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工農兵 要狠批「洋奴哲學」
為工農兵 要狠批「洋奴哲學」 中國科學院吉林應用化學研究所革委會大批判組 1971年6月23日 |
|
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科技路線,實現科研為工農兵服務,必須狠批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販賣的「洋奴哲學」、「爬行主義」,走自己科學發展的道路。我們在聚氟乙烯的研究工作中,對這一點有很深刻的體會。
聚氟乙烯是一種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優良的耐老化、耐腐蝕性能和物理機械性能,可作成塗料、薄膜、電線電纜等,廣泛應用於各工業部門。我所在六十年代初就開展了這種新材料的合成研究。但是,由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科技界的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科技路線,聚氟乙烯的研究被少數資產階級「權威」所把持。他們關在高樓深院裡翻洋本本,把洋人規定的「氟乙烯的最好的聚合條件是二百八十個壓力」的老框框視為「金科玉律」,根本不考慮國內的實際情況。結果,用了十年時間,耗費了大量人力和資財,卻沒有解決聚氟乙烯的工業生產問題。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的科技路線,我所科研人員為了使聚氟乙烯能夠早日投產,給工農業生產和國防建設提供新材料,走出高樓深院,到工廠去,和工人相結合。
在深入某一工廠的過程中,調查了解到工廠只有耐二百個壓力的聚合設備。怎麼辦?聚氟乙烯的研究工作是按「洋奴哲學」、「爬行主義」老路子搞下去,還是打破洋框框,把聚合壓力降下來?他們帶着這個問題,和工人同志一起學習了毛主席關於「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的教導,狠批了劉少奇一夥推行的「洋奴哲學」、「爬行主義」。工人同志尖銳地指出:「聚氟乙烯的高壓聚合完全是脫離我們現在的生產實際,即使搞成了也不能生產。我們不能靠洋人過日子,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定要把壓力降到二百個大氣壓以下去研究。」在工人階級的教育下,科研人員認識到:降低聚合壓力,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首先是科研為誰服務的方向問題。但是也有個別人對降壓聚合持懷疑態度,說:「根據外國文獻,低壓聚合恐怕拿不出好的產品」。可是,廣大科研人員堅定地說:「外國人搞不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把它搞出來!我們決不能再跟在洋人後面爬行。為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儘快實現聚氟乙烯的工業生產,我們一定要闖出一條新路!」他們分析了壓力只是聚合條件中的一個,它也不是不可改變的。通過控制其他條件,如加入少量其它成分,完全可以實現降壓聚合。於是,他們和工人同志一道,衝破重重阻力,根據工廠的實際設備情況,把聚合壓力從二百八十個大氣壓降到一百五十個大氣壓以下來進行試驗研究。經過短短十天的艱苦奮戰,就獲得了低壓聚合試驗的成功,得到了性能良好的聚合物。現在工廠已經生產出了第一批合格的聚氟乙烯產品。
聚氟乙烯研製工作十年和十天的鮮明對比,深刻地告訴我們:科研人員要堅持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就必須擺脫「洋奴哲學」、「爬行主義」的束縛,使科研工作立足於我國實際,走我國自己發展科學技術的道路,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