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1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工部事務翰林院掌院學士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四級臣曹振鏞總裁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刑部事務加五級臣戴均元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內大臣文淵閣提舉閣事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管理戶部三庫奉宸苑清漪園等處總理工程處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西洋堂事務軍功加三級隨帶加二級尋常加十三級紀錄二十一次臣英和經筵講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上書房行走武英殿總裁管理國子監事務加六級隨帶加二級紀錄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慶十年。乙丑。九月。庚戌朔。遣官祭歷代帝王廟。  

○復秋審失入失出處分例。諭內閣、朕閱各直省本年秋審人犯冊內。由刑部改實為緩者三起。而改緩為實者、共有八十三起之多。數省如出一律。其故殊不可解。外省辦案。狃於救生不救死之說。最為陋習。今部改各案。經朕一一詳閱情節。多系按律改正。均屬平允。並非刑部堂官有意吹求。朕矜恤庶獄。罪疑惟輕。從未諭令該部、將秋讞案件嚴行勘核。夫律文自有正條。該督撫臬司等辦理各案。並不援照科斷。轉引他條遷就定擬。謂非有心輕減而何。護庇兇犯。不顧死者含冤。妄謂積陰功。不知獲罪愈重矣。朕所以禁止從重定罪者。原指本律外、再行加等問擬者而言。若含本律而別引他條。則舛謬滋多。豈協中之義乎。況案情內或有一線可原之處。朕於勾到時自有權衡。該督撫等、總當按律定擬。不得率行末減。人命至重。豈容稍有偏畸。向例秋審失入一案、及失出五案者。督撫臬司均有處分。嗣經降旨寬貸。各省大吏、自因吏議既寬。更無瞻顧考成之慮。遂爾遇事從輕。欲博寬厚之名。而不思辟以止辟之道。於明刑弼教。大有關係。嗣後著該部、將辦理秋審失入一案、及失出五案者。仍前定立處分。俾職司刑讞者、各知儆惕。遇事庶加詳慎、本年系發令之初。所有此次定擬實緩錯誤、失入一案及失出五案之各該省督撫臬司、姑從寬免其交議。仍於辦理秋審完竣後。各傳旨嚴行申飭。此後如有定擬錯誤者。均照定例議處。但各直省督撫等、不可因有此旨。輒又有意過嚴。致失持平之意。若妄事周內。則獲咎更重。總當詳核案情。確引律條。虛衷定讞。務期無枉無縱。以副朕執法用中、諄諄訓誡至意。  

○是日。駐蹕蔣家店御營。  

○辛亥。駐蹕常家屯御營。  

○壬子。上御行殿。勾到新疆、雲南、廣東、廣西、上年情實罪犯。停決新疆絞犯一人。雲南斬犯六人。絞犯二人。廣東斬犯一人。絞犯二十人。廣西斬犯四人。絞犯三人。餘九十一人予勾。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桃源縣民王有安女王氏。  

○是日。駐蹕網戶屯御營。  

○癸丑。上御行殿。勾到四川上年情實罪犯。停決絞犯二十五人。餘一百四人予勾。  

○緩徵安徽懷寧、銅陵、無為、鳳陽、懷遠、定遠、壽、鳳台、宿、靈璧、和、泗、盱眙、天長、五河、十五州縣、水災旱災新舊額賦。  

○是日。駐蹕金剛屯御營。  

○甲寅。諭內閣、工部奏詳。校例案酌議請旨一摺。並開列清單進呈。朕閱單開各款。內有旗員葬銀碑銀一款。外省均由布政司給發。報部核銷。惟東三省所屬旗員。例應出具文領、赴部領回給發。歷來遵辦已久。而吉林一處。自嘉慶七年起。該將軍於旗員應得葬銀碑銀。准禮部原題。即由本處給發。報部請銷。經該部核與應給銀數相符。未經議駁。即予准銷。所辦均屬非是。各部相沿例案。總宜遵循舊章。不得妄自更改。吉林旗員葬銀碑銀。該將軍於接到禮部原題時。自應查照向例辦理。如以赴部領給、較多跋涉。即應據實奏明。請由本處動支。候旨遵行。乃輒自行給發。跡近專擅。秀林著交部議處。工部於該將軍報銷時。既核與成例不符。自當駁令赴部請領。亦不應率准支銷。所有原議准銷各案之工部堂司官、著查明交部察議。至此項銀兩。各省既由布政司給發。何以東三省所屬之員。獨令遠涉京師、赴部具領。不特稽延時日。且往來未免需費。亦非所以示體恤。嗣後盛京、吉林、黑龍江、各處旗員、應得葬銀碑銀。均著改由本處給發。報部核銷。以歸畫一。余著照所請行。  

○是日。駐蹕興隆屯御營。  

○乙卯。上御行殿。勾到貴州、福建、陝西、上年情實罪犯。停決貴州斬犯六人。絞犯六人。福建斬犯三人。絞犯六人。陝西斬犯十一人。絞犯八人。餘八十三人予勾。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是日。駐蹕杏山東御營。  

○丙辰。諭內閣、宗人府將情實應絞官犯已革西寧辦事大臣都爾嘉、原犯案情黃冊進呈。都爾嘉前在將軍任內。曾因貪婪獲罪。復經加恩棄瑕錄用。洊擢至副都統。派往西寧辦事。自應感戴恩施。諸事謹慎。乃竟不知悛改。仍前任意枉法。婪索銀六千餘兩。又因祭海指稱蒙古王公等派差不公。藉端勒索蒙古貝子旺沁丹津、及蒙古王公等、共銀一萬一千餘兩。幸蒙古等恭順淳謹。尚未滋事。儻彼時致滋事端。更不成事體矣。似此負恩枉法。若系平人、即當依律立絞。姑念都爾嘉究系宗室。著加恩免赴市曹絞決。著派左宗人永珠、刑部侍郎貢楚克扎布、將都爾嘉帶至伊祖墓前監令自縊。  

○又諭、宗人府將情實應絞官犯原任顏料庫郎中宗室嵩慶、原犯案情黃冊進呈。核其情節。緣嵩慶調補顏料庫郎中。往伊堂母舅德豐額家叩頭。德豐額邀伊往飯鋪吃飯。同飲至醉。德豐額與車夫爭鬧。經嵩慶勸解。德豐額上車。嵩慶同坐車外。德豐額仍欲下車追鬧。且將頭亂撞。嵩慶以德豐額酒醉滋事。將伊左右腮頰用拳毆打。德豐額將嵩慶推墮車下。德豐額亦隨同下車。拔取嵩慶所佩小刀。欲尋途閒車夫爭鬥。嵩慶抱住。奪回小刀。德豐額仍復奪取。嵩慶情急。以小刀嚇戳。致傷德豐額左肋。越日殞命。宗人府會同刑部、將嵩慶依毆殺律問擬絞監候。入於情實。此雖照例辦理。細核情節。究因德豐額起釁。且嵩慶又系自行出首。著加恩改為緩決。仍監禁宗人府空房。  

○正黃旗漢軍副都統鑾儀衛鑾儀使慶長、以奏對舛錯。降頭等侍衛。以內務府大臣巴寧阿、為正黃旗漢軍副都統。鎮國將軍禧恩、為鑾儀使。  

○是日。駐蹕五里河村御營。  

○丁巳。上御行殿。勾到湖廣、奉天、上年情實罪犯。停決湖廣斬犯九人。絞犯十八人。奉天斬犯四人。絞犯三人。餘八十四人予勾。  

○諭內閣、本日自庫車換回之藍翎侍衛常明、呈遞請安黃摺。殊屬非是。文武大員、於宮門具摺請安。各有等級。常明雖曾任巡撫。嗣於革職後、賞給藍翎侍衛。派往新疆辦事。今差竣前來行在。祇系侍衛職分。但應於領侍衛內大臣處呈明代奏。或以曾任大員。於道旁碰頭謝恩。尚無不可。乃竟自行具摺。與現任大員一例請安。殊乖體制。常明著傳旨申飭。即令隨從。同侍衛等當差。至奏事處不加指駁。率行進呈亦屬錯誤。並著傳諭伊等、嗣後凡奏遞請安摺者。均應遵照定製。按其官階、應行呈遞者。始准接收。其越分呈遞者。即行駁回。以辨等差。  

○又諭、據鐵保等奏、連次拏獲在洋行劫盜匪、審明辦理一摺。江蘇省水師營員。向于洋面緝捕事宜。不甚熟練。亦從無奏及拏獲洋匪之事。今經鐵保等督飭營汛文武實力巡防。連獲蔡廷秀、周文達等、行劫二案。可見事在人為。鐵保、汪志伊等、督率有方。署狼山鎮右營游擊葛洪章、通州知州張桂林、海門同知章廷楓、於緝捕盜匪。奮勉出力。俱屬可嘉。均著加恩交部議敘。余著刑部核擬具奏。至此時正屆北風當令。盜首蔡牽、去江省洋面已遠。但恐閩浙洋面圍捕緊急。或乘閒竄至該省內洋。亦未可定。鐵保等仍當認真督飭巡防。不可稍有疏懈。又據另片奏、民壯教習文生許椿、並侯德、夏文、三人技勇出眾。諳習水師、懇請賞給額外外委頂帶、作為馬兵、令其教習兵丁等語。著照所請、許椿、侯德、夏文、准其賞給額外外委頂帶。作為馬兵。俾資教練。其降革千總顧廷章、趙秀、周飛熊、把總徐國升、外委聞升、五人。雖據稱於外洋駛風折戧熟悉。但該督等未將伊等從前獲咎緣由詳悉聲敘。未便遽照所請、一體施恩。著先作為馬兵。令其教習兵丁。仍著該督等開具伊等降革事由覆奏。到日再降諭旨。  

○諭軍機大臣等、據成林奏稱、濟嚨呼圖克圖差噶布倫等呈送匿名夷字一張、當經譯看、系代阿旺索巴等三人抱怨前案辦理不公、並言策拔克、因奏保敏珠爾、索諾木班珠爾、升補噶布倫、又堅巴多布丹、均有饋送金銀之事等語。西藏番情。近日頗形刁健。前因投遞匿名揭帖一案。甫經策拔克成林查辦懲治。今又即以前案審辦不公、並策拔克得受饋送各情。向成林處投遞匿名字帖。實屬可恨。且閱譯出原帖內、有若漢番辦事不妥之時、就要投廓爾喀之語。竟系悖逆。尤應徹底究辦。著成都副都統文弼、接奉此旨。由驛馳赴西藏。會同成林辦理。如成林業將寫遞字帖之犯訪獲。即可詳細根訊。若尚未訪得。仍當上緊查拏。期於必獲。但文弼、成林、亦不可豫存策拔克斷無受賄營私之成見。稍涉瞻徇。如獲犯後、訊明所控屬實。策拔克果有得受敏珠爾等饋送情事。贓據確鑿。即應將策拔克參奏、革職嚴審。所有駐藏大臣印務。即著文弼暫行接署。儻實系虛誣。或訊有挾嫌傾陷情節。即當將該犯問擬絞決。嚴辦示懲。總在文弼等秉公確訊、定擬具奏。使番民咸知畏服。庶告訐之風、可漸就帖息也。將此諭令知之。  

○緩徵齊齊哈爾、打牲烏拉、黑龍江、三處旗屯驛戶舊藉口糧。  

○是日。駐蹕沙河所御營。  

○戊午。諭內閣、朕此次恭謁祖陵。自出山海關。該將軍等於備辦一切事務。均未妥協。且所修道路不能平坦。惟富俊尚屬奮勉。故屢次加恩。將伊處分寬免。其餘地方官員、漠不關心。現已將花尚阿、良貴、及知府知縣等員、分別降調示懲。詢其辦理不善之故。富俊則雲地方官呼應不靈。該侍郎等則雲一切事務均系分辦。看來前次該處旗員及地方官辦理大差。均系商同辦理。是以一切俱臻妥善。此次因該將軍副都統五部侍郎等、彼此不睦。是以分辦。以致如此紛紜。該將軍平日不理地方事件。至遇朕恭謁祖陵大典。並不和衷辦理。甚屬非是。此次姑免深究。嗣後朕再赴盛京恭謁祖陵。一切應辦事宜。該將軍務須會同副都統五部侍郎府尹等、豫為熟籌。由該將軍統辦。儻各該侍郎府尹等、不會商將軍。或將軍交辦事件。並不遵行。即著指名參奏。如有瞻徇參差。惟該將軍是問。至修墊御路。應由大道豫備。不惟不傷農田。且道路亦可堅固。即閒有迂折。亦不過多增數處中伙。其劄營處所、即擇附近御路二三里內之平坦高阜地方修墊備用。此旨著盛京將軍各部衙門各存一分。永遠遵行。  

○展緩湖北潛江、天門、江陵、監利、四縣、攤徵節年修堤銀。  

○是日。駐蹕周家村御營。  

○己未。嚴飭地方大吏延擱控案。諭內閣、朕此次巡幸盛京。蹕途往返。旗民人等在道旁叩閽呈訴者。不一而足。當交軍機大臣、會同行在刑部、審訊錄供具奏。除洪明宜所控湛大被毆致斃一案外。其餘各案。大率均系地畝等項紛爭細故。多有在該管官員、及各上司衙門、再三呈控。因未經審結。懸案多年。以致負冤莫白、急迫叩閽者。總由外省惡習。遇事延擱。甚或奸胥蠹役。多方刁頓。申訴為難。是以訊據該旗民人等、往往有不敢再向上憲衙門控告、情願冒罪叩閽之供。即如本日叩閽之黃國霖、於道旁跪訴時。距富俊站立處所。近在跬步之內。且伊亦明知其為本省將軍。乃不就近遞呈。轉向朕前吁控。可見地方案件。若非大小衙門一味玩延。雖草野至愚。豈遽敢干冒罪名、紛紛上瀆乎。即各直省督撫等、屢經降旨訓飭、將大小控案速行訊辦。而近日赴都察院等衙門呈控者累累。即如本日英善等具奏、江西民人塗松林代舒一霖呈控一案。亦由歷控督撫藩臬、案經訊明、延宕不結之故。夫設官所以理民。若事事待朕敕交審辦。又安用此地方大小官僚為耶。試問各直省官員、坐享厚祿。遇事延挨不辦。於心安乎。於理得乎。嗣後著通飭各直省文武大吏、有管轄旗民之責者。遇有控訴案件。均當即時秉公訊結。其有應親行研鞫者。亦當提集勘斷。如果所控虛誣。則刁健之徒、尤當即行懲辦。俾知儆畏。而被誣者、亦早得申雪。總應速就清厘。毋得仍蹈稽遲積習。致民隱稍有壅蔽。至前交富俊等查審之徐桂、劉永福、德凌阿、劉文宣等、所控各案。著該將軍等於回至盛京後。即行訊問詳確。逐案定擬具奏。勿因朕已迴鑾。又復諸事泄泄也。將此通諭知之。  

○兩江總督鐵保等奏報、秋汛安瀾。出力員弁、下部議敘。  

○是日。駐蹕中前所御營。  

○庚申。上御行殿。勾到浙江、江蘇、江西、上年情實罪犯。停決浙江斬犯七人。絞犯三人。江蘇斬犯五人。絞犯八人。江西斬犯四人。絞犯四人。餘八十四人予勾。  

○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盛京將軍、侍郎直隸總督等食。並賞賚有差。  

○賞蹕路經過直隸地方文武官員加一級。  

○緩徵湖南澧州屬東鄉黃絲等垸、水災新舊額賦。  

○是日。駐蹕文殊庵行宮。翼日如之。  

○辛酉。上詣天后宮拈香。頒御書扁額、曰靈昭海鏡。  

○詣海神廟龍王廟拈香。  

○御澄海樓。命扈從內廷翰林聯句。  

○御行殿。勾到安徽、河南、山東、上年情實罪犯。停決安徽斬犯七人。絞犯七人。河南斬犯五人。絞犯十人。山東斬犯三人。絞犯二十人。餘八十七人予勾。  

○諭內閣、朕自澄海樓回行宮。途閒見有逸馬。經乾清門侍衛三員往拏。詢之禧恩、據稱此三員內有和世泰。及拏回查點。乃係百順、哈當阿、蘇精額、三人。逸馬系蘇精額拏獲。並無和世泰在內。在禧恩冒為此奏。其意自以和世泰系皇后之弟。且系伊弟端恩妻兄。故特藉端湊合。冀得邀賞黃馬褂。甚屬非是。禧恩著傳旨申飭。並罰俸三個月。以示懲儆。向來行圍。每遇追拏逸馬。總系侍衛內未經得賞黃馬褂之人。從無已賞之人前往。即或同往拏獲。亦必捏稱系未經得賞之人。冀邀賞賚。此等惡習。朕所深知。蹕路追拏逸馬。乃伊等職分當為。何足膺賞。嗣後如遇逸馬。各侍衛截拏不及。專令曾賞黃馬褂、及有巴圖魯名號之侍衛追拏。其未經得賞者。毋庸前往。將此曉諭。俾各永遠遵行。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上蔡縣民王保妻陳氏。  

○壬戌。諭內閣、據宗人府內閣禮部刑部覆奏、前次呈進慶賀本章、未將刑部本章徹回緣由各摺。逐加披閱。禮部於本月初五日恭進慶賀本章時。先期於初一日用片文知會內閣。初二日復用印文知會內閣、轉行知照行在內閣、慶賀二本到日、勿與刑名本同日呈遞。並經知照刑部在案。是禮部遵照辦理。並無不合。內閣等衙門、並未檢查扣徹。又未將禮部移文、轉行知照行在內閣等處。實屬錯誤。本年因內閣原擬迴避刑名本章日期過多。經朕詳加刪減。甫經酌定。乃於具題慶賀本章之期。轉將刑名事件一同呈遞。<⿰鋶-釒>忽之咎實所難辭。所有在京管理宗人府王公、內閣大學士刑部堂官、俱照所請交部議處。  

○以禮部右侍郎萬承風、知武舉。內閣學士顧德慶、為武會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讀學士李宗瀚、為副考官。  

○命五城於冬春二季、設廠煮賑。  

○是日。駐蹕深河村西御營。  

○癸亥。上御行殿。勾到山西、直隸、上年情實罪犯。停決山西斬犯十二人。絞犯七人。直隸斬犯五人。絞犯十一人。餘七十五人予勾。  

○是日。駐蹕天台山御營。  

○甲子。諭內閣、據那彥成奏、已革南海番禺二縣知縣王軾等被劾不甘、稟出百齡在巡撫任內自製聯枷。將犯人枷斃二命、又派伊妾弟任二管門、傳令兩首縣家人代辦供應食物、並一切應用物件、共用銀一萬一千五百餘兩、百齡僅發過銀一百兩、並於離任時、將一切紫檀玻璃等項什物、搬運下船、價值終未給發、並據那彥成奏、伊與百齡聯銜參劾首縣私設班館及英德縣逼勒銀匠墊辦錢糧二摺、又百齡具奏巡撫衙門例摺、回粵遲延、詢據摺差稟明、系百齡到湖北後、諭令黃梅縣將該摺差截留、令其由驛齎至武昌省城、百齡將硃批奏摺留下、僅抄錄行文移知等語。殊堪駭異。此案關係重大。而其最重者。尤在截留硃批奏摺一款。現派直隸總督吳熊光、侍郎托津、馳驛前往查辦。著伊二人先至湖北省城。傳旨訊問百齡、伊已升任湖廣總督。前在廣東與那彥成聯銜各摺。系廣東應辦之事。因何繞道截留。及拆閱後、又不將原奉硃批諭旨交回。此內若有密交那彥成硃諭。伊自必擅行拆閱。殊出情理之外。又伊在廣東任內、派令妾弟任二管門。需索兩首縣供應什物等項、用銀至一萬一千餘兩之多。何以百齡在任、僅發價銀一百兩。及升任時、復將紫檀玻璃及一切什物。概行搬帶下船。伊既參奏南番兩縣私設班館。何以複製造非刑、聯枷斃命。種種貪縱款跡。令其逐一登答。並將任二嚴行審訊。如訊出確據。即傳旨將百齡革職拏問。將任所貲財查抄。所有湖廣總督印務。交瑚圖禮暫行兼署。一俟審得大概情形。先行具奏。再赴粵東查辦。本日又據佶山奏、湖北襄鄖一帶、晉省私鹽充斥、鹽道海昌、諸事因循廢弛、請將該道交部嚴議、另請<⿱閒>放一摺、亦著吳熊光、托津、於到楚時詳悉查明。據實具奏。此旨即著伊二人齎往。  

○是日。駐蹕夷齊廟行宮。  

○乙丑。上御行殿。勾到新疆、雲南、貴州、廣西、福建、本年情實罪犯。停決雲南斬犯二人。絞犯一人。貴州斬犯四人。廣西斬犯一人。福建斬犯一人。餘八十三人予勾。  

○以直隸布政使裘行<⿱閒>、護理總督。  

○是日。駐蹕柳新莊御營。  

○丙寅。上御行殿。勾到四川本年情實罪犯。停決斬犯十二人。絞犯一人。餘一百十九人予勾。  

○兵部以武會試中額請。得旨漢軍取中四名。奉天取中一名。直隸取中八名。陝甘取中五名。廣東取中六名。河南取中三名。山東取中五名。江蘇取中二名。安徽取中二名。山西取中二名。湖北取中三名。湖南取中一名。四川取中四名。廣西取中一名。福建取中二名。浙江取中二名。江西取中二名。雲南取中二名。貴州取中二名。  

○河東河道總督李亨特奏報、秋汛安瀾。出力員弁、下部議敘。  

○是日。駐蹕五里墩御營。  

○丁卯。諭內閣、本日刑部題駁河南巡撫馬慧裕審擬程小珠強姦穆周氏未成、刃傷本婦平復、聞拏投首、將該犯減等擬流一本。刑名事件所以不准從重者。原以科罪自有定律。不得於律外加等問擬。致失平允。若按律科斷之事。則律文所載罪名。援情定法。歷久遵行。即朕亦不能稍為增減。況臣工等、豈得任意偏畸。近來外省辦案。往往欲博寬厚之名。於律載案犯應得罪名。置之不論。轉援引他條。思為末減。是乃姑息之見。各省皆然。而馬慧裕之在河南、及從前顏檢之在直隸、為尤甚。即如程小珠一案。凡侵損於人及奸者、不在自首之律。載有明條乃不此之引。而轉引尋常投首減等之例問擬。奚得為情法之平。夫辟以止辟。立意至深若辦案稍涉畸輕。則民不知畏。犯法愈多。年來案獄較繁。未必不由於此。外省錮習。總存刑名可積陰功之見。遇事輒欲從輕。殊不知生者幸逃顯戮。則死者含冤地下。其造孽更多矣。朕欽慎庶獄。而於法無可貸之犯。無不明示刑誅。若亦狃於因果之說。則將合直省每年秋錄人犯。概予免勾。以是為可積陰功。有此理乎。所有程小珠一犯、即著照該部所議、應絞監候秋後處決。其原擬錯誤之巡撫馬慧裕、及原辦之臬司、並著傳旨申飭。仍一併交部議處。嗣後外省題本案件。遇有似此不引本律定擬、妄行援照別條者。著刑部堂官即將本案改正。並將該督撫臬司奏參。毋庸再行駁令另擬也。將此通諭知之。  

○又諭、前據松筠奏、酌裁水磨加增屯糧一摺。因保寧前在伊犁年久。熟悉該處情形。發交核議。茲據保寧詳議覆奏、伊犁塔爾奇地方。向設水磨。派撥弁兵輪流磨運麥麵。以給各項應差兵役口食。今因麥麵陳積霉變。該官兵等情願領麥易面。自系實在情形。且徹出此項兵丁。仍可分屯耕種。增交麥石。於倉儲亦有裨益。著即照松筠所奏行。其請令綠營屯工交納糧石時、與回戶一律加交斛面三升、並補足斤稱之處。綠營兵丁派撥屯田。仍須兼習操防。原與回戶專事種藝者有別。所交糧石。但應令其照原定斛額、交足斤數。若責令加交斛面三升。恐丁力不免拮据。且倉員等或藉辭勒索浮收。尤易滋敝□大。松筠所奏不可行。至惠遠城滿營添設鳥槍步甲。每年支放口糧。現於存貯正項倉糧內動用。恐致日久短絀。據保寧奏稱、伊前任將軍時、因倉貯過多、曾經奏准、於屯田兵丁二千二百名內、徹出四百名、輪流操演、原擬於數年後、察看糧石盈絀、再行酌辦、今舊存餘糧、既已全數支放、莫若於原徹屯兵內、再量為派撥、分屯耕種、每年所收糧石、逐漸加增、不惟官兵口食足敷支給、倉貯亦可日臻饒裕等語。保寧所議、較為妥協。著即照所議行。  

○賞葉爾羌辦事大臣達慶、副都統銜。為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以古城領隊大臣盛住、為葉爾羌辦事大臣。塔爾巴哈台參籫大臣果勒明阿、為古城領隊大臣。  

○是日。駐蹕八里堡御營。  

○戊辰。諭軍機大臣等、那彥成等奏、大夥盜匪投誠、分別安置一摺。據稱賊首袁亞明等六起、投首人三百八十七名口、現飭將人口造冊查點、其有業可歸者、即飭地方官、傳到親族鄰右、取具保領回家、無業可歸者、交各衙門充當壯丁夫役、其情願入伍者、賞給名糧轉發各營學習。或隨舟師緝捕、並請將袁亞明等分別賞給把總及額外外委等語。洋盜被拏窮蹙。相率投誠。自可貸其一死。但必須妥為安置。此等獷悍匪徒。總宜散而不宜聚。該督等擬令交各衙門充當丁役。殊未妥協。若令入伍食糧。則尤不可。粵省綠營不肖兵丁。本有私通盜匪之事。今若令投首匪徒隸名營伍。更得聲氣相通。稽察不易。設有調發緝捕。難保其不透漏消息。至袁亞明等賞給把總外委。亦覺過優。該匪等稔惡已久。皆罪應誅戮之人。今特以其悔罪自新。曲加貰宥。已屬格外恩施。何得遽錫以官職。該督等奏稱、此後投首者、每名賞給資斧銀十兩。此尚可行。該匪等原因衣食無資。流而為盜。既經投首。自當量予加恩。俾資養贍。若名器則不可幸邀。即欲為鼓勵招徠起見。亦應令其當差出力。如幫同緝捕等事、著有微勞。始可奏明賞給官職。此時不必遽行拔補。所有袁亞明等各起人口。仍著那彥成等再行妥籌安插。使之四散而處。可以日久相安。方為妥善。此等匪徒。自來投首。尚可容留。斷不可存招撫之鄙見。而受反覆之實禍。總之剿勝於撫。不可姑息。將此諭令知之。  

○蠲緩江蘇鹽城、興化、東台、高郵、阜寧、泰、寶應、山陽、甘泉、清河、桃源、江都、十二州縣、及淮安、大河、揚州、三衛、水災旱災新舊額賦。並減則豁糧田畝、戶口、緩徵給賑有差。又緩六合、銅山、蕭、碭山、宿遷、海、邳、華亭、奉賢、婁、上海、南匯、青浦、金山、太倉、鎮洋、嘉定、寶山、崇明、昭文、二十州縣、及徐州衛、歉收田畝新舊額賦。並阜寧、清河、桃源、海、沭陽、五州縣、舊欠漕糧。  

○是日。駐蹕隆福寺行宮。  

○己巳。上恭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至端慧皇太子園寢奠酒。  

○諭內閣、前因湖北省清查軍需動用銀款。內有該地方官致送興肇備賞銀三千四百兩。當經降旨諭令賠繳。旋據興肇具摺陳辯。祇自認賠繳、而不認收受。顯露屈抑之意。朕恐外省查辦或有舛錯。復諭吳熊光詳細確查。經該督將致送次數月日、並經手之員、逐一查明具奏。本日興肇來至行在。當令宗人府、會同軍機大臣傳向訊問。伊一一供認收受屬實。是前奏實屬無恥巧辯。此項軍營備賞銀兩。濫支濫應。彼時帶兵大員收受者、亦不獨興肇一人且尚系犒賞公需。是以應賠各員、多有加恩特予寬免者。今興肇既隨同收受。乃復飾詞分辯。迨至無可搪塞。始行俯首認罪。是則咎無可辭。興肇著交宗人府酌議懲處。其應賠銀三千四百兩、應如何扣繳、或酌分年限之處。並著一併議奏。興肇即著回京聽候核議。  

○又諭、阿迪斯曾任大員。前因獲咎褫職、發往伊犁。嗣經賞給藍翎侍衛。授為領隊大臣。回京後以患病開缺。伊系原任大學士阿桂之子。著加恩賞給六品頂帶。令其在家調養。以示眷念勛臣後嗣至意。  

○是日。駐蹕桃花寺行宮。  

○庚午。諭內閣、倭什布奏、部駁軍需確核實用情形一摺。除糧台雇募護台鄉勇名數及背運民夫口糧二款、均據遵照刪減造報外。其運糧馬騾加給守候回空銀兩、及料草餧夫口食、又兵丁支給長夫、每兵百名給長夫四十名、又辦運麥麵搧簸人夫磨工、又由陝入甘隨征鄉勇口食等四款。據稱均系實在必需。業經按數支給。確查並無浮冒。自屬實在情形。以上四款動用銀兩。均著加恩准其作正報銷。該督仍當督率局員、核實清厘。毋任稍有浮濫。  

○是日。駐蹕白澗行宮。  

○辛未。諭內閣、伯麟奏、據新任普洱鎮總兵那林泰稟報、前任總兵書成、以優人頂補兵糧、並拔補外委徇私不加考驗一摺。總兵為專閫大員。於一切招募兵丁拔補營弁等事。理宜秉公核辦。今總兵書成、以演劇優伶楊興隆等五人、濫食戰糧。留署唱戲。目兵袁從孝等七名、因與伊義子胡志量認識。輒拔補外委。並不考驗。實屬任意妄為。不可不切實查辦。現在該總兵因俸滿離任進京。尚未到部。伊義子胡志量、亦隨帶在途。著沿途各督撫、飭屬將胡志量一犯、截拏解回滇省。交與伯麟提集案內人證、嚴行審訊、有無聽囑受賄之處。秉公定擬具奏。總兵書成、著先行交部嚴加議處。接任總兵那林泰、於到任後、即能詳細查驗。據實稟報。尚屬認真。著加恩交部議敘。尋議上。得旨、書成、著革職。發往烏嚕木齊效力贖罪。  

○諭軍機大臣等、玉寧奏、查看黃河以南蒙古番子情形一摺。據稱查勘河南五旗地方、前經奏定令番目安卡設立交界鄂博之處、並無一人、所有從前永遠枷號之賊番、現亦不知下落、並據納罕達爾濟告稱、伊住牧界內、被循化所屬各番逼處、時來搶掠、現在番目尖木贊全族、在察罕諾們汗旗下居住、策合洛全族、在納罕達爾濟旗下地方居住、驅逐為難等語。青海蒙古積弱。久被番族侵侮。前經特派欽差查辦。定立章程。申畫疆界。乃該番等竟敢藐抗不遵。占據蒙古界內。毫無畏懼。自應嚴行驅逐。隨時懲究。玉寧系管轄大臣。正當妥籌辦理。設有礙難徑行之處。即據實奏聞請旨。亦無不可。乃另摺轉請將青海蒙古事務。歸併陝甘總督管理。所奏殊屬非是。西寧設立辦事大臣。專為管理蒙古番子事務。定製已久。豈有此時獨不能控制之理。況陝甘總督駐劄蘭州。鞭長莫及。勢不能遙為經理。玉寧自稱遇事不敢推諉。殊不知所奏正坐推諉矣。玉寧著傳旨申飭。現令貢楚克扎布、馳赴西寧。伊系原定章程之人。著玉寧俟其到後、會同籌商。先將蒙古界內番族、概行驅逐出界。儻驅之不聽。或需兵力。即酌量奏調。妥協辦理。總須使番眾真心懾畏。自不敢再行盤踞。各蒙古亦可漸就寧輯。至西寧辦事大臣、或有呼應不靈、應如何酌定章程之處。並著與貢楚克扎布悉心籌議具奏。請旨定奪。將此諭令知之。  

○以禮部右侍郎文寧、署吏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廣興、署刑部左侍郎。  

○是日。駐蹕煙郊行宮。  

○壬申。上還宮。  

○癸酉。詣奉先殿行禮。  

○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  

○諭內閣、盛京為我朝發祥之地。橋山弓劍。王跡肇基。謨烈昭垂。燕詒億禩。從前我皇考高宗純皇帝四次恭謁祖陵。一切川原形勝。風土物宜。因見徵聞。發抒睿藻。曾於癸卯年、將四次東巡盛京聖制詩。命質親王儀親王成親王及朕分年按次、每人各錄一分。裝潢匯貯。以示覲揚垂裕至意。維時朕所敬錄。即系癸卯年聖制詩。天章炳煥。悉關締造鴻規。非特流覽吟題之作。朕此次祗遹成模。初舉謁陵之典。蹕路往來。遍循舊跡。仰惟創業艱難。櫛風沐雨。紹聞衣德。時寓篇章。凡得詩一百五首。皆系皇考曾經題詠。並多恭依元韻成什。自應恪□家法。貽我後人。著將此次御製詩篇。交皇次子皇三子各錄一分。裝成二卷。匯貯一匣。俾知敬念前型。永垂法守。  

○甲戌。上以恭謁祖陵禮成。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進表行慶賀禮。  

○諭軍機大臣等、那彥成等奏稱、洋盜林亞發等五起、率眾投誠、請分別賞給頂帶以廣招徠等語。此等獷悍匪徒。為惡已久。今投出之後。自當加恩收撫。但人數既多。究難深信。若謂此八百餘名俱心懷叵測。固未必然。但竟雲人人革面洗心。無一二反側之徒。恐亦未必。總之安插之法。宜散而不宜聚。那彥成等、惟當分投安置。使之人少勢孤。日後自無他慮。並當傳集該盜等、諭以爾等皆屢經犯法。罪在不赦。今蒙皇上格外天恩。特加赦貰。並令安插得所。爾等從此當勉為善良。若再稍有滋事。不肯安分。必當加倍治罪。再爾等在洋日久。果能熟習水性。情願效力。並准爾等隨同官軍、出洋捕盜。更可奮勉立功。試思爾等此次殺賊投誠。圖功遭怨、已與群盜為仇。勢難兩立。惟有幫助官軍、出力剿捕。將其餘盜首等乘勢殲除。爾等方免後患。將來果著有勞績。即當奏明升獎。如此剴切曉諭。伊等自必知感知懼。可收以賊攻賊之效。至現在那彥成等請將伊等賞給千把外委之處。未免過優。所有請賞補千總之林亞發、韓斗鳳、陳五、李福生、均著先賞給外委。至請賞補把總外委之張長貴、沈世傳、曾亞滿、均著先賞給額外外委。毋庸給予頂帶。將來伊等果能緝捕立功。再行量予升擢可也。將此諭令知之。  

○戶部議准、浙江巡撫阮元疏報、象山、永康、二縣、開墾田一百二十七頃八十六畝有奇。照例升科。從之。  

○乙亥。上御乾清門聽政。  

○以太僕寺卿英和、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丙子。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臨故御前大臣三等公額勒登保第賜奠。  

○調正黃旗護軍統領奕紹、為鑲黃旗護軍統領。鑲藍旗護軍統領貢楚克扎布、為正黃旗護軍統領。鑲紅旗護軍統領德麟、為正白旗護軍統領。以御前侍衛達勒精阿、為鑲藍旗護軍統領。科爾沁郡王和碩額駙索特納木多布齋、為鑲紅旗護軍統領。  

○丁丑。諭內閣、昨日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擬護軍校關靈、在景運門外裝傷妄拏一案。已將關靈問擬斬候。歸入本年朝審情實辦理。此案關靈身充護軍校。在禁城內該班。輒敢自行放爆動刀。妄拏誣陷。問擬大辟。實屬罪由自取。與所拏之人。固無干涉。第禁城之內。門禁自應肅清。各官員進內當差。豈容任意攜帶廝役多人。出入往來。毫無限制。即如此案大理寺寺丞桑英、以六品微員。是日進內隨班陪奏。其跟班家人。竟得走至景運門外、在於台階坐歇。實屬不成體制。試思禁地森嚴。即宗室王公蒙古王公等、秩分較崇。其護衛本屬不少。至該班入內。則當大加減損。此外文武一二品大臣、及四五品以上各堂官、因事進內。均應酌量僕從。人數不得過多。至侍衛司官章京等、除本館本衙門、原在禁城之內。以及該班值宿等事。自不能不准其酌帶僕從。至於引見奏事之時。並亦任聽家丁等徑至景運隆宗門外、雜沓紛擾。大屬非是。著交滿漢大學士、尚書、詳悉會議、將禁城內王公大臣官員等應帶人數多寡、以及所帶僕從應分別等級行至何處為止。嚴定章程。不准踰越。並繪圖貼說。一併奏聞。以肅定製。尋議、一、王公文武大臣官員、凡進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其所帶護衛僕從。親王、郡王、准帶十人。貝勒、貝子、公、及一品文武大員、准帶八人。二品文武大員、及三品京堂官、准帶六人。四五六品京堂官、准帶四人。文職五六七品、武職三四五六品官員、准帶二人。文職八品以下、武職七品以下官員、准帶一人。如有踰額多帶者。查出議處。一、王公大臣進內行走。除額帶護衛官員、准其照舊隨帶外。其餘僕從人等、自王以下、文職三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大員、並內廷行走各員、所帶之人。准其至景運門隆宗門外。俱令台階下二十步以外停止。不得至附近台階處。此外跟隨文職四品以下、武職三品以下官員者。概令於左翼門台階下為止。均責令管門章京帶領護軍、常川稽查。禁止踰越。違者責處。從之。  

○賞廣寧門外普濟堂煮賑小米三百石。  

○給安徽鳳陽、鳳台、五河、懷遠、壽、泗、天長、七州縣、水旱災民一月口糧。並緩徵桐城、潛山、蒙城、三縣、本年額賦。  

○展緩安徽全椒、宣城、南陵、貴池、蕪湖、繁昌、廬江、望江、青陽、東流、當塗、十一縣、及坐落各衛、帶徵歷年額賦有差。  

○上以孟冬時享太廟。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戊寅。孝敬憲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諭軍機大臣等、本日百齡奏、岸商擡價病民、劣衿得賄私和、審明定擬一摺。據稱漢口岸商程啟大等、於淮鹽配運到楚時、藉稱成色工本不一、意為高下、私將價值加增、並復遞加平色、以致行戶水販、輾轉遞增、經該處監生吳家珏等歷次具控、現經審訊定擬等語。淮鹽配運到楚。本有一定例價。今該商等不遵限制。擡價病民。以致衿民藉端挾詐。甚至釀成人命。皆由奸商網利而起。前據佶山奏稱潞私充斥。官引滯銷。似此官鹽之價。貴於私鹽數倍。小民焉肯棄賤食貴。無怪官引滯銷。私鹽充斥。乃鰓鰓焉惟以緝私為急。豈非舍本求末乎。吳熊光、托津、赴楚省查辦此事。著查明該商等擅擡鹽價。是否私自增添。抑曾經稟明鹽道、及佶山、准令伊等辦理。毋任含混。將此諭令知之。  

○鑄給塔爾巴哈台管理各卡滿營及伊犁錫伯索倫察哈爾額魯特四營事務領隊大臣關防。從前任參贊大臣果勒明阿請也。  

○予故都統永慶祭葬。諡敬僖。  

○予雲南陣亡游擊六十四、把總謝永泰、陸兆宗、畢萬春、陳啟林、張大成、外委熊寬、胡忠、陳申、蕭淮遠、祭葬世職如例。  

○蠲緩兩淮富安、安豐、梁垛、東台、河垛、丁溪、草堰、劉莊、伍佑、新興、廟灣、十一場、水災灶課。並給賑有差。緩徵板浦、中正、臨興、三場。歉收新舊額賦、及口糧谷價。  

○賑恤河南上蔡縣、被水災民。並蠲緩本年額賦。又緩臨漳、內黃、武安、涉、延津、滑、考城、洛陽、偃師、鞏、孟津、登封、十二縣。帶徵舊欠漕糧。