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革命認真找礦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為革命認真找礦
青海省冶金第七地質隊
1971年7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一九六七年,我們地質隊從湖南來到了青海高原。當我們踏上祁連山區的一個銅礦的時候,人們給我們介紹了這個礦區的兩條路線鬥爭的歷史:

這個礦區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在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期間發現的。但是,在劉少奇一夥形「左」實右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下,這個地區的地質情況沒有經過確實的探明,就被說成有上百萬噸儲量。於是,劉少奇在冶金部門的代理人便盲目而上,搞了一個大攤子。後來,一個外國「專家」到礦區一轉,又斷言「礦體剝蝕已近根部,遠景不大」。劉少奇在冶金部門的代理人又下令解散礦山。礦山的革命職工頂住了這股下馬黑風。以後,又有人下結論說:「這個礦不過是荷葉上的幾滴水珠。」

當時,我們地質隊的一些同志認為,礦區已開採將近十年,「專家」「權威」下過結論,「肥肉」吃光了,剩下的「骨頭」難啃,沒有「油水」可搞了,不如「一走了之」。 是認真勘探,還是棄礦而去,無所作為?兩種思想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通過學習、辯論和革命大批判,廣大革命職工認識到:對待老礦區有兩種態度。一種態度是:遵照毛主席關於「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的教導,下苦功夫,用大力量,對老礦山進行調查研究,認真探明地質儲量,然後再下結論。另一種態度是:不調查,不研究,盲目輕信前人的「結論」,無根據地亂說「老礦山無油水」了。前一種態度是正確的,後一種態度是錯誤的。

通過學習、辯論和革命大批判,廣大革命職工還認識到:老礦山生產有一定基礎,認真做好地質工作,探明的儲量多,可以延長礦山壽命,擴大礦山生產規模。這樣做,符合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精神。那種不調查研究就認為「老礦區無油水」,必然會影響礦山生產建設的發展。

那些所謂「專家」、「權威」,原來是在已知長達七公里的礦區內,在不到幾百米的地段上,找到一點零星資料,就斷定這個礦區「沒有什麼油水」了。這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

兄弟隊的找礦實踐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從摸索礦區地質規律入手,在被「專家」、「權威」劃為「禁區」的礦區東部,開始大膽實踐,設計了鑽孔,布置了工程。

事物的發展是曲折的。為闖「禁區」而設計的兩個鑽孔相繼打空了。繼續前進,還是就此停步?有人動搖了,說:「東區前人下過斷語,我們的鑽也是『白眼』,可以作結論了!」果真是這樣嗎?

毛主席教導我們:「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在找礦勘探工作中,「一鑽或幾鑽定天下」的思想,就是形而上學「認識一次完成論」的表現。我們批判了這種論調,又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工作。許多同志不顧生命安危,察懸崖,看深溝,破冰凌,踩亂石,在礦區內的老坑道和已部分坍塌的採空區內,進行了長達五千多米的地質觀察和取樣;逐個檢查了五百多箱鑽孔岩心;同時,還訪問了許多礦山老工人。在六個多月的時間裡,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和各種科學數據。在這個基礎上,開始了二闖「禁區」的戰鬥。第一鑽就打出了七米厚的富礦體,相繼七個鑽孔,孔孔見礦。「禁區」的大門終於被打開了。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我隊為這個礦山所探明的儲量,相當於文化大革命前九年探明儲量總和的一倍半;在一九七○年中,查明了這個礦床中八種可供綜合利用的金屬元素,使單一礦變多種礦。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這座老礦山又恢復了青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