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庸説 (四部叢刊本)/卷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中庸説 卷三
宋 張九成 撰 海鹽張氏涉園照存京都東福寺藏宋槧本
後序

中庸說卷第三

    中庸

子曰:「無憂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爲父,以武王

爲子,父作之,子述之。」

 戒愼不睹,恐懼不聞,則無適而不在中和,中

 和則無憂也必矣。古之人有享斯効者,其惟

 文王乎!夫中和之中,自當有賢父、聖子,文王

 其見之矣。以王季爲父,是父所作者,中和也。

 以武王爲子,是子所述者,中和也。文王處賢

 父、聖子之間,夫何憂哉?中和之見於人者,即

 文王可知矣。然則瞽䀻爲父,以商均

 子,則中和將何處乎?曰:「中和之見於人,當如

 文王之無憂,至於大舜父子,斯天倫之不幸

 也。不幸豈可以爲常乎?」學者當知此意,中和

 之道,無所疑矣。此不可不辯明焉。

武王纉太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

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爲天子,冨有四海之內。

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武王纉太王、王季、文王之緒。緒即中和也。天

 命巳逼,民心乆遏,乃一戎商而有天下。嗚呼!

 豈得巳哉!戎商,冝若非中和也。是何言歟?子

 思不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乎?武王一怒而安天下,此怒之中節

 也,此中和也,此太王、王季、文王之緒也。然而

 武王之舉,危道也,聖人之不幸者也。其曰不

 失天下之顯名,與必得之言相並,則知武王

 之舉危道也,聖人之不幸也。然而又不失尊

 爲天子,冨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者,則以出於中和故。其理當如是也。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徳,追王太王王季

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逹乎諸侯大夫,

及士庶人。父爲大夫,子爲士;葬以大夫,𥙊以士。

父爲士,子爲大夫;葬以士,𥙊以大夫。期之䘮逹

乎大夫,三年之䘮逹乎天子,父母之䘮無貴賤

一也。

 夫武王之中和,豈止行之於克殷一事而已

 哉,又於追王之事見之。夫追王,乃中和所當

 然也。周公承文王、武王之中和,以行追王太

 王、王季之禮,與夫推追王之心,以行上祀先

 公以天子之禮,又推追王之禮,以下逹乎諸

 侯、大夫及士庶人。如父爲士,子爲大夫,葬以

 士,𥙊以大夫是也。夫士而受大夫之𥙊,此追

 王之意,下逹於大夫也。使父爲庶人,子爲大

 夫,亦將葬以庶人,𥙊以大夫矣。此深察人子

 之心,以致意於其先也。審如是,父爲大夫,子

 爲士,葬以大夫,𥙊以士。抑吾貶吾親,就士之

 禮耶?追王之意安在哉?曰:「事各有稱。葬以大

 夫,是䘮從死者之義;𥙊以士,是𥙊從生者之

 義。以己之祿,𥙊其先人,此意與追王之心一

 等也。」惟深思者見之,儻以丗俗之心,以榮辱

 吾親,非中和之道也。至於期之䘮逹乎大夫,

 三年之䘮逹乎天子,父母之䘮無貴賤一也,

 皆喜怒哀樂已發之中節者也,此天理之自

 然者,不可加損焉。惟事事隱之於心,如追王,

 如𥙊以天子,如逹乎諸侯、逹乎大夫、逹乎天

 子,無貴賤一也,皆輕重中節,天理自然,無一

 毫私意偏𠋣於其間,中和之形見於作用者。

 如此,不可不致精以求之也。至於論名數之

 意,呂與叔辯之甚詳,此不復敘。

子曰:「武王、周公,其逹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

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

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

爲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

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祖廟、宗器、裳衣、時食,昭穆、貴賤、辨賢、逮賤、序

 齒、踐位、行禮、奏樂、敬尊、愛親、事死、事亡,雖施

 設隱顯未詳,然皆文王中和之所發見,寓於

 心志事爲之間者如此。此文王之志,文王之

 事也。繼志述事者無他,第於戒愼不睹,恐懼

 不聞,處致其察,以養中和之理,然後深見文

 王之所爲,一一皆天理中發見者,隨時損益

 而不忘其中和之大。此文王之志,文王之事。

 所以望於武王、周公者,而武王、周公所以爲

 逹者,亦正以是也。此所以反覆具載於此篇,

 則以中庸之徳當如是也。若夫名數之學,精

 微之義,則呂與叔⻱山先生辯之甚詳,此不

 復敘。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

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甞之義,治國其如示

諸掌乎!」

 郊社之禮、宗廟之禮,皆自中和中出,豈私智

 所爲哉。夫郊社之禮、禘甞之義,此先王深知

 天神、地示、人鬼之心,而即國外之郊,以祀天,

 國中之社,以𥙊地,禘甞之禮,以享鬼神。不知

 先王居於何地,知天神自郊求,地示自社求,

 人鬼自禘甞求哉。夫其數可陳也,其義難知

 也。明乎郊社之禮、禘甞之義,治天下國家直

 推此而爲之耳。然而禮義徑自何而明哉?惟

 戒愼不睹、恐懼不聞,以養中和,則天神、地示、

 人鬼之心皆見於此矣。且天地位於此,万物

 育於此,治國豈能出此理哉?是以君子愼其

 獨也。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䇿。其人存,則

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

夫政也者,蒲盧也。」

 文、武之政,即中和也。布在方䇿,書此中和也。

 有中和之君子,則見文、武之心,故其政舉。無

 中和之人,雖如方䇿所言,一一行之,若《王莽

 傳》中所載井田賦祿之政,無不依三代制作,

 然⿱𫂁麼 -- 簒逆之臣,豈甞夢見中和。是以一切顚倒,

 天下大亂,適以資𥬇具而,則其政息,復何

 疑哉?夫使人誠得中和之道,則不疾而速,不

 行而至,嚬𥬇之間,天下丕變矣。人道敏政,

 猶之地道焉。布種下實,未及頃刻日夜之息,

 一經雨露之潤,則勃然而生,爲萌、爲芽、爲榦、

 爲枝、爲葉、以至爲華、爲實,向來荒虛之地,一

 旦青葱秀潤,可攬可掬矣。以地道敏樹觀之,

 則人道敏政可見也,蓋地道亦得中和故

 也。然政之變化,何止如地道哉,繫乎其人如

 何耳。堯、舜率天下以仁,則人人如堯、舜,而比

 屋可封。桀、紂率天下以暴,則人人如桀、紂,而

 比屋可誅。眞如蒲盧取螟蛉,祝之曰𩔖我,𩔖

 我乆則皆似之矣。使以中和布之於政,發起

 天下之中和,則江漢之女,無思犯禮,兎置之

 人,莫不好德,人人有士,君子之行,不難到也。

 此所以載此章於中庸焉。

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

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冝也,尊賢爲大。親親之

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

可得而治矣!

 政如蒲盧。蒲盧祝螟蛉,則螟蛉變爲蒲盧矣。

 爲政豈不在中和之人乎?有中和之人,則有

 中和之政。取中和之人,則當以身爲則,身中

 和,則取人亦中和矣。然則,何以致身之中和

 哉?戒愼不睹,恐懼不聞,以率性可也。率性之

 謂道,故脩身以道,即中和見矣。然仁者,人也,

 親親爲大。義者,冝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尊

 賢之等,隆殺等降有品節焉,一出於仁義而

 矣。仁,人心也。義,人路也。義自仁中出,路自

 心中來,則所謂義,又出於仁也。惟仁有品節

 焉,此脩道以仁也。仁者,人也;義者,冝也。其意

 安在?曰:「非矜私意,非行小慧,坦然與天下同

 其功者,此仁也,而其用莫大於親親;不髙以

 絶物,不卑以累己,適然得萬事之理者,此義

 也,而其用莫大於尊賢。親有上下,故有隆殺;

 賢有小大,故有等級。隆殺、等級,禮自此而生

 矣。此所謂教也。脩道之謂教,其是之謂歟。然

 則中和之理,何在而不然哉?」

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

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夫欲行文、武之政,不可以無人,而取人當以

 身故,身不可以不脩,脩身以何爲?則以事親

 爲則。事親以何爲?則以知人爲則。知人以何

 爲?則以知天爲則。何謂天?喜、怒、哀、樂未發以

 前,天也。戒愼不睹,恐懼不聞,於不睹不聞處

 深致其察,所以知天也。推知天之心以知人,

 則人之幽隱深微,無不察矣。故賢、不肖,洞然

 不可亂。推知人之心以事親,則親之幽隱深

 微,無不察矣。故能先意承志,先事幾諫,而事

 親得其道也。事親得其道,則脩身之効也。脩

 身旣効,則以此中和,識天下之中和矣。故能

 取天下中和之人,以行文、武中和之政。然則

 子思首之以天命之謂性,意乃在此,其言豈

 不深宻乎?學者其可以易而觀之哉。

天下之逹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

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逹

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逹徳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

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

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和也者,天下之逹道也,是君臣、父子、夫婦、昆

 弟、朋友之交,皆和之所發見也,故謂之逹道。

 智,知此理而行;仁,覺此理而行;勇,決此理而

 行。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天下之所

 同,故謂之逹道。知、仁、勇,一己所自得,故謂之

 逹徳。所以行君臣、父子五者,在知、仁、勇。所以

 行知、仁、勇者,在誠。一者,誠也。誠即喜、怒、哀、樂

 未發以前是也。夫是誠也,或生而知之,若堯、

 舜是;或學而知之,若湯、武是;或困而知之,若

 太甲是。所以知之者,何物哉?誠也。知之耳,吾

 未能有行焉,是未能運用此誠也。然有安而

 行之者,亦若堯、舜是;有利而行之者,亦若湯、

 武是;有勉強而行之者,亦若太甲是。夫行之

 者,其何物哉?亦誠也。是行逹道者知、仁、勇,行

 知、仁、勇者誠,知誠者誠,行誠者誠,夫誠一耳。

 何爲行知、仁、勇者誠,而又知誠者誠,行誠者

 亦誠哉?此蓋有說也,其說安在?曰:「行知、仁、勇

 者,誠也。」以謂誠如是,盡矣。而所以知此誠者,

 其誰乎?即誠也,知之耳,未及行也。所以行此

 誠者其誰乎?即誠也,此聖人極誠之所在,而

 指之也。行知、仁、勇者誠,知誠者將以爲它物

 耳!又是誠耳!知未及行,行誠者又將以爲它

 物耳!又是誠耳!誠字雖同,而行知、仁、勇之誠,

 不若知誠之誠爲甚明。知誠之誠,又不若

 誠之誠爲甚大也。嗚呼!誠之爲物,如此其可

 以淺易窺之哉。此於穆不巳天之所以爲天,

 純亦不已文王之所以爲文王也。其深矣哉。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

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

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行逹道者知、仁、勇,知、仁、勇自何而入哉?此聖

 人所以又指以入知、仁、勇之路也。夫好學必

 有所見而然也,故謂之知;力行必以不能自

 而然也,故謂之仁;知恥必斷然不爲也,故

 謂之勇。然而不直指好學爲知、力行爲仁、知

 耻爲勇,而曰近者,何也?近之爲言,以言不逺

 也。不逺,即在此而巳矣。第知所以好學者誰?

 所以力行者誰?所以知耻者誰?則爲知、爲仁、

 爲勇矣。夫見於言語文字者,皆近之而矣。

 唯人體之識,所以體之者爲誰?當幾而明,即

 事而解,則知、仁、勇豈他物哉?知斯三者,則直

 趨知、仁、勇之路,身豈有不脩哉?知所以脩身,

 則於天下之人皆當開導之,使自趨知、仁、勇

 之路。知、仁、勇,天下所同有也,故知所以脩身,

 則知所以治人。知治人之路,不出乎知、仁、勇,

 則周旋四顧,其所以治天下國家,亦不出乎

 知、仁、勇之路而。嗚呼!豈不簡易明白乎。夫

 所謂學、所謂行、所謂恥,何也?即戒愼不睹,恐

 懼不聞之謂。學者不於此入,則泛然如萍之

 在水逢風,南北有何所𭔃泊乎?此君子所以

 愼其獨也。

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

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

逺人也、懷諸侯也。

 夫知知、仁、勇,則知所以脩身。推而極之,以至

 於治天下國家。其爲天下國家也,則散而爲

 九經。九經則知、仁、勇之用也。夫時當孟春,則

 不期而魚上冰、獺𥙊魚、鴻鴈來矣;時當孟夏,

 則不期而螻蟈鳴、蚯蚓出、王𤓰生、苦菜秀矣。

 豈孟春、孟夏區區號令於魚、獺、鴻鴈、螻蟈、蚯

 蚓、王𤓰、苦菜哉?一氣之行,其法當如是耳。審

 乎此,使不知知、仁、勇則,如其知知、仁、勇,發

 於爲天下國家,則亦不期脩身、尊賢、親親、敬

 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逺人、懷諸侯

 矣。使一事不備,必知、仁、勇未盡其道也。誠使

 知、仁、勇皆盡其道,則此九經以次而行,不先、

 不後、不遲、不速,皆中其㑹矣。此天理之自然,

 非私智所能爲也。嗚呼!從戒愼不睹、恐懼不

 聞,發爲知、仁、勇,其極施於天下國家,如此然

 則中庸之爲徳其至矣乎之言,一一見矣,豈

 欺我哉?然而知、知、仁勇三者,則知所以脩身,

 以至知所以治天下國家,今爲天下國家,又

 先曰脩身。夫前言脩身,則能治天下國家,今

 爲天下國家,又曰脩身,何也?曰中庸之道,無

 止法也。此又於穆不已純,亦不已之意。唯力

 學者,乃能識之。

脩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

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

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逺人則四方

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夫自中和之理,發於君臣、父子、昆弟、夫婦、朋

 友之間,變其名爲知、仁、勇,又變其名爲一、又

 變其所以逹道者爲九經,皆中和之作用,無

 往而不中節也。夫惟中節,故以之脩身則道

 立;以之尊賢則不惑;以之親親則諸父、昆弟

 不怨;以之敬大臣則不眩;以之體群臣則士

 之報禮重,體若四牡之詩,所謂有功而見知,

 則說是也,知謂體悉之也;以之子庶民,則百

 姓勸;以之來百工,則財用足;以之柔逺人,則

 四方歸之;以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夫所以

 立、所以不惑不怨不眩、所以報禮重、所以勸、

 所以足、所以歸、所以畏,是乃中和之中節,故

 其効自爾也。使吾脩身而道未立,吾親親而

 怨,以至吾懷諸侯而不畏,是吾於中和未至

 其極也。且致中和則天地位於此,萬物育於

 此,九經其有不効乎?此君子所以愼其獨也。


中庸說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