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龟厓集/卷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 龟厓先生文集
卷之三
作者:曺克承
1898年
卷四

[编辑]

上定斋柳先生[编辑]

近年以来。间有拜谒。不过为因事备数而已。昨腊以后。此又未之。便若自外于门屏之下。觉来辄发汗沾衣也。伏惟辰下。道体节宣若何。摄理奖育。凝吉会泰。日用济接。又有以膺纳休庆矣。伏念伏念。克承所业不至废弃。而一味缠绕。未见洒脱。属此岁暮。意思自与平日不同。然前者之失。来后之补。非一日嘻吁之可以收拾。窃欲一入于几席燕闲之间。有所惕励振拔。而习懒怀居。转废人事。岂慕念之或衰。只是便于杜敛。恃于宽贷。以至于此。毕竟自归于愚弃也。伏叹奈何。

上定斋柳先生[编辑]

迺者致身。得陪一夜几席。甚遂多少寤寐之愿。而所居僻左。忧虞滚汩。更未得驰候于清幽之地。只切拊序恋仰之情而已也。伏惟冬寒。体中节宣神相康福。深贡贺祝。克承屏伏竆巷。随分披展。悠悠之中。常送岁月。思量计度于进退多少之间。寻究推辨于幽眇虚远之地者。皆妄也。未知何以则可以快祛旧习。得有所警省也哉。只切愧惧之至。先院祝文。前者伏蒙俯诺。而年来忧病丧戚。无暇以闻。今又贱疾深痼。未克趋谒。替送迷督。进白事由。伏惟大度或赐容纳。而考迹构草之地。或不免劳费心思之端。深用愧恐。

上定斋柳先生[编辑]

旷候多年。不觉悠然之思。驰𨓏于门屏之下。而替书候上。亦不得以时。逋慢之诛。自知难逭。伏惟清和。静中教育体度万重。伏用祝贺之至。克承竆居僻处。又无强辅。日用猷为。全没巴鼻。驰空骛虚。计前筹后。毕竟所就隘陋而驳杂。终恐不免为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矣。愧惧奈何。儿子姿地庸下。又未闻先生长者教迪之方。如是而安有向上之望耶。玆将束修之礼。敢冀竭端之诲。而回思克承平生履历。孤负收录眷眷之意者。重可罪也。或可容纳而不之斥否。深用主臣。

与郑东渊伯休[编辑]

候问之阙。倏尔时月。慕庸之诚。倍却平昔。即日寒事甚沍。伏惟颐摄顺迪。气体保重。克承区区口耳之工。间续无常。近被冗干缠绕。未免颠倒。抚躬自失。不知所以为心。何可望当世长德。收而置之教迪之末。以求分寸之益也。盖天下事物。莫非可竆之理。而未尝有实见得。言语每涉虚疏。义理必骛高远。幸伏望开示病根。投惠对证之剂。不至于大段猖獗则何等伏幸之至。

与郑东渊[编辑]

知有调节久矣。早宜曳躬趋晋。以遂赍芎之诚。而辄因循未果。悚恨不自安也。即日气体更若何。向来慎节。夬收勿药之庆。区区忭祝无已。克承仅免疾病。所谓寻数之工。荒废多时。自反愧惧而已。夫志学不难而知病为难。知病不难而去病为难。去病不难而去之使不复萌作为甚难。须用向里提警。渐渍鞭辟。无有间断然后。庶或有歇泊之地。而自知其不善体认。不善受用之罪。玆敢以闻。伏望恕其狂妄。特垂一言以发之。则亦可以有因缘省觉之道耶。千万所拱而俟耳。

与崔止轩孝述[编辑]

积违轩屏。恋德之私。靡日不勤。伏惟春仲。体中节宣万重。冠巾齐整。观玩有章。朝家恩命荐降。九皋之应。固宜如是。而世济之美。尤极贺仰。克承屏伏林下。年益进而志益颓。悔尤日积。无足奉闻。然窃幸僻陋之居。距轩下不甚远。秉彝好德之心。岂或不及于人也。思欲日近于燕闲之席。得有所警省者久矣。而一切缠绕。勇图末由。只增慕𨓏之忱而已也。

与韩判书镇庭[编辑]

孤陋晩生。屏居深僻。未尝得亲几杖之下。夤缘一行。意谓粗遂愿言之私。而雨潦连仍。职名未递。莽苍之地。久阙候仪。寻常悚恨。若无所容。伏惟台体震艮一卫万康。沁留除命。侍下情事。尤极感祝。克承素患滞祟。当暑更添。身外悠悠。又何复置胸中耶。日前乞递。尚未蒙允。此一事断结了绝。始可作行。以此尤增烦懑耳。

与柳相国厚祚[编辑]

前春候幅。伏想登览。而岁且周矣。下怀瞻慕。不胜憧憧。伏问载阳。匀体起居若序万禧。年前原隰之役。利涉复命。是用伏慰万万。克承病伏山厓。聊与村叟野老。歌咏太平而已。前秋洋贼之变。特地惊动。旋即扫平。大是我东方无疆之休。而环东土三百州。恨无忠勇之士。使彼贼生还其土。至今馀愤尚未已也。顾此病顿者。晩始得闻。即欲驰上。与闻朝廷处置。而旋得好音而止。固知自放于荒闲之滨者。其无分于为国之事。有如是矣。良可浩叹。

与韩相国启源[编辑]

川途修敻。声光杳邈。时望归云。不胜颎怅。谨候迩来。匀体节宣神相康福。远庸慰溯满万。克承山居寥廓。无谁与晤。惟有书籍可以为早晩遮眼之物。而年光易迈。志业蹉跎。冀欲收拾零星。塡补万一。而终是占地宽缓。着意谩阔。固不可以策励有得。愧死愧死。世间事为。更不容上得念头。而回思旧交。云树万重。未知何时可得眄睐。纾此积襞。

与曺判书锡雨[编辑]

岁前后两度书候。伏想已入关听矣。岭伯除命。想惟感祝无比。因窃念台慈声誉远播。自闻按节南方。岭下人士莫不矫首引领。思入熏沐之中。况如克承忝在宗䣊之末者。其为感诵。尤当何如。伏愿承朝家寄属之重。体圣朝采询之意。以副一方上下之望焉。此时藩卫静谧。旬宣岂弟。伏不胜祝贺万万。克承杜伏山广。与病为邻。只有歌咏圣化。随分飮啄。时或兄弟聚首。看阅文字。谋以消日。盖出于不得已也。非芥视富贵。好学乐道。如古人之为也。今此承流之日。庶见化理清平。群枉毕伸。使此自放于荒闲寂寞之滨者。涵泳中和。益求其所志。则明公之赐也。何等祝仰之至。

与曺判书[编辑]

春初转闻有涪州之旆。真所谓世间万事。尽无不有。即修一书。付上本第矣。未知果入照否。何幸圣恩弘大。好还乡里。伏惟履历往来之际。得无绝徼风土之害。而髭发胜昔。有一行气力否。远近宗䣊之庆忭。孰有大于是也。克承以平生倾向之心。则固宜趋赴于装发旆旋之日。与同忧乐。而山居残力。未之如意。恶在其情挚事从之谊哉。来月间拟将扫万另图。以赎此恨。未知或无障碍否耶。

答徐方伯宪淳[编辑]

客腊惠问。尚荷感镌。鸣谢此稽。悚恨曷已。闻还朝有期。伏惟南州遗化。可与公岳同高。洛水同流。何系乎明公去留。而一路舆情。咸怀公无疾归之心。矧玆愚庸辱知三十馀年。荷龙光而承厚眷者。尤不任怅慕之忱。今于装发之日。固当攀辕拜饯路左。而痘警澒洞。末由遂诚。犬马之齿。已迫桑楡。一番承候。何可预卜。瞻望行尘。不胜恋仰。惟祝行李万重。庸副遐悰。

与曺参判锡亨[编辑]

日长如年。慕望益深。伏惟台体珍重。二铨才递。复寻银台。功名自是分内。而其所感祝。想应无比。克承直苦终难支吾。揆分量才。供职无路。春初浩归之计。拖至今日。而清朝进退。业已半年矣。为诵感君恩一曲。归卧乡山。教养子弟。披阅古纸。自是本分家计。丕拟从近另图。当在俯亮矣。

答曺判书锡舆[编辑]

月前伏承二月十六日惠书。擎读感戢。如闻希音。伊后春尽夏届。伏惟台体万康。克承衰朽之质。日见澌铄。伏怜奈何。春中恩资。寔出意外。闻命踧踖。感祝无地。而窃伏念清朝绯玉。岂可合于山里闲汉耶。悚惶不自已也。谱事近至何境。吾宗谱牒。自先世有清谱之名。而至于今日。有台慈在焉。八域诸宗。皆当仰恃而无忧矣。伏愿另加慎重。以遵旧章。

与曺判书[编辑]

一别多年。书尺且阻。千里相望。只令魂梦飞越。怅何可言。谨问辰下。台体动止增福。克承一卧家山。已经五年。每诵蔡西山不妨随分老樵渔之句。真可谓先获我心。而回想旧日洛下之游。实不无耿耿之怀也。一散如云。盍簪未易。浮世聚散。固自如是。而衰年善怀。又非少壮时比。怅叹奈何。

答曺判书[编辑]

秋初惠覆。冬末始得。承领千里替伸之难。有如是矣。而辞致周挚。笔力遒劲。庄诵百回。感荷良深。更问履玆。台体对时增重。克承坐阅年华。七旬斗迫。鬓髦白已黄矣。浩叹奈何。到今事业。谢绝尘念。提挈朋俦。优游好江山。以畅平素幽菀之怀。诚区区之愿。而是亦办得未易。前书固守东冈之谕。诚非其人。何敢承当。而韩文公所云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者。可谓不期而近之矣。仰惟台座晩占江湖之胜。优游清适。不羡三公。颎颎艶仰之情。不以山河而间之。未知何时携手共赏。且论平生心緖也。

答洪判书锺序[编辑]

春中家弟之归。得拜惠状。千里关河。感慰良深。而尚稽报答。愧恨曷已。秋事向阑。伏惟台体动止神相康福。克承跧伏山广。无一善状。时近残编。欲强病眸。而顾质本轻浅。未易得力奈何。窃惟念邦命维新。旧阙重建。正我东亿万年基业。而顾此衰庸。病伏遐外。末由趋赴于事役之末。悚罪可言。念渠慕望于伯氏台座。非世俗悠悠者比。而人事异昔。正不胜怅古怀今之私。然一番承款。杳无其期。临楮只增怅黯。

与赵判书性教[编辑]

前春数朔从颂。实衰老者不易之事。感喜没量。而寻乡忽忽已半年矣。怅慕依旧憧憧。伏惟台体起居崇卫。佥允仕履珍相。克承归伏山樊。往日靡追。偸隙披阅。不属自家境界。万无涵泳提惺之几。只自悼叹而已。先祖加赠事。春间上言。秋初回启。近闻政府又复启云。阐发潜德。亦有时耶。舍弟正字君。以此事上去。惟随事指挥。是拱而俟耳。

答韩判书敦源[编辑]

春间奉候。得于积违之馀。其喜可掬。而寻乡属耳。向慕冞切。千里惠状。容易入手。可知吾台慈腆念先谊。出寻常万万。令人感颂。尤不自胜。谨审台体万卫。允友大阐。尤极奇壮。深贡贺祝。克承归卧故山。依旧是寒乡逸民。惟寝寐之终宵。啖吃之如前。职事毕矣。外何足道耶。春间以先祖加赠事上言。下该曹回启矣。近闻自庙堂复启。数百年潜光隐德。果有阐发之会耶。预切感祝。

答郑参判德和[编辑]

春中惠翰。来自巡营。五月间始得承领。不意记存胸臆至此之深也。盥手擎读。感悚无已。更问秋清。台体万护。接应得宜。远溯不任鄙悰。克承衰病相挻。杜门长卧。些少寻数。虽不敢全然放倒。而心力不强。傍无强辅。立不得一定格式。了无分毫得力。尚何望有一斑之窥耶。惟见弃于君子之门是惧。今承下谕。反失称情。伏纸惭恧。尚何谕哉。畿岭落落。嗣音极难。惟冀为时自爱。庸副遐祝。

答徐参判璟淳[编辑]

幷世也同庚也。而白纷之日。始得一揖之款。自此知心话襟。益觉郑重。而归后声闻迥阻。往事如梦。有时念起。只切伤感之思。忽承千里惠讯。远投竆山。感仆至意。不知所以为心。仍伏审台体康迪。观玩有章。克承自以寡闻。重以荒废。日用云为。七颠八倒。了无毫分得力。顾无以塞久视之责。自馀世间甚事上得心头。而王城自此渐远。因便眄睐。亦复无期。只切怅黯之怀而已。

与崔丈孝可观述[编辑]

获瞻颜色。已历岁年。时因径由。询叩迩来节度。以自慰则有之。而恶可以泻慕望之忱耶。秋意清凉。伏惟颐养节宣神护万福。巾服齐整。杖屦逍遥聋渊粉岩之间。日有清闲自适之趣。向𨓏之至。还不胜颂祷满万。克承自顾平生。无所短长。而岁月易迈。神精渐凋。新得未易。旧闻且忘。窃恐随循缠绕。渐见疏绝于长者之门。倘得闲界日月。一进轩下。得蒙资警之益。则思量之间。或不无恍然理会处。而坐此孤陋。旋复痴钝。时自顾省。不觉拊躬伤叹。惟希时惠德音。以振昏慵。

答金慈仁建铢[编辑]

自五马之南也。每拟一书仰替。而因循未果。方用慊悚。忽此惠翰。远投于荒闲寂寞之滨。此故人谊也。擎读数回。感戢可量。仍审政候动止崇卫神相。伏慰满万。克承依旧是林泉一闲民。近因无事。入山斋为几日从颂之计。而数三学子。亦有从我游者。甚觉宽闲。而日暮道远。心力疲耗。不复更堪。还自愧怜耳。此去仁衙。不过宿舂之间。而气痞筋挛。苟非大段着念则无可往矣。似不得奉承盛教。叹恨奈何。

答李承旨晋祥[编辑]

岁暮一书。如得百朋。侦便无路。尚稽谢仪。且感且愧。不知所以为心。更问寒沍。令体动止万重。窃念吾辈事君一路。惟在从仕。而竆乡疏踪。既无随众驰骛之心。又乏才器可堪之实。则守分山广。木食涧飮。亦一乐事。自谋之馀。敢诵此言。苟非相爱之地。何敢乃尔也。

与李淑汝钟祥[编辑]

地隔三舍。叙讨若此之难。始知古人千里命驾。实是难续之雅致也。谨候辰下。友床湛翕益珍。征迈日新。克承衰病转㞃。世间凡事。无一上得念头。时以书册。聊作遮眼。然顾以偏质。见得粗疏。处措径直。既无缜密之工。又乏涵养之实。无以相闻于朋友之间也。想老兄迩来。无职事奔骛之劳。而得自肆力于竆格践履之工。联床共讨之际。政有不悠悠徒然。异日者得拜清光。可以验岁年独得之緖馀。能不有以警发此颓废耶。想像风仪。未尝不驰迸于江山池园之间。而眄睐顾未易期。临书益增冲怅。

答郑季仁裕荣[编辑]

云树纠然。瞻想政苦。意外耑札远到。开缄宛对。慰泻何量。况审寒令。省体学履珍重。克承亲节恒諐。日用是渊冰节度奈何。山寺合席之示。敢不如教。吾辈伎俩。视前世明经之工。亦已远矣。特以事君之路。惟在此一事。而岁月不与。妨夺太多。实为寻常忧惧处。今此讨静同做之意。亦岂非料得及此耶。多荷多荷。

答曺承旨云承[编辑]

日长无聊。际承惠翰。多少教谕。实故人相爱之道。但推借过当。愧窘之极。靡所措躬。仍审令候万迪。接应得宜。公退之暇。日寻古人緖馀。滔滔此世。如令座几人。尤切仰贺之至。克承锁职滚汩。日觉澌顿。自顾谫劣。有何达见。不如归卧田间。教子训弟。养鸡种黍。甘作圣代逸民。实区区之愿。而递职未易。甚是闷迫耳。

答李禹玉瑀祥[编辑]

夏初珍函。落自无何。疾拆圭复。有若羾寒门而濯清风。僻处山樊。久阙谢仪。不敏之咎。无所逃遁。伏惟比来。静体起居晏重。观玩有相。克承愚拙空疏。与世相违。年来多病。时对书册。零碎工夫。亦复没紧要。愧叹奈何。辱和琼韵。反复赞咏。非但藻华清远。说尽当日事甚详。感荷良多。吾辈及此衰暮。每不胜相从切偲之愿。而相望落落。殆同旷世不见之叹。临纸不觉冲怅。

与郑子玉裕琢[编辑]

月前临枉。非不感慰。而回御太忙。犹欠稳惬。区区颎结。迨不可堪。不审即辰。德履节宣若何。克承迩来衰相转剧。以己量人。想无异同。然老兄受气敦重。静养有素。岂如克之悾悾澌委者乎。迷儿日前下山。见其颜貌粹润。气像从容。读书之力。正不可诬。禹瑞以饯岁趁还。侍下人事。道理当然。而怅缺则深矣。

与金文玉镇澔[编辑]

积岁阻晤。替伸又不以时。耿耿瞻仰。无日不切。谨问即辰。静里起居神护增旺。克承寂历山樊。气疲神昏。无复收得桑楡之景。时或翻阅古书。点检朝昼之所为。默察心术之所发。将有以分寸跻攀。为日用收拾之计。而既无据依。旋又茅塞。若得老兄与闻緖论。则庶几有警发之益。而此亦有数在矣。叹恨奈何。大坪丈席近候若何。文字之托。已过数年。而恒掣忧冗。未之进拜。玆敢替书以闻。因便握叙。又失一期。瞻怅曷已。

答李可叟在公[编辑]

春初崇问尚用慰感。岂无便使可付一书。而阘慵成祟。未即修谢。愧悚不自已也。伏惟静体动止。对时增重。克。承病与年深。厌厌若泉下人。以此末由厕迹于朋友之间。与闻緖论。年前临别一语。常在耳边。而残年此事。亦自未易。然先生墓所寒流之荐。海山大观之约。尚寤寐于中。未知那间能遂此计。滚滚说心中事也。惟希照亮。

答郑昌汝文虔[编辑]

满树秋蝉。未尝不怀仰高风。忽拜一缄两书。辞旨勤挚。慰感叵量。谨审静候。日珍清茂。贡贺满万。克承直状姑遣。而近有新进少年。日相从游。论文说诗之外。又有奇话异谈。有足以消遣旅愁。而偶有山禽来栖庭树。涉春经秋。稍稍近人。未知自家机心已断。却与物无竞而然耶。为吟一律。可博一粲。

答郑昌汝[编辑]

阻馀承书多感。座扰稽谢甚悚。宵回旅候万重。寒泉书观玩。今至何境。紫阳先生为后学嘉惠之功。不为不多。而近来学者都不着意用力于此。实为慨然。乃执事有事旅食之日。玩味不浅。何等仰贺之至。克承一直燥郁。惹起乡思。复何云谕。和诗意短辞拙。真可一笑。而小序则似不无相勉之意。玆敢并呈。幸须尾附。以为他日相思之资如何。

答李季野鲁勉[编辑]

春间惠书。不啻百朋之锡。而近来便递牢阻。尚稽报答。愧恨曷已。更候端阳。服候动止万相。从氏丧事。痛悼何言。岁寒相期之情。从玆已矣。克承晩志不牢。又复只居。日用应酬。一切放倒。时自点检。殊可惧也。惟有一念。只在于知旧间提撕警发之益。以少收桑楡。而海内萧条。身世益复荒凉。不但死生之悲而已也。

答李子和[编辑]

好江山联镳游观之乐。实晩年不易得之事。而分袂经时。瞻咏益切。际承长笺。累累数百言。诚古君子爱人以德之义。多感多感。不知所以为谢也。谨审观玩节宣万重。仰慰且贺。克承衰朽殊甚。心倦目昏。不能看书。悲叹竆庐。将复何及之语。不料于吾身亲见之也。浩叹奈何。涔寂之中。友朋追随之乐。频入梦想矣。际承一会之期。岂不跃如。而第有延妇入门之事。似难谐意。殊可恨也。公山韵语。归后更不事点改。今玆依教仰呈。可赐斤正否。

与金承旨禹铢[编辑]

洛社分携。居然岁晩。有时兴念。怅怀曷已。仰惟上堂专城之养。益膺难老之庆。视篆字履万福。古人所云出宰山水郡。读书松桂林者。政为今日准备语。尤庸攒贺满万。克承浩然还乡。依旧作山里闲汉。本地风光。亦自不恶。有何妄念向他别处走也。可呵。此去族人汇振。移寓治下积有年所。而未免有生受之叹。其才器学识。实不草草。玆敢仰烦。或赐假以颜色。有事顾护否。苟非其人。又非相爱之地。亦何必为此等语耶。会面无期。只切怅仰。

答柳必身致润[编辑]

各在衰暮。千里相遻。亦自不易。而分张之后。依旧落落。际伏承远惠长笺。辞旨周洽。感荷仆仆。不容于心。谨审旅体动止万卫。克承寻乡半载。一味倦惫。而卧呻起吃。拊松餐菊。自是己分。良以自慰耳。吾兄几年旅食。尚迟三刀之梦。须为慨然。还山之期。政在何间。幸趁秋风。相会于公山枫林之下乎。深用企仰。

答韩直长用休[编辑]

数昔承诲归来。充然如有得。又此长笺远投。辞旨款洽。自顾淟劣。何以获此。旋切感愧之至。谨审仕候动止万卫。克承直状姑依。而日长如年。消遣无路。时以书册为早晩止睡之资。而政如漏器盛水。不能持久。亦何益之有哉。日前呈辞递职。才过数日。又拟台㘅。自此出入政难谐意。还乡之计。却似差迟。闷恼奈何。

答李景天汇承[编辑]

白首残年。洛下追从。诚不易事。而一别千里。徒劳梦想。乃蒙不置遐弃。要与提警。惠以长笺。寄意郑重。擎读珍感。不知所以仰谢也。且审令体动止增禧。仰慰且贺。克承故山松菊。无恙待主。拊玩风节。意想可知。第念望七微躯。馀景几何。而脚踏终未着实。门路亦未分明。每思得强辅提挈之益。以少收桑楡之工。而如老兄者虽有寻乡之日。山川又百里远矣。难得与翺翔于园林泉石之间。曷胜怅望之至。

与李士直在永[编辑]

各在衰暮。地步稍间。会面论心。已难谐意。尺书替伸。又不可得。缅仰高风。只庸悒悒不自已也。伏惟新元。令体动止神相增禧。克承资地钝根。学力空疏。加以宿痾沉痼。衰颓日甚。无有善状可以仰溷于崇听之下。就控林溪先祖龙蛇行迹。已载于野史国乘。而方营改刊实记。高王考经学实践之功。详在于师友间往复文字。而遗文全稿。尝失之于火。近者如干收拾。特泰山毫芒。今将付诸剞劂。而两世幽堂之辞尚阙焉。此是孱孙不肖之罪也。欲得当世秉笔君子一言以揄扬之。则庶可以不至泯没于百世之下。玆将遗事二册以呈。幸望特赐览下。一揭信笔。则其为铭感何可以口舌仰复。但不躬以书。一书两请。虽缘厚谊不拘俗礼。而其为悚仄。不容自已也。

答李士直[编辑]

月前惠书。辞旨周渥。迥出寻常。有时奉玩。不觉纸毛而墨渝也。路左便稀。迄未鸣谢。逋慢之诛。何可逃也。谨候近来。令体动止神相万福。克承老而无闻。虚过七旬光阴。何及之叹。于是乎益大觉矣。虽欲效古人暮年自警之语。而鼎器已弊。神精耗竭。虽欲自力于日用而亦无奈矣。有时病间神醒。只切慕徒之怀。而山海之游。亦何可容易办得耶。文字之托。幸蒙领纳。感荷良深。方以来月。始锓梓之役。果得及期否耶。

与柳仲车致任[编辑]

年前有一书还往。而拜清范听雅论。终不可得。迩来瞻咏。曷胜憧憧。谨问维夏。棣中动止增卫。克承景迫桑楡。百疾交侵。如干寻数之业。亦自放废不上心。回顾平生。曾经少年光阴。而不能早自办得一个心志。悠悠之中。滚到此地。徒然叹息。何益之有。大坪近候连护康迪。文字仰控。业已有年。而为世故牵掣。更未禀告。诚薄事蔑。已无可言。今当趋走叩谢。而事与心违。替送家督。以为更禀之计。旋恐笃老精力。不无贻恼神思之端。还切主臣。居不过宿舂之地。而合席论量。未能如心。多愧古人命驾千里之义也。何时可赎此愿也。只增冲怅。

答李章国[编辑]

昨秋识荆。寔出饱仰之馀。而归袖翩然。徒留席上馀芬。月前季氏兄穿雪委访。倾倒欣握。继奉华函。薇手擎阅。感何如之。岁云暮矣。谨问经履有相。玩索超然。日有新得否。克承病悴转深。遮眼之工。又未能接续。幸得季氏兄屡日相守。所闻无非义理之说。而但渠扰汩。未能潜玩。只得轻轻地说去。顾此愚慵。于本领上素无着脚。又乏师友之益。虽说要去理会。都无安着处。迩来看得近思一部。圣贤之言。无非平易悫实上做去。虽心悦之而只切学而未能之叹。且年龄向晩。前道益远。安敢望古人门路也。只自愧惧而已。

答李章国[编辑]

寻常向𨓏之中。珍函远投尘案。欣倒开缄。擎读移晷。其笔力之遒劲。辞旨之铿锵。言有尽而意有馀。可知其老益壮而荣卫尤精明者也。何慰如之。仍伏惟旅体动止晏重。元良诞降。邦箓无疆。科场不远。华旆已戒。仰想老炼手段。一吐口气于后生丛中。白鬓青衫。亦一奇事。更望另加精力。以副知旧之望如何。克承年前一病。损了几年气力。仍之老草。正似下坂之势。固是常例。但平生自期。未曾如此草草。而今乃只如此便了。是则可叹也。窃欲得平生故人滚滚说心中事。而此苦未易得。际承公岳胜会之谕。政不觉两腋生翰。敢不拜嘉。望间枉临之教。当扫榻翘企矣。

与李章国[编辑]

春间一书。倘免洪乔消息否。葭苍露白。政多伊人之怀。谨候辰下。闲中节宣清穆。日用工夫。多在何处着力。远庸慰溯之至。克承一病三年。仅保形骸。精神意思。每在懒惰之域。虽发奋迅之思。而霎时之外。辄复颓然。只缘本领不立。愧叹奈何。吾辈已老矣。及此晩暮。只有相从切偲之愿。而落落相望。末由追从。得其言论緖馀之一二。以自警省。深恨深恨。公山枫叶。倘入梦想否。九秋黄花。又供诗料。此皆老兄物事。得无游观之意耶。因此一奉芝宇。所拱而俟也。惠寄琼章。披读再三。不觉清气逼人。忘拙拼和。无复律吕。幸赐斤教如何。

答李章国[编辑]

千里恋仰方深。际拜三月卄六日远惠书。满纸张皇。无非道情素吐心肝。慰感之极。无以容谢。谨审清和。起居增旺。硏索超然。克承积蛰残骸。妄有此行。岂或有意于名利之场也。盖一肃修门。归卧山樊。是夙昔所经营者。而今承来谕。有若有望于世者然。诚所慨然。假使此行。实如所谕。济世经纶。亦岂人人所可得而有之哉。意外恩命。只庸感祝。而日前乞递。方欲束装出都门。路修神瘦。极以闷恼耳。惠韵再三圭复。无异合席相和。敢此仰赓。以博一笑。始能令才肃旋旆。可谓急流勇退。既以贺其行。克亦从此归栖。何由从近拜晤。以摅多少也。

答李章国[编辑]

还乡后。梦想多在那边。忽承辱惠长笺。辞旨周渥。且读且感。不觉纸生毛也。谨审秋生。燕闲动止冲尚。玩养日珍。有超然自得之妙。何等慰贺。克承寻乡属耳。故山松菊。无恙待主。抚玩风节。顿觉爽气逼人。公山宿缘。何日忘之。际承盛教。敢不唯从。第审来谕以观尽天下好江山好文字好人物。为快于心者。窃想老兄夙抱桑蓬之志。遽老嵌岩之下。遂有此郁郁不平之鸣。然六旬静里之工。既已历览群书。森罗眼前。则江山人物。尽在其中矣。又何必远求于清窗棐几之外耶。企望之切。先此贡戏。果趁枫辰。不负一会之期耶。深仰深仰。

答李章国[编辑]

月前卯君漆溪行。获拜尊兄。且道其从近左顾之意。用是扫榻已久。而跫音尚寂。方切怅黯之际。忽有长髯奉致华函。盥手敬读。辞旨勤挚。缕缕数百言。无非布情露悃爱人以德之意。顾此谫劣。何以得此。况惟晩年清福。坐领公山泉石。校阅前辈文字。此时好想。宜及于平日厚契。而如弟无似。有何可取。兄之信笔及此者。无乃夸张以大之耶。好呵好呵。此时旅中节宣毖重。慰尚慰尚。克承依旧跧伏。病日益侵。案上书籍。时或披阅。而过眼辄不复记。浩叹无已。容俟病间策款段续前缘。而此或不谐。兄须勿较。历路迤访。是仰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