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抗大」式的民辦漁業中學
一所「抗大」式的民辦漁業中學 新華社 1968年11月15日 |
|
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革命思想的光輝照耀下,戰鬥在福建海防最前線黃岐半島上四個大隊的廣大貧下中農和漁民,衝破大叛徒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重重阻撓,於一九六五年創辦了一所「抗大」式的民辦漁業中學。三年來,這所新型的學校培養出了一批能文能武,亦漁亦農,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廣大貧下中農和漁民非常歡迎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讚揚他們是「毛澤東時代的新型漁民」。
在階級鬥爭的風浪中誕生
[編輯]黃岐半島,與美蔣盤踞的馬祖列島只有一水之隔,是對敵鬥爭的前哨陣地。解放前,這裡的廣大貧下中農和漁民世世代代過着「大海為鋪浪作被,一片漁網半遮身」的苦難生活,根本沒有上學讀書的權力。解放後,廣大貧下中農、漁民翻身當了主人,過上了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半島上辦起了一所小學,他們的子女破天荒地進了學校。隨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培養漁業生產科學人才的需要,廣大貧下中農、漁民迫切要求在半島上辦一所中學。但是,由於大叛徒劉少奇及其在當地的代理人瘋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把中學辦在離半島一百二十多里遠的連江縣城裡,廣大貧下中農和漁民的子女仍然被拒於學校大門之外。據海建、海新、海英、海豐四個大隊的調查,解放以來,三個大學畢業生中,沒有一個是貧下中農的子女,上高中的四個學生中只有一個是貧農的兒子。絕大多數貧下中農、漁民的子女小學畢業後不能遠離家鄉去上中學;就是一部分上了中學的,也被考試、留級、年齡等道道關卡卡住,弄得中途停學。
一九六五年,黃岐半島上海建、海新、海英、海豐四個大隊的貧下中農和漁民,在轟轟烈烈的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遵照毛主席「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偉大教導,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辦起了一所漁業中學,掌握了學校的教育大權。
舊連江縣委內的走資派和社會上的一小撮階級敵人對這一革命行動,怕得要命,恨得要死。他們到處煽陰風,點鬼火,千方百計想搞垮這所中學,胡說什麼:「民辦民辦,遲早要散。」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一小撮階級敵人又公然跳出來進行破壞,叫嚷什麼「民辦學校必須立即解散」「教育大權不能由泥腿子來掌」,企圖把這所民辦漁業中學衝垮、壓散。面對階級敵人的猖狂破壞活動,廣大貧下中農、漁民牢記毛主席「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的偉大教導,更加堅定了辦學的信心,組成了一個有貧下中農、漁民、技術員代表、大隊幹部和革命師生代表參加的管理委員會,把教育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階級敵人挑動一些不明真象的幹部要收回學校的海帶生產基地,貧下中農、漁民堅決不讓,斬釘截鐵地說:「漁業中學是我們自己辦的,海帶地是我們自己的!如果學校需要,我們還要再劃給一片!」
三年來,這所由貧下中農、漁民親自創辦,直接管理的漁民中學,就這樣,在階級鬥爭的風浪里不斷成長壯大。
發揚毛主席倡導的革命學風
[編輯]黃岐漁業中學管理委員會遵照毛主席關於一個學校「最重要的問題,是選擇校長教員和規定教育方針」的偉大教導,挑選了成份好,思想好,經過勞動鍛煉,有生產實踐經驗的革命知識青年擔任專職教師,邀請有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豐富經驗的老貧農、漁民、技術員、解放軍指戰員和革命幹部擔任兼職教師。他們確定這所學校以毛主席著作為基本教材,以階級鬥爭教育為主課,以漁船、養殖場、田間為課堂,理論聯繫實際,培養能文能武,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校管理委員會就發給每個革命師生一冊革命寶書《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念的第一篇是《為人民服務》;上的第一課是階級教育課,請老漁民向革命師生講述漁民血淚史和創辦這所中學的艱難曲折的戰鬥歷程;做的第一件事是自己動手修建校舍。
學校管理委員會還根據發展農、漁業生產和海防對敵鬥爭的需要,和四個大隊貧下中農、漁民的意見,設置了以學習毛澤東思想為主的政治課、軍事課、技術課、勞動課等四門功課。課程按照農、漁業生產季節特點和對敵鬥爭的需要進行適當安排。閒時多學,忙時少學,大忙季節全部師生參加生產勞動,邊勞動,邊學習。課堂遍及漁船、海區、養殖場、田頭、靶場。
學習政治課,師生們就帶着毛主席著作,到群眾中去,到階級鬥爭大風大浪中去,和貧下中農、漁民一起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一起鬥私批修,一起開展對敵鬥爭。
學軍事課,師生們就直接參加海防對敵鬥爭。他們按照民兵組織形式,編成班、排、連,成立基幹班、基幹排,請駐軍指戰員講軍事知識,進行作戰訓練。學校師生都學會了一套殺敵本領,白天遇到敵情,能迅速集中,迎接戰鬥;夜間,他們回到本大隊,和民兵一起站崗放哨、巡邏,保衛海防。現在,漁業中學的學生已成為一支海防對敵鬥爭的骨幹力量。
技術課是按照學用一致的原則進行教學的。教材內容主要是輪機、捕撈、海帶養殖、農業技術、財務會計等基本知識。上課時,到實踐中去邊實踐,邊學習。
這所學校革命師生堅持自力更生,勤儉辦學,校舍塌了自己蓋,船漏了自己修,漁網自己織,破了自己補,缺少桌椅自己造,頭髮自己理。由於這所學校革命學風好,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有理論知識,又能參加生產勞動,又有艱苦樸素、密切聯繫群眾的好作風,貧下中農、漁民十分滿意這樣的學校,讚揚它是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
做一個新型的農民和漁民
[編輯]今年七月,黃岐漁業中學第一批五十二名學生畢業了,畢業前夕,舉辦了一期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狠批大叛徒 劉少奇的「讀書做官」、「為名為利」的反革命修正主義黑貨,個個向毛主席表示決心,自覺地要求回到生產隊參加集體生產勞動。他們說:「我們是毛主席培養出來的貧下中農和漁民兒女,我們的志願就是做一個新型的農民和漁民。」
這批貧下中農、漁民的兒女畢業後,除一人參加人民海軍外,其他全部回到生產大隊,有的當輪機員、有的當海帶養殖員、有的當外海捕撈隊員、有的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他們都成為大隊裡農、漁業生產的骨幹力量。其中有六名畢業生被貧下中農選為大隊、公社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絕大多數畢業生都成為生產隊學習毛主席著作的輔導員。
從漁業中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同舊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完全兩樣。當地貧下中農、漁民對比了兩種學校畢業的學生,深有感觸地說:「到縣上讀書的學生有二氣:驕氣和嬌氣;漁中學生也有二氣:革命朝氣和勞動力氣。有漁中這樣的學校為我們培養接班人,我們就放心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