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鲒埼亭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二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二十二 鲒埼亭集 卷第二十三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纯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卷第二十四

鲒埼亭集卷第二十三

  鄞 全祖望绍衣撰 馀姚史梦蛟竹房校

 碑铭

  贺公逸老堂碑铭

唐秘书监贺公有古迹在鄞城西湖宋绍兴中莫尚书

将建祠以祀之其自胡制使榘而后累经修治合食以

太白寻上及黄公巳而卒专祀秘监旧碑载之详矣祠

址元时废为驿馆迁祠于驿东明人改迁于驿西乃里

人唐氏居其中有双柏盖洪武以来之物黛色参天为

游人所爱玩湖上之佳胜也秘监籍里会稽人争之久

矣会稽所据者新旧两唐书吾乡所据者不但李杜二

公之诗而以莫氏之碑会稽所据者遗墓吾乡所据者

故居其将何以质之予考秘监先世本居会稽吴志贺

齐列传谓浙东贺氏本姓庆氏以避汉讳改而贺方回

详其原委谓由庆湖得姓然考庆氏乃仪礼先师庆普

之裔沛人而迁越是不以会稽之庆湖得姓也但其为

会稽之望姓则巳七百馀年自六朝至唐学士大夫虽

迁居必著旧籍晋隋诸史无不然者刘昫宋祁系秘监

以永兴盖以此也秘监之生则于甬上实在城南马湖

有村曰贺家湾有池曰洗马以秘监族祖德仁得名马

湖稍北为响岩秘监钓台在焉有泽曰高尚莫将之定

秘监以鄞产盖以此也秘监晚年复居会稽则剡川既

赐之后以周官湖为放生池以千秋观为道场故其嗣

子曾子即以贰郡侍养而墓亦在焉徐渭之列秘监于

会稽寓公盖以此也然则无所事于纷争如后人辈之

哓哓也虽然秘监之至今盖千馀岁矣而能使浙东之

人互引以为前辈惟恐失之则其风流可想见也秘监

之在朝未尝得有所见而唐人道之者无不极其推尊

考之于史不过颓然自放清狂而巳斯盖其迹也而非

其中之所蕴秘监之神明史未之能传也祠自康熙之

季倾落日甚且二十年予自京师归为重新之更拟于

城南钓台之上筑一祠焉乃纂是碑而系以铭其辞曰

斯人爽气世所尊故宅荷花尚有存十洲之水清且沦

双鱼酒熟香满尊生为游仙死为神越人争公亦巳勤

萧然毛生尤谆谆挦扯贤哲空纷纶我参群籍综旧闻

侑公吴语倘不嗔

  遐追山二庙碑

欧阳公以五代少全节之士深为叹恨推原其故谓自

白马清流之祸士气丧而人心坏吾以为是时天下崩

裂文献脱落盖亦或有其人而世竟泯然未之知者如

唐自司空图韩偓梁震罗隐而外尚有如许儒之不屈

于梁王居岩之不屈于吴朱葆光颜萒李涛之不屈于

楚孙郃之不屈于吴越黄岳之不屈于闽张鸿梁炅之

不屈于汉皆不愧为唐之贞士而史臣失载尝欲合为

一卷以补欧公之憾且以闰汉之短祚而刘昌嗣者完

名衡岳之下志士之待表章者可胜既乎盖天地闲之

正气一日或息则人道亦几乎绝故虽荆榛萧艾弥望

之中而必有一二芳草生乎其闲以搘拄之然其得传

与否则又必视其人之天幸为何如吾乡慈谿县东之

三十里有遐追山东西二峰对峙其上各有庙岁月既

久苍鼯白鼠纵横岀没于楹桷虽山中人亦莫能言神

之本末考明成化杨氏府志引宋乾道张氏图经曰五

代末有鲍侍郞约相钱氏宋初劝以纳土胡毅刘韔皆

言不可钱氏计定胡刘游窜海上钱氏使人追之不及

遂隐是山终老其时钱氏以诗怀之曰东遐追兮西遐

追鲍约何如罢约归海上人庙祀之吾于是知是山所

以得名盖因兹二人之故张氏图经今犹有存而残断

不完犹幸杨志载之顾同时南山黄氏作志则竟以

为祀鲍约误矣夫以东西二庙观之其为胡刘无疑一

也鲍约策巳行何须游窜二也胡刘高节应为明神三

也黄氏盖错会钱王诗中语耳嗟乎真人出而天下同

偏安下国不得不听命者势也而士各为其主耿耿焉

欲为吾君保宗社之思皇天后土实鉴临之虽兴王不

得而强也故论者比之夸父之逐日钱氏归朝而后其

子弟彬彬焉记其国事以僃东观之采独二人之姓氏

不豫焉岂格于嫌讳而去之与又何惑乎路振诸人之

阙如也星移物换吾里社中亦罕有识寓公之高节而

移而属之识时务之人仅仅乎空谷荒祠追溯而得之其

亦悕矣

  景迂先生船场祠堂碑铭

景迂先生以大观之庚寅谪居甬上船场其后七十馀

年而监官王季和为立祠岁久居人呼之曰滨江侯庙

莫知其何以有此称也其名不经予乃易其额而重题

之是祠也放翁之记僃矣先生经学奥衍不肯苟同笺

疏自成一家诚如放翁所言顾其谓诸经皆成于甬上

则未然盖先生经说皆早出其晩年易元星纪谱则在

船场先生最师法温公故取其太元历及康节太元准

易图合而谱之谓杨氏以首准卦皆有星候为之机括

非出私意因历辨诸家谈元之失亦奇作也先生自跋

其尾曰今年始见刚说明州令人意气自倍盖先生当

百折之馀风节嶒𡵓若此固非穷愁著书者所可比也

当是时甬上经学尚未盛先生首以正学之传博闻精

诣倡教于此于是陈文介公有诸经说而王茂刚以处士

喜说易彬彬兴起其有功于吾乡为甚侈抑先生之在

船场也所有江上晚望独坐诸作自幸老得江山之乐

至比之陶隐居之受五戒白蟹青虾之恋既去而思桃

花渡者不置水仙木犀时形歌咏吕忠公大愚谓其妙

直追惊鸿其惓惓于吾乡如此数百年以来陂塘杨

柳虽不可复而残霞新月骑鲸跨鲤之踪随潮去与潮

回无惑乎其灵爽至今尚赫然也是以明时祠址尝遭

大火神梦先呈而遗容豫徙是其征巳然先生之对漕

使尝有无船无木之诮则想见当日之场务萧然无有

故得布卦吞爻分辰列算其暇则终日一杯哦诗于超

然亭畔而巳今则海舶大通百材交至商人匠氏旁午

祠前西风尘起吾恐先生有知殆将揜面而不暇非所

以妥清襟也乃语祝史使树藩于祠前勿使过者得擅

入焉时时洒扫而修治之庶使遗躅清通年运而往不

至氋氃满袖有如忠公所叹者爰续为之碑而系以铭

其辞曰

甬之东兮赤水平桃花放兮春浪横敞有阴兮江汀弹

瑶柱兮玉筝去今七百载而遥兮如闻其声芒𪨗去兮

旅恨生思寓斋兮心怦怦荐椒浆兮一𦨻谁为访遗址

兮复故亭云之车兮来馨

  陈忠肃公祠堂碑铭

四明之牧守其得祠祀者甚多而宋陈忠肃公尝倅是

州独无祠忠肃著尊尧集于合浦以辟新学尚不慊意

迨著之四明始以为无憾则四明宜有祠忠肃之为倅

居南湖之南蓝而西湖十洲题咏最多则湖上尤宜有

祠自予年二十即欲援城东船场祀晁公之例以祀忠

肃力弗能也乃于逸老堂之东得一小厅以祀之南蓝

者即南湖延庆讲寺所称十六观者也碧波绿野游人

以为城中招提之冠而忠肃来侨寓焉史越公言是时

忠肃穷甚裘葛不足蔽体箪瓢不足充口而温然盛德

之容了无含愠谈笑舒愉幽居甚乐吾读忠肃十洲诸

作则越公之言信然呜呼是所谓大丈夫者耶其以周

大夫锷合祀何也曰忠肃之居湖上以周氏也初忠肃

丧偶京师之名人争欲与婚而忠肃意皆不属陆陶山

尤惓惓忠肃辞之大夫固忠肃同年方为戸曹忠肃以

其举家好善特求其妹于家讯中详叙其事而朱子尝

为之跋盖大夫为范文正公外孙自少即荷忠宣右丞

待制三舅氏之教而其初娶也妇翁为胡右丞宗愈其

再娶也妇翁为王学士觌胡氏之寮婿则邓考功忠臣

及端礼门立碑范氏则忠宣兄弟三人及忠宣子正平

实为党丛若胡若王皆其眉目而大夫与考功并豫焉

忠肃则以尊尧之作为党魁而其妹婿西山先生李深

亦豫焉古今来之亲表固多气类相近者然求其珠连

璧合若此不可得盖元祐党人中一佳话也杨文元公

作叶元吉志以忠肃尝婿叶氏为其门阑之荣况有如

周氏者哉大夫世居西湖其归田也竹舆野㮄徜徉十

洲而忠肃⿺辶商至故馆之南蓝相与悲愤极论为痛哭为

流涕为太息而尊尧集岀焉则夫南蓝之有是祠是祠

之配以大夫讵非文献之⿺辶商合而典礼之攸宜者耶蒋

中奉璿兄弟则忠肃弟子也亦于礼应得袝者陈文介

公之子于忠肃同难见宋史亦应祀呜呼方新经之行

吾郷莫有治其学者忠肃尊尧之功为多更为之歌其

辞曰

忠肃生平荆舒是惩得力之笔归吾四明亦有门旧合

食峥嵘如闻抵掌共詈新经

  碧谿魏文节公祠堂碑铭

四明东洞天七十二峰之水其自樟材而下曰桓谿即

所谓大谿者也桓谿而下曰光谿即所谓小谿者也光

谿之支其自石臼山而下曰碧谿石臼山光空灵萧瑟

南接长锡千峰之秀西度建㠗一带其水清越无际浏

览之馀渺然有遗世之想是为宋丞相魏文节公之居

文节本家焦山以受经于赵公庇民来鄞定居谿上既

退休东阁之客最多若张武子王季彝之诗葛天民之

怪柴张甫之侠无所不集谿上风流于斯为盛其园亭

之胜一十有八曰梦庵曰勤斋曰妙用寮曰玉照池曰

山房曰喜老堂曰禅窟曰宴嘿居曰隐仙岩曰月林曰

碧谿庵曰众香堂曰驻屐曰积翠屏曰霞外观曰澄漪

曰醉宜径曰听松楼当时酬唱极多至今如史直翁鄮

峰集中尚有存者又有野庵分咏诗卷人代累更志乘

脱落征文征献渐以无稽游人过之一望林薄累累然

墟墓横陈芋区瓜畴错综杂遝闲执田夫野老问以十

八景故址莫能知其一二独碧谿庵尚数椽颓落不堪

庵僧出迎叩其为谁氏之遗亦不知也呜呼是亦掌故

之羞也巳文节于孝皇时最称重臣其使金不屈卒正

国书用敌国体功尤大秉钧西府惜乎未见其用详见

宋史及投闲谿上绝口不道时事飘然人外宏奖风流

不特吾乡十八宰执之杰也于今后裔即衰落而故迹

犹无恙讵可委之恝然乎乃与谿上诸耆老议改是庵

之前楹为文节祠仍以僧守之使魏氏之子孙岁来致

祭且薄为置田以赡其祀虽郑公之宅不存是亦五亩

之遗也既为碑更系之以诗诗曰

十八景兮𨚑墟山房集兮饱蠹鱼抚平泉兮唏嘘幸佛

灯兮未息对谿流兮澄碧抚先畴兮思旧德相君之神

兮来游骖鸾兮驾虬喜清景兮长留汲瀑泉兮致荐存

瓣香兮一线溯风流兮犹缅

  大愚吕忠公祠堂碑文

忠公司庾吾乡其至以淳熙壬寅去以丁未凡六年时

诸先生多里居慈湖开讲于碧沚沈端宪公讲于竹洲

絜斋则讲于城南之楼氏精舍惟舒文靖公以宦游出

忠公之来其于诸讲院无日不会也甬上学者遂以忠

公代文靖亦称为四先生而滕德粹为鄞尉朱文公语

之曰彼中有杨袁沈吕可与语也盖忠公之于吾乡诸

先生同道合德有如此忠公之官为司庾故不得有所

设施但传其屏去仓中淫祀一事深宁志之四明七观

而是时正甬上奎娄光聚正学大昌忠公以明招山中

父兄中原文献之传左右其闲其功无所见于官守而

见之讲学忠公之集虽不传然犹散见于永乐大典中

予欲抄其与诸先生论学之文而未得顾读忠公吾乡

之诗吊景迂之祠式清敏之里求了翁寓斋之遗想见

其一往情深乃自元讫明以至于今竟无有以谿毛荐

及忠公者是则甬上文献之衰可为长太息者矣礼于

释奠之制必求之其乡之先师不然者则有合也有合

者谓其乡无足以当先师之享则合之他乡之近而可

溯者今甬上之先师杨袁舒沈其人可谓盛矣而愚谓

当以忠公合之以其同时讲学于鄞久并列于先师之

座无歉也忠公之子乔年端宪婿也亦贤者能守家学

应得从祀于是诸生议于四先生之东别筑忠公祠堂

而乞予志其事于石

  蒋金紫园庙碑

城南竞渡湖之支流为小湖其西为竹湖有庙焉盖宋

金紫光禄大夫蒋公浚明之园神而后遂以为里社之

祀故其巷曰蒋金紫巷其水曰蒋家带其桥曰蒋家桥

其东有坊曰连桂亦蒋氏物也吾乡里社之神多出自

前代巨室之甲第园亭岁久遂享居民之祀如握兰坊

庙以赵公善湘第中所奉坊神宝奎庙以史公守之宸

奎阁中之阁神梅园庙以楼氏园中梅𪋤之园神盖不

可指屈也昆明历劫文献脱落遂有𡚶传而蒋园讹而

为茹园以字相近也茹园又讹而为殳园以音相同也

盖自南山东沙二志去古未远巳有此失于是桥名改

为殳家桥而庙名则曰茹园庙不知吾里中之世家自

宋以来历然可考并无茹氏殳氏犹幸蒋金紫巷蒋家

带之名未泯及自明中叶以后始称曰聚福乾隆戊午

湖上贤者葛君木人留心考古予为据旧闻以吿之嗟

夫故国世臣乔木苍苍蒋氏之为此里重者多矣而里

之人莫之知则前此图乘之失也蒋氏自唐时实由天

台来居奉化巳而迁湖上金紫为丰清敏所荐士官尚

书金部员外郞抗疏排新法被斥将谪远州母老清敏

力争之而免金紫之子中奉大夫璿宣奉大夫珫最有

名是时陈忠肃公来鄞金紫即遣二子事之未几成进

士忠肃为书连桂二字以表其坊中奉知江阴归犹及

与潘公良贵倡和三江亭上其诗至今存而宣奉以忤

蔡京自劾去师传家学俱为不负盖蒋园之取重于里

中者正以此不徒以踞重湖之胜也嗣是以还太学存

诚为慈湖先生讲学之友闻歌有省德性清明金紫少

子琚之后也尚书岘以馆阁重臣事穆陵有弭变大功

虽其少年不无物议而晚节可称宣奉之后也将作主

簿晓鸿文博学宋亡守柴桑之节杜门不出尚书之犹

子也其馀登甲科列仕籍者前后相望故清容谓吾乡

士族之最先者有四而蒋氏居其一有三径联珠集有

续三径联珠集七世志幽之文尽岀巨公之手则当日

园中过从之盛可想见也然蒋氏先籍奉化其科第之

贯守而不易故图乘亦皆列之奉化而莫知其为湖上

之望予读慈湖所作太学墓志及清容将作墓志乃知

蒋氏于湖上为世居是以其坊其巷其园咸在焉园之

筑盖在金紫归田之后故舒信道懒堂集中巳有诗或

以为始于将作误也湖上之甲第园亭如赵侍郞之水

阁高使君之竹墅陈少师楼辂院诸家当时孰不连甍

接瓦去天尺五今皆澌灭殆尽而蒋氏尚存一椽岿然

如鲁灵光无恙七百年之旧德实鉴临之其可以亵视

哉而柰何又移之于不知谁何之氏也木人曰善明年

当重新是庙焉子曷为文以记之以表章昔贤之遗予

以为明德如金紫里中之典型也古人制礼必求其所

自以不忘其始苟于庙中为别室以祀金紫亦礼意之

不可阙者更数百世而遥无复讹传之患矣抑是礼也

推而行之讵止蒋园庙为然哉因即诠次其语复之

  宋忠臣袁公祠堂碑铭

少时从天一阁范氏得见袁尚宝公所刻先进士忠义

录其中有蒋教授景高所作传较详于旧志及自京师

归求是书于范氏则无有矣近忽从董氏得之惊喜呜

呼袁公之死盖见卖于赵孟传谢昌元而清容作志不

立公传初意以为五代史阙韩通之例出于嫌讳欧公

且然又何怪乎清容既而见其为赵谢二降臣有佳传

乃知其党于降元之徒也盖清容之父处州亦降元故

清容之纪先友也凡降元者皆多称之而且作哀幽兰

操以吊崖山降将吴浚可谓失其本心之言也巳夫抗

元者不立传或有可原降元者反传之岂非党哉其所

作诗援陶潜而称嵇绍亦可叹矣著书而以颠倒是非

为事将谓只手可以障天耶吾读清容之文未尝不爱

其才而心窃薄之载考黄佥事南山集谓清容于公有

通谱不遂之雠林学士䌹斋疑之考甬上三袁氏鼎足

并盛不必求依附南山之说未必然也予观宋之将亡

四明以贾氏摧折之馀鲜豫于军师国邑之寄故殉难

者寥寥然亦尚有数人知临海县孙璹前侍郞愿质子

去官奉母道梗蹈难而死宪司知事杨恕不食数日自

沉菱塘诗人皇甫明子佯狂赋诗投海兹数人者皆不

得见于清容志中孙临海补传于至正志杨知事补传

于成化志皇甫见于谷音又有林泽者字坚叔一字梅

逸诗人也著有瓦釜雷鸣集十卷和陶诗一卷喜恤人

急尝筑惠生道院施人药元师之至以祖父墓在青山

去城一舍往守之游骑至执胁之大骂不屈而死其子

公辅痛父死节委家于弟为道士守父墓以终身此事忘其

所出之书而丰太平存芳以清敏裔一门十八人同死见于

缙云世谱丹心碧血慬而不泯其亦危矣是岂皆有通

谱之雠而没之欤抑亦丑正有素而自托于为亲讳也

呜呼千古之清议夫岂一时之纪载所能持其愚甚矣

吾湖上有广福寺即北宋寿圣院也旧为公祠盖袁氏

自高祖尚书公子诚有二女尝施田三顷馀于寺以赡

放生道场故寺僧世奉袁氏为檀越而公祠亦建焉明

初柳庄太常以佐命起祠祀中振张尚书东沙据寺为

宅始迁祠于城西至天启中而有司以河房之税为公

设祭又百年而予始为之碑且附之忠义录后其铭曰

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谁为袁粲传沈

约沉吟颜有汗

  观察半湖陈公祠堂第二碑铭

半湖陈公讳槐鄞人以宏治乙丑进士累官湖广按察

副使家居莺脰湖上尝力为湖民请减租湖民德之立

祠祀焉予谓公有大功于明当享庙食于国者不㢙区

区湖田之遗爱也即世之称功者亦但以其勤王之举

而岂知其当食报者正不止此公之以宁藩献俘也武

宗方留南京命浙直进地图常州之惠山苏之太湖虎

𠀌徽之黄山杭之西湖绍兴之兰亭宁之补陀皆将行

幸焉是盖江彬軰导之以为沿途索贿计也公从容谓

张永曰传闻圣躬巳违和而此曹戒行未巳六龙轻驰

无乃危乎永瞿然曰公言及此国之幸也乃亟以告刘

夫人始决计还京不然将宁藩之祸甫息而鼎湖在道

江彬之逆几有不可知者虽有明宗社之灵实阴相公

之言顾扈从诸大臣愧入地矣巳而武宗抵京晏驾杨

阁学石斋欲留四外家边兵弹压皇城部议亦将从之

张永以问公公曰是皆江彬羽翼也速驱之尚恐后而

反置之卧榻之㫄乎永乃遽白太后令速回边卫石斋

闻而亦悟即日遣之越五日而禽彬矣向使边兵不去

禽彬之日岂能帖然安静无事即合驱除如反手而要

不能无所夷伤呜呼是皆所谓社稷之功也古之钧辅

大臣有行之者亦足勒名旗常世享茅士而公以奉使

远臣借兹前箸措天下于泰山之安不必功名之归巳

不亦伟与而惜乎明之不竟其用也初公之由武昌移

抚州也力为抚军孙公言宁藩恣威厉而陵大臣当豫

为之谋孙公报以八月中岀巡应相见密计不料其不

逮八月也公又请令各府选兵会操巡道许公行之不

密宁藩觉而遏之曲突徙薪公之所防蚤矣事既裂公

以素有储偹前哨甫至城巳下统兵官皆儒将无纪律城中

烟火赫然将军中尉之府均所不免公亟斩部下前哨

违禁者七人始戢故公勤王战功虽亚于伍戴诸公然

其保护生灵则第一也王公迎驾以公从张永要之于

路宣旨索俘公谓当予之而轻骑朝行在费阁学鹅湖

亦然之王公不听于是张忠辈之𧮂行而王公卒不得

献俘公料事之精如此公既画策以遣边兵杨阁学伟

之乃属公草遗诏事宜公具十事以进其中有连勲卫

及中官者石斋不能用而御史杨材以公旧吏有怨遂

诬劾之桂阁学从中主之公角巾归第口不言功其卒

也遗田三十馀畞而巳雍正甲辰予拜谒崇德祠下读

东沙尚书碑其于湖田之事僃矣而大者有未及陈氏

裔孙环祠而居以公之半湖日录示予并乞第二碑文

予不敢辞其铭曰

昔明中叶吴濞不戢江楚岌岌使君出守绸缪戸牖翛

尾荼口鞠旅勤王遏兹暴𢦤其功洋洋穆满志荒扶病

以狂谁促归𧚌逆奄负乘待衅而逞谁制死命满朝大

臣缄口不闻乃赖使君不动声色庙謩以植奠安盘石

功高受𧩂来归湖上浮云得丧句馀枌社重征曷谢息

肩是藉湖民报公伐鼓考锺世世弗慵嗟哉伟烈宜铭

石室胡然遗佚西郭之阳山高水长神旗央央英爽犹

存祐兹湖民并其耳孙重曰

有安社稷臣置之疏逖匪徒远之又从下之石谁秉国

钧可为太息

  象山姜忠肃公祠堂碑文

姜忠肃公何以有祠于象山也曰忠肃四子长圻明经

其后仕江东知象山县者也次埰进士礼科给事中其

后江东召为兵部侍郞者也次垓进士行人其后仕江

东为考功郞者也次坡则诸生同殉癸未之难其后赠

翰林院待诏者也莱阳之失守也忠肃死之而侍郞方

以二十四气之疏思宗震怒下诏狱且不测考功具疏

请暂释兄罪使得奔丧不许请代入狱暂释兄奔丧又

不许及为忠肃请赠谥祠祀亦不报考功计无复之泣

血东归方城破时姜氏惟长公被重创得不死从积骸

中负其父尸而逃至是始入京省狱事甲申侍郞奉遣

戍之命乃得暂还遽有三月十九日之变哭父毕踉跄

下南都礼臣方议追恤诸臣忠肃得赠光禄寺卿赐谥

立祠莱阳以待诏配姜氏妇女之同殉难者象山妻王

氏考功妻孙氏待诏妻左氏及忠肃次女皆得祔于祠

之别室而莱阳道梗南都亦没画江之举姜氏兄弟避

兵天台侍郞再被手诏专使敦促知事不可为竟不起

考功应召参豫江上军政入掌铨事方国安恶之欲杀

之遂以奉使出而长公方令象山故礼臣议权为忠肃

立祠于其境内赐祭特遣大理寺右评事王家勤莅事

侍郞考功皆来祠下诸遗民多陪祭北向恸哭事在丙

戌四月中不逾时而越中又亡先太常公诗有云鬼亦

无乡可受恤人从万死得偷存者盖谓此也象山为令

时滋阳阳信二王皆驻节焉时江上乱兵蜂起逢人即

杀二王亦惴惴居民尤不聊生象山上奉藩府捍其牧

圉下抚罢氓有如父子宛转周旋诸悍将闲虽匆匆甫

一岁而心血尽矣世事既去解组闲行形神俱索仅得

抵莱阳竟以不起则巳丑岁也诸遗民以其甘棠之荫

为私祔之于祠呜呼甚矣思陵之愎也侍郎即有罪其

父能以一门报国似亦可以赎之即不足以赎之亦不

应并其父之恤典而格之何其忍也迨至铜驼巳没始

邀一命于荒朝不亦悲夫百年以来文献且尽而象山

尤远在海隅先贤祠祀零落无复存者顾忠肃祠得幸

存然后生晚辈莫知其建置之详近且以为广文之寓

寮而姜氏裔远隔吴下亦莫知江东之有先祠也予乃

以告象山诸君子议为重修之而并配侍郞考功于祠

以二公皆尝有寓公之爱也又以告姜氏后人之居吴

下者使来存省且告之曰今吴下固有忠肃公祠抚军

商𨚑宋公所立也海隅之荒僻不敢望吴下宫墙之盛

然而考典礼于败亡之馀固依然先朝之所敕赐也吾

谓忠肃父子魂魄应当恋此又况象山之效命危疆赍

志以死其大节不愧于家门而后人亦鲜知之者常熟

◍◍◍志忠肃事谓思陵之世已赠光禄予任子此殆

欲讳其恤典之岀于赧王而不知其诬𡚶萧山毛奇龄

𢰅吴下祠堂记乃言长公于癸未围城下被创不久即

死其谬益甚矣是不可不表而出之且为之铭其词曰

横流在辰尚崇忠节东齐殊天寄食东越羁鬼承恩游

魂泣血孤臣孤儿墨衰在列水在地中谅无不之而况

王命堂堂在斯此数椽者汉鼎所支我谱神弦兼志去










鲒埼亭集卷第二十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