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八年。癸亥。二月。丁酉朔。祭先師孔子。遣大學士保寧行禮。  

○兵部議准、兩江總督費淳疏請、移安徽壽春鎮右營王莊汛把總、駐劄阜陽縣驛口槁集。以王莊汛務歸臨淮汛把總專管。改鳳陽汛協防外委、為臨淮汛把總協防。移駐王莊汛。歸亳州營都司管轄。撥鎮屬各營內兵五十名。添設驛口槁集。以資巡緝。從之。  

○江南提督三等子陳大用、緣事革退。以其子均、襲爵。  

○以故云南雲龍州屬六庫土千總段雲彩子理、襲職。。  

○戊戌。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己亥。遣官祭文昌帝君廟。  

○諭內閣、本年十月閒、奉安孝淑皇后梓宮。一切事宜。需人經理。從前原派經理之王大臣。或業經身故。或現已外任。所有此次奉安事宜。著派綿億、保寧、德瑛、緼布、額勒布、專司經理。  

○又諭、據御史朱紱奏、申明行禮時刻、以重祀典一摺。所奏尚是。祭祀大典。例有一定時刻。總當在寅卯之閒行禮。方合禮經質明將事之義。即執事陪祀人員、有失儀不到等事。亦可便於糾察。今據奏此次遣官祭祀先師孔子。行禮時甫屆丑正寅初。以致陪祀人員未及齊到。時尚黑暗。該御史亦無從稽查。皆因行禮太早之故。向來朕於壇廟大祀。凡親詣行禮者。經該衙門先期具奏行禮時刻。閒有酌量改早之處。亦不過一二刻。且該衙門於奉旨後。通傳各衙門謹遵祇候。屆時自可齊集。至遣官行禮。若不定以時刻。則陪祀人員。安能一一無誤。糾儀之御史。何從稽察。嗣後遇有遣官祭祀。著禮部太常寺按照定例時刻。傳知行禮大臣、及執事陪祀各員、一體遵照。其派出行禮大臣。是日即遇值日奏事。亦不必因禮畢後尚須趨赴宮門呈遞膳牌。將事過早。致有歧誤。如有不遵傳定時刻、率意遲早者。該御史等照例糾參。以重典禮而昭誠敬。  

○庚子。吏部議准、閩浙總督玉德疏請、將福州府江陰、興化府前江、二鹽場改為繁缺。福州府福清、泉州府<⿰氵丙>洲、二鹽場改為<⿱閒>缺。從之。  

○奉恩將軍恆英、因病告休。以其子倫蓋、襲職。  

○辛丑。諭內閣、總兵富蘭、係由軍營丁憂開缺、尚未百日服滿之員。自應補行成服百日。再行具摺請安。乃富蘭到京。即薙髮進內遞摺請安。甚屬糊塗非是。所有巴圖魯侍衛內富蘭分應賞給緞匹等物。著毋庸賞給。姑念富蘭在軍營數年。著有微勞。加恩免其治罪。即令照例補行成服。俟百日服滿、再討差使。  

○壬寅。上幸靜明園。詣龍神廟拈香。  

○欽差內閣學士那彥成等奏報、攻破廣東鐵籠嶂賊剿。生擒首逆黃亞程等。得旨嘉獎。以那彥成署吏部侍郎。都司寧舒等、下部議敘。  

○額勒登保奏請鼓勵隨營出力人員。賞知府樊士鋒、周光裕、同知趙宜霆、知州顧紹先、花翎。仍下部議敘。余升補有差。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海門廳民曾素柱妻俞氏。  

○癸卯。孝淑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旻寧祭殯宮。  

○賞故大學士蔡新子本份、舉人。一體會試。  

○以故貴州定番州屬麻響司土官得玉錦子恩榮、襲職。  

○乙巳。諭內閣、大學士會同禮部議駁、給事中永祚奏請伊犁地方設學一摺。所駁甚是。伊犁地處極邊。多系索倫錫伯察哈爾額魯特游牧之地。迥非烏嚕木齊建立府廳州縣、設有學額者可比。該處毗連外域。自當以嫻習武備為重。若令其誦讀漢文。勢必荒疎藝勇。風氣日趨於弱。於邊防大有關礙。且屯田民戶。及流寓商賈。來去無常。亦未必盡能讀書識字。儻伊犁地方增設學額。則吉林黑龍江等處。煙戶繁稠。不更當奏請設學乎。此事如系漢員陳奏。或尚雲未能深悉邊地情形。永祚身系滿洲。乃以斷不可行之事摭拾陳請。太屬不曉事體矣。至該給事中摺內稱、派官犯生監充當教習。及效力贖罪之科甲出身廢員充當主試。必系現在伊犁官犯中。有伊親友在內。故有此沽名取巧之奏。希冀為伊等邀恩地步耳。永祚、著傳旨申飭。  

○丁未。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戊申。旌表守正捐軀湖北江陵縣民羅習善妻胡氏。陝西寶雞縣民杜浩妻鄭氏。  

○己酉。西安將軍祥保等奏請、動支西安藩庫馬價銀四萬兩。交鋪戶生息。以備駐防兵賞。從之。  

○庚戌。旌表守正捐軀湖北棗陽縣民張志昇妻方氏。  

○辛亥。免四川連年被賊滋擾之太平、大寧、廣元、通江、南江、巴州、蒼溪、奉節、巫山、九廳州縣、額賦有差。緩徵雲陽、萬、開、江北、長壽、達、東鄉、新寧、忠、酆都、墊江、梁山、大竹、閬中、昭化、鄰水、十六廳州縣、額賦。並太平、大寧、廣元、通江、南江、五廳縣、鹽茶課稅。  

○壬子。以翰林院修撰王以銜、署日講起居注官。。  

○癸丑。遣官祭關帝廟。  

○諭內閣、戶部奏、黔省銅仁興義軍需案內未發加賞恤賞銀兩、請令飭查、即將已經核減及議賠各款、迅速追交先行支發一摺。此項官兵打仗加賞錢糧。系屬獎勵奮勇。自應於接奉諭旨時即行散給。以昭恩賚。乃承辦之員。遲遲不發。已屬非是。至恤賞銀兩。則系官兵等臨陣捐軀。加以恩恤。俾資身後料理。尤應迅速給發。豈有遲至數年尚未支領之理。歷任承辦軍需各員。於此等要款率意延擱。明系豫留地步。今初彭齡等、以部咨核減追繳銀兩、須俟定案後找發、恐致遲延、另請酌撥部款等語。更屬錯謬。從前該督撫等辦理軍需。何以將緊要款項耽延不發。轉於無謂供支任意浮費。逮事隔多年。始將必應支發之款。咨部請撥。實則藉以彌其罅漏。豈能逃朕洞鑒。即如孫文煥案內。攻克平隴等八案、應發加賞錢糧。多系挪掩前此應付福康安之款。看來該省承管軍務各員。似此影射支銷者。正復不少。即雲福康安任意提用。該員等亦不應濫行承應。況福康安業經身故。焉知非伊等藉此推卸。所有濫應及侵蝕入己等款。盡諉於已故之福康安。遂可朦混了結耶。此事著福慶秉公嚴查、銅仁興義案內加賞恤賞未發銀三十八萬一千三百餘兩。系何員經手。如查有已領未發、及挪移灑銷等敝□大。即據實指名參辦。並著將此項賞銀、一面於核減議賠各員名下。先行勒令按數給發。不得藉口追項未交。復有遲滯。該撫甫經到任。並未接辦軍需。且未歷官黔省。自無所用其回護。若曲法示惠。是從井救人。轉自陷矣。慎之。  

○甲寅。遣官祭先醫之神。  

○乙卯。舉行嘉慶七年大計。奉天、卓異官二員。年老官一員。直隸、卓異官十九員。不謹官一員。罷軟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一員。有疾官五員。年老官五員。浙江、卓異官十一員。不謹官一員。浮躁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二員。有疾官二員。年老官九員。福建、卓異官十員。不謹官三員。罷軟官三員。浮躁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一員。有疾官四員。年老官五員。河南、卓異官十二員。罷軟官一員。年老官一員。山西、卓異官十二員。浮躁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一員。有疾官二員。年老官九員。陝西、卓異官九員。才力不及官一員。年老官七員。分別議敘處分如例。  

○舉行嘉慶七年軍政。雲南、貴州、卓異官五員。罷軟官二員。才力不及官二員。有疾官一員。年老官四員。分別議敘處分如例。  

○丙辰。上御勤政殿聽政。  

○遣官祭黑龍。潭昭靈沛澤龍王之神。玉泉山惠濟慈佑靈濩龍王之神。  

○諭內閣、吏部議覆、御史王麟書條奏疏通部員一摺。據稱主事一項。向例比較奏留日期先後敘補。若將捐班主事另立一班閒補。則報滿在捐班以前之主事、轉為所壓。莫若仍照舊例挨補等語。是主事別無疏通之法。必各部郎中不致久占額缺。則員外有升轉之路。主事自可漸次疏通。向來郎中截取。本系二年。後經改為四年截取。至嘉慶四年。因部員日形壅滯。又復改為三年截取。今該部請復郎中兩年截取舊例。俾得相因升轉。以為主事補缺地步。自應如此辦理。著即照議行。統俟各部主事盡已疏通、實見成效之後。仍將郎中改復三年截取。至科道人數本少。其三年截取定限。毋庸更改。余依議。  

○又諭、上年辦理宿州戕官一案。據費淳等奏到查明出力紳士鄉勇各單。當經降旨分別加恩。嗣聞該處賊匪滋事之初。全賴紳士秦攀元、同伊弟秦攀魁、秦攀萼、立時招集義民。將城門圍守。橋座拆毀。使賊匪無可遁逃。且當賊匪危言恐嚇之際。力持大義。不顧身家。伊兄弟因此一死一傷。情節尤為可憫。是以降旨令費淳等再行確查。並此外有無同時出力之人。一併俱奏。茲據費淳等奏稱、上年十二月閒。宿州賊匪進城滋擾。武生秦攀元、秦攀魁、秦攀萼、兄弟三人。實系首先糾勇。堵住城門。又公議拆橋。以斷賊匪去路。官兵到後。始得悉數殲擒。秦攀元因此陣亡。秦攀魁受傷屬實。至此外同時出力之紳士丁萬倉等十六名、俱經賞給花紅銀兩各等語。武生秦攀魁、秦攀萼、前此業經加恩以把總補用。陣亡武生秦攀元、尚義急公。首先出力。前已交部議恤。著再加恩照把總例賜恤。以示優獎。  

○以內閣學士戴均元、署刑部左侍郎。  

○丁巳。諭內閣、松筠奏請設伊犁學額一摺。伊犁地處邊陲。毗連外域。非烏嚕木齊建立府廳州縣、設有學額者可比。自應以武備邊防為重。若令專習漢文。必至藝勇生疏。風氣日趨於弱。且眷兵戶口、及種地商民。又安能盡令通曉文義。近日給事中永祚條奏此事。經大學士會。同禮部議駁。降旨明白宣示。今松筠此奏。即與永祚之見無異。試思伊犁設立學額。則入學生童文字去取。必須派人閱看。向來迪化州等處試卷。系封寄陝甘學政衙門校閱。已覺路途紆遠。若再將伊犁生童應試之卷一併解送。則長途往返。更費周張。益難保無倩人頂替更換等敝□大。至教授生童、請於廢員內擇有科甲出身者妥為教習一節。係為伊犁官犯希冀邀恩地步。此事斷不可行。松筠系該處將軍。尤應留意邊防。整飭武備。何不曉事體若此。著傳旨申飭。  

○廣東巡撫瑚圖禮等奏報、剿辦永安會匪。賞按察使邱庭漋、參將唐光茂、都司許廷柱、守備董定銓、花翎。知縣楊時行等、藍翎。余升敘有差。  

○命廣州副都統黃文燝、回京。在散秩大臣上行走。調荊州副都統海興阿、為廣州副都統。以河南城守尉色布星額、為荊州副都統。  

○己未。上啟鑾。恭謁東陵。  

○免蹕路經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三。。  

○是日。駐蹕湯山行宮。  

○庚申。調山海關副都統韋陀保、為圍場副都統。齊齊哈爾副都統來儀、為山海關副都統。署正藍旗漢軍副都統玉衡、為齊齊哈爾副都統。  

○是日。駐蹕三家店行宮。  

○辛酉。駐蹕大新莊行宮。  

○壬戌。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是日。駐蹕白澗行宮。  

○癸亥。戶部議准、陝甘總督惠齡疏報、甘肅靖遠、鹽茶、山丹、鎮番、中衛、五廳縣開墾地五十八頃九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是日。駐蹕隆福寺行宮。  

○甲子。春分。朝日於東郊。遣順承郡王倫柱行禮。  

○上恭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額勒登保奏報、搜捕通江縣余匪。殲斃首犯姚欣祖、生擒陳文海。得旨獎賚。將軍興奎等、賞敘有差。  

○予四川陝西湖北陣亡游擊賽尚阿、楊春榮、郭洪、和新布、陳五輯、都司七十五、孫斯禮、哲楞泰、酒天培、吳浩、徐萬寧、守備張雲鳳、吳純俊、黃富國、謝占魁、李國傑、千總邢允襄、彭樺、韓萬年、杜洪才、朱得芳、安榮庫、朱登甲、白漢、把總何正貴、畢振林、閻亮、溫紹祖、田得、楊文魁、朱文貴、楊廷秀、胡兆遠、邢允貴、路維文、柴如柏、李榮貴、張聯程、外委李光春、胡得勝、鄧體道、劉邦士、張威、屈顯龍、郭永泰、劉大順、李廷良、孔順、秦敬、馬天希、李景伯、鄧一彪、陳兆武、藍翎戰兵姚亮、王化龍等、祭葬世職。披甲保安等二名、兵丁王家元等八百五十八名、鄉勇張升等一千二百五十六名、賞恤如例。  

○是日迴鑾。駐蹕桃花寺行宮。  

○乙丑。駐蹕盤山行宮。至庚午皆如之。  

○以喀爾喀賽因諾顏鎮國公朋楚克達什子扎克扎布、襲爵。  

○是月。密諭總督玉德知、朕聞近日閩省洋匪與會匪、頗有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等敝□大。海口各商船出洋、要費用洋錢四百塊。回內地者費用加倍。此項費用。俱系給洋盜蔡牽。給則無事。不給則財命俱失。再陸地天地會匪甚多。即衙役書吏亦有入會者。州縣官無可奈何。不敢辦理。若致養癰貽患。又成大案矣。汝應不動聲色。密為察訪。派能事之人改扮客商。隨彼入會。得其實據。並緊要頭目住址姓名。一鼓成擒。立行正法。脅從勿問。如此辦理幾處。自可潛移默化。誅數十名不法棍徒。可保無限生靈塗炭。陰功不亦大乎。至於蔡牽為洋盜巨惡。此賊一日不除。洋面一日不靖。而坐地分贓者。大約皆系會匪。密訪之法。必須於大小寺院及花船鴉片館等處。方能得其底細。若大張告示。明派兵役。是速之使亂。非徒無益而有害。慎之密之。殊諭先行回繳。並將辦理之法先行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