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一九八一年——二〇〇〇年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一九八一年——二〇〇〇年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的通知
國辦發〔1984〕53號
1984年7月14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家經委提出的《一九八一年——二〇〇〇年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研究執行。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辦好食品工業,可以滿足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可以促進農業的大發展,增加貨幣回籠和擴大就業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有着重要意義。

  這個《綱要》是指導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文件,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綱要》提出的目標和任務,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發展規劃和實施細則,採取有力措施,儘快把食品工業搞上去。

  各地區、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努力實現《綱要》的目標和任務。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要對全國食品工業進行統籌規劃,加強行業管理,使其協調發展。有關綜合部門要把發展食品工業納入國民經濟計劃,在資金、稅收、外匯、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以照顧,大力支持食品工業發展,為實現我國食品工業現代化,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做出貢獻。

一九八一年——二〇〇〇年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

序言

[編輯]

  《一九八一年——二〇〇〇年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是根據黨的十二大提出的戰略目標,為適應全國人民達到小康生活水平需要制訂的,是指導食品工業迅速發展的一個奮鬥綱領。

  食品是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它不僅影響到當代人的身體素質和健康長壽,而且關係着子孫後代的身體成長和智力發展,對於促進民族興旺發達具有重要意義。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食品工業是人民生活提高的要求。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們不再滿足於維持生存所需的初級食品,而要求通過工業加工提供品質優良、衛生安全、營養合理、品種多樣、富有風味、方便實惠的食品,以滿足不同年齡、職業、勞動強度和健康狀況的各種不同需要。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食品工業是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的加工業,是農業生產的繼續。發展食品工業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農產資源,提高農產品的經濟價值,推動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和全面增長,是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生活富裕的一條途徑。

  食品工業行業多,涉及面廣,與國民經濟其他許多部門關係密切。發展食品工業對包裝、機械和飼料等部門都有促進作用,還可以帶動飲食服務業、旅遊業的繁榮,擴大社會就業,擴大出口貿易,增加財政積累,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

  三十多年來,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道路。「一五」期間,食品工業年平均遞增速度為百分之十三點二,發展較快。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食品工業發展緩慢,年平均遞增速度只有百分之四點七,食品供應緊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着國民經濟調整和農業連年增產,食品工業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平均年遞增速度為百分之十點四,有了新的發展。一九八二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七百五十五億元,在全部工業中的比重達到百分之十三點五,居各個工業部門的第三位。但是,食品工業仍是國民經濟中的薄弱環節。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產值都大於農業產值,我國食品工業產值不到農業產值的百分之三十;發達國家食品工業製成品占食品消費總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我國只占百分之三十左右。農村商品生產的蓬勃發展,大量農產資源亟待開發利用;各種傳統食品和名優食品需要加快發展;很多新的行業急需開拓;人民收入日益增加,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群眾的一日三餐迫切要求方便化。總之,改變食品工業的落後面貌已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食品工業肩負着重要而艱巨的任務,要積極應用國內外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充分利用我國的優越條件,努力開創食品工業的新局面,跟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本綱要提出的方針、目標、任務、重點、政策、措施和規劃設想都是就全國而言的。實現本綱要是各部門、各地區和各行業的共同任務。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根據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發展規劃和實施細則。可以相信,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奮鬥,本綱要一定能夠如期實現,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出貢獻。

一、食品工業的發展方針

[編輯]

  根據黨的十二大確定的經濟建設任務,食品工業應有一個大的發展。要發揮我國資源豐富、傳統技藝精湛和市場廣闊等優勢,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將食品工業建設成為適應需要、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重要工業部門。

  食品工業要在統一規劃、統籌安排的前提下,實行多家經營和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展,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以中心城市為依託,以小城鎮為紐帶,帶動農村食品加工的發展;城市和農村結合,沿海和內地結合,食品工業和農業生產結合,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種形式的聯合;充分利用外資,引進國外技術,發展同國外的合作;大、中,小結合發展,逐步形成專業化協作生產和農工商綜合經營的食品工業體系。

  食品工業要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中心,依靠技術進步,搞好技術改造,加強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綜合開發和利用資源,發展食品工業的基礎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堅持質量第一,做到品種多樣,方便消費,滿足不同消費對象的多方面需要。

  食品工業要在計劃經濟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搞活經濟;產供銷緊密結合,簡化流通環節;面向市場,薄利多銷;立足於國內市場,積極擴大出口。

二、食品工業的發展目標

[編輯]

  食品工業的發展,要適應農村商品生產發展的需要,要適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要適應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需要。發展目標是:

  (一)到本世紀末,食品工業年總產值翻二點三番。即從一九八〇年的六百億元,到二〇〇〇年增長至三千億元,前十年平均每年遞增速度為百分之八,後十年平均每年遞增速度為百分之八點八。屆時,食品工業總產值在全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將從一九八〇年的百分之十一上升到百分之十五左右;食品工業產值同農業產值的比例,也將從一九八〇年的0.28:1上升到0.5:1。城鄉居民食品工業製成品消費支出,將占食品消費總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二)到二〇〇〇年食品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比一九八〇年增長如下:消毒奶、奶製品、豆製品、蛋製品增長二十倍以上;嬰幼兒食品、啤酒、飲料增長十五倍以上;肉類製品、精製麵粉、麵包及其它麵製品、水果蔬菜製品增長十倍以上;澱粉、水產製品增長六倍以上;調味品、罐頭、食糖增長三點五倍以上;糕點、茶葉、糖果、原鹽、捲菸、植物油、屠宰及肉類加工量增長一倍以上。

  (三)食品品種要多樣化,既適應群眾對高檔食品和大眾食品的需要,又適應老人、嬰幼兒和軍隊、少數民族以及旅遊、出口的需要。到二〇〇〇年,城鄉居民的方便食品消費支出,分別占食品消費總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二十,逐步使城市人民一日三餐和中、小學生的課間餐、午餐方便化。

  (四)改善膳食營養構成,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在保持我國食品風味獨特和膳食多樣化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蛋白質的質量和數量,使膳食營養構成更趨合理。到二〇〇〇年,我國人民膳食構成中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各占蛋白質總量的比重從一九八〇年的不足百分之十,分別增加到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二十五。食品做到清潔、衛生和無毒無害。

  (五)改進貯藏、保鮮、運輸和加工條件,減少原料的損失浪費。果蔬、水產品等鮮活原料的損失率,到二〇〇〇年降低到百分之五左右。

  (六)食品工業各行業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和裝備水平有較大提高。到一九九〇年,大部分企業達到國內同行業一九八〇年先進水平;到二〇〇〇年,大部分企業達到國內同行業一九九〇年先進水平,骨幹企業達到國外同行業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先進水平,部分先進企業達到國外本行業同期先進水平。

  (七)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到二〇〇〇年,大部分工人達到高中水平,管理幹部達到中專以上水平,技術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百分之五以上。

三、主要行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

[編輯]

  我國食品工業是由多行業組成的。實現綱要的發展目標,需要各行業共同努力。以發展食品工業基礎原料和方便食品為重點,帶動整個食品工業的發展。

  糧食加工:發展等級米及不淘洗米和多種用途的等級麵粉。到二〇〇〇年,精製麵粉占麵粉總量的百分之五十。開發米、面、雜糧製成品的加工技術,使主食製成品的比例高於半成品。

  油脂工業;充分利用多種油料,發展油脂生產。推廣浸出法制油工藝和低溫脫溶技術,提高出油率,提取蛋白質。逐步把骨幹油廠改造成為生產食油和食用蛋白質等產品的綜合企業。一九九〇年浸出法的油脂產量占油脂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二〇〇〇年達到百分之七十。採用油脂精煉、氫化等新技術,生產各種用途的油品。

  製糖和甜味劑工業:在大力發展甜菜糖、甘蔗糖的同時,積極發展果葡糖漿、葡萄糖等各種澱粉糖。還要發展甜味菊等天然甜味劑。果葡糖漿產量。一九九〇年發展到三十萬噸,二〇〇〇年達到二百萬噸。

  澱粉工業:綜合開發玉米、甘薯、木薯、馬鈴薯等資源,生產多種用途的澱粉以及變性澱粉,並努力提高收得率。用玉米制澱粉要提取油脂和蛋白質。同時發展馬鈴薯、甘薯、玉米的多種新型食品。

  肉禽、水產品加工:發展冷藏保鮮;採用傳統技藝,生產多種熟食製品;採用新技術,配合植物蛋白或草食動物肉發展新型肉食品。到二〇〇〇年,熟肉製品、凍品小包裝各占加工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乳製品工業:充分利用奶源,生產多種多樣的乳製品。以發展消毒奶、酸奶、乳飲料為主,結合生產各種奶粉(特別是母乳化奶粉)和奶酪、奶油。

  蛋製品加工:除搞好貯藏保鮮外,重點發展各種傳統名特蛋製品和冰蛋。開發蛋粉用途和蛋黃漿等新產品。

  豆製品加工:利用大豆和其他豆類資源發展多種豆製品,重點發展豆腐和發酵豆製品。發展豆面同麵粉混合製作的食品。

  果品、蔬菜加工:搞好貯藏保鮮和產地加工。果品加工主要生產果汁、果醬、果脯及各種乾果炒貨。蔬菜加工要發展淨化、整理、包裝和罐藏加工,並採用傳統技藝生產各種於、醃菜。要大力發展食用菌的生產和加工。

  調味品工業:充分利用天然的調料資源,生產多種調味品。增加醬油、醬、醋、味精、魚露等調味品的品種,發展複合調料。

  製茶工業:發展名茶小包裝和速溶茶。發展適合少數民族和出口需要的茶品。開發茶葉應用於食品的新用途。綜合利用茶籽。

  蜂產品加工:擴大蜂蜜的應用範圍,生產多種蜂蜜製品。擴大對蜂蠟、蜂膠、蜂毒、蜂王漿的利用。開發花粉食品。

  製鹽工業:主要發展洗滌鹽,同時生產加碘鹽、調味鹽、保健鹽等品種。增加不同規格的小包裝。進一步搞好滷水的綜合利用。

  飲料工業:發展果汁、蔬菜汁、果汁汽水、豆乳、酸豆乳、礦泉水以及果汁、可可、咖啡等速溶飲料。特別要發展傳統飲料和保健飲料以及冰淇淋等各種冷食品。

  罐頭工業:充分利用果品、蔬菜、水產品、肉禽資源,生產多品種的罐頭食品,重點發展果蔬罐頭。改進包裝,發展軟罐頭,積極擴大內銷和出口。

  糖果、糕點、餅乾、麵包等加工:要高、中、低檔結合,品種豐富多樣。重點發展傳統的和大眾化的食品以及主食麵包等,同時吸收國外技術,引進國外品種。

  煙、酒工業:釀酒主要發展啤酒、葡萄酒、黃酒和果酒,擴大名牌優質白酒生產,逐步增加低度白酒的比例;捲菸要調整產品結構,改進品質,創製新型煙。

  食品的配套產品:發展各種食品的營養強化劑、添加劑、酶製劑以及食用的香精香料。

四、提高食品的營養、衛生和質量水平

[編輯]

  食品的衛生安全和營養合理是食品質量的主要標誌,必須作為食品生產的首要工作切實抓好。

  (一)提高食品營養水平。食品工業各行業都要根據國家的營養政策、營養標準,組織食品生產,指導食品消費。要與農業部門緊密配合,按照食品加工和改善營養構成的要求,培育優良的原料品種;採用先進的加工技術,擴大營養源,減少營養成分的損失;搞好食品加工的營養設計,通過添加、混合等手段,達到營養互補和強化的目的,從而提高食品的營養效果。

  (二)保證食品衛生安全。要在農產品的生產、貯藏、運輸和食品加工、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努力消除污染源,防止食品污染。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規,制定和完善食品工廠的衛生標準;建立、健全食品衛生的檢測和監督機構,全國和大、中城市成立食品衛生監測中心,會同各級衛生部門組成食品衛生監測網,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三)嚴格食品質量標準,加強質量管理。一九九〇年前,分期分批建立和健全各種食品質量標準,並隨着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的多樣化,不斷修訂和完善。整頓企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健全質量管理制度,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生產更多的優質、名牌產品。食品出廠包裝要標明產品成份和有效保存期。

五、開發利用資源發展原料基地

[編輯]

  我國適於食品加工的資源十分豐富,除了日益增多的農副產品外,還有大量的野生資源和特產資源。開發利用資源,搞好原料基地建設,是食品工業迅速發展的可靠保證,也是農村發展商品生產的重要條件。

  (一)增強企業使用加價原料的能力。要解放思想,調整政策,採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資源;①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真正轉到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②採用新技術,搞好綜合利用和多層次加工,使產品不斷增值;③利用生物技術,創製新產品;④發展原料產地加工,減少環節,降低損耗,節約費用;⑤本着互利原則組織聯合,調動各方利用資源的積極性;⑥改進包裝,提高產品質量。

  (二)減少農產原料的損失浪費。要從改良品種入手,提高栽培和飼養技術,搞好分等分級管理;合理部署加工能力,做到及時加工處理;研究和推廣果、蔬、肉、禽、蛋、水產品等易腐食品的保鮮和糧食保藏的新技術,搞好流通環節的貯藏,運輸,發展冷藏鏈並改進包裝,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農產原料。

  (三)發展飼料生產。食品廠的副產品、下腳料,除生產多種食品和藥品外,還要大力發展飼料生產。結合三廢治理,發展飼料和添加劑,充分利用農村的飼料資源,發展營養平衡的配合飼料,把飼料生產和發展飼養業以及屠宰、加工結合起來,以綜合開發奶、魚、肉、禽、蛋等資源。

  (四)建設穩定和專用的原料基地。原料基地的建設,要結合農業區劃,按照單位面積獲得最大效益的原則,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作物的種植。食品加工要適應農作物的布局,農業生產要按照食品加工的要求,不斷地提高農產原料的品質,做到良種區域化。食品工廠收購原料要按質論價,要使農產原料標準化。食品加工要同國營農場、集體農場和農村專業戶結合,種植業要和飼養業結合,實行專業生產,綜合經營。

  (五)建設原料基地的資金,除各級財政撥款和銀行發放低息、貼息貸款外,准許工廠設立原料基地基金。餐館、飯店、食堂、快餐中心可以集資興辦原料基地,就地加工,直接供應。

六、加快技術改造

[編輯]

  加速食品工業發展,除必要的新建外,要依靠技術改造,充分挖掘現有企業的潛力。

  (一)食品工業技術改造要圍繞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改善衛生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種,擴大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來進行。技術改造的重點放在基礎原料的開發利用和方便食品、名特優質食品以及市場急需產品的生產上。

  (二)在更新設備、改革工藝中,要應用國內外的科研成果,特別是生物工程、電子計算機等新技術,把技術轉移同技術攻關和引進技術結合起來,要有計劃地組織技術引進,重點引進軟件,在購買設備的同時,引進設備的製造技術、食品生產的新工藝,使先進技術和設備配套成龍。對引進的技術和設備要做好消化、吸收工作,並加以創新。

  (三)建立各行業的技術樣板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每個行業中抓一個骨幹廠,使之改造成為技術配套、技術經濟指標先進的樣板和技術開發、人才培訓、信息、諮詢服務的中心,帶動全行業的技術進步。

  食品工業企業固定資產中建築物所占比重一般都較高,加之目前廠房擁擠,危房多,衛生條件差,有關部門要適當提高其技術改造中土建費用和土建面積的比例。對小企業要採用賣方貸款和設備租賃等辦法,促進其技術改造。

七、加強科學研究

[編輯]

  食品工業是涉及到多學科的工業部門,要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加強食品工業的科學研究。

  (一)食品工業科學研究的重點是:①研究生物技術(如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及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②研究食品原料和成品的貯運、保鮮技術;③研究食品工業基礎原料的加工技術及開發新用途;④整理、提高傳統食品的生產技藝,研究、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方便食品;⑤研究發展食品的營養強化劑和添加劑;⑥研究先進的食品加工工藝和機械裝備;⑦研究微電子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⑧研究和應用新型的食品包裝材料和包裝容器。

  (二)建立食品工業科學研究體系。建立全國的食品技術開發中心、食品營養衛生研究中心、食品檢測中心、情報信息中心。根據各地技術、原料、市場特點建立地區的食品技術開發中心。各部門和各中心城市建立綜合或專業研究所。各專業公司和大、中型企業建立科研機構,小企業要有專職或兼職的技術開發人員。全國性的科學研究機構側重應用技術研究和相應的基礎理論研究;地方和企業的研究機構主要推廣、應用先進技術,開發新工藝、新產品和新設備。

  (三)科研要搞好分工協作,聯合攻關。一是圍繞一種原料或一種設備,把橫向的力量組織起來,進行綜合研究,二是圍繞一個產品,把縱向的力量組織起來,從農業--加工--包裝貯運--市場--消費的全過程,開展一條龍的科學研究,進行總體作戰;三是對生產中存在的關鍵問題,組織企業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聯合研究,企業出研究費用,國家給予補助,成果歸參加單位共有。

  (四)科研單位要面向生產,面向社會,建立試驗廠(場),逐步實行企業化,把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科研機構要小而精,人員專業化。要加強國內外的科學技術交流。

八、辦好教育 培養人才

[編輯]

  管理、技術人才缺乏,職工文化水平低,是食品工業的突出矛盾。辦好教育,培養人才,已成為加快食品工業發展的關鍵。

  (一)建立食品工業的教育體系。全國建立綜合性的食品工業大學和訓練中心。有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食品工業學院,或在現有的大學內增設食品系。輕工學院和商業學院充實和擴大食品加工系和有關專業。農業院校恢復農產品加工系。醫學院恢復或增設食品衛生和食品營養系。有關機械學院設食品機械專業和食品包裝專業。辦好幹部和技術人員進修院校。各市、縣、專業公司建立食品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或技工學校以及各種幹部輪訓班。大力發展電大、職大、函授大學和普通中學的食品專業班。組織工廠同大專院校、中等學校聯合辦學,定向招生。

  (二)食品工業企業要運用社會力量和本廠技術力量,自辦或與其他廠聯辦正規的或業餘的學校,對職工進行系統的教育。還要舉辦各種在職人員訓練班,二、三年輪訓一遍,以提高技術水平,鼓勵職工自學成才。

  (三)由社會辦的、企業辦的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以及自學成才者,按照國家規定,經考核合格,應承認其學歷,發給文憑,評定職稱。

九、開發食品機械和包裝技術

[編輯]

  食品工業要求先進的機械裝備和包裝技術與之同步發展。

  (一)食品機械和包裝機械工業部門要開發新技術,提供新裝備。重點開發傳統食品、方便食品和加工基礎原料所需要的機械設備,圍繞着降低能耗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攻克發酵、濃縮、殺菌、分離、浸出、膨化、乾燥、烘烤、固體和液體包裝等機械的技術關鍵,填補空白,提供成套設備。

  (二)按照專業化生產的原則,打破部門和地區界限,組織軍工,民用各方面的製造力量分工協作,多廠配套,使食品機械和包裝機械按國際標準,逐步實現標準化、系列化。各製造廠提供的設備,要保證食品質量,做到操作安全與衛生安全。

  (三)食品包裝要首先解決方便食品包裝的需要,同時改進出口,旅遊等食品的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要做到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品種多樣,滿足供應,開發新型包裝材料,特別是多種複合軟包裝材料,製造新型容器。提高包裝、裝璜的設計水平和印刷技術。

  (四)加快食品機械和包裝工業的發展,有關部門要與之配合。冶金部門要提供優質適用的不鏽鋼、鈦材、鋁材、馬口鐵等材料。石油、化工部門要提供各種溶劑、塗料、塑料和粘合劑。鐵道、交通、汽車製造等部門要為食品原料的產地加工、包裝容器的集中生產和食品冷藏鏈的建立提供專用槽車、船舶和大噸位的汽車。

  (五)合理調整鈦材、不鏽鋼和塑料的價格。改變多環節加稅加費用的狀況,以擴大其使用範圍。

十、合理布局 發展聯合

[編輯]

  方便群眾消費和發展原料產地加工,是食品工業合理布局的重要原則。要使城市和農村、沿海和內地、食品工業同農業生產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優勢,揚長補短,合理布局,促進聯合,共同發展。

  (一)城市食品工業要做到高檔產品與大眾化產品相結合,滿足居民對食品消費和外貿出口的需要,同時為農村食品工業提供配套產品。要發揮技術、設備、信息等優勢支援農村食品工業,發展原料產地加工,促進小城鎮建設。要調整產品結構,把適合在產地加工的產品放到農村去,使農村的初加工和城市的深加工結合起來。

  (二)鄉鎮食品工業和國營農場食品工業要積極開展農副產品就地加工,面向廣大農村市場,生產滿足農村居民消費需要的產品。同時也要為城市居民消費提供成品和半成品,並發展出口食品。凡適於集中加工的一般應在小城鎮建廠,適於分散生產的可在農村就地加工。鄉鎮食品工業要同專業戶的種植業和養殖業聯繫起來,為其服務。還要發揮農村的資源、資金、勞力等優勢,同城市食品工業企業聯合辦廠,為城市食品工業開闢原料來源,支援和促進城市食品工業的發展。

  (三)沿誨地區食品工業要實行外擠內聯的方針,發揮人才,技術和裝備的優勢,一方面開發新興行業和新產品,整理提高傳統食品,努力打入國際市場;一方面積極支援內地食品工業的發展,把內地的豐富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特別要注意扶持老(老革命根據地)、少(少數民族地區)、邊(邊遠地區)、窮(窮困地區)地區發展食品工業。沿海地區的食品工業企業要同內地的食品工業企業廣泛地發展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把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轉移到內地去。

  (四)城鄉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先進地區和後進地區之間的食品工業,要允許人才和資金的流動,採取技術協作、技術轉讓、合作辦廠、補償貿易、供產銷聯營等多種形式發展經濟聯合。無論何種形式的聯合,都要堅持雙方自願、平等互利的原則。除必要的行政干預之外,主要靠經濟手段。聯合企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供應環節要簡化,實行增值稅,不搞重複徵稅;產值可按合資的股份,分別統計在投資企業所在地區內。

十一、放寬經濟政策

[編輯]

  食品工業除了少數產品屬於高稅利外,多數產品是微利的,有的依靠政策性補貼來維持生產,缺乏擴大再生產的資金,長期得不到發展。為了加快發展食品工業,必須放寬經濟政策。

  (一)對食品工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要在「六五」期間的水平上逐年增加;固定資產折舊率要適當提高;銀行中、短期貸款和低息或貼息貸款要適當擴大,並允許稅前還款,延長還款期。對生產嬰幼兒食品和微利食品的企業要增加撥款。

  (二)實行廣泛的集資政策。各地方、各部門要支持食品工業企業從多方面開闢資金來源,吸收社會上的閒散資金,允許國營企業、集體企業、機關、團體和個人投資入股。還要採取合資經營、合作生產、補償貿易等多種形式利用外資發展食品工業。

  (三)各級財政部門要專撥一部分發展基金,給食品工業部門周轉使用,用於扶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開展國內外設備的租賃業務。對商辦食品工業、農場辦食品工業實行以業養業政策。

  (四)對利用加價原料生產的食品要減免稅收。對治理三廢和綜合利用的產品以及試製的新產品,除煙、酒外,允許在未根治三廢和形成生產能力前免繳稅利。

  (五)在價格政策上,實行優質優價原則,對居民計劃定量供應以外的食品,允許隨行就市,在一定範圍內上下浮動。

  (六)簡化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環節,做到產需直接見面,直達供應。食品工業內部配套的產品,允許內部直接調撥。

十二、加強對食品工業的領導

[編輯]

  食品工業是多家經營、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綜合性產業,要加強領導,促使其協調發展。

  (一)各級政府要把發展食品工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首先要解放思想,大膽改革,採取有力措施,改變不利於食品工業發展的各項規定,推動企業進行調整、整頓,實行企業的盈虧承包責任制,擴大企業的自主權。

  (二)食品工業要加強行業管理,制定超部門的行業規劃。採取行政的、經濟的辦法,搞好統籌、規劃、協調,以促進管理體制的改革。農牧漁業和商業等系統的食品工業企業,要按工業的辦法,實行專業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在加強食品工業協會、專業協會的同時,設立食品工業辦公室,建立技術開發公司或建立食品工業總公司和專業公司,批給編制,配備得力幹部和技術、管理人員,以適應食品工業大發展的需要。

  (三)食品工業(包括商辦、農辦食品工業)的主要產品要分別納入國家和地方計劃,對供、產、銷進行綜合平衡,統籌安排。食品工業大部分產品受原料、市場和地區、季節的影響較大,品種多樣,供求多變。因此,要在計劃指導下,搞好市場預測、預報,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推動食品工業健康發展。

  (四)加強食品工業的宣傳出版工作。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食品工業的方針、政策,介紹國內外發展食品工業的先進經驗和科學技術。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