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作者讨论:易白沙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最新留言:一工在2年前发布

易白沙(1886年—1921年),本名坤,号越村,后因慕明代哲学家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为人,易名白沙。湖南省长沙县人,家居白沙井。革命者,新文化运动学者。自幼熟读经史百家,尤尚墨翟,贵任侠。易白沙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学术,尤其是先秦诸子有著深切的研究。章太炎曾评论他:“好治诸子,尤喜墨家,贵任侠”。易白沙治墨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力图把墨子的“尚同”、“兼爱”、“非攻”等主张和西洋“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融为一体,目的在于否定封建专制,否定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易白沙多次从事教育工作,曾任中学教员、校长 ,在1917年至1918年曾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天津南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参加过光复安徽起义和二次革命,1921年行刺北洋军阀未果,因愤国事倜,于广州陈村蹈海而死,年仅三十五岁。

白沙少攻经史,博闻强志。著《帝王春秋》,全凭记忆,房中仅置一桌一椅及纸笔墨砚。为了专心著述,他不但杜门谢客,而且连家人也不接触,于书房墙上挖一圆洞,以作接送食物及便桶之用。如此发愤月余,全书十几万字竟成。

《帝王春秋》写于1916年,是易白沙因精神抑郁,隐居于岳麓山下时所作。在易白沙逝世后于19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孙文先生为其题写书名,章太炎撰写作者小传,其兄易培基(时任广东大学教授,后任故宫博院院长)写作者事状,此书对社会影响甚大。—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一工对话贡献)于2022年1月5日 (三) 06:35 (UTC)加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