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人社部發〔2021〕86號
2021年11月5日
發布機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人社部發〔2021〕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要求,我部組織制定了《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21年11月5日

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擴大高技能人才培養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加快構建技能型社會、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規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技工教育發展的總體要求,明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是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文件。

一、發展環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要求大力發展技工教育,辦好技工院校。「十三五」時期,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推動技工教育發展。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培訓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20年底,全國有技工院校2423所(其中技師學院496所),在校生395.5萬人,每年面向社會開展職業培訓超過400萬人次。脫貧攻堅期間,全國技工院校累計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超36萬人。技工教育辦學質量及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技工教育,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能人才具有廣泛需求,為技工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和廣闊空間。與此同時,技工教育仍面臨困難挑戰。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需要進一步加強,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技工教育必須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瞄準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促進就業需求,從已有條件和自身特點出發,科學規劃,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加快技能人才培養,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以促進就業創業、服務企業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化技工院校改革,推進辦學模式創新,加強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培養,注重德技並修、多元辦學、校企合作、提質培優,實現創新發展,建設現代技術工人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高素質技能人才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基本形成技工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更加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良好局面。技工院校發展成為開展學制教育和職業培訓服務技能人才成長的重要平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構建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依託。技工教育辦學模式更加成型,專業設置、課程開發和教材建設更加符合企業需求,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較高水平,面向社會開展學制教育、職業培訓、公共實訓、技能評價、競賽集訓、就業服務、創業孵化等技能人才全方位服務。技工教育吸引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服務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功能進一步增強。

三、推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能人才的重要指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強技工院校黨組織建設,促進學校各級黨組織組織力全面提升。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技工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將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依靠工會、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社區以及相關社會團體,與院校所在地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等建立緊密聯繫,協同推進加強學校黨建工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發展。

(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和實效,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同時加強其他課程思想政治建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融合統一。開齊開足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好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加強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遴選30個左右技工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研修基地。深入推進法治、國家安全、生態文明和國防教育。

(五)突出綜合素質和通用能力培養

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把勞動教育納入公共課必修課程,加強學生勞動實踐和實習實訓。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每學年16學時。鼓勵院校與企業等社會團體合作,共建共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足開齊體育、美育課程,規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

四、切實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

(六)完善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加強規劃引導,推動形成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技工學校梯次發展、有序銜接、布局合理的技工教育體系。技師學院是優化技工教育結構和培育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載體,重點培養技師、預備技師、高級工等高技能人才。高級技工學校主要承擔高級工、中級工培養任務,技工學校主要承擔中級工培養任務。修訂技工院校設置標準,完善晉級和退出機制。落實技工院校實施學制教育和職業培訓並舉的法定職責,組織開展第二輪職業訓練院建設試點,拓展評價鑑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公共實訓、技能競賽、師資研修、就業服務等功能,為技能人才成長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服務。

(七)鞏固招生規模

面向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企業職工等各類群體組織開展招生工作。積極推進技工院校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台,多舉措多渠道擴大技工院校招收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和農村轉移勞動力。組織有技能提升需求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讀技工院校。鼓勵各地發揮基層就業服務站作用,廣泛利用網站、微信等各種渠道資源,做好招生宣傳,進行生源摸底,抓好報名動員組織等工作。堅持線上招生和線下招生多措並舉,發揮多種招生渠道優勢。規範招生秩序,定期清理並對外公開招生資質。將技工院校年度招生工作納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計劃,加大組織落實和調度工作力度。

(八)全面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組織技工院校全方位參與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各類培訓計劃,承擔培訓任務,開展補貼性培訓和市場化社會培訓,不斷擴大培訓規模,提升培訓質量,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引導技工院校普遍設立企業培訓工作站,開展職業培訓包示範培訓和訂單定崗定向培訓企業職工技能提升。突出高技能實訓特色,重點圍繞高精尖缺職業(工種),面向企業職工和高校畢業生等就業重點群體提供高端技能培訓。加強新興產業、智能製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承擔職業培訓任務較重的技工院校,在原總量基礎上及時核增所需績效工資總量。允許技工院校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教師培訓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學生培養工作量。完善技工院校績效工資分配激勵機制,進一步落實單位內部分配自主權。

(九)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培養計劃

大力開展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面向企業職工開放技工院校一年以上非全日制學籍註冊通道。依託校企深度合作的技師學院,聯合產業龍頭企業、行業頭部企業建設產業學院。探索推行彈性學制,通過工學交替、校企雙師聯合培養高級工、預備技師和技師。依託技工院校創建或與企業共建技能大師工作室、組織技師研修交流、校企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革新項目等方式合作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聚焦新產業、新技術、新職業發展方向,開展企業技師培養培訓。

(十)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在技工院校全面推行職業技能評價,支持幫助學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支持技工院校依託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將具備條件的技工院校培育為社會培訓評價機構,面向各類就業群體提供培訓評價服務,按規定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支持技工院校學生通過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五、大力加強校企合作

(十一)支持企業等各方面力量舉辦技工教育

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興辦技工教育。發揮龍頭企業、大型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積極推動企業和優質技工院校多元主體組建技工教育集團。對於確需移交的行業、企業辦技工院校,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接管工作。大力支持民辦技工院校發展,鼓勵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民辦技工院校。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技工院校。推動技工院校在企業設立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在技工院校建設培訓基地。

(十二)持續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和內容

主動吸納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工院校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教學實施,合作共建新專業、開發新課程、開展訂單培養。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進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緊密結合。指導技工院校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促進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專業規劃、共議課程開發、共組師資隊伍、共創培養模式、共建實習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評培養質量,形成「人才共有、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辦學制度。

(十三)推動校企合作服務職工技能提升

鼓勵引企駐校、引校進企、校企一體等方式,帶動各類企業參與校企合作。鼓勵技工院校與企業聯合開發優質教育資源,推動發展「互聯網+教育培訓」模式。鼓勵技工院校與企業共同組織開展基於工作場所的學習活動,積極為企業提供知識講座、課程資源開發、技術輔導等服務,以多種形式參與企業培訓機構的建設。支持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引導企業按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鼓勵技工院校的院系與企業車間、班組結對子,建立校企合作的學習團隊,通過多種教育培訓服務供給,為職工提供終身技能提升服務。

六、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協調發展

(十四)優化區域發展布局

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推動部省共建,持續深化技工教育東西部協作。引導支持產業和人口集中度較高地區建好辦好技師學院,結合實際,在地級城市及經濟發達縣市建好技工院校。實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職業技能提升工程,聚焦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綜合考慮大型特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技能培訓需求,支持提升一批技工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培育一批勞務技能品牌,培養一批高技能人才,辦好全國鄉村振興技能大賽,更好發揮對培訓的引領帶動作用。健全人社領域常態化幫扶機制,加大東西部職業技能開發對口協作力度,對西藏、南疆四地州等地技工院校予以重點幫扶。

(十五)加強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學教研和理論研究

加強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完善修訂技工院校專業目錄並實行動態調整。支持和引導各地技工院校建設一批符合國家戰略需要、與當地主導產業發展相匹配的特色專業。緊密對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加快建設護理、康養、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改造升級鋼鐵冶金、化工醫藥、建築工程、輕紡製造等一批傳統專業,撤併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構建以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公共課課程標準、大類通用專業課課程標準、專業課程規範及專業教學標準等組成的技工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加快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一體化課程規範開發。充分發揮各級教研機構作用,加強教研機構建設,加大研究工作力度,加強課程開發。做好技工教育理論研究,及時總結技工教育辦學規律和人才培養模式。組織優秀教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匯編推廣技工教育優秀教研科研成果。

(十六)加強教材管理和開發

強化教材建設國家事權,貫徹黨和國家教材工作總體要求和《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落實《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實施細則》。推進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專業教學標準和教材建設緊密結合,豐富教材品種和形式、提高質量。實施教材開發更新和使用推進計劃,重點做好一體化教材和世賽成果轉化教材開發。認真執行部頒教學標準,完善規劃教材目錄,加強教材宣傳和使用情況檢查督導。

(十七)深化就業創業服務

加強技工院校與公共就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人單位合作,共同組織開展招聘會、就業創業指導等多樣化服務。按規定落實在就業、參加機關企事業單位招聘等方面與普通學校畢業生同等對待的要求。完善全國技工院校畢業證書查詢系統,推動與有關部門間信息互聯互認。推動技工院校畢業生按規定享受就業創業、參軍入伍等相關政策,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按規定分別按照中專、大專、本科學歷落實職稱評審、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有關政策。加強創業創新培訓師資培養,推動技工院校創業創新培訓。鼓勵各地支持有條件的技工院校建立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業服務載體。定期舉辦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鼓勵技工院校師生積極參與中國創翼等各類創業創新大賽。

(十八)強化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

推進技工院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並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一體化教師標準,完善教師招聘、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標準。技工院校可在教職工總額中安排一定比例或者通過流動崗位等形式,用於面向社會和企業聘用高技能人才等擔任兼職教師。技工院校公開招聘生產實習指導教師時,崗位所需條件可設置為專科畢業生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畢業生、大學本科畢業生或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對優秀高技能人才,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直接通過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到技工院校與所獲技能獎項相關的崗位任教。

(十九)規範各項基礎管理工作

修訂技工院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籍分類註冊管理的制度並加強監督管理。調整改版技工院校畢業證書,將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等信息在畢業證書上予以明確體現,為畢業生各項政策待遇落實提供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彈性學制、學分制管理,支持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創業創新、競賽活動。健全學校招生管理、教學管理、實習管理等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技工院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體系,健全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提高規範化管理水平。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和網絡安全管理。加強安全教育宣傳,完善聯防聯控和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完善學生實習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學生實習管理工作。積極探索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加快發展學生實習實訓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嚴禁向學生違規收取實習實訓費用,加強學生實習權益保障。

七、保障措施

(二十)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高度重視本規劃的組織實施。要依據本規劃,結合實際條件,細化具體任務目標和推進措施,有序推進規劃落實。充分依託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職業教育聯席會議等工作領導機制,協調加大技工教育整體領導支持力度,確保完成本地區規劃任務。

(二十一)密切協調合作

各地要從產業發展、經濟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出發,將技工教育發展納入本地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一籌劃,合理布局,協調實施。要加強與發改、財政、教育等部門及行業企業的協調配合,整合各類相關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社會合力,共同推進技工教育改革發展。

(二十二)優化發展環境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切實落實《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暢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強化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激勵導向。挖掘宣傳基層和一線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通過辛勤勞動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典型事跡,深入開展世界青年技能日、職業教育活動周、「技能中國行」等主題宣傳,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二十三)落實監督指導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強化主體責任,層層壓實責任,完善規劃實施情況監測、評估和績效考核機制,實行動態跟蹤指導,定期組織檢查評估。定期總結規劃實施工作,推廣先進經驗,認真研究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調整完善政策措施,抓好任務落實。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