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十五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

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

敕修  

嘉慶二年。丁巳。三月。辛丑朔。調福建海壇鎮總兵官特克什布、為建寧鎮總兵官。以閩安協水師副將許廷進、為海壇鎮總兵官。  

○壬寅。賞熱河兵丁閏月甲米。  

○予福建出洋淹斃把總鍾祥林、外委薛廷走□勇、祭葬恤蔭。兵丁危國安等一百一十五名。賞恤如例。  

○甲辰。上詣大東門。恭送太上皇帝幸盤山。  

○啟鑾。恭謁西陵。  

○遣官祭歷代帝王廟。  

○免蹕路經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三。  

○是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乙巳。諭軍機大臣等、馮光熊奏剿殺賊匪。祇系攻克卡寨數處。斃賊五六百人。且所奏亦不實。該處狆苗。不過烏合之眾。乘閒焚搶。前據馮光熊等奏狆苗糾眾不過數千。屢經官兵剿殺。何以現在各路屯聚之賊。似有數萬之多。馮光熊究系書生。又已年老。亦無足深責。至珠隆阿。由總兵摺用提督。帶兵打仗。是其專責。乃剿辦日久。並未能將賊匪速行搜捕。著傳旨嚴行申飭。此時勒保自已前抵南籠。著即督同珠隆阿等鼓勵將士。奮勇進剿。馮光熊。著即回駐省城。彈壓地方。辦理軍需事件。  

○是日。踱蹕半壁店行宮。  

○丙午。駐蹕秋瀾行宮。  

○丁未。孝淑皇后滿月致祭。命皇次子旻寧行禮。  

○是日。駐蹕梁格莊行宮。  

○戊申。清明節。上恭謁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行敷土禮。畢。更禮服。詣隆恩殿行大饗禮。禮成。仍易素服。恭謁泰東陵。舉哀躬奠如儀。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后孝儀皇后陵寢。  

○命皇次子旻寧祭孝淑皇后殯宮。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是日。迴鑾。駐蹕秋瀾行宮。  

○己酉。上遣侍衛詣盤山行宮。奏請太上皇帝聖安。  

○是日。駐蹕半壁店行宮。  

○庚戌。諭軍機大臣等、福寧攻圍黃柏山。雖經焚毀賊卡。仍未能直搗賊巢。額勒登保現已到彼。務須查明虛實。力加振作。又湖北潰敗賊匪。竄入豫省邊界。慶成訥音等、繞出光山縣地方。抄至賊前截殺。由東北山口進攻。總兵王文雄。亦自西北截剿。所辦尚好。現在該處賊匪。向西南大山逃竄。自不致再向東北。擾及豫境。但慶成由東北山口進攻後。曾否追及賊匪。巴克坦布在武勝關防堵。曾否會合抄截。惠齡等一路官兵。正在西南追剿。業經慶成等就近知會夾攻。此次竄回西南之賊。曾否全行擊退。深為廑注。將此傳諭知之。  

○是日。駐蹕黃新莊行宮。  

○辛亥。孝賢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寢。  

○予福建出洋渴斃把總劉天雲、馬兵陳飛騰等六名、守兵朱琳水等七十名、賞恤如例。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陽湖縣民姚勝鳳妻吳氏。江西南昌縣民萬元長妻熊氏。  

○是日。駐蹕萬泉莊行宮。  

○壬子。駐蹕三家店行宮。  

○癸丑。駐蹕大新莊行宮。至乙卯皆如之。  

○乙卯。上以太上皇帝回蹕大新莊。詣行殿問安。  

○諭軍機大臣等、慶成等奏、追剿東竄賊匪情形。所辦甚好。該處竄匪。經慶成等分路截殺。而惠齡等在襄陽一帶。迎頭撲擊。正可兩面夾攻。賊匪前在雙溝地方。布散逆詞。內有姚張王黎四姓之語。本日軍機大臣審訊河南解到之劉起榮楊應邦二犯。供稱姚張二姓。即系姚之富張富國。其黎姓系名黎樹。賊夥赤黎叔。王姓稱為大叔。更在姚之富等之上。該二犯俱系隨州大頭目。根究明白。更可易於蹤跡。惠齡等務須按名拏獲。毋使漏網。將此傳諭知之。  

○畢沅等奏、湖南投誠入伍苗兵。不下三萬餘人。均仰給於官。為日已久。此時大功告竣。自應裁徹。令其耕耘復業。臣等酌議量予牛具耔種。俟秋收後再行以次酌截。仍擇其出力較著。艱苦最甚者。酌留萬餘名。派給各苗弁管領。以供差喚。每名月給工食銀五錢。一二年後。再逐漸裁革。從之。  

○丙辰。旌表守正捐軀江蘇贛榆縣民梁小果妻張氏。  

○是日。上侍太上皇帝駐蹕三家店行宮。  

○丁巳。上侍太上皇帝還圓明園。  

○祭先蠶之神。遣妃恭代行禮。  

○戊午。上侍太上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以通政使司通政使瑚圖靈阿。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己未。諭內閣、喀申和卓。前因捏病。僅予罰俸。乃至今並未當差。昨特遣烏爾圖納遜、阿蘭保、傳喚。喀申和卓仍稱未愈不到。因將喀申和卓。革去公爵侍衛。仍遣烏爾圖納遜、阿蘭保、鎖拏來園。交御前大臣等嚴訊。一介回奴。如此荒唐。若不重加懲治。何以警眾。著將喀申和卓。重責二十板。拏交刑部牢固監禁。烏爾圖納遜、乃尚書都統。阿蘭保、乃副都統。俱系御前乾清門行走大員。令伊等往喚喀申和卓。乃任其抗拒不到。殊屬無能。設令伊等赴軍營拏賊。豈有如此空回之理。看來伊二人前在軍營。亦不過如此塞責。未必實力奮免。烏爾圖納遜、著革去尚書都統。降補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同齊哩克齊出牧。阿蘭保、著革去副都統。作為頭等侍衛。仍在御前行走。以觀後效。  

○諭軍機大臣等、勒保現擬由關嶺進攻。疏通大道。以便珠隆阿張玉龍等會合。以次剿辦。所辦尚是。苗匪等膽敢圍擾南籠郡城。及永豐等處。而冊亨城猝被陷。州同曹艾全家被害。且定番等處逼近省城。該處亦有賊滋擾。勒保現抵安順。湖南續徹大兵。諒已陸續到彼。狆苗究系烏合。無難一鼓撲滅。此事專交勒保督辦。至滇黔交界。西面並安州至黃草壩一帶。現有苗匪屯聚。經勒保飛調總兵扎郎阿。前來督率防堵。務宜嚴密防範。勿使狆苗一名闌入滇境。現在黃草壩被圍。亟需援解。並著傳諭江蘭。或再酌派弁兵。前赴黃草壩。與慶玉內外夾攻。以期肅清一路。其東面都勻古州一帶。即照勒保等所奏、交與總兵袁敏。嚴行防守。至南面沿江一帶。與粵西接壤。冊亨既經被陷。而捧鮓、羅斛、歸化等處俱有苗匪。亦當亟籌剿洗。吉慶。當與彭承堯帶領官兵。前赴黔境。將冊亨收復。將此各傳諭知之。  

○以戶部侍郎惠齡、為理藩院尚書。兼鑲白旗蒙古都統。  

○庚申。諭軍機大臣等、昨因景安奏、桐柏山分股賊匪。竄入葉縣地方。該處與襄城許州毗連。距省城甚近。恐民人不免稍有驚惶。是以降旨令吳璥酌調河標兵丁防堵。並令李奉翰於查勘豐汛各工完竣後。即速赴開封襄許一帶。以資督率鎮撫。但竄入葉縣之賊。不過零星潰散余匪。業經景安由魯山趕回截剿。自無難克日殲除。著李奉翰。即於途次探聽。如葉縣賊匪已經撲滅。或又折回南竄。則已。若賊匪尚在葉縣嵩縣一帶。欲往北竄。此時開封省城。祇有吳璥一人。而景安相距較遠。又不能兼顧。李奉翰。即調河兵。迅赴開封襄許一帶。以資防範。將此傳諭知之。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上蔡縣民劉素純妾劉氏。辛酉。上還宮。  

○以兵部侍郎傅森、兼正黃旗滿洲副都統。  

○賞征安南陣亡提督許世亨弟福建同安營參將許世德、花翎。  

○貸甘肅平番縣連城土司所屬被旱土民耔種口糧。  

○壬戌。諭內閣、近因喀申和卓捏病不肯當差。是以革去公爵。交刑部監禁。伊之公爵。並非軍功所得。核其罪原應削奪。但念伊父伊叔自投誠以來。奮勉行走。著加恩將伊鎮國公爵。作為輔國公。令伊從弟巴巴克和卓、承襲。以示朕矜恤回奴至意。尋命將喀申和卓釋放。交該旗管束。不許滋事。  

○諭軍機大臣等、賊匪焚掠保安驛站後。折由裕州沿山西竄。景安趕至四里居地方。與王文雄奮勇剿殺。而巴克坦布、慶成等、亦由應山一帶追蹤跟剿。與景安會合。現在賊匪既向南趨。豫省地方。不致遭其蹂躪。但此一股賊數如此之多。則據景安奏到。朕即以其中必有為首之人。今據巴克坦布等奏、賊首李全、王廷詔、姚之富、均在其內。必須設法將此三犯生擒。毋任漏網。著傳諭知之。  

○癸亥。上耕耤。詣先農壇行禮。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復加一推。御觀耕台。命豫親王裕豐、肅親王永錫、莊親王綿課、各五推。吏部右侍郎玉保、戶部尚書范宜恆、禮部左侍郎鐵保、兵部右侍郎傅森、代刑部工部右侍郎阿迪斯、工部左侍郎成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汪承霈、通政使司通政使秦清、大理寺少卿童鳳三、各九推。畢。順天府府尹率農夫終畝。賞賚農夫耆老如例。  

○幸圓明園。  

○問太上皇帝安。  

○諭內閣、大學士缺出。已屆匝月。現在各尚書內。劉墉資格較深。著補授大學士。但伊向來不肯實心任事。行走頗懶。茲以無人。擢升此任。朕既加恩。務當知過。倍加感激。勿自滿足。勉除積習。以副恩眷。沈初、著調補吏部尚書。所有兵部尚書員缺。著朱圭補授。仍帶革職留任。張誠基、仍著調補安徽巡撫。現在吉慶、前往粵西邊界辦理事宜。張誠基、應俟吉慶辦竣軍務。回至廣東省城時。將巡撫印篆。交吉慶暫行兼署。再赴安徽新任。朱圭。俟張誠基到任交代後。即行來京供職。其廣東巡撫員缺。候朕另行簡放。  

○調正白旗滿洲都統和珅、為鑲黃旗滿洲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福長安、為正白旗滿洲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綿恩、為鑲白旗滿洲都統。  

○甲子。上御勤政殿聽政。  

○以太常寺卿施朝干、為宗人府府丞。仍留湖北學政任。詹事府少詹事羅國俊、為詹事。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宿州民汪啟成妻楊氏。  

○乙丑。諭軍機大臣等、惠齡所奏。不過分路兜剿情形。殲賊亦屬無多。殊不滿意。並為恆瑞乞恩。有何緊要。恆瑞前曾獲咎。今既能知過自奮。伊本系將軍。著加恩照例准戴花翎。至據奏現獲匪犯。多系姚之富之徒。且獲有姚爽金爽一名。訊系姚之富堂侄。想姚之富總在此股賊匪內等語。但據巴克坦布等奏、由南召竄入大山賊匪。逆首王廷詔、李全、姚之富、俱在其中。此時恆瑞帶兵截剿此股賊匪。巴克坦布慶成等、先經馳赴南召一帶。正可兩面夾擊。痛加剿殺。總須將各首逆設法擒拏。不可坐待惠齡。有稽時日。將此傳諭知之。  

○調鑲黃旗漢軍都統慶桂、為鑲紅旗滿洲都統。以鑲黃旗護軍統領德楞泰、為鑲黃旗漢軍都統。調鑲白旗護軍統領晉昌、為鑲黃旗護軍統領。以輔國公崇尚、為鑲白旗護軍統領。仍兼署鑲黃旗漢軍都統。  

○以故云南開化府屬土經歷周尚德子紹宗、襲職。  

○丁卯。諭軍機大臣等、宜綿等奏、奪占雞爪嶺等處賊卡。其設法攻取。自系宜綿辦理得當。乃明亮公然以宿將自居。自列首銜。其單銜具奏之摺。竟以一切布置。皆伊所定。太不知分。明亮著傳旨申飭。並著接奉此旨後。將所帶之兵留與宜綿。明亮即輕騎減從。速赴襄陽一帶。幫同惠齡剿辦。  

○荊州將軍興肇等奏報、截剿裕州一帶北竄賊匪。得旨獎賚。賞佐領那敏、花翎。防禦百順等、藍翎。游擊六十五等、升擢有差。賞兵丁一月錢糧。  

○以內閣學士書敬、兼鑲黃旗漢軍副都統。  

○旌表守正捐軀福建邵武縣民饒毛仔妻張氏。河南泌陽縣民張計貴妻裴氏。  

○戊辰。上還宮。  

○調鑲紅旗滿洲副都統多永武、為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鑲白旗滿洲副都統晉昌、為鑲紅旗滿洲副都統。  

○以孟夏時享太廟。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己巳。調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富尼善、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