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第12章 工業與交通、通訊業的可持續發展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第11章 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21世紀議程
《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
第12章 工業與交通、通訊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13章 可持續的能源生產和消費

導 言[編輯]

  12.1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僅有工業固定資產100多億元。新中國成立以來的40多年裡,中國的工業建設發展十分迅速,按國際工業行業標準分類,現已建立起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到1990年已經形成15000億元的工業固定資產,工業產值增長了近100倍。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不斷地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裝備和動力。

  12.2 目前,中國工業的整體水平和素質不高,結構也不十分合理,資源配置效益較差,產品質量不高。而且,資源和原材料浪費較大,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嚴重,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強。

  12.3 8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在高技術的有限領域內,積極跟蹤世界科技發展前沿,有的已有所突破,並建立起了一支精幹的科研隊伍。以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契機,推動了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12.4 建國以來,中國的交通、通信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仍存在着技術水平低、質量差等問題,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

  12.5 中國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以至21世紀初期,將把重要原材料工業、交通、通信發展等放在重要地位,綜合考慮生存、發展、環境、效益諸方面的問題,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建設。

  12.6 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是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運用科學技術特別是以電子信息、自動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生產技術和裝備現代化;有重點地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推動清潔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質量,使工交產業儘快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12.7 本章設5個方案領域:

  A.改善工業結構和布局;
  B.開展清潔生產和生產綠色產品;
  C.工業技術的開發和利用;
  D.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
  E.加強交通、通信業的可持續發展。

方案領域[編輯]

A.改善工業結構和布局[編輯]

行動依據[編輯]

  12.8 1992年,中國政府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調整了90年代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提出在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增進效益的基礎上,使產業結構和地區布局趨於合理。

  12.9 中國將在本世紀末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體制,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通過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為提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奠定基礎。

  12.10 在產業結構方面,基礎性工業薄弱和加工工業結構不盡合理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重要原材料工業的發展還無法適應國民經濟以較高速度發展的需要;電力長期供應不足,致使相當一部分生產能力閒置。進入90年代,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建築業這些發展潛力很大的支柱產業普遍出現投資分散、規模不經濟、產業競爭力弱的現象;作為國民經濟科技進步的先導部門的機械製造業,其設備陳舊、產品水平和技術工藝落後的問題亦相當突出。

  12.11 高技術和高技術產業將成為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力量。我國重視發展高技術及其產業,用高技術帶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不斷增加高技術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含量。

  12.12 現有產業生產和地區經濟布局不盡合理,不同地區重複建設、重複生產、重複引進的現象比較嚴重,導致資源和生產集中度低,難以形成合理的經濟規模,很不適應現代化大生產所要求的專業化、協作分工的發展趨勢。

  12.13 鄉鎮工業的迅速發展,儘管已成為農村經濟繁榮的重要途徑,但是由於鄉鎮工業布局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大都技術落後,工藝裝備簡陋,規模小,自我積累發展能力差,造成資源浪費,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

目 標[編輯]

  12.14 國家從宏觀上加強對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支持,緩解基礎工業滯後的問題。從強化節約和增加供給兩個方面入手,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及交通、通信等對經濟發展的支持能力。

  12.15 在原材料工業中,要注重發展品種,提高質量。調整產品結構,到2000年使原材料的品種、質量達到發達國家80年代初的水平,以滿足國民經濟各行業發展的需要。

  12.16 對加工工業進行聯合改組和技術改造,調整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行業結構,通過聯合改組改造,到2000年,把整個加工工業素質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12.17 振興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業和建築業,實現規模經濟,強化高新技術開發能力,大力提高其國內、國際市場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帶動關聯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換代,使之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12.18 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計算機及其軟件、通信、生物工程、自動化、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術,推廣高技術成果,形成高技術產業。

  12.19 發揮各地優勢,加快地區工業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全國工業布局合理化。特別應加強鄉村工業的整體布局、發展規劃和管理,提高鄉村工業技術檔次和生產規模。

行 動[編輯]

  12.20 90年代,從節約能源和擴大生產兩個方面,解決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為此,要制定一些新的節能政策,由國家提供優惠貸款,在能源生產和能源利用兩個領域,推行一批節能示範工程,推廣先進的節能技術,提高能源效率。具體細節參見第13章。

  12.21 重要原材料工業建設重點是要在冶金工業和支農工業發展中,強化節能、節材和高技術的滲透,在單位產值能耗、資源消費指標上接近發達國家80年代水平:

  (a)鋼鐵工業:對現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建,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增加短缺品種,提高產品質理和降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在沿海地區再選址建設一兩個大型鋼鐵基地,引進當代先進生產工藝,推動鋼鐵工藝技術改造。
  (b)有色金屬工業:以資源綜合利用和開發先進工藝、技術為重點,解決砂石採選、冶煉等科技問題,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解決短缺品種和提高產品質量。
  (c)石油化工和化學工業:把開發先進的大型生產技術放在首位,重點是石油化工、化肥、合成材料等大型化生產技術及裝備的國產化,農藥、染料等化工產品要加快創新研製步伐;
  (d)建築材料:通過新建和技術改造,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推廣節能和餘熱利用技術,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優質水泥、平板玻璃和化學建材,發展非金屬礦產品深度加工技術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如玻璃鋼製品和玻璃纖維池窯生產技術等,特別是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的開發,實施建材節能綜合工程。

  12.22 加強對高新技術產業的規劃,把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結合起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加速淘汰技術工藝落後、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嚴重污染環境、產品質量低劣的落後生產方式。

  12.23 國家通過制定和頒布專項發展規劃,提出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業的發展目標、整體布局、規模、技術、安全和環境標準。

  12.24 制定主要產業和主要產品的經濟規模標準,以國家產業政策或法規的形式予以頒布,作為銀行或有關經濟部門審核評估適於經濟規模生產經營的新建工業項目的基本依據。組織研究和跟蹤世界工業技術發展情況,制定、調整、修訂新的工業發展技術標準和技術政策;發布國內外新技術信息,引導企業採用新的工業技術。

  12.25 制定產業政策和稅收政策,推動支柱產業的發展,鼓勵競爭,形成規模經濟,降低消耗,減輕污染,提高市場占有率。與此同時,還要制定法律、法規,建立正常的競爭秩序。

  12.26 加強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設,使其成為高技術產業化基地,實現高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建立一批數億元產值的大型現代化企業和企業集團。

  12.27 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和地區產業布局政策,通過稅制改革、價格體制改革以及實行股份制,引導地方按照市場經濟配置資源和比較利益的原則,進行工業布局和現有工業結構的調整,推動跨地區的經濟聯合和專業化協作,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與對外開放戰略相呼應,形成以沿海、沿江、沿鐵路和公路幹線、沿邊疆中心城市為依託,帶動大的經濟區域發展的互補式工業產業格局;鼓勵加工工業集中地區,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揮智力資源雄厚、技術層次高的優勢,重點發展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

  12.28 合理規劃布局和相對集中地發展鄉村工業,以便於接納臨近大中城市擴散出來的技術、項目,形成與大城市工業的專業化分工以及鄉村工業彼此的專業化協作和互補。引導鄉村工業的主要產業如建築業、建材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服裝業、輕工業和飼料工業等逐步向集團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國家關於淘汰落後工藝設備的規定同樣適用於鄉村工業,以促進鄉村工業技術檔次有所提高,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B.開展清潔生產和生產綠色產品[編輯]

行動依據[編輯]

  12.29 工業和交通運輸產生的污染,占全國總污染的70%以上,同時工業又是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消耗大戶。因此,儘可能地減少工業和交通運輸生產全過程中的廢物產生和排放、提高單位產品或產值的能源、資源利用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

  12.30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有限,雖然在保持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已往的環境保護重點主要是放在了控制和減少生產終端中的廢物排放上。在發展清潔生產和生產綠色產品及對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污染控制方面,尚未全面開展起來,影響了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

  12.31 所謂清潔生產,是指既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並保護環境的實用生產方法和措施,其實質是一種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類生產活動的規劃和管理,將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或消滅於生產過程之中。同時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的綠色產品的生產亦將隨着可持續發展進程的深入而日益成為今後產品生產的主導方向。

  12.32 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環境問題的產生,不僅僅是生產終端的問題,在整個生產過程及其各個環節中都有產生環境問題的可能,因此只對生產終端進行污染控制是遠不能解決中國現存的環境問題的,只有發展清潔技術、清潔生產和生產綠色產品,推行生產全過程控制,才會建立節能、降耗、節水、節地的資源節約型經濟,實現生產方式的變革,加速工業、交通及通信業發展模式的全面轉換,實現以儘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和最少的能源、資源消耗,獲取最大的經濟發展效益。

目 標[編輯]

  12.33 科學規劃和組織協調不同生產部門的生產布局和工藝流程,優化生產諸環節,由單純的尾端污染控制轉向生產全過程的污染控制,交叉利用可再生資源和能源,減少單位經濟產出的廢物排放量,達到提高能源和資源使用效率,防治環境污染的目的。

行 動[編輯]

  12.34 開展以清潔生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意義的宣傳和培訓,改變單純從生產終端考慮污染控制的傳統觀念,同時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發達國家在開發清潔生產和綠色產品方面的成功經驗。

  12.35 制定與中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和國力相適應的清潔生產標準和原則,配套制定相應的法規和經濟手段,以保證上述標準的實現。

  12.36 開展清潔技術和裝備方面的研究,加強環境、冶金、化工、輕工和農業等部門和研究人員的合作以使清潔技術達到最佳效果,並注意應用推廣到工業生產實際中去。

  12.37 研究和開發無公害、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潔生產工藝和產品,鼓勵採用清潔生產方式使用能源和資源,提高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效率;特別鼓勵可再生資源、能源的使用:

  (a)改革原料路線,選擇使用清潔的純原料或低污染原料,如有害雜質少的鐵精礦、洗精煤等;
  (b)生產過程中儘可能使用諸如電能、太陽能等無污染和少污染的一次和二次能源;
  (c)建立閉合生產圈,綜合利用二次物料和能源,同時改進產品包裝,加強廢品回收,減少廢物的產生;
  (d)交通運輸要限制和控制使用陳舊的交通運輸工具,研製和開發耗能少、使用清潔能源的交通運輸工具。

  12.38 更新、替代有害環境的產品,大力發展綠色產品,特別要促進具有環境保護標誌的產品的生產與使用:

  (a)制訂有關環境保護標誌產品的標準及質量檢驗方法;
  (b)國家對綠色產品特別是有環境保護標誌的產品的生產、流通及出口給予獎勵和優惠;
  (c)加強宣傳教育,鼓勵人們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特別是有環境保護標誌的產品。

C.工業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編輯]

行動依據[編輯]

  12.39 工業生產和交通、通信所達到的技術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誌。在獲得同樣產出的情況下,技術水平越高,所消耗的能源、資源就越小,相應地對資源和環境的不利影響也就越低。

  12.40 中國工業和交通運輸及通信技術絕大多數仍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設備較落後,因此生產中資源消耗很大。據統計,目前中國能源利用率僅有30%,而一些發達國家則達到了50%;此外,中國工業和交通、通信業在原材料的利用上也不夠充分,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因此,通過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進而提高單位產出的資源利用率具有巨大的潛力。

  12.41 工業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重點是無害環境技術,即與所取代的技術比較,污染較少、利用一切資源的方式比較能夠持久、廢料和產品的回收利用較多、處置剩餘廢料的方式比較能夠被接受的一種技術。

目 標[編輯]

  12.42 到2000年,以發展農業、能源和原材料等重點領域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為重點,實現大型水電、火電、輸變電、交通、冶金、礦山、化工等成套設備的商品化生產,其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外80年代末的水平。

行 動[編輯]

  12.43 以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綠色產品、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勞動條件、保護生態環境等為重要內容,將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學技術項目列入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科研計劃中,組織攻關。

  12.44 研究開發基礎機械和相關基礎件。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和先進設計、製造技術。研究開發諸如微電子、電力電子、信息通道等高新技術。

  12.45 提高應用能源、交通、原材料中的規模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

  12.46 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影響全球環境的污染物控制技術和工業污染控制的最佳適用技術與裝備,並在全國普及推廣。

  12.47 制定優惠政策,引導、推動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

  12.48 加強國際技術合作,與發達國家合作開發研究先進的清潔技術,並爭取國際組織技術和資金的援助。

  12.49 提高人員素質,舉辦各類人員的培訓班,以提高技術、管理和經營能力。

D.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編輯]

行動依據[編輯]

  12.50 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證。這裡所說的管理和監督主要是指通過提高國民的法律、環境意識和改革現行管理體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並採取相應的經濟、法律、行政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對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引導和制約,使他們的經濟活動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適應,並自覺注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12.51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國公民的法律和環境意識正在逐步增強,但總的來說,離可持續發展和培養較高素質國民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對資源的過度開採和使用,濫伐森林,嚴重浪費等對資源和環境的人為破壞現象仍然普遍存在,直接威脅着國家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2.52 在提倡清潔產品的生產和使用以及清潔技術的應用方面,中國尚沒有一套完整規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因此,生產部門對清潔生產和使用先進的清潔技術難以表現出很大的熱情。

  12.53 市場發育不完善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妨礙了企業間公平競爭,使一些低效的、有害環境的生產方式得以維持。此外,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大中型企業的經營機制仍未得到根本轉換,負盈不負虧的問題仍然存在,不少企業缺乏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的能力,同時由於一些配套的社會保障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通過市場競爭使一些效益差的企業遭淘汰或破產仍不能普遍的得到實行。

  12.54 儘管中國政府已制定和頒布了許多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但由於執行和監督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時有發生,使資源環境保護的法規條例難以得到徹底的貫徹和實施。

目 標[編輯]

  12.55 進一步健全中國工業的環境管理體系,制定行業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完善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為工業和交通、通信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行 動[編輯]

  12.56 在工廠企業大力進行國民法律、環境意識的宣傳教育,運用書籍、報刊、影視等各種宣傳工具,廣泛、深入、持久地向職工普及環境保護科學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提高企業領導和職工的法律和環境意識。

  12.57 制定和實施公平競爭法、反壟斷法等一系列保證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法律法規,促進統一市場的形成。同時,進一步轉換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機制,把企業推向市場,使它們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能力的法人實體。

  12.58 制定和實施企業破產法,堅決淘汰和關、停、並、轉那些資源、能源消耗高,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

  12.59 改進和完善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條例,使之進一步規範化和系統化。堅決貫徹「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提高收費標準,促使生產者自覺進行污染的預防和治理。

  12.60 在工業項目的建設中嚴格執行「三同時」(即污染防治設施要與生產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不符合要求的工程要堅決制止。

  12.61 鼓勵資源和能源的綜合利用,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由企業自籌資金建設的綜合利用項目,獲益歸企業所有,任何單位不得提取和攤派;企業生產中未經加工的殘留物,鼓勵外單位使用,不得向使用單位收費或變相收費。

  12.62 加強和完善環境保護機構的監測、監督能力,改善環境監測、監視系統的設施,提高環境污染預測、預報及預防的技術水平與能力。

  12.63 通過國際合作和國內培訓,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環境管理經驗和技術,提高環境管理人員的素質與能力。

E.加強交通、通信業的可持續發展[編輯]

行動依據[編輯]

  12.64 交通、通信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瓶頸」。突出表現在:

  (a)鐵路線路少,通過能力不足,「瓶頸」路段增多,一些「瓶頸」路段的通過能力不到運力需要的60%左右;
  (b)公路通車里程少,技術等級低,路況差,擁擠度高,混合交通嚴重,載乘車輛達不到設計的經濟速度,且城市交通設施普遍落後;
  (c)港口吞吐、儲存、疏運能力及運力不足,裝卸能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內河航運的優勢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d)航空機場少,運載飛機數量少,民航通訊導航和航管設施落後;
  (e)綜合運輸網絡不健全,運輸結構不合理,運輸方式分工不當,鐵路運輸承擔了相當一部分適於汽車運輸的短途客貨運量;
  (f)綜合通訊能力嚴重不足,通訊網的通達深度和分布密度都很低;長途電話短缺,農村通訊設施落後,約有50%的行政村不通電話。電話普及率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0%;
  (g)郵電通訊技術裝備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程控交換機、數字微波、光纖通訊等技術應用尚屬起步階段,且主要依靠進口。

  12.65 由於交通、通信能力不足,技術落後,導致客貨運輸不暢、信息傳遞遲緩、失靈,嚴重影響了國家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對可持續發展形成阻礙。

目 標[編輯]

  12.66 振興交通、通訊業,力爭在本世紀末使交通、通訊緊張狀況有較大緩解,21世紀前十年使交通、通訊的發展基本上能夠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發展的需要,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行 動[編輯]

  12.67 政府決策中牢固樹立起交通、通信業適當超前發展的戰略意識,實行中央政府統籌規劃、各級政府分層負責的聯合建設的方針,集中財力、物力,加快交通、通訊業的建設。

  12.68 深化交通業改革,促進通信事業的迅速發展,逐步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理順價格體系,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促進鐵路、公路、水運,長途、短途運輸的合理分流和聯合作業;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實行聯合投資、股份制等辦法,建設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交通設施,實行新路新價政策,誰投資誰受益。

  12.69 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突出鐵路建設,加快公路、水運和民航建設,拓寬管道運輸渠道,優化運輸結構,協調發展鐵路、公路、水運和空運的綜合運輸體系,並大力提高交通運輸的技術裝備水平。

  12.70 加強城市交通建設的總體規劃,增大政府投入,改善城市交通設施落後的狀況,提高城市交通現代化水平,逐步建成與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布局、結構合理的道路系統和比較完備的交通及現代化交通管理設備。

  12.71 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管理技術,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引進國外長大隧道和特大跨徑橋梁先進技術和裝備以及高速鐵路、高速公路修築技術;積極發展高速鐵路集散運輸和雙層客車;大力推廣鐵路貨物運輸重載技術,淘汰燃煤蒸汽機車,全部實行內燃化和電氣化,整治內河航運,發展沿海船舶運輸和內陸大噸位汽車運輸;廣泛採用計算機技術,實行交通運輸組織科學化。

  12.72 提高郵電通訊的現代化技術水平,初步建成以數字通信為主,多種手段、安全可靠、開放多種業務的現代化數字通信網;建設和完善以光纜為主體,衛星和微波為輔的數字化長途傳輸網;全國縣以上城市實現國內長途電話直撥,建立傳輸各種信息的業務網絡。

  12.73 建設包括航空、鐵路、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的快速高效幹線郵運網,提高郵政運輸及郵件處理、傳遞綜合能力,提高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改善作業環境。

  12.74 改善管道運輸布局、拓寬管道運輸的應用領域,開發研究管道輸煤技術,建設管道輸煤試驗線。

  12.75 交通、通信建設的規劃、設計同土地使用規劃結合起來,注意節約土地資源,在此前提下,對交通、通信建設用地,實行低價徵用辦法。

  12.76 以擴大港口煤炭、石油、礦石、糧食等大宗產品吞吐能力及後方集疏運通路為重點,加快裝運卸系統建設;建設幹線與支線銜接,裝卸配套技術比較先進的海上集裝箱運輸系統;進行老港技術改造,挖掘潛力,提高吞吐能力和效率。

  12.77 堅持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快開發、建設長江、珠江、京杭運河的航運系統和港口,提高通航標準和運輸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航電結合、以電助航,發展內河運輸。

  12.78 90年代,國家將集中力量抓好國道主幹線的建設,到2000年規劃建設高等級公路18500公里;地方政府要在國家統籌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地方公路和縣鄉公路建設,同時進行現有幹線公路改造,提高等級。

  12.79 加快機場建設、機隊建設和航管設施建設。加強飛行員培養和培訓;改善航管措施,健全空中交通管制系統。

  12.80 建立政策性長期融資體系,優先提供交通、通信建設的低息貸款。建立有利於交通、通信業發展的稅收制度,建立和完善交通運輸專項基金。繼續借用國外貸款進行骨幹工程的建設,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參與交通設施的建設。

  12.81 培訓交通、通信技術隊伍和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