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山谷集 (四库全书本)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最新留言:MasterQuestionable在9个月前发布在话题提要, 序

请协助根据四库全书图像加入图书中的图片、表格。

人工检查项目
年代校正 N未完成
添加引文链接 N未完成
添加图片 N未完成
添加表格 N未完成
字符图片人工识别 N未完成

提要, 序[编辑]

Rough result from [ https://seg.shenshen.wiki/ ], better than none. === 提要 === 臣等谨案:山谷集三十卷,别集二十卷,外集十四卷,词一卷,简尺二卷。 宋黄庭坚撰。 《年谱》三十卷,庭坚之孙㽦撰。 庭坚字鲁直,分宁人。 官著作佐郎,坐党籍,羁管宜州。 事迹具《宋史》《文苑传》。 㽦则朱子之门人也。 叶梦得避暑录话载黄元明之言曰:鲁直旧有诗千馀篇,中岁焚三之二,存者无几,故名焦尾集。 其后稍自喜,以为可传,故复名敝帚集。 晩岁复刊定,止三百八篇,而不克成。 今传于世者尚几千篇云云。 然庭坚所自定者,皆已不存。 其存者: 一曰内集,庭坚之甥洪炎所编,即庭坚手定之内篇,所谓退聼堂本也。 一曰《外集》,李彤所编,即邱濬藏本也。 一曰别集,即黄㽦所编,所谓内阁抄出宋蜀人所献本也。 内集编于建炎二年,别集编于淳熙九年,黄㽦年谱则编于庆元五年。 盖外集继内集而编,别集继内外两集而编,年谱继别集而编。 独李彤之编外集未著年月。 然考外集第十四卷送邓慎思归长沙诗,慎字空格,注云今上御名。 是外集亦编于孝宗时。 三集皆合诗文同编,后人注释则惟取其诗。 任渊所注之内集,即洪炎所编,史容所注之外集,则与李彤所编次第已多有不同,而李彤编外集之大意犹稍见于史注。 第一卷溪上吟题下,惟史季温注之别集,则与黄㽦所编别集大有搘拄,此则原本与注本不可相无者矣。 又外集第十一卷以下四卷,诗凡四百有竒,皆庭坚晩年删去,而李彤复载入者,此则任、史二注本皆未之有,庭坚之诗得此而后全。 又其中有与年谱相应者,黄㽦编年谱时皆一一分注某年某事之次,而今但据三集捡其目,则年谱有而本集无,故此四卷尤不可废也。 黄㽦之谱专为考证诗文集而作,故刻全集必当兼刻年谱。 而近日刻本则或删节年谱,或删并卷次,或移易分类以就各体,或専刻一集而不及其全。 此本刻于明嘉靖中,前有蜀人徐岱序,尚为不失宋本之遗,非外间他刻所及也。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 山谷全书序 === 山谷者,宋太史黄先生号也。 全书者,后人萃其诗文以传而统名之也。系以年谱传议者,备考也。 附以《伐檀集》者,原所自也。 序者,书缺而复全,宜有言也。 世传先生之文久矣,曷为而有斯刻也? 先生宁人也,文献于是乎征。 嗣于后者存手泽,吏于土者重乡贤,全书所由刻也。 刻久而磨灭,弗修之,可乎? 先生寓蜀之戎涪,文墨甚富,岱也居乡而说之,薄游以来,见夫刻者若诗集、若刀笔、若精华,病其散漫弗具。 叨按兹土,访全书于宁,得故刻之半。 时建昌郡丞余子载仕摄宁事,购元本补之。 新守乔子迁至,乃竟厥工。 书凡若干卷,请为序。 夫先生以文鸣于宋,与东坡并称,时人目曰苏黄。 苏亦荐曰: 文绝当世,行配古人,天下后世信之。 文也,行也,先生所以为贤也。 载诸史传谥议者,可以想见其风范。 后之人盖亦难焉,不独岿然元祐之杰而巳。 其生平之节,虽流落穷荒,终身自若,非大贤而能尔耶? 或云文伤元气而直取其诗,或云诗及婢妮而性类于禅,浅乎其为知矣。 紫阳夫子《东都事略》之叹,有以哉。 吾道千载不传之绪,至周子而后得当时知其人品者,惟山谷焉。 谓山谷未为知道,不可也。 矧孝友忠信之徳本于天性,不以险夷终始而渝,圣贤之道,宁外是与? 义学之尚,或有所托耳。 岱也观风先生之乡邦,表其行以励俗,求其文以传世,固职也,未敢曰知焉。 于全书刻且序。 嘉靖丙戌季冬望日,后学西蜀徐岱谨序。 === 山谷集序 === 巡按江西监察御史西蜀徐公,以吾宁山谷先生罹史祸,谪涪徙戎,两川士从之游,以名今日者,有自哉? 不有宁也。 乃檄摄州盱佐余君载仕、新守乔君迁梓其书,以嘉惠吾人。 既自序矣,乔君复侈其盛,而征予言以再序之。 予惟山谷诗文散见宇宙者最多,其全者则寡。 初与先兄南山先生求之琼山阁老丘公,得《豫章集》三十有六卷,讹脱未慊也。 最后因亡友潘南屏时用抄之内阁,有正集、外集、别集、词简、年谱诸集,凡九十七卷,乃宋蜀人所献者,或者其全而无遗也哉! 于是属之前守叶君天爵梓行,忧去而寝,板本两归残逸,可恨也。 复抄之,挟以游四方者垂二十年。 非其人不授,适闻是,得毋欣然而畀乎? 而可与其须也。 呜呼!难得者机也,易失者时也,有是不授焉,可乎哉? 沛然流布,则自徐公始,时哉机也! 而读者以先生生于宋而为宋人乎? 然其文、其诗、其行,则非宋也。 王直方谓其文邈然有二汉之风,陈无已谓其诗学杜甫而不为者,苏子瞻谓其行追配古人,余禹绩诸人谓其饥寒穷死,无愧东都党锢,是诚宋人也哉! 又宋儒黄伯起称其著作合周、孔者居多,而流于庄周者无几。 其语人曰:读其书而不于其本心之正大不可泯者求之,岂惟不足以知之,恐亦自误。 予故述之以告人,人不知以为何如。 其父亚夫《伐檀集》二卷,句甚竒崛,世所谓山魈水怪著薜荔之体,真黄氏审言,亦阁本附行,校翻刻而一正之者,庠生王朝宗、查应元云。 嘉靖丁亥仲春之吉,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致仕后学周季凤谨序。

- MasterQuestionable留言2023年8月25日 (五) 21:0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