春。丁亥,雾气如春。

○辛禑四年十二月,无冰。

冬旱[编辑]

○显宗七年十一月丙辰,祈雪于群望。

○宣宗七年十二月壬辰,祈雪。庚子,再祈于诸神庙。壬寅,又祈。八年十一月庚戌,祈雪于社稷。

○肃宗七年十二月戊辰,祈雪于太[2]庙。九年十一月癸酉,祈雪于宗庙、社稷。丁亥,醮太一,祈雪。十二年十二月甲子,祈雪于太[2]庙、群望。乙亥,祈雪于太[2]庙及诸神祠。

○睿宗九年十一月,无雪。

○仁宗二十四年十一月,太史奏:“立冬以来,无大雪,请祈雪。”

○毅宗元年十一月甲申,祈雪。十一年十月,温无雪。

○高宗四十二年冬无雪。四十三年冬无雪,饥疫相仍,僵尸蔽路。

○恭愍王二十一年冬无雪,山崩,井泉皆渴,布一匹,直米一斗五升。

花开[编辑]

○景宗五年十二月,杜鹃花开。

○显宗二年十一月,全州黑石寺,牧丹花开,冒雪不落。十年八月,广明寺牧丹花再开。

○仁宗十一年八月,梨再华。

○毅宗五年八月,阙南梨树华。二十一年八月,梨树华。

○高宗四十四年九月甲寅,史馆蔷薇华。四十五年十月,史馆蔷薇华。

○元宗元年八月,梨华。

○忠惠王元年十月,桃李华。

○忠定王三年十月,葵花蔷薇开。

○辛禑五年十月,梨华。八年七月,宫中梨华。

雨谷[编辑]

○肃宗九年七月戊戌,雨谷于通海县。

○辛禑八年二月癸亥,雨谷,有似黑黍、小豆、荞黍者。王以问,日官对曰:“谨按占书,饥馑荐至,人将相食之兆。”

[编辑]

○景宗元年十一月,鸺鹠,白日,满空飞鸣。

○显宗六年正月,雉巢于含福门。二月壬子朔,群乌成队西飞,五日乃止。七年二月丙戌,雉集于寿昌宫含福门。十二年二月辛亥,雉入寿昌宫。三月辛巳,雉集寿昌宫。二十六年二月丁亥,有大鸟,巢于神凤门鸱尾。

○文宗二十一年闰正月,鹳、雀,巢广化、阊阖二门鸱吻。

○宣宗六年三月甲午,有鸟,如乌而白翼者,集于乾德殿门前。

○睿宗十六年正月辛亥夜,鸺鹠鸣于神凤门上。

○仁宗四年二月丁巳,群乌集灵通寺北山,相斗咬死,数日乃止。六年七月乙酉,野鹤数千,自东来,盘飞于城市、宫禁。七年十月丁丑,黄昏,有鸱鸟数千,飞翔广化门上,夜至寿昌宫,盘旋良久,向东南而散,凡十馀日。丙戌夜,训狐,鸣于坤方。九年四月乙未,西京林原阙内,自庭除沙土,至宫内幽深尘埃之处,皆有鸟雀之迹[6]。人以谓:“将为丘墟,鸟兽聚集之兆。”十二年十一月癸丑,野鹜[7]百馀,飞集寿昌宫。十四年十二月庚子,群乌集灵通寺南岭,飞鸣相斗,凡五日,往往,堕山谷闲而死。

○毅宗四年九月乙未,雉集于康安殿。

○明宗七年七月戊午,有鹳,群翔于市街。己未,又盘旋于球庭。九年十二月庚寅,雉集于泰定门,二日。十年二月丁酉,有鹤,巢于广化门鸱尾。十一年八月癸亥,鵩鸣于泰定门。十三年十月丙申,雉升于宣庆殿,识者谓:“雉,火属,殿必复灾。”十四年六月癸酉,西部香川坊民家,有小雀生雏,大如山鹊。占曰:“羽虫之孽,生非其类,国家扰乱之兆。”二十二年二月丙戌,野鸟栖仪凤门右鸱尾。二十六年三月丁亥,有乌,巢于大观殿榜。二十七年五月,有山鸟,群飞入城,形如戴胜,觜黑而长。人以其声,名之曰,猎人足项。命有司禳之。世谓之兵鸟。

○神宗二年八月乙丑,鵩鸣于棣通门及大定门。丁丑,又鸣于仪凤门。三年五月甲戌,鸺鹠鸣于仪凤、棣通、大定等门。五年七月甲辰,鵩鸣于宣庆殿。六年五月壬申,鵩鸣于宣庆殿。乙亥,亦如之。七年三月,乌巢于大观殿榜。

○高宗六年十二月甲子,雉入康安殿。七年四月庚申朔,群乌集于男山,噪斗多死。八年正月己酉,鸺鹠鸣于仪凤楼。十年十月丙申,鸺鹠鸣于仪凤门。十四年八月丙辰,鸺鹠鸣于仪凤楼。四十年七月壬辰,鸺鹠鸣于禁中。壬寅,亦如之。

○元宗八年八月丙寅,雉入寝殿。十一年四月甲午,怪鸟来鸣,俗云山休足项。十四年四月丙午,怪鸟鸣于阙内。

○忠烈王四年十月庚午,鸺鹠,夜鸣于沙坂宫。十三年三月辛酉,有怪鸟,鸣于大殿南,俗云山休鸟。十六年十月戊子,雉入宫中。十八年四月己卯,雉入宫中。十九年五月庚午夜,鸺鹠鸣于寿康殿。七月己未夜,鸺鹠鸣于大殿。

○忠宣王四年十月丁亥,雉入市。

○忠肃王十二年八月戊戌,鸺鹠鸣于市屋,乌鹊,随噪之。九月甲戌,鸺鹠鸣于旻天寺三层阁。乙亥,亦如之。十一月甲寅,鹑入市廛闲。丁卯,鸺鹠鸣于演福寺。

○忠穆王二年十月己巳,鸺鹠鸣时坐宫东隅,又鸣于北隅。庚午,鸺鹠鸣于时坐宫北。三年八月丙申,鸺鹠鸣于延庆宫东西隅。庚申,有双雉堕于迎庆宫。四年二月乙酉,雉入市。九月丁巳,鵩鸣于寝殿。十月壬申,鸺鹠鸣于延庆宫东门。忠定元年闰七月己卯,鸺鹠鸣于延庆宫东城。癸卯,鸺鹠鸣于延庆宫东。三年五月戊午,鸺鹠鸣于紫门。九月庚戌,鸺鹠鸣。十月丙戌,鸺鹠死于延庆宫。戊子,午,鸺鹠来止旻天寺,又飞止沙岘宫及球庭。十二月丙子,鸺鹠鸣于延庆宫。

○恭愍王元年正月,群乌飞集宫苑,自四月,至五月,群乌飞集烽山。七月己丑,鵩鸣于料物库。壬辰,鵩鸣于延庆宫。戊戌,亦如之。三年六月,群乌自春飞集龙首、松岳二山,至是,或有相斗而死者。八月己亥,鵩鸣时坐宫。四年十一月辛丑,鸺鹠鸣。六年九月辛巳,鵩集演福寺。甲午,鵩鸣。七年十月甲午夜,鵩鸣。八年五月己酉,鵩鸣于延庆殿东。八月甲午,鵩鸣于市上。十二年六月丁巳夜,鵩鸣。十四年九月癸[8]未夜,鵩鸣。十月丁酉,雉入内乘庭。十一月壬子夜,鵩鸣景灵殿松。十五年八月甲戌,雌雉落于王后殿而死。十八年十一月乙未,鸢飞蔽天,集白鹿山,分为三队,一队,可五千许。二十二年十月丙戌,雉飞入时坐宫。二十三年十一月己巳,鵩鸣于太[2]室。

○辛禑三年七月辛卯,集缁流,设法席于龙首、蜈山等处,以禳乌鸢。四年十一月丁酉,真观寺主山及南山,群乌飞鸣相斗,凡七八日,至有坠死者。六年六月丙子,鵩入宫。十月己未,雉入禁中。七年七月,群乌东来,其飞蔽天,集进凤、龙首等山,又至社稷坛,旬日而止。命书云观,禳之。八年正月辛丑,鸺鹠鸣于时坐宫松树。十四年九月己丑,雉集于寿宁宫。

○恭让王二年七月乙巳,鵩鸣于景宁殿。四年六月己卯,鸺鹠鸣于解愠亭。是月,群乌集于演福寺及花园、白鹿山,其飞蔽天。

[编辑]

○显宗九年二月己丑,京牧监羊,生子,一首两身。

怪草[编辑]

○太祖元年六月戊辰,一吉粲能允家园,生瑞芝一本,九茎三秀。献于王,赐内仓谷。

○文宗十六年五月,朱草丛生于重光殿,王命词臣赋诗。

赤色的灾殃与祥瑞[编辑]

○显宗三年五月丁亥,赤气如火,见于南方。五年三月庚寅夜,四方赤祲。七年十二月丁酉,四方赤祲。八年二月癸酉,赤祲如火,弥天。十年正月乙酉,赤气竟天。十九年九月丙申夜,赤气竟天。

○宣宗五年七月己巳,赤气如火。七年正月乙丑,有紫气,散如火熖,至晓乃灭。

○肃宗六年正月壬戌朔夜,赤气,自北指西,纷布漫天,白气闲作,良久乃散。占者曰:“辽、宋,有兵丧之灾。”九年正月甲申夜,赤气见于东南,长十馀丈。戊戌,赤气见东方。十年正月辛未夜,赤白气见于东南,至晓乃灭。

○睿宗四年四月丙戌,弥勒寺功臣堂屋上,赤气冲天,久而变黄黑,向东而灭。八年二月甲辰,南北方,有赤气经天。九年二月辛未夜,赤气如火光,散射干、艮、离方,至晓乃灭。十年二月甲子,艮方,有赤气如火。十一年九月癸巳夜,赤气见于干兑方。庚子夜,庚方有赤气。十二年十一月乙巳夜,北方有赤气,发紫微宫,指干、艮方,如布满天而分散。又赤气发艮方。十三年三月丙戌,东方,有赤气。十六年二月庚午夜,赤气从干至巽,长三尺许。素气,从房心至坎,长七尺许。三月庚申,赤气起于张、翼闲。十七年四月丙申,南方,有异气,五色鲜明,良久而散。遣使,行天祥祭。

○仁宗元年四月癸巳,金吾卫池水,变为血色,数日。四年六月癸卯,乾方,有赤气。七月戊寅,乾方,有赤气。五年九月丁酉夜,赤气发东南,至。庚子,灭。六年正月辛亥夜,北方有赤白气,入紫微宫。十一月庚子,自戌地至未,赤气冲满。十二月戊辰夜,赤气,起自艮方,经斗杓,入紫微宫。七年九月丙辰,赤气,自干、艮方交发,冲射紫微宫。十一月己未,赤气,自丑、亥,入紫微宫。八年二月癸巳夜,赤气如匹布,自东而北。五月癸丑,赤黑气,见于艮方,方圆二十尺许。屯结不解,奋发光曜,如鸟拂翼,乃散。八月乙未,初更,赤气如火影,发自坎方,覆入北斗魁中,起灭无常,至三更乃灭。日者奏:“天地瑞祥志云,赤气如火影见者,臣叛其君。伏望修德消变。”九年正月己亥,西方,有赤气。甲辰,有赤气。十二年五月戊寅,雨血于广州。六月,青枫县大池水,化为血,流至汉江。十五年正月戊子,赤气发西北方。十六年七月乙巳夜,乾方,有赤气如火。辛亥,夜亦如之。九月甲申夜,赤气发艮方。十月辛巳,赤气发于艮方。十九年七月丙辰夜,赤气发北斗。十月丁亥夜,有赤气冲天,至句陈、紫微。又素气十馀条,交错起息。又黑气,长四丈许,东西冲贯于北斗。又电光,发于天末。十一月戊午夜,赤气发于坎。又有素气二条,交发,贯北极、句陈,灭而复发。

○毅宗十年四月乙亥夜,赤气如火,长三十尺许,广一尺,

○明宗三年十二月庚辰,赤祲,见于东方。日官奏:“赤气移时,下有叛民。”五年闰九月丙子,赤气如火,见于东南方,变黑而灭。六年二月丁丑夜,赤祲见于西北方,如烟熖,南方亦如之。戊寅,晡时,赤气如烟熖,自西北,弥亘四方。癸未夜,赤气又见西方,状如干楯,长十五尺许。八月辛巳,赤气如火,见于西南方,至夜,变黑而灭。九月戊申,四方赤祲。七年正月庚申,赤气如火,见于东方,又见于坤、干二方。二月壬辰,赤气见于四方。七月甲辰,赤气见于东南方。十二月壬申,赤气见南方,太史奏:“下有伏兵。”八年三月壬子,四方赤气如火。六月辛卯,开国寺佛机上,有水流出,赤如血。九年正月癸亥,南部里井水,赤沸三日。二月辛卯,赤气如火,见于南方。四月庚戌,莲花院池水赤。五月乙丑,龙化院池水,赤如血。十年三月癸丑,乾方,有赤气如火,设大佛顶读经于内殿,设金光明经法席于大安寺,以禳之。八月辛巳,西北方,有赤气如火。十一年七月戊戌,赤气冲天。十五年二月丁丑夜,东西方天际,有赤色如火影。十六年二月,雨雪于俗离山,消而为水,其色如血。十七年八月丙申,赤气,东西竟天,又五色虹,南北相冲。十月甲申,坤方,有赤气。戊子,亦如之。十八年十月庚午,坤方,赤气如火三日。二十二年十一月壬辰,赤气如火,见于西方。二十四年五月癸酉,龙化院南池水,赤如血,凡十馀日。二十五年二月壬午夜,赤气如火,见于东西方。二十六年八月戊申夜,有气竟天,赤如血。十月癸亥,赤气如火,见于南方

○神宗二年五月,南部北井水,赤沸,声如牛鸣,凡十馀日。占曰:“贱人将贵。”四年二月壬寅,广明寺南池水赤。四月癸卯,开国寺南池水赤。六月己卯朔,马市池水赤。十二月甲戌,赤气,从艮至干,如火。

○康宗二年三月,东海水,赤如血。

○高宗四年三月壬午,乾方,有赤气。戊子,赤气见于东西。辛卯,赤气横亘四方。六月戊子,紫气漫天。七年二月戊寅,赤祲竟天,三日。八年八月丙子,赤气见于东方。九年三月庚午,四方赤祲。四月乙巳,赤祲见于东方。七月庚午,赤祲见于西北。十一年九月乙丑,赤云,自坤方至北,如火影。占云:“所向兵至。”十二年七月庚午,西北方,有赤气。十四年三月丙寅,赤祲见于西方。六月癸丑,赤虹冲天,头尾垂地。七月辛卯,赤祲见于西北。十五年二月丁卯,赤气亘天。十六年八月乙卯,自艮方至巽,赤气如火。三十六年闰二月甲辰,赤气横亘东西。三十七年十一月壬戌,四方,有赤气。十二月乙未,童津山,有血祲。三十八年十一月乙巳,东北方,赤祲如血。四十年三月戊戌,东北,赤气连天。七月壬辰,西方,有赤云气。四十一年九月壬子,赤气周天。四十二年八月辛卯,东方,赤气周天。九月,朔。甲午,赤气周天。四十三年五月癸巳,西南方,赤气周天。四十四年二月癸未夜,赤气竟天,光明如昼。五月丁卯,巽方,有赤气冲天。六月癸巳,有赤气如梨子,自心大星,流入尾星。四十六年正月丙午,赤气冲天,如火光。五月乙卯,慈云寺右小池,赤沫如血。宝门阁校勘姜度云:“新罗虎景王时,大观寺池水赤,其年王薨。今玆王疾,殆不瘳乎?”六月戊戌,曙时,东方有赤气,如霞异常。

○元宗元年六月乙丑,乾方,有赤祲,长三十尺许,横天如龙蛇。九月己丑,北方,赤气竟天,如火。十一月丙戌,艮方,赤气如火,直上冲天。庚申,赤气见于东方。三年九月己卯,赤气见于西北。十月戊寅,赤气横天。五年正月癸巳,赤气浮于天东。九年十一月辛酉,赤气见于西方。十一年五月丙午,慈恩寺池水,赤如血。十四年十二月乙丑,赤气见于西方。十五年十二月丁未,赤黑气见于西北方。乙丑,赤气亘天。

○忠烈王二年十月丙戌,巽方,赤气横天,其上,白气如枪,长三尺许。三年二月甲申,东南,赤气如虹。三月甲寅,东方,赤气经天,其上,白气如剑,长五尺。四年二月壬午,赤气竟天。三月乙酉,赤祲见于南方,夜明如昼。五年九月癸亥,紫气见于西方,长十馀尺,光如电。八年正月壬戌朔,赤祲见于南方。十三年二月甲寅,南方,有赤气。十四年十月庚午,赤气见于东方,或如匹练,或如炽火,良久乃灭。十八年十一月己卯,南方,有赤祲。十九年九月甲寅夜,有物如火,坠于城西。二十年正月丙辰,赤气见于西北方。六月乙巳,紫气见于东方,血幢竖于西方,长可十五尺。二十一年十二月戊辰,赤气见于北方。二十二年正月甲午,赤白气冲天。二十九年十二月甲辰,赤气见于坤方。三十三年二月戊午,东西,有赤气。

○忠宣王四年正月庚子,东北,有赤气。

○忠肃王元年二月丁丑,赤祲见于西北方。三年三月癸卯朔,赤气见于东南,光如炬者二。十一月丙申,西方,有赤祲。六年十二月壬申夜,赤祲。七年十月壬戌,月初生,有赤色,如烈火。八年正月丙子,赤祲见于东西,白气见于南方。三月丁亥,西方,有赤气。十年七月丁未,紫气如虹,见于西北,俄变为黄漫空。十一年二月壬午,赤祲见于东方。

○忠定王三年十二月庚辰,紫气见于南方。

○恭愍王二年正月乙未,紫气见于东西。七年正月己未夜,紫气,自西北方腾上。三月辛丑夜,赤气见东北方。八年正月丙辰夜,紫气,自西北方腾上。十年正月丁巳,赤祲竟天。十一年十二月甲戌夜,紫气见于西北方。十三年正月戊子夜,西南,有赤气如龙。壬辰,赤气如虹,见于东方,长十馀丈。十四年二月庚戌夜,赤祲见于西方。癸丑夜,赤气见于东方。甲寅,赤祲见于东方。乙卯夜,赤气见于南北方。七月甲申夜,东方,有红云。十五年九月辛巳,西北有物,赤如血,大如箪,自天而下,陨于盐、白州之境,白气射天,良久乃散。十月丙子,赤气见于东方。十六年正月乙酉,赤气如火,西方为甚。丙午夜,赤祲见于东方。二月丁未朔夜,赤祲见于东西。戊申夜,赤祲见于东。庚戌夜,东西南方,赤气冲天。壬子夜,赤气冲天。庚午,赤气见于东北方。五月丙子朔,雨血于泥岘。六月庚午,涟州澄波渡,水赤三日。十一月辛卯夜,赤气见于西北。壬辰夜,赤气见于东北。十七年二月甲辰夜,赤祲如火。壬戌夜,赤祲。甲子,亦如之。戊辰,赤祲。三月辛未朔夜,赤祲如火,至乙亥。六月戊申,即知岘井,赤沸。十八年十一月丁未,赤气如火,见于西南。十九年正月甲辰,西北方,紫气漫空,影皆南。二月己卯,赤祲。八月庚午,赤祲见于东北方。十一月辛卯,赤祲见于西北。二十年正月己卯,赤气见于西方。九月庚申,赤气见于西北方。二十一年二月庚寅,开城井水,赤沸三日。三月丙辰,赤气见于西北方。十二月庚寅,赤气见于西方。己亥,赤白气见于北方。二十二年正月丙午,赤气见于西北方。辛亥,赤气见于西方。丙寅,赤气见于东西北方。二月丙子,赤气见于西北方。辛巳,赤气见于西南方。庚申,赤气见于南北方。四月癸未,梅介井沸涌,赤如血,傍有莲池,水亦赤。七月己未,赤气见于西北。二十三年正月庚寅,赤气见于西北方。癸巳,赤气见于南方,白气见于北方。三月戊辰,赤气见于东北方。庚午,四方有赤气。

○辛禑三年九月甲申,赤气见于西方。十月癸亥,开城大井赤沸。四年十二月辛酉,有气,大如钵,色如火,飞过空中。五年正月庚寅,赤祲见于西北方。二月甲子,赤气见于西南。三月壬申,赤气见于南方。五月癸巳,梅介井水,赤沸三日。六月丁亥,梅介井水赤。七月丁巳,梅介井赤沸。六年二月戊子,赤气见于西方,光如炬。十二月癸酉,赤气见于西方。七年正月壬辰,赤气见于南方。二月己未,西南北方,赤气如血,腾空。九年十二月甲戌,赤气,自西指东。十一年正月戊子,赤气竟天。七月戊寅,开城井赤沸。十四年五月甲申,大同江水赤。

○恭让王二年二月戊午,西方赤气。六月甲戌,碧澜渡潮水,赤二日。己卯,礼成江水赤沸三日。三年正月庚寅,赤祲见于东方。

火异[编辑]

○肃宗十年二月庚子朔夜,有光发于干、巽方,如月始出。

○明宗八年十月辛卯,夜半,密云昏黑,西北方,隐隐光明烛地,有人影,竟夜灭。甲午,北方,有气如日。庚申朔,南方天明有气,如火。癸亥夜,又见于西南。

○忠烈王十三年十月乙丑夜明,西南野鸡皆鸣。

○恭愍王十五年十二月庚戌初昏,东方有气,如月浸云。

志卷第七

注释[编辑]

  1. 原本「日」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原本「大」
  3. 原本「十」
  4. 原本「二」
  5. 此处对应睿宗二年,误也
  6. 原本「𨁯
  7. 原本「𮭁
  8. 原本「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