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黔涧先生文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黔涧先生文集

作者:李光庭
1740年
卷一

夫子尝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夫松柏之独也贯四时不改柯易叶。奚必待岁寒而知也哉。夫子之云。盖叹其知德者鲜耳。至如金之在泥。玉之在璞。人之视之异于瓦砾者几希。及其斵之炼之。而后知其为希珍与国器也。然其凌霜之操。烛日之贞。百炼之刚。不以人之知不知而有所加损也。黔涧赵先生禀纯刚之气。负孤特之姿。才足以干时。道足以陶俗。忠足以犯人主之怒。强足以振既頺之纲。而少也抹𢫬。晩而登第。栖皇于郡县之间。沈屈于闲散之局。世不知先生果何器也。材果何如也。然其平生不见知而不愠。不见是而无闷。不卑小官。随遇尽分。迹其当官与莅职。居家与处乡。表里莹然。夷险一致。亦可以测其大较也。尝怪天地以纯刚正直之气或锺于人。或钟于物。均之宜见赏于世。而沈晦磨灭于嵁岩涂泥之中者何限。先生之于世。虽不甚显。亦不甚晦。当时之君子。亦有以为栋梁之材。金玉之贞。但不使之登明堂盛黄流。辟妖魔于殿陛也。此则系于时命。非我之所能为。于先生何病焉。尝读桐翁郑先生为先生墓表。深致慨惜之意。而有恨于在旁之伯乐。其意似若指愚老先生。然愚老之于先生。同居一乡。声气相求。岂不知先生者。愚老之秉铨。在中兴之世。盖是时先生年已至。非翺翔台阁之日。而时事多可虞者。亦恐先生之刚。不忍于逞时之辈。其取祸必深故耳。盖闻当时有以先生为言。而愚老之虑正如此云。信斯言也。桐翁之于国家。其心切。深惜其见遗。愚老之于先生。其情深。惟恐其致危。其所以爱惜先生则一也。先生虽不见用于世。而怀珍反朴。终老天年。清直之德。劲正之操。高视一世。皭然不滓。愚老盖以商山清风属之先生。而江山之胜。林园之趣。又不灭仲长氏之乐志。一时人望正如蓍龟。而士之饥寒困苦者。亦向慕德而归仁。馀阴之报。至于累世而未已。天之饷先生。于是不薄。而其视世之赫然震耀。而霋尔消灭者。其得失何如也。先生少师寒冈,鹤峯两先生。以一部朱书。为平日正法眼藏。其所淬厉而磨礲者。盖有所由来。不但其生质之美而已也。先生之文章行治。眉叟许先生尝欲序而状之。未及而不幸先生之遗文。并焫于眉翁书斋之火。先生后孙诸公。更为奔走蒐拾。裒成若干帙。而得之烂简者。亦多缺句讹字。不可疾读。间者。先生五世孙学经,观经兄弟。以诸兄之书诣光庭。欲使之更加仇勘。而且责以所尝属许先生者。光庭何敢当。顾以平日慕向之深。敬受而卒业焉。其精深刚重。髓而不肤。色味俱绝。诗格尤高。桐翁之评尽之矣。而苍然之色。温然之文。铿然之声。犹可以想见清劲高古之馀风。信乎其流出于性情之正。而为正人君子之言。第恨其遗佚未尽传也。既辞以僭猥而不得。则谨就元稿。略加订校。而书其颠末如此。非敢以是谓足以知先生也。且以寓夫高山景行之思云尔。后学平原李光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