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上岸船」又撐動了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上岸船」又撐動了
浙江省江山縣紅星大隊學哲學小組
1970年11月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大隊的老王是個共產黨員,因為受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毒害,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些錯誤,受到了衝擊。整黨建黨開始時,黨員同志和貧下中農對他提了不少意見,他心裡不服氣,產生了對立情緒。有的人認為:這種人幫也幫不進,等待他覺悟也等了很久,看來沒有辦法了。說他好比是上了岸的船,撐不動了。

對於老王,是不是沒有辦法幫了呢?這隻「上岸船」能不能再撐動呢?

我們帶着這個問題,學習毛主席關於「矛盾着的對立的雙方互相鬥爭的結果,無不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在這裡,條件是重要的。沒有一定的條件,鬥爭着的雙方都不會轉化」的教導,認識到:只要為老王創造一定的條件,他一定可以轉變。老王出身貧農,苦大仇深,解放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幹部以來,工作表現是好的,是熱愛黨和毛主席的。只要我們對他着力於「促」字,在「教育」二字上下功夫,啟發他自覺革命,是完全能夠教育過來的。

認識提高了,信心也就足了。黨支部的同志就與老王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一起學習新黨章,一起憶苦思甜,又與他一起批判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階級鬥爭熄滅論」、「馴服工具論」。通過學習和革命大批判,他的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覺悟有了提高。他深深感到黨組織和革命群眾並沒有把自己看死,群眾對自己是一分為二的,是希望自己進步的。他增強了信心,決心用實際行動來回答黨組織和革命群眾的幫助。

為了不斷創造條件,促進老王的轉化,黨支部還把第三生產隊安排農業生產的任務交給他。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表明,老王對工作是負責的,在安排生產的過程中,還比較注意走群眾路線,注意做思想政治工作。這證明他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已經受到了鍛煉。但是,還有忽冷忽熱的現象,有時還不夠大膽。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與他一起學習「老三篇」,用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勉勵他,鼓勵他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為人民立新功。

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同志,是一個關係到能否團結全黨,爭取革命事業取得更大勝利的重要問題,多團結一個革命同志,就是為革命多增加一分力量。因此,我們應當不厭其煩地、耐心細緻地多做教育工作。「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不是雞蛋當然變不成雞子,但如果有了雞蛋,只是把它放在冰塊上,也變不了雞子,只有我們給它適當的溫度,雞蛋才能變成雞子。對於老王這隻「上岸船」,也是這樣,只要我們不斷地幫助,不斷地「漲水」,再加上「船主人」自己用力撐篙,「上岸船」是完全可以在河裡再撐動的。由於我們對老王做了一系列工作,不斷促進他用無產階級思想戰勝資產階級思想,他的精神面貌終於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一次全公社召開的整黨建黨會議上,老王非常激動,作了比較深刻的自我批評。他表示今後一定聽毛主席的話,堅決為貧下中農掌好權用好權,緊跟毛主席干一輩子革命。從此以後,老王漸漸變了。現在,黨支部把大隊裡抓革命促生產的擔子交給他和另外兩個黨員同志。他工作負責,執行任務堅決,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主動挑重擔子。有一次,他到五里路外的茅岩勞動,山高路陡,他主動挑上一百三十多斤的石灰,勞動以後,還要背一大捆毛竹回來。他見損害集體利益的事就批評,見不符合毛澤東思想的言行就鬥爭。貧下中農興奮地說,老王這條「上岸船」現在又撐動了,他又帶領我們在社會主義航道上前進了!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在變化在發展的,只要我們掌握唯物辯證法,創造一定條件,就能促進事物的轉化,推動事物向前發展。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