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鹤峯先生文集/卷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 鹤峯先生文集
卷之六
作者:金诚一
1649年
卷七

杂著[编辑]

副官请乐说[编辑]

九月中。余在摠见院。平义智再度请乐。余不许。客有问于余曰。今玆使臣之来也。朝廷必为之赐乐者。何。曰。以备宴用也。曰。宴必用乐者。为我耶。倭耶。曰。为倭也。曰。然则义智之请乐也。子之不许。何。曰。王命未传也。义智且不恭也。曰。谓之王命未传。则使臣亦不得用乐也。其用于所馆者。何。曰。所馆则可。都中则不可也。何以言之。夫乐之用不用。初不系于命之传不传。故在途接客也。寻常用之。何独于所馆不可乎。若夫都中。则非所馆之比也。王命未传之前。我人出入。犹云不可。况可借乐而轰轰于城市乎。呜呼。使臣入都。今几月矣。彼不以王命为重。舍置空山中。无意祇受。反曰。尔有其乐。吾欲听之云云。其辱甚矣。在关白。犹不可敢。况么么一竖子乎。且义智。何如人也。乃我国一藩臣也。何敢不敬使臣。偃然请乐乎。当初来请也。我思之不审。遽诺之。旋复思之。有大不可者存焉。故谕以传命后借之。此实重王命之意也。及其借乐也。伶人俱礼服以辞于余。余念伶人虽贱。非私人。乃国人也。当命之未传也。服礼服奏技于盐奴。此何等事体也。况其请乐。非有宴集之事。不过对一僧帷妇人以听之也。大国之乐。为一倭燕私悦耳之资。其辱不亦甚乎。至于后日之请。则尤极无礼矣。义智不自使人。而令使船格倭传言。是奴视使臣也。义智何人。而敢行令于使臣耶。使臣何人。而又为之听命于义智耶。书状知其为辱。必待专伻请之。然后送之。然亦百步五十步之间。庸何益哉。余之所以争之愈力者。岂好辩而然乎。客曰。子言则然矣。虽然。夷狄不知礼。何可屑屑与较乎。况义智。乃我东道主人。而先容于关白者也。顺其心。乃所以悦之也。悦之。乃所以图使事速完也。子何遗大体。而规规于小节若是乎。余曰。客之所谓借乐无妨者。其意止此而已乎。曰然。曰。然则客亦不免浅之为丈夫矣。古之使者。当国家危亡之秋。单车入虎狼之穴。犹能仗义奋忠。与之抗礼于片言只辞之间。不为之挠屈。矧我堂堂大国之使。入蛮夷之乡。不以礼义为重。栗栗然恐失其心。惟其言是听。而不能自守使臣之体。果若是乎。且今使臣之来。非有急于我。而有求于彼也。不过答夷人之诚。而与之为礼耳。有何所慑。而求悦于义智。以失国之体耶。客曰。一乐之借。何关于国体。而子如是云云乎。余曰。奉命之臣。使于四方。未克传命。则是犹处子之未嫁者也。处子未嫁。而卖韩娥之歌讴以悦人。则岂不为国人所贱乎。王命委于草莽。不此之为痛。而放天乐于都中。为悦人之资。则与处子卖歌者。奚择哉。一之为甚。况可再乎。乞之不可。况传令乎。不独此也。身在异国。我人出入。宁可以暮夜乎。伶人抱乐器。达夜在都中。无恒者。常人之心也。安保其不无可虑者乎。此又不可之一端也。呜呼。彼之不恭。虽不足责。若以命之不传为辞。则彼亦人也。岂不因使者一言。而有所省悟乎。若果如此。则传命之前。使臣踧踖之心。不待言而自著矣。朱子释夫子答公孙贾之问曰。使公孙贾而知此。不为无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祸。此非今日之所当法者乎。客唯唯而退。乃为之说云。

客难说答上使[编辑]

客问于余曰。使臣入海。今五阅月矣。其未得传命者。何居。余曰。前阻于东征。后掣于营室也。客曰。是则然矣。事有不可知者。君子虑事。不可不周也。君何不交驩关白之左右以图之耶。余曰。交驩之道宜柰何。曰。民部卿法印,山口殿玄亮。乃左右用事者也。而又适主客。君能行礼于彼。以结其心。则使事可易完。而归期亦不远也。余曰。使臣衔命出疆。虽一于礼而不苟。尚虑失身而辱命。况可行货于左右乎。客曰。余之所谓行礼者。非行货之谓也。宾主之间。必有礼币。以将其敬。玆二人者。数月伴客。勤亦至矣。为客之道。可无将敬之币乎。余曰。宾主之间。果有礼币。然行之有时。不可苟也。呜呼。王命尚秘芝函。而先行私礼。岂其礼乎。客曰。行私礼。为传命也。庸何伤乎。余曰。堂堂大国之使。奉圣主明命。不能宣扬威德。使之稽颡于朝台之下。其屈辱亦已大矣。今又媚灶。以图其传命。则非但使臣行私货以乞哀也。大国礼币。亦将为私货。而不得为礼币也。古者列国之于天子。亦无行货纳贡之事。而况于敌国乎。而况于夷狄之邦乎。当堺滨赠宣慰也。余之所力争者。岂徒然哉。然亦有可诿者。时未入都。而途道相接之间。亦不可无情赆。此余所以终不能守株者也。今既入都。则传命之当先。私礼之当后。虽三尺童子。皆能知之。而必欲汲汲与之者。抑何意耶。不知其非礼而为之。则是妄作。知其非礼而犹为之。则是滋惑也。其可乎。噫。命之稽滞。虽因使臣之无良。然彼托以宫殿之未成。其失在彼。使臣亦无如之何也。为使臣之道。但当以礼义。反复开谕而已。若有一毫卑屈之事。则辱命之罪始大。而不可洒矣。客独不见夫申叔舟日记乎。其过周防州也。欲传书币于大内殿。则彼以先国王受礼为未安。请回还时祇受云云。彼虽蛮夷。岂非知礼者乎。国书尚难先受。而况于私礼乎。今若设有人焉。执此以辞之。则使臣将何辞而答之。呜呼。此一物也。行之于传命之后。则为礼物。行之于今日。则为货物也。客何不见亮。而责我之执拗也。孟子谓陈代曰。枉尺直寻者。以利言之也。苟以利。则虽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今者所争。真枉寻直尺之喩也。请客毋多谈焉。客怃然失图。逡巡而退。乃反关而为之说云。

入都出都辨[编辑]

或有责余者曰。子亦强聒者也。入都出都。皆有争。何耶。余曰。入焉争之。争其礼也。出焉争之。争其义也。夫奉使者之礼服。敬王命也。国中尚如此。况异国之都乎。入人国都。而不以礼服。则是轻我王之命。而蔑邻国之君也。其可乎。或曰。国中礼服。为外臣祇迎也。今倭无迎接之仪。而关白又出外。使者何必礼服耶。余曰。君子之所以正衣冠尊瞻视。乃平时持身之法也。平时尚如此。况奉命者乎。本朝奉使者。非但祇迎时为然。在道亦礼服。此何为者耶。倭国虽曰蛮夷。我朝既以邻交处之。其书币皆用敌国礼。使臣何可以亵服入都耶。且其礼服。非尊倭国。实所以敬王命也。安问关白之存不存乎。抑有一说焉。岛中之人。无异埳井之蛙。今使臣之来也。必想望其风采。拭目相待矣。比其至也。衣冠非伟然之容。威仪无可则之度。则彼非但失望而已。必将曰孰谓大国之使乎。乃草莽眇少之人也。如是云云。则于我国其有光乎。于体貌。其无损乎。以参,赐之才之德。宜乎俨然人望而畏之矣。然造次之际。尚待其修容。况他国之使乎。不宁犹是。前入堺滨也。既礼服矣。于外则礼服。于都则便服。此何等举措耶。或曰。子言则似矣。上使书状。既不从子言矣。子乌得违上使而独为礼服乎。余曰。此则余之过也。善乎客之责我之忠也。虽然。亦有说焉。我之先礼服者。所以争之固而示必服也。及其不从也。欲为之便服。则衣橐已出矣。此则书状之所目击也。亦且柰何哉。是日也。都人士女。倾国出观。至于宫娃达官。看杀阙下。而瞻前顾后。衣裳草草。不亦埋没乎。观光者至我前。或跪膝叉手。致敬如礼。而其他则视之蔑如也。如此然后。益信修容之不可少。而所争之不为非也。白衣书状。至此悔之。亦何益哉。至若出都之时。则有大义存焉。岂待辨说而明乎。夫奉使者。不受国书。则是事未竣也。自古使臣。曷尝有事未竣而出都者哉。彼虽以堺滨受书诳我。关白在都矣。不于关白。于何受书乎。使臣若据义开谕。则可片言折之。而但以脱身虎口为幸。不顾义命。空手而出。此何等使臣耶。不独此也。鄙人虽无状。亦朝廷之差遣者也。处此大事。而不与之通议。及我之争也。迈迈然挥斥之。催车叱驾。不许小留。设使所处皆是。亦非同事之义。况未必是乎。呜呼。堺滨。百里外地也。使臣出此。则去都已远。虽有开谕之事。谁与言之。转眄之顷。一旬已过。而书契尚未入手。相与咄咄书空而已。脐可噬乎。以是观之。今者所争。孰为礼孰为义耶。五噫之馀。仍为之辨。以俟后世之子云云。

倭人礼单志[编辑]

入海之后。受职倭人争致下程。使臣一皆受之。而行回礼。所以答向国之诚也。七月中。行到堺滨之引接寺。有西海道某州某倭等送礼单。其书曰。朝鲜国使臣来朝云云。余初失于照管。因修日记而觉之。乃招舌官曰。倭馈已受乎。曰。受矣。倭使已去乎。曰在矣。其食犹在乎。曰。分矣。即令陈世云告上使,书状曰。倭人以来朝为辞。辱莫大也。辱身且不堪。况辱国乎。辱国之食。断不可受。而始不致察。至于分馈下人。将若之何。上使曰。夷狄之言。何足较乎。书状曰。吾则初已觉之。而无知妄作也。且置之耳。余奋然曰。夷狄虽无知。使臣亦无知乎。古人于取与之际。一毫不放过。惟其义而已。吾辈为使臣而受辱国之食。则其义安在哉。余观倭馈。皆市贸之物也。初虽误受。今若照数贸还曰。汝礼单失辞。既觉则义不可仍受。故即令市给。可归报尔主云。则辞严义正。可洒其辱也。上使,书状曰。业已受之。至于分馈。今何可屑屑焉。余曰。贸给。虽似屑屑。然留食则甘其辱也。还之则洒其辱也。何不可之有。况必为之贸给者。所以示名义之至严也。其处置不亦光明正大乎。上使,书状乃许之。即贸还而具道其由。使者曰。吾侪小人。不解汉字。到此倩书于人。虽措语失辞。非吾主所知也。今承明教。不胜惭惧。但小的奉吾主之命。而见却于使臣。将何以归报耶。请使臣容改书领留焉。都船主又使人曰。彼以番文来呈。余令翻之。而余亦不分鱼鲁。致令写手失辞。罪实在我。非彼所知。乞贳余罪焉。上使,书状曰。使者吐实如彼。都船主自讼又如此。客主之间。岂无人情。姑受之何如。余犹难之。而不能终执也。时余适入醉乡。书状戏谓典籍曰。副使之肯从。乃欢伯用事也。不然。其偏性殆难回也。余闻之。相与一笑而罢。至月十一日。使臣重到引接寺。西海之肥前州源久成等来致礼馈。其书辞。又如前倭焉。世云私谓使者曰。前者某倭失辞。使臣已挥之矣。安可以此等书。呈于使臣。可速改也。已乃入告于余。余曰。世云之罪可杖也。书辞如彼。则宜告使臣以听处分。而经草本。径。自却之。是世云为使臣也。欲杖而止。翌日。倭人改单以来。余谓上使,书状曰。西海之倭。前既失辞。而使臣却之不严。故今又如此。其辱尤大矣。请不受何如。上使,书状曰。前则亲见其书。故可却也。此则使臣之所不见也。待远人理宜包荒。黑白何可太分明也。余曰。不然。世云之见。即使臣之见也。其可受乎。嗟乎。暮夜投金。而谓人不知。不可也。掩耳盗钟。而谓人不闻。不可也。然则心实知之。而外若不闻。可乎。三者事异。而其自欺则同。何不思之甚也。且系使臣之一身。则包荒犹可也。此则辱国大矣。使臣既不能华国。反欲包荒于辱国乎。书状曰。前许改书而受之。此亦改书矣。前后二三其德。可乎。余曰。前则至于贸市而却之。义至严矣。都船主又自当其罪。故可黾勉从之。此日之却。乃世云也。非使臣也。谓世云已却。而使臣闷默受之。则是义行于世云。而不行于使臣也。不亦可羞之甚乎。呜呼。却此食而至于激变。则上使,书状之言。是或一道也。却一朝倭之食。有何所关。而不顾礼义如此耶。彼倭诚无知。固不足与较。一国之倭。岂无解事者乎。却一倭食甚微。而暴义于一国甚大。此非处事之善者乎。今行许多所失。都在怖死二字上。故卑污屈辱之事。随日辄生。不可殚数。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者也。反复争辨。而终莫之回。余不得已请于回礼时。不书副使。且不分食于从者。上使,书状乃泛书通信使。而不列余名。其所分酒食。余不受。令倭人等啖之。噫。上使书状。实专对之才也。讲明义理之日有素。岂胡乱处事者乎。今此辞受之节必有义也。姑记浅见。以俟智草本。知。者云。

朝鲜国沿革考异倭僧宗陈问大明一统志所载我国沿革风俗。先生逐条录示。[编辑]

周为箕子所封之国[编辑]

箕子。殷同姓之亲也。纣为无道。箕子佯狂为奴。及武王伐纣革命。箕子陈洪范于武王。而不为之臣。武王封于我国。待以宾礼。示不臣也。都平壤。今之西京也。在国都西北千馀里。立八条之教以教民。民化其德。遂为礼义之邦。又欲行井田法。至今阡陌尚存。其子孙相传。千有馀岁。其陵墓在今平壤府城北。国家置守户。以禁樵牧。立庙享祀。号箕子殿。置斋郞以奉香火。春秋降香币。令观察使致祭。箕子之前。有檀君朝鲜。檀君与尧并立。历年千馀岁。后入太白山为神。○朝鲜。鲜明也。地在东方。日先明。故谓之朝鲜。

秦属辽东外徼[编辑]

秦始皇幷呑六国。而不能臣服我国。志所谓属辽东外徼者。非也。

汉初燕人卫满据其地[编辑]

箕子之后。衰微传至箕准。燕人卫满避秦乱逃来。乘箕王之弱。聚众据国。箕王浮海而南。至金马郡居焉。时国内遂分而为三。曰马韩。即今全罗道曰卞韩。即今忠清道曰辰韩。即今庆尚道三韩之号始此。志所谓卫满据其地云者。乃平壤旧都之地。三韩则不能幷据也。

武帝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昭帝并为乐浪,玄菟二郡。

汉之所定者。乃卫满所据之地。非朝鲜之全地也。

汉末为公孙度所据。传至孙渊。魏灭之。晋末陷入高丽。

公孙度所据者。即高句丽辽东之地。非据高句丽全地也。盖卫满之后。三国鼎峙。曰高句丽。都平壤。即卫满所据之地曰百济。都扶馀。即卞韩之地曰新罗。都庆州。即辰韩之地地方皆数千馀里。晋永嘉末。辽东之地为高句丽所取。而志不言某地陷入。记之不详也。且高字下落句字。高句丽则高氏国号。高丽则王氏国号也。

唐征高丽。拔平壤。置安东都护府。其国东徙鸭绿水东南千馀里。

三国时。高句丽不服于唐。太宗率天下兵亲征之。攻辽东城拔之。进攻安市城不克。乃班师。高宗即位。遣左仆射李𪟝伐之。始拔平壤城。置安东都护府。高句丽遂亡。志所谓子孙东徙者。非也。且唐之所拔者。高句丽一国也。其后唐不能有其土。皆属新罗。

五代唐时。王建代高氏。辟土益广。幷古新罗百济而为一。迁松岳。以平壤为西京。

王建。前朝高丽始祖也。新罗末。弓裔称后高句丽。据铁原。在今江原道甄萱称后百济。据全州。在今全罗道丽祖皆讨平之。新罗王亦纳土称臣。遂幷有三国之地。其后又征西北蛮夷。辟地数千里。女真,靺鞨之地。皆入版图。志所谓辟地益广者。此也。但此时高句丽之亡。已二百馀年。丽祖实代新罗而为王。志所谓代高氏云者。非也。且王氏自初定都于松岳。非自平壤迁都也。

元至元中。西京内属。置东宁路摠管府。画慈悲岭为界。

高丽末叛臣赵位宠。割据西都。即平壤也高丽讨之。位宠穷蹙。以西京投降于元。元乃置东宁路。以慈悲岭为界。其后位宠伏诛。元乃以西京还之。至今为我土。

本朝洪武二年。二十五年。其主瑶昏迷。众推云云。主国事诏更号朝鲜。

高丽之末。天禄既讫。时王累代失德。国内大乱。寇贼外侵。黎民涂炭。我始祖大王有神圣文武之德。外平巨寇。内安百姓。威德日盛。天与人归。因亿兆之推戴。遂登宝位。践阼之日。兵不血刃。市不易肆。丽王虽让国。而不失富贵。以天年终。即旧畿立崇义殿。赐土田臧获。以奉王氏有功德之主。立其子孙为殿。使主其祭祀。至今血祀不绝。

风俗考异[编辑]

柔谨为风[编辑]

我国人性。谦恭逊顺。慈祥恺悌。入则修事亲敬兄之道。出则尽忠君死长之义。和睦宗族。周恤邻里。吉凶相助。患难相救。士大夫崇礼义。励廉耻。农商工贾。亦守本业。无犯分陵上之习。非但柔谨为风而已。

戴折风巾。服大袖衫[编辑]

折风巾。未知何时所著。大袖衫,大口袴。亦未知其制。想是邃古所服也。今则文物大备。朝服则著金梁冠。有五梁三梁二等。官有高下故也。下同。红衫。上衣下裳。以红绢为之。前韨后绶。左右佩玉。制如毛诗杂佩品带。有犀金银角四等象笏。有牙木二等素袜黑履。此则三代之制也公服则幞头。贴绢布。黑漆为之。有两角。朱衫。大袖盘领。其长至跟。两腋有衽。革带。有金,角二等。黑靴。此则隋唐之制也。时服则乌帽,黑团领。有锦绢绵布三等品带,黑靴。常服则乌帽,红团领。有绢绵二等品带,黑靴。燕居服则冲正冠,程子冠,东坡冠,鬃笠,丝笠,竹笠,深衣,道袍,直领贴里,方衣。衣制不一色亦多般锦带,或红锦或青锦绦带。以丝织之有红黑二色祭服则金梁冠,黑衫,上衣下裳前韨,后绶。革带。左右佩玉。象笏,素袜,黑履。公祭所服也。私祭则乌纱帽,黑团领品带黑靴。已上。乃士大夫冠服也。庶人则无礼服。盖礼不下于贱者故也。但以布绵为常服。丝苎以上。则不得服之。

男女相悦为婚注云云[编辑]

我国素秉礼义。婚姻之际。尤致其谨。不娶同姓。虽异姓。近族则不娶。又有三不娶。逆家子不娶。叛逆乱家子不娶。淫乱世有恶疾。不娶。必择门户相适。家风修整者。与之议婚。先使媒氏通言。两家相许。则有问名,纳采,纳吉,纳征,纳币,亲迎等六礼。行六礼时。必先告祠庙。○王公贵人。则备六礼。士大夫以下。则只行纳币,亲迎二礼。从简故也。至婚日。两家乡党宗族。各会其家。以相其礼。两家父母。各醮其子而命之。婿往妇家。奠雁再拜。遂迎妇而归。妇入夫家。夫妇行交拜,同牢,合卺之礼。翌日。妇谒舅姑。舅姑坐堂上南向。妇行四拜于堂下。有献币进馈之礼。第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妇四拜于阶下是日。婿往妇家。见妇之父母。婿行再拜礼国朝婚姻之礼。谨严如此。安有相悦为婚。无聘财之理。中国传闻而误记之。不亦可痛矣哉。如庶人则不能备礼。多有苟简之风。然其父母。必通媒妁。纳币而成礼。亦无相悦之婚。所谓相悦者。如贵国倾城者之所为也。我国亦间有此等淫风。而国人贱之。不齿人类。其所产子孙。不通仕路。○士族妇人。则不许改嫁。失行则绞。子孙亦禁锢。

死经三年而葬注云云[编辑]

我国丧礼。一遵朱子家礼。又参用周仪礼。酌古今之宜。称情文之节。无有径情而直行者。实圣王之中制也。人初终。则有属纩。以新绵置口。候气绝。复。招魂也揳齿。拄齿使不闭。以备含珠也。剪爪栉发。沐浴袭。以衣被体。内用燕服。外加正服。又加巾带及履。饭含。以无孔珠置口左右。以淅米小许实于口中。不忍虚亲之口故也。魂帛。以招魂之衣置笥。束帛依神。灵座。象生时。衾枕几席。无不具。置魂帛于其中。铭旌。用红帛书某官某公之柩。揭之长竿。立于灵座之东。帛长有九尺,七尺,四尺三等。治棺。以松杉为之。极其坚致。以漆漆之。设奠之礼。二日而小殓。三日而大殓。入棺也。是日乃成殡。朝夕则上食。象生时也朔望则殷奠。殷盛也三月而葬。过时不葬者。有罪。○前期卜葬地。择日祀后土。开茔域。穿金井。圹深九尺。下外椁。四面加灰隔。厚五六寸。坚筑如石。葬日乃下棺而筑之。多多益善。所以去水御木根也。灰隔毕。实土坚筑之。平土讫。题神主。以栗木为之。其制高十二寸。象十二月。广四寸。象四时。圆顶象天。方趺象地。陷中勒颔旁穴。陷中书官职姓名。粉面又题曰。某官某府君神主。左旁题曰孝子某奉祀云云。所以依神也。题主毕。埋魂帛。乃封土为坟。奉主返魂于家。或庐于墓侧。三年后还家。返魂而三虞。虞。安也。体魄归地。精灵无所依托。故三祭而慰安之。三虞而卒哭。虞祭后。遇刚日。行卒哭祭。○葬前则象生时。奠而不祭。葬后始备祭礼。有参神,降神,三献,侑食,辞神等礼。卒哭而祔庙。以神主入于祖庙。行祔祭后。奉神主还于灵座。不废朝夕上食。终三年。期年而小祥。亡者初忌日也再期而大祥。亡者再忌日也。祥。祭名。逾月而禫。禫。祭名。至是丧毕。乃食肉。○凡丧礼。不用浮屠法。○为人子者。父母亡则去上衣。吉服也被发徒跣。哭踊无数。三日不食粥飮。二日而括发。括。束也。初终则被发。至是已小敛。故为子女者。以麻绳束发。四日而成服。服有五等。曰斩衰。曰齐衰。曰大功。曰小功。曰总麻也。斩衰齐衰则以极麤布为之。大功,小功,总麻。亦有麤细之等。○斩衰三年。父母服也。又斩衰三年。夫服也。齐衰期年。祖父母兄弟叔侄及子女妻服也。齐衰五月三月。曾祖高祖之服也。大功九月。小功五月。总麻三月。此傍亲之服也。居于中门之外。寝苫枕块。不脱丧服。不与人对坐。不与妇人相见。晨昏哭于灵座前。上食时亦哭泣。朝夕之间。哀至则哭于灵座。卒哭而疏食水飮。疏食。粝饭也。自初丧至此。始食疏食。而菜果盐酱则不食。小祥而练服。以练麻布。为冠服。大祥而禫服。白团领,素冠,素带。禫而即吉。吉祭而复寝。禫祭后。别择日。合高祖以下四代神主于正寝而祭之。祭讫。还奉神主于庙中各龛。自此即吉。入于内寝。丧礼谨严如此。宁有三年不葬之事。至于埋讫。以死者服玩车马至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则尤悖理也。盖我国之俗。凡民有丧。莫不匍匐救之。亲戚朋友之丧。则必以钱财衣服香烛等物来赙。哭泣吊祭。各尽情礼。若于葬日。争取死者之物。则是与禽兽盗贼无异也。曾谓礼义之国。而忍为此乎。

国丧[编辑]

君丧。则卿大夫以下百官。斩衰三年。无职人则白冠白衣白带。王后服则百官齐衰期年。无职人则白衣冠带。凡国丧。公朝则著布帽布团领布裹角带。燕居则白衣冠带。国丧之礼。最重且严。今不能尽记。姑因百官所服而及之。

好祀鬼神修宫室注云云[编辑]

我国所祀者。宗庙。太庙。在昌德宫东。奉安太祖以下列圣神主。四时孟月有享。朔望节日有祭。有新物则荐。○原庙在景福宫东。奉安太祖及四亲神御。象生时上食。四时以下祭享同太庙。社稷。社。土神也。稷。谷神也。有土然后有国。有谷然后有人。故有国者。必设坛壝。春秋祭之。坛在国西。非但国都。各道州县。皆立其坛。令守令祭之。○已上宗庙社稷大祭。则主上亲行。有故则宗宰摄行。山川。封域内名山及河海之神。立庙设坛场。春秋降香币祭之。水旱亦祈祷。风云雷雨星宿。表其神设坛场。春秋降香币祭之。水旱亦祈祷。○已上诸神之祭。所以为民祈福也。先圣先师。圣庙。在太学馆中。有正殿。有东西两庑。奉安孔子以下四圣十哲于正殿。从祀历代大儒于东西庑。每岁春秋仲月上丁。释奠。国王每岁春秋。择日视学。亲行酌献之礼。令诸臣分献东西庑。礼毕。御明伦堂。进诸生。横经问难。教以三纲五常之道。馆中诸生常留读书者数百馀人。丰廪牺以养之。设师傅以教之。师傅官。大司成以下数十馀员。分掌四学之教。各道州县。又设乡校。教诲学生。立圣庙。春秋释奠。忠臣义士孝子烈女。立祠旌闾。所以劝忠孝节行于臣民也。城隍。城隍。所以守国御暴也。故春秋祭其神。厉祭祭国内无主孤魂。国都及各邑皆有坛。春秋祭之。五祀。曰奥。曰灶。曰门。曰行。曰霤。五者。守宅之神也。三代以来。莫不祭之。○已上。王国所行之祭也。卿大夫以下。则但有家庙。四时节日荐新。忌辰祭而已。等祭也。皇天后土。天子所祭。故我国则无其祭。大穴隧神。亦无其祭。卿大夫则祭其三代。庶人则祭其考妣。一遵礼文。不得僭越。此外则皆不正之鬼神也。士大夫敬而远之。不为祈祷。惟无知小民。或好淫祀。官必禁止。○我国宫阙。不尚奢丽。不取宏壮。惟以俭素为主。无金银之饰。无砻斲之巧。而其制度规模。则皆三代之遗制也。卿大夫之家。亦有间架大小之差。不敢僭拟宫阙。如有奢侈过制者。则必置于法。卿大夫如此。士庶人可知。

俗知文字喜读书注云云[编辑]

此则颇详记国俗。然我国之人。非但知文字喜读书而已。国家作成人才之方。无有不至。内则有太学馆四门学。外则有各邑乡校。又有书院学堂。取王公大夫之子及民之俊秀者。教以小学大学之书。使知事亲敬长修己治人之道。稍长则四书六经诸子百家。无不诵习。为学专以性理为主。治心为急。不治心性而徒事读书作文者。人不之贵也。士之习尚若是。故孔子孟轲之学常明。而三纲五常之道大行。礼乐文物。粲然极备。与中国无异。

居皆茅茨[编辑]

国都人家。皆盖瓦。外方亦然。惟草野之人。皆茅茨。

巾帻如唐。注妇人僧尼皆男子拜。[编辑]

我国妇人。有肃拜之礼。两膝跪地。举首伸腰。两手至地而拜。男子再拜。则妇人四拜。僧尼则两膝跪地。叉手而拜。与男子拜不同。

崇信释鬼注云云[编辑]

我国亦有佛宇。而皆在山中。不与闾阎相杂。僧人不得阑入都中。亦不得留在人家。神堂则或在闾阎。或在丛林中。士大夫有识者。则一无崇信之人。惟村巷无知之人。颇信奉之。且有疾则以迎医检方合药为事。无有拘阴阳不服药。咀咒厌胜之事。志又曰。至亲有病。不相视殓云云。此又悖理。岂有为人子。而不见亲病。不视殓袭之理。若果如此。则曾禽兽之不若也。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国法。岂容如此之人乎。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之各异。不足怪也。但我国自箕子以来。礼义成俗与中夏无异。其中所不同者。乃委巷间小小土俗也。皇明收拾道听之说。录在志中。其语多鄙俚无稽。外国之人足迹耳目。未尝及于我国。则必以此志为可信。岂料其伪也哉。以此观之。贵国风俗所录。想亦多不实也。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此志之谓也。不亦可叹也哉。吾师适问及。故略举国中礼俗之一二。各注其下。以辨其诬。是就志中所及而明之。非谓国俗可言者。只此而已。惟师亮之。且贵国风俗。如有不实。则亦录示破疑。幸幸甚甚。

附宗陈答书[编辑]

蒙示朝鲜国考异一册。贵国风俗。一举目可得其实。深荷深荷。后日见博陆侯。当对举云云。博陆侯。指关白。

附海槎录跋[编辑]

此海槎录一袠。先生在右道时。山阴倅金洛请借见。先生许之。先生殁后。晋城既陷。贼兵充斥列邑。山阴亦被焚荡。此录失于其时。厥后朴参判叔彬行到一村。见主人持一册。将以涂壁。视之则乃此录也。即以米升易之以归。使传说本家。遂因都事郑子孚推来。人皆以为天也。初合为一袠。卷重不便考览。金柏岩借去时。分作王袠云。癸丑冬月。完山崔𬀪书。

附海槎录跋[编辑]

世称鹤峯金先生。有刚直忠义之节。而其使日本。声烈尤伟。植自童年。已耳剽而心艶之。玆者。先生之诸孙。将以其槎录抄本。入梓行布。而金吏部孝仲氏。以植曾忝词臣。谓可以文字发挥。属之题跋。则非其任也。惟先生学有渊源。通经稽古。以措之行业。其于文章。固视为馀事。后生末学。又安敢用危言骈拇其后也。虽然。诵其诗读其书。不可不知其人。欲知其人。不可不论其世。今据是编。溯求当时事变。宁无慨然尚论者乎。当倭难之始兆也。朝野莫不疑惧。行李之遣。姑为塞其请而觇其形。非深相信而笃于交也。彼方启其侮狠。跳踉百态。同行诸公。劫劫改操。转益其陵藉。先生以一介辅行。壁立其间。截然以礼自持。不激不挫。使彼心怵魄沮。至自戮其仆。以示摧谢。则当时一行之中。惟先生是赖。及其回奏也。同行欲文其巽懦之耻。张皇已甚。先生与之折难辞溢。遂中文法耳。要于敌情。惧草本。俱。未明炳。而朝廷初不以此撤备致寇。则其势倾机迫。不及施措。非先生之咎也。及先生提孤军保一隅。萃涣撑溃。使敌人有所慑惮而不敢肆。则大岭以南。亦惟先生是赖。至于今彼犹懹我好意。慕我声教。非复向时跳踉陵籍。而前后使价。举以先生之行迹为表准。虽人品或弗逮。而乃其不至于辱命。则均有焉。先生所谓一国以一人重。一人以一言重者。益信。噫。君子大居正。正其义而已。成败利钝。容有未能逆睹。而其效乃见于久远。此岂一时计较之所能测哉。观于此编诗若文。论议峻整。义理明白。读之凛然。犹可想见其为人。古人所谓有是言则是理明。无是言则是理阙者。斯为经世之文也。又何待评说之赘哉。时壬午初秋上浣。德水李植。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