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七年。壬戌。秋。七月。己巳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庚午。以大學士保寧、為國史館會典館、總裁官。  

○辛未。諭內閣、大學士王傑、自乾隆辛巳年。以廷對第一通籍供職詞垣。入直南書房。洊升卿貳皇考高宗純皇帝知其持躬清介。植品端方。可資倚任。是以鄉會試掄才大典。及各省視學。疊次<⿱閒>畀持衡。未經協辦大學士。即擢任綸扉。贊襄樞務。老成更事。揚歷多年。平定台灣廓爾喀、大功告成。曾圖形紫光閣。賜贊褒嘉。復命充上書房總師傅。朕在藩邸時。曾資啟沃。自親政以來。常時召對。恩禮有加見其年近八旬。精神尚未衰減眷畀方殷。茲以夏閒屢嬰疾病具摺乞休。朕念老成宿望。未肯令其驟離左右當經召見。再四慰留。王傑以年衰氣弱。深恐戀職誤公。堅詞求退。情意懇誠。在王傑並非家有田園、思耽林泉之樂。而朕眷懷耆舊。繾綣彌深。豈忍恝然遽令歸去。王傑、著不必開大學士缺。毋庸票閱內閣本章。其各館所纂書籍。亦毋庸閱看。以便安心頤養。如調理即可就痊。自應照舊供職。儻一時未能即愈自揣精力難勝。再行陳奏。另降諭旨。  

○勒保奏報、殲除黃白青藍四號賊匪。生擒首逆劉朝選。得旨獎賚。晉一等男。賞把總楊裕等、藍翎起已革副將褚大榮、為參將。游擊羅思舉等、敘賞有差。  

○癸酉。諭軍機大臣等、惠齡奏劉家灣寨長陳德潤、收留偽總兵袁奉、在寨養傷。著即行嚴訊。如陳德潤知情容留。罪在不赦。自應嚴辦示懲。仍當曉示各硐寨居民諭以官兵搜剿股匪。原為保護閭閻。賊匪早除一日。爾等即早獲寧帖一日。與其庇賊獲罪。曷若立功邀賞。伊等當感激天良協拏余匪也。  

○甲戌。諭內閣、內閣供事。與各衙門書吏無異。保寧甫經到京。因考試供事。外閒頗有浮言。請在貢院扃試。經朕發交禮部議奏。以貢院為掄才重地。考試吏胥。於體制未合所議固是。但議請欽派內閣學士、及監試御史、並護軍統領等員。仍與考試士子相等辦理尚覺過當嗣後內閣供事。仍在天安門外考試。即令稽查內閣之御史、會同內閣承辦官員、在彼監試其閱卷之內閣學士、著大學士指派滿漢各一員。臨期奏聞。不必請旨<⿱閒>派。  

○以故奉恩將軍倫康子淳寧、襲職。  

○乙亥。諭內閣、日前召見、新授右翼總兵廣泰、曾在朕前奏及步軍統領衙門一切事件。並無章程必須另為酌定。復經召見。又稱伊職系總兵。該衙門司員。俱存輕視之見。朕即覺其有意紛更。欲占身分殊為不滿。自恨又誤用一人實屬不能知人。深自愧赧。本日召見祿康、因將廣泰近日行為。面加詳詢。據祿康奏稱、廣泰自到任以來、於公事每欲更張、且以總兵究系武職、闔署司員呼應不靈、曾向祿康商懇代為奏請、加賞兵部侍郎虛銜等語。當即令軍機大臣、傳詢廣泰。竟系實有其事。伊亦自認糊塗冒昧。此非糊塗冒味。實屬膽大狂妄之至。經軍機大臣奏請交部嚴議實屬咎所應得。國家設官分職。俱有定製。豈有臣下妄思干請之理。廣泰甫經擢用總兵自應循分盡職。和衷共濟。乃急於見長。諸事輒欲紛更。又復希冀加賞卿貳文銜。紕繆乖戾已極。廣泰、著先行解任。仍交兵部嚴加議處速奏。伊現在園該班。即著逐回伊家。閉門待罪。聽候部議。國霖、即著在園該班。此次不必隨從木蘭。伊射布靶中箭三枝。應得例賞。仍著賞給。恭阿拉、於都統內業經派出隨圍伊曾任總兵。於步軍統領衙門事宜。尚為熟悉。所有行圍管轄營員番役等事。即著恭阿拉暫行管理。  

○貴州思南府安化縣屬土巡檢陸宗榮、緣事革退。以其子承烈、襲職。  

○丙子。諭內閣、盛京祖陵。朕早應躬親展謁。恭查皇考高宗純皇帝曾於乾隆八年舉行。朕以大典攸關明歲自當祗謁橋山用申瞻慕因與軍機大臣論及來歲系閏二月。若於春閒擇吉啟程。道路較易行走。當即降旨密諭晉昌、令其將該處情形是否宜於春令、抑或應俟秋閒再行前往之處。詳悉陳奏。嗣據晉昌覆奏、奉天正二月閒。地氣凝凍道路平坦。易於行走。朕猶以本年近畿雨水調勻。秋成雖可卜豐稔。而奉省地方。未知是否一律有秋。正深廑注。原欲於巡幸木蘭時。傳旨詢問晉昌令伊將關外一帶秋收物價實在情形。據實查奏。酌定行止。且現在軍務未竣。即俟大功全蕆後。再明發諭旨。亦未為遲。明歲是否東巡陪都。原在未定。乃繼善於未奉明旨之前。輒奏請展期。伊系滿洲世仆。於關係典禮之事。尤不應摭拾細故。率陳臆見。即欲將該處情形具摺陳明。亦應與晉昌等聯銜會奏。何得一人出名。且伊所遞之摺。系繕寫漢字。乃照清字摺繕寫。通體右行。實從來奏牘所未有。殊堪詫異。試思各衙門進呈題本。偶有違式及字畫錯誤者。俱當分別飭行議處。今繼善具摺奏事。任意錯謬。豈非喪心病狂耶。繼善、著即解任來京候旨。仍交部嚴加議處。  

○諭軍機大臣等、台布奏蒙番情形。並將蒙古呈遞各條進呈。朕閱納漢達爾濟等所呈。其意總欲內地官兵。將番族痛加懲治。殊不知足。台布當明白曉諭。以蒙古為我朝臣僕。雍正年閒於青海設立辦事大臣。隨時保護。嗣因爾等不能自衛。致有番子搶奪之事。不值頻勞內地兵力。高宗純皇帝屢降諭旨。如再有番子搶奪等事。繼不能代伊等辦理。仍重治其罪。原欲爾等振作。弗為番族欺壓。自大皇帝親政以來。念爾游牧地方。被番族搶占。特派大臣帶兵前往。諭令番子將搶奪各物交還。已屬格外天恩。及番子出卡後。爾等又不能自防。復蒙大皇帝賞兵守護。恩施稠疊。無可復加。今爾等偶有偷竊小事。輒請天兵幫助。實屬恃恩妄為。天朝統馭外藩甚多如額魯特、土爾扈特、烏梁海等、豈無偷竊之事。從未請天朝發兵搜捕。何獨爾等頻頻煩瀆且番眾久隸帡幪。從無干犯天朝之事。爾等惟當嚴守疆界。勉力自衛。毋徒恃內地官兵為爾捍禦。亦不可與番眾有心構釁。致啟爭端。方不負大皇帝愛護之意。若爾等不知自強。惟思構兵滋事。天朝不但不能相助。並當治罪。如此剴切曉諭。俾蒙古等懷德畏威。自不敢再行瀆請。至添兵移卡諸事。台布當酌量妥辦。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董教增奏、雷波夷人、因漢奸李逢春等、毆斃夷目。擅行焚殺。致猓夷糾約生番。將雷屬等處。疊次焚搶。看此竟系內地奸民欺壓夷人。實屬可恨。董教增馳赴該處。業將漢奸李逢春等拏獲審明。將首犯凌遲斬決。余犯枷號示懲後應即曉諭猓夷。此次漢奸構釁滋擾。已奏明皇上將首犯明正其罪。爾等夷人久經歸化遇有奸民焚殺。理應赴官申訴。代為究辦。何得糾約生番。輒行報復。致居民橫遭焚掠。現在大兵雲集。皇上念爾等愚蠢。不忍遽誅。著將為首滋事夷人速行縛獻。尚可寬貸。如再違抗。定即進兵剿辦。如此剴切曉諭。該夷人當感恩畏罪。一一凜遵。儻竟敢將首犯匿不獻出。自應懾以兵威。豐紳、董教增、妥為籌辦。一經擒獻首逆。即行馳奏。將此諭令知之。。  

○調盛京兵部侍郎穆克登額、為盛京刑部侍郎。以鑲白旗蒙古副都統花尚阿、為盛京兵部侍郎。庫車辦事大臣奇臣、為鑲白旗蒙古副都統。  

○旌表守正捐軀順天大興縣民李三妻張氏。  

○丁丑。諭內閣、兵部議將右翼總兵廣泰、照違制例奏請革職一摺。廣泰前任御史時。曾屢經派令巡漕。看其人似能辦事。疊加升用。擢至卿員。旋授內閣學士。昨右翼總兵缺出、將伊補授。廣泰本系文職出身。特因步軍統領衙門。有審理事件。伊或能通曉案牘。可以幫同祿康辦事。乃廣泰器小易盈。於未經到任之先。即向祿康商懇代奏。加賞兵部侍郎虛銜。而於本衙門歷辦章程。復有意紛更其實並未見別有籌辦之處。不過圖占身分而已。誠為薄福小人。試思祿康本系刑部尚書。經朕<⿱閒>任提督。伊因刑部與步軍統領衙門有交涉事件。再四辭退尚書。朕當即允其所請。嗣因戶部尚書缺出。復將祿康補授。是祿康本系尚書。並非因<⿱閒>任提督俾兼部銜。即如從前歷任提督。綿恩以親王管理。和珅以大學士管理。若如廣泰謬見。則<⿱閒>任提督者。豈亦可引以為例耶。廣泰狂妄無知。實屬紕繆乖戾。著即照部議革職。  

○諭軍機大臣等、額勒登保剿辦苟逆以來。已逾半載。尚未將該逆擒獲。節據伊奏稱苟逆股匪不過三百人而各路大兵雲集。理應早行捕淨豈日久兜擒尚不能一鼓殲滅耶。推原其故。額勒登保所帶官兵雖多。恐各處派防卡隘。分而見單。著詳查各路。量為徹減並將其中老弱兵丁。悉行裁汰。使一兵得一兵之用。其所徹防守精兵。即令剿辦苟逆。迅速蕆功。  

○又諭、此時川省零匪。已屬無多。勒保當督飭將弁。務於七月內埽盪淨盡。現在川北防堵事宜。尚非緊要。惟川東與楚境在在毗連、蒲、賴等逆。原係由川竄楚。或思竄回巫山邊界。亦未可定。儻堵御不密。致乘閒竄入。是楚輕而川復重。何時始能全蕆耶。著勒保從長籌計。或將他處可徹防兵。抽移至巫山等處。嚴密布置。一聞楚匪竄近之信。即移師入楚兩面夾擊。無難一鼓殲擒也。  

○又諭、琅玕奏、樹苗、通甸、小川、各路官兵。連獲勝仗。現在合兵進剿吉尾。覽奏俱悉。犭□栗犭□粟夷匪。經此懲創自必畏懼。惟恆乍繃一犯。逃匿江外。伊系起事首逆。必當擒拏務獲。勿令漏網。至摺內稱秋深瘴退。如有仍須剿辦之處。再行奏辦。該匪等現已逃出江外。若秋深後竟敢渡江滋擾。自應剿辦儻畏懼不出。即可不煩師旅。該夷人賦性凶頑。劫掠是其長技遇有滋事之時。自當隨案懲創。至既經懾伏之後。即兵力有餘。亦斷無將此種夷人誅戮務盡之理。窮兵黷武非善政。亦何忍殘害無知之夷人、邀功見好耶。琅玕當查明為首之楊金、羅小二、實在下落。懾以兵威。勒令該夷人速將二犯縛獻即可完事。無庸過江搜剿。務欲邀功。至不可罷兵之時。轉成蛇足矣。將此諭令知之。  

○引見八旗及直省考取拔貢生。雙興等五十名、以七品小京官分部學習。彥璧等七十二名、以知縣試用。吉昌等五十名、交吏部詢問、以教職佐貳等官分用。  

○予捐備賞需之湖北巡撫全保等、議敘。  

○展緩河南內黃、武陟、二縣、水災帶徵額賦。  

○戊寅。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申營官私役兵丁之禁。諭內閣、伯麟參奏防禦巴延善、私役旗兵、致令脫逃一摺。防禦有訓練約束兵丁之責。巴延善輒敢私差馬甲慶福、離營遠出。致送禮物。以致該兵丁乘閒逃走。實屬不職。巴延善、著即革職。馬甲慶福、嚴拏務獲。並著通飭各省駐防及營伍官員。務須恪遵功令。勤慎操防。不得以私事擅役兵丁。有乖職守。違者嚴懲不貸。  

○又諭、費淳等奏、請將推升刑部員外郎之淮安府外河同知曹恆、暫留工次。俟霜降後再行給咨該員赴京供職等語。同知曹恆、既據該督等奏稱、服官河堧四十餘年。於河務機宜。最為熟諳。且為人老成正直。歷來辦理工程。從未失事。是該同知於河員中實為得力。若令赴刑部供職。在河工既少一熟手。而刑名事件。轉非其所諳習。未免人地兩不相宜。曹恆、著加恩賞給知府銜。仍留江南河工。遇有沿河知府缺出。著該督等酌量奏補。所有刑部員外郎一缺。歸部另行銓選。該部知道。此系朕施恩格外。嗣後不准援此例妄行干瀆。有礙吏部銓選成例也。  

○又諭、吏部議將盛京刑部侍郎繼善、照違制例奏請革職一摺。盛京恭謁祖陵。朕原欲查明關外秋收物價情形。俟軍務告蕆。再降諭旨。行止尚在未定。繼善即欲陳請展限。亦當與將軍晉昌等聯銜具奏。何得一人出名。且以漢字奏摺。通體右行。非尋常違式錯誤可比。即照部議革職。亦所應得。但念伊摺內所言尚無悖謬之處。其咎止於書寫時格式顛倒。實屬昏憒糊塗。繼善、著加恩以六部筆帖式補用。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新野縣民齊旺娃妻吳氏。  

○己卯。以湖北布政使孫玉庭、為廣西巡撫。賞還二品頂帶。候補布政使同興、署湖北布政使。  

○予故廣西巡撫謝啟昆、祭葬。並賞銀三千兩治喪。以其在藩司任內認真辦事。擢任巡撫。操守廉潔也。  

○庚辰。上御勤政殿聽政。  

○以奉天府府尹明志、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調福建按察使喬人傑、為湖北按察使。湖北按察使成寧、為福建按察使。  

○辛巳。諭內閣、朕惟求治之道。必期明目達聰。廣為咨諏。庶民隱得以周知。古帝王懸鞀設鐸。自臣工以逮士庶。悉令各陳所蘊以備採納。但必視其言之有當與否。如果指陳確實。有裨國是。即無言職者。亦當加之採錄。儻率逞臆見。妄意紛更。甚至莠言亂政。雖系言官之言。亦不可輕為聽用。近來科道中每有條奏失當。經朕降旨駁斥。此系權衡事理。隨事訓飭。並非懶於辦事。怠惰偷安。朕承皇考付託。曷敢不勤政乎。若言官誤會朕旨。遂爾相率緘默。轉非朕廣開言路之意矣。本日據步軍統領衙門呈遞陝西恩貢生加捐州同職銜何泰條奏一件。朕詳加披閱。其所陳敬天勤民。敦崇治本。澄敘官方。整飭士習。以及黜奢崇儉。挽迴風化各大端。俱能援引古書。切陳時事其中不無可采。何泰系恩貢出身。加捐州同職銜。非齊民可比。伊果有志上進。於鄉會試中式後。原可臨軒試策。直陳無隱。今抒陳各款。於風俗人心。均有關係。且文理亦屬通順。著加恩賞給大緞二疋。交祿康將伊傳到祗領。並諭何泰回家安靜讀書。勉圖進取。以備將來量材錄用。所有原遞各條。留備省覽。  

○添設陝西漢中府屬分防漁渡路撫民同知一員。司獄一員。<⿱閒>池壩巡檢一員。移西鄉縣鹽場關巡檢、駐姚家壩。均歸同知管轄。大池壩縣丞、移駐五里壩。仍歸西鄉縣管轄。又移興安府屬平利縣治、駐白土關地方。紫陽縣二州埡主簿、駐毛壩關。並添設洋縣華陽地方縣丞一員。四畝地巡檢一員。從經略大臣額勒登保請也。  

○以廣東香山協副將張成、為浙江黃岩鎮總兵官。  

○癸未。中元節。上詣安佑宮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  

○命皇次子旻寧祭孝淑皇后殯宮。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諭內閣、本日戶部奏、將兵丁扣餉之例。請自本年八月起。永行停止等因一摺。已依議行矣。八旗兵丁。日用所需。惟賴餉銀資給。朕軫念伊等。將應行扣餉之項。加恩停止。原為伊等生計起見。但伊等用度所以不足者。固由生齒日繁。物價昂貴。亦由平日不知撙節。若能將衣食二者、隨時加意省嗇。即可免於匱乏。乃往往耽於口腹。餉銀一經入手。不為度日之計。輒先市酒肉。以供醉飽。不旋踵而貲用業已告竭。又支領官米。隨即賤價售與鋪家。祇顧目前得錢使用。不肯稍為儲蓄。而家中食米。轉零星用貴价向鋪戶糴買。此皆失算之甚者。我滿洲淳樸舊風。衣服率多布素。近則狃於習俗。兵丁等競尚鮮華。多用緞。以穿著不及他人為恥。試思旗人原以學習清語騎射為本。伊等技藝生疏。何以不知愧恥。惟於衣飾欲圖體面耶。國家恩養八旗。體恤周至。即如內城不許開設戲館。亦恐旗人花費銀錢。是以特加禁止。又旗地一項。因伊等屢行典賣。官為贖回。將所得租銀於年終普行頒賞。所以加惠伊等者不一而足現又將扣餉之例。永行停止。無非欲伊等家計有資。漸臻饒裕。伊等亦應仰體朕惠愛勤拳之意。不可習於浮靡坐耗物力。著交八旗都統等、轉飭參佐領以下各官諄諭該管兵丁敦崇節儉。力返淳龐。馴至家給人足。朕實有厚望焉。將此通諭知之。  

○又諭、額勒登保等奏、請將固原陝安提鎮仍因舊制。並另籌漢南添設營汛各事宜一摺。國家設立督撫提鎮。原擇扼要適中之地駐劄。以資控馭而垂永久。不可因目前情形稍涉緊要。遽議更張。前長麟等請將固原提督移駐漢中。經兵部議准。此祇系一時權宜。並未計及久遠。朕意此事所關甚重。原欲降旨不改舊制。今額勒登保等以現在漢中地方。雖較固原為緊要。若大功告竣後。所應辦者。不過盤緝奸宄等事。非若固原之防範邊陲彈壓番族者可比。所見甚是。著照所請。固原提督無須移駐漢中。紛更營制。至向例每三年提督至興安、漢中、巡閱一次為期太遠。該處萬山叢雜。地方遼闊。奸民最易藏跡。必須常有大員。往來稽查。方足以資鎮撫。現在海疆提鎮即有每年出洋會哨之例。嗣後陝安鎮、協、及寧陝鎮、俱著該提督每年巡查一次。余著該部核議具奏。尋議、准於西鄉縣添設游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三員。外委四員。兵七百名。作為西鄉營。其縣屬之鐘家溝、司上堰口、即於該營內酌撥弁兵分汛。移白土關都司駐鎮坪。作為鎮坪營。其附近之八仙河、雞心嶺、即於該營內酌撥弁兵分汛。均歸陝安鎮統轄。並於鎮標左營內派千總一員。兵一百名。分駐安康縣磚坪。添中左二營及城守營兵額一千九百名。以資差防。又准於沔縣添設都司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外委二員。兵四百名。作為沔縣營。南鄭屬之鋼廠添設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外委二員。兵三百名。作為鋼廠營。其附近之褒城、馬道、青石關、即於各該營內酌撥弁兵分汛。均歸漢中協專轄。又於陽平關添設把總一員。外委一員。兵二百二十二名。寧羌營添設外委一員。兵一百十四名。略陽營添設把總一員。兵二百十五名。其漢中一協。寧羌、平陽、略陽、漢鳳、四營。俱歸提督專轄。均應如所請從之。  

○諭軍機大臣等、前曾降旨令額勒登保赴平利一帶、扼要防堵。此時陝省靳士黃、陳文海等股匪。為數較多。而宋應伏、尚在寧羌。有竄入廣元之勢。額勒登保應即在彼督飭扎克塔爾等、將陝境各匪一律廓清。籌定善後大局。再赴平利一帶策應。至楚省賊股。惟蒲添寶、最關緊要。德楞泰須督兵趕剿。於八月內一律殄平。其孫清元、德昌、剿辦熊姓賊股。吉林泰、剿辦崔胡戴四等賊股。李天林、剿辦歸州龔家橋賊股。均應嚴飭趕緊剿除。不可稍留餘孽。將此諭令知之。  

○命刑部左侍郎祖之望、禮科給事中汪鏞、馳赴江南查辦事件。  

○撥河南藩庫銀三十萬兩。解往陝西。以備善後事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