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辦社會主義理工科大學而奮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為創辦社會主義理工科大學而奮鬥
駐清華大學工人、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1970年7月2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裡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

毛澤東

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清華大學的無產階級教育革命蓬勃開展。一年多來,工人階級領導全校革命師生員工,高舉黨的「九大」團結勝利的旗幟,遵循毛主席光輝的教育革命思想,以《五·七指示》為綱,「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正在為創辦社會主義理工科大學而奮鬥。

工人階級必須在鬥爭中牢牢掌握教育革命的領導權[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實現無產階級教育革命,必須有工人階級領導,必須有工人群眾參加,配合解放軍戰士,同學校的學生、教員、工人中決心把無產階級教育革命進行到底的積極分子實行革命的三結合。工人宣傳隊要在學校中長期留下去,參加學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務,並且永遠領導學校。」工人階級的領導,是徹底摧毀資產階級教育制度、創建無產階級教育制度的根本保證。無產階級教育革命,是在文化教育領域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實行專政的一場深刻的政治革命。從「七·二七」工人階級登上上層建築斗、批、改的政治舞台以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誰改造誰、誰戰勝誰的鬥爭一直激烈地進行着。工人階級的領導權正是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鬥爭中不斷加強和鞏固起來的。

工人階級的領導,就是毛澤東思想的領導。工人階級在其先鋒隊共產黨的領導下進入教育陣地,就是要落實毛主席關於「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的偉大指示,用毛澤東思想把學校占領下來,改造過來。

工人階級占領學校,牢牢掌握教育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批判資產階級,狠抓意識形態領域裡的階級鬥爭,實現對知識分子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領導,否則工人階級的領導權就不可能鞏固,甚至有得而復失的危險。遵照毛主席關於「不破不立」的偉大教導,我們深入持久地開展了革命大批判,批判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集團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批判右的和極「左」的資產階級反動思潮,批判封、資、修的教育制度和各個學術領域中的修正主義思想,批判買辦洋奴哲學、爬行主義。被推翻的資產階級決不甘心於他們的失敗,總是經常利用他們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影響,利用知識分子世界觀上的弱點,散布毒素,妄圖奪回他們喪失了的「世襲領地」,同無產階級爭奪知識分子。他們有的公開叫囂:「工人階級領導不了尖端科學」,有的以極「左」的面貌出現,歪曲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散布什麼「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就是讓知識分子靠邊站」,妄圖把知識分子推到工人階級的對立面,進行反奪權。我們放手發動群眾,依靠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堅決揭露和批判了一小撮階級敵人破壞和動搖工人階級領導的罪行,粉碎了他們的復辟陰謀。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鬥爭,經常地、大量地表現為同資產階級習慣勢力的鬥爭。隨着教育革命的深入,一些知識分子的資產階級思想不斷地以新的形式暴露出來;有的說什麼「政治上你把關,業務上我領導」;也有的認為接受再教育差不多了,讓自己在業務上發揮作用,就是工人階級「讓權」了;搞教改、講業務自己是「內行」,工人階級可以「讓位」了;還有的認為,發揮原有教師的作用就是恢復舊制度。所有這些右的和形「左」實右的錯誤思想,都是資產階級世界觀的頑強表現,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如果不徹底批判,陳舊的東西就會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復和鞏固,工人階級的領導就會大權旁落,教育革命就會走上改良主義的邪路。實踐說明:擊破舊的習慣勢力,比粉碎一小撮階級敵人的破壞還要困難得多。

反動的精神堡壘只能靠革命的精神武器去摧毀。只有把一小撮階級敵人和舊的習慣勢力徹底批臭,肅清流毒,才能真正把它們打倒,從根本上鞏固工人階級的領導權。因此,革命大批判是創辦社會主義大學的戰略任務,是教育革命的一門主課,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進行長期鬥爭、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強大武器。

工人階級要牢牢掌握教育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放手發動群眾,徹底地實行群眾路線。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要充分發揚無產階級民主,造成人們敢於批評、敢於爭論的空氣。必須依靠決心把無產階級教育革命進行到底的積極分子,大膽信用知識分子的大多數,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才能確立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否則,就是自己孤立自己,使工人階級的領導架空。教育革命同其他一切革命工作一樣,「如果沒有群眾的自覺和自願,就會流於徒有形式而失敗」(《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不是包辦一切,不是用粗暴的方法壓倒一切,使知識分子處於「推一推,動一動」的地位。依靠廣大革命的知識分子,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是削弱工人階級的領導,恰恰是加強了工人階級的領導。

工人階級要牢牢掌握教育革命的領導權,必須「在鬥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努力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做思想革命化的帶頭人。這就要求我們切實做到:對毛主席的指示和各項無產階級政策,要堅決照辦,理解的要執行,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執行;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宣傳隊員要向再教育對象學習,虛心做群眾的小學生,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掌握文化教育領域中兩個階級、兩條路線鬥爭的規律;要艱苦奮鬥,經常參加勞動,聯繫群眾,拒腐蝕,永不沾;要深入實際,搞好調查研究,抓好典型,面上的工作先抓好三分之一,認真總結經驗;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錯了就改,改正錯誤,就是忠於毛主席,就是繼續革命。只有這樣,工人階級才能擔負起領導上層建築領域斗、批、改的偉大歷史任務,保證無產階級教育革命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輝道路勝利前進。

對原有教師堅持邊改造、邊使用,建立三結合的教師隊伍[編輯]

「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工農兵、革命技術人員和原有教師三結合,建立一支無產階級的教師隊伍,是徹底結束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學校的統治,創建社會主義大學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工農兵教員是教師隊伍中一支最有生氣的革命力量。他們敢於創新,破除迷信,富有批判能力。同時把社會生產的先進經驗和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也帶進學校中來,密切了廠校掛鉤。他們講的課,學員反映:學了就能懂,懂了就能用。一年來,我們在三大革命第一線選拔了一批工農兵做專職、兼職教員,使他們在鬥爭中成長,在實踐中提高。他們參加教學工作,進一步加強了工人階級對學校的領導,有力地保證了教學的正確的政治方向,促進了對知識分子的改造,推動了教學改革。工農兵登上大學講台,是在教育戰線兩個階級、兩條路線激烈鬥爭中出現的新事物。極少數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採取「走着瞧」、「看笑話」的態度,有的企圖把封、資、修的一套塞給工農兵教員,搞什麼「我裝藥,你放炮」。對此,我們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事實上,工農兵最懂無產階級教育,過去,舊大學把工農兵排斥在外,是歷史的顛倒。今天,工農兵登上社會主義大學講台,是歷史的必然。

原有教師是三結合教師隊伍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毛主席指出:「我國的艱巨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儘可能多的知識分子為它服務。」(《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主席又指出,我國廣大知識分子是「願意改造的,是可以改造的」。(《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教師隊伍也是這樣,混入教師隊伍的壞人,反革命分子,帶着花崗岩頭腦的人,只是極少數。因此,對於廣大教師,既要看到他們世界觀的改造是長期的、艱巨的,又要看到他們是熱愛黨、熱愛毛主席的。廣大教師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鍛煉,特別是「七·二七」以來在工人階級領導下,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覺悟有了提高,要充分估計他們的革命積極性。對他們的專業知識也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舊體系必須破除,又要看到在正確路線領導下,同生產實踐相結合,有些自然科學的專業知識和過去積累的經驗是能夠發揮作用的。而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為充分發揮一切願意為工農兵服務的知識分子的才智,開闢了最廣闊的天地。要相信毛澤東思想的巨大威力,只要抓緊政治上的再教育,業務上的再學習,原有教師的大多數就能繼續任教,為無產階級的教育事業和社會主義的文化科學事業作出貢獻。對極少數實在不行的,也要給予出路,進行教育,安排適當工作,繼續考察。

為了幫助教師儘快適應社會主義大學的需要,必須堅持在使用中對他們團結、教育、改造。那種「改造好了再用」的說法,實際上既沒有看到知識分子的革命積極性,也沒有看到知識分子改造的長期性。我們遵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篇光輝著作中,關於「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的教導,着重解決教師為誰服務和怎樣服務的問題,針對他們過去長期「三脫離」的弱點,組織廣大教師到三大革命實踐中去經受鍛煉,參加創辦試驗農場,對口下廠,輪換勞動,進行教改實踐,在條件比較艱苦的環境下改造思想。知識分子的世界觀往往在對業務知識的看法上反映出來,必須徹底改造各個業務領域。教師參加三大革命鬥爭實踐,必然深刻地觸及他們中間一些人靈魂深處根深蒂固的知識私有、理論至上、洋奴爬行、個人名利等舊思想,這有利於加速他們的思想改造。

知識分子世界觀的徹底轉變是不能自發完成的。環境的變化只是為他們的改造創造了條件,還必須本着抓緊、抓嚴、抓細的原則,針對活思想,進行再教育,用他們中的先進典型教育他們自己,啟發他們自覺革命。對他們思想上的動搖和反覆,因勢利導,做耐心的認真的思想政治工作,狠抓世界觀的改造。對他們的錯誤思想,進行說理的、恰如其分的批評,加以糾正。

「對於知識分子的正確的政策,是革命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為了在工人階級領導下有效地調動廣大教師的革命積極性,鼓勵他們發揚為無產階級教育革命敢想、敢說、敢做、敢闖的革命精神,勇於進行教育革命實踐,我們在工作中注意掌握以下幾個問題:

一、把積極參加教育革命,但思想還有舊框框,暴露出一些「三脫離」的問題,與堅持走老路區別開來。

二、把真心實意與工農兵結合,但在教改的某些具體問題上和工人同志有不同意見,與拒絕接受再教育,抵制工人階級領導區別開來。

三、把帶着教育革命和技術革新的問題,積極鑽研業務,查閱有關國內外的書本、資料,與脫離無產階級政治,理論至上,崇洋復舊區別開來。

四、把為了改變落後面貌和填補空白,有分析有鑑別地向國內外學習我們所不懂的和沒有的東西,同洋奴、爬行思想區別開來。

即使有少數人拒絕接受再教育、堅持走老路,也不用着急,階級鬥爭是長期的,這樣的人總會有的,對他們那些舊思想,在教育革命中進一步深入批判,抓緊教育、改造就是了。

五、對那些政治歷史問題審查清了的人,要根據他們的不同情況和現實表現,吸收他們參加教育革命,在使用中進行教育和改造。

六、對於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人,就要嚴格按人民內部矛盾正確對待。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經過群眾批判後,有所轉變,就要不斷引導他們和革命群眾站在一起,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和封、資、修的學術思想,促使他們自覺革命。同時,還要注意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七、在教學改革中,對於自然科學上某些具體問題的是非,「應當保持慎重的態度,提倡自由討論,不要輕率地作結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要尊重客觀規律,通過實踐去解決。

通過教育革命實踐,廣大教師的精神面貌進一步發生了變化: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已經成為許多人的自覺要求,他們滿腔熱情地為工農兵服務,有些人並有所發明創造。工農兵反映:「這些知識分子,過去與我們心隔心,談不攏,現在是心貼心,談得親。」廣大教師深刻體會到,再教育是毛主席對我們的最大關懷,決心一輩子做工農兵的小學生,永遠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

那些從舊社會過來的老教師也有很大進步,不少人在教育革命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有一個教授,對他過去編的一套在國內傳播很廣的教材,認為無需改革,「從貨架子上拿下來撣撣土就能用」。我們讓他參加教育革命分隊,針對他在給工人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他和群眾一起批判封、資、修教育體系,對他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逐步認識到:「我那套理論至上、故弄玄虛的舊教材不符合工農兵的需要,撣撣土不行,即使改頭換面也不行,必須徹底改革。」後來,他與其他革命師生同工人結合,在解決工廠一項重要技術問題的過程中,向工人學習,提高了覺悟,做出了成績,受到工人的表揚。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革命知識分子是重要的革命力量。現在,一支按照無產階級面貌建立起來的三結合教師隊伍正在成長。

開門辦學,廠校掛鉤,校辦工廠,廠帶專業,建立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新體制[編輯]

建立無產階級教育制度的新體制,決不是簡單的組織變動,而是全面貫徹執行「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方針的一場革命。

學校要不要緊密聯繫社會實際、開門辦學,是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堅持什麼方向的原則問題。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蔣南翔,公開反對學生參加社會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鼓吹「清華園是工程師的搖籃」,「實驗室里就可以培養三大革命運動的戰士」,使得許多師生看不見工人怎樣做工,農民怎樣種田,身體也搞壞了。學校越辦越修,學生越學越蠢。宣傳隊引導廣大師生深刻批判這條修正主義辦學路線,帶領他們堅決走毛主席指引的《五·七指示》的道路,創辦試驗農場,到工廠、工地、農村、部隊去,參加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廣泛接觸社會實際。通過參加工農業生產勞動,採取脫產、半脫產或業餘形式,舉辦工人大學班、短期培訓班,進行技術革新、科學研究、社會調查等多種途徑,開展教育革命。無產階級教育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主義革命,它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沒有廣大群眾參加,沒有各單位各級領導的支持是決然搞不好的。開門辦學,廠校掛鉤,把大學辦到整個社會上去,使文化的普及與提高有力地推動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舊學校與世隔絕,閉目塞聽的「三脫離」狀況,使學校與社會聲息相通,使知識分子更廣泛地接觸工農兵群眾,身臨目睹,接受再教育,加速了世界觀的改造。師生們深有感觸地說:「過去閉門讀書,工程師的搖籃,搖得我們暈頭轉向;現在開門辦學,三大革命的熔爐,煉得我們心紅眼亮。」社會生產中的新技術、新創造,不斷充實、更新教學內容,使學校教育獲得了強大生命力;而學校的教學、科研成果又直接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推動社會生產向前發展。廠校掛鉤為教育革命開拓了廣闊的新天地,一定要長期堅持下去。

「學校辦工廠」是毛主席的偉大英明決策。學生如果只有書本知識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一切高等工業學校可以進行生產的實驗室和附屬工場,除了保證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需要以外,都應當儘可能地進行生產。」這是學校辦工廠的指導思想。在辦廠的過程中,充滿着兩條路線、兩種思想的激烈鬥爭。我們批判了貪大求洋、向國家伸手的資產階級大少爺作風,批判了把生產與教學割裂開來、認為「生產就是一切」的錯誤思想。我們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方針,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以學為主」,把培養人放在首位。我們根據社會主義建設和教學需要,考慮各專業相互促進和發展,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條件,因陋就簡,自己動手,先後辦起能帶動多種專業的中小型工廠:精密機床廠、電子綜合試驗廠、汽車製造廠等,承擔國家一些科研、生產任務。如電子綜合試驗廠就是在原有實驗室設備的基礎上,利舊創新辦起來的,它帶動了自動控制、無線電技術、電子計算機等專業,生產多種電子工業產品。校辦廠在訂生產計劃時要考慮教學需要,留有充分餘地。選擇的產品,具有先進性、多樣性、典型性,既是工業、國防急需的,又要能滿足專業教學要求;既有一定的批量生產,又大力進行研究試製,不斷採用新技術。

根據工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以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要求,我們從校辦工廠,廠校掛鉤着手,改造舊的學校體制,打破過去系的界限,或者合併,或者增設,都按科研生產實踐的聯繫,把有關專業納入校辦工廠、科研單位和廠校掛鉤系統,實行廠帶專業。同時,建設一支新型的基礎理論隊伍。新體制的基層單位是由工人、學員、教師組成的專業隊。校辦工廠實行一元化領導,統籌安排教學、科研、生產。這樣就把過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的「三脫離」的單純教學單位,變成了以工農兵為主體的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教學基地。如壓力加工專業的師生,在汽車廠鍛壓車間參加勞動,結合生產汽車上的各種鍛件,學習「鍛造工藝」等課程,既掌握了生產技能,又學到了科學理論。這樣做的好處是:工人參加到各個教學環節,加強了工人階級對學校的領導;教師既進行教學,又參加生產,有利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學員一面學習,一面生產,保證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科學實驗是理工科大學必須擔負起的重要任務。在辦工廠的同時,我們加強了實驗室的改造和建設。校辦工廠與實驗室同社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校成為培養學員科學實驗能力,大力開展科學研究,突破尖端技術,創造新工藝、新產品,探討新理論,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基地。

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我校多數專業以校辦工廠為主要基地;部分專業以廠校掛鉤為主;有的專業主要利用實驗室,結合科研進行教學。校辦工廠和實驗室並不能代替廠校掛鉤,所有專業,都要把這三種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尤其要面向社會,實行廠校掛鉤。

一年多來,通過開門辦學、廠校掛鉤、校辦工廠、廠帶專業,培養了一批工人階級的技術人材,完成了一批技術革新和科研項目,還為國家試製和生產了一些工業、國防急需的產品。

培養工農兵學員,必須堅持以階級鬥爭為主課,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編輯]

培養造就新的無產階級知識分子,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百年大計,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任務。遵照毛主席關於「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的教導,從去年三月起,我們先後招收了近六百名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學員,舉辦了各種專業的試點班,對選拔和培養工農兵學員進行了初步實踐。今年計劃招收二千五百名學員,目前已招八百多名。

工農兵學員一走進學校,就提出了「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的響亮口號,積極投入教育革命大會戰,同學校的教職員工一起創建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基地,還同教師一起制定教學方案,編寫新教材,大大促進了教育革命。對於這樣一支嶄新的革命力量,怎樣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我們遇到的一個新課題。

對工農兵學員是否堅持把政治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中心,是執行不執行無產階級教育路線的問題。試點班開始,有人認為:「工農兵學員政治覺悟高,學校用不着再轉變學員的思想」;有的教師覺得「自己是再教育對象,沒資格轉變學員的思想」,因此,個別人想「只講數理化,不管革命化」。有的學員由於「自來紅」的思想也有「進校學業務,政治回去補」的錯誤觀點。我們組織大家深入學習了毛主席關於政治是統帥,是靈魂,「學校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轉變學生的思想」的偉大教導,結合文化教育陣地兩個階級、兩條路線鬥爭的教育,狠抓世界觀的改造,使大家認識到:政治思想領域的階級鬥爭是絕不會停止的,社會上的階級鬥爭必然要反映到工農兵的隊伍中來。「讀書做官」、「理論至上」、單純業務觀點等資產階級思想餘毒,隨時在侵襲工農兵學員,這個問題對於青年學員更為突出。如果看不到這一點,放鬆了政治思想教育,工農兵學員也有被資產階級腐蝕的危險。學校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堂課,不是用無產階級思想教育學生,就是用資產階級思想毒害學生,「教書不教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教業務,不管政治,必然引導學員走向資產階級道路。原有教師不僅要努力改造思想,轉變自己的立場、感情,同時還要努力用毛澤東思想統帥教學工作,大膽承擔起宣傳毛澤東思想的任務。他們說:「我們參加轉變學生思想的工作,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對自己接受工農兵再教育提出的更高、更嚴的要求。」

我們堅持以階級鬥爭為主課,用毛主席提出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五個條件要求學員,向他們灌輸毛澤東思想,把不斷提高學員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覺悟,作為學校的首要任務。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關於「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的指示,堅持學習解放軍,經常參加工農業生產勞動,以階級鬥爭為綱,不斷鬥私批修,批判資產階級。這樣,工農兵學員雖然大部分時間參加業務教學活動,卻始終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繼續革命的覺悟不斷提高,「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做到環境變了,普通勞動者的本色不變;理論水平提高了,聯繫實際的作風不變;工作能力提高了,謙虛謹慎的精神不變。

為了培養有科學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勞動者,理工科大學在業務上必須使工農兵學員能夠解決當前生產實際問題,能夠擔任設計、科研任務,適應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這兩種傾向,堅持理論和實踐統一,培養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農兵學員在學校應該着重向理論方面學習,這是因為「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實踐論》)。否定理論學習的觀點是錯誤的。「然而馬克思主義看重理論,正是,也僅僅是,因為它能夠指導行動。」(《實踐論》)任何理論都來源於實踐,反過來又要為實踐服務。因此,學校的教學不能脫離實踐。工農兵學員的實踐經驗並不能完全代替教學的實踐基礎,還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在一些試點班裡,我們糾正了那種認為「工農兵學員有實踐經驗,就可以單純學理論」的錯誤思想,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始終緊密結合實踐,並在實踐中運用理論,使教學效果直接受到實踐的檢驗,使學員不僅能夠認識世界,而且能夠「拿了這種對於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實踐論》)。如一個專題短期培訓班,學員結合某種先進通訊機的研製,學習「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課程。僅用了半年,就使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學員,初步掌握了基本理論,並和原有師生一起運用所學知識,製造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通訊設備。這是過去「出中學門,進大學門」的學生遠遠不能比擬的。實踐證明,貫徹執行無產階級的教學方針,要反對「左」的和右的傾向,才能真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從三大革命中湧現出來的積極分子,一般具有三年以上實踐經驗,年齡在二十歲左右,文化程度相當於初、高中水平的工人、農民(注意招收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是理工科大學主要招生對象。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工人和貧下中農入學,不受年齡和文化程度的限制。理工科大學除去在校內外辦學制為二至三年的普通班和一年左右的進修班外,還採取多種形式開辦校內外的科學研究班、業餘大學班以及專題短期培訓班,擔負從工人中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研究人員的任務和一些普及工作,把高等教育從原有的大學裡解放出來。

大破買辦洋奴哲學、爬行主義,編寫無產階級新教材 教材改革是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它是關係到培養一代新人的重大問題。買辦洋奴哲學、爬行主義是理工科教材舊體系的要害,它浸透在教材的字裡行間,至今仍然是少數知識分子的精神枷鎖。大破買辦洋奴哲學、爬行主義,是徹底改革教材的關鍵。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新民主主義論》)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國家的理工科教科書,雖然講的是自然科學內容,但都是為了適應它們的政治、經濟、軍事的需要,用資產階級世界觀對科學技術發展所作的總結,打着深刻的剝削階級烙印。劉少奇一夥狂熱鼓吹買辦洋奴哲學、爬行主義,把這一套照搬到中國來,讓外國資產階級通過這樣的舊教材繼續專中國人民的政。例如,一套電子學舊教材,它所標榜的「嚴密」的學科體系,只不過是資本主義社會中電子技術發展過程的縮影。但這本書卻把它說成是萬古不變的絕對真理,誰要發展電子工業,掌握電子技術,就只能按這條老路一步一步地爬行,這充分暴露了舊教材的奴役性和落後性。舊教材顛倒歷史,竊取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鼓吹「專家至上」,為資產階級壟斷科學技術服務;它宣揚「理論至上」,把教育當營業,故弄玄虛,抬高價格,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學校服務;它宣揚「物質技術條件決定論」,否定人的因素第一,壓制人民群眾的無限創造力。這樣的舊教材,嚴重毒害了許多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與我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和經濟發生了尖銳的矛盾。教材一定要徹底改革,決不能走修修補補、改良主義的道路。

教材改革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必須狠抓教師立場、感情的轉變,使他們把立足點移到無產階級這方面來,解決「為誰寫書」和「怎樣寫書」的問題。宣傳隊帶領廣大師生到三大革命運動實踐中去,組成工人、貧下中農、紅衛兵小將、教師相結合的教材編寫組,開展革命大批判,把編寫教材的過程,作為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和對知識分子深入進行再教育的過程。大家認識到:原封不動地維護理工科教材的舊體系就是洋奴思想的表現,脫離勞動人民就必然要崇洋媚外,不改造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世界觀,就一定會跟在洋人後面爬行。毛主席早就指出:「中國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來說,已經超過了整個資本主義的世界。」(《唯心歷史觀的破產》)在科學技術上,我國也已經創造了許多西方資產階級望塵莫及的奇蹟。自覺認識和充分發揮這些優越性,就使我們的教材改革高屋建瓴,勢如破竹,打開了新局面。 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是我們編寫新教材最根本的思想武器。工農兵的需要,是我們編寫新教材的出發點。三大革命運動的實踐,是我們編寫新教材的源泉。

「教材要徹底改革,有的首先刪繁就簡。」這是一項複雜而又艱巨的任務,要求我們既要有革命精神,又要有科學態度,努力做到政治統帥業務,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科學地分析、深刻地闡明自然科學規律,實行理論聯繫實際和少而精的原則,使教材具有革命性、實踐性和先進性。

對現有舊教材和外國的科學技術成就,我們堅持了批判地繼承的原則,執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的方針。對舊教材總的體系,着重批判它在什麼路線指導下,為哪個階級服務,貫穿着什麼樣的世界觀,而不是簡單地否定自然科學的具體內容。有用的部分,也不是簡單地拿來就用,而是用批判的態度進行審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繼承其科學內容。被資產階級專家吹噓為「千錘百鍊,天衣無縫」的《高等數學》,我們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批判它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公理化」體系,吸收那些有用的定理和公式。例如,我們從生產實踐出發,以微分和積分這對矛盾的鬥爭、發展和轉化為線索,組成新體系,編出《微積分》新教材。過去,微積分概念是從一大堆公理、定理中推導出來的,玄而又玄,深奧莫測。現在則從生產中常見的實例引出概念。例如,鉗工用銼刀銼圓形工件,每銼一下是一小段直線,最後整體銼成了曲線,這種化整為零、又積零為整的過程,就包含了生動的微積分概念。工人學員學了說:「微積分並不神秘,一把大銼捅破了窗戶紙,高等數學又回到了我們勞動人民的手裡。」 改革教材還必須立足我國實際,滿腔熱忱地用心總結工農兵的發明創造,提出新課題,進行新概括。過去,中外的農田水利教材,都把山洪說成有百害而無一利。張家口地區貧下中農充分發揮人民公社的優越性,戰天鬥地,對山洪一分為二,創造了引山洪淤灌農田,變洪害為洪利的寶貴經驗。教育革命分隊的革命師生親身參加這一鬥爭實踐,和貧下中農一起編出《引洪淤灌》新教材。貧下中農說:「從這本書學到了征服洪水的辦法,學到了毛主席的革命辯證法。長勞動人民的志氣,滅資產階級的威風。」

教材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能一勞永逸,必須在實踐中邊教邊改,不斷總結,不斷充實,不斷提高,不斷更新,緊緊跟上和積極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飛躍發展。

結合生產、科研任務,堅持群眾路線,實行新的教學方法[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改革舊的教育制度,改革舊的教學方針和方法,是這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教學方法絕不只是具體的方法問題,更重要的是按照哪個階級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來組織教學過程的原則問題。資產階級的教學方法,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理論脫離實際,「上課滿堂灌,學生跟着轉」,完全顛倒了人們認識真理的規律,只能培養出「三脫離」的書呆子。教改試點剛開始,由於沒有破除舊教學方法,有的教師上課「本本不離手,公式不離口,理論一大套,實際不對號」,儘管他們備課很用心,講課很熱心,輔導很耐心,工人學員仍然不稱心。實踐使我們認識到:不徹底改革舊的教學方法,學校要完成培養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任務,還是一句空話。

遵循毛主席關於「理論和實際統一」、「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教導,根據工農兵學員的特點,我們實行了結合生產、科研任務中的典型工程、典型產品、典型工藝、技術革新等,進行有步驟的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正確處理突出重點、急用先學、邊干邊學與系統教學的關係,特殊與一般的關係,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係。

邊干邊學與系統教學結合起來,就打破了過去從理論到理論、煩瑣龐雜的教學體系,同時又適應了自然科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的特點。我們把整個教學過程按照完成不同類型的幾個典型任務劃分階段,本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把理論課程有計劃地安排在各個階段內,進行系統學習。根據不同情況,採用「穿插學」和「集中學」等靈活機動的方式。某一時期以完成生產、科研任務為主,有計劃地邊學邊干,典型深入,舉一反三;某一時期以理論教學為主,在豐富的感性認識基礎上,提高理論水平,密切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必要的考核。注意加強自學和培養科學研究的能力,重視在理論指導下的再實踐。

結合典型任務進行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解剖麻雀,掌握一般規律。事實上每一個典型任務,總是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因此,我們一方面注意使典型選得恰當,另一方面注意在解剖麻雀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提高,從特殊上升到一般,從實踐提高到理論。根據教改實踐經驗,我們認為應當力求按照以下原則選擇典型:突出無產階級政治,面向三大革命運動的實踐,體現當前我國科研生產中的關鍵和技術發展方向;能帶動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能夠說明一般規律;符合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通過完成由簡單到複雜的幾個典型任務,達到專業的培養要求。

結合典型任務進行教學,打破了過去把基礎課與專業課截然分開的界限。基礎課要緊密結合實際,加強針對性。有的可以和專業課一起,按照需要組成新的課程。對那些後續課程用得較多,前面不學後面就不懂的基礎課,還要單獨設課。

實行這種有步驟地結合典型任務進行教學的方法,是解決生產的綜合性與教學的分科性、典型任務的局限性與教學要求的全面性之間的矛盾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它把讀書和使用結合起來,把實踐和創造結合起來,把點和面結合起來,把學文和學工結合起來,做到了少而精,大大精減了課程,縮短了學制。

實行新的教學方法,必須堅持教學上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教員是為學生服務的,他的作用在於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和實踐的能力,因此,教員必須向學生進行學習和調查。工農兵學員階級鬥爭、路線鬥爭覺悟高,有銳敏的批判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一經同教學實踐接觸,便一眼看出封、資、修的餘毒和右傾保守、因循守舊的習慣勢力。他們對學校同社會有着深刻的比較。在比較和鑑別中有力地批判了長期盤踞在文化教育陣地上的洋奴爬行思想。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大力開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活動,能者為師,互教互學。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的講課方法,充分發揮了工農兵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一個試點班在結合某項設備的設計講「公差配合」課時,教師講了基本原理後,工人學員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頓時活躍起來,當過車工的學員分析了材料和加工條件對公差的影響;當過鉗工的學員提出了裝配條件對公差的要求,討論得十分熱烈。課堂上不僅討論清楚了原理,而且對設計方案提出許多改進意見,充分顯示了新教學方法的優越性。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徹底改革舊的教育制度,創造人類歷史上嶄新的無產階級教育制度的偉大任務,已經光榮地落在中國工人階級、貧下中農和革命知識分子的肩上。教育革命是一場硬仗。「我們面前的工作是很艱苦的,我們的經驗是很不夠的。因此,必須善於學習。」我們決心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加強黨的領導,堅決完成「九大」提出的各項戰鬥任務,更好地活學活用毛主席教育革命思想,把教育革命進行到底,為創辦社會主義理工科大學而奮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