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十四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

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

敕修  

嘉慶二年。丁巳。二月。壬申朔。予四川陣亡參將楊治寧、祭葬世職如例。  

○癸酉。上御乾清門聽政。  

○以舉行仲春經筵。遣官告祭奉先殿。傳心殿。御文華殿經筵。直講官德明、劉墉、進講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樹。講畢。上宣御論曰。中庸為論道之書。而子思載孔子對哀公問政一節者。所以明道不貴乎空言。而在乎實政。政不能以自立。而在乎得人。故首舉人存政舉之說。而申之以人道敏政地道敏樹之二言。所謂敏者勤之效也。雖有良法美意。具於方冊。而不得奉行之人。則治功不奏、雖得奉行之人。而不勵勤敏之志。則庶事無成。猶播植在地。而栽培溉灌皆懈弛焉。何以收農圃之功哉。是知人君欲戒叢脞之萌。而劭承平之績。必以得人勤政為本。直講官慶桂。金士松。進講書經是彝是訓於帝其訓。講畢。上宣御論曰。箕子論道。先言洪範。蓋人君一身。為臣民表率。使天下可法可則。所謂建其有極。用敷錫厥庶民。其理則為斯人彝倫所日用。非謂高遠幽深。其訓則為後世彝倫所效法。非可變更移易。理本於天。人君代天贊化。敷言純乎天理。非人君所自為訓。即上帝之訓也。天何言哉。人君代之言耳。立極治民。一言一行。呼吸之閒。無不與天合德。雨露雷霆。政刑德禮。凡所以鼓舞萬民。教治百官。莫不與化工相協。此皇極居中數中位。以為敘彝倫之大本歟。禮成。上幸文淵閣。賜講官及聽講諸臣茶。復賜宴於本仁殿。  

○遣官祭關帝廟。  

○以詹事府詹事曹城、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翰林院侍讀學士舒聘、為詹事府詹事。大理寺少卿富昆、為光祿寺卿。安徽布政使西成、為奉天府府尹。  

○以江南豐工合龍。加河東河道總督李奉翰、太子太保。賞山東布政使康基田、花翎。游擊銜楊克榮、藍翎。余升擢有差。  

○予貴州征苗陣亡游擊廖寅、傷亡游擊陳紹先、祭葬世職如例。  

○甲戌。調雲南布政使熊枚、為安徽布政使。以雲南按察使陳孝昇、為布政使。陝西督糧道孫藩、為雲南按察使。  

○戶部議准、陝甘總督宜綿疏報、奇台縣、並烏嚕木齊塔西河所、開墾地九頃三十畝。照例升科。從之。  

○乙亥。上以祭社稷壇。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丙子。命兵部右侍郎李潢、提督江西學政。  

○以固倫額駙內務府大臣豐紳殷德、兼鑾儀衛鑾儀使。  

○丁丑。祭先師孔子。遣成親王永瑆行禮。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六安州民聞在祥妻王氏。  

○戊寅。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是日。未刻。皇后崩。上還宮。至吉安所臨奠。  

○諭內閣、本日皇后薨逝。一切典禮。仰蒙皇父太上皇帝特降敕旨。加恩照皇后例舉行。第思朕日侍聖慈。一切稟承睿訓。所有輟朝期內。各衙門章疏及引見等事。仍著照常呈遞。王公大臣官員等、雖有素服之例。但皇后冊立甫及一年。母儀未久。且昕夕承歡。諸取吉祥。此七日內。圓明園值日奏事之王大臣等、及引見人員。俱著常服。惟不掛珠。此禮以義起。天下臣民等、自當共喻朕崇奉皇父孝思。敬謹遵行。副朕專隆尊養至意。  

○諭軍機大臣等、南籠苗匪滋事。前已諭令勒保。珠隆阿。張玉龍。先後帶兵速往督剿。成林、江蘭、遠在鄰省。而於軍旅之事。皆所未嫻。若辦理過涉張皇。恐本省民苗見而驚疑。著傳諭成林、江蘭、祇須留心妥辦。於緊要隘口。嚴密防範。毋任竄逸勾連。至此時勒保、珠隆阿、自已前抵該處。務即督率官兵。將苗匪奮勇殲擒。早為撲滅。毋稍遲延。將此並諭令知之。  

○惠齡等奏、賊匪被官兵分路圍擊。復分三股逃竄。其東南西北兩股之賊。因官兵追殺緊急。合為一夥。悉力抗拒。經臣惠齡等、督率將弁。鼓勇奮剿。拏獲首逆劉起榮解京。奏入。諭軍機大臣等、經次惠齡等所辦甚好。惠齡、恆瑞、慶成、舒亮、巴克坦布、阿爾薩朗、碩雲保、訥音、富成、德齡、德光、馬瑀、明泰、著賞給金合銀絲合。大小荷包。以示獎勵。至慶成年少高興。前經有旨。令惠齡查奏、遣令回京。今劉起榮。系慶成射中腰閒。始行落馬。看來慶成自知改悔。竟能奮勇出力。著仍留軍營帶兵。現在賊匪經官兵分路圍剿。並臨陣生擒首逆。賊人自聞風膽落。惠齡等、惟當乘賊情窘蹙之際。鼓勵兵弁。上緊兜圍。將首逆姚之富、張富國、悉行擒犯。自可克日蕆功。將此傳諭知之。  

○觀成等奏、東鄉賊匪。因周家河道路。經官兵疏通。遂直撲磐市府隘卡。復經兵勇擊退。輒敢竄伺大營。現在趕緊布置。一俟得有宜綿自太平起程信息。即當訂期兩路夾攻。奏入。諭軍機大臣等、觀成帶兵迎剿。防範尚為周密。而殲賊甚少。且該處兵力尚單。宜綿可以不必繞至周家河。即直赴東鄉。與觀成等會合剿辦。所有盤獲奸細之縣丞呂朝恩、著即以知縣用。沖入賊隊之土把總王保、即賞千總銜。出力鄉勇人夫。優加獎賞。以示鼓勵。將此各傳諭知之。  

○己卯。上至吉安所大行皇后梓宮前奠酒。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臨漳縣民喬鐵旦妻張氏。  

○加賑甘肅狄道、河、環、三州縣。及莊浪縣丞所屬。元年被旱、被雹、災民。  

○庚辰。遣官祭黑龍潭昭靈沛澤龍王之神。玉泉山惠濟慈佑龍王之神。  

○辛巳。上至吉安所大行皇后梓宮前奠酒。  

○景安奏報、擒剿淅川內鄉未及起事教匪。得旨嘉獎。賞雙眼花翎。晉封伯爵。賞知府彭如干、同知噶爾炳阿、游擊揆明、花翎。知縣鮑居垣等、藍翎。兵勇一月錢糧。  

○秦承恩等奏報、剿辦光頭山賊匪。得旨獎賚。出力員弁。下部議敘。賞兵丁一月錢糧。  

○壬午。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殷奠大行皇后。上至吉安所奠酒。  

○加賑山東濟寧、單、魚臺、臨清、四州縣衛。元年被水災民。  

○癸未。以奉移大行皇后梓宮於靜安莊。命皇次子旻寧行啟奠禮。  

○遣官祭昭忠祠。  

○陝西按察使姚學瑛、以贓伏法。  

○甲申。上以大行皇后梓宮奉移靜安莊。至吉安所目送。  

○遣官祭先醫之神。  

○旌表守正被戕山西懷仁縣民楊開泰妻張氏。守正捐軀山西榆次縣民趙茗保妻李氏。  

○乙酉。上詣大高殿行禮。  

○秦承恩奏、興安府屬匪徒。雖剿洗完竣。而汛地空虛。請徹興漢鎮兵回汛。又咨商宜綿。飛調延綏兵五百名駐守漢中。又密商蔣兆奎。豫備兵一千名駐劄蒲州。設有急需。即可調撥。奏入。諭軍機大臣等、秦承恩此奏、系因漢中地方遼闊、豫為籌備起見。但黃柏山一路賊匪。恃險死守。現在勒保又往貴州湖南征苗。是興漢之兵。一時未能徹動。柯藩昨剿淨光頭山賊匪。自已帶兵赴宜綿一路。該處帶兵大員。現有觀成、英善、奎舒、勒禮善、索費英阿、朱射斗、百祥、明興、足資分投領兵。柯藩竟當率領原帶之兵。迅回漢中。幫同秦承恩料理一發。其續調延綏兵五百名著宜綿酌量撥給。至惠齡一路。亦有檄調陝西之兵。一經竣事。酌令先回。以備秦承恩調撥防守。蔣兆奎接到秦承恩密札後。祇須密為豫備。該省兵額無多。前已調往豫楚協剿。本省營汛。亦不宜空虛。該撫矛當鎮靜辦理。將此各傳諭知之。  

○賞乾清門侍衛阿爾塔錫第、副都統銜。為喀喇沙爾辦事大臣。  

○調鑲藍旗滿洲副都統晉昌、為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鑲白旗滿洲副都統愛星阿、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  

○賞剿捕四川黃柏山賊匪出力兵丁。一月錢糧。  

○戶部議准、陝甘總督宜綿疏報、烏嚕木齊頭屯所。開墾地八頃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丙戌。諭軍機大臣等、此次賊匪向官潭小阜街等處逃竄。經惠齡等帶領將弁官兵。殲斃五百餘人。生擒六十餘人。尚不為多。且摺內祇稱東北一路賊匪。經阿爾薩朗、明泰、剿殺。紛紛潰逃。究竟逃往何處。又西北一路賊匪。經惠齡由小阜街掩襲。亦祇稱余賊奔竄下山。仍向西北奔逸。又究竟逃往何處。東北一帶、與桐柏相近。固當防其竄入。而西北即系呂堰樊城、及豫省鄧州淅川等處。尤不可不嚴密堵截。景安、務與王文雄、督率弁兵鄉勇。加意巡防。汪新現駐襄陽。亦應一體迎堵截殺。至額勒登保等奏、將荊州滿兵、及綠營兵、共三千七百餘名。交興肇、及副將劉廷基、帶領前赴襄陽。著傳諭興肇加緊趲行。到襄助剿。惠齡一路官兵。剿捕已久。未免稍形疲乏。今得此勝兵。振作士氣。更為得力。至各營馬隊。既閒有疲乏。自應酌換。業經景安協濟馬三百匹外。著汪新。再於本地上緊購辦。但賊匪俱系步行。我兵騎用馬匹。祇須足敷追捕之用。亦不必過多。致滋糜費。  

○移湖廣提督駐辰州。添設永綏鎮總兵官一員、駐花園汛。從總督畢沅請也。  

○額勒登保奏、辦理永綏軍務出力人員。賞道員陳蘭森、同知王廷瑛、花翎。士民潘宗甫等、品秩有差。  

○旌表守正捐軀浙江鎮海縣民屠可標妻潘氏。  

○蠲緩江蘇上元、江寧、句容、溧水、江浦、山陽、阜寧、清河、桃源、安東、鹽城、高郵、寶應、銅山、豐、沛、蕭、碭山、邳、宿遷、睢寧、海、沭陽、二十三州縣、淮安、大河、徐州、三衛、元年水災額賦有差。  

○丁亥。上幸圓明園。  

○以故喀爾喀賽因諾顏輔國公沙克都爾扎布子多布沁、阿拉善額魯特鎮國公烏爾圖納遜子莽噶拉、各襲爵。  

○予陝西陣亡鄉勇吳繡才、鍾萬周、祭葬世職。如外委例。  

○戊子。上問。太上皇帝安。  

○馮光熊奏、擒獲狆苗夥黨。集兵撲剿情形。奏入。諭軍機大臣等、該處狆苗糾眾滋事。而同類苗人。即有能幫助官兵。率眾坐卡。並拏獲賊苗多名。可見狆苗中安分守法。能知效順者。實不乏人。其滋事賊苗。不過一二桀驁不馴之徒。藉端煽惑。希圖乘閒搶掠。看來尚易辦理。此等良善狆苗。務須加之獎勵。較之出力鄉勇等、更當從優。俾益加踴躍。幫助官兵。不為賊匪所用。賊勢日孤。官兵可收以苗攻苗之益。將此傳諭知之。  

○己丑。大行皇后殯宮行初祭禮。命皇次子旻寧行禮。  

○撥部庫銀三百萬兩。解往湖北。以備軍需。  

○庚寅。舉行嘉慶元年大計。直隸。卓異官十五員。不謹官一員。浮躁官二員。罷軟官一員。年老官五員。有疾官二員。奉天。卓異官二員。罷軟官一員。年老官一員。吉林。卓異官一員。福建。卓異官五員。浮躁官一員。罷軟官三員。年老官五員。有疾官四員。才力不及官五員。山東。卓異官十二員。罷軟官三員。有疾官一員。才力不及官十員。山西。卓異官十二員。罷軟官一員。年老官八員。有疾官五員。才力不及官一員。南河河員。卓異官二員。罷軟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一員。東河河員。卓異官二員。有疾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一員。浙江鹽務。卓異官一員。才力不及官一員。分別議敘處分如例。  

○辛卯。八旗護軍統領等奏、王公護衛缺。不得由曾經出師。及有技藝護軍校內挑選。親軍缺。不得由護軍內挑補。得旨允行。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阜陽縣民華狗妻胡氏。  

○給陝西被賊滋擾之興安府屬。難民三月口糧。並房屋修費。貸予耔種牛具。  

○壬辰。上奉太上皇帝命。詣黑龍潭神祠祈雨。  

○癸巳。春分。朝日於東郊。遣肅親王永錫行禮。  

○上奉太上皇帝命。詣黑龍潭神祠謝雨。  

○改四川綏寧營參將、為綏寧協副將。添設游擊都司各一員。守備二員。千總把總各四員。外委五員。額外外委四員。兵八百六十九名。移酉陽州守備駐大溪。從明亮德楞泰請也。  

○甲午。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束鹿縣監生張霞女張氏。  

○乙未。上還宮。  

○諭軍機大臣等、貴州南籠府、與廣西西隆州接壤。交界地方。有苗匪焚掠。守備羅嘉升。督兵傷斃多人。彭承堯、已帶兵前往搜剿。計此時勒保亦抵貴州。與馮光熊、珠隆阿、會合進攻。兩面堵剿。更易集事。此等苗匪糾眾滋事。其中必有為首之人。祇將賊首擒獲。其餘夥黨。無難搜捕淨盡。吉慶勒保等、務須妥速會籌剿辦。迅奏捷音。方為不負委任。將此傳諭知之。  

○惠齡等奏報、殺襄陽鄭家河賊匪。得旨嘉獎。賞惠齡雙眼花翎。余賞賚有差。  

○旌表守正被戕安徽阜陽縣民李珍女李氏。守正捐軀安徽定遠縣民汪哲士妻王氏。  

○丙申。大祭大行皇后。上至靜安莊奠酒。  

○詣雍和宮行禮。遣官祭賢良祠。  

○丁酉。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幸圓明園。  

○宗人府奏請、貝勒德麟世襲封爵。得旨、德麟所襲之爵。伊子承襲貝子。伊孫承襲鎮國公。減至不入八分公止。世襲罔替。  

○福寧奏、黃柏山賊匪勢漸窮蹙。經成德等帶兵截殺。將夜遊山一帶山梁。全行攻取。奏入。諭軍機大臣等、此次官兵打仗。不避危險。奪據要隘。阻遏賊人出路。甚屬可嘉。文圖、著交部議敘。所有出力兵丁。賞給一月錢糧。其受傷陣亡者。查明加倍優恤。至摺內奏稱。飭令各該鎮將。督率弁兵。更番緊對賊卡。環放槍炮等語。殊無此理。綠營兵丁。往往未見賊匪。先放槍炮。槍炮為行軍利器。必須賊匪近前。始行施放。方為得力。若僅對賊卡環放。豈不施之無用之地。況更番迭換。焉有如許火藥接濟。必致臨敵轉形短少。而弁兵等亦必疲乏。殊非用兵之道。嗣後當飭知將弁等、勿得空放槍炮。糜軍火。勞兵力也。將此諭令知之。  

○景安奏報、防堵滹河鎮賊匪。游擊六十五等、下部議敘。  

○汪新奏報、擊退夾河洲等處偷渡賊匪。千總甘宗羅等、下部議敘。  

○旌表守正被戕河南魯山縣民郭台妻賈氏。守正捐軀直隸東安縣民於德兒聘妻劉氏。河南溫縣民李守文妻職氏。  

○緩徵湖北武昌、咸寧、蒲圻、崇陽、能城、興國、大冶、通山、漢陽、黃岡、蘄水、麻城、黃安、羅田、蘄、黃梅、廣濟、安陸、應城、十九州縣、新舊額賦。  

○戊戌。上問太上皇帝安。  

○奉太上皇帝命。賜太行皇后諡曰孝淑皇后。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靈璧縣民蔣輔女蔣氏。  

○己亥。上御勤政殿聽政。  

○諭內閣、哈當阿等奏、淡水地方奸民王長勝、串同營兵王增、鄭發、混造逆旗。潛豎莊民王費屋傍、希圖嚇詐。經把總戴鵬。盤詰破案。移廳審訊明確。將王長勝問擬斬決。王增、鄭發、照光棍為從例問擬絞決、分別辦理一摺。營汛安設官兵。巡查地方。是其惠責。遇有奸民滋事。本應立行查拏。乃此案營兵王增、鄭發、轉聽從王長勝混造布旗。書寫不法字樣。嚇詐莊民。希圖得錢分用。實出情理之外。該提督等止將該營兵照光棍為從例絞決。所辦尚輕。著查明該二犯父兄子弟內。有現系入伍食糧者。即行革退。並將該二犯之父兄子弟。均照失察家屬為盜例治罪。以示懲儆。所有該汛專管把總戴鵬。於事未發覺之先。即行盤詰破案。不惟無罪而且有功。戴鵬。著加恩以千總用。並賞給銀五五十兩。其兼轄都司盧植。亦著免其交部議處。  

○庚子。以故喀爾喀土謝圖汗扎薩克親王齊巴克多爾濟兄子齊巴克扎布、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